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脑卒中患者需要进行哪些正确的护理

脑卒中患者需要进行哪些正确的护理

做好家庭急救和护理:脑中风大多在家中发病。家庭中正确的急救和良好的护理是脑中风救治的重要环节。一旦发现脑中风先兆,应立即卧床休息,保持镇静,避免紧张、恐惧,就近就医,避免反复运转,尽量减少搬动。必须搬运时,要防止头颈扭曲,减少晃动,头应偏向一侧,以免突然呕吐引起窒息。

注意发现中风先兆:尽管脑中风发病急骤,难以预测,但发病前也要经历一个过程,出现一些早期信息,预告近期很有可能发生脑中风。如能识别这些信号,积极防治,会大大减少危害性,甚至不发病。据临床医学统计,约70%的脑中风病人或多或少地会出现某些先兆征象,但大多因不了解而被疏忽。因此,一旦出现如下征兆者应引起高度警惕。如突然眩晕或头痛突然加剧;一过性视物不清或失明;突然出现舌根发硬或失语;突然一侧肢体麻木、乏力、活动不便;精神疲乏、频打哈欠或恶心呕吐等;“性格”突变,智力减退,缺乏正常的判断力和理解力;无原因的嗜睡等。发现上述先兆,应及时送医院诊治。

重视防治诱发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动脉硬化、冠心病等,是引起脑中风的根源。据临床医学统计,约90%以上的脑中风病人患有高血压,尤其是平时没有明显症状,而家庭中有上述病史者,更具有危险性,应积极预防。据美国医学界报道,重视高血压的防治,可使脑中风的发病率降低50%以上。因此,此类疾病患者除在医生指导下,科学合理使用降压药、降糖药、降脂药以及软化血管药的同时,还要科学安排生活,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睡眠,重视防寒保暖,避免情绪波动,防止过度劳累和剧烈活动,日常膳食宜清淡,吃新鲜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戒除烟酒,身锻炼,防止肥胖。

脑中风在生活该如何保健?

脑卒中后的预后各不相同,但研究显示:

1、大约30%幸存者不能达到完全恢复,尽管日常活动不需要帮助。另外20%的幸存者至少有一项活动需要接受帮助,多数(60%)需要接受医疗机构的帮助。脑卒中患者的幸存者的寿命会急剧减少,并且脑血管事件复发的可能性迅速增高。

2、脑卒中的经济负担:脑卒中是影响发达国家治疗费用最为昂贵的疾病之一。由于接受急性治疗和康复治疗的直接护理费用非常昂贵,并且由于劳动能力丧失而对收入造成的影响,使得脑卒中疾病的治疗费用相当高。此外,在未来的几年,由于人口趋于老龄化,发展中国家趋于“西方化”,及脑卒中相伴而生的风险因素不断增加,因此预计脑卒中所导致的负担将不断增长。

3、从临床的角度来看,脑卒中不是单一的症状,而是一系列症状的集合,其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有很大不同,包括:

面部、手臂或腿部,尤其是身体的一边,突然感到无力精神突然产生混乱,语言和理解力混乱单眼或双眼突然出现视力问题突然无法行走,头晕眼花,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严重头痛这些症状可能只是暂时的,只持续几分钟或几小时,但不能完全消除。经常需采取紧急医疗救护,而不能稍有延迟,这样才能避免严重或致命的脑卒中随后发生。

脑卒中容易复发吗

脑卒中容易复发。脑卒中患者在7天内复发的风险为8%~12%,90天内的复发风险则高达20%。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性卒中患者30天的复发率最高为18.5%。脑卒中再次复发后,死亡率和残疾率往往要比第一次更为严重,其中更有25%的比例因再次卒中而导致死亡。所谓的二级预防就是对有过卒中的患者进行有效的预防干预、防止复发,此时除了控制危险因素外,还需根据卒中发生的原因进行预防。引起卒中复发的高危因素包括高血压、心脏病、房颤、血脂异常、糖尿病、持续吸烟等。

冬天老人中风怎么急救

和时间赛跑

缺血性脑卒中最大的特点是时间依赖性,治疗需要“和时间赛跑”,让患者更快地到达医院、更快地接受治疗。其中,一定要抓住脑卒中发病后180分钟的“急救黄金时间”,分秒必争做到“三个早”。

