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步廊的准确位置 步廊痛针刺操作手法

步廊的准确位置 步廊痛针刺操作手法

简易取法:第5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2寸。

进针深度:针0.2-0.4寸,留15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功能:止咳平喘,补肾纳气。

主治:咳嗽,气喘,胸胁支满,呕吐,胸膜炎,肋间神经痛。

三阳络的准确位置 三阳络针刺操作手法

取穴法:肘关节半屈,前臂旋前。腕关节水平上方4寸,前臂背面内3/5与2/5交界处。

进针方向:向掌面直刺,与前臂背面成90°。

进针深度:针0.3-0.5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5-7壮,或温和灸10-2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酸向肘关节。

功能:舒筋活络,开音益聪。

主治:耳聋,耳鸣,暴喑,牙痛,上肢痹痛。

步廊的准确位置图片 步廊穴养生按摩方法

用手指指腹由上至下擦拭步廊穴,每次3-5分钟,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每日早,晚各1次。长期坚持按摩,有利于乳房健美与保健,预防女性乳腺疾病。急性乳腺炎患者还可以艾灸该穴位,每次5-15分钟。

步廊的准确位置图片

定位:在胸部,第5肋间隙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处。

简易取穴:平躺,从乳头向下摸1个肋间隙,该肋间隙中,由前正中线旁开3横指处即是。

步廊痛是什么原因 步廊常用配伍

1.配膻中,巨阙,肺俞,丰隆,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化痰,治疗痰浊壅塞之胸痛,胸满,胸闷等。

2.配膈俞,三阳络,郄门,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活血通络,治疗气滞血瘀之胸闷,胁痛。

3.配心俞,内关,宁心安神,宽胸止痛,针刺泻法,治疗心血瘀阻之心痛,心悸,怔忡。

4.配期门,行间,内骨干,天池,肩井,针刺泻法,治疗气郁血瘀之乳痈。

5.配肺俞,脾俞,丰隆,合谷,太渊,针刺泻法,化痰 止咳平喘,治疗痰湿咳喘。

魂门的准确位置图片 魂门穴针刺操作手法

简易取法:由双肩胛骨下角水平摸到第7胸椎,再向下循摸2个椎体即为第9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4横指处是穴。

进针深度:针0.2-0.3寸,留15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功能:疏肝理气,健脾和胃。

主治:胸胁胀痛,背痛,呕吐,泄泻。

大都的位置图 大都针刺操作手法

解剖:皮肤-皮下组织-第1趾骨基底部,布有足底内侧神经的趾足底固有神经浅静脉网,足底内侧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

深度:针0.2-0.3寸,留针15分钟,艾炷灸1-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回阳救逆。主治腹胀,胃痛,食不化,呃逆,便秘,泄泻,胃炎,肠炎,足趾痛,感冒,小儿惊厥等症。

鱼腰的准确位置图 鱼腰针刺操作手法

取正坐或仰卧位,两目平视,于眉毛中间,下对瞳孔处,可横刺,沿皮向两旁刺入,透攒竹或丝竹空穴,深0.5-1寸(治眶上神经痛),针的深面为额骨眉弓和其骨外膜,局部有胀感,扩散至眼球时,眼球有发胀感。禁灸。

步廊的准确位置图片 步廊穴的功效作用

功效:宽胸理气,和胃降逆。

作用:步廊穴位于胸部第5肋间隙,位近心肺,为足少阴肾经脉气所发,刺激该穴位具有宽胸降气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心胸疾病;其行气通络的作用,可用于治疗乳痈;和胃降逆,用于治疗呕吐。

主治:胸胁胀痛,咳嗽气喘,胸闷心悸,乳痈,呕吐。

步廊穴痛是什么原因

步廊痛的原因:

步廊穴属足少阴肾经,穴处胸部,起宽胸理气,和胃降逆之功,多用于治疗痰浊壅塞,气血瘀滞之胸痛,胸满,胸闷,胁痛,心痛,咳嗽,气喘诸症,以及胃失和降之呃逆,呕吐诸病证。步廊穴出现疼痛现象,多是胁肋痛,气滞,咳嗽气喘所致,具体情况应咨询医生,明确病因后进行治疗调理。

步廊常用配伍

1.配膻中,巨阙,肺俞,丰隆,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化痰,治疗痰浊壅塞之胸痛,胸满,胸闷等。

2.配膈俞,三阳络,郄门,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活血通络,治疗气滞血瘀之胸闷,胁痛。

3.配心俞,内关,宁心安神,宽胸止痛,针刺泻法,治疗心血瘀阻之心痛,心悸,怔忡。

4.配期门,行间,内骨干,天池,肩井,针刺泻法,治疗气郁血瘀之乳痈。

5.配肺俞,脾俞,丰隆,合谷,太渊,针刺泻法,化痰 止咳平喘,治疗痰湿咳喘。

商丘的准确位置和作用 商丘穴针刺操作手法

正坐垂足或仰卧位,沿内踝前缘及下缘,分别作一直线,交点处,直刺,深0.3-0.5寸;亦可横刺透解溪穴,进针1-1.5寸,局部可有酸胀感。

注意:禁用直接灸,瘢痕灸,本穴位于踝关节附近,内有神经,肌腱,血管,故不宜使用艾灸,尤其是化脓灸和艾炷直接灸,以防艾火灼伤,引起瘢痕,痉挛。

步廊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步廊穴配伍应用

治胸满,胁痛,配膈俞,三阳络,郄门,理气活血通络;治咳嗽,气喘,配肺俞,以宽胸理气降逆;治心悸,怔忡,胸痛,配心俞,内关,以宁心安神,宽胸止痛。

商阳放血位置图 商阳针刺操作手法

进针方向:从背侧向掌侧直刺与手背成90°。

深度:双侧消毒,三棱针点刺数次,放血,快速横刺,进针0.1寸,留针15分钟;艾炷灸1-3壮,或温和灸5-7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痛在周围。

