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瞳子髎可以治疗眼疾吗
针刺瞳子髎可以治疗眼疾吗
针刺瞳子髎可以帮助治疗眼疾。
瞳子髎穴属足少阳胆经,穴处面部,目外眦旁,当眶外侧缘处。主要起清热散风,清肝明目退翳之功。多用于治疗肝胆火热上炎之目赤肿痛,头痛,青盲,远视不明诸病证;以及外感风热之目赤,目痒,目痛,目翳,怕光羞明,迎风流泪,头痛,口喎等症。
瞳子髎针刺深度
取法:坐位,平眼外眦外方约2分,眼眶外缘凹陷处。
简易取法:眼眶骨外缘有一凹陷,距外眼角5分处是本穴。
进针方向:沿颞平面向后直刺与冠状面成90°。
针刺深度:取正坐或仰卧位,若平刺,可从前向后向太阳穴方向沿皮刺0.3-0.5寸,局部有酸胀感,有时可放射至耳道;还可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注意事项
瞳子髎穴一般不用灸法,尤其禁止直接灸,因为穴位在眼部附近,眼部血管丰富,不可施灸,以防艾火灼伤眼球或损伤血管,导致眼肌痉挛。
眼睑浮肿按摩哪个位置
按揉瞳子髎:瞳子髎位于眼角外侧一厘米凹陷处。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卧,按摩者坐于其头后,双手拇指或食指同时按压瞳子髎半分钟,再顺时针按揉1分钟,然后逆时针按揉1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按摩主治:眼睛肿痛,眼睛疲劳,眼皮跳动,视物模糊,怕光羞明,迎风流泪,白内障,头痛等症。
按揉攒竹穴:攒竹穴位于左右眉毛内侧,眉头凹陷处。
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卧,按摩者坐于其头后,双手拇指或食指同时按压攒竹穴半分钟,再顺时针按揉1分钟,然后逆时针按揉1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按摩主治:治疗眼睑浮肿,眼睛充血,疲劳,黑眼圈,迎风流泪,假性近视。
点按睛明穴:睛明穴位于内侧眼角凹陷处。按摩方法:被按摩者仰卧,按摩者坐于其透后,双手拇指轻轻点按睛明穴约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按摩主治 :眼睑浮肿,黑眼圈,目赤肿痛,目内眦痒痛,眼花,近视,散光等。
前谷的作用是什么 前谷穴常用配伍
1.本穴清热疏风,开窍利咽,消肿止痛,治疗风热外袭引起的多种病证。配天容,听宫,风池,中渚,天窗,针刺泻法,治疗风热耳鸣,耳聋;配睛明,太冲,上星,养老,合谷,针刺泻法,治疗风热目痛;配攒竹,睛明,瞳子髎,风池,足临泣,针刺泻法,治疗风热目翳;配印堂,迎香,支正,合谷,列缺,针刺泻法,治疗风热鼻塞;配少商,尺泽,合谷,曲池,扶突,少商点刺出血,余穴针刺泻法,治疗风热咽喉肿痛;配风池,下关,颧髎,颊车,合谷,针刺泻法,治疗风热颊肿。
2.配神门,大陵,印堂,丰隆,三阴交,天冲,针刺泻法,清热化痰,宁心安神,治疗痰热蒙心之癫狂,痫证。
3.配合谷,肩髃,曲池,外关,小海,曲泽,针刺平补平泻法,舒筋活络,除痹止痛,治疗经脉痹阻之肩臂麻木疼痛,肘挛痛,手痛,手指麻木等。
4.配大椎,后溪,液门,风池,神道,合谷,针刺泻法,祛邪截疟,治疗疟疾。
巨髎穴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巨髎的定位
科学定位:在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鼻唇沟外侧。
快速取穴法:
1.正坐位,目正视,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按压有酸胀感。
2.正坐位或仰卧位,直视前方,瞳孔直下,沿瞳孔直下垂直线向下轻推,至与鼻翼下缘水平线的交点处,按之有酸胀感。
作用主治