早识别

记住“言语含糊没笑脸,胳膊不抬奔医院”(即国际通用的“FAST”口诀)这句话,只要出现以下三个症状中任意一个,家属就要考虑到脑卒中的可能。语言测试:请患者复述一句短语,看他是否说话不清楚或者无法说话;微笑测试:请患者“露齿”或微笑,是否一侧面部表情不正常。举手测试:请患者闭眼,双臂平举10秒钟,是否出现一只手臂无法维持。

早求救

发现家人出现脑卒中信号后,身边的人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求助,或记下发作时间,并马上将其送往医院。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时,家人应保持情绪冷静、思路清晰;注意不要搬动患者,尤其避免头部发生剧烈摇晃和震动,更不要用掐人中、摇晃身体等方法试图“叫醒”病人;尽量让患者原地侧卧位躺下,松开上衣纽扣和腰带,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有假牙者应取出。急救医生可效仿美国,发现患者特别是老年人可疑脑卒中时,提前打电话给专业的卒中中心进行准备。

早溶栓

患者发病后,如不及时疏通堵塞的脑血管,发生缺血的大脑每小时就会衰老3-6年。为优化脑卒中患者的院内治疗流程,我国启动了“MOST”多学科规范化卒中溶栓项目。通过该项目建立的溶栓示范中心已从去年的58家增加到92家,覆盖全国的16个省市,近一年来累计有3800多位脑中风患者从中获益。

选好医院是关键

选择具备溶栓能力的医院,是因为这些医院往往有绿色通道和卒中团队,病人入院后医生能快速诊断,并立即给患者进行急诊CT平扫,确保最快速度完成检验报告和CT检查。然后,医生阅读CT平扫结果,判定患者是否适合溶栓治疗,如适合,便立即静脉注射溶栓药物,以确保患者得到及时、规范的救治。

中风会遗传吗

中风患者在发病的时候有很多的症状,会出现语言失调、半身不遂等疾病,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当出现上述情况时,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及时就诊。

中风会遗传吗?医学上把急性脑血管病叫做脑卒中,又叫中风。它是脑部或支配脑的颈部动脉病变引起的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导致急性或亚急性脑损害症状,主要症状为偏瘫、失语和昏迷等。中风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巾风两类,前者包括高血压性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者包括小中风、动脉硬化性脑梗塞和脑栓塞。

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中遗传因素比较明显。直系上代有脑卒中者,后代脑卒中发生率要比正常人群高2.5倍。通过对卒中患者的家属进行调查,发现他们的动脉硬化发生率比较高,血管张力不稳定,并存在有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的陈碍。在缺血性中风思者的家属中,高胆固醇血症和血液高凝状态的发生率均较高;在出血性中风患者的家属个,除高明固醇血症以外,呈低凝状态的倾向较多见,这均说明有一部分卒中思考是受遗传因素所决定的。

如何对子宫肉瘤患者进行正确的护理

一般护理:

子宫肉瘤患者要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内裤宜宽大。若白带过多,应注意随时冲洗外阴。子宫肉瘤患者要防止过度疲劳,经期尤须注意休息。多吃蔬菜、水果,少食辛辣、刺激性食品。但水果中芒果有止血功效,来月经的人不要吃,否则会产生子宫肉瘤。子宫肉瘤患者不要额外摄取雌激素,绝经以后尤应注意,以免子宫肉瘤长大。子宫肉瘤患者要避免再次怀孕。患子宫肉瘤的妇女在做人工流产后,子宫恢复差,常会引起长时间出血或慢性生殖器炎症。确诊为子宫肉瘤后,应每月到医院检查1次。如肌瘤增大缓慢或未曾增大,可半年复查1次;如增大明显,则应考虑手术治疗,以免严重出血或压迫腹腔脏器。如果月经量过多,要多吃富含铁质的食物,以防缺铁性贫血。需要保留生育能力而又必须手术治疗的,可采用肌瘤挖除术。

心理护理:

