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烟会不会得肺癌
抽烟会不会得肺癌
1、凡每年吸烟20支以上的人群患肺癌的人数是不吸烟人群的7-13倍,说明吸烟量多的患肺癌的机会也多。
2、吸烟开始时间愈早,患肺癌的愈多,10岁以前开始吸烟的肺癌患者为20岁后开始吸烟者7倍。
3、被动吸烟者患肺癌的机会比一般非吸烟人群大3-4倍以上,说明吸烟害人害己,这些被动吸烟者往往是吸烟人的家属、亲友和同事。
4、吸烟者的呼吸道上皮组织中可见到纤毛退变、脱落,丧失其祛除分泌物的功能,细胞形态畸变,呈八角形或呈象鳞状的上皮化生,这也是向癌变发展的前奏曲。
老人戒烟方法
①社会和家属通过多种方法让老人充分认识烟草对身体的严重危害。或以身边出现的人和事为例说服教育,如某某因为吸烟得肺癌去世了等等。
②老年人戒烟不可着急,要逐步深入。可以先逐渐减少吸烟量,循序渐进达到全面戒掉的目的。
③消除紧张情绪,多参加社会和团体活动,分散注意力。在家中或身边可以准备一些零食让老人食用,以取代吸烟。
④家属在戒烟中的作用非常重要。要经常陪老人聊天,增加老人的娱乐活动如爬山、游泳等,转移老人的注意力。
⑤必要时可以适当采取烟草替代品或戒烟药物辅助治疗。
⑥有些人戒烟后体重往往会明显增加,这是因为吸烟的人戒烟后会降低人体新陈代谢的 基本速度,并且会吃更多的食物来替代吸烟。但可以通过加强身体的运动量来控制体重增加,另外,适当多喝水也可以保持体重。
戒烟多久才降低伤害
吸烟是累积性损害 戒烟6年才可能减轻
很多人认为烟是戒不掉的,王远东主任向大家呼吁,没有戒不掉的烟,任何人都能戒烟,任何年龄段戒烟都是正确的。
也有人认为年轻人抽烟损害比较低,其实是这只是因为年轻人的抽烟年限短。抽烟的损害是慢慢积累的,王远东主任曾经诊治过一个36岁的青年肺癌患者,他每天要抽3包烟,当他来到医院检查时才发现他已经患上肺癌、胃癌和肝癌这三种癌症。王远东教授提醒大家,吸烟对身体是一种慢性的损害,有害物质是不断积累的。吸烟者的肺的质量非常差,有不少烟民50或60岁就会发生肺气肿。而烟民不管烟龄多久,肺部都有多多少少的黑色物质积累。
王远东主任表示,有一些吸烟的病人检查出疾病,第二天就把烟戒了,认为戒烟马上就能让自己的肺部恢复良好状态,这也是不对的。并非今天戒烟明天就能消除损害,戒烟能减少烟对肺部的刺激,但是恢复抽烟之前的状况已经不可能了。如果想要将吸烟对人体的损害减轻或降到最低至少要6年以上。因此有人听说一戒烟就发生肺癌的事件,就认为是戒烟导致的肺癌。事实上是长期吸烟已经损害了肺部,出现症状才去医院检查发现了肺癌。王远东主任借家庭医生在线这个平台再次提醒大家,吸烟的危害是不断累积的,而戒烟后损害也不可能马上复原。
你得肺癌的几率高吗?看看吸烟指数
医学上在衡量烟民吸烟量时,一般把每天吸烟的支数乘以吸烟的年数称之为“吸烟指数”,例如一位烟民吸烟20年,平均每天吸一包(20支),那么,这位烟民的吸烟指数就是20×20=400。“吸烟指数”大于400的烟民被列为肺癌的高危人群。
需要注意的是,吸烟指数表示的是累积吸烟量跟得肺癌的关系,如果每天吸烟20根,从50岁开始抽烟,70岁就达到了这个危险线,如果20岁开始吸烟40岁就达到了。对于年龄大于50岁、每月吸烟支数400或常吸二手烟≥20年的,最好每年检查肺部情况。
