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宝宝的智商教育
三岁宝宝的智商教育
早期阅读: 每天和他一起看一篇故事,用家里的大狗考利或者再去买一些以图片为主的故事书。故事要短小精悍,讲故事的时候注意加入一些形容词或者成语,丰富他的语言能力。给他讲故事的同时要求他复述,或者让他自己看着画面编故事。无论他编的是什么,都要鼓励他说下去,刚开始时可以帮助他一起编。
角色扮演游戏:和他一起玩看医生,过家家,去家乐福购物,警察叔叔抓坏蛋等游戏,自己编一下游戏内容,稍微丰富一点。你和宝宝一人扮演一个角色,如看医生的游戏,一个扮医生,一个扮病人。平时教他注意观察所扮演的这些角色。
增加知识面:可以通过在路上看到的任何事物来增加他的知识面,如各种动植物和建筑的名字,各种商店的用处,以及看着天空给他讲一些天文学方面的知识。
配合幼儿园的课程:复习学过的儿歌,唐诗和英文单词。
0~3岁宝宝的早教教什么
早期教育,简称早教。它不仅是指婴幼儿早期智力开发,更是促进孩子身心全面健康成长、和谐发展的教育。它包括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认知、情绪与社会适应能力等五大能力的刺激、锻炼和养成。
大脑发展的关键时期是0~3岁的婴幼儿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人的大脑迅速发展,形成今后智力、情感、运动、社会交往等各方面能力发展的基础。出生时,小儿的脑重量是成人的25%;1岁时是成人的50%;3岁时的脑重量已相当于成人的80%,而这时,几乎每个幼儿都突破了语言和学习的关口。4岁前,你的宝宝可以达到相当于17岁时所测智力的50%,接受过早期教育的儿童比未接受早期教育的儿童智商平均高出17%左右。因此,贝因美成功生养教理论认为,教育必须从出生开始。
父母在孩子成长、教育过程中扮演着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角色。父母在对宝宝进行早期教育的时候,要注重对其行为习惯、性格意志、交往能力的培养,寓教于生活,寓教于游戏,寓教于交往,而不是以单纯的传授知识技能为目的。在游戏中孩子模仿各种举动、言语和表情所积累的丰富印象,在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当中形成了自己的性格、兴趣和爱好。
基于婴幼儿个体的特殊性,0~3岁的早教有别于儿童教育,应以游戏为主,让宝宝在游戏中获得知识、积累经验、养成习惯。
哪些因素影响胎儿的智力发育
父母在最佳生育期生育的孩子:一份抽样结果表明,母亲在23岁以前所生子女平均智商为103,而24~28岁这段时间生育者则高达109,太晚生育(29岁以后)的子女又低于105。专家建议24~29岁为育龄女子的最佳生育期。至于男士,30岁左右当爸爸最合适了。
被胎教刺激发育的孩子:胎儿在3个月左右就有感觉,当母亲抚摸腹壁时,胎儿会用脚踢作为回应。到4个月时胎儿对外界的声音有所感知。声音不断地刺激胎儿感觉器官,促进其发育,在人体智力发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5~6个月时,胎儿能感受到外界一些活动,此时放一些音乐,孕妇进行腹部的按摩等胎教,可以促进胎儿的智力发育。
善于母婴交流的孩子:对婴儿进行轻轻地抚摸,可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应坚持每天3次对婴儿头、颈、胸及四肢做重点按摩,并抚摸婴儿全身,每天坚持15分钟,连续10多天可见效。
母体呈碱性的孩子:人体的体液呈微碱性,有利于身体对物质的吸收和利用。如果小儿体内缺少碱性物质,会影响激素的分泌和神经活动,这种儿童智商偏低。可改善孩子饮食结构,多食一些碱性食物可以提高学习成绩。一些食品如核桃、哈士蟆、珍珠、红枣等可以增进智力发育。含有维生素C高的食品也对提高智商有利。
