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反复发作怎么办 外敷药物治疗痛风
痛风反复发作怎么办 外敷药物治疗痛风
组方:党参、黄芪、熟地黄、当归、续断、牛膝、五加皮、附子、肉桂各15克,杏仁、白芷去梢)各4克。
制法:麻油熬,黄丹收。用法贴患处。
功用:补肝肾、强筋骨,祛风活络。引自《现瀹骈文》)
组方:黄柏、苍术、白芷、大黄各20克,青黛、冰片各10克制法:上述研细末装瓶备用。
用法取本散适量,加入适量蜂蜜调成糊状,敷患处外盖油光纸,用纱布包裹,每日换药1次,3次为1个疗程,可连用3个疗程。
功用:清热解毒,活血通络,消肿止痛。
组方:冰硼散与硫磺软膏各1支。制法:两药混合调匀。
用法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使用3~5日可见效。
功用:活血解毒通络。引自“广州日报”2004年08月28日)
组方:虎杖300克,樟脑10克。
制法:用虎杖与樟脑加入白酒浸泡一周。
用法:把纱布用药酒浸湿后,贴敷于疼痛处包扎。
功用:此方一般6个小时左右就能起到镇痛作用。
痛风急性发作到底应该怎么办
秋水仙碱治疗痛风一般开始吃2片(0.5mg/片),后每2小时加1片,以此类推,吃到疼痛缓解为止,最多一天可以吃10片。使用秋水仙碱治疗痛风,一般出现腹泻就必须停药。备孕期间不能服用秋水仙碱,长期服用秋水仙碱需要关注血常规。
非甾体抗炎药(环氧化酶抑制剂)治疗痛风,也就是止痛药,种类很多,包括尼美舒利、双氯芬酸、布诺芬、美洛昔康、西乐葆以及依托考昔等等,以前有过胃溃疡、胃出血、高血压、冠心病或者心力衰竭的痛风患者,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不能自己盲目乱用止痛药。
激素类药物治疗痛风,是一类非常好的快速止痛药物,当秋水仙碱和止痛药效果不好的时候,一般就会考虑用激素。而且如果能够关节局部注射最好,止痛效果快、副作用小。口服或静脉使用激素治疗痛风还是有不少副作用的,特别是引起胃肠道的反应,所有以前有胃肠溃疡、胃出血的病人,慎用激素。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减少关节活动、冰敷来辅助治疗,因为痛风在发作时,局部红肿热痛,冰敷可以降低温度,缓解红肿和疼痛;切记不可在此时热敷,热敷只会加重疼痛。同时,在痛风发作期也不能剧烈的运动和局部关节按摩,这些都会加重病情,只能在关节疼痛大部分缓解后,才能够适当运动、活动关节。
痛风治疗提防五大误区
痛风患者除了控制饮食外,遵医嘱服药控制尿酸也很重要
患上痛风,一方面,患者必须忍受关节病痛的折磨,另一方面,痛风通常伴有包括肾功能受损、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肥胖、动脉硬化、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在内的一种或多种并发症。因此,痛风患者除了要注意饮食控制外,在医生的指导下服药控制尿酸也十分重要。然而,据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风湿内科副主任郑东辉介绍,许多患者甚至是少数医生,对于如何用药物预防和治疗痛风仍存有诸多认识误区。他提醒,药物治疗痛风,要注意提防五个误区。
误区1:
尿酸一高就服降尿酸药?
很多人在体检中一发现血尿酸增高,就开始长期服用降尿酸药。郑东辉说,高尿酸血症是痛风的发病基础,没有高尿酸血症就没有痛风,但是,大多数高尿酸血症并不会引起痛风发作,只有5%~12%的高尿酸血症会发展为痛风。因此,对无症状的高尿酸血症,不一定需要长期服用降尿酸药物。一般认为,每年有两次以上的痛风发作,或有痛风石、肾结石、肾损害表现,或经饮食控制、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3~6个月,血尿酸仍显著升高的患者,才需要药物来控制。
误区2:
痛风急性发作要用抗生素?