哪些气容易导致肺癌
烟气
吸烟是引起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男性吸烟者,得肺癌的机会为不吸烟者的10倍,女性吸烟者为5倍。吸烟量大者肺癌的发病率更高。
纸烟中含有苯并芘等多种致癌物质,实验动物吸入纸烟烟雾或涂抹焦油可诱发呼吸道和皮肤癌肿。85%以上肺癌患者的死亡都与吸烟相关。
大气
大气污染和环境污染也是肺癌高发的重要原因,PM2.5严重超标地区比烟草还厉害,因为PM2.5可以直接吸入肺泡,停留在肺泡中,甚至通过肺泡进入血液。工业和交通发达地区,石油、煤和内燃机等燃烧后和沥青、公路尘埃产生的含有苯并芘致癌烃等有害物质污染大气,使得这些地区民众肺癌的发病率也增高。
室内空气
室内空气包括二手烟、装修污染,还有厨房油烟污染和燃气。
有25%不抽烟者因为吸入二手烟而得到肺癌。长期接触二手烟得肺癌的机会约为不吸烟者的2倍。在烹调食物过程中所产生的油烟以及宗教习俗中烧香等产生的污染,也使得东方女性罹肺腺癌机率比西方国家高。
生气
经常生气,心情不好的人,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损伤,发生癌症的几率更大。因为生气时,情绪冲动,呼吸就会急促,甚至出现过度换气的现象,肺泡不停扩张,没时间收缩,也就得不到应有的放松和休息,对肺的健康危害很大。
生气不会罹癌,而是癌症的诱因。生气时,不妨做做深呼吸,让肺泡得到休息。
怎样预防肺癌呢?研究表明,肺癌与饮食密切相关,有9种食物具有抗癌养生功效。
癌症可以遗传
真相一:人人都有癌基因
从医学上讲,如果能检查出癌细胞,就可以诊断这个人患癌症了。所以绝对不是人人身体里都有癌细胞,可是,每个人身体里都有原癌基因,它主管细胞分裂、增殖,人的生长需要它。人身体里还有抗癌基因,实际上的作用是抑制原癌基因使它不过分“活跃”。在平时,它们维持着一种平衡。但在致癌因素作用下,原癌基因过分活跃,而抑癌基因却失去活性。归根结底,还是外面有一个致癌因素在作用于它。这个致癌因素主要的,或者说80%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存在于不良的生活行为之中。
真相二:癌症的易感性可以遗传
近几年对基因的研究很深入,甚至把人体结构基因图都解密了。现在已经知道癌症是一个多基因遗传易感性疾病,基因是管理遗传的,科学研究发现许多基因都与癌症有关,但它不是一个必然的因素,即父亲患癌,子女未必得癌,那么遗传的究竟是什么呢?事实上,遗传的是对致癌因素的易感性,不是癌。比如父亲是患肺癌去世的,儿子便会对烟雾里的致癌因素易感,因为父亲把它遗传给了儿子,但儿子不抽烟,得肺癌的几率就很低了。
真相三:半年一次体检比较合适
癌症的整个进展过程比较短促,癌症是等不及的,除宫颈癌高危人群可以有较长的间隔外,其余癌症的高危对象应每年检查2次。这样能早期发现癌症,争取最佳治疗机会。
抽烟两年能得肺癌吗
所以为什么为什么有的人几十年的烟龄没有什么事,有的人不抽烟反而患上了肺癌这种绝症?
