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菜山药煲猪肚的做法 食材
芥菜山药煲猪肚的做法 食材
主要食材:芥菜50克。
其他食材:山药50克、猪肚150克、生姜、清汤、食盐、鸡精、糖各适量。
推荐7款煲汤食谱祛除湿气
1、茯苓骨头汤
材料:猪脊骨500克 、茨实50克、薏米30克、土茯苓(干)30克。
做法: 将猪骨头冲洗干净备用。茨实、薏米、土茯苓洗净备用。瓦煲内放适量水,将猪骨头倒入。倒入茨实、薏米、土茯苓。开大火烧开。用汤勺将浮沫撇去,再开小火慢慢煲1.5个小左右,关火前5分钟加盐即可。
2、淮山猪骨汤
材料:茯苓、淮山各15克,炒扁豆、薏米、谷牙、麦芽各10克,陈皮1/4个,猪骨500克。
做法:猪骨斩件焯水。各种药材用热水洗净,陈皮刮去囊。除猪骨外所有材料加适量清水煲滚,后放猪骨再煲滚,小火煲至扁豆软烂(大概1.5~2个小时左右)即可。
3、砂仁陈皮鲫鱼汤
材料:砂仁6克、陈皮1/4个、鲫鱼300~400克、芫荽4棵、生姜3片。
做法:砂仁打碎;陈皮浸泡去瓤;芫荽洗净;鲫鱼宰净,去鳞、肠杂,置油锅慢火煎至两边微黄。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个小时,调入适量芫荽及食盐和生油便可。
4、咖喱鸡丝羹
材料:鸡肉400克,红萝卜、薯仔各150克、洋葱100克,青豆仁50克,蒜茸、辣椒丝、姜丝各10克,咖喱粉20克,鲜奶250毫升。
做法:鸡肉洗净切细丝,马蹄粉芡拌匀,起油镬炒至刚熟就铲起;红萝卜、薯仔、洋葱去皮切丝。起油镬下蒜茸、辣椒丝、姜丝炒香,溅入绍酒后下水1500毫升(6碗水量),滚后下红萝卜丝和薯仔丝至熟,下鸡丝、青豆仁、洋葱、鲜奶、咖喱粉和适量食盐少许、胡椒粉白糖,推入马蹄粉40克拌均的芡,下少许生油便可。为3~4人量。
5、拍姜韭菜滚猪红
材料:生姜60克、韭菜100克、猪红500克。
做法:生姜去皮切块,拍裂;韭菜洗净切段;猪红清水漂洗。在镬中下清水1250毫升(5碗量)和姜,武火滚沸后,下猪红滚熟后,下韭菜,下盐、油便好,为3~4人量。
6、狗肚鱼大芥菜汤
材料:大芥菜500克、狗肚鱼500克、生姜2~3片。
做法:狗肚鱼宰净,去头、内脏,然后切为两段,用少许鱼露腌5~6分钟;大芥菜洗净,切段状。在铁镬内加入清水1500毫升(约6碗水量),并投入适量食盐和生油,武火煮沸后,加入大芥菜,滚腍后,再加入狗肚鱼,滚熟后便可。快捷简单,可供3~4人用,亦汤亦菜。
7、藕丝百合汤
材料:莲藕、百合、冰糖。
做法:将莲藕清洗干净,然后去除外皮之后切成细丝备用;新鲜的百合剥片之后也是切丝备用;在锅中加入适量的清水,煮开之后加入准备好的莲藕丝以及百合丝;大火烧开之后小火熬煮,等到莲藕和百合变得软烂之后加入准备好的冰糖,搅拌均匀之后就可以直接起锅服用了。
夜间尿频者的食疗方法
核桃炒韭菜
以核桃仁30克油炒,拌入切段的韭菜200克及虾肉若干,用盐调味佐餐。可补肾壮阳。
炖蚕蛹
取蚕蛹、核桃仁各25克,芡实、党参各15克,白果(银杏)5枚,生姜1片,炖服。能补益肺脾肾、缩尿暖腰。
竹丝鸡汤
取鸡四分之一只并去皮,巴戟天(中药房售)用盐水炒制10克,杜仲用盐水炒制15克(破坏杜仲胶以利药材出味),淮山药15克,所有材料煲汤服食,能补肾阳,温而不燥。
猪小肚汤
猪小肚(膀胱)一个,莲子肉、芡实各20克,田七片6克或田七末3克,陈皮半片,煲汤或炖服。能补脾固肾,散瘀缩尿。
芥菜山药煲猪肚怎么做 做法步骤