功能:解表退热,清肺利咽。

主治:咽喉肿痛,牙痛,热病汗不出,昏迷,颌肿,目赤,腹痛,吐泻。

魄户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魄户针刺操作手法

简易取法:大椎穴往下推3个椎骨,其下缘旁开4横指处是穴。

进针深度:针0.3寸-0.5寸,留针15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功能:宣通肺气,止咳平喘。

主治:肺痨,咳嗽,气喘,肩背痛。

怎么找天溪准确位置 天溪穴针刺操作手法

简易取法:平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

进针方向:从腹侧向背侧刺向胸部与胸壁成90°。

进针深度:针0.4-0.6寸,留15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针刺点附近有酸胀感。

功能主治:宽胸理气,止咳消肿。主治咳嗽,气逆,胸中满痛,乳痈,乳少,心悸,气短。

相关推荐

当阳在哪里 当阳穴针刺操作手法

简易取法:正坐仰靠或仰卧位取穴,在头前部,当瞳孔之上,前发际上1寸处是穴。 进针深度:进针0.2-0.3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1-3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功能:明目醒神,疏风通络。 主治:头痛,头晕,鼻塞,目赤肿痛,卒不识人。

天府准确位置图图解 天府穴针灸操作手法

简易取法:肱二头肌的桡侧沟中,腋下3寸。 进针深度:针0.3-0.5寸,留针15分钟;禁艾炷灸,温和灸5分钟。 功能:疏调肺气,镇惊止血。 主治:咳嗽,气喘,吐血,鼻衄,喉肿,上肢内侧痛。

巨髎的定位和主治 巨髎针刺操作手法

简易取法:正坐平视,瞳孔直下垂直线与鼻翼下缘水平线的交点处是穴。 进针深度:针0.3-0.5寸,留针15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功能:清热熄风,明目退翳。 主治:眼睑瞤动,口眼歪斜,牙痛,唇颊肿痛,鼻衄,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鼻炎,上颌窦炎,结膜炎。

白环俞怎么找 白环俞针刺操作手法

简易取法:在第3骶椎下1横指,其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是穴。 深度:针0.7-1.0寸,留20分钟,温和灸10-20分钟。 功能:调理下焦,温经活路。 主治:疝气,遗精,遗尿,月经不调,腰骶疼,坐骨神经痛,男女生殖系统疾病。 配穴:配关元穴治疗腰骶部冷痛,遗精;配次髎治疗月经不调。

步廊穴的功效作用有哪些

平躺,从乳头向下摸1个肋间隙,该肋间隙中,由前正中线旁开3横指处即是步廊穴。步廊穴位于胸部第5肋间隙,位近心肺,为足少阴肾经脉气所发,刺激该穴位具有宽胸降气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心胸疾病;其行气通络的作用,可用于治疗乳痈;和胃降逆,用于治疗呕吐。

京骨准确位置 京骨穴刺灸操作手法

简易取法:于足跗外侧,第5跖骨粗隆下,赤白肉际处。 进针方向:从外侧刺向内,与外侧面成90°。 进针深度:针0.3-0.5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2-3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酸痛,向周围。 功能:清热散风,宁心安神。 主治:癫痫,头痛,项强,腰腿疼。

慢性肾炎针灸怎么样

针灸一直是中医治疗宝库中的一个瑰宝。中华民族曾经依靠针灸走过了洪荒,度过了疫疠,可以说针灸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斥着环境污染和食品危险的时代。当人类面对肾病这个穷凶极恶的病魔束手无策的时候,我们又想到了针灸。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我们惊喜的发现针灸治疗肾脏病确有其独特的疗效。 (一)取穴 主穴:分2组。 1、肝俞、脾俞、肾俞、志室、飞扬、太溪; 2、膻中、鸠尾、中脘、肓俞、气海、三阴交、复溜、京骨。 配穴:偏阳虚加大椎、命门、关元;偏阴虚加京门、膈俞;面浮肢肿加入中、阴陵

志室准确位置图片 志室刺灸操作手法

简易取法:俯卧,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其棘突下缘旁开4横指处是穴。 进针方向:从背侧向腹侧直刺与背面成90°。 深度:进针0.5-1.0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2-3壮,或温和灸10-15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酸在附近。 功能:补肾益精,清热化湿。 主治:遗精,小便不利,水肿,腰脊强痛,膀胱炎,尿道炎等症。

承浆的位置及作用 承浆穴针刺操作手法

进针方向:从前面向后直刺,与颏部成90°。 深度:针0.3-0.5寸,留10分钟;艾炷灸3-5壮,或温和灸5-1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胀向下齿根。 功能主治:舒筋散风,定志生津。主治暴喑,癫病,中风昏迷,齿龈肿痛,口眼喎斜。

陷谷准确位置作用 陷谷穴刺灸操作手法

简易取法:足背,第2,3趾缝纹端直上2横指(中指及第4指),约1.5寸处,当第2,3跖骨结合部之前的凹陷中是穴。 进针深度:直刺0.3寸,斜刺0.5寸。可灸。 功能:清热解表,理气和胃。 主治:腹痛肠鸣,足背痛,面目浮肿,目赤肿痛,热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