协助子宫肉瘤病人选择治疗方法。缓解病人因疾病引起的焦虑和紧张的情绪。保守治疗的子宫肉瘤病人出院后,应加强营养,适当活动,注意劳逸结合,月经期间应多休息,避免疲劳。指导病人坚持治疗,讲清楚药物的作用、给药途径、用药时间和剂量、药物副作用的表现和处理方法。嘱病人按预定随访时间接受医疗检查和指导。全子宫切除的子宫肉瘤病人术后可有少量暗红色阴道流血,血量逐渐减少,若术后7~8天出现阴道流血,多为阴道残端肠线吸收所致,出血量不多者暂观察;出血较多者可以明胶海绵压迫止血或缝合残端。术后1个月应到医院随访,检查伤口愈合情况。

脑血管病防治的四大错误认识

误区一:等等看,丧失了良机

对策:早就医,争取最佳治疗时机

脑卒中多为急性发病,主要表现是突然意识不清、肢体麻眜、甚至昏迷。研究表明:脑缺血发病后最初的6小时是治疗的最佳时机。脑内神经细胞缺血时间超过6小时时,就不可能完全恢复,甚至会出现再灌流损伤,这是脑卒中不能完全康复的重要原因之一。

误区二:用药不合理,导致医源性疾病

对策:治疗个体化,合理用药

有关治疗脑血管病的药物很多,有人不做任何检查,就用上了作用很强的溶栓药,用药期间也不做监测。正确的方法是:根据血压、血小板功能、纤维蛋白原、血管超声等检查结果,找出病因,选择最佳治疗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冠心病患者在用扩血管药和降压药的时候发生脑血栓,这是因为病人长期高血压,脑血管已经硬化,阻力比较大。即使血压仍在正常范围(如100/70mmhg),也可能出现脑供血不足。这类病人用药时,应注意是否有头痛、头晕和血压的变化。

误区三:重药物轻康复

对策:早期康复治疗

目前绝大多数脑卒中患者主要依靠药物治疗,输液、肌注加口服,多种药物同时应用,一个疗程接一个疗程。可是不少病人还是遗留后遗症。主要表现为关节僵硬、活动受限,上肢屈曲挛缩,下肢僵硬、走路画圈。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在脑卒中的康复过程中没有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国家“九五”重大科研课题“脑血管病早期康复的研究”表明,脑血管病早期采用正确的康复治疗,可以防止病理性运动模式的出现,恢复正常人的运动功能,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脑卒中病人只要生命体征稳定,就可以开始康复治疗。

误区四:重治疗轻预防

对策:预防为主,越早越好

脑血管病的形成是个慢过程,有许多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冠心病、吸烟等。研究结果表明,早期发现和控制上述危险因素,可以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药能够将严重的脑动脉硬化恢复正常,将坏死的神经细胞复活。然而,早期动脉硬化、早期高血压、高血脂、肥胖却是可以治疗的。

中年人预防脑卒中须从控制血脂开始

脑卒中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中国脑卒中发病呈年轻化趋势,中年人面临着较高的卒中风险,40岁以上人群中约15%属于高风险人群(《中国卒中项目人群筛查数据分析》);而血脂当中的低密度脂蛋白又称“坏胆固醇”,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预防脑卒中,须从控制血脂水平开始。

第六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王红梅博士从“坏胆固醇”在导致脑卒中的重要作用讲起,倡导预防脑卒中须从控制血脂开始。她指出,脑卒中分为两种,一种是出血性脑卒中,另一种是缺血性脑卒中,其中70%为缺血性脑卒中。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根本原因是沉积在血管内壁的由“坏”胆固醇组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形成血栓,阻塞血管,造成局部脑部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性坏死。这些“坏”胆固醇组成的斑块就像潜藏在血管内壁的不稳定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在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等诱因下发生破裂,使动脉迅速被堵塞,引发脑卒中等严重后果。

“俗话说,擒贼先擒王,而‘坏’胆固醇恰恰是这场‘血管保卫战’的关键所在”。王红梅表示,控制血脂,特别是“坏”胆固醇水平,对于脑卒中尤其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至关重要。她建议公众定期进行血脂检测,根据自身所处的风险等级,从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两方面入手,谨记“健康生活方式是基础,医嘱药物治疗是原则,进而有效预防脑卒中的新发和复发。

仁济医院徐群副教授介绍说,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约200万人,近一半死亡;在存活的脑卒中患者中,约有四分之三的人不同程度地丧失了劳动能力,其中重度致残者约占40%。全国每年治疗脑卒中等脑血管病的费用约为100-200亿元。