1.将猪肚清理干净,放入沸水中焯一下。
2.将山药和芥菜洗净后,山药去皮、切片,芥菜切段。
3.锅置火上,放入清汤、山药、猪肚、生姜、芥菜大火煮开。
4.转小火慢煮大约1个小时左右即可。
阴道炎食疗
淮山鱼鳔瘦肉汤
食材:淮山药30克,猪瘦肉250克,鱼鳔15克,调味料适量。
做法:淮山药、猪瘦肉洗净切块,鱼鳔用水浸发,洗净,切丝。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调味供用。
功效:滋阴补肾,涩精止带。
马鞭草猪肚汤
食材:马鞭草30克,猪肚100克,调味料适量。
方法:马鞭草洗净后,切成小段,猪肚切片。将水煮沸,把猪肚、马鞭草倒入煮沸。去渣取汁,每日1次。
功效:解毒杀虫,清热利湿。孕妇及脾胃虚弱者慎用。
淡菜芡实墨鱼汤
食材:淡菜100克,墨鱼(干品)50克,芡实20克,猪瘦肉100克,调味料适量。
制作:将淡菜和墨鱼分别用清水浸软、洗净,连其内壳切成3-4段;芡实洗净,猪瘦肉洗净。把全部用料一起放入沙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小时,调味即可服用。
功效:滋阴清热,收敛止带。
治疗胃溃疡吃什么好
一、田七鸡蛋羹
食材:田七末3克,藕汁30毫升,鸡蛋1个,白糖少许。
做法:
1、将鸡蛋打破,倒入碗中搅拌。
2、用鲜藕汁及田七末,加白糖,与鸡蛋搅匀,隔水炖熟服食。
功效:可治血瘀型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以及出血。
二、佛手扁薏粥
食材:佛手10克,白扁豆、薏米、山药各30克,猪肚汤及食盐适量。
做法:将佛手水煎取汁,去渣,纳入扁豆、薏米、山药及猪肚汤,煮为稀粥,略放食盐调味服食,每日1剂。
功效:适用于胃脘灼热疼痛,口干口苦,心烦易怒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等。
三、白胡椒煲猪肚汤
食材:白胡椒15克,猪肚1只。
做法:白胡椒略打碎,猪肚去杂并洗净放水适量,慢火煲,调味后服食。
做法:此款汤适用于虚寒型溃疡病。
2款粥养出好气血
1、黑糯米粥
材料:大枣30克、黑糯米100克、桂圆10粒和适量红糖。
做法:首先,将大枣、去皮的桂圆、黑糯米洗净,然后,加入大枣、桂圆和适量水煮成粥状,根据自身口味加入适量红糖。
大枣能补血益气,桂圆也具有益气作用,气色不好可以试试黑糯米粥。
2、山药栗子猪肚煲
材料:鲜山药500克、栗子50克、猪肚1个和适量生姜、料酒、精盐。
做法:首先,将鲜山药、栗子去皮、洗净并把山药切块。把猪肚用面粉或精盐多次搓洗洗净并切块,加入适量的姜、酒、清水,煲至八成熟后,加入山药、栗子,最后加适量精盐。
山药补中益气,气血两亏,尤其是脸色不好的人,喝山药栗子猪肚煲可以补气养血。
月经过多的一周菜谱
星期一
早餐:参枣糯米粥、油条、面包。
中餐:菠菜炒黑木耳、茜草烧猪蹄、鱼肚烧白鸽。
晚餐:清炒菠菜、养阴凉血排骨煲、甲鱼山药汤。
星期二
早餐:糯米阿胶粥、芥菜卷烧鸡蛋、蛋糕。
中餐:肉末烧茄子、黑豆木耳煲猪尾、止血甲鱼汤。
晚餐:甜点黑木耳、藕炖猪排、三七蒸鸡。
星期三
早餐:黄芪粳米粥、八珍糕、咸蛋。
中餐:精杞煲乌鸡、三七藕汁打鸡蛋、山萸核桃煮猪肾。
晚餐:马兰茅根饮、鹿鞭阿胶汤、生地炖乌鸡。
星期四
早餐:三七粉粥、面包、酱瓜。
中餐:荠菜烧肉、四季豆腐、乌鸡养血汤。
晚餐:芥菜炒藕丝、藕鱼烧牛肚、木耳烧鸽肉。
星期五
早餐:枣仁萸肉粥、泡菜、炒蛋。