吃母乳长大的孩子:营养学家对300名7~8岁的儿童做了智商测验,并与婴儿的食谱相对照发现,吃母乳长大的儿童智商普遍较高,平均比吃代乳品长大的同龄儿高出10分之多。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智力发育比较看重,在准妈妈怀孕期间,胎儿的大脑发育迅速,所以,准妈妈们,要想抱抱聪明,一定要避开那些不利胎儿智力发育的因素。
母乳喂养宝宝的好处
1.远血缘婚配生育的宝宝智力更高
有资料显示,父母均是本地人的孩子平均智商为102.45,父母是省内异地者平均智商106.17,而隔省婚配所生子女的智商则高达109.35。提示异地通婚可提高下一代的智商水平。
2.父母在最佳生育期生育的宝宝智力更高
一份抽样结果表明,母亲在23岁以前所生子女平均为103,而24~28岁这段时间生育者则高达109,但太晚生育(29岁以后)的子女又低于105。故专家推荐24~29岁为育龄女子的最佳生育期。至于男士,30岁左右当爸爸为优。
3.吃母乳长大的宝宝智力更高
英国剑桥大学营养学家对300名7~8岁的儿童做了智商测验,并与婴儿的食谱相对照,发现吃母乳长大的儿童智商普遍较高,比吃代乳品长大的同龄儿平均高出10分之多。
4.体重适中的宝宝智力更高
有关专家将超过正常体重20%的肥胖儿与同龄正常儿童相比较。发现其视觉、听觉、接受知识的能力均处于低水平状态。
5.坚持吃好早餐的宝宝智力更高
美国斯旺西大学心理学博士戴维·本顿特别强调早餐的重要意义。他的调查资料显示,吃早餐后参加高难度考试的学生,其得分明显优于那些空腹参考者。
什么样的孩子最聪明
1.远血缘婚配生育的孩子。
一般说父母智商高,孩子的智商也不会低。这种遗传因素还表现在血缘关系上,父母同是本地人,孩子平均智商为102;而隔省结婚的父母所生的孩子智商达109;父母是表亲,低智商的孩子明显增加。提示异地通婚可提高下一代的智商水平。
2.父母在最佳生育期生育的孩子。
一份抽样结果表明,母亲在23岁以前所生子女平均智商为103,而24-28岁这段时间生育者则高达109,但太晚生育(29岁以后)的子女又低于105。故专家推荐24-29岁为育龄女子的最佳生育期。至于男士,30岁左右当爸爸为优。
3.吃母乳长大的孩子
英国剑桥大学营养学家对300名7-8岁的儿童做了智商测验,并与婴儿的食谱相对照,发现吃母乳长大的儿童智商普遍较高,平均比吃代乳品长大的同龄儿高出10分之多。
根据研究表明,母乳的喂养时间可能和婴儿的智商有关。挪威科技大学的医学专家测试了345名13个月大婴儿的智商和运动技巧,并于他们五岁时重作测试。这些研究对象当中,近三分之二的食用母乳期至少都有六个月,不过其中有17%在不满三个月大时,就改以奶瓶喂食。
这个由维克(Torstein Vik)医师领导的小组发现,无论在哪个年龄层,哺喂母乳与运动技能都并无相互关联。
但是那些三个月大后就不再吃母乳的婴儿,到了13个月大和五岁前,分别在心智与整体智商方面的表现比平均低的可能较大。
这项发现支持了多数医师对“哺喂母乳最好”的建议。研究报告作出结论,“我们发现哺喂母乳期间长短与心智发展有正向关联,即使在调整过母亲年龄、教育、智商和怀孕期间吸烟与否等因子后亦然。”“我们的数据支持哺喂母乳期间较长对认知发展有益的假设。”
许多新妈妈抱怨,即使她们认为无法做到,仍受到保健专家和社会上愈来愈多要求哺喂母乳呼声的压力。母乳富含特殊营养素、荷尔蒙和抗体,可由母体传输给婴儿,让宝宝抵抗疾病感染、呼吸道的疾病和腹泻。专
家尤其建议开发中国家的母亲哺喂母乳,因为那些国家的婴儿若未在出生三、四个月前喝母乳的话,死亡的风险较高。
4.体重适中的孩子
有关专家将超过正常体重20%的肥胖儿与同龄正常儿相比较。发现其视觉、听觉、接受知识的能力均处于低水平状态。
肥胖宝宝存在哪些弊端?该如何避免呢?
