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出虚汗怎么食补 麦枣糯米粥
小孩出虚汗怎么食补 麦枣糯米粥
用料:小麦60克,红枣15克,糯米15克。
做法:将小麦、红枣、糯米分别洗净,一起入锅,加水适量,用大火烧开,再转用小火熬煮成稀粥。每日一次,连服5~7天。
功效:补脾和胃、敛汗安神,适用于身体虚弱,出虚汗等症。
秋季宝宝多汗应该如何调理
第1种:气虚型
宝宝遍身出汗,面色萎黄,胃口不好,经常感冒,消瘦,精神不隹。
食疗:
糯米小麦红枣粥:取糯米50克、小麦30克、红枣12克,将以上加水煮粥食用。
黄芪红枣糯稻根汤:取黄芪15克、红枣12克、糯稻根10克,将以上加水煮30分钟,食枣喝汤。
第2种:阴虚型
宝宝以夜间盗汗为主,常伴有低热,手足心热,午后面颊潮红,口渴,睡眠不好,大便干结,舌质红。
食疗:
麻麦浮地饮:取麻黄根10克、浮小麦30克、麦冬10克、地骨皮12克、糖12克。以上加水煮30分钟,去渣饮汁。
第3种:营卫不和型
宝宝白天多汗,手足不温,易感昌,或有低热,舌苔薄白。
食疗:
黄芪龙牡饮:取龙骨30克、牡蛎30克、黄芪15克、红枣12克。先将龙骨、牡蛎加水煮20分钟,再加黄芪、红枣煎20分钟,去渣留汁饮用。
小麦红枣桂园汤:取浮小麦30克、红枣12克、桂园12克,将以上加水煮30分钟食用。
第4种:局部多汗
如手足多汗,即使冬季也是手心出汗不止,影响学习,而其他部位汗并不多。出汗的原因多是由于先天因素或局部汗腺功能障碍所致。
食疗:
百合粥:取百合20克、粳米50克、白糖少许。将百合洗净与米同煮,待熟时加入白糖再煮10分钟,即可食用。
浮小麦饮:浮小麦15克,红糖适量。将浮小麦加水和红糖熬煮,去渣留汁饮用。
哪几种粥是最佳养胃的
1.糯米麦粥
糯米500G小麦600G煮成稀粥,食时加白糖.补肠胃,强气力,养心神,敛虚汗
2.麦皮牛奶粥
麦皮100G,牛奶300G,砂糖100G,黄油5G,盐适量.麦皮煮粥(线以水浸泡约半小时)将熟时加牛奶,再煮约10分钟,加白糖,黄油,盐煮至麦皮已烂.益气健胃,可治经常胃脘疼痛,腹胀,嗳气吐酸等症.也是胃或十二指溃疡者的食疗饮食.
3.牛肉粥
鲜牛肉50G加糯米100G砂锅内煮成粥加姜葱油盐各少许,再煮2,3沸即可.补中益气,滋养肠胃.不宜凉吃需趁热食用.
4.羊肉粥
羊肉150-200G切丁,粳米100G,葱3枚,姜3片细盐少许.砂锅煮粥.趁热服用,冬季为佳.益气补虚,温中暖下,壮胃健脾.
5.早晚养胃粥
粳米50克、大枣10个、莲子20克。莲子用温水泡软、去芯,粳米淘洗干净,大枣洗净。三者同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旺火煮开后,文火熬煮成粥。根据个人口味调味后早晚食用。养胃健脾,还可防治缺铁性贫血。
夏季多汗怎么用中药调理
宝宝遍身出汗,面色萎黄,胃口不好,经常感冒,消瘦,精神不隹。
对症下药:常用补气敛汗的中药。如炙黄芪10克、太子参12克、防风3克、煅牡蛎30克、山药12克、麻黄根10克、炒白术10克,煎汤,每日一剂。
食疗:
糯米小麦红枣粥:取糯米50克、小麦30克、红枣12克,将以上加水煮粥食用。
固表补气粥:取党参12克、白术10克、麻黄根10克、粳米50克、红糖12克。将党参、白术、麻黄根加水煮30分钟,去渣留汁。将粳米加入汁中煮粥,熟后加红糖食用。
黄芪红枣糯稻根汤:取黄芪15克、红枣12克、糯稻根10克,将以上加水煮30分钟,食枣喝汤。
神经衰弱吃什么好
1、桂圆红枣粥:桂圆15克、红枣5~10枚和粳米100克煮粥。有养心、安神、健脾、补血之功效。适用于心血不足,有心悸失眠、健忘乏力和自汗盗汗的患者。
2、海参粥:海参适量、粳米或糯米100克。先将海参浸透,洗干净,切片煮烂后,同米煮成稀粥。有补肾益精养血之功。适用于精血亏损、体质虚弱、肾虚尿频的患者。
3、拍子仁粥:拍子仁10~15克、蜂蜜适量和粳米50~100克煮成稀粥。有润肠通便、养心安神之功。适用于心悸失眠、健忘和慢性便秘的人。此外,单味枣仁(捣碎先煮)、莲子等均可与粳米同煮成粥,有同样疗效。