因为运气好,命好。
这并不是玩笑,其实有着一定的科学道理的。
一个没有癌细胞的人肯定不会得上癌症的,而一个有癌细胞的人,他并不一定就会发病,但是一旦发病所表现出来的就是癌症。
呵呵,别以为是玩笑,其实也有一定科学道理。
没有癌症因子的人是不会得癌症的,有癌症因子的人,他也不一定发病,但是诱导癌症因子表达出来那就表现为癌症。
就拿肺癌来说,这个癌细胞就像一个定时炸弹,引爆它的情况有一下三种:
被动激活
可能是受到了外界的刺激,比如空气污染,肺部感染,吸烟以及二手烟,然而你发现这些行为并不是让一个人直接患上癌症的原因,只是激活了癌症细胞,有可能下一步就是肺癌,有可能又会什么事都没有。
需要时间
很多人都怀疑,为什么古代人没有那么多病,糖尿病,癌症,高血压并发症,高血糖并发症等等,这是因为现代人的生命要比古代人长,古代人还没等这些病找上身体就已经挂掉了,实际上,癌细胞发展和叛变也是需要时间的,只要时间够长,癌细胞总有爆发的那一天。
突变
基因的突变具有着不确定性,有的就会变好,有的就会变坏,如果基因转向了导致肺癌的致病因子的话,那么就会让一个人患上肺癌。
吸烟和肺癌有关系吗 戒烟后就不会得肺癌了吗
由于抽烟的历史越长越容易患有肺癌,那么戒烟后可以大大降低肺癌的危险性。对于一个刚刚戒烟的人来说,其患有肺癌的几率仍然保持在戒烟前的水准,它不会随着戒烟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所以说并不是说戒烟后就不会得肺癌了,只是说戒烟后得肺癌的概率不会再迅速增加。
白领患肺癌的因素有哪些
有人会问:极少抽烟或干脆不抽烟的为什么也会得肺癌?的确,许多注重健康的人特别是白领阶层的人大都洁身自好,抽烟的人很少。但肺癌并不一定问津抽烟者,不抽烟得肺癌的也多的是。
坐办公室的白领易与肺癌牵连,与如下因素有关:
1.白领长期处于室内、室外环境都污染的状态中。室内电子污染、办公室设备污染易导致肺部过敏、支气管哮喘,而外部浓重的空气污染,是被认为导致肺癌的主要原因。
2.极少运动。运动能使肺强健。尤其是凛冽的冬天,在空气清新处跑步,肺部气体与新鲜空气“对流交换”,极利于呼吸道及肺部。但办公族一没新鲜空气二没时间锻炼,所以,肺脏就变得日益萎弱。“敌人”进攻,被击败的一定是弱者。
3.白领饮食精细,高脂肪,饮食中缺少防止肺癌的微量元素--硒。这也是易得肺癌的诱因。
平时不做这事照样还是得肺癌
外科医师提醒,虽然抽烟是肺癌的主要风险因素,但这不代表不抽烟就不会罹患肺癌,职业环境、空污、二手烟都是潜在危险因子!
抽烟一直被视为是导致肺癌上身的重要根源,但不抽烟者真的就能完全远离肺癌吗?
致死率高!每天有24人死于肺癌
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胸腔外科主治医师邱欣怡表示,肺癌一直是致命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根据台灣卫生福利部公布102年国人癌症十大死因统计,共有4万4791人死于癌症,其中肺癌就占了8854名。这也代表每天约有24人死于肺癌,平均每1小时就有1人因肺癌而去世!
不过,究竟是什麽原因导致肺癌的发生?根据卫福部资料,肺癌死亡85%归因于吸烟,且吸烟的肺癌患者中,男性死亡率是非吸烟者的22倍,女性死亡率是非吸烟者的12倍。
不只烟害!空污、油烟都可能导致肺癌
那是不是不抽烟就不会得肺癌?前副总统萧万长、帽子歌后凤飞飞、企业家林百裡、前法务部长陈定南等,都未有抽烟的习惯,但还是得了肺癌。
根据世界癌症年报统计,约15%男性和53%女性即使不吸烟也得了肺癌。而在亚洲地区,女性不吸烟却得肺癌的比例还要再更高!
