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儿童脾胃不妨试试中医疗法
改善儿童脾胃不妨试试中医疗法
现在不少宝宝到吃饭时间,总是不爱吃饭,让家长们头痛不已。不管全家人如何想尽办法,做各种美味丰富的饭菜,还是用各种新奇玩具进行“诱惑”,反正宝宝们就是各种不“赏脸”。事实上,孩子们胃口不佳,是因为脾胃虚弱导致,并非因为饭菜不美味。
“在所有儿童疾病当中,脾胃疾病紧随呼吸系统疾病高居第二位,包括厌食、食积、腹泻、腹痛、呕吐等。脾胃疾病的高发年龄阶段,主要是在幼儿。”专家介绍,由于小儿生长发育迅速,需要的营养物质较多,而脾胃功能相对来说较弱,生长发育的需要常常超过脾胃代谢能力,中医称之脾肠不足。
那么,宝宝们脾胃虚弱有哪些症状?专家表示,如宝宝面色发黄或面部色素沉着不均匀(花斑),头发稀疏,消瘦,指甲脆薄,经常发作性地脐周疼痛。脾胃虚弱偏内寒的宝宝,除了上述症状外,还有食欲很好,但是大便次数多、量大,食后即拉。脾胃虚弱偏内热的宝宝则食欲不佳,大便干(两三天一次),此类小儿的患病原因多数为过多食用零食或过量饮用牛奶所致。
如何改善儿童的脾胃呢?那,专家这里教广大家长几个方法,进行中药口服、中医特色推拿捏脊、穴位贴敷、雾化吸入等方法辅助治疗,配合胃肠电图检查评估患儿消化功能,达到较好的预防及治疗效果。
中药:中药多选用质轻味薄、轻灵平和,既不伤正,又能令脏气调和、药味清淡甘平的药物,易为小儿接受而获佳效。
推拿疗法:推拿可调整胃肠机能,使人体经络得以疏通,气血周流如常,机体抗病能力增强,达到防病治病目的。捏脊有健脾助消化和强壮作用,可以改善食欲、预防感冒、增强体质。对孩子来说,痛苦少,易接受。手法分有摩腹法、推脾法、推三关、捏脊法等。
穴位贴敷:针对不同病情选择医院自制特效中药敷贴。如温运散、腹俞等贴于消化系统常用穴位,合谷、脾俞、胃俞、神阙、天枢穴等,以起到健脾和胃、消胀止痛作用。
胃肠电图检查:胃肠电的产生就是胃肠运动(蠕动)的结果。根据胃肠电波形及参数的改变,可对患儿作出胃肠疾病的诊断参考,亦可对治疗和药物效果作出评估,是检查胃肠功能性、器质性疾病的重要诊断仪器。
婴幼儿久咳可试试中医疗法
1、提倡户外活动,增加小儿抗病能力,保持卧室清洁,空气流通,避免直接吹风。
2、采取中医疗法祛痰,如拍背(用适当的力度以空心拳在小儿的背部由下至上拍背可有助于痰液的排出)、磁贴、穴位注射、拔火罐等。
3、中药祛痰:如根据患儿情况进行辨证论治,选用化痰方剂如二陈汤、桑杏汤等,可到医院进行诊治。
4、适当选用祛痰药,如猴枣散、蛇胆川贝散、蛇胆陈皮散、乙酰半胱氨酸等。
5、饮食疗法:可根据患儿的体质选用川贝炖雪梨、川贝南北杏煲鹧鸪汤、无花果煲瘦肉、白萝卜煲瘦肉等帮助祛痰。
中医治胃痛试试针灸食疗
(1)、气滞胃痛:
证候:胃脘胀痛,痛连胸胁,遇情志不遂而诱发或加重,嗳气频繁,伴呕吐吞酸,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主方:柴胡疏肝散。
(2)、血瘀胃痛:
证候:痛有定处,如锥刺刀剜,拒胺,或有呕血、黑便,舌质紫暗有瘀斑,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主方:失笑散合丹参饮。
(3)、食滞胃痛:
证候:胃痛胀满,厌食,嗳腐吞酸,呕吐不消化食物,吐后痛减,舌苔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主方:保和丸。
(4)、虚寒胃痛:
证候:隐隐作痛,喜暧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遇寒发作或疼痛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欠温,大便溏薄,舌苔淡白,脉细数或沉迟。
治法:散寒温胃,健脾止痛。
主方:黄芪建中汤合良附丸。
更年期脾气暴躁 不妨试试食疗缓解
有助于更年期情绪稳定、调节情志
1. 体内缺铁易暴躁
有些女性不爱吃肉和新鲜蔬菜,可总是零食不离身,糖果、糕点来者不拒。实际上这种偏食习惯容易造成铁摄入不足,也是导致女性情绪急躁易怒的原因之一。建议女性应适量食用一些含丰富铁质的动物性蛋白质食物,如瘦牛肉、猪肉、羊肉、鸡、鸭、鱼及海鲜等,一方面可以缓解女性更年期脾气暴躁,另一方面有助于大脑提高注意力,保持精力充沛。
2. 钙质保持情绪稳定
钙有抑制脑神经兴奋的作用,当大脑中没有充足的钙时就会情绪不安,容易激动。摄取富含钙质的食物,使人情绪容易保持稳定,同时钙质可坚固牙齿及骨骼,预防骨质疏松症。钙质食物主要来源如牛奶、骨汤、各种豆类及豆制品。特别注意的是,大豆中含有异黄酮,是一种类似雌激素的物质,除补钙外,还可弥补女性雌激素的不足。建议女性每天喝500毫升豆浆或食用100克以上的豆制品,对内分泌系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3. 维生素有助精神调节
研究发现维生素摄入不足,特别是维生素B6、维生素B12缺乏,容易出现兴奋不安、头痛、脾气急躁、易激动的表现。适当在膳食中补充一定量的维生素有助于女性的精神调节,可以选择全麦面包、麦片粥、玉米饼等谷物,橙、苹果、草莓、菠菜、生菜、西兰花、白菜及番茄等果蔬含大量维生素。
三个食疗方调理更年期妇女体质
1. 桑葚糯米露。30克新鲜紫桑葚、50克糯米同时入锅,加适量水煮粥,粥熟后加适量冰糖,糖融化后即可食用。桑椹糯米粥不适合脾胃虚弱的女性。
2. 百合生地粥。百合60克,鲜生地30克,鸡蛋黄2颗,适量白糖。先将生地洗净切碎,加适量水熬30分钟,去渣,加入捣碎的百合,煮至糊状后,再加入捣烂的鸡蛋黄搅匀,煮沸后加入白糖即可。百合生地粥适用于月经紊乱,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失眠多梦的女性,但不适合肾阳虚型的患者。
3. 枸杞羊肾粥。羊肾一只,枸杞30克,杜仲20克,肉苁蓉15克,粳米60克,先将羊肾剖开,去内筋膜,切碎,与其他材料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文火煎煮,粥将成时加入食盐。枸杞羊肾粥适用于月经紊乱、经血鲜红,头晕耳鸣,烦躁易怒的女性,但不适合湿热内盛的患者。
如果通过饮食调节、生活调整依然无法缓解更年期情绪暴躁问题,甚至出现失眠、潮热、多汗等症状,最好及时到妇科就诊。
儿童偏食不妨试试饥饿疗法
其实这个现象是绝大多数家长的烦恼,孩子就喜欢吃零食,不愿意吃饭,还出现偏食,拒食现象。遇到这种情况,专家建议可以用饥饿疗法来治疗。
1、控制餐间零食。当孩子在非正常进餐时间喊饿时,不要随便给零食吃,可适当吃些水果。
2、给孩子一个时间限制,若吃不完,便不动声色地将食物拿开。在此基础上,定时定量让孩子进食,以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3、用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吸引孩子。注意食物搭配,色彩丰富,保证其新鲜和多样化。
要求家庭成员统一行动。偶尔一次的迁就或让步,以后便很难弥补。
4、选择一些图案生动、大小合宜,适合幼儿抓握的餐具。这些辅助材料亦是刺激儿童食欲的方式之一。
