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的高危人群 卵巢疾病患者
宫颈癌的高危人群 卵巢疾病患者
多囊卵巢综合征,功能性卵巢肿瘤等疾病都会造成雌激素对子宫的长期刺激,增加患病可能。长期应用雌激素的患者
出于医疗或其他原因,长期使用雌激素也会导致子宫癌发生,其危险程度与服用激素剂量的大小、服用时间的长短、是否合用孕激素、中间是否停药以及病人的特点都有关系。
宫颈炎会引发宫颈癌吗
目前,宫颈癌已可以通过接种疫苗进行有效预防,由于宫颈癌疫苗尚未在内地上市,不少女性朋友更专程到香港、澳门等地接种,有网友还在论坛—妇科圈中分享了她在澳门接种疫苗的过程。一些女性朋友更认为接种宫颈癌疫苗即可100%预防宫颈癌。
事实上,目前宫颈癌疫苗主要针对最常见的两种HPV病毒:HPV16、HPV18所引发的宫颈癌,对其他类型HPV病毒感染的保护力很弱,注射疫苗后只能减少患宫颈癌的机会,并不能100%预防宫颈癌。邓主任建议宫颈癌高危人群最好每年做一次TCT检查以及早发现宫颈癌踪迹,若选择TCT检查、HPV检查两项都做,且检查结果均正常,则可以三年检查一次。
宫颈炎与宫颈癌,仅一字之差,不少宫颈炎的病友都向专家咨询过这样的一个疑惑:宫颈炎会不会发展成宫颈癌呢?邓主任介绍,宫颈癌的发生与一种特定的病毒—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有关,持续的HPV感染导致宫颈上皮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医学上称之为癌前病变,不治疗就有可能会发展成宫颈癌,这个过程平均为8-10年的时间。非HPV感染所引起的宫颈炎,如衣原体、淋球菌引起的宫颈炎不会发展成宫颈癌。邓主任指出过早性生活、有多个性伴侣、有多次流产或分娩史、有性传播疾病等人群更容易感染HPV病毒,建议定期接受宫颈癌筛查,筛查项目包括:TCT(液基薄层细胞检测)、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DNA)检测(简称HPV检查)、阴道镜检测等。
什么人不能打宫颈疫苗
已经怀孕了的人不能打宫颈疫苗,会影响接种后的预防效果。
已经患有宫颈癌了,打宫颈疫苗是没有用的。
有严重的妇科病患者,可能存在宫颈癌前病变或者是已经感染了高危人类乳头瘤病毒,接种宫颈癌疫苗极大可能会出现失效的情况。
心脏病、心脑血管疾病、感冒发烧、咳嗽者等,都不适合打宫颈癌疫苗,以免加重症状。
对于宫颈疫苗存在过敏的女性也不宜打宫颈癌疫苗。
四大癌症是女性头号杀手
一、卵巢癌
1、什么是卵巢癌
卵巢癌是女性最常见的肿瘤之一,由于卵巢深藏在盆腔内,即使长了瘤子,也不易被发觉;另一方面,卵巢癌最初症状会有腹胀的现象,但是不少女性却掉以轻心,将其归罪于肥胖发福了,不以为意,往往发现时候已晚,因此卵巢癌也被称之为女性的“无声杀手”。
2、卵巢癌的常见症状
腹部持续肿胀,有压迫感及疼痛、肠胃不适,进食困难或者极易有饱食感,尿频或尿急、腹水、阴道不规则出血或月经不调,绝经后阴道出血等,都是卵巢癌亮出的“黄牌”警告信号,须警惕。
3、卵巢癌的高危人群
卵巢癌可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的女性,年龄越高,发病越多。一般以更年期女性为主,多见于停经后的女人,发病年龄多为40-50岁左右;另外,独身或未生育的妇女卵巢癌发病率高。
4、特别提示
卵巢癌初期并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超过半数的人初期只有腹部不适的现象出现,很多人会将它和肠胃不适混淆,以致发现的时候往往已经是晚期,所以女性朋友们一定要定期体检,降低患病的风险。
二、乳腺癌
1、什么是乳腺癌
据有关资料显示,乳腺癌是女性排名第一的常见恶性肿瘤,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乳腺癌的发病率都居高不下,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就可能发生病变,随时导致生命危险。
2、乳腺癌的常见症状
其实癌变有一个过程,细心的人在乳腺癌病变早期可以发现一些征兆,以下几点有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乳房无痛性肿块;乳腺外形改变,可见肿块处皮肤隆起,有的局部皮肤呈橘皮状,甚至水肿、变色、湿疹样改变;乳头或乳晕部位发生溃疡,经久不愈;乳房皮肤凹陷;乳头血性溢液和发现腋下肿物等等。
