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三种年龄段孩子怎么选择零食

三种年龄段孩子怎么选择零食

一、3—5岁儿童吃零食注意要点:

1、吃零食不影响正餐的食量,睡前半小时避免吃零食。

2、多喝白开水。

3、注意零食的食用安全,避免豆类、坚果类等零食呛入气管。

二、6—12岁儿童吃零食注意要点:

1、学习、了解不同零食的营养特点,不要盲目跟随广告选择零食。

2、每天吃零食一般不超过3次;每天吃零食应适量,避免在玩耍时吃。

3、多喝白开水。

4、少吃街头食品。

三、13—17岁青少年吃零食注意要点:

1、认识零食的营养特点,学会选择和购买有益健康的零食。

2、根据学习或运动需要,在正餐之间吃适量零食,但每天食用不要太频繁。

3、在休闲聚会时、电脑电视前,警惕无意识地吃过量零食。

4、不喝含酒精饮料。

5、不要以吃零食的方式来减肥。

6、少吃街头食品。

小孩一天喝多少水为正常

这得看你家小孩多了,不同年龄段孩子,每日对水的需求量不同。

0.5~1岁的孩子,每天需要饮水量为900毫升;1~4岁为1300毫升;4~7岁为1700毫升;7~11岁为1800毫升。当然遇上特殊情况,如孩子运动出汗、生病、发烧,或者因呕吐、腹泻引起身体中的水分流失过多时,都要及时补充水分。

美国人这样教孩子用零花钱

零用钱是一种理财教育工具

一些美国家长认为,零用钱是一种用来教育孩子理财观念的工具,重点是帮助孩子学会理财技巧。也就是说教小孩子使用零花钱是让小孩子学会如何预算、节约和自己做出消费决定的重要教育手段。

因此,给多少零用钱? 什么时候开始给小孩零用钱? 如何教导小孩用钱? 就很有技巧了。

对于这些问题,美国的一些教育专家和家长各有法宝和要则,搜集了一些,大家仅供参考吧:

【1】支付多少零花钱合适?

家长可以写下孩子平均每周和每天的花费,设立一个平均每日金额,再支付零用钱。

爸爸妈妈尽可能将小孩子的零花钱数量控制在与他的同伴大致相当的水平上。

【2】从孩子几岁开始支付?

大多数三岁的孩子对于金钱已经产生兴趣,随着他们年龄增长,他们的兴趣将会加深,如果提早跟孩子谈论金钱或适当运用零用钱,对小孩子将来的成长有一定的帮助。

【3】采取什么方式支付?

可以按次支付,也可以定时支付。

不过,父母应该在支付零用钱时,跟子女谈谈家庭经济状况。一些美国家庭还让青少年为自己的电话费和车费以及一部分家庭开支付账。小孩子成熟后,爸爸妈妈常会翻开账本,告诉他家中的钱是怎么花的,以帮助小孩子了解如何掌管家庭的“财政”。

【4】如何指导孩子花零用钱?

指导孩子学习如何平均分配他们的零用钱,例如百分之三十用于消费,百分之三十用于短期储蓄,百分之三十长期储蓄和百分之十作出奉献等。

比如有一个家庭,孩子担任了修建花园的工作,因此家长每周给小孩6美元,那6美元的零用钱非常明确地分配:2美元直接任由小孩花费买东西,另外2美元由小孩选择捐到自己选择的慈善机构,最后2美元存到银行。直到年底,小孩子可从银行户口拿取一半的钱来花费,留着另一半的存款增长。

【5】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消费行为负责

小孩子因使用不当而犯错时,父母不轻易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因为只有如此,小孩子才能懂得过度消费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从而学会对自己的消费行为负责。

总的说来,零用钱的教育核心,是要让小孩子得到那种经过艰苦奋斗而来的满足感并学会享受和珍惜它。

宝宝几岁开始学数学

5岁左右是让宝宝学数学最科学合理的年龄段

那么如何理解宝宝的这一敏感期呢?有很多研究表明,宝宝从出生到5岁,在对有形世界经过5年的接触之后,会自然而然地在智力方面上升到一个状态,那就是对符号突然非常感兴趣。