中餐:鸡冠花蛋汤、菠菜炒猪肝、归参烧乳鸽。
晚餐:粟子炒白菜、小黄鱼汤、茜草炖猪蹄。
星期六
早餐:牛乳桑椹粥、榨菜、面包。
中餐:芹菜炒肉丝、当归生地羊肉汤、红豆烧白鸽。
晚餐:蕹菜蜂蜜汁、清蒸带鱼、甲鱼山药汤。
星期日
早餐:黑木耳煮红枣、豆浆、馒头。
中餐:干炸肉丸、芪枣鹿肉煲、甲鱼山药汤。
晚餐:鲜藕炒蛋、阿胶龙眼鸡肉汤、清炒菠菜。
大薯的烹饪食谱
大薯蒸肉
海南的大薯多,价廉,约每公斤2元,是一种健胃的保健食品。大薯在四川被称为脚板苕,学名又称为块根山药,具有和山药相似的健胃作用,口味也有几分相近。
【主料】:大薯500克,猪肉250克。
【辅料】:姜20克、葱20克、酱油、盐适量、白糖5克,菜油少许。
【做法】:猪肉洗净、切成小块,姜、葱切成末,大薯刮去外皮,洗净,切成块。
锅中倒少许菜油,油到七分热时,把猪肉放到锅中炒一下,然后放入姜末,酱油、盐、再继续炒2分钟,再放入大薯、葱花、白糖,炒匀铲出,装到一个薄边碗里,放入蒸锅蒸30分钟即可。
【特点】:肉香软,大薯糯,有山药的清香,可口,可以当菜吃,也可直接当作主食吃。
大薯芥菜汤
大薯属粗粮,性平味甘,含纤维素高,能有效加速消化吸收,对清理肠胃好。而芥菜苦中带甘,清润喉咙,具去积腻、疏风热、通理肺的作用,而且蔬菜纤维丰富,利于排毒,尤其适合高血压、肥胖者食用。大薯芥菜汤实为一道家庭老少皆宜的菜式。
【材料】:芥菜400克、大薯300克、生姜少许;
【做法】:
1.芥菜洗净切段,大薯削皮切小粒,生姜拍碎备用;
2.烧红锅,放油,爆香生姜,把大薯放进锅、加点米酒稍炒,放水煮滚;
3.把芥菜倒进烧开了的汤里,滚三至五分钟后,加盐及调味料,即可盛起食用。
大薯腊肉煲
【主料】:腊肉(生)400克,山药480克
【调料】:青蒜10克,豆豉10克,盐3克,味精1克
【做法】:
1. 用温水洗过腊肉,去皮,切件;
2. 大薯(山药)去皮,洗过,切片件;
3. 青蒜切段;
4. 烧热瓦缸,下油,放入青蒜、腊肉、豆豉爆过,续下大薯肉,豆豉爆过,续下大薯搅匀,注入两碗清水,调适味,加盖同煮至大薯熟为止,原煲上席。
儿童开胃生津养心安神六食谱
一、儿童夏季补钙汤饮
黄豆眉豆煲鱼骨
夏季孩子的发育最为迅速,在饮食上更要注重补钙,喝鱼骨汤是非常不错的选择,而且有助于去除孩子的脚气,而且这款汤有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
材料:眉豆、黄豆各40克,鱼骨500克,猪瘦肉100克,生姜3片。
清补凉煲鸭
老鸭性味甘寒,滋阴降火尤甚,且营养丰富。清补凉共八味中药中,以沙参、玉竹、枸杞子洋阴为主,配以润肺之百合,健脾之淮山、莲子、大枣,祛温之薏米,组方合理,不粘不腻,不温不燥。
材料:准备1只老鸭、沙参、玉竹和枸杞子、百合、淮山、莲子、大枣、薏米各10克。
二、夏季开胃生津汤饮
山稔煲大芥菜
天气酷热,山稔煲大芥菜汤正好解暑。该汤味道清润、苦中有甘、微酸,喝下后顿感消暑醒胃。它还具去积腻、疏风热、解暑邪的作用,同时还适用于高血压、肥胖或风热感冒轻症,头痛发热,咳嗽痰黄,口干舌燥、消化不良等。
材料:山稔5个,大芥菜500~1000克、生姜2~3片。
山稔干煲鲫鱼
夏季饮食上宜酸味以固表,山稔又称三稔,与杨桃同类,杨桃性平味甘甜,而它性平味酸、甘、涩,其功能生津止渴、健胃消积并能散风热山稔干煲鲫鱼,有助于老人夏季润肠通便,降脂、降糖、降血压。
材料:山稔5个,鲫鱼1条,生姜2~3片。
三、夏季养心安神汤饮
糯稻根煲泥鳅鱼