5、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让孩子长时间地看电视、玩游戏机。
6、适当增加孩子的活动量。为其多安排一些户外活动,这样可以促进儿童的新陈代谢,加快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小儿健脾胃不妨试试推拿按摩
1 对于一些比较小的小孩子来说的话,脾胃不好是不能吃药的,因为吃一些药物的话是会影响到孩子的一些身体方面的发育情况的,这个时候我们是可以通过一些按摩方式让宝宝在安摩的同时能够对食欲更加的感兴趣。
2 如果说每天推拿按摩的话三个月以上,小孩子的这个健脾胃的症状会慢慢的改变的,可以按摩一下肚脐的位置,因为肚脐的位置来说的话是可以对小孩子消化方面有一些帮助的,而且对于小孩健脾胃来说的话也是有好处的。
3 但是要注意的是小儿推拿的按摩手法应该温柔一些,不要那么重,因为这样子的话才会让宝宝觉得舒服。如果说按摩的手法太重的话,是会让宝宝有一些哭闹的现象发生的,按摩的手法最好不在饭前空腹或者饭后应该在吃了饭后一个小时进行。
虽然说按摩的手法能够给小孩子健脾胃,但是最好能去正规的一些按摩的地方,因为父母在不知道的情况之下乱按摩会对小孩造成一些影响的,专业人士的话,不仅能对健脾胃这方面有好处,而且对于小儿来说的话也不会造成一些皮肤的伤害。
脾胃不好来试试健脾和胃食疗
健脾和胃食疗
脾胃在生理、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一般而言,消化不良,食后腹胀,大便溏薄,其病变主要在脾;食欲不振或嘈杂易饥,其病变主要在胃。脾胃同病,以健脾和胃为主要治法。下面小编为您介绍几款健脾和胃食疗。
1、炮姜白术粥
材料:炮姜6克,白术15克,糯米30克,花椒、大料少许。
做法:将上述四药用纱布包好,先煮20分钟,纳入糯米,煮至粥熟,去药包服食,每日1剂。
功效:此粥可温中健脾,适用于脾胃虚寒所致的大便溏泄、脘腹胀满、四肢无力等症。
2、红枣芡实糯米粥
材料:糯米100克、芡实30克、红枣6颗。
做法:红枣去核切成小块,与洗好的糯米、芡实一同放在锅里,加入适量的水煮粥。粥成后按个人喜好放入糖或盐调味,即可食用。
功效:红枣益气补血,芡实益肾健脾,与糯米同煮成粥,可养气血、健脾胃、强体质、美容颜,是男女老少咸宜的佳品,尤其适合小孩、老人、体虚之人食用。
3、淮山鸡内金黄鳝汤
材料:淮山30克、鸡内金10克(中药店有售),黄鳝300克,生姜3片。
做法:药材稍浸泡,洗净黄鳝宰洗净,用热水或盐揉擦净,再洗净,起油镬爆香姜,爆炒片刻,洒入少许米酒。一起下瓦煲,加入清水2000毫升(约8碗量)和姜,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1小时,下盐便可。为2~3人量。
功效:以健脾胃、补肺气、益肾精、滋养强身的淮山,健胃消食、涩精止遗的鸡内金煲黄鳝为汤,有益气养血、健脾和胃的功效,是夏日养生靓汤,尤适合长者和小儿之用。
4、橘皮粥
材料:橘皮50克、粳米100克。
做法:橘皮研细末备用,粳米淘洗干净后放入锅内,加清水煮至粥将成时,加入橘皮再煮10分钟,每日1次。
功效:橘皮可理气和胃、健脾助运,粳米补气健脾,合用为理气运脾之方,适用于有脾胃气滞、胃腹胀满、消化不良、不思饮食者。
5、杞枣鸡蛋汤
材料:枸杞子30克,红枣10枚,鸡蛋2枚。
做法:枸杞子洗净沥干,红枣洗净去核,一起放于砂锅中,加清水适量烧开后,加入鸡蛋煮熟,调味即可,分2次食用。