肥胖宝宝的形成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营养过度,二是运动不足。因而导致了全身脂肪组织的过度增生和堆积,于是就形成了肥胖宝宝。
肥胖背后的隐患
引发合并症
肥胖宝宝活动时常表现出心跳过速、气短、易劳累等外部表现。同时还容易引起一些合并症,如婴儿期肥胖儿容易患呼吸道感染,重度肥胖儿童易患皮肤感染等。
由于肥胖儿童的胰岛素代谢有变化,因而在肥胖儿童中还常发现患有胰腺炎的孩子,后期可发展为糖尿病。
三岁宝宝的教育
亲子游戏:
1、广播电台:这个游戏着重培养孩子口齿清楚、态度大方,有表情说故事和念诗歌。
·点击进入游戏玩法
2、传电报:这个游戏着重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点击进入游戏玩法
儿歌推荐:
1、节约用水系列:《节约用水儿歌》、《请君节约用水》、《节约每滴水》、《节约用水》
·点击查看该阶段全部儿歌
2、形象力系列:《好哇好》、《老和尚背着鼓来了》、《我们想》、《哈哈镜》、《星星宝宝要睡觉》、《笨孩子》
·点击查看该阶段全部儿歌
绘本推荐:
1、《巴巴爸爸》: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在巴巴爸爸家里可以做一切疯狂的事。
·点击进入书籍阅读
2、《不一样的卡梅拉》:因其丰富生动、幽默诙谐的故事情节和活泼可爱、机智勇敢的小鸡形象而深受广大小读者喜爱和众多家长的肯定。
·点击进入书籍阅读
3、《好友记》:以一只小鸭和小鹅的友情,为孩子们讲述了友情的可贵,让我们一起好好感受吧!
·点击进入书籍阅读
4、《卡米的故事》:只是一些生活中的成长故事,无非就是不喜欢洗澡,害怕打针,也不想睡觉,还尿尿在裤子上了……而这些小故事,就是孩子的成长生活。
·点击进入书籍阅读
爸爸学堂:
父亲习惯容易影响儿女。以前,都说孩子在行为习惯上受母亲的影响比较大,事实上,正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由于父亲在家中往往以“权威”或“监督者”的形象出现,大到生活习惯和爱好,小到一笑一颦甚至某个细微的表情,父亲对孩子的影响更大。专家认为,父亲的生活习惯不仅关系到自己的健康,还会对子女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许多父子、父女不仅长相性情相像,他们的行为模式甚至由此引发的疾病也可能如出一辙。因此,父亲的好习惯会让孩子终身受益,反之亦然。
父母要谨防早教跑偏
0-3岁是孩子塑造“心理雏形”构建“人生意识板块”的重要时期,很多人见人爱的优智BABY就是在这个时期受到科学的早教指导,才为今后智商,情商的全线“飘红”奠定了基础。谨防早教“跑偏”
既然早教对BABY的成长如此重要,我们怎能袖手旁观?为了不再重蹈Michael的覆辙,很多家庭甚至将早教提前到孕期,怀孕时准爸爸会为BB吟诵诗词,播放胎教音乐;降生后BB的营养要补足,各种智力玩具也全面“跟进”。可在这呵护背后,却总有一些奇怪的现象让我们挠头:为什么宝宝不好好吃饭?为什么他总喜欢打人?都三岁了怎么还是老坐不住?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早教”是否正确呢?