3、乳腺癌的高危人群
40至50岁是乳腺癌高危年龄段,但是常规体检一般难以查出。一般来说,35岁以上妇女每年要做一次基础乳房X线光片。
4、特别提示
女性朋友可以定期做自检,及时发现病情。一般来说,月经结束后的7天-10天期间最适合自检;而停经或更年期妇女最好确定每月的固定一天进行自检。
三、子宫内膜癌
1、什么是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三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该病具有发病率高、晚期治愈率低的特点,所以对该病应以防范为主。
2、子宫内膜癌的常见症状
极早期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仅在普查或其他原因作妇科检查时偶然发现。一般症状为绝经期前后的不规则阴道出血、阴道分泌物增多、白带中混有不等量的血;晚期可因癌瘤侵润而引起腹部、腰骶部甚至下肢疼痛等。
3、子宫内膜癌的高危人群
子宫内膜癌的患者是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为59岁,75%的患者发生于绝经后,而且往往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肥胖,所以又把糖尿病、高血压、肥胖叫做子宫内膜癌三联症。
4、特别提示
近年来,子宫内膜癌发病率逐年提高,但其发病过程较长,早期症状可轻易察觉,所以要坚持定期体检,防范于未然。
四、宫颈癌
1、什么是宫颈癌
宫颈癌是女性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它是妇科生殖系统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占一半以上。全世界每年有 20 多万妇女死于宫颈癌,这个数据值得我们警惕。宫颈癌的发病原因,与病毒感染、宫颈糜烂、性卫生不良、初次性生活年龄过早、早婚早育、有家族史等因素有关。
2、宫颈癌的常见症状
早期多无症状,与慢性宫颈炎无明显区别,有时甚至可见宫颈光滑,症状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阴道流血、阴道排液增多,白色或血性等。
3、宫颈癌的高危人群
宫颈癌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尤以50—65岁为发病高峰。
4、特别提示
宫颈癌是目前人类所有癌症中唯一病因明确、唯一可以早期预防和治疗、唯一可以消灭的癌症。但是由于很多女性朋友没有体检的习惯,不能及时发现病情,往往错失治疗机会。所以女性朋友,特别是中年女性要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
常见三大女性妇科肿瘤的特点
宫颈癌
全世界每年约有29万女性死于宫颈癌,其中我国约为5万人,且农村高于城市。
专家介绍,普查对象和高危人群可这样确定:任何保持有性生活的妇女均作为普查的对象,每年均应进行一次宫颈细胞学检查,连续3次正常者可减少检查次数。
以下情况为高危人群:年龄>40岁;初次性生活年龄<18岁;宫颈中度、重度糜烂;本人或配偶性行为混乱、性卫生不良;男性伴有其他患宫颈癌的性伴侣;HPV 、DNA检测持续阳性;尖锐湿疣或单纯疱疹病毒感染者。
女性宫颈癌早期癌可无症状,一般表现阴道出血及阴道分泌物增多,阴道出血可表现为接触性出血、绝经后出血或不规则阴道流血。
子宫内膜癌
其高危因素有:
1.肥胖、不育、未产、延迟绝经(52岁以后绝经)。
2.与垂体功能失调相关疾病:糖尿病,高血压。
3.与雌激素增高有关的妇科疾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颗粒细胞瘤、子宫内膜增生或不典型增生史及子宫肌瘤有不规则出血者。
4.有使用外源性雌激素史者。
5.有癌家族史、多发癌及重复癌倾向者如乳腺癌、卵巢癌等。
具体症状表现为:阴道出血、阴道不正常排液、下腹疼痛及其他症状等。应注意全面检查,注意有无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
卵巢癌
全世界每年有22.5万妇女被诊断为卵巢癌,有14万名患者死于卵巢癌。在中国,卵巢癌的发病率以每年1.83%的速度递增,且患者发病呈年轻化趋势。