功效:补肝肾,健脾胃,滋阴润燥,养血除烦。适用于肝肾亏损、脾胃虚弱者已经以及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
6、鲈鱼健脾汤
材料:鲈鱼1条,白术20克、陈皮5克。
做法:鲈鱼1条,将鲈鱼洗净、切块。白术20克、陈皮放5克洗净,和鲈鱼一起放入锅内,加清水用旺火煮开,沸腾后用小火煲2小时,调味可以放些胡椒粉。
功效:补气健脾,温中开胃。《本草经疏》认为鲈鱼“味甘淡气平,与脾胃相宜”,容易消化吸收。搭配白术,达到脾健湿去、增加食欲的效果。用辛而微温的陈皮,可理气健胃。胡椒粉不仅温中开胃,并助陈皮共去鲈鱼的腥味。
7、板栗烧土鸡
材料:土鸡半只,板栗十个,老姜、香葱、蒜头、香菜适量,老抽、白糖、油、生抽适量。阳虚体质、容易疲劳者,可增加黄芪10克。
做法:把土鸡清理、冲洗干净,切块备用。下油热锅,爆香蒜头,倒入土鸡块大火翻炒至变色,加入适量的老抽、白糖。再加适量的水没过鸡块,倒入板栗、姜片,加适量的生抽烧开后中火焖30分钟,至鸡肉烂、板栗粉糯,撒入香葱、香菜,大火收汁即可。
功效:滋补肝肾、健脾养血,适合气血不足、脾胃虚弱、易腹泻者食用。
8、参芪猴头菇炖鸡
材料:猴头菇100克,母鸡1只(约750克),黄芪、党参、大枣各10克,姜片、葱、绍酒、清汤、淀粉各适量。
做法:将猴头菇洗净去蒂,发胀后挤干水,切片待用。将所有材料放入炖盅内,文火慢炖。
功效:此汤水具有补气、健脾、养胃的作用。
患上阳痿不妨试试中医调理
鹿茸益精丸治疗阳痿
鹿茸益精丸由鹿茸3克,菟丝子、补骨脂各15克,山茱萸、桑螵蛸各12克,茯苓18克,党参、杞子、巴戟各20克组成,具有填精补肾的功效,在治阳痿的时候对肾气虚型有非常显著的疗效。另外此类患者也可口服无比山药丸、强力春宝丸等中成药,治疗阳痿的效果也非常不错。
三子补阳汤治疗阳痿
三子补阳汤由金樱子、菟丝子各30克,淫羊蒙、破故纸各10克,构杞子12克,熟地黄、肉苁蓉各20克,续断、党参、狗脊各15克,仙茅9克组成,具有温补命门火的功效,在治阳痿的时候对命门火衰型有非常显著的疗效。另外此类患者也可口服附桂八味丸、左归丸等中成药,治疗阳痿的效果也非常不错。
黄芪建中汤治疗阳痿
患上阳痿痛苦多,不妨试试中医调理。黄芪建中汤由黄芪、麦芽、葛根各30克,白术、白芍、神曲各20克,桂枝12克,茯苓15克,陈庞皮、甘草各6克组成,具有补益胃气兴阳的功效,在治阳痿的时候对胃气虚型有非常显著的疗效。另外此类患者也可口服参苓白术散、清官八仙糕等中成药,治疗阳痿的效果也非常不错。
启阳娱心丹治疗阳痿
启阳娱心丹由党参30克,菟丝子12克,山药、茯神、白芍各15克,石菖蒲、生酸枣仁、当归、白术各10克,炙甘草、远志、砂仁各6克,神曲、橘红、佛手、柴胡各9克组成,具有安神壮阳的功效,在治阳痿的时候对胆虚惊恐伤肾型有非常显著的疗效。
戒烟不妨试试中药戒烟法
戒烟药茶
1.取南瓜藤250克,洗净切碎,捣烂取汁,加红糖适量,开水冲后代茶饮。2.取地龙、鱼腥草各12克,远志15克,加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放凉之后,早晨空腹服用。3.取绿茶、薄荷、藿香、甘草各等份,白砂糖少许,水煮当茶饮服,每日8~12次,连用2~3天。
戒烟药粉
取半枝莲、地龙、地榆各20克,共研粉,早晚各取4克,开水送服。
戒烟糖
取藿香60克,鱼腥草50克,地龙、远志各45克,薄荷、甘草各30克,白人参15克,水适量,将上药放入锅内煮3次,每次20分钟(即第一次煮好后把药液倒出来,然后再加水煮第二次,之后把两次药液混合一起继续煮),待熬至浓稠状态时,加入白砂糖200克,口服葡萄糖粉50克,继续熬至成丝状不粘手时,停火,趁热倒入表面涂有食用油的大搪瓷盘中,稍冷后将糖分割成若干小块,经常含服。该戒烟糖具有补气扶正、醒脑提神、解毒祛痰的功效,不仅能辅助戒烟,而且还可改善由于吸烟而引起的咳嗽、多痰、口干、舌燥等症状。