宝宝学数学最佳年龄的确定,还与大脑发育的成熟度有关。大约5岁时,大脑发育就相对成熟了,此阶段,孩子就具备了永久性记忆的能力,此时学习的抽象事物,不仅能理解,也能够被记住。

由此看来,5岁左右,是让宝宝学数学最科学合理的年龄段。

儿童糖尿病饮食怎么安排

热能的供给要满足生长发育需求

糖尿病患儿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能量的控制不能过分严格。在热能估算方面可按照如下公式计算:

热能(kcal)= 1000+(年龄-1)×100

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要逐步增加每日热能的摄入量,为了预防热能供给不足,家长应定期给孩子测身高、称体重,并与同性别正常同龄儿进行比较。一旦发现孩子的体重明显低于同龄儿,或者在一段时间内不见长,则应尽快带孩子去医院就诊,请营养师为患儿制定一日三餐的定量食谱。

饮食应遵循平衡膳食的原则

糖尿病饮食原则上也是平衡膳食,不同的食物所含的营养素特点不同,家长要注意保证孩子饮食的多样化。每餐饮食都应包括主食、荤菜、蔬菜等。为了更好地平稳餐后血糖,可采用蒸玉米、煮芋艿、烤土豆等薯蓣类替代部分主食。薯蓣类食物除淀粉含量丰富之外,还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有助于延缓餐后血糖的升高。每吃100~120克薯蓣类食物,应相应地减去25克米面等主食。荤菜的选择也应该多样化,一日饮食中应包括牛奶、鸡蛋、鱼虾、瘦肉以及豆制品等。蛋白质类的食物有助于患者的生长发育,同时相对于富含碳水化合物的主食而言,蛋白质类食物对餐后血糖的影响较小,并且有较好的饱腹感和满足感。

充分保证蔬菜水果的摄入

蔬菜和水果是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主要来源,同时果蔬中还含有丰富的具有保健作用的植物化学物,例如多酚类化合物、有机硫化合物、植物固醇、皂甙等。按照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儿童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应达到每日200~250克蔬菜,100~150克水果。在种类的选择上要注意每天尽可能选择不同颜色、不同类别的蔬菜、水果。可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每日五蔬果”的原则。如果不存在咀嚼困难,应鼓励患儿直接吃水果,避免喝一些含糖果汁饮料。

细嚼慢咽,养成良好的就餐习惯

将荤菜和蔬菜切小块烹饪,吃饭细嚼慢咽,每一口食物咀嚼20~25下再咽下。让一餐摄入的各种食物充分混合,这样可以降低混合膳食的血糖指数。同时,细嚼慢咽也有助于减轻儿童消化系统的负担,使得人体能够更加充分地消化和吸收来自于食物中的营养素。

定时定量进餐也是家长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儿童糖尿病患儿多为1型糖尿病,需要采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定时定量,及时进餐,可以预防低血糖的发生。也有助于医生摸索合适的胰岛素注射剂量。

选择健康零食,适当加餐

糖尿病患儿与健康儿童一样享有吃零食的权利,关键在于如何选择健康的零食,什么时间吃零食较为合适。不宜选择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薯片以及各种膨化食品作为零食。建议采用水果、小包装的坚果、原味酸奶、小包装的杂粮饼干等。吃零食的时间应设在两餐之间,注意不要在三餐之前吃大量零食,以免影响正餐的进食量。

睡眠与寿命的关系

一岁以下的婴儿:12-16小时

睡不好的原因

由于多数妈妈们没有带孩子的经验,婴儿身体健康、饮食、生活易出现紊乱,导致睡眠不好,常出现哭闹,尤其是在夜间。

解决方法

学习科学育儿方法及定期给婴儿去医院检查,只有问题减少才能保证婴儿睡眠充足。

1-3岁:11-14小时

睡不好的原因

该年龄孩子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心,大脑会处于兴奋当中。

解决方法

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可在孩子睡前用温热毛巾擦拭身体及放些舒缓的轻音乐来促进他们的睡眠。