“特别值得提醒的是,由于许多患者出院6个月后自行停药,因此我国缺血性卒中患者1年内复发率达到16%,5年内复发率高达50%,并且脑卒中的危害会随着复发次数的增加而加重。”徐群强调,充分认识脑中风的严重性,提高脑中风的治疗与预防水平、降低脑中风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是当务之急。

中风会遗传吗

中风会遗传吗?医学上把急性脑血管病叫做脑卒中,又叫中风。它是脑部或支配脑的颈部动脉病变引起的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导致急性或亚急性脑损害症状,主要症状为偏瘫、失语和昏迷等。中风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巾风两类,前者包括高血压性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者包括小中风、动脉硬化性脑梗塞和脑栓塞。

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中遗传因素比较明显。直系上代有脑卒中者,后代脑卒中发生率要比正常人群高2.5倍。通过对卒中患者的家属进行调查,发现他们的动脉硬化发生率比较高,血管张力不稳定,并存在有蛋白质和脂肪代谢的陈碍。在缺血性中风思者的家属中,高胆固醇血症和血液高凝状态的发生率均较高;在出血性中风患者的家属个,除高明固醇血症以外,呈低凝状态的倾向较多见,这均说明有一部分卒中思考是受遗传因素所决定的。

如何护理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脑中风家庭救护需注意八点:

●应使病人仰卧,可不放枕头或将头肩部稍垫高,使下颌略微仰起。解开领口纽扣、领带、裤带、胸罩,如有假牙也应取出。

●头偏向一侧,防止痰液或呕吐物回流吸入气管造成窒息。

●如果病人是清醒的,要注意安慰病人,缓解其紧张情绪。

●对于昏迷的病人,若医生暂时不能到来,可即从冰箱中取出冰块装在塑料袋内,小心地放在病人头上。

●若病人鼾声明显,提示其气道被下坠的舌根堵住,此时应抬起病人下颌,使之成仰头姿势,同时用毛巾随时擦去病人的呕吐物。

●避光。

●打电话给急救中心或者医院神经专科,寻求帮助。

●在没有医生明确诊断之前,切勿擅自给病人服药。

卒中的发病有哪些特点

​1、高发病率​

2011年8月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0》显示:1980年,全国出院确诊脑卒中患者仅1万余例;2008年,全国出院确诊脑卒中患者仅达到了200.44万例。​据MONICA-中国研究资料统计,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以每年8.7%的速率在上升,已经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随着我国国民“老龄化”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在一定时期内,我国脑卒中将仍然维持高发态势。

​​2、高致残率​

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引起国民肢体残疾的第一位原因是中风(脑血管病)!​中风后肢体残疾,导致生活不能自理,长期需要他人照顾,给患者本人、家人和朋友造成巨大的创伤。​这样的状态经常被描述为:“一人中风,全家瘫痪”、“中风瘫痪,生不如死”、“一旦中风,就是地狱般煎熬的开始”……​

3、高死亡率

​2008年公布的我国居民第三次死因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死亡率是欧美国家的4~5倍。

​​4、高复发率​

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北京的脑卒中复发率占27%;我国临床资料表明:门诊脑卒中患者约40%是二次以上复发。​几乎所有的中风患者,都会再次发生中风!而且时间间隔越来越短,症状越来越严重,经过2次甚至更多次中风折磨的患者,还要忍受感染、褥疮等并发症折磨,生活质量直线下降,直至生命终止。​

5、高经济负担​

根据《2010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政府办综合医院脑梗死住院患者,住院期间直接医疗费用由2003年的11.7亿元上升为2009年的81.9亿元,年均增长117%。

​据另外一项估算,我国县以上医院每年花在脑卒中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达120亿元,间接费用高达200亿元以上。

​对于中风患者家庭,更是需要长期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随着先进医疗设备与药物的广泛应用,住院治疗脑卒中的各种医疗费用高;病情稳定还要持续的康复治疗;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患者,还需要家人或请人长期、持续照料和护理;还有无法评估的巨大精神创伤!