郑东辉说,痛风急性发作时,脚大拇指、足背等受累关节局部常常出现显著的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除此之外,严重病例还可能会出现发热、血白细胞升高等现象。这时候,如果不了解病史,也没有血尿酸等检查,很容易误诊为局部感染或发炎,随即给予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这是痛风治疗中最为常见而普遍的误诊误治。”他说,由于痛风急性发作本身有一定的自限性,一般病例即使无任何治疗,也可能会在痛风发作后一段时间内逐渐自然缓解,这种自我缓解,常常被医生或病人误认为是青霉素等抗生素的疗效。事实上,青霉素等抗生素对痛风急性发作不但无效,而且可加剧病情,延迟缓解,增加病程。
误区3:
痛风只需降尿酸?
郑东辉介绍,痛风是慢性病,多数病人常常遵医嘱长期服用别嘌呤醇或苯溴马隆等降尿酸药物治疗。“由于这些药物在临床中应用较为广泛,使得很多患者认为,只要是痛风就应吃这些药,甚至有些医生也在痛风患者急性发作时也只开出这类药物,结果,不仅没有终止发作,而且还适得其反。”他说,其实,降尿酸药物没有消炎止痛的作用,尿酸急剧下降时,会引起关节腔内尿酸溶解,也会诱发急性发作,致疼痛迁延。“根据目前的国际指南推荐,在开始使用降尿酸治疗药物的同时,也应服用小剂量的秋水仙碱预防性抗炎,每天2片,如果有秋水仙碱的用药禁忌,也可以选择NSAID或激素。这样可以大大减少降尿酸治疗过程中痛风的急性发作。”
误区4:
自行使用治痛风药?
郑东辉说,很多痛风患者经常自己到中国香港或澳门购买一些所谓专治痛风的药物,或者自行服用一些中成药,这也是错误的做法。因为这些药物中,往往含有激素,大量使用后,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因此,如果出现痛风,建议还是到正规医院进行规范化治疗”。
误区5
“饮食控制”可降尿酸?
很多患者认为药物副作用大,因此不愿长期接受药物治疗。一些患者则采取所谓的“饮食控制”疗法,企图通过单纯的饮食控制,达到降低血尿酸水平的目的。郑东辉指出,人体的尿酸由内源性和外源性尿酸两部分组成,内源性尿酸由机体新陈代谢产生,占总的尿酸水平的80%,外源性尿酸占20%,即使饮食控制得再严格,也只能解决20%的尿酸水平。
治疗痛风的好方法是哪些
痛风是一种代谢疾病,主要由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导致,目前没有特效药治疗,也没有简单的方法能够治疗这种疾病,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否则容易痛风发作,则会出现痛风性关节炎等症状。
合理饮食治疗:痛风的病人需要戒酒,因为喝酒会导致尿酸进的多、出的少,会诱发或加重痛风发作;每日饮水2000-3000毫升,每天的尿量则应保持在1500毫升左右,以利于尿酸的排出;在痛风急性发作期,宜选用含嘌呤少的食物,以牛奶及其制品、蛋类、蔬菜、水果、细粮为主。在缓解期,可适量选含嘌呤中等量的食物,如肉类食用量每日不超过2两半,尤其不要在一餐中吃太多。不论在急性或缓解期,均应避免含嘌呤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沙丁鱼类、浓肉汤等;尽量避免食用一些刺激性的食物、调味品刺激性食物能兴奋植物神经,可诱发痛风,如烈性酒、咖喱、芥末、生姜等辛辣刺激食物;注意食物烹调方法选用合理的烹调方法,可以减少食物中的嘌呤量,降低痛风病的发病率,如将肉食可以煮过之后后再烹饪。
药物治疗:降尿酸药物与降糖、降压药物一样,一般都需要长期维持用药。一旦停药,可能会出现尿酸的上升,疾病的反复。当然如果有可能,可以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观察是否可以使用小剂量的药物控制尿酸在目标范围,以减少可能的药物副作用和治疗成本。一般来说病程越长,体内痛风石越多,降尿酸持续时间可能越长。
痛风的治疗方法主要都有哪些
治疗痛风目的是迅速控制急性发作;预防复发;纠正高尿酸血症,预防尿酸盐沉积造成的关节破坏及肾脏损害;手术剔除痛风石,对毁损关节进行矫形手术,提高生活质量。