导致肺癌的因素不是只有抽烟,空气污染、二手烟、遗传基因相关(肺癌家族史)、油烟、职业环境因素(氡气、石棉、砷、放射线等暴露)。
曾患有肺部疾病(肺结核、肺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人类乳突瘤病毒感染等,都有可能导致肺癌产生。
即使自己不抽烟,也要注意周遭的人是否有在抽烟,邱欣怡医师说,香烟点燃所产生的烟雾可分为两部份。
除了燃烧较完全的主流烟外,旁边还会有燃烧不完全的旁流烟(二手烟),这部分的有害物质却更多,更易增加肺癌的发生率!
经常抽烟的危害有哪些
1、吸烟让生育能力下降
吸烟妇女易患不孕症。每天吸烟12支以上的孕妇,其流产率比不吸烟孕妇高一倍以上。吸烟妇女早产发生率是不吸烟妇女的两倍。吸烟还将使女性绝经期平均提前3年。
2、吸烟易患癌症
吸烟女性患肺癌的危险性比不吸烟者高5.5倍,患乳腺癌的危险比不吸烟者高40%,患宫颈癌的比不吸烟妇女高14倍,患卵巢癌的危险性高28倍。
3、吸烟导致肺癌死亡机率增高
这些人因肺癌死亡的机率更下降了一半以上。相对的,这些仍继续抽烟的女性及年纪大于55岁的男性,其因肺癌而死亡的机率比起1950年代时更要高;其中男性抽烟者,在75岁时因肺癌死亡的机率从1950年代的6%上升至16%,女性从1%上升至10%。
值得注意的是:抽过烟但后来戒烟的人,其因肺癌死亡的机率比持续抽烟的人低很多,尤其是很早就戒了烟的人,例如一位男性在60,50,40,30岁戒了烟,其在75岁时得肺癌分别是10%。6%,3%,2%。整体而言,从1950年代到1990年化的戒烟运动,已降低了一半因抽烟而得肺癌的人数。
4、吸烟影响胎儿健康
吸烟孕妇其胎儿畸形的发生率是不吸烟妇女的2—3倍。此外,研究表明,孕期吸烟对孩子体格增长、智力发育和行为特征的影响至少延续到11岁。吸烟使乳汁分泌减少,尼古丁还可随血液进入乳汁。这对婴儿的健康是严重威胁。
5、吸烟让易患心血管病
每天吸1—4支烟的妇女患中风的可能性比不吸烟妇女大1倍多,吸烟超过5支的则要大5倍多。值得一提的是,吸烟女性若同时口服避孕药,其患冠心病的可能性将是不吸烟女性的10倍。
6、吸烟影响美容
吸烟的女性皮肤比不吸烟女性要显得衰老,尤其是两眼角、上下唇部及口角处皱纹明显增多。吸烟时烟中有害成分不断侵害着血管,造成营养吸收障碍,从而使皮肤衰老,失去弹性和光泽。
被动吸二手烟的女性患肺癌几率增大
秋冬季气温降低,空气逐渐干燥,是肺部疾病高发的时期,此时我们应当注重肺部的养护。有关专家介绍说,人的呼吸系统直接与外界相通,所以肺癌的发病率并不由性别决定,而是与周围环境质量的好坏密切相关。因此,绝大多数男性肺癌患者和大多数女性肺癌患者的患病与吸烟有关。但其中很多女性患者并不吸烟,为何还会得肺癌?其实,无论是被动吸烟还是主动吸烟都会得肺癌,而且国外已有研究发现,被动吸烟所吸入的烟雾对人体的危害比主动吸烟还厉害,一些与吸烟者共同生活的女性,患肺癌的几率就比正常人高出6倍!显然,是二手烟让女性肺癌患者激增!
当然,吸烟者患肺癌的数量和严重程度仍大大高于不吸烟者。因此,女性戒烟仍是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因为有研究发现,女性抽烟患肺癌的风险是男性抽烟者的1.9倍,更是从不抽烟者的5倍。
正因如此,女性戒烟越早越好,因为只有戒烟5年以上的人,其肺癌的发病率才能下降到与无吸烟者相近的水平。与此同时,作为丈夫,戒烟或者不在室内吸烟,正是爱护妻子的重要表现,而妻子无论出于自身考虑还是为丈夫的健康着想,都要力劝丈夫戒烟。
为什么以前抽烟的人似乎更多,而得癌症的人似乎更少 为什么以前抽烟的人更多,得癌症的似乎更少
下面就给大家科普为什么“以前抽烟的人似乎更多,而得癌症的人似乎更少”?