“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夏季人体津液消耗大,天气容易反复,有心脏病或抵抗力差的人容易不适,并且冠心病在夏季的并发率比较高,所以夏季应该多注意养心。糯稻根煲泥鳅鱼,能敛汗、养阳、消肿、护肝。
材料:糯稻根40-50克、泥鳅鱼400克、生姜3片。
青红萝卜煲猪心
中医认为,夏季多食咸味以养心,青红萝卜煲猪心,有养心、安神、除烦的功效,有助改善夏天心烦失眠的情况。
材料:青红萝卜250克、红萝卜200克、猪心1个、猪展肉250克、生姜3片。
结语:上述的几款汤饮都十分的美味滋补,其实不仅仅孩子喝了对身体有好处,其他人群食用也是一样的,我们不能因为夏季的炎热天气而影响我们正常的饮食,要多注意食物的搭配就能很好的度过炎炎夏日了。
芥菜可解毒明目防便秘
以前吃芥菜,有些人会受不了它的多渣和苦味,不过,近年来产自广东电白县的一个新品种——“水东芥菜”则完全改变了人们的看法。这个品种的芥菜以叶少茎多、爽口甘香而在市面上走俏起来。
据广医三院营养医师曾青山介绍,芥菜富含有多种营养物质,特别是其维生素C、维生素A以及胡萝卜素的含量在各种蔬菜中尤为突出,故有抗氧化、清热解毒和明目等作用;同时,其富含的膳食纤维还有助防治便秘。
食法推荐:芥菜土豆骨筒汤
材料:芥菜300克,土豆150克,猪骨筒两根,姜及适量调味品。
做法:猪骨筒洗净后先用盐腌3小时再过水待用;土豆去皮切片,芥菜洗净切大片;先放姜、猪骨筒加水煲40分钟,再放土豆片煲5分钟,最后再放芥菜煮5分钟,调味即可。
特点:此汤营养丰富,其中土豆富含钾,芥菜甘香清热,很适合夏季饮用。
女人气色不好怎么办
莲藕木耳老鸭煲
材料:鲜莲藕500克、黑木耳60克、老鸭1只和适量精盐、鸡精、生姜、黄酒。
做法:先将莲藕洗净并切块。把黑木耳温水泡发和洗干净。然后,把老鸭洗净加生姜、黄酒熬汤直至八成熟后,放入莲藕、黑木耳煮熟后,放入适量精盐、鸡精。
莲藕木耳老鸭煲具有滋阴清热,凉血止血的功效。
黑糯米粥
材料:大枣30克、黑糯米100克、桂圆10粒和适量红糖。
做法:首先,将大枣、去皮的桂圆、黑糯米洗净,然后,加入大枣、桂圆和适量水煮成粥状,根据自身口味加入适量红糖。
材料:大枣30克、黑糯米100克、桂圆10粒和适量红糖
奶黄香粥
材料:牛奶250毫升、香梨2个、鸡蛋黄1个、粳米100克和适量冰糖。
做法:首先,将梨去皮、核并切成丁,按个人口味加适量的冰糖蒸15分钟。然后,将鸡蛋煮熟后取黄,打碎。最后,将牛奶放入洗净的粳米中熬成粥状,再将梨丁和蛋黄放入煮好的粥中。
奶黄香粥能清热润燥、养血调经。
山药栗子猪肚煲
材料:鲜山药500克、栗子50克、猪肚1个和适量生姜、料酒、精盐。
做法:首先,将鲜山药、栗子去皮、洗净并把山药切块。把猪肚用面粉或精盐多次搓洗洗净并切块,加入适量的姜、酒、清水,煲至八成熟后,加入山药、栗子,最后加适量精盐。
菠莱猪肝汤
材料:菠菜250g、猪肝100g和适量调料。
材料:菠菜250g、猪肝100g和适量调料
做法:先把菠菜、猪肝洗净,再把菠菜切节,猪肝切片,把水烧沸,加入猪肝、菠菜并煮熟,加适量油、盐、味精调味。
夏季养生食谱
一、儿童夏季补钙汤饮
黄豆眉豆煲鱼骨
夏天是小孩子发育最快的时期,饮食上可以多吃富含钙质的食物以助长身高。多喝鱼骨汤加上黄豆、眉豆、陈皮。夏天暑湿比较多,眉豆有助去脚气。黄豆和鱼骨富含丰富的钙质,如煲猪骨汤,可以用扇骨或筒骨煮汤。
材料:眉豆、黄豆各40克,鱼骨500克,猪瘦肉100克,生姜3片。
清补凉煲鸭