卵巢癌和其他癌症一样,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其发病可能与年龄、生育、精神因素及环境等共同因素作用的结果。在流行病学上,还发现,吸烟、体重指数、节食、不健康饮食(少纤维素饮食)等与卵巢癌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由于发病隐匿,病死率高,缺乏普查和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70%以上的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
宫颈炎与宫颈癌的区别
宫颈炎和宫颈癌都是比较常见的妇科疾病,近年来发病率也比较高,两种疾病的区别是很大的,当然从发病因素来看,两种疾病有一定的相关性,宫颈癌的危害会更大,甚至对患者造成生命安全的威胁。极少数的宫颈炎容易诱发宫颈癌,而宫颈癌的发病多和高危hpv感染有着重要的关系。
宫颈炎: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包括子宫颈阴道部炎症及子宫颈管黏膜炎症。因子宫颈管阴道部鳞状上皮与阴道鳞状相延续,阴道炎症均可引起子宫颈阴道部炎症。由于子宫颈管黏膜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抗感染能力较差,易发生感染。
临床多见的子宫颈炎是急性子宫颈管黏膜炎,若急性子宫颈炎未经及时诊治或病原体持续存在,可导致慢性子宫颈炎症。 宫颈癌: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
原位癌高发年龄为30~35岁,浸润癌为45~55岁,近年来其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近几十年宫颈细胞学筛查的普遍应用,使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得以早期发现和治疗,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有明显下降。
宫颈炎: 急性子宫颈炎主要为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淋病奈瑟菌及沙眼衣原体,主要见于性传播疾病的高危人群。和内源性病原体部分子宫颈炎的病原体与细菌性阴道病病原体、生殖支原体感染有关。
慢性子宫颈炎可由急性子宫颈炎症迁延而来,也可为病原体持续感染所致,病原体与急性子宫颈炎相似。慢性子宫颈管黏膜炎病变局限于颈管黏膜及黏膜下组织,宫颈阴道部光滑,外口流脓性分泌物,颈管黏膜增生外突,宫颈口充血发红,宫颈肥大。
子宫颈息肉由慢性炎症长期刺激使宫颈管局部黏膜增生并向宫颈外口突出而形成。 宫颈癌: 病毒感染 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90%以上的宫颈癌伴有高危型HPV感染。 2.性行为及分娩次数 多个性伴侣、初次性生活<16岁、初产年龄小、多孕多产等与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
宫颈癌高危人群盘点
哪些女性更应该检查宫颈癌?
第一是女性开始性生活特别早。比如有些女性十几岁就开始性生活,那时候她的宫颈上皮是没有成熟的,而没有成熟的情况下对HPV的防御能力就差。第二是性伴侣多的女性。如果女性性伴侣多,其感染HPV的风险就高。另一方面若其性伴侣同时拥有多个女性伴侣,将会造成感染HPV的风险增高,即使使用安全套可降低感染率,但也不能完全阻隔感染。第三是多次生育或是多次流产。因为生育和流产将对宫颈上皮造成创伤,降低了对HPV的防御能力。
这些人要特别小心宫颈癌
1、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者:
资料显示,99.6%宫颈癌因HPV感染引起。
2、多性伴侣:
美国一项研究表明,性伴侣数≥10个者在宫颈癌新发病例中占36%,说明多个性伴侣与宫颈原位癌及宫颈癌均有明显的相关性。这是因为精子进入阴道后产生一种精子抗体,这种抗体一般在4个月左右方能完全消失。如果性伴侣多,性交过频,则会产生多种抗体(异性蛋白),所以更容易患宫颈癌。
3、早婚多育者:
北京市宫颈癌防治协作组报告显示,20岁以前结婚的患病率比21—25岁组高3倍,比26岁以后结婚者高7倍。同时宫颈癌的发生率随产次增加而递增,7胎以上比1—2胎的妇女高10倍以上。
4、年龄:
20岁以前的女性患宫颈癌概率较低,20—50岁宫颈癌高发,50岁以后发病率下降。总的来说,近年有年轻化趋势。去年北京友谊医院确诊宫颈癌9例,年龄主要在34—48岁,其中40岁以下者占33.3%,40—48岁者占66.6%。
