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肿瘤诊断中,病理报告是被称为
在肿瘤诊断中,病理报告是被称为
病理诊断是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但只是在一定条件下才是。在肿瘤诊断中,如果把整个肿瘤连同它周围的一些正常组织都完整切下交给病理科,病理鉴别良、恶性的能力最高(很接近100%);如果只切下一部分肿瘤,诊断的准确性就降低了。一般情况下,切得越少,切得越碎,准确性越低。因为即使同一个人的肿瘤,也常是不均匀的:可能有的部分是高度恶性,有的部分是低度恶性,有总的部分根本没有恶性细胞;有的恶性细胞看似良性(比喻成"披着羊皮的狼"),有的良性细胞看似恶性(比喻成"披着狼皮的羊")。另外,有的恶性细胞会钻到周围的正常组织中,这是恶性肿瘤很重要特点之一。如果没有连带一些肿瘤周围组织给病理医生,或组织太碎,就可能看不出这种现象,病理诊断就不准确。临床上使用内窥镜、穿刺的方式夹取小标本,优点是对患者肉体损伤小,但对病理诊断就不如切下一块组织精确。大家需要理解,医学中的任何诊断方法都有局限性,都不能看作绝对可靠的,所谓"金无足赤",病理也是一样的。
甲状腺结节穿刺多久出结果
通常7天左右可以出结果。
甲状腺结节穿刺,是临床上一项较为常见的检查方法,是指在B超定位下,用一根细针从甲状腺结节中吸取一点甲状腺组织,然后由病理科医生制成病理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该组织,做出细胞学诊断并发布病理报告单。
在做完穿刺之后,需要送去病理检查,再到出病理报告单,这期间需要一星期左右的时间。
不能确诊的皮肤病可以做病理检查吗
目的和适应症
区别炎症和肿瘤的存在,同时也需要鉴别良性或者恶性的肿瘤,早期发现的病损一般性都属于癌前病变,诊断其实也会存在一定的病理变化,比如说皮肤肿瘤或者是感染性肉芽,代谢性血管性或者是遗传性皮肤病,提示做进一步的检查以及全身其他疾病的一些检查。
注意事项
在活检手术之后也应该避免和水接触,尽可能地减少出汗的发生。如果有出血的话,那么就应该及时的进行压迫或者是到医院定时接受检查,如果出现感染的症状,那么必须要马上更换药物或者是及时到医院接受治疗。
不良反应
在接受活检之后,可能会有出血伤口感染,伤口愈合延迟或者是疤痕形成这些不良的反应。
皮肤病理报告
皮肤病理报告其实也可能是具有一定的诊断性,病理报告在大部分情况下都需要和临床结合起来一起辅助治疗,这样才可以作出临床的诊断或者是进一步指导,也可以了解疾病的患有原因是什么。
什么是分叶状肿瘤
乳腺分叶状肿瘤是纤维上皮性肿瘤,根据其组织学特点可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三类。主要根据显微镜下的特征(生长方式、细胞异型性、核分裂活性、间质过度生长以及肿瘤的边界等)进行分类。乳腺分叶状肿瘤术前诊断比较困难,常易误诊为纤维腺瘤,确诊需要病理学检查。其生物学行为难以猜测,如肿块较大,或原有肿块忽然长大,或行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后复发,尤其是多次复发要考虑该病的可能。因在部分患者的组织中,诊断为交界性肿瘤证据不足,但是分叶状肿瘤的生物学行为难以猜测,故在病理报告中提出间质富于细胞,提示临床医生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利于早期发现更进一步病变。
胃癌术后会不会复发
胃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世界胃癌发病率高居第四位,每年全球约70万人死于胃癌复发。手术切除是胃癌主要治疗手段,也是目前治愈胃癌的唯一方法。早期胃癌,或者局部进展期的胃癌均应当采取手术治疗。
胃癌手术治疗后的患者预后如何?看看你的病理报告单,就大概知道复发的可能性有多大。您的术后病理报告单上若有“低分化”,“血管、淋巴结浸润”,“切缘阳性”等字眼,复发的概率相当高,要提高警惕,应通过自己症状、体征、胃镜等辅助检查进行定期随访,加强防范。
检查越贵越好、越多越好吗
现代医学中的各种检查手段,几乎没有不用于肿 瘤的。有些人以为,肿瘤是个大毛病,为了保险,检查 还是贵一点好,仪器高档点好,检查内容多一点好。 但事实并非如此。众多的检查方法大致可归纳为四类:(1)整个癌症治疗过程中用到的次数不多,花钱最 少,但却是最可靠最直接的诊断依据。由于癌症诊断 是很慎重的,当这些报告显示肯定有癌症时,出错的 可能性极小。当报告显示不是癌症,你要当心它可能 有错,因为医生取的标本可能不好,病理或细胞学医 生的经验可能不够,遇到模棱两可的情况不敢下 结论。(2)超声、X线、CT、磁共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术、骨扫描、PET或PET/CT,它们都能拿到相应的 照片,能确定身体里有无病灶。但是,这个病灶是否 为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的,图像本身不足以做出结 论,还需要医生结合病情和他们的经验提出诊断意 见,因此诊断的可靠性不如病理或细胞学检查。(3) 鼻咽镜、喉镜、食道镜、支气管镜、纵隔镜、胃 镜、结肠镜、直肠镜、腹腔镜等。有些内窥镜很柔软可 以随器官的解剖走向自由弯曲,称为纤维内窥镜。例 如纤维支气管镜、纤维结肠镜等。这些检查除了直接 查看有无肿瘤,还能提供病理或细...