​6、年轻化趋势明显​

我国三个大型的脑卒中数据库显示:目前中风后存活的人,65岁以下的人占了44.2--53.5%。​​​​在我的临床工作经历中,救治的最年轻的脑梗死患者仅8岁,最年轻的脑出血患者仅9岁,16岁的脑出血,24岁的脑梗死,以及存在颈动脉斑块的大量中年高危人群……​​这些活生生的病例深深地震撼着我,我难以想象这会给患者和他们的家庭带来什么!作为一名神经科医生,我再也不能无所作为地等待病人中风后来找我,必须唤醒广大民众潜在的必要健康需求,提高健康自我管理的意识,用自己的一份力量能够唤起更多人的关注,让每一个人用实际行动传递中风预防理念,为社会、为广大民众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老人家突然中风怎么办 中风如何进行康复训练

脑卒中患者常见的病态体位:上臂和手指屈曲,足下垂或足内翻,头歪向健侧,躯干侧屈,肩胛回缩。康复训练除了对半身不遂患者早期采用被动运动外,在恢复期应尽早主动运动患肢,当主动运动尚不能达到关节活动应用的范围时,应辅以被动运动,循序渐进。脑卒中早期,应采取被动运动,并用正确的体位调护。

脑梗中风在生活该如何保健

1、大约30%幸存者不能达到完全恢复,尽管日常活动不需要帮助。另外20%的幸存者至少有一项活动需要接受帮助,多数(60%)需要接受医疗机构的帮助。脑卒中患者的幸存者的寿命会急剧减少,并且脑血管事件复发的可能性迅速增高。

2、脑卒中的经济负担:脑卒中是影响发达国家治疗费用最为昂贵的疾病之一。由于接受急性治疗和康复治疗的直接护理费用非常昂贵,并且由于劳动能力丧失而对收入造成的影响,使得脑卒中疾病的治疗费用相当高。此外,在未来的几年,由于人口趋于老龄化,发展中国家趋于“西方化”,及脑卒中相伴而生的风险因素不断增加,因此预计脑卒中所导致的负担将不断增长。

据2003年卫生部国家卫生服务总调查表明,卒中患者的直接住院费用达195.95亿元,加上门诊及自购药费用,卒中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达到374.52亿,占同期我国医疗总费用和卫生总费用的比例分别为6.52%和5.68%。从1993年至2003年间,卒中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年平均增长幅度为18.04%,超过同期GDP增长8.95%的幅度。

3、从临床的角度来看,脑卒中不是单一的症状,而是一系列症状的集合,其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有很大不同,包括:

面部、手臂或腿部,尤其是身体的一边,突然感到无力精神突然产生混乱,语言和理解力混乱单眼或双眼突然出现视力问题突然无法行走,头晕眼花,失去平衡或协调能力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严重头痛这些症状可能只是暂时的,只持续几分钟或几小时,但不能完全消除。经常需采取紧急医疗救护,而不能稍有延迟,这样才能避免严重或致命的脑卒中随后发生。

脑卒中患者吸烟再发风险高

我国对2011~2012年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信息进行的数据分析显示,中国脑卒中患病率以每年8.1%的速度增加,40岁以上人群脑卒中主要危险因素前三位依次为吸烟、血脂异常、高血压。可见,吸烟已成为脑卒中的头号“杀手”。

脑卒中后2年内,25%的患者会再发脑卒中或其他血管事件。脑卒中发生后5年,42%的男性患者及24%的女性患者会再次发作脑卒中。究其原因,2007—2008年在北京天坛医院、安贞医院、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等九家医院住院病人进行的脑卒中二级预防调研发现,出院90天吸烟患者中约一半的病人在继续吸烟,这意味着相当多的患者面临卒中复发的威胁。

香烟中所含的的尼古丁等成分,会导致微血管收缩,阻碍血液循环,因而提高了再度脑卒中的风险。据报告,吸烟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是不吸烟者的 2~3.5 倍;如果吸烟和高血压同时存在,脑卒中的危险性就会升高近 20 倍。

脑卒中一旦再次复发,病情会更为凶险,常因反复发作而死亡。就全世界而言,卒中每年夺去570万人的生命。它已经成为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之后的第二大致死原因,也是首要的严重致残原因,其危害不分年龄、男女、肤色和国家。虽然3/4的脑卒中患者经过抢救和治疗存活了下来,但绝大多数会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这对患病者而言,不仅是身体上的痛苦,更是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对病人家属亦是如此。