4-12岁:10-12小时

睡不好的原因

该年龄段孩子处于身体发育阶段,营养不良及无节制食用零食易影响睡眠。

解决方法

睡前尽量不要食用食物,给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3-18岁:8-10小时

睡不好的原因

总是完不成的作业及补不完的课易使孩子学习压力增大,晚上还会出现熬夜背书,易导致睡眠不足出现。

解决方法

老师、家长应该适度布置作业,孩子应该学以正确的方式学习。

19-29岁:8小时左右

睡不好的原因

夜生活丰富、工作压力、晚上暴饮暴食、熬夜等原因易刺激神经系统,使神经中枢处于兴奋当中从而出现失眠。

解决方法

规律生活、合理饮食、适当缓解压力。

30-40岁:7-8小时

睡不好的原因

这个年龄段几乎已经有属于自己的家庭,孩子、父母、经济压力等原因导致失眠。

解决方法

学会适当放松自己,多和父母及爱人沟通,最好不要个人承担所有压力。

41-55岁:6-7小时

睡不好的原因

该年龄段是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等慢性疾病的高发期,疾病困扰易使人出现睡眠不好。

解决方法

注重饮食科学性、对疾病进行针对性治疗。

56以上:5.5-7小时

睡不好的原因

骨骼类疾病及心血管疾病是该年龄段常见的,疼痛会使人半夜惊醒,从而导致睡不好。

解决方法

对钙的摄取要及时,同时注重骨骼保养及心血管的按时检查。

不吃早饭容易坏牙

研究人员介绍说,以前有研究结果显示,贫困家庭的孩子蛀牙发生率较其他孩子要高。但是,他们这次研究结果显示,那些不吃早饭,或不喜欢吃蔬菜水果的非贫困家庭孩子的蛀牙发生率却比贫困家庭的孩子还要高。因此,健康的饮食习惯对于帮助孩子预防蛀牙十分重要。

研究人员解释说,那些不爱吃早餐的儿童在感到饥饿时往往喜欢求助于零食,日子一久,变成了难以放弃的习惯,而且容易形成一遇早餐就出现厌恶或恶心的条件性反射。而零食中的糖分含量很高,吃后又很难及时清口,所以给蛀牙的发生创造了良好环境。此外,早餐的牛奶和面食中含有丰富的钙和矿物质,有利于保护牙齿。不吃早餐使得孩子得不到及时的养分补充。研究还发现,那些不爱吃蔬菜水果的孩子却往往喜欢吃糖,这也给产生蛀牙创造了机会。

研究人员告诫说,许多家长不重视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牙齿保护,总觉得这些牙齿迟早要换,等换牙后再采取措施不晚。但是,他们忽视了很重要的一点,即孩子养成的这些不吃早饭和喜欢吃零食的坏习惯却不是轻而易举就能改变的。所以,家长不要迁就孩子,不能让他们养成经常随意不吃早饭,而用零食填补的习惯。

儿童如何选择零食

孩子在早、中、晚三餐以外所吃食物为零食。孩子在适当时间吃适当的零食可有益于身心健康;不过如果吃零食的时间不当,质量不佳,数量过多,反有害健康。

时间可在两顿饭之间吃,饭前不宜吃,以免影响正餐,孩子营养、生长发育主要靠 正餐。睡前也不宜吃零食,以免影响睡眠,睡前必需刷牙,以防龋齿。

选择零食应含有益营养素如牛奶、酸奶含钙、优质蛋白等丰富;新鲜水果、蔬菜如苹果、番茄 等含丰富维生素、矿物盐和膳食纤维;中小学生还可选择花生、瓜子、核桃、熟豆、肉干等。

不宜选高糖饮料、糖果、冰棍、膨化及油炸食品、街头食品如烤羊肉串 等,以妨龋齿、消化不良及食物不洁。零食不宜过多,以不妨碍主食。

孩子偏瘦会不会影响长高呢

每个孩子的生长时段都会有一段时间的迅猛和缓慢期,且每个孩子的各时期的年龄段也因人而异,所以不必过于担心,只要做好孩子日常饮食营养的补充即可。

营养是儿童体格生长的关键。体格正常生长所需的能量、蛋白质和氨基酸,必须由食物供给,主要是肉、蛋、豆及豆类食物。骨的形成还需要足够量的钙、磷及微量的锰和铁。钙的摄入不足及维生素D缺乏时,会造成骨矿化不足,维生素A缺乏会使骨变短变厚,维生素C缺乏会使骨细胞间质形成缺陷而变脆,这些都会影响骨的生长。