5、宫颈不典型增生者:
特别是中度和重度患者,若不积极治疗,也可能转化为宫颈癌。
此外,口服避孕药、吸烟及低收入者也是宫颈癌高发人群。
女性应该定期检查身体,尽早发现宫颈癌呦。
什么人不能打宫颈疫苗
1.孕妇
已经怀孕了的人不能打宫颈疫苗,会影响接种后的预防效果。
2.宫颈癌患者
已经患有宫颈癌了,打宫颈疫苗是没有用的。
3.严重的妇科病患者
有严重的妇科病患者,可能存在宫颈癌前病变或者是已经感染了高危人类乳头瘤病毒,接种宫颈癌疫苗极大可能会出现失效的情况。
4.病症发作期间
心脏病、心脑血管疾病、感冒发烧、咳嗽者等,都不适合打宫颈癌疫苗,以免加重症状。
5.宫颈疫苗过敏者
对于宫颈疫苗存在过敏的女性也不宜打宫颈癌疫苗。
四大癌症是女性头号杀手
1、卵巢癌
1)什么是卵巢癌
卵巢癌是女性最常见的肿瘤之一,由于卵巢深藏在盆腔内,即使长了瘤子,也不易被发觉;另一方面,卵巢癌最初症状会有腹胀的现象,但是不少女性却掉以轻心,将其归罪于肥胖发福了,不以为意,往往发现时候已晚,因此卵巢癌也被称为女性“无声杀手”。
2)常见症状
腹部持续肿胀,有压迫感及疼痛、肠胃不适,进食困难或者极易有饱食感,尿频或尿急、腹水、阴道不规则出血或月经不调,绝经后阴道出血等,都是卵巢癌亮出的“黄牌”警告信号,须警惕。
3)高危人群
卵巢癌可发生任何年龄,年龄越高,发病越多。一般以更年期女性为主,多见于停经后的女人,发病年龄多为40-50岁左右;另外,独身或未生育的妇女卵巢癌发病率高。
中国养生网提示:
卵巢癌初期并没有任何明显的症状,超过半数的人初期只有腹部不适的现象出现,很多人会将它和肠胃不适混淆,以致发现的时候往往已经是晚期,所以女性朋友们一定要定期体检,降低患病的风险。
2、乳腺癌
1)什么是乳腺癌
据有关资料显示,乳腺癌是女性排名第一的常见恶性肿瘤,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头号杀手。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乳腺癌的发病率都居高不下,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就可能发生病变,随时导致生命危险。
2)常见症状
其实癌变有一个过程,细心的人在乳腺癌病变早期可以发现一些征兆,以下几点有助于早期发现乳腺癌:乳房无痛性肿块;乳腺外形改变,可见肿块处皮肤隆起,有的局部皮肤呈橘皮状,甚至水肿、变色、湿疹样改变;乳头或乳晕部位发生溃疡,经久不愈;乳房皮肤凹陷;乳头血性溢液和发现腋下肿物等等。
3)高危人群
40至50岁是乳腺癌高危年龄段,但是常规体检一般难以查出。一般来说,35岁以上妇女每年要做一次基础乳房X线光片。
中国养生网提示:
女性朋友可以定期做自检,及时发现病情。一般来说,月经结束后的7天-10天期间最适合自检;而停经或更年期妇女最好确定每月的固定一天进行自检。
3、子宫内膜癌
1)什么是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最常见三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该病具有发病率高、晚期治愈率低的特点,所以对该病应以防范为主。
2)常见症状
极早期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仅在普查或其他原因作妇科检查时偶然发现。一般症状为绝经期前后的不规则阴道出血、阴道分泌物增多、白带中混有不等量的血;晚期可因癌瘤侵润而引起腹部、腰骶部甚至下肢疼痛等。
3)高危人群
子宫内膜癌的患者是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均匀发病年龄为59岁,75%的患者发生于绝经后,而且往往合并有糖尿病、高血压、肥胖,所以又把糖尿病、高血压、肥胖叫做子宫内膜癌三联症。
中国养生网提示:
子宫内膜癌发病率逐年提高,但其发病过程较长,早期症状可轻易察觉,所以要坚持定期体检,防范于未然。
4、宫颈癌
1)什么是宫颈癌
宫颈癌是女性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它是妇科生殖系统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占一半以上。全世界每年有 20 多万妇女死于宫颈癌,这个数据值得我们警惕。宫颈癌的发病原因,与病毒感染、宫颈糜烂、性卫生不良、初次性生后年龄过早、早婚早育、有家族史等因素有关。