玛丽早教专家:对于缺少经验的新父母而言,面对宝宝的教育问题很容易走进误区,最常见的就是把早期教育等同于智力开发而忽视在孩子营养搭配、心理健康、小儿疾病等诸多方面的关注。过分重视孩子智力的成绩,这无异于背离了婴幼儿早期发展指导的理念。要知道,健全的婴幼儿早教体系应该包括:婴幼儿早期智力开发,儿童成长发育评估;儿童免疫接种、保健;婴幼儿常见疾病预防和诊治及疾病筛查;婴幼儿饮食营养指导;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行为矫正;儿童心理健康咨询及心理测验和心理评估等多个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忽视了以上任意一点,宝宝在体能、智力及情商上出现发育不良的状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专业机构找“答案”
现在我们知道,0-3岁是孩子塑造“心理雏形”构建“人生意识板块”的重要时期,很多人见人爱的优智BABY就是在这个时期受到科学的早教指导,才为今后智商,情商的全线“飘红”奠定了基础。可对于没有经验的父母而言,面对早教这项系统工程应该从何做起,则成为他们最大的困惑。为此,医院建立了完备的早教指导方案,来帮助父母解除疑虑。
教你如何孕育聪明过人的宝宝
1、遗传基因
夫妻俩智商高,宝宝自然智商也不会低到哪里去。而没有超高IQ的普通人一样可以孕育高智商宝宝!从遗传的角度来说,想要宝宝聪明过人,就要尽量生个混血儿。有科学研究发现,夫妻之间血缘关系越远孕育出来的宝宝就越聪明。这样的混血宝宝不仅智商高,颜值也是相当高的哦!这一点想必不用小编多说,大家都知道混血宝宝五官都十分精致。反之,近亲结婚或者同村联姻,则会出现很多智障儿童,所以应该尽避免同村联姻。
2、准爸妈的婚育年龄
根据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母亲在23岁之前所生的宝宝平均智商为103,而在24-28岁之间生育的宝宝智商则高达109,母亲在29岁以上所生的子女智商普遍低于105,因此不要“早生贵子”也不要“晚来得子”。
最佳生育年龄:女性在24-28岁之间,男性在30岁以后,孕育宝宝才是最佳年龄。
3、生活环境
科学研究发现,得不到母爱及良好坏境生长的儿童,在3岁时平均智商为60.5,而处于良好坏境及母爱父爱沐浴的宝宝,他们3岁时的平均智商为91.8,除了生长坏境外,生活条件的优劣,宝宝接触到的父母交际圈等,都是影响宝宝智商的重要因素。由此可见,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对宝宝的生理及智商发育都是非常有利的。在这里,小编要强调一下,和谐的家庭生活多靠于父亲的维系,美国一家研究所,调查发现,与父亲接触多的孩子对外界的刺激敏感性、学习自信心、生活独立性,均有很强的优势,而且与父亲打交道多的孩子数学成绩也往往会更好一些哦!因此,小编要提醒各位准爸爸,不要把抚育孩子的责任全推给妻子,孩子在无法获得足够的父爱时,心理和智商都会受到负面影响。
4、饮食
饮食也是影响宝宝智商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吃母乳有利于宝宝智商发育,母乳中含有多种促进宝宝智商发育的活性物质,富含对智力发育有重要影响的牛磺酸,而且母乳中所包含的牛磺酸比牛奶要高出10倍之多。英国剑桥大学营养学家对30多名7-8岁的儿童做了智商测验,并与婴儿期的食谱进行对照,发现吃母乳的孩子智商比吃代乳品的孩子平均要高出10分之多。
影响孩子智力发展的六大原因
父母们都希望自家的宝贝生来就聪明活泼,免不了给孩子吃这个补那个,就希望孩子能赢在起跑线上,那么宝贝们的智力究竟是受哪些因素影响呢?我们还是一起来看看吧!