目前一般家庭在有荤有素的饮食中,营养应该是全面及足量的,家长应该注意不要让孩子养成偏食的习惯,更不要让孩子过多地吃零食而影响重要营养物质的摄入。小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应该多吃含高蛋白质、高热量的食物,同时水果蔬菜也是要吃的,维生素和纤维素都是有助于长高的。因此,建议家长可以在孩子的食物选择方面下功夫,多给孩子选择一些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才行。

如何正确挑选奶粉

1、购买适合孩子年龄的奶粉:现在,大多数奶粉都按孩子的年龄段分开进行销售。比如:比较小的婴幼儿可以选择母乳化的奶粉,它里面的成分更接近母乳,吸收也较好。奶粉按年龄段的分类一般是:6个月以上、1-3岁、3-6岁等几个阶段。 2、购买前先看清保质期:在给孩子选购奶粉时必须注意保质期,越接近的日期越好。 3、选购奶粉需根据自己家庭的经济状况:如果经济条件好,可选择合资或进口的奶粉;而经济条件一般的家庭,只要选择正规的、规模较大的厂家生产的奶粉就可以了。 4、注意奶粉包装上注明的制造商是否是正规厂家。 5、挑选时先挤压奶粉的包装,查看是否漏气:如果漏气、漏粉或袋内根本没气,说明该袋奶粉已潜伏质量问题。 6、检查奶粉中是否有块状物:摇动罐体,如感觉奶粉中有结块物,则表明奶粉已经变质。

如何为孩子挑选零食

据媒体报道,贝克汉姆近日现身某度假酒店,当“专职奶爸”亲自喂女儿小七吃冰淇淋,画面温馨。但看着小贝手上那一大杯的冰淇淋,小编不禁想喊“STOP”,给孩子吃那么多冰淇淋真的好吗?

冰淇淋伤肠胃,孩子应少吃

随着夏天的脚步临近,天气渐渐热起来了,解暑效果一流的冰淇淋开始登上了孩子们的零食清单上。但是冰淇淋是很不健康的零食,家长们应该尽量少给孩子吃。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肠胃功能当然还不是很健全,过多的吃冰淇淋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也会伤害到牙齿。冰淇淋温度很低, 宝宝吃冰淇淋后,胃黏膜容易受到过冷刺激,使得血管强烈收缩,从而导致宝宝的胃分泌紊乱。像胃酸,胃酶等分泌量锐减,胃的消化、杀菌、免疫能力都会大幅度下降。此外,一般宝宝的胃黏膜都非常娇嫩,很容易造成"冷食性胃炎",宝宝会出现腹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症。还有一种情况父母要特别注意,如果宝宝吃冰淇淋不合格,还可造成细菌性胃肠疾病。宝宝过多的吃吃冰淇淋还会影响小儿牙齿发育,尤其是换牙期的宝宝。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控制孩子吃冰淇淋的量,能不吃最好不吃。

营养专家:给孩子选择零食注意种类

小孩子都喜欢吃零食,那么家长应该怎样给孩子选择健康零食?著名营养科主任把我国中现有的零食分为3个等级,分别是“可经常食用”、“适当食用”和“限制食用”,家长可以参照此来给孩子购买零食。

1、可经常食用的零食(一级零食)

这些零食普遍是低脂、低盐、低糖的,属于健康零食,每天都可以吃,只要选择适当的时间即可。

水煮蛋、无糖或低糖燕麦片、煮玉米、全麦面包、豆浆、纯鲜牛奶、纯酸奶、大杏仁、松子、榛子、蒸煮的红薯、土豆、不加糖的鲜榨蔬果汁以及各类水果。

著名营养科专家指出,健康的零食往往因为低盐、低糖、低脂而表现为“不香”,因此未必是孩子最喜欢的。但是,口味和饮食兴趣是可以培养出来的。作为家长,从孩子幼小的时候开始,就有意识地给孩子选择健康的零食,这有助于孩子形成低盐、低糖和低脂的健康饮食习惯。

