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脏不好做什么运动比较安全
老年人心脏不好做什么运动比较安全
骑自行车
每周骑行3次,每次骑车至少30~60分钟,每次骑行10~20公里以上。
在骑自行车的过程中,血液重新分配,下肢的血液供给量较多,心率的变化也因踏蹬动作的速度和地势的起伏而不同。身体内部急需补充养料和排出废料,所以心跳往往比平时增加2~3倍。反复练习,能使心肌发达,心肌收缩有力,血管壁的弹性增强。
有调查显示,每周骑行3次,每次骑行10~20公里以上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可以减少50%。骑车时两腿交替蹬踏的动作,还有助于平衡发展大脑左右两半球的功能,提高其灵敏性,推迟脑细胞老化。
快步走
每天步行约3公里,时间在30分钟以上,每周5次左右。
走多快才算是“快走”?研究报告指出,散步速度在每小时走3公里以内,而每小时在4.5公里左右的才是快步走。走路有益于预防老化和老年病,维持身体健康。快步走可以提高心肌收缩力,改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同时可降低血压,调节血脂,调控血糖。快步走也可双手使用手杖,使运动更协调平稳。
太极拳
每周5次。
太极拳的动作舒展缓慢,全身肌肉放松,使心脏得到充足供血,但又不会加快心律,加重心脏的负担。太极拳通过缓慢、细长、均匀的腹式呼吸,使人体肺部的氧气充足,肠胃得到蠕动,增强消化和排泄机能,所以经常练习太极拳,对心脏病有防治作用。
游泳
每次不超过1.5~2小时,每周2~3次。
游泳可增加呼吸系统的机能,扩大胸腔活动幅度,增大肺的容量。游泳时水的作用力及水流对皮肤的按摩作用,使肢体血液易于回流心脏,使心率加快。长期从事游泳锻炼,心脏体积呈现明显的运动性增大,收缩更加有力,动脉增粗,血管壁弹性加大,每搏输出血量增加,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安静时心率徐缓。游泳还能刺激血液中运输氧气的血红蛋白量增加,提高人体摄氧能力。
跳舞
跳舞是一种全身运动,可放松身心,愉悦心情,减轻压力,促进血液循环,增加摄氧量,有益心脏健康。专家建议,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找个舞伴一起参加相应强度的舞蹈班。如果附近没有舞蹈班,那么可以在家中伴着最喜欢的音乐,跳30—45分钟。
老年人怎么预防心肌梗塞
1、预防老年人心肌梗塞要适度锻炼
一般来说,要达到锻炼的目的,每周至少要有三次认真的体育锻炼,每次不少于20分钟,但也不宜超过50分钟。开始时要先活动一下身体,如举臂、伸腿等。锻炼结束时要做一些放松活动,不应立即停止活动,更不应锻炼后马上上床休息,否则容易引起头晕,对心脏不利。在参加体育锻炼之前,应该先测定体力耐受程度。运动锻炼不要过度,过度会导致血压急剧上升,使左心室过度疲劳和促使发生心力衰竭。运动量一般可视年龄和健康状况而定。如果是心、肺功能都正常的人,可以根据锻炼后的最高心率限度来定。
2、预防老年人心肌梗塞要放松精神
愉快陕生活保持心境平和,对任何事物要能泰然处之;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但应避免竞争激烈的比赛,即使比赛也应以锻炼身体增加乐趣为目的,不以输赢论高低。
3、预防老年人心肌梗塞避免太过劳累
在平时要注意劳逸相结合,千万不要太过劳累,太过劳累心状的工作负荷就大了,就很容易出现心肌梗塞之类的心脏疾病,所以老年人在平时要注重修养,不要加重心脏的工作负担,否则就很容易出现心肌梗塞。
4、预防老年人心肌梗塞洗澡水不能太冷或太热
老年人在洗澡的时候要注意的问题有很多,要注意洗澡水的水温不能太冷或者太热,不能和体温的温差过大,否则就很容易受到刺激,血管受到强烈刺激的话,那么就很容易导致血管收缩,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5、预防老年人心肌梗塞要注意保暖
在天气忽冷忽热的春夏之交,一定要注意保暖措施或者降温措施,在天气冷的时候就应该添加衣物,否则就很容易出现心肌梗塞,出现大风的天气应该避免外出,天气太热的时候也应该避免外出,而且要注意降温措施。
老年人心脏不好吃什么 老人心脏不好吃谷类
谷类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能有效降低低密度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老年人群的食谱中尤其应该加入粗粮食物,如含麸面粉做的面包,褐色糙米,燕麦等。
老年人心脏不好怎么办
1、老年人心脏不好怎么办之少食多餐
由于心衰时胃肠道淤血会造成胃肠动力不足,所以若一次吃太多会引起消化功能异常。因此,饮食上需注意采用少量多次的饮食方式,同时还要注意饮食要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低糖,蛋白质充足,多吃新鲜蔬菜。饮水同样需注意“少量、多次、长时间”,切不可短时间内大量饮水,以免造成全身血容量增加而加重心脏负担,进而加重心衰。