(一)遗传:一般说父母智商高,孩子的智商也不会低。这种遗传因素还表现在血缘关系上,父母同是本地人,孩子平均智商为102;而隔省结婚的父母所生的孩子智商达109;父母是表亲,低智商的孩子明显增加。
(二)母乳:母乳中含有多种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的活性物质,特别是对智力发育有重要影响的牛磺酸比牛奶要高出10倍之多。据调查,吃母乳长大的儿童比吃代乳品长大的儿童智商要高出3-10分左右。
(三)饮食:吃肉过多或贪吃的孩子智力会减低。不吃早餐的孩子智力会受到影响,这是因为早餐摄入的蛋白质、糖、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都是健脑的重要成份。
(四)肥胖:体重超过正常儿童20%的孩子,其视觉、听力、接受知识的能力都会处于较低的水平。这是因为肥胖儿过多的脂肪进入脑内,会妨碍神经细胞的发育和神经纤维增生。
(五)环境:生活在枯燥环境里的儿童,如弃婴,得不到母爱及良好的教育,智商会较低。据研究调查表明,这类孩子3岁时平均智商仅为60.5,反之,处于良好环境的3岁儿童智商平均为91.8。
(六)药物:某些药物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如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可使智商偏低,当停药若干年后,智商便会有所提高。
宝宝智力发育标准
宝宝在1到3周岁时属于幼儿,这是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家长要注意观察宝宝在不同时期的智力表现,以此来判定宝宝的智力发育水平是否正常。以下是不同时期的宝宝智力发育的标准。
1.一岁
一岁的宝宝如果可以自己站着、有支撑物时可以跨步、能够用拇指和食指拿小型物品、可以用手拿起放下物品、能够理解基本的词语如“给我”、能够叫出“妈妈”和“爸爸”的称呼的话,就是智力发育正常。
2.15个月大
一般智力水平正常的十五个月大宝宝已经会自己走路和起立,可以自己说出面部器官的名称,并且能够用身体手势来表达对排泄的需求。家长对宝宝说一些常用语的时候,宝宝也可以理解。
3.18个月大
十八个月大宝宝的智力标准是可以自己爬上台阶、依靠栏杆的保护上下楼梯、能够用勺子吃东西、翻阅书本并认清楚一些图画。
4.2岁
两岁宝贝智力标准是能够跑、依靠栏杆的保护上下楼梯、站立时可以踢球、能够较为流利的讲五个字的语句,自己能够戴帽子穿衣裤、在白天可以自己能控制排尿排便。
5.3岁
三岁宝宝的智力标准是可以倒着走、用两只脚交替着上下楼、能够数数到十、能够自己控制排便排尿、可以适当做一些清洁工作、能够绘画人像。
6.智力发育迟缓
所谓智力发育迟缓,指的是宝宝实际上的智力水平要比同龄宝宝出现的阶段较晚。要是宝宝智商程度比同龄人低的话,比如3个月的小朋友表现出1-2个月的智力,这就说明宝宝的智力发育水平迟缓了。
为何细节决定宝宝情商高低
很多0-3岁的孩子家长都咨询过情商培养课程,不知道如何选择。上吧,孩子年龄太小,不知道是否有效果?不上吧,万一孩子情商跟不上,岂不影响将来的发展。情商对于成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想在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家长对情商教育的复杂心理可以理解。但是0-3岁的儿童处于全面发展的阶段,体能、情商、智商同样重要,不可偏废。
从早期教育自身的综合性要求出发,儿童情商教育要与语言、思维、音乐、运动、美术、社会性等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首先,儿童的情商培养依赖于语言、思维等其他能力的发展。
宝宝只有在具备足够的语言沟通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基础上,能够准确地感受、表达自己的情绪,才能学习情绪、情感的认知和调控,才能更好地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
其次,儿童的情商培养贯穿在整个智力活动过程中,是语言、思维、音乐、美术等具体智能活动的教育目标。