甲状腺结节穿刺的危害大吗 甲状腺结节穿刺活检要怎么做
操作方法:在B超定位下,用一根细针从甲状腺结节中吸取一点甲状腺组织,然后由病理科医生制成病理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该组织,做出细胞学诊断并发布病理报告单。
穿刺就像打针一样,整个过程也就只需要几分钟而已,因此不必太过紧张。
病理报告中的
异型增生:也称为不典型增生、非典型增生、间变等,是上皮细胞由于长期受到慢性刺激出现的不正常增生。例如,宫颈异型增生就是指宫颈上皮细胞部分或大部分发生异型和不典型增生,报告中常常用"CIN"描述。CIN分三级,级别越高,发展为浸润癌(通常所说的癌症)的机会越多。建议:一旦有CINE级或者以上就要定期随访或积极治疗。同样,发生在肠道、支气管、乳腺等的病变有异型增生均要引起注意。
普通电子胃镜和无痛电子胃镜的区别
首先,不论你做普通的电子胃镜还是无痛电子胃镜,都要在做胃镜之前10分钟左右喝下叫做“盐酸达克罗宁”的胶状液体。
其作用是局部麻醉喉咙和食道部位,方便胃镜的管子从口腔经过喉咙和食道进入胃部,减少对喉咙和食道的损伤,所以喝的时候要慢慢吞服。
下一步,就是等待5~10分钟,等药效发挥后医生会叫你进去做胃镜,到此为止普通和无痛是一样的。
做无痛胃镜首先要做心电图。
如果心电图没问题,无痛胃镜会给你先吊水一会,然后进入手术室。
一般无痛胃镜是静脉麻醉,麻药的效果是5~10分钟左右,麻药是在手术台上医生给你麻醉的,过程中吊水不会停,你会带上鼻插管和手指心率器,保证你的麻醉安全。
然后你会在不知不知觉中昏睡过去,打麻药的过程完全没有感觉,一点疼痛都没有,你在不知不觉就进入睡眠状态,整个过程一点感觉都没有,很舒服。做完胃镜护士会叫醒你,你还需要挂1个小时左右的葡萄糖和生理盐水消炎。
如果做普通胃镜,就没有心电图、打麻药和挂水这三个过程,整个过程你是清醒的,医生会让你侧躺在手术台,睁开眼睛,全身放松,然后把胃镜管慢慢送进你的嘴巴,过程比较恶心,你可以尝试下用牙刷塞进喉咙的感觉,比这个还要恶心一点,但是不痛。
做完胃镜后,你可以直接拿到临床的胃镜检查报告单,直接去前台问护士打印,这个无痛胃镜和普通胃镜是一样的。拿着报告可以去找消化内科医生去配药。
除了检查报告,我们在7天后还需要拿一个病理报告,检查报告是初步诊断,而病理报告是在你做胃镜时,在你胃里取了一点组织,进行化验后得出的结果,可以检验你的幽梦螺杆菌数。
普通电子胃镜和无痛电子胃镜就是麻药的区别,后者更加舒服,但是价格贵,如果能够忍耐一下恶心干呕的感觉,做个普通的也无妨,还有,做完胃镜要多休息,因为会受到一点伤害。
增生性肠息肉怎么办
肠息肉分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可分为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等,有恶变倾向;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等。如果在病检下确诊是增生性肠息肉,是不要紧的,年年复查还是有必要的,息肉有一定的复发率,可以选择无痛肠镜。
肠息肉临床表现不一,早期可无任何症状,一般临床表现可有腹痛、腹泻、便血、大便中可含有粘液,或伴有里急后重感。息肉大小不等,可以为带蒂的,也可以为广基的;可以为单个或分散分布,也可为很多息肉聚集在一起。根据息肉的特征可分为幼年性息肉、增生性息肉、淋巴性息肉、炎症性息肉、腺瘤等。
在病理医生的显微镜下,就需要明确息肉的病理本质,增生性肠息肉可以是上皮发生的增生性病变,也可以是上皮下面的结缔组织增生或肿瘤所致局部粘膜的隆起。因此,病理报告上不能直接用息肉的诊断名称,病理报告应该是病理组织学的名称。
乳腺增生会发展成乳腺癌吗
乳腺增生会发展成乳腺癌吗?