一般治疗痛风需要进低嘌呤低能量饮食,保持合理体重,戒酒,多饮水,每日饮水2000ml以上。痛风患者避免暴食、酗酒、受凉受潮、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穿舒适鞋,防止关节损伤,慎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如某些利尿剂和小剂量阿司匹林等。痛风患者要防治伴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等。
急性痛风选用非甾类抗炎药、秋水仙碱、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明显疗效。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冷敷,疼痛缓解72小时后方可恢复活动。急性痛风尽早治疗,防止迁延不愈。应及早、足量使用以下药物,见效后逐渐减停。急性发作期痛风不开始降尿酸治疗,已服用降尿酸药物者发作时不需停用,以免引起血尿酸波动,延长发作时间或引起转移性发作。
间歇期和慢性期痛风治疗目的是长期有效控制血尿酸水平,防止痛风发作或溶解痛风石。治疗目标是使血尿酸<6mg/dl,以减少或清除体内沉积的单钠尿酸盐晶体。治疗痛风目前临床应用的降尿酸药主要有抑制尿酸生成药和促进尿酸排泄药,均应在急性发作终止至少2周后,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根据降尿酸的目标水平在数月内调整至最小有效剂量并长期甚至终身维持治疗痛风。肾功能正常、24小时尿尿酸排泄量3.75mmol,应选择抑制尿酸合成药治疗痛风。
痛风泡脚可以治疗吗
中医治疗痛风,急性发作期以祛邪为主,治法有除湿泄浊,祛风散寒,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等,常用如四妙散、白虎加桂枝汤、当归拈痛汤等药方辩证加减用药。泡脚的好处,治疗痛风扶正祛邪,用健脾益气、补益肾脏方法,可用足浴盆泡脚达到活血化瘀,提高肢体末梢温度,减少尿酸结晶形成,有利于防治痛风。
泡脚有助于血液循环,具有降低尿酸的作用。脚是人体经脉会聚处之一,通过中药浸泡,刺激这些穴位,就可以调节经络、疏通气血、调整脏腑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痛风的作用。用热水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舒缓疲劳、降低尿酸,用于治疗痛风具有很好的效果。
可根据自己的病情结合医师的建议配好中药方,然后“对症下药”地泡脚。泡脚的好处可以减轻疲劳,改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加入中药的泡脚,不光具有促进血液循环的功能,还可以促进特定药物治疗的吸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专家建议,药浴泡脚方子可包括地龙、威灵仙、黄柏、川芎、天麻、防风、杜仲等。
泡脚方式:取桂枝,麻黄、羌活、独活,红花、细辛、艾叶。上方水煎取汁,再适当兑人热水或放在火上加温,边洗边搓,水最好漫到踝关节以上,每天一次,大概是在半小时左右,最好是在晚上泡脚。根基自己的病情,有中医师的指导处方将更佳。
泡脚能很好的缓解病情,但要想根治痛风还必须使用专业的治疗方法。对于痛风的治疗,很多患者面对如此多的治疗方法,而不知道高如何去治疗是好,一旦治疗不当,很容易导致恶心循环的结果,使得用药量越来越大,而效果是越来越差。
3痛风泡脚需要注意的事项:
1、在疼痛不发作的前提下,泡脚有益身体健康。但在疼痛发作期不能泡脚,因此时泡脚,反而会使疼痛和红肿加重。所以,应该在发病24小时后再泡。
2、足部有皮肤破损或骨骼损伤者,不宜足浴治疗。
3、足浴时要注意温度适中(最佳温度在40℃—45℃),泡脚时间不宜过长,以30—40分钟为宜。
4、泡脚后一定要擦干并穿上袜子,不要晾干,以免受风引起痛风发作。
5、此外,痛风发作期,针灸、理疗及按摩也会使得病情加重,不宜采用;同时,局部不宜贴伤湿止痛膏、麝香追风膏,或涂搽风湿油、正骨水之类。痛风发作期安全的处理方法是卧床休息,尽量避免运动,抬高患肢,并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果想在合适的时间泡脚,最好加中药泡,其效果会更好。
土茯苓治疗痛风效果好吗
土茯苓治疗痛风效果好吗,这是很多患者想要知道的事情,土茯苓对于治疗痛风有很好的效果,可以起到解毒,除湿,利关节的效果,是可以治疗痛风的。土茯苓能治疗痛风,土茯苓又称过山龙、土萆薢。味甘、性凉无毒,具有解毒除湿、利关节等作用。