老鸭性味甘寒,滋阴降火尤甚,且营养丰富。清补凉共八味中药中,以沙参、玉竹、枸杞子洋阴为主,配以润肺之百合,健脾之淮山、莲子、大枣,祛温之薏米,组方合理,不粘不腻,不温不燥。
材料:老鸭1只,沙参、玉竹、枸杞子、百合、淮山、莲子、大枣、薏米各10克。
二、夏季开胃生津汤饮
山稔煲大芥菜
天气酷热,山稔煲大芥菜汤正好解暑。该汤味道清润、苦中有甘、微酸,喝下后顿感消暑醒胃。它还具去积腻、疏风热、解暑邪的作用,同时还适用于高血压、肥胖或风热感冒轻症,头痛发热,咳嗽痰黄,口干舌燥、消化不良等。
材料:山稔5个,大芥菜500~1000克、生姜2~3片。
山稔干煲鲫鱼
夏季饮食上宜酸味以固表,山稔又称三稔,与杨桃同类,杨桃性平味甘甜,而它性平味酸、甘、涩,其功能生津止渴、健胃消积并能散风热山稔干煲鲫鱼,有助于老人夏季润肠通便,降脂、降糖、降血压。
材料:山稔5个,鲫鱼1条,生姜2~3片。
怎么饮食应对皮肤瘙痒
风热型
初起皮肤瘙痒,局限一处,继而迅速蔓延走窜扩大,甚则累及周身而遍身作痒,患处肌肤色红灼热,搔之更甚,饮食燥热食物则更严重,抓后呈条状血痂,可伴有口干心烦。治宜清热凉血,祛风止痒。
猪大肠绿豆汤
猪大肠适量,败酱草15~30克,绿豆50~100克。将猪大肠洗净备用,绿豆洗净浸泡20分钟,然后取出装入大肠内,两端用线扎牢,同洗净的败酱草一起加清水适量煮烂熟,食盐少量调味,分数次服食,饮汤,吃大肠和绿豆,隔日一次。七次为一个疗程。
冰糖银耳茅根银花汤
银耳10克,冰糖100克,竹叶5克,白茅根30克,金银花10克。将竹叶、白茅根各洗净,加适量水煎煮,每煮沸15分钟取药汁一次,反复三次,三次药汁合并备用,再将银耳用温水浸泡涨开,洗净后与药汁同入锅,小火煎至银耳烂熟后,加冰糖调匀,最后把洗净的金银花撒入银耳汤中,稍煮沸后即可服食。早晚餐服食,5~7天为一疗程。
风寒型
皮肤干燥,揩之脱屑,瘙痒不绝,每遇风寒而病情加重,无原发皮损,伴面色无华。治宜祛风散寒,补养气血。
姜丝山鸡肉
山鸡肉300克,生姜50克,食盐少许。山鸡肉洗净切细丝,生姜切丝,先用温油煸炒山鸡肉,待半熟时放入调料及姜丝,加入食盐,翻炒即可。隔日一次,连服7~10天。
芥末猪肚
猪肚400克,芥末20克,香菜10克。猪肚洗净煮熟,切丝后加调料,后入芥末、香菜末。每日一次,7天为一疗程。
湿热型
多发生在女阴、阴囊、肛门等处。患处瘙痒不止,甚至糜烂。女子白带多,小便黄赤,口苦胸闷。治宜清热利湿止痒。
海带绿豆苡仁汤
海带50克,绿豆100克,苡仁50克,白糖适量。将海带洗净切碎,与绿豆、苡仁同煲至烂熟,加入白糖调匀,分次服食。隔天一次,连服7天。
土茯苓煲乌龟
土茯苓50克(鲜250克),乌龟一只(可用草龟代)。将乌龟宰杀干净,与土茯苓同煲,至龟熟烂,加盐调味,食龟饮汤。隔天一次,连服3只为一疗程。
春季多款美味汤有效祛湿
砂仁陈皮鲫鱼汤
功效:健脾祛湿
材料:砂仁6克、陈皮1/4个、鲫鱼300~400克、芫荽4棵、生姜3片。
做法:砂仁打碎;陈皮浸泡去瓤;芫荽洗净;鲫鱼宰净,去鳞、肠杂,置油锅慢火煎至两边微黄。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个小时,调入适量芫荽及食盐和生油便可。
鲜土茯苓煲猪[月展]汤
功效:祛湿困、利筋骨、健脾益胃
材料:鲜土茯苓200克、猪[月展]肉500克、生姜1~2片。