比如思维活动,在发展儿童辨别、推理、认知、决策能力的同时,也给孩子提供了集体交往的环境和团队合作的机会。在共同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出来的信任和友好,比单纯的爱心说教更有助于儿童感受到友情的伟大,从而发自内心地体验到互帮互助的喜悦和幸福。儿童在植树、采摘、生日会等集体活动中,既发展了智商层面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发展了情商层面的人际交往能力。因此,情商教育不能依赖于单一的教育模式,尤其是只关注情商教育的课程,否则儿童势必陷入行为模仿的尴尬境地,影响其一生的发展。
专家建议 家长在选择儿童情商课程最好在4岁以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沟通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社会认知能力,对自我的权利、社会角色以及与他人的关系有了初步的了解,这个时候才通过系统的课程培养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即使在4岁以后的课程培养中,也要注重情商教育与其他能力培养的结合和互动,切莫陷入“单科培养”的误区。
影响孩子智力发育的因素
影响因素一:遗传
一般说父母智商高,孩子的智商也不会低。有一种学说认为,父母血缘关系越远,孩子智商越高;混血儿漂亮又聪明就是常被这种学说引用的一个证明。当然,不同种族、民族之间的婚配也能生育聪明的孩子。近亲婚配却是生育痴呆儿的祸根,“同村婚育”等就地取材式婚育观念也是不宜提倡的。
影响因素二:母乳
母乳中含有多种促进儿童智力发育的活性物质,特别是对智力发育有重要影响的牛磺酸比牛奶要高出10倍之多。据调查,吃母乳长大的儿童比吃代乳品长大的儿童智商要高出3-10分左右。英国剑桥大学营养学专家对30多名7-8岁的儿童做了智商测验,并与婴儿期的食谱进行对照,发现吃母乳的孩子普遍智商较高,平均比吃代乳品的孩子多10分。奥秘在于母乳中含有多种可促进儿童大脑发育的活性物质,特别是一种叫做牛磺酸的特殊氨基酸,不仅能增加脑细胞的数量,促进神经细胞的分化与成熟,还有助于神经节点的形成。与牛奶相比较,母乳中牛磺酸的含量高出10倍多。
影响因素三:饮食
因为营养物质是宝宝智力与脑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让宝宝在日常生活中多吃些健脑益智的食物必有好处,同时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也不容忽视。
饱食:进食时,消化道血管扩张,周身血液集中在胃肠道,以至脑部缺血缺氧。如果宝宝吃的过饱,容易造成脑部长时间缺血,从而不利于大脑的发育。
节食:虽然说吃的太饱会导致大脑早衰,但是并不意味着吃的越少越好,大脑和智力的发育需要全面的营养。蛋白质、核酸、磷脂和卵磷脂的缺乏会使脑细胞数减少,脑体积变小,神经胶质细胞、神经纤维发育差,造成智力发育迟缓,因此宝宝的饮食要保证多样性。
素食:有的人荤食不沾口,导致脂肪摄入减少。占脑细胞成分60%的不饱和脂肪酸人体不能合成,需经食物补充,特别是鱼类富含的多味不饱和脂肪酸肝二磷刘烯酸,是人脑中含量最高的脂肪酸,它关系到脑细胞的生长与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护。鱼贝类富含的牛黄酸,对脑神经的发育有重要作用。因此,荤素兼顾的饮食是儿童健康发育的重要条件。
炸食:在烹饪中经受高温焦化,不仅可使蛋白质变性,失去生物活性作用,而且还可突变成有害物质。容易使细胞退化,因此不宜长期食用。
影响因素四:体重
体重超过正常儿童20%的孩子,其视觉、听力、接受知识的能力都会处于较低的水平。另外,也有不少孩子骨瘦如材,同样也对大脑的发育不利,进而影响智力的发育。这些孩子中除了少部分是由于疾病因素所致,大多与挑食、厌食有关。现在多数独生子女家庭或多或少存在宠孩子的现象,不少孩子往往一日三餐不正常,零食倒不离嘴,营养不良在所难免。
影响因素五:环境
生活在枯燥环境里的儿童,如弃婴,得不到母爱及良好的教育,智商会较低。据研究调查表明,这类孩子3岁时平均智商仅为60.5,反之,处于良好环境的3岁儿童智商平均为91.8。
影响因素六:药物
某些药物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如长期服用抗癫痫药物可使智商偏低,当停药若干年后,智商便会有所提高。
影响因素七:人体生理节律
科学研究表明,每个人从出生起一直到生命终止,身体内一直存在着体力、情绪及智力三方面的周期性变化,这种周期性的变化为人体生理节律。
