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主动锻炼延长健康寿命
老人主动锻炼延长健康寿命
美国政府各个相关部门齐心协力收集了大量统计数据资料,汇编成一本《2011年美国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摘要,全面分析了全美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对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来说,它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寿命”不等于“健康寿命”
在平均寿命的统计上,美国政府推算出,那些刚到65岁退休门槛的老年人,男性有望活到82、6岁,女性有望活到85、3岁。而对于那些已经到了75岁的老人,男性还能多活11年,女性能多活12、9年。这些数字只是平均数,估计会有上百万美国人能平安地活到90多岁。
与此相对应的是,尽管平均寿命有所延长,美国老年人的自我感觉状况并不是很好。65岁以上的美国老年人中,有近1/4的人认为自己的生活状况在整体人群中处于中下游水平,55—64岁的人群中,有19%的人认为自己的生活状况只是勉强说得过去;45—54岁的人群中有13%的人会有这样的感受。
之所以有这种自我感觉,一部分原因是,持续时间很长的慢性疾病。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59%的人不得不因为某种疾病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自己的身体活动。
对此,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李建民教授认为,上述数据表明,美国老人寿命延长意味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卫生保障机制的完善,而老人对生活的自我感觉,更多涉及的是生活状态、生活环境和质量。因此,寿命只是单一的衡量指标,表示生存时间长短;“健康寿命”则是更重要的指标,能真正显示出老人生活地健康与否。
老年人锻炼的好处
1、锻炼能促进肠胃消化
消化器官负责供应人体的养料,直接关系到人的健康和长寿。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进行得更加顺利与充分。不少经常锻炼的老年人深有体会地说:“经常活动,想吃饭,吃得多,吃得香”。
2、锻炼能振奋精神
运动可调节情绪,情绪是精神活动最突出的外在表现,情绪的好坏是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体育锻炼能调节情绪,使情绪处于长期稳定的状况,增强老年人的自信心、注意力和自我控制能力。
运动能改善心理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变不良心理因素、增进心理健康。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老年人,会增加生活的乐趣,常葆青春活力。无论什么运动项目,只要喜欢,都会带来轻松之感。
运动可以改善老年人大脑的功能,延缓功能的衰退,起到预防老年痴呆的作用。特别是对于用脑较多的老年人,运动可以提高大脑的记忆能力,有助于休息和睡眠,同时减少大脑疲劳。
3、锻炼能延缓衰老
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老人,比起那些缺乏运动的中年人来说,其器官功能还要更强一些。爱运动的老年人从外表上看,比实际年龄显得年轻,比同龄人体力旺盛,办事效率也高一些。适当地进行自己力所能及的和爱好的运动,完全能够使一个虚弱不活泼者,或者抑郁忧伤、身体不结实者,变成一个富有活力和更加强壮的人。
运动可以提高呼吸和心血管机能,能预防和延缓老年人的呼吸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像跳交谊舞、慢跑、爬山之类的有氧运动是提高心肺功能的良好方式,研究证明,心肺功能强弱直接关系到寿命长短,心肺功能越高越长寿。
怎样延缓老年耳聋
(1)讲究精神卫生: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精神心理与生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心胸宽阔、乐观豁达是健康长寿的秘诀。反之,如果老年人生活紧张、焦虑,久而久之容易引起血压升高,影响内耳血液供应,最终将引起耳鸣、耳聋。
(2)坚持体格锻炼: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促进健康。人的生命过程就是组织器官由生长发育到衰老的过程。老年人坚持一定的体格锻炼,可以增强生命力,延缓组织器官的老化。老年人可有多种多样的活动,如散步、做体操、打太极拳、练气功,肢体拍打及做呼吸操等,这些都是健体强身的锻炼方法。
老人如何预防疾病
1、延缓大脑衰退
运动可以改善老年人大脑的功能,延缓功能的衰退,起到预防老年痴呆的作用。特别是对于用脑较多的老年人,运动可以提高大脑的记忆能力,有助于休息和睡眠,同时减少大脑疲劳。