做法:鲜土茯苓洗净,切片状;猪[月展]肉洗净,整块不必刀切。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3000毫升(约12碗水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个半小时,调入适量食盐和生油便可。
山楂扁豆金银肾汤
功效:开胃消滞、健脾祛湿
材料:山楂40克,炒扁豆50克,鲜鸭肾、腊鸭肾各2个,猪[月展]肉200克,陈皮1/4个、生姜3片。
做法:各药材洗净、浸泡,陈皮去瓤;鲜鸭肾洗净剖开,去脏杂,可不剥去鸭内金,洗净;腊鸭肾温水浸泡,洗净;猪[月展]肉洗净。一起放进瓦煲内,加清水2500毫升,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调入盐便可,为3~4人量。
天山雪莲炖乳鸽
功效:驱风祛湿、祛寒除痹
材料:天山雪莲15克、乳鸽1只、猪瘦肉100克、生姜3片。
做法:雪莲洗净;乳鸽洗净,去脏杂等;猪瘦肉洗净,并与乳鸽一起置沸水中稍滚片刻,再洗净(即“飞水”)。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冷开水500毫升(约2碗量),隔水炖3小时便可,进饮时方调入适量食盐,此量可供2人用。
咖喱鸡丝羹
功效:香辣开胃、驱寒祛湿
材料:鸡肉400克,红萝卜、薯仔各150克、洋葱100克,青豆仁50克,蒜茸、辣椒丝、姜丝各10克,咖喱粉20克,鲜奶250毫升。
做法:鸡肉洗净切细丝,马蹄粉芡拌匀,起油镬炒至刚熟就铲起;红萝卜、薯仔、洋葱去皮切丝。起油镬下蒜茸、辣椒丝、姜丝炒香,溅入绍酒后下水1500毫升(6碗水量),滚后下红萝卜丝和薯仔丝至熟,下鸡丝、青豆仁、洋葱、鲜奶、咖喱粉和适量食盐少许、胡椒粉白糖,推入马蹄粉40克拌均的芡,下少许生油便可。为3~4人量。
眉豆苋菜田鸡汤
功效:祛湿热、健胃进食
材料:眉豆100克、苋菜500克、田鸡2~3只(约250克)、蒜头50克、生姜3片。
做法:眉豆洗净、稍浸泡;苋菜洗净;蒜头去衣;田鸡宰洗净,去皮、内脏,切块。苋菜和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1750毫升(7碗量),武火煲沸改文火煲半小时,去渣留汤,放进眉豆、田鸡再煲1小时。
三花薏米炒扁豆瘦肉汤
功效:清热祛湿、解脾虚湿困
材料:木棉花20克,鸡蛋花、槐花各2克,薏米、扁豆各30克,陈皮1/4个、猪瘦肉400克,生姜2片。
做法:各配料洗净,稍浸泡,陈皮去瓢,猪瘦肉洗净,整块不用刀切。一起与生姜放进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
赤小豆粉葛鲮鱼汤
功效:清热下火、祛湿润燥
材料:赤小豆100克、粉葛750克、陈皮1/4个、鲮鱼400克、生姜3片。
做法:赤小豆、陈皮分别洗净,陈皮去瓤;粉葛削皮洗净,切块;鲮鱼宰洗净,去脏杂,慢火煎至微黄。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
清热祛湿田螺汤
功效:解湿困、祛湿热
材料:田螺1000克、猪瘦肉200克、节瓜1个、陈皮1/4个、生姜3片。
做法:田螺洗净置滚水灼过,挑出螺肉,去尾端,起油镬下盐爆炒片刻;节瓜洗净、削皮、切大块;陈皮浸泡、去瓤;猪瘦肉洗净,整块不刀切。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放入清水2000毫升(约8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约1个半小时,调入适量的食盐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莲子芡实炒扁豆煲兔肉