2)常见症状
早期多无症状,与慢性宫颈炎无明显区别,有时甚至见宫颈光滑,症状主要表现为:月经紊乱、阴道流血、阴道排液增多,白色或血性等。
3)高危人群
宫颈癌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尤以50—65岁为发病高峰。
中国养生网提示:
宫颈癌是目前人类所有癌症中唯一病因明确、唯一可以早期预防和治疗、唯一可以消灭的癌症。但是由于很多女性朋友没有体检的习惯,不能及时发现病情,往往错失治疗机会。所以女性朋友,特别是中年女性要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
多长时间做一次妇科检查
有性生活的女性一年需要做一次妇科查体,2~3 年做一次宫颈癌筛查,如属高危人群,至少一年复查一次。
高危人群包括:有宫颈癌家族史、CIN I 级(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I 级,即子宫颈上皮细胞轻度异形改变),后者需进一步进行 HPV(人乳头状瘤病毒)高危型检测。
宫颈癌的高危人群有哪些
1、感染了人类乳头瘤病毒的女性。
宫颈癌的高危人群有哪些?人类乳头瘤病毒简称HPV。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约90%以上的宫颈癌患者伴有高危型HPV感染。
2、过早性生活,有多个性伴侣等性生活较混乱的女性。
宫颈癌的高危人群有哪些?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不断开放,婚前性行为人群逐年增多。多次流产,或初次性生活<16岁的女性患宫颈癌的比例明显高于普通女性。
3、慢性宫颈疾病的患者。
慢性宫颈炎是女性生殖器官炎症中最常见的一种,发病率高,约占已婚妇女的50%以上。主要表现为:宫颈有不同程度糜烂、肥大、充血、水肿,有时可见息肉、裂伤及宫颈腺囊肿等。如发现患有宫颈炎等宫颈疾病应及时正规医院进行就诊,以延误病情,诱发癌变,给自己的生命健康带来更大隐患。
4、生活方式不良的女性。
宫颈癌的高危人群有哪些?吸烟,酗酒,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也可增加子宫颈癌的患病风险。
专家指出,宫颈癌往往先“潜伏”,后“变脸”。因此,对于宫颈癌等妇科恶性肿瘤的诊疗,我们倡导早发现,早检查,早诊治。对凡是有性生活的女性朋友,建议您每年至少做一次TCT宫颈防癌筛查。
对于宫颈癌的诊疗,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手术为患者带来了新的诊疗希望。相当于传统的开腹手术、腹腔镜来说,机器人手术优势明显:不仅可提高视野的质量及其控制,增强了操作者的灵活性;而且无需开腹,减少了患者的失血量,缩短了住院时间,有利于术后恢复。
胃癌高危人群
胃癌高危人群
1、感染幽门螺杆菌患胃癌的危险性增加2~3倍;
2、患有癌前病变者(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胃部分切除者);
3、饮食习惯不良的人群(三餐不规律进食,食物过烫过辣,喜欢腌熏烧、高盐饮食,少食新鲜蔬菜等);
4、长期酗酒及吸烟的人群;
5、有胃癌或消化系统肿瘤家族人群;
6、某些特殊职业(从事开采煤炭、锡矿、木材加工、金属制、橡胶处理、化肥农药等职业者);
7、居住在地质、水质含有害物质的地区(如火山岩、高泥炭、有深大断层的地区)。
什么样的人会得肝癌
由于肝癌早期基本没有明显的症状,通常直径小于5厘米的小肝癌大约七成左右没有症状,患者自己很难察觉。因此,肝癌高危人群一定要重视健康体检,40岁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要半年至一年做一次肝脏B超和甲胎蛋白(AFP)检查。对我国约有六成肝癌高危人群来说,甲胎蛋白是十分实用的检查,可以在肝癌症状出现前半年到一年作出肝癌早期诊断。对于没有什么症状的早期肝癌来说,通过肝脏B超和甲胎蛋白检查,能够筛查出大部分“小肝癌”。解放军第309医院放疗科匡山
有以下特征的人都属于肝癌高危人群,要做好肝癌预防工作:
一、慢性肝炎病史5年以上,其中乙肝患者得肝癌的几率最高;相关推荐:乙肝可以治好吗
二、家族中已有确诊肝癌患者;
三、长期酗酒者;
四、长期食用腌制、烟熏、霉变等食品者;
五、长期工作压力过大、工作负荷过重或长期精神压抑者等都是肝癌高危人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