其它治疗痛风的方法:
第一、食疗方法
饮食问题是治疗痛风的辅助方法,所以患者在饮食上注意忌口,诱发痛风发作的食物坚决不吃,忌口的食物可以多看下痛风食疗网,其次,秋水仙碱是痛风的治疗的首选药物,可以在急性发作期服用,可以短时间内缓解疼痛,但是副作用很大,不建议长期服用。
第二、热敷法
热敷法是常见的治疗痛风的好方法,治疗步骤是通过把纱布或者毛巾浸润生姜汁或者药酒,放入煮开也可以,取出后不要太烫(60-70度),热敷到病痛部位,一般是3到5次,时间在30分钟到1个小时;此法可以全身适用。这两种痛风的治疗也是比较常见的。
第三、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针对比较严重的痛风症状来说的,比如痛风石,清除溃疡内的尿酸盐结晶体,培育肉芽组织并植皮术,以及相应的关节融合术或关节切除术等。为保证手术的成功,术前与术后均需给予抑制尿酸合成或加速尿酸排的药物。
患有痛风怎样排尿酸
痛风患者尿酸是比较高的,除了药物治疗外,饮食方面也是需要注意的,这样才能够控制病情发展。建议服用中药治疗痛风,并且饮食方面像海鲜、啤酒、动物内脏等都是不能吃的,这些控制住对于病情的恢复帮助也是很大的。
轻微的尿酸升高的话,主要是通过饮食控制来治疗的。不要喝酒和不吃鸡蛋、动物内脏、海鲜等食物。若升高明显伴有痛风发作的话,就要服用药物治疗了。首先一定要戒酒,特别是啤酒。药物可以选择别嘌醇和小苏打片治疗。
选择碱性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牛奶等食物,他们在体内可氧化生成碱性化合物,降低血液和尿液的酸度;多喝水:充足的水可以促进尿酸的排出,可选择白开水、茶水、果汁等,特别是柳橙汁,可使尿中含碱,可溶解尿酸结晶,有利于排泄。
正确护理是治愈痛风的关键
痛风患者在第一次发病时就算不治疗,有的也会在数天或数周内自动消失,这种症状就是痛风的急性发作。次痛过之后,关节只是炎症消除了,但实际上,患者体内的尿酸的结晶并没有消失,几次急性发作以后,结晶会不断地沉积,慢慢地便形成了“痛风石”。
痛风石会破坏周围的软组织和骨质,造成患者关节的永久性畸形。另外肩风虽然表现在关节上,却属于全身性疾病,而且是一种慢性终生性疾病,如不及时治疗,还会影响到患者的其他内脏器官,比较常见的是痛风肾,进而发展为尿毒症。
所以痛风患者要抓住早期治疗时机,否则病情将会很难控制。中医采用外敷药和内服药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使患者迅速缓解疼痛、消除炎症,以健脾补肾、利湿泄浊法治疗痛风缓解期,可降低血尿酸。
痛风发病与某些不良习惯有关,常在过食高嘌呤食物、大量饮酒(尤其是啤酒)后发病;或因长途旅行以及走路多等疲劳过度而发作,或因关节局部劳损或扭伤、穿鞋紧、长跑等过度运动而发作;或因精神紧张、过度刺激后发病。要预防及减轻痛风,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彻底戒酒,尤其是啤酒,往往次酗酒就可促成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
二是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病人要尽量少吃一些含中等量嘌呤的食物,如果食用最好用水煮后,去除汤汁再食用。
三是要做到低蛋白、低脂肪和低盐饮食。每天可以用百合、薏米、土茯苓、莲子、山药与粳米等谷物煮粥食用。
四是饮食要有规律,一日三餐要定食定量。痛风患者不仅要避免暴饮暴食,还要防止饥饿,否则可引起血尿酸水平增高。
五是要加强运动,以使肥胖病人减少体重。肥胖是痛风的好发因素。
总之,痛风是种终身性疾病。注意饮食、起居、运动及精神等诸方面的调理对痛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痛风的中医认识
中医对痛风的认识由来已久,元代丹溪的《格致余论》曾提到,“痛风者,大率因受热已自沸腾”。中医认为痛风的发病原因包括外感风寒和先天禀赋,先天禀赋不足,会导致肾气亏虚和脾胃功能失常,也是导致痛风发作的根本原因,临床表现为局部关节红肿热痛,多发的关节部位在第一跖趾关节,也就是在脚的大拇指位置,还有踝关节,膝关节,肘关节,腕关节,这些关节都会发作。