癌症可不是几年就会得的,不是你抽几年烟就会得肺癌,这中间的窗口期有很多年,十余年至几十年不等,因此,肺癌多数是在五六十岁以后(其他多数癌症其实也是如此),如此一来,以前的人尽管可能抽烟很危害,但由于寿命不长,还没得到得肺癌就死了,也就是说,还没等到有机会得肺癌就死了,你不能说抽烟不会导致癌症。环境污染会致癌,可能很多人更认可(包括那些抽烟的人,因为环境污染不是他的错,所以他特别认可这个致癌因素,哈哈),但你不妨做个假设,如果大家都只能活三四十岁,环境污染再厉害,估计多数人也还是没有机会得癌症,但你不能据此得出结论,环境污染不会致癌。如果能够排除“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寿命长短不同”这个因素,抽烟的人得肺癌的可能性肯定比那些不抽烟的人得肺癌可能性要大得多,这样的比较才有意义,否则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正是因为以前抽烟的人多,所以现在开始显现恶果,现在的肺癌越来越多,是以前抽烟多的结果,如果现在抽烟的人真少了(其实未必),那要等到几十年后才能看到肺癌的减少,欧美几十年前大力开展控烟,现在他们的肺癌增长趋势已经开始下降,当然这其中也有环境污染的治理等多个方面。
以前由于医疗卫生条件等限制,得肺结核等传染病、营养不良等人很多,而且没有有效治疗方法,死亡率高,这些病多了,因为这些病死亡的人多了,就会显得得癌症的人似乎不多,这是一种很容易被忽视的假像,当然这只是原因之一,你不要只拿这一条来反驳我,我不是得一条一条分析吗?你不要抓住这一条不放,这当然不是“以前得癌症的人比较少”的唯一原因,而且也并不是主要原因,我会连这个都不懂?
也就是说,事实上以前的人得了癌症,却并没有诊断,所以很多人死得不明不白,其实是死于某种癌症,但根本没去医院看,或者去医院看了也诊断不出来,这也一样会导致大家认为以前的人得癌症很少。现在的癌症诊断水平明显提高了,而且大家的知识水平和查癌意识也高了,比以前更重视了,这也是导致现在癌症更多的原因之一。我记得小时候,农村的很多人死了就死了,根本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死的。
以前得癌症(包括肺癌)的人确实比现在少,现在癌症的发病率确实比以前高,这是事实,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为什么现在的癌症比以前更多?癌症的发生可不是单一原因,而是多个原因长期相互作用的结果,不是说吸烟了就肯定会得肺癌,不吸烟就肯定不得肺癌,因为除了吸烟,还有其他很多原因,比如环境因素。环境污染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以前的环境污染没有这么严重,肺癌等多种癌症确实要少得多,近几十年来,经快速发展,环境污染严重,现在效应也显现了,癌症多了。又比如,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癌种变化也能说明问题,以前不是穷吗?所以跟经济和卫生差相关的一些癌症,比如宫颈癌、食管癌等(所谓“穷癌”)更高发,现在大家的生活好了,卫生条件好了,吃得好了,这些癌症有所下降,乳腺癌、大肠癌等癌症(所谓“富癌”)正在快速上升。妇科卫生没做好,得宫颈癌的可能性更高(事实上农村妇女得宫颈癌的概率比城市女性确实高),吃得太精细、粗食吃得少,蔬菜水果吃得少、肥胖者,得乳腺癌、大肠癌的概率确实更高(经济越发达,得这些“富癌”的概率越高,事实上,这类“富癌”城市人比农村人多)。。。不用我再举例,本来三两句可以说清的事,非逼得我说这么多,不说这么多,有人就是不明白,唉,你不嫌烦,我自己都嫌自己罗索。
综上所述,“以前抽烟的人似乎更多,而得癌症的人似乎更少”,这句话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有理,实际上站不住脚。不要再拿搬出各种理由来辩护啦,不要再找借口啦,吸烟的危害已经有很多研究证实,还在质疑、还抱侥幸心理的人,我也不想骂你了,只能表示“呵呵”,自己的命自己负责哈,不过,实在不想活的话,最好别拉你的家人和身边人陪葬,一个人躲深山老林慢慢吸,最好一天10包不停抽,注意别引发森林火灾哦。
其实,戒烟不成功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当事人抱有侥幸心理,找各种借口和理由,找吸烟无害的依据,这就必然下不了决心。只要真正认识到吸烟的危害,真正下定决心,就肯定可以干脆利落戒烟成功。谁不怕死?那些说不怕死的其实都是嘴硬,其实恰恰可能是最怕死的。
吸烟有害健康,不容置疑!早一天戒烟,早一天受益,不要再找借口和理由!