《2011美国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指出,吸烟吸烟或被动吸烟均可增加心脑血管病的患病风险。新指南建议有吸烟史的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戒烟,戒烟途径包括劝说、尼古丁产品替代和口服戒烟药,同时应尽量避免被动吸烟。

因此,建议脑卒中患者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幸福,一定要积极戒烟,行为干预的同时配合药物治疗,会大大提高戒烟率。

脑中风发病率增高导致自杀率升高

脑中风发病率增高导致自杀率升高,脑中风是很常见的疾病,日常生活中导致脑中风的原因很多,得了脑中风之后患者一定要想办法积极的去治疗,否则对患者的危害是非常大的,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脑中风与自杀率的关系。

日本国立癌症研究中心日前发表一份研究结果说,脑卒中患者发病后5年内,因自杀和意外事故而死亡的风险相当于普通人的10倍左右。

此前的研究显示,脑卒中发病后1年以内患抑郁症的风险将提高。而这项新研究是首次调查脑卒中与自杀和事故死亡的关系。

研究小组从1990年开始,用约20年时间,对日本8个县约9.3万居民的健康状态进行了跟踪调查。开始调查时,这些居民的年龄为从40岁至69岁不等。

调查期间,共有512人自杀,其中有22人患有脑卒中,他们在发病后5年内自杀的危险性约为未患脑卒中者的10倍。

此外,研究小组对因交通事故、跌落、摔倒等“外在原因”而死亡的728人进行分析后发现,在脑卒中发病后5年内,患者因这些原因而死亡的危险性也是其他人的约10倍。

研究小组认为,脑卒中发病后,往往会留下麻痹和语言障碍等后遗症,因此在发病数年内心理压力非常大,容易导致自杀,而因事故死亡的危险性提高应该也与后遗症有关,因此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治疗中,对精神方面的关怀非常重要。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统计,该国国内包括脑卒中在内的脑血管障碍患者约有120万人,虽然脑卒中患者的死亡率在不断下降,但留有后遗症的患者如何回归社会是一大课题。

相关推荐

哮喘的正确护理措施有哪些呢

1、当哮喘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时,应及时予给输氧。输氧时,应遵医嘱给予鼻导管持续性的吸氧,并湿化后给氧,这是哮喘的正确护理措施。 2、当患者病情发作时,患者应避免讲话和进食。当病情缓解时,应给予富含营养、高维生素的清淡流质或半流质的食物,这是哮喘护理措施的重点表现。 3、哮喘患者进行药物治疗时,应遵循医嘱,使用支气管解痉和抗炎的药物。 4、为了能够减少哮喘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应为患者调整舒适的坐位或半坐位,还要鼓励患者进行缓慢的深呼吸。 5、协助患者排痰,也是哮喘护理措施之一。当患者咳嗽时,应坐起,身

这种病冬季最猖獗

每个人的一生中有1/6的机会罹患卒中; 全球每6秒会有1人死于卒中,每2秒钟会有1人发生卒中,并且不分年龄和性别; 全球每年有1500万人发生卒中,600万人死于卒中; 全球有3000万卒中患者,大多数因此而留下残疾。 有调查显示,北京市18岁人群健康期望寿命仅为40年。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活到80岁,预期只有60年的时间是健康状态,后面的20年都是带病生存,这其中影响最大的疾病就是卒中、心血管病、癌症等。 在人的一生中,任何年龄都会得卒中,它的发病不分性别和年龄。中国卒中的发病平均年龄是66岁,比美国白

脑卒中如何用药治疗

1降脂药物 血脂异常是缺血性卒中以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升高使得缺血性卒中风险增加。他汀类药物是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重要药物。胆固醇水平正常伴有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证据的卒中高危患者,推荐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以减少卒中/TIA风险。 有缺血性卒中/TIA的患者,应尽早完善血脂检查。LDL-C>2。6mmol/L者,建议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并定期监测血脂水平。对于有确切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或有动脉栓塞证据,以及伴有多种危险因素的缺

脑卒中对身体的危害

每12秒有1人发病。2008年我国居民第三次死因调查结果公布——脑血管病已成为国民第一位的死因。我国每年死于脑卒中者有150万人,全国新发脑卒中约200万人,平均每12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每21秒就有一人死于脑卒中。我国脑卒中死亡率高于欧美国家的4—5倍,是日本的3.5倍,甚至高于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 增长率达8.7%。近20年监测结果显示,脑卒中死亡人数年增长率达8.7%。中国的慢性病防控目标要考虑国际社会设定的基础,过去40年脑卒中发生率在发达国家降低了42%,但在发展中国家翻了一番。防控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不能吃什么