2、提高心肺功能
运动可以提高呼吸和心血管机能,能预防和延缓老年人的呼吸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像跳交谊舞、慢跑、爬山之类的有氧运动是提高心肺功能的良好方式,研究证明,心肺功能强弱直接关系到寿命长短,心肺功能越高越长寿。
3、增强免疫系统
运动可以增强老年人自身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
4、提高心理健康
运动还可以提高心理健康,调整积极的情绪,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医学心理学专家指出,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运动锻炼已经成为一个促进老年人心理适应能力的良好形式。
5、延缓骨质疏松
运动可使老年人骨关节和肌肉系统能力提高,延缓骨质疏松及老年特有的退行性骨和关节病变。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运动锻炼提高肌肉力量,改善骨关节机能,正是延缓衰老的一个表现。
老年人锻炼的目的
1、锻炼可以改善老年人大脑的功能,延缓功能的衰退,起到预防老年痴呆的作用。特别是对于用脑较多的老年人,运动可以提高大脑的记忆能力,有助于休息和睡眠,同时减少大脑疲劳。
2、锻炼可以提高呼吸和心血管机能,能预防和延缓老年人的呼吸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像跳交谊舞、慢跑、爬山之类的有氧运动是提高心肺功能的良好方式,研究证明,心肺功能强弱直接关系到寿命长短,心肺功能越高越长寿。
3、锻炼可使老年人骨关节和肌肉系统能力提高,延缓骨质疏松及老年特有的退行性骨和关节病变。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运动锻炼提高肌肉力量,改善骨关节机能,正是延缓衰老的一个表现。
4、锻炼可以延缓各种慢性疾病如肥胖症、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的发生和进展。有些疾病如动脉硬化等因为衰老而发生,运动锻炼也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研究表明,经常运动的老年人,发生这些慢性病的概率和程度都要低一些。
5、锻炼可以增强老年人自身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
6、锻炼还可以提高心理健康,调整积极的情绪,消除精神压力和孤独感。医学心理学专家指出: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运动锻炼已经成为一个促进老年人心理适应能力的良好形式。
延缓衰老有四招
1.思想开朗、胸襟广阔:大量调查证明,长寿者多为乐观积极,心情舒畅之人;相反,抑郁寡欢、心地狭隘、精神空虚者多有早衰现象。
2.劳动和体育锻炼:生命在于运动。坚持劳动和锻炼不但可以防止肥胖,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活跃细胞功能。当然,老年人进行运动锻炼应循序渐进,适可而止。但是如能持之以恒收效甚大。我国传统的太极拳、八段锦、气功、广播操等都是非常有益老年健身的运动。
3.饮食调节:饮食与长寿有密切关系,据调查,长寿老人多为荤素杂食,既不多吃含胆固醇和脂肪多的食物,也不主张完全杂食,因为素食并不能延缓衰老。主要是饮食要定时适量、不偏食;有人从动物实验中发现,喂食营养素全和热量低食物的小鼠,它的寿命比喂食正常食量的小鼠的寿命延长一倍以上。
当然,主张节食并不是提倡饥饿,因为饥饿可导致营养不良和诱发某些疾病。另外,食物中必须有一定量的蔬菜和水果,以保证有充足的维生素和植物纤维,这对延缓衰老大有神益,戒烟和不喝烈性酒也有重要意义。
4.抗衰老药物:目前还没发现真正有效的防老药,滥用“补药”并无益处。相反,长期服用还可能产生副作用。
总之,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和对衰老机制的深入研究,人类平均寿命一定会更加延长。
老年人锻炼的目的
生命在于运动,对于老年人,活得长寿很重要,但是拥有良好的健康水平,具备一定的运动素质和能力,能走能动,精神状态饱满,“活得好”更重要。运动除了能够增强身体健康水平之外,还能够健脑、使人心情愉悦。下面我们来盘点一下锻炼的目的。
1、锻炼可以改善老年人大脑的功能,延缓功能的衰退,起到预防老年痴呆的作用。特别是对于用脑较多的老年人,运动可以提高大脑的记忆能力,有助于休息和睡眠,同时减少大脑疲劳。
2、锻炼可以提高呼吸和心血管机能,能预防和延缓老年人的呼吸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像跳交谊舞、慢跑、爬山之类的有氧运动是提高心肺功能的良好方式,研究证明,心肺功能强弱直接关系到寿命长短,心肺功能越高越长寿。
3、锻炼可使老年人骨关节和肌肉系统能力提高,延缓骨质疏松及老年特有的退行性骨和关节病变。俗话说“人老腿先老”,运动锻炼提高肌肉力量,改善骨关节机能,正是延缓衰老的一个表现。
老人主动锻炼延长健康寿命