人体处于生理节律低潮期或低潮与高潮期临界日时,身体易疲倦,并情绪不稳、做事效率低、注意力难以集中或健忘、判断力下降。同时,身体抵抗力下降,易被病菌侵扰,感染疾病的几率增大。受孕时,如果夫妻一方处于高潮,另一方处于低潮,易生出健康和智力情况一般的孩子;如果夫妻双方都处于低潮期或低潮与高潮期临界时,易生出体弱、智力有问题的孩子。
影响因素八:婚育年龄
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母亲在23岁以前所生子女的平均智商为103.24,而在28岁期间生育者高达109.29,但29岁以上所生的子女智商又低于105,故专家建议24--29岁期间为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至于男性,则以30岁左右为优。"早生贵子"与"晚年得子"对子女的智力发育皆是不利的。在适宜的年龄生育的父母在生育孩子的过程中可有充沛的精力,这对提高孩子的智力发育也是非常重要的。
影响因素九:父母的文化水平
家庭是影响孩子智力发育最重要的场所,父母的文化水平对孩子体格、智能、心理等诸方面的发育均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据专家披露的资料显示:父母均为小学文化程度的儿童,平均智商为983,父母初中毕业者为103.3,高中毕业的为108.1,获有大学专科以上毕业证书的,其孩子的智商可达109.9,这表明父母受教育程度越高,儿童的智商也相应上升。新加坡政府奖励大专以上毕业的母亲生育两胎甚至三胎,而对文化程度较低妇女生育两胎以上则要加税,奥妙在于此。
故“望子成龙”的父母们首先必须加强自身的修养。当然,并不能单凭受教育程度来判定父母的文化水平,只要自身努力,受教育程度低的人群中也不乏事业有成、育儿有方之辈。
最常见三种情商教育误区
1、学前期是培养孩子情商的黄金时期
都说教育要从小抓起,但是这“小”是要小到什么时候呢?其实学期起就是培养孩子情商的黄金时期,这个时候的孩子如刚破土的小苗,对什么都不算太懂,想象力丰富,好奇心也强。此时,适当给孩子进行情商教育会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2、情商是儿童人格性格教育的必要成分
情商是人格性感教育中的必要组成部分,一个人拥有再高的智商,如果情商为零,连简单的穿衣吃饭都不懂,那有何用呢。
3、情商对儿童一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一个人不仅拥有智商,还有情商,高智商的人常发展为天才,高情商的人则是社交能手,所以在孩子的教育中,不能只考虑智商的培养,而忽略了情商的重要性。
儿童情商教育的3大误区
1、幼儿园重视不足
一般来说,国内填鸭式的教育只注重孩子的认知课程。在幼儿园里面,语言、数学领域课程竞争激烈,艺术氛围浓厚,但是情商教育却无从谈起。同时,情商教育对教育者的要求也更高,因为情商教育不如学习知识那么具体,需要专业的心理教师,也没有既定的教育模式,很多教师根本没有经验也不知道该如何入手。教师无从入手的原因,一方面是没有受过相关的学习和培训,另一方面校方不愿支持,也得不到家长和专家的支持。
2、教师能力缺失
近些年来,常常有人爆出幼儿园老师虐打孩子的事件。暂且不论具体事件如何,至少可以从中看出在如今的教师队伍里,有些教师的能力明显不足。有些教师在进行情商教育的时候往往会把自身的压力带入其中,或是把情商教学等同于认知课进行操作,不尊重孩子,甚至进行心理恐吓,或是自身对情商教育的认识不正确,认为只有心理有问题的孩子才需要情商教育,不敢面对情商课程,怀疑自己的情商教研能力。
3、家长方法不当
情商教育在家长中的误区可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顺其自然型。有些家长提倡幼儿教育要顺其自然,不能勉强孩子怎么做。其实不然,在幼儿成长过程中,若不能及时给予正确、必要与系统的指导与教诲,树大也会弯的。孩子在成长期需要父母的正确引导。
第二种是溺爱型。很多父母都把孩子当成心头宝贝,事事迁就,什么都包办齐全,就怕孩子受半点委屈。殊不知,孩子往往就在这些溺爱中“溺死了”,可能连最基本的为人处世之道都不懂,无法独立。
第三种是关心孩子。关心孩子没有错,错就错在明明不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却还一直给孩子硬塞些不适合的东西,最后孩子没有成龙,家庭战争却有可能已经大战几百回合了。