1、刺激性的食物 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限制有刺激性的食物,这是因为这类食物会使患者的神经出现兴奋的状况,所以会导致患者的病情的反复。 2、脂肪类的食物 患者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少吃脂肪类的食物,这是因为脂肪类的食物会加重患者的动脉的硬化,这对病情的恢复是非常的不利的,所以一定要少吃这类的食物。 3、高糖类的食物 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还要限制含糖类比较高的食物,这是因为摄入过多的含糖比较高的食物会造成脂肪的代谢的紊乱,所以对身体的恢复也是有害的,因此一定要限制。(责任编辑:苏清洋) 多吃蔬果是预防中风的好

冰点脱唇毛能保持多久 冰点脱唇毛正确护理保持更久

冰点脱唇毛之后,对脱毛部位进行正确护理能够让其脱毛效果保持得更持久。最重要的就是要最好防晒工作,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防晒液或者是外出佩戴口罩、太阳伞等等。另外平时的饮食要清淡,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等等。

中风发生不能做什么

乱吃药 很多卒中患者会出现吞咽困难,如果自己吃药或家人强行喂药,很容易使药和水呛入肺里,不仅会引发呼吸问题,还可能造成吸入性肺炎,极为危险。 仰面平躺 突发脑卒中的人容易发生呕吐,平躺会使呕吐物误吸入气管,造成呼吸道梗阻危及生命,还容易使患者的舌根后坠,堵在嗓子眼造成窒息。正确的方法是,让患者头部偏向一侧或侧卧。 随意挪动患者 随意背抱患者,容易导致呕吐,最好等待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挪移。等待过程中,要让患者保持安静,尽可能地安抚患者,以免情绪紧张升高血压,加重病情。 掐人中 很多患者会感到呼吸困难,需要大口

如何对咳嗽性哮喘患者进行正确的护理

咳嗽性哮喘患者居住的室内要经常开窗,保持空气流通、干燥。因室内尘土中有一种肉眼看不见的小虫,名叫“螨”.它是引发某些咳嗽性哮喘的元凶。这种小虫在潮湿天气里可大量滋生。当把室内温度降到50%以内时,它就不能大量滋生了。 平时应把家中不便洗涤的物体经常拿到阳光下或院子里去晾晒,藉以将螨晒死。屋内摆设要尽量简化,以减少积尘,消除螨滋生之地。室内匆铺地毯,用吸尘器和湿布打扫室内,以免尘土飞扬。室内不要吸烟,不要养动物,不要养花,因有的花粉可致敏,诱发咳嗽性哮喘发作。 咳嗽性哮喘患者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增大,情绪的剧

哪些卒中危险因素是女性独有的

卒中在中国已成为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且患病率呈上升趋势,2011年我国脑卒中患病率约为1.88%,与1986年相比,25年来我国脑卒中患病率以每年8.1%速度增加,卒中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专家认为,房颤导致卒中是可预防的,但大家对于心房颤动抗凝的重要性和规范化都缺乏足够的认知。在中国男性卒中发病率高 于女性,但是卒中患者中,女性合并房颤的比例高于男性。另外,某些卒中的危险因素是女性独有的,比如妊娠期糖尿病,先兆子痫,避孕药的使用,接受激素替代 疗法和荷尔蒙的改变,这些因素都会增加女性的卒中风险。曹克将教授

老年人散步每分钟走多少步

1、老年人散步每分钟走多少步 普通散步:慢速60~70步/分,中速80~90步/分,每次30~60分钟。此法适合患有动脉硬化、重度高血压、下肢有轻度缺血的老年人。 快速散步:散步时昂首挺胸、阔步向前,每分钟90~120步,每次30~40分钟。此法适合患有慢性关节炎、高血脂、中度高血压和肥胖的老年人。 老年人散步每分钟走多少步 2、血压高适宜慢速漫步 对冠心病、高血压患者来说,每分钟60-70步的慢速行走对比适宜。速度过快会使血液循环加速,血压升高,简单发生风险。这类白叟最佳的状况是漫步30分钟左右,纤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