“寿命”不等于“健康寿命”
在平均寿命的统计上,美国政府推算出,那些刚到65岁退休门槛的老年人,男性有望活到82、6岁,女性有望活到85、3岁。而对于那些已经到了75岁的老人,男性还能多活11年,女性能多活12、9年。这些数字只是平均数,估计会有上百万美国人能平安地活到90多岁。
与此相对应的是,尽管平均寿命有所延长,美国老年人的自我感觉状况并不是很好。65岁以上的美国老年人中,有近1/4的人认为自己的生活状况在整体人群中处于中下游水平,55—64岁的人群中,有19%的人认为自己的生活状况只是勉强说得过去;45—54岁的人群中有13%的人会有这样的感受。
之所以有这种自我感觉,一部分原因是,持续时间很长的慢性疾病。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有59%的人不得不因为某种疾病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自己的身体活动。
对此,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李建民教授认为,上述数据表明,美国老人寿命延长意味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卫生保障机制的完善,而老人对生活的自我感觉,更多涉及的是生活状态、生活环境和质量。因此,寿命只是单一的衡量指标,表示生存时间长短;“健康寿命”则是更重要的指标,能真正显示出老人生活地健康与否。
中国老人更应该重视“健康寿命”。这需要多方面的努力,社会、家庭都要给予相应的支持,老人自身也应该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预防慢性病的发生,提高自理能力,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最终目的。
心脑血管疾病仍是主要死因
在有关死亡原因的调查中,美国65岁以上的死亡人数为180万人。导致他们死亡的病因分别是心脏病(28%)、癌症(22%)、呼吸道疾病(7%)、中风或大脑中的其他血管发生了问题(6%)和老年痴呆症(5%)。
65—74岁的老年男性中患有高血压的比例为64%,75岁以上的老年男性中这一比例为72%。老年女性中这一比例更高,分别为69%和81%。与之相对应的胆固醇水平和体重水平的调查中,结果也不理想。65—74岁的美国老年男性中,有近49%的人胆固醇水平较高,老年女性的胆固醇水平更糟糕,65岁以上的老年女性中,胆固醇水平较高的比例约为53%。同样,在65—74岁的老年人中,体重超重的比例为3/4。
李建民告诉记者,这方面,中国老人的情况和美国差不多,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也是死亡原因的前两位。这与近些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生活方式上的不注意有关系。所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体重,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依旧是延长“健康寿命”的主要途径。
中国老人要“主动锻炼”
在健身状况的调查中,美国老年男性会比老年女性更积极地参加体育锻炼。在65—74岁的人群中,有41%的男性达到了美国国民有氧锻炼指南的标准,而这个比例在老年女性中只有32%。
李建民表示,美国人从年轻起就有主动锻炼的意识,老人对锻炼更是有极大的热情。中国老人现在对运动健身也越来越重视,早上晨练的人日渐增多。但国内有种情况比较多见,很多老人都是“得病后才想到去健身锻炼”,属于“被动锻炼”。应该从年轻开始就培养良好的健身习惯,养成“主动锻炼”的意识,有效预防慢性病的发生,而不是得了病之后,再去做挽救性的健身锻炼。
科学养生才能健康长寿
老年人是人生历程的最后阶段,对于科学养生所选择的途径有较大的复杂性,人与人所处的区域、地位、环境,甚至年龄、性别、体质、爱好有很大差异,因此,每个人在养生之道上应该因人而异。但人生历程中的三大原则是统一的。
(一)自主性养生原则。俗话说:生命有限,养生奥秘无穷。人能否健康长寿,既非上帝安排,也非命中注定,而是靠自己主观努力创造条件获得的。广西有个长寿县——巴马,80岁以上寿星有几万人,他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积极劳动,注重身心锻炼,从而形成少病、长寿的老年群体。
(二)平衡性养生原则。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康寿在于平衡。”大多数老年人注意到体育锻炼,而平衡一事不大注意。有些老人锻炼积极、运动量大、休息不好、营养不足、失去动静平衡,阴阳失措,结果反而搞垮了身体。一些老人争强好斗、怒气横抽,导致疾病丛生。这些现象说明:追求健康长寿的老人,如不按科学养生要求,“身心平衡”破坏,好事则变成坏事。
(三)特殊性养生原则。世间事物有两性,普遍性中有特殊。在科学养生过程中,应强调个人内在因素,一切从个人实际出发,制订和实施有益于自己身心健康的策略和方法。不能移花接木,硬搬照套,否则,事与愿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