情商教育不仅要从娃娃抓起,还要教育者、家长等走出情商教育的误区,正确认识情商教育。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教师是孩子的启蒙和引导,任何一方做不好,都会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幼儿的情商教育勿入3大陷阱
情商作为一种重要的心理品质和成功因素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甚至延伸到早教领域。“望子成龙”的父母们迫切需求儿童情商培养又不知道如何教育,可是这样却往往容易落入商家的广告圈套。
为了给孩子选择正确、合适的情商教育,专家提醒父母警惕以下误区:
1、首先,情商教育与智商教育密切结合,缺一不可。
如果说智商主要反映人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观察能力、计算能力、律动的能力等。那么情商主要反映一个人感受、理解、运用、表达、控制和调节自己情感的能力,以及处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情感关系的能力。
智商与情商密切结合,共同构成儿童快乐成长和未来成功的基石。宝宝只有具备了语言、思维和基本的关系认知能力,才能更好地在同龄伙伴交往中培养人际关系能力,学会认知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离开智商谈情商或者离开情商谈智商都是谬误,尤其在早期教育阶段更应该以综合培养为主,切莫从智商教育的极端走向情商教育的极端。
2、其次,情商教育应远离单纯的行为模仿,让儿童在真实的生活中体验并提高。
由于0-6岁的儿童在语言、思维、社会认知等方面还处在不断发展的阶段,很难构建心理和行为的一致性关系。单纯的情商培养体系容易让儿童陷入行为模仿和习惯性反应,而没有从心理上认同。
比如一个2岁的宝宝在情商课堂上学习“分享”,他在教师、父母的指导下把蛋糕分给其他小朋友,但是她不明白为什么也无法用语言与其他小朋友沟通,那么“分享”对他而言就是一种具体的行为,不是从内心体验到喜悦感和认同感。情商教育要充分尊重儿童的自主性,与语言、思维等课程相结合,切莫陷入灌输式传授。
3、最后,情商教育的最佳年龄是4-6岁。情商教育的主要内容是情绪、情感。
无论是自我情绪的感受、表达、调控,还是自己与他人情感关系的维系,都需要在儿童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社会关系认知的基础上。
宝宝还不能用语言熟练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又如何调控自我的情绪,到头来自信、快乐只能流于表面,成为单纯的行为模仿。0-3岁的儿童,需要从音乐、语言、思维等各个层面进行综合性培养,促进身心健康和综合智能发展。
等宝宝具备一定的语言、思维和社会认知能力的时候,一般在4-6岁,通过适当的情商课程,才能引导宝宝正确认识情绪、管理情绪、自我激励、用社会性手段解决实际问题。
决定宝宝智力发育的关键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很重要的,很多的父母也是都很关注孩子的智力的发育的,对于孩子的智力发育也是不能忽视的,决定宝宝智力发育的关键也是有的,下面就介绍一下决定宝宝智力发育的关键。
第一个因素:母亲精神健康状况。
如母亲被两次以上诊断为有情感障碍的,则为高危因素,她的宝宝易发生智力障碍。因此,保护母亲情感的稳定和平衡是极为重要的。
第二个因素:母亲有否抑郁。
智商高的宝宝,他们的母亲75%无忧郁;低智商宝宝的母亲有忧郁者占25%以上。
郁郁寡欢,闷闷不乐,这种心理压抑也是高危因素,对宝宝的成长极为不利。
第三个因素:双亲教育宝宝的观点。
智商高的宝宝,双亲75%是非专制型的;低智商宝宝的母亲至少25%是采取专制型教育的。专制、强迫性教育是高危因素。
第四个因素:母子间的相互影响。
智商高的宝宝,他们的母亲75%有较多的自发爱抚表示,而缺乏自发爱抚行为的则为高危因素。
第五个因素:母亲受教育程度。
母亲受过中等以上的教育,其宝宝发生智力障碍的较为少见。
以上就是对决定宝宝智力发育的关键的介绍,现在应该是有了解了吧,一定不要忽视了对孩子的智力发育的注意,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