不少年轻女性担心乳腺增生会进一步发展成乳腺癌。这需要分不同情况来分析:如果只是周期性的乳房疼痛和肿块,月经后就消失,这种乳腺增生的癌变风险不会增加。
如果持续性的疼痛和肿块,则需要就诊于乳腺专科医生,进一步检查了解乳腺增生的程度和病理类型,以确定是囊性还是实性。如果是囊肿,癌变风险也不会增加。
但如果是实性肿块,且影像学提示恶性可能,则建议活检确定病理性质。如果病理报告是细胞增生,但形态与正常细胞一样(无异型性),这种癌变的风险比正常人高出30%-90%;如果细胞形态异常,癌变的风险要比正常人高出4-12倍。
因此,在出现跟月经周期相吻合的乳腺增生,这倒没什么异常,如果是持续性的疼痛和肿块,那么就应该找乳腺专科医生就诊了,这其中乳腺增生有可能就会发展为乳腺癌。
总之,得了乳腺增生不必过虑,多数的乳腺增生属于生理性改变,非炎症也非肿瘤,也无需治疗。但要提醒女性的是,莫忽视日常一些小毛病,比如常生闷气、睡眠不规律、不爱吃素食、动物蛋白摄入过多等,这些都可能会引起乳腺增生。
病理报告单中如何查看肿瘤指标
1.肿瘤指标之异型增生:也称不典型增生、非典型增生、间变等,是上皮细胞由于长期受到慢性刺激出现的不正常增生。
例如,宫颈异型增生就是指宫颈上皮细胞部分或大部分发生异型和不典型增生,报告中常常用“CIN”描述。CIN分三级,级别越高,发展为浸润癌(通常所说的癌症)的机会越多。建议:一旦有CINⅡ级或者以上就要定期随访或积极治疗。同样,肠道、支气管、乳腺等病变有异型增生均要引起注意。
2.肿瘤指标之分化:一种组织的细胞从胚胎到发育成熟,要经过各种分化阶段,分化愈高,其成熟度愈好。在肿瘤报告中,一般需要描述其分化程度代表相应的恶性程度、预后等“信息”。
3.肿瘤指标之癌变趋势:即“癌前病变”。“癌前病变”并不是癌,但继续发展下去就有癌变可能。因此需要大家提高警惕。常见的有:
黏膜白斑:常发生于食管,口腔及外阴等处,如果黏膜鳞状上皮过度增生并伴着一定的异型性就有可能转变为鳞状细胞癌。
交界痣:多位于手掌、足掌、外生殖器和背部,经常受到摩擦,外伤或感染等刺激,容易发生癌变。
慢性萎缩性胃炎:大约10%的萎缩性胃炎病人可能发生癌变。
子宫颈糜烂:宫颈糜烂是妇女较为常见的病变,其中,重度宫颈糜烂中的鳞状不典型增生,容易发生癌变。
乳腺囊性增生及乳腺纤维腺瘤:多见于40岁以上妇女,随着年龄增大癌变可能性亦增大。
多发性家族性结肠息肉症:结肠息肉均为腺瘤性息肉,癌变率达50%,有家族史。
4.肿瘤指标之癌疑:此类报告表明,不能完全肯定是癌症,或对癌症的诊断有所保留,需进一步检查。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病变不够典型,性质难定;或虽倾向为恶性,但其组织量太少或有挤压等。此类报告中,多会出现“考虑为……”“倾向于……”“可能为……”等字样。例如,“直肠管状腺瘤伴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局部癌变可能”。这些报告均需要医生重新做活检或手术中开展冰冻切片,同时需要病人密切随访。
5.肿瘤指标之原位癌:原位癌是指癌细胞仅局限于黏膜的上皮层或皮肤的表皮层内,尚未穿透基底膜浸润到黏膜下层或真皮层的癌症。通俗地说,原位癌就是刚形成不久的初生癌,如宫颈、胃、皮肤原位癌等。总之,病理报告单上的肿瘤“信息”,可唤起人们对癌的高度警惕加强预防和减少癌症的发生。大家要科学看待病理报告,毕竟病理报告是由人做出的。有时病理报告也带有一定主观性,未必绝对准确。
原位癌发展成浸润癌需要数年时间
一般来说,癌症的发生大都是按照“癌前病变-原位癌-浸润癌一转移癌”的过程发展的,从原位癌发展成为浸润癌可能需要数年时间,在此期间,病人没有任何感觉,如不认真检查身体,很难被发现。