4、枸杞粥:枸杞60克、大米120克。将枸杞洗净,择去杂质备用。将大米淘洗干净,下锅煮至半熟,倒人枸杞一同煮熟即可。其特点是红白相映,稠糯微甜。有补肾明目聪耳之功,对头昏眼花耳鸣有效。
5、小麦粥:由小麦、大枣、粳米组成,是一剂治疗心气不足所致失眠、心悸、精神恍馏的良方,具有安心神、补脾胃之功。小麦粥的煮制方法是:取小麦100克,洗净,放人适量水中,煮沸 20~30分钟后将小麦捞出,加人淘净粳米100克、去核大枣6枚,煮熟后食用。每日1~2次。连服5~6天。若于本粥中加入炒枣仁10克,则安神效果更佳。
6、百合粥:老年人体弱多病,心血不足,往往导致心肾不交,失眠,多梦,健忘,心烦意乱,多愁善感,甚至整夜不能人睡。方用百合 30克,先用清水浸泡半日,去其苦味,再加大米50克,共煮至米熟有清香气味,加冰糖适量,早晚各服1次。失眠严重者,可冲服朱砂1克,每日2次。百合内含有少量淀粉、脂肪、蛋白质、微量生物碱(秋水仙碱)。具有清热养阴、润肺安神的功能,是治疗神经衰弱的强壮滋补有效药物。
7、糯米山药莲子粥:鲜淮山药90克(切片)、莲子30克、粳米250克,共煮粥,加少许糖渍桂花,即可服食。有补中益气、健脾养胃、宁心安神之效。
坐月子吃什么食物最好 粥类食物
可将以下食物煮成稀粥食用,利于消化吸收。
(1)淮山药粥:将淮山药和米一起煮成粥。可健脾开胃。
(2)花生米粥:将花生米和米一起煮成粥。可补气生血下乳,润肠通便。
(3)鸡汤粥:将鸡汤与米一起煮成粥。可益气健脾。
(4)赤豆糯米粥:将赤豆、糯米等量煮成粥,放少许红糖食用。可健脾益气生奶,利尿水肿。
(5)猪肾粥:将猪肾洗净、切碎,与大米和少许葱白煮成粥。可健脾益肾,补虚强筋骨。
(6)人参扁豆大米粥:人参6克,白扁豆100克,加入大米一起煮成粥,可补脾健胃,增进食欲,养血益精,止吐泻。
(7)小麦大枣糯米粥:小麦、大枣、糯米共同放入煮成粥。可健脾益气,敛汗安神。
腋下出汗有异味偏方
腋下出汗,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狐臭,是令人尴尬甚至痛苦的烦恼之一。到底有没有一些适合与改善此症状的食疗偏方呢?答案是有的。
1、糯米小麦粥:糯米、小麦各等份,煮粥,加红糖适量,每日晨起空腹服。
2、黄芪小麦粥:小麦50克,黄芪20克,红糖适量。加水煮粥,做早点饮用。
3、黄芪红枣汤:黄芪15克,红枣20枚,加水适量,文火煎1小时。食枣喝汤,每日分2~3次 服。
4、羊肚汤:浮小麦或糯米50克,羊肚1个,红枣5枚。羊肚洗净去污,小麦或糯米用清水洗 净浸透,同红枣装入羊肚中,放大碗里,隔水蒸至肚熟透为止,待凉,用少许油、酱油调味 ,每日食2次。
5、核桃莲子山药羹:核桃仁300克,莲子300克,黑豆150克,山药粉150克,分别研压成粉 后均匀混合,加入米粉适量,每次1~2匙入牛奶或稀饭中煮熟成羹,每日2次。
腋下多汗以自汗为主。其表现为脸色苍白,动则腋下汗出,体虚易感冒,舌淡苔白。治宜益气敛汗。按照以上的食疗秘方来调理,定能缓解这种症状。如果严重者,最好还是根据医生的指点进行。
小孩盗汗吃什么好
适用:脾胃虚寒引起的体虚多汗。
做法:用山药熬粥或者是炖汤即可。
功效:山药具有健脾补虚,滋肾养胃等功效,宝宝服用后脾胃功能得到改善,身体越来越强壮,所以虚汗多的毛病也能够有所改善。
功效:有益中气、补脾阴、止虚汗的作用。
做法:孩儿参10克,莲子15粒,放在碗内用沸水泡。去皮和芯后,将莲肉与参同放碗内,加冰糖和水适量,放在蒸锅内隔水蒸炖1小时。每天1剂,连服15天为一个疗程。
功效:适用于病后体虚、自汗、怕寒的孩子,尤适于病后胃纳不佳的孩子。注意,感冒的孩子勿服食。
做法:浮小麦50克、大枣6枚、糯米60克,水适量,熬粥即可。
功效:主治脾虚盗汗。
做法:核桃30克,莲子肉30克,黑豆15克,淮山药15克。把以上四味焙干研成细粉,每次按小儿食量,取粉煮成糊吃。可调成成味或甜味。煮时也可加适量大米或面粉,使汁更黏稠。
功效:能止盗汗(病后或肺结核后)。
做法:糯稻根30克,泥鳅90克。先把泥鳅宰杀洗净,用食油煎至金黄。用清水2碗(约1千克)煮糯稻根,煮至l碗时,放进泥鳅鱼煮汤。吃时调好味,连汤带鱼同吃。
哪几种粥是最佳养胃的
什么粥是最养胃的?