2、老年人心脏不好怎么办之保持心情舒畅
焦虑、抑郁、悲观等不良情绪可引发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动脉收缩、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增加心肌耗氧量,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衰。因此,生活要有规律,劳逸结合,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于剧烈。
3、老年人心脏不好怎么办之采取半卧位
如果冠心病合并有肺部感染,可以采取半卧位,减少活动以减小身体的耗氧量,从而减轻肺的负担。同时可增强肺通气量,减轻呼吸困难症状。有条件的家庭可以使用家庭制氧机帮助患者实现家庭氧疗。
4、老年人心脏不好怎么办之多运动
运动可以促使心脏的小血管扩大、延长、增多,改善心肌的供氧状况,改善血液中脂质代谢。运动还有助于改善心肌代谢,提高心肌的工作能力和心脏的代谢功能。此外,还能提高血液的纤维蛋白溶解活性,防止血凝过高,对预防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很有帮助。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是防治心脏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5、老年人心脏不好怎么办之预防感冒
老年人心脏病患者要预防感冒、防止扁桃体、牙龈炎等。如果发生感染可选用青霉素治疗。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红霉素或林可霉素治疗。
老年人心脏不好吃什么 老人心脏不好吃蔬菜
有叶蔬菜为老人身体提供了大量纤维,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老年人多吃蔬菜可以帮助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防止心脑血管硬化;亮色蔬菜不但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维生素和纤维,还含有抗氧化的生物素,可以帮助老人降低血脂,防止血管硬化,维持机体健康,减少心血管疾病患病危险。
过劳死的高发人群都是哪些
第一位:在闹市骑车
比利时哈塞尔特大学研究人员发现,无论开车、骑车或步行上班,只要经过车辆密集的路段,都会增加心脏病的发作危险,主要原因是空气污染。其中骑车上班者的危险最大,因为这些人吸入的尾气最多、“受污染”最严重,他们同时还要耗费一定体力踩踏自行车,容易引发供血不足,缺乏内源氧。这两方面都是诱发心脏病发作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拥堵的交通很容易让人紧张、焦虑,引发血压升高。因此,不建议心血管高危人群在交通拥挤的高峰期骑车上下班。虽然骑车是一项很好的运动,但穿行在污染严重的马路上,弊大于利。老年人,特别是患有慢性支气管炎的老人,最好能避开交通高峰出行。
第二位:用力解大便
解干大便、搬桶装水这些突发动作,让人从静态中突然发力,内血压迅速升高,心脏承受的压力也会随之剧增。此外,血压不稳时,血管斑块的活动性会增加,容易脱落。老年人、习惯久坐者、高血压患者以及有心脏病史的人,都应避免突然发力。如果必须要进行,应提前做热身运动。平时多吃蔬菜,避免大便干结,必要时用点开塞露等辅助药物。
第三位:大量喝酒或咖啡
过量饮酒以及喝咖啡,弊大于利,会让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扣动心脏病发作的扳机。如果是长期酗酒的人,会破坏心肌,久而久之导致心脏衰竭。因此不论是喝咖啡还是饮酒,都要有节有度。正常成年男性每天喝啤酒不宜超过750毫升,换算成葡萄酒、低度白酒、高度白酒分别为250毫升、75毫升和50毫升;成年女性每天喝啤酒不宜超过450毫升,换算成葡萄酒、低度白酒分别为150毫升、50毫升。心脏不好的人尽量少饮酒和咖啡,以不引起心脏不舒服为宜。
老人心脏不好吃什么好
老人心脏不好可以多吃富含纤维质,钾元素丰富的食物,如苹果,香蕉,樱桃等水果,除了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足够纤维质,对人的心脏和肌肉功能有好处,降低心脏病发病率之外,还可以起到减肥作用。
谷类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能有效降低低密度胆固醇,防止血管硬化。老年人群的食谱中尤其应该加入粗粮食物,如含麸面粉做的面包,褐色糙米,燕麦等。
有叶蔬菜为老人身体提供了大量纤维,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老年人多吃蔬菜可以帮助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防止心脑血管硬化;亮色蔬菜不但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维生素和纤维,还含有抗氧化的生物素,可以帮助老人降低血脂,防止血管硬化,维持机体健康,减少心血管疾病患病危险。