关于癌症的四大真相
不得不知:关于癌症的四大真相
真相一:人人都有癌基因
从医学上讲,倘若能检查出癌细胞,就可以诊断这个人患癌症了。所以绝对不是人人身体里都有癌细胞,但是,每个人身体里都有原癌基因,它主管细胞分裂、增殖,人的生长需要它。人身体里还有抗癌基因,事实上的作用是抑制原癌基因使它不过分“活跃”。在平常,它们维持着一种平衡。但在致癌因素作用下,原癌基因过分活跃,而抑癌基因却失去活性。归根结底,还是外面有一个致癌因素在作用于它。这个致癌因素主要的,或者说80%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存在于不良的生活行为之中。
真相二:癌症的易感性可以遗传
近年来对基因的研究非常深入,甚至把人体结构基因图都解密了。现在已经知道癌症是一个多基因遗传易感性疾病,基因是管理遗传的,科学研究发现不少基因都与癌症有关,但它不是一个必然的因素,即父亲患癌,子女并不一定得癌,那么遗传的究竟是什么呢?实际上,遗传的是对致癌因素的易感性,不是癌。例如父亲是患肺癌去世的,儿子便会对烟雾里的致癌因素易感,因为父亲把它遗传给了儿子,但儿子不抽烟,得肺癌的几率就很低了。
真相三:半年一次体检比较合适
癌症的整个进展过程比较短促,癌症是等不及的,除宫颈癌高危人群可以有较长的间隔外,其余癌症的高危对象应每年检查2次。这样能早期发现癌症,争取最佳治疗机会。
我们不可能使每个健康的人都一年两次去查癌,医学研究知道,得癌的机会并非人人均等的,某一种人是某种癌的高危对象。如抽烟的人是肺癌的高危对象,小伙子抽烟虽厉害,但年轻人得肺癌的几率低,因而我们就让40岁以上抽烟厉害的人每年做两次胸部X线检查。
真相四:许多“患者”实际上已经被治愈
其实有不少癌症在治疗后效果绝对是好的,尤其是乳腺癌、宫颈癌、鼻咽癌等。癌症也是病,治好了就好了,治疗癌症讲5年生存率,不少生存5年、10年的患者实际上就是治愈了。我们看见很多癌症患者没治好,术后复发了。本质上,那些没有治好的患者是诊断得太晚了,关键是没有做到早期诊断。应该说,诊断提前一步,复发减少一点,诊断越提前,复发越少,真正做到早期诊断可以不复发,不复发意味着可以治愈。看见有人癌症治疗后又复发了,就得出癌症是不能治愈的结论是错误的。说到底,癌症也只是一种疾病,是可防可治的。从我做起,注重预防,便可远离癌症。
关于癌症的四大真相
真相一:人人都有癌基因
从医学上讲,倘若能检查出癌细胞,就可以诊断这个人患癌症了。所以绝对不是人人身体里都有癌细胞,但是,每个人身体里都有原癌基因,它主管细胞分裂、增殖,人的生长需要它。人身体里还有抗癌基因,事实上的作用是抑制原癌基因使它不过分“活跃”。在平常,它们维持着一种平衡。但在致癌因素作用下,原癌基因过分活跃,而抑癌基因却失去活性。归根结底,还是外面有一个致癌因素在作用于它。这个致癌因素主要的,或者说80%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存在于不良的生活行为之中。
真相二:癌症的易感性可以遗传
