耳鸣的化解法
耳鸣的化解法
客观性耳鸣
又称为他觉性耳鸣。是一种自己与他人都能听到的耳鸣。此种病例很少见,耳鸣可为有节律的马蹄声、钟摆声或其它无节律杂音。引起他觉性耳鸣的原因有:颅内及颈部的动静脉瘘或动脉瘤异常产生与脉搏一致的搏致力性耳鸣;软腭及听小骨痉挛;咽鼓管异常开放不能防声,常能听到与呼吸节律一致的耳鸣。
主观性耳鸣
又称自觉性耳鸣。只有患者自己能感受到耳鸣,可为一侧或双侧性。性质多样,可呈铃声、嗡嗡声、哨声、气笛气、虫鸣声等。引起主观性耳鸣的原因多种多样,常见病因有:外耳道的炎症、耵聍异物、肿瘤阻塞;各种类型的中耳类、鼓室内病变、耳硬化症等中耳病变;
梅尼埃病、耳毒性药物中毒、老年内耳退行性变、内耳道及颅内的炎症、肿瘤、血管异常;颅脑外伤、颅底骨折等;一些内科疾病如贫血、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肾脏疾病均可成为耳鸣的原因;此外,精神紧张可引起血液循环改变,影响内耳血供,导致耳鸣发作,紧张还可使耳鸣加重。然而耳鸣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呢?
耳鸣如何缓解 葱汁滴耳法
取适量葱白,捣烂后取汁,然后将葱汁滴入耳内,可缓解耳鸣,此法适用于因外伤淤血聚集所引起的耳鸣不适。
缓解耳鸣的按摩方法
1.梳头抹耳法
操作时将手指位于头顶经前向后梳理,至枕骨部位时用手心贴住耳廓向面颊推动。这时动作要缓和,双手也要和头的相应部位充分接触,以达到疏通气血的效果。每天早晨做30~50次,并配合深呼吸对于健康问题会有很大的帮助。
2.点按耳穴法
耳朵的反射区可以有效帮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问题,而不必每次都去诊所接受针灸或是按摩治疗。可以选择用拇指或中指点按耳门、听宫、听会以及耳后的翳风、风池等穴位各30秒。按摩过程中不宜用力过大,但至少要保证穴位的酸胀,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3.掩耳鸣鼓法
这种方法也被称为“鸣天鼓”,最重要的要点就是双手掌心用力挤压外耳,使耳道内外空气隔离。同时用食指中指扣住后颈,并使食指摩擦中指——待到其滑下来敲击头部,以达到保健耳部的效果。每天操作几十次,就能有明显的效果。
治疗耳鸣后日常如何护理
如果患者的耳鸣耳聋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情况,这时,就应该很好的配合医生的治疗,注意平常的护理工组,让自己耳鸣的治疗得到最好的效果,我们接下来就详细的解答一些有关治疗日常护理的工作,让患者早日获得健康。
耳鸣是在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造成耳鸣的因素有很多种。主要有神经性耳鸣,药物中毒性耳鸣,传导性耳鸣,混合性耳鸣,末梢器缺血缺氧引起的耳鸣,中老年性耳鸣,前庭功能失调眩晕性美尼尔氏症导致的耳鸣,化脓性渗出性中耳炎引起的耳鸣,外邪侵袭肝火上炎堵寒经络引起的突发性耳鸣,创伤和爆震性耳鸣,长期噪音影响导致耳鸣。根据原因,有些耳鸣可经自我保健调理而消失,有些需要药物、手术进行治疗,耳鸣掩蔽器和耳鸣再适应训练方式对顽固性耳鸣也有帮助。
我们知道有的患者会经常性的出现耳鸣,这时就应该采取带你措施。更要注意日常家庭护理,避免接触强烈的噪声,放松心情,避免使用加剧耳鸣症状的药物。长时间的噪声接触,会导致耳鸣,减少噪声源或佩戴防护耳罩、耳塞等保护耳鸣患者的听力。长期处于精神高度紧张和在身体疲劳状态时也容易使耳鸣加重。因此适当调整工作节奏,放松耳鸣患者的情绪,转移对耳鸣的注意力都是有益的。在饮食上,耳鸣患者也要注意取舍。咖啡因和酒精可使耳鸣症状加重。偏爱甜食者容易肥胖,患糖尿病几率高,容易产生和糖尿病有关的耳鸣。
上面所说的就是有关耳鸣的治疗的生活中的护理工作,对于耳鸣患者来说是有所帮助的,在生活中,应尽肯能的避开导致耳鸣的因素,吃些富含营养的食物,多运动,对耳鸣患者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缓解耳鸣的方法 鸣天鼓功法
将两手掌心紧紧按住耳朵,物质置于脑后,然后用两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叩击后脑,或者将两手食指各压在中指上,食指向下滑弹后脑部。每次弹24下,每日3次,可以快速缓解耳鸣。
缓解耳鸣最有效的方法
耳鸣是一种在没有外界声、电刺激条件下,人耳主观感受到的声音,耳鸣本身是一种症状,不是疾玻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有时是低音调轰鸣或嗡嗡声,有时又呈高调如蝉鸣。其声调、音量及强度波动不定,有人是阵发,也有人是持续性。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缓解耳鸣呢?