类属:足阳明胃经。
作用:疏风清热,疏经通络,明目退翳,紧实脸部肌肤,消除脸肿,美化曲线。
主治病症
1.风邪入络之口眼歪斜,眼眶瞤动,唇颊肿,目翳诸症。
2.风热上攻,火热上炎之鼻衄,齿痛,唇颊肿诸病症。
常用配伍
1.配风池,翳风,地仓,颊车,合谷,外关,针刺平补平泻法,祛风通络,治疗风邪入中之口眼㖞斜。
2.配太阳,阳白,攒竹,合谷,针刺泻法,疏风散热,治疗风热眼睑瞤动。
3.配天窗,合谷,翳风,颊车,商阳,针刺泻法,疏风清热,止痛消肿,治疗风热唇颊肿痛。
4.配迎香,合谷,商阳,内庭,针刺泻法,凉血止血,治疗胃热鼻衄。
5.配地仓,下关,合谷,内庭,针刺泻法,清热止痛,治疗胃火齿痛。
瞳子髎针刺深度
取法:坐位,平眼外眦外方约2分,眼眶外缘凹陷处。
简易取法:眼眶骨外缘有一凹陷,距外眼角5分处是本穴。
进针方向:沿颞平面向后直刺与冠状面成90°。
针刺深度:取正坐或仰卧位,若平刺,可从前向后向太阳穴方向沿皮刺0.3-0.5寸,局部有酸胀感,有时可放射至耳道;还可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四白针刺方向 四白穴常用配伍疗法
1.配合谷,阳白,睛明,太阳,瞳子髎,足临泣,针刺泻法,疏风清热,治疗风热上攻之迎风流泪,目翳,头面疼痛等。
2.配承泣,睛明,太阳,内庭,针刺泻法,清泻胃火,治疗胃火上炎之目赤肿痛,目痒等。
3.配丰隆,太白,太冲,针刺泻法,涤痰通络,疏肝明目,治疗肝火上炎,风痰阻络之目翳,眼睑瞤动,目眩等。
4.配鱼腰, 太阳,合谷,地仓,颊车,迎香,针刺平补平泻法,祛风通络,熄风止痉,治疗风邪入络之口眼㖞斜,眼睑瞤动等。
5.配迎香,针刺泻法透刺,通络止痛,治疗胆道痹阻之蛔厥。
针刺瞳子髎可以治疗眼疾吗
针刺瞳子髎可以帮助治疗眼疾。
瞳子髎穴属足少阳胆经,穴处面部,目外眦旁,当眶外侧缘处。主要起清热散风,清肝明目退翳之功。多用于治疗肝胆火热上炎之目赤肿痛,头痛,青盲,远视不明诸病证;以及外感风热之目赤,目痒,目痛,目翳,怕光羞明,迎风流泪,头痛,口喎等症。
鱼腰针刺方向 鱼腰常用配伍疗法
配耳尖治疗目生翳膜;配合谷治近视;配攒竹,四渎,内关,合谷治疗眶上神经痛;配瞳子髎,攒竹,翳明治疗白内障;配攒竹,合谷治疗眼睑瞤动;配太阳治疗目赤痛;配下关,地仓,颊车,合谷治疗面瘫。
瞳子髎在哪个位置 瞳子髎的配伍疗法
瞳子髎穴配合谷穴、临泣穴、睛明穴:治目生内障;
瞳子髎穴配少泽穴:治妇人乳肿;
瞳子髎穴配养老穴、肝俞穴、光明穴、太冲穴:治疗视物昏花;
瞳子髎穴配睛明、丝竹空、攒竹:主治目痛、目赤、目翳;
瞳子髎穴配头维、印堂、太冲:主治头痛。
针刺瞳子髎可以治疗眼疾吗 瞳子髎穴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颧神经的颧面支与颧颞支分布。颧神经是三叉神经第2支(上颌神经)的分支,经眶下裂入眶,分为两支,即颧面支和颧颞支。颧面支分布于颊部皮肤,颧颞支分布于颞区前部的皮肤。
2.皮下组织:内有上述神经分支。
3.眼轮匝肌:位于眼裂周围皮下的椭圆形扁肌,由面神经的颞支和颧支支配。
4.颞筋肌:起于上颞线,呈坚韧强厚的腱膜状,覆盖于颞肌的表面,由下分浅,深两层,浅层止于颧弓的浅面,深层止于颧弓的深面,两层之间填有脂肪组织。
5.颧肌:为颞窝皮下一块扇形扁肌,起自下颞线和颞筋膜深层的深面,肌纤维逐渐向下集中,通过颧弓深面止于下颌骨的冠突。颧肌由三叉神经第3支(下颌神经)的分支颞深神经支配。
京骨的位置图和作用 京骨穴常用配伍
1.配身柱,本神,鸠尾,丰隆,针刺泻法,熄风化痰,治疗风痰阻窍之癫痫。
2.配昆仑,然谷,针刺泻法,清热除烦,开窍醒神,治疗痰火扰心之狂证。
3.配风门,风池,天柱,后溪,针刺泻法,祛风通络,舒筋止痛,治疗外感头痛,项强。
4.配风池,睛明,瞳子髎,前谷,针刺泻法,疏风清热,治疗风热目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