中医将痛风大致分为五型,包括湿热蕴结型,寒湿痹阻型,肝肾不足型,痰瘀痹阻型以及寒热错杂型。临床上则分为发作期和间歇期。痛风的发作期是一个急性的表现,突发关节局部会出现红肿热痛,活动不灵,肿胀,如果到了间歇期,一般疼痛已经缓解,遗留下来的多是高尿酸血症,有的病人可能还会遗留一些关节疼痛。
中医治疗痛风的方法分为内治和外治,内治就是通过中医的辨证论治来辨证分型,根据不同的证型来进行治疗,除了服药以外,中药还有一个特色就是外治法,还可以进行杂合以治,也就是将内外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外治包括外敷,外洗以及痛风贴来进行治疗,除此之外,火针放血疗法也可以治疗痛风。
治疗痛风病最好的药
作为痛风患者来讲,这种病有可能长期存在,也有可能是短暂性的,药物控制痛风发作是一种有效的措施,但是患者必须考虑到一点,那就是很多关于痛风的药物对身体有很大的副作用。因此,痛风患者为了能够达到控制疾病,同时对身体没有伤害性,就必须了解痛风的治疗药物的规范性。药物治疗痛风痛风患者需要了解以下几点:
首先是在药物的选择上面。药物选择需要正规医院的药,防止一些假药,对身体有伤害的药物摄入,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
其次是正确用药。痛风病不能与其他疾病相混淆,不是所有的痛风都适合选择药物治疗的,专家推荐轻度痛风患者用要治疗,但是作为中度或者严重的痛风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就是一个误区。具体用药情况需要根据检查结果而定的。
最后是怎么用药。在确定自己可以用药治疗的前提下,痛风患者应该了解药物的具体用法,不是建立在自己的主观意识上的用药,需要根据医生的嘱咐或者是专家的建议方向用药。
痛风的治疗用药并非是一种盲目现象,更多的相关知识都需要了解明白才能将药物的作用发挥到极致。
正确护理是治愈痛风的关键
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痛风发病率与日俱增,痛风患者还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痛风患者的临床表现是:关节有明显的肿胀、充血,皮肤变红、发烫;有的还觉得发麻,有针刺感、灼热感和跳动感等。患者在发病的初期,往往只有一个关节受到侵犯,大多是大脚趾关节,随着病情的发展就会侵犯全身关节。
痛风患者在第一次发病时就算不治疗,有的也会在数天或数周内自动消失,这种症状就是痛风的急性发作。次痛过之后,关节只是炎症消除了,但实际上,患者体内的尿酸的结晶并没有消失,几次急性发作以后,结晶会不断地沉积,慢慢地便形成了“痛风石”。痛风石会破坏周围的软组织和骨质,造成患者关节的永久性畸形。另外肩风虽然表现在关节上,却属于全身性疾病,而且是一种慢性终生性疾病,如不及时治疗,还会影响到患者的其他内脏器官,比较常见的是痛风肾,进而发展为尿毒症。所以痛风患者要抓住早期治疗时机,否则病情将会很难控制。中医采用外敷药和内服药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使患者迅速缓解疼痛、消除炎症,以健脾补肾、利湿泄浊法治疗痛风缓解期,可降低血尿酸。
痛风发病与某些不良习惯有关,常在过食高嘌呤食物、大量饮酒(尤其是啤酒)后发病;或因长途旅行以及走路多等疲劳过度而发作,或因关节局部劳损或扭伤、穿鞋紧、长跑等过度运动而发作;或因精神紧张、过度刺激后发病。要预防及减轻痛风,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彻底戒酒,尤其是啤酒,往往次酗酒就可促成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
二是限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病人要尽量少吃一些含中等量嘌呤的食物,如果食用最好用水煮后,去除汤汁再食用。
三是要做到低蛋白、低脂肪和低盐饮食。每天可以用百合、薏米、土茯苓、莲子、山药与粳米等谷物煮粥食用。
四是饮食要有规律,一日三餐要定食定量。痛风患者不仅要避免暴饮暴食,还要防止饥饿,否则可引起血尿酸水平增高。
五是要加强运动,以使肥胖病人减少体重。肥胖是痛风的好发因素。
总之,痛风是种终身性疾病。注意饮食、起居、运动及精神等诸方面的调理对痛风患者来说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