心脏不好做事要6慢
起床要慢
人在睡眠中,血流相对缓慢,血压偏低。若一睡醒匆匆起床,体位的突然改变会使血压立即上升,心跳加快,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人可能对瞬间变化承受不了,附着在血管上的粥样斑块极易脱落,促使脑卒中或心脏病发作。因此,有心脏病、高血压的人或老年人晨醒后不要太急,最好先躺2~3分钟,再坐一会儿,搓搓脸、伸伸懒腰,下地后站两分钟左右,然后再活动。
低头弯腰要慢
低头弯腰过快或猛然抬头很容易导致体位性低血压,还容易闪腰,所以最好尽量避免这样的动作。如果必须做捡东西等动作时,弯腰应缓慢,最好手扶桌椅,使身体有个着力点。
转身要慢
不少人因心脏功能衰退和脑动脉退化,血管弹性降低,体位改变时常发生头晕眼花等状况。有中重度颈椎问题的人,突然转身还可能导致晕倒,甚至瘫痪。所以转身时,要注意动作别太快,幅度不要过大。
上下楼要慢
老年人控制力差,腿脚不灵,比如,明明想把脚放在楼梯台阶上,做到的却可能只是脚悬在半空,当意识到情形不对时,又不能及时纠正。因而,老人上下楼最好手扶栏杆、慢步而行,尽量别跨步,等双脚全部在一个台阶后,再走下一步,减少关节承重,这对骨质疏松老人尤为重要,可大大降低跌倒及骨折风险。
行走要慢
快速行走会加重心肌供血不足,诱发或加重心脏病。脑血管血液循环更有赖于心脏正常泵血,运动量太大会出现脑供血不足。因此,老人散步应慢行,还可准备一条手杖,增加双腿支撑力。散步一般每分钟60~70步即可。
骑车要慢
老人反应较慢,协调能力相对较差,若骑车过猛过快,容易摔倒,还会增加交通事故风险。因此,外出尽量步行,如需骑车应慢行,别过于用力,超出身体极限。每天骑车尽量控制在半小时内。若骑行中感觉身体不适,应停下休息。还可佩戴护具,包括护膝、护踝、护肘和护腕,以防摔伤、蹭伤。
老年人心脏不好吃什么 老人心脏不好吃豆类
豆类食品中含有大量对心脏健康有利的植物蛋白,脂类和纤维,老年人以豆制品代替肉类,可以减少摄入体内的饱和脂肪酸,帮助减少体内的胆固醇,防止心血管硬化,保护心脏健康。
心脏病的运动保健
心脏病的运动方式
对中老年人最安全、最有效的就是有氧运动,如慢步行走两脚交替支撑,不伤关节、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等。
适当的锻炼会对身体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如果运动量过大则会增加很多副作用,有些中老年人爬山存在攀比心理,看见别人走在自己前面,心里就开始着急,想要超过他,结果超速前进。这种突然超速会导致心肌供血不足,乃至缺血,引起心脏突然停跳,对心脏不好的人很危险,特别是冠心病人。
心脏就像汽车的发动机,一旦停止运动,不能向其它部位供油,这部车就跑不起来了。如果心脏停跳4~6分钟,不能向身体各个器官输送血液,尤其是大脑细胞缺氧超过4分钟,就会出现不可逆转的病变。要是抢救不及时,造成植物人状态,很难恢复。所以,有心脏疾病的中老年人,如果特别喜欢爬山,应选择坡度较为平缓,高度别太高的山,最好爬山地点附近有医院或急救中心。这样,一旦出现意外,可以得到及时的抢救。
爬山时,当身体开始出冷汗、面色苍白、心跳减慢、呼吸困难时,这种旁人难以察觉的体征,只有自己感觉得到,应立即停下休息。需要注意的是,爬山时一定要随身携带心脏的急救药物。同时要随时根据身体状况调整爬山的速度,不要把登顶作为唯一的目的。
除了登山这种运动是中老年人比较喜欢的意外,很多人都把游泳当成健身运动,心脏病人在选择运动时,一定要谨慎,最好不要游泳。心脏病人在游泳的过程中,往往还感觉不到累时,其实已经是过度劳累。如果下水前准备活动不够,水中温度与地面温度温差过大,突然进入凉水里,容易引起肢体血管和心脏血管痉挛,导致心动过速、喘不过气来,容易出现生命危险。如果一定要游泳,心脏不好的人在游泳时热身运动不要少,同时选择的水温最好和室温接近。游时速度不能太快,应慢慢地凫水,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就要上岸休息。
对中老年人最安全、最有效的就是有氧运动,如慢步行走两脚交替支撑,不伤关节、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等。但每次不要超过40分钟,这样能够避免时间过长,身体产生有害的物质---自由基。想运动时间长点儿的人,可以采用分段运动,如上午9点钟散步 30分钟,下午4点钟散步30分钟,晚上7点钟散步30分钟,同样能够达到健身的效果。
心脏病人运动环境
据报道,来自瑞典和英国的研究人员对20名60岁男性实施了一项调查。这些人至少6个月前有过心脏病发作的经历,刚被疏通过血栓,并正在接受治疗以防再次发病。研究人员发现,测试者在含有汽车尾气的房间内运动时,其心跳强度比在有新鲜空气的房间内弱,这是心肌得不到足够血液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