功效:健脾祛湿
材料:莲子50克,芡实、炒扁豆各40克,兔肉400克,生姜3片。
做法:莲子、芡实、炒扁豆分别洗净,稍浸泡;兔肉洗净,切块,置沸水中稍滚片刻,再洗净(即“飞水”)。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油便可。
炒扁豆芡实淮山煲笋壳鱼
功效:清润可口、健脾祛湿困
材料:炒扁豆30克,芡实、淮山各50克,笋壳鱼1~2条(约500克),生姜3片,猪瘦肉100克。
做法:各药材洗净,稍浸泡;笋壳鱼宰洗净,可慢火煎至微黄,亦可不煎;猪瘦肉洗净。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约10碗清水,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木棉花炒扁豆煲鲫鱼
功效:祛湿健脾益气
材料:木棉花20克、炒扁豆30克、苡米15克、鲫鱼500克(1条)、猪瘦肉150克、生姜3片。
做法:各药材料稍浸泡,洗净;鲫鱼宰洗净,煎至微黄,溅入少许清水;猪瘦肉洗净。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下盐便可,为3~4人量。
云苓白术粉葛煲水鱼
功效:健脾祛湿、止腰酸背痛
材料:云苓40克、白术20克、粉葛800克、水鱼1只、猪瘦肉150克、生姜3片。
做法:各药材洗净;粉葛去皮、洗净、切块;水鱼请售者宰洗净;猪瘦肉洗净。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10碗清水,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下盐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竹蔗红萝卜马蹄煲茅根
功效:清热解毒、除烦、祛湿邪
材料:竹蔗400克、红萝卜250克、马蹄10个,鲜白茅根120克。
做法:各物分别洗净。竹蔗开边、切段;马蹄去皮切对半(或不去皮拍裂);红萝卜刮皮切段;鲜茅根切段。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滚沸改文火煲1小时即可(或下少许冰糖)。为3~5人量。
鲜土茯苓炖猪排骨
功效:祛湿毒、利筋骨、健脾胃
材料:鲜土茯苓500克、猪排骨400克、眉豆50克、红枣5个、生姜3片。
做法:各物分别洗净,鲜土茯苓切片;猪排骨切段;红枣去核;眉豆浸泡。一起与生姜下炖盅,加入冷开水1250毫升(5碗量)加盖隔水炖3小时便可,进饮时方下盐。此量为3~4人用。
拍姜韭菜滚猪红
功效:驱寒祛湿、益阳健脾
材料:生姜60克、韭菜100克、猪红500克。
做法:生姜去皮切块,拍裂;韭菜洗净切段;猪红清水漂洗。在镬中下清水1250毫升(5碗量)和姜,武火滚沸后,下猪红滚熟后,下韭菜,下盐、油便好,为3~4人量。
狗肚鱼大芥菜汤
功效:清淡可口、解表邪祛湿热
材料:大芥菜500克、狗肚鱼500克、生姜2~3片。
做法:狗肚鱼宰净,去头、内脏,然后切为两段,用少许鱼露腌5~6分钟;大芥菜洗净,切段状。在铁镬内加入清水1500毫升(约6碗水量),并投入适量食盐和生油,武火煮沸后,