耳鸣普遍存在于中老年阶段,随着年龄增长,症状会越来越严重。近年来,耳鸣的年龄跨度越来越大,甚至一些青少年也遭受耳鸣的困扰。从性质上看,耳鸣分为虚症与实症。虚症一般发生在年长者身上,多是肾亏所致,病情相对较轻,发展较缓慢,经过调理后症状会有所缓解,但病症顽固,治疗效果因个人体质、调养和生活作息而定。实症则通常来得突然,耳鸣声响也较大。万一被耳鸣缠上,除了求医外,生活上的适当调整也很重要。
缓解耳鸣的方法
搓掌法:屏息坐定,搓掌心50次,趁掌心热时紧按双侧耳门,如此作6次,连做2-3个月。治疗时,要保持心情清静。
屏气法:安定静坐,紧紧闭嘴,以两指捏紧鼻孔,鼓气使气冲击耳窍,至耳朵感觉到轰轰有声为止。每日做数次。
摩耳门法:用大拇指顺时针方向按摩耳门12下,再逆时针方向按摩耳门12下,每日数次。鸣天鼓耳功法:用两手分别按摩两侧耳轮18次,然后用两手鱼际处(两手靠小指侧边缘)掩住耳道,手指放在后脑部,用食指压中指轻弹后脑部24次,可听到“咚咚”响声,称鸣天鼓法。
声音掩蔽法:打开收音机,调到一个有噪音的波段,把音量调整到稍高于自己耳鸣的音调,每次听10至15分钟,每天听5至8次,连续数日。
如何快速缓解耳鸣 葱白塞耳法
将葱白切成数段,放入炭火中煨热,趁热放入耳中,每日更换3次。适用于耳鸣、耳聋者使用。
按摩方法能缓解耳鸣吗
1、鸣天鼓:两手掌心紧贴两耳,两中指相接触,两食指抬起叠放在中指上面,食指用力下滑,重重叩击在后脑勺枕部,可听及洪亮清晰之声如击鼓,此有疏通经络、运行气血作用。
2、点揉翳风穴:翳风穴位于耳垂后方的凹陷处。按摩时,可以将双手置于头部。拇指指尖按在翳风穴,其他四指分散地放在耳朵上方,起一个稳定作用。然后拇指用力对凹陷进行点按,直到能感觉出酸胀感。这样天天可以点按数次,也可以点揉3分钟。对于明目、清窍都有非常不错的效果。
3、按摩合谷穴(伸臂,俯掌,大拇指、食指二个手指并拢,在肌肉最高处取穴)80次。
4、听宫穴位于耳屏的前方,张开嘴此处呈凹陷状。此穴具有宣通气血,开窍聪耳之功效,对耳病,尤其是对各种原因引起的耳鸣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用两手拇指端分别按揉听宫穴,按揉时注意张开嘴,每穴1分钟。
5、松耳廓:双掌心面对耳廓,向内耳方向轻轻按下,然后轻轻松手,反复进行,初时每次3~5分钟,以后可增加到5~10分钟,早晚各2次,对预防耳鸣效果极佳。
6、鼓膜按摩:两手掌心紧贴两耳轻轻按压,每秒2次,手法轻柔,避免过度施压引起耳痛,此法可疏通耳部气血。
7、揉耳根:用食指在前、拇指在后贴于前后耳根部,共揉3分钟,以耳根透热为度。此手法能有效提高耳内血液循环,特别是针对内耳缺血引起的高音耳鸣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
8、过头引耳法:每天清晨起床后,用右手从头上拉左耳廓上部20次,再用左手拉右廓上部20次。常练此法,可使人耳不聋,身轻脑健,预防耳鸣。
9、揉风池:风池穴位于颈后部枕骨下两侧,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段之间的凹陷处。用拇指按揉以感觉酸胀为佳,每次按揉1分钟,每天3次。按揉风池穴能够有效增加耳内血液供应,对神经性耳鸣效果最理想。
10、拧耳朵:食指轻轻插入外耳孔,来回转动各20次,用力要均匀,速度不宜过快,以防损伤耳内皮肤。不要双耳同时进行,应先左后右交替进行。
3大耳鸣化解法
1、补肾填精法
中医认为肾与耳关系密切,肾为先天之本,藏精生髓,上通于脑,开窍于耳。肾精不足,则耳窍失养,轻则耳鸣,重则听力下降甚至耳聋失聪。此外兼有须发早白,腰膝酸软,性欲减退,舌淡白,脉沉细无力。治法补肾填精,方用耳聋左磁丸、杞菊地黄丸 、六味地黄汤等加减:熟地30g 黄精20g 山药20g 鹿茸3g 龟板12g 河车3g 山芋12g 枸杞子15g 牛膝12g 菟丝子15g 。
2、清热化痰法
鸣、耳聋中医主张从肾入手,从痰论治。此类患者多有耳鸣突发,形体肥胖,头昏而胀,咳唾胁痛,痰多而粘,舌边、尖红,苔黄腻,脉弦滑数等症,具为痰热内郁之候,故以清热化痰为治则,以温胆汤、清气化痰丸、礞石攻痰丸为主方加减:瓜蒌仁12g,杏仁10g,枳实10g制南星12g,法半夏8g,橘红8g,获苓10g,黄芩10g,生山桅10g.龙胆草8g,礞石30g先煎,大黄6g后下。
3、活血化瘀法
久病耳鸣中医认为"久病在血","久病多瘀",瘀阻耳窍,气血流行不畅,耳窍失养所致。中医辨证瘀血型患者的微循环改变较为明显。该类患者部分是由于耳部血管遭受到刺激后,造成微血管痉挛,血流受阻所致,西药用654-2、西比灵、丹参注射液等解除痉挛,恢复血流。此类患者临床兼有头痛如刺,部位固定,头昏,舌质紫暗,脉细涩等瘀血表现。治法:活血化瘀通窍。方用王清任通窍活血汤等加减:桃仁10g 红花6g 麝香0.3g 生姜5片 葱白2根 红枣5枚 川芎6g 赤芍1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