2、适当食用的零食(二级零食)

这类零食含有中等量的脂肪、盐或糖类,建议每周可吃1-2次。

黑巧克力、酱鸭翅、肉脯、卤蛋、蛋糕、卤豆干、海苔片、葡萄干、奶酪、奶片、盐焗腰果、番薯干、果汁含量超过30%的果(蔬)饮料等。

3、限制食用的零食(三级零食)

这类零食含有较高的糖、盐或脂肪,而且可能含有一些添加剂或不健康成分,每周进食不能超过一次。

炸鸡块、膨化食品(薯片、虾条等)、巧克力派、奶油夹心饼干、方便面、奶油蛋糕、可乐、雪糕、棉花糖、奶糖、蜜饯。

老中医养生网温馨提醒家长,零食最好安排在两餐中间进食为宜,对于儿童来说,可以在上午9点、下午3点和夜晚入睡前1个小时进食(吃完后要漱口)。另外,睡前尽量避免吃甜食,以免导致龋齿。

相关推荐

零食有哪些好处

人们曾经将零食看作不健康的饮食。由于害怕体重增加,成人总是节制吃零食,或者吃了零食后有负罪感,父母通常也不鼓励孩子在两餐饭间吃零食,因为他们不想让零食破坏了孩子对正餐的胃口。然而现在,健康专家高度赞同并鼓励人们吃零食,实际上吃零食对我们有好处。当然,前提是我们正确吃零食! 鼓励吃零食是基于以下原因:确保摄入多种食物,满足营养需要提供灵活的进食计划,以满足现在‘边吃边工作’的生活方式帮助控制胃口,减少每餐的进食量。与通常认为零食导致体重增加的观念相反,研究已经表明,零食的作用恰好相反-吃零食使减肥更加容易,

这三个年龄段孩子容易发胖

第一个阶段是0—1岁的婴儿: 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神经中枢完全能够感受到“饥饱”,吃饱了会有拒吃的动作,如果家长忽视小宝宝的感受,怕孩子吃不饱,完全按自己的感受来喂孩子,就会把孩子喂成“大肚汉”。 第二个阶段是3—5岁的幼儿: 上了幼儿园的孩子,通常三餐都在园内解决。现在幼儿园的配餐,营养搭配基本上能满足宝宝的生长需要。但有些孩子回到家里后,仍要求加餐或家长主动给予,长此以往,也容易肥胖。 第三个阶段就是12—14岁的青春期发育阶段: 青春期阶段会出现身高的迅猛增长和体格的迅速发育,发育速度快的时候,孩子需要

如何让宝宝健康吃零食

1、时间 注意吃零食的时间最好在两餐的中间,不要离正餐太近,以免影响吃正餐时的食欲,形成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2、零食种类 在选择零食时,应选择新鲜、易消化、未过度加工的零食,如新鲜的蔬果、未深加工的干果、酸奶等,少吃油炸、高盐、高糖的零食,如蜜饯、薯条、肉干等。 3、食用量 给孩子零食时一定要控制数量,不能超过正餐,如果孩子不饿就不要给他吃零食,等到正餐时间再正常用餐。 4、食用频率 孩子一天吃零食应不超过3次,以免影响正餐。 5、玩耍时别吃零食 注意不要让孩子边玩边吃零食,在玩耍时吃零食,不经意间可能

宝宝餐前吃零食危害多

眼下正是夏季时令,气温高,耗能多,孩子的胃口就相应的变大,不少宝宝往往不到就餐时间就饿了,如果是在学校和幼儿园,能按时就餐,但是在家吃饭或外出就餐时,孩子往往会在正餐前吃些零食,这看似没有什么,却会影响宝宝正餐进食,会让宝宝没有了饥饿感,轮到吃饭时就不愿意吃了。如果吃的东西太多太杂,还会造成积食或消化不良。 如果宝宝餐前吃的是生冷或其他油炸食物,也不利于消化。即便是正餐未受影响,宝宝也可能吃撑,会让食物未能被充分消化分解就进入肠道,进而导致小儿出现腹胀、腹泻、腹痛、食欲不佳及厌食等一系列消化吸收不良症状。