肺癌诊断标准
对于肺癌患者而言,疾病诊断最终要依靠支气管镜或者手术切除以后,获取的标本进行病理检测来判断。病理诊断是诊断肿瘤的“金标准”,其它检查都只是有助于医生发现、判断病情,或在治疗过程中跟踪治疗效果。也就是说,其他任何检查,如CT、MRI等,即使在影像上发现有肿块、病灶,都不能最终判断病变的性质、类型,确诊还要依靠病理诊断。这是肿瘤治疗过程中,最关键的依据。
一般来说,病理诊断中的大标本是指手术切除后获取的标本,小标本则是指通过支气管镜、胸腔镜或穿刺获取的活检标本。此外,在人体的体表进行活检取材获取的标本也称为小标本。
一个完整的病理诊断包括四个方面的信息:
第一,病人的基本信息,如姓名、性别、年龄以及病理号。其中,病理号是每个病人在检查的医院里拥有的唯一号码,十分重要。此外,每家医院根据情况不同,基本信息中还有病人的病案号或者ID号等;
第二,报告的内容,即送检标本来源的方式和部位。也就是说,需要标明标本来源于哪个器官,通过哪种方式获取的,如穿刺、腔镜或者手术切除等;
第三,病理报告的内容。病理报告内容是整个病理诊断中最重要的部分,包含通过检测后发现的病变类型、性质。手术切除获取的标本还包含肿瘤侵犯的范围、淋巴结是否发生转移以及有无脉管瘤栓等。此外,如果肿瘤病变不典型,在病理报告内容中还需增添鉴别诊断的内容,而肿瘤的鉴别诊断常常运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来实现;
第四,分子分型。对于肺癌来说,分子分型也是病理诊断报告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分子分型报告的具体内容,有可能是后续单独发报告,也有可能就在病理报告中附上,形成第四部分。
食道良性肿瘤病理报告
食管良性肿瘤:根据组织发生及病变部位分三类:
(1)管腔内粘膜型:发生于粘膜层向腔内生长,如息肉和乳头状瘤
(2) 粘膜下型:发生于粘膜下层,如血管瘤
(3) 粘膜外壁内型:发生于食管壁内肌层,如食管平滑肌瘤 食管平滑肌瘤为最常见的食管良性肿瘤,男性多见,均位于食管壁肌层内,不侵犯粘膜及粘膜下层,多为单发,80%以上肿瘤位于主动脉可弓水平以下的胸段食管,极少数可发生恶变。
临床表现:半数以上病人无显著症状,部分患者有轻度吞咽梗噎感,进展缓慢或间歇出现,可伴有胸骨后或上腹部疼痛或胀满感,少数巨大肿瘤可引起气道压迫而有呼吸道症状。
诊断:诊断主要依据食管钡餐造影及食管镜检查。造影:食管有局恨光滑的半月状压迹或充盈缺损,轮廓清楚,局部粘膜完整,肿物阴影与正常食管长轴呈锐角,对侧粘膜可见"瀑布征",上下缘可见"环状征",近侧食管不扩张。
鉴别诊断:先天性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后天性囊状动脉瘤,纵隔肿物及炎症,肿大的淋巴结引起的食管外压性改变。
临床上常将早期食道癌误诊为食管良性肿瘤,应将二者进行鉴别区分,一面耽误病情,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努力做到食道癌的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穿刺会导致肿瘤扩散吗 甲状腺结节穿刺活检要怎么做
操作方法:在B超定位下,用一根细针从甲状腺结节中吸取一点甲状腺组织,然后由病理科医生制成病理涂片,在显微镜下观察该组织,做出细胞学诊断并发布病理报告单。
穿刺时通常会进行局部麻醉,整个过程也就只需要几分钟而已,就像打针一样,因此不必太过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