近年来对基因的研究非常深入,甚至把人体结构基因图都解密了。现在已经知道癌症是一个多基因遗传易感性疾病,基因是管理遗传的,科学研究发现不少基因都与癌症有关,但它不是一个必然的因素,即父亲患癌,子女并不一定得癌,那么遗传的究竟是什么呢?实际上,遗传的是对致癌因素的易感性,不是癌。例如父亲是患肺癌去世的,儿子便会对烟雾里的致癌因素易感,因为父亲把它遗传给了儿子,但儿子不抽烟,得肺癌的几率就很低了。
真相三:半年一次体检比较合适
癌症的整个进展过程比较短促,癌症是等不及的,除宫颈癌高危人群可以有较长的间隔外,其余癌症的高危对象应每年检查2次。这样能早期发现癌症,争取最佳治疗机会。
我们不可能使每个健康的人都一年两次去查癌,医学研究知道,得癌的机会并非人人均等的,某一种人是某种癌的高危对象。如抽烟的人是肺癌的高危对象,小伙子抽烟虽厉害,但年轻人得肺癌的几率低,因而我们就让40岁以上抽烟厉害的人每年做两次胸部X线检查。
真相四:许多“患者”实际上已经被治愈
其实有不少癌症在治疗后效果绝对是好的,尤其是乳腺癌、宫颈癌、鼻咽癌等。癌症也是病,治好了就好了,治疗癌症讲5年生存率,不少生存5年、10年的患者实际上就是治愈了。我们看见很多癌症患者没治好,术后复发了。本质上,那些没有治好的患者是诊断得太晚了,关键是没有做到早期诊断。应该说,诊断提前一步,复发减少一点,诊断越提前,复发越少,真正做到早期诊断可以不复发,不复发意味着可以治愈。看见有人癌症治疗后又复发了,就得出癌症是不能治愈的结论是错误的。说到底,癌症也只是一种疾病,是可防可治的。从我做起,注重预防,便可远离癌症。
吃白米饭致肺癌
白米饭致肺癌属误读
据了解,这个研究中,研究人员对1905名肺癌患者和2413名健康人士作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每日饮食中血糖指数(GI)最高的病人,其患肺癌风险也较高(高出49%);高GI吸烟者的肺癌风险,也比低GI吸烟者高31%。论文得出结论,饮食总的碳水化合物质量会影响患癌风险,血糖指数高与肺癌发生存在相关性。而血糖指数高的食物包括白米饭、白面包等。于是,不少人根据此报告得出结论,“白米饭会导致肺癌、危害等同于抽烟。”
食品与信息交流中心专家阮光锋指出,这种说法其实是对原研究的歪曲解读,说吃米饭等同于抽烟则完全是吓唬人的标题党,正常饮食吃米饭也不会得肺癌。
他指出,首先,这个研究只是发现了血糖指数高的食物与肺癌的发生有相关性。但是,相关不等于因果,为了论证因果关系,需要更加严密的实证来说明。其次,这个研究只是对1900多名受试者进行了调查分析,这个样本量也并不大,并不能得出所有人群的情况。所以,说“白米饭危害等同于抽烟”实在是夸大了米饭的危害,典型的标题党。
不过,阮光锋提醒,白米饭确实属于高GI食物,特别是现在的白米大多经过精制加工,除了损失维生素和矿物质外,血糖指数也高,经常吃很多白米饭的人,可能其他生活方式也不太健康,与肺癌患病率确实可能存在统计学上的相关性。
“但是,有统计学相关性并不意味着吃白米饭就是患肺癌的直接原因,也不意味着吃白米饭就一定会得肺癌。大家不必太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