孩子零食蔬菜是最佳选择

儿童活动量大,有时正餐提供的能量不能延续到下顿正餐,所以在两顿正餐之间适当补充一些零食,才能保证身体所需。但孩子与成人有区别,成人吃零食通常能控制得住,而孩子往往做不到适可而止。 杏仁、核桃仁等坚果如果吃多了,就会导致油脂摄入过量,糖果、可乐等甜食摄入过多会使热量在体内积蓄,经常食用则可能导致肥胖。两餐间进食西红柿、黄瓜、生菜等可生吃的蔬菜,则能补充正餐蔬菜摄入不足所造成的营养素缺乏,而且不会导致热量增多,有益于孩子生长发育。 对于稍大一些的孩子,自己在家时可能一边坐着、躺着看电视,一边吃瓜子、土豆片等零

不同年龄段孩子惊厥的发病特点有哪些

新生儿期:以产伤所致颅内出血或产程窒息引起的缺氧缺血性脑病为最多见,其次为新生儿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核黄疸、新生儿破伤风、新生儿手足搐搦症、低镁血症、低钠血症、低血糖症及其他代谢异常等。生后1~3天常见病因是产伤窒息、颅内出血、低血糖等, 生后4~10天常见病因是低血钙症、核黄疸、低血镁症、早期败血症和化脓性脑膜炎、破伤风、颅脑畸形。在此年龄阶段, 还应考虑先天性脑发育畸形和代谢紊乱。母有前置胎盘、先兆流产、催产素使用过多或胎位不正、脐带脱垂等均可引起缺氧性脑损伤而致惊厥。先天性风

宝宝便秘怎么办 怎样才算便秘

新生儿便秘大便质硬,而且少于每天一次。不过一些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可能例外。 大宝宝便秘大便质硬,而且3-4天才排便一次。 任何年龄段孩子大便体积大、又干又硬。而且排便时困难、费力,在一次量较大的排便之后,阵发性的腹痛减轻。有些严重的情况,会出现大便表面或内部有血、两次排便之间出现遗粪。

零食对老年人健康也并非是一无是处

一般人都认为吃好吃的零食孩子们的专利,老年人不适宜吃零食,以为零食会增加胃的负担。其实,这种观点并不科学。 目前,很多老年人摄入的热量正在呈现下降的趋势,从而导致一些老年人面临营养不良和体重下降的危险,这与他们食欲下降有关。 而中国老年人也是发生营养不良的重要人群。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吸收功能下降,使老年人的营养摄入相对减少。一项研究表明,老年人每天吃点零食对身体是有益的,因为零食是老年人每天补充热量和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 这项研究主要是对2000名年龄在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调查,经研究发现,84%

新生儿补钙吃什么好

自然吃法。大人们平时是如何吃的,就让自己的孩子跟着一样吃。不要让孩子养成挑食的毛病。我们也是从孩子时期过来的,也跟着自己的父母一起吃饭,也没有见缺钙缺啥的。所以,平时的食物,就完全可以保证孩子的钙量摄入了。 只有医生告诉你,与你一样吃的食物不能满足孩子的钙摄入量后,你就要针对孩子的食物进行一些特殊的对待了。一般的建议你可以在孩子的食物里,加一些补钙的食物。例如,鱼或者是虾,或者是猪脆骨,鸡蛋和牛奶等。 在给孩子选择零食的时候,也可以让孩子多吃一些豆类的食物,尤其是黄豆。所以,没事的时候,在宝宝的口袋里装一

易被忽视的不良喂养方法

忽视1、不注意适时添加辅食 添加辅食对小宝宝来说不仅仅是营养的需要,同时也是乳牙咀嚼能力和味觉发育的锻炼。一些粗心的妈妈,在宝宝需要增添辅食时,仍完全喂养母乳或配方奶粉,这就造成宝宝咀嚼功能发育缓慢,只能接受流质食物,排斥需要咀嚼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 建议: 从4个月开始,你需要随着宝宝月龄增长,按照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软到硬、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逐步添加辅食。6-8月龄是学习咀嚼和吞咽能力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要经常给孩子吃一些有硬度的食物,如馒头、面包干等。 忽视2、任凭零食随意吃 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