戒烟药贴
1.将味精、肉桂、丁香各等份研细,每次取0.5克,加适量医用凡士林调成膏状,或者加入少许酒做成药饼,贴敷于合谷穴(即虎口,在手背第一、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甜味穴(翘起手拇指,在近腕部的拇指尽头、二筋之间,有一凹陷深窝便是该穴),外用胶布固定,24小时之后取下,连贴2~3次。2.取六神丸一粒,用胶布(约一厘米见方)粘住,贴在双手手腕部的甜味穴上。二只手轮流贴压,每天按压数次,一周一换。
改善儿童脾胃不妨试试中医疗法
中药:中药多选用质轻味薄、轻灵平和,既不伤正,又能令脏气调和、药味清淡甘平的药物,易为小儿接受而获佳效。
推拿疗法:推拿可调整胃肠机能,使人体经络得以疏通,气血周流如常,机体抗病能力增强,达到防病治病目的。捏脊有健脾助消化和强壮作用,可以改善食欲、预防感冒、增强体质。对孩子来说,痛苦少,易接受。手法分有摩腹法、推脾法、推三关、捏脊法等。
穴位贴敷:针对不同病情选择医院自制特效中药敷贴。如温运散、腹俞等贴于消化系统常用穴位,合谷、脾俞、胃俞、神阙、天枢穴等,以起到健脾和胃、消胀止痛作用。
冬季温肾保养不妨试试中医火疗
冬季是阳气潜藏的时侯,养生应以补肾为主。肾功能不好对人体有很大的影响:肾功能的下降会出现很多皱纹,皮肤干燥、衰老,面部有色斑,眼部出现黑眼圈,肾功能严重失调情况下面部甚至会发黑。身体常出现耳鸣、耳聋、牙齿松动、头发比较干枯,没有光泽,甚至白发、脱发,有的人会腰膝酸软、腰背疼痛,怕冷怕热,出现贫血。小孩子生长发育不好,个子长不高,骨骼不是特别好,容易骨折。女性经少、闭经、甚至宫寒不孕。膀胱会受影响,产生尿频、尿急、尿裤、遗尿、小便失禁。同时影响情绪,健忘、失眠、头晕、目眩甚至潮热盗汗。女子产生性交痛,性欲降低、性冷淡,男性出现阳痿、遗精等现象。
西医所说的肾脏是指解剖学中的肾脏,是在人体左右各一,位于腹膜背侧,即后腰两侧,象豆瓣形状,比拳头稍微大点。肾具有的功能:可以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制造尿液排水处理厂;中医所说的肾脏指生殖的系统以及肾精气。因此对于肾脏的保养应当进行火疗为主。火疗是传统中医火灸疗法的简称;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是世界医学中的奇葩,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推荐。
冬季火疗温肾保养操作程序:
1、清洁皮肤。
2、中医按摩肾经脉(腹、背)
3、中医火疗温肾(腹、腰)
喉咙痛试试中医疗法
1、滋阴清热饮
每次用天冬12克、麦冬12克、桔梗9克、山豆根6克、岗梅3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天1剂。有滋阴清热、解毒利咽之功效。适用于治疗咽喉肿痛、急性咽喉炎和扁桃体炎等。
2、罗汉果利梅煎
用雪梨1个或雪梨干30克、罗汉果半个、岗梅20克,水煎服或代茶水饮,每天1剂。有滋阴清热、解毒的功效。可治疗急慢性咽炎。
3、银耳沙参鸡蛋饮
每次用银耳10克、北沙参10克、水煎取汁,然后打入鸡蛋1~2个,蛋熟后加适量冰糖服用。有养阴清热、润肺等作用。适用于治疗阴虚肺燥引起咽干喉痛、口渴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