1.糯米麦粥
糯米500G小麦600G煮成稀粥,食时加白糖.补肠胃,强气力,养心神,敛虚汗
2.麦皮牛奶粥
麦皮100G,牛奶300G,砂糖100G,黄油5G,盐适量.麦皮煮粥(线以水浸泡约半小时)将熟时加牛奶,再煮约10分钟,加白糖,黄油,盐煮至麦皮已烂.益气健胃,可治经常胃脘疼痛,腹胀,嗳气吐酸等症.也是胃或十二指溃疡者的食疗饮食.
3.牛肉粥
鲜牛肉50G加糯米100G砂锅内煮成粥加姜葱油盐各少许,再煮2,3沸即可.补中益气,滋养肠胃.不宜凉吃需趁热食用.
4.羊肉粥
羊肉150-200G切丁,粳米100G,葱3枚,姜3片细盐少许.砂锅煮粥.趁热服用,冬季为佳.益气补虚,温中暖下,壮胃健脾.
5.早晚养胃粥
粳米50克、大枣10个、莲子20克。莲子用温水泡软、去芯,粳米淘洗干净,大枣洗净。三者同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旺火煮开后,文火熬煮成粥。根据个人口味调味后早晚食用。养胃健脾,还可防治缺铁性贫血。
虚汗的症状有那些
虚汗,顾名思义,这种多汗乃因体虚所致,它既可以单独出现,也可发生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多见于儿童,有些儿童入睡后出汗不止,间或身体冰凉,这便是医学上所说的“出虚汗”。有些儿童因为身体虚弱、感冒发烧或患肝炎等炎症使用大量抗生素(或其它药物)后,导致出虚汗。
成人也会出虚汗,一些体质虚弱的人在安静情况下,或无原因而全身或局部出汗,甚至大汗淋漓,这也是“虚汗”。某些患急慢性疾病者或产后妇女体质特别虚弱,往往也会出虚汗。
虚汗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常出虚汗极易导致脱水、体内电解质平衡紊乱、微量元素丧失等等。轻的常觉头晕、身软、面色苍白、食欲不振、睡眠不宁、身体消瘦;重者肌肉抽搐、心慌气短、记忆力下降、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可见,小孩出汗过多绝不可掉以轻心,应当及时治疗。
小孩出虚汗怎么办 饮食调理
小孩出虚汗时,要加强营养,合理膳食,荤素搭配,粗细兼吃,纠正患儿的偏食,厌食习惯,以增强体质。下列食疗也可参考选用:
用料:羊肉90克,黄芪15克,桂圆肉10克,山药15克,盐、麻油适量。
做法:将羊肉、山药、桂圆肉、黄芪一同放入烧锅中,加水煮沸,改用小火炖至羊肉熟烂汤浓,拣去黄芪,加入盐、麻油调味即成。每天吃一次,连服15天为一疗程。
功效:补脾益肾,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宁心安神,适用于小儿虚汗。
用料:小麦60克,红枣15克,糯米15克。
做法:将小麦、红枣、糯米分别洗净,一起入锅,加水适量,用大火烧开,再转用小火熬煮成稀粥。每日一次,连服5~7天。
功效:补脾和胃、敛汗安神,适用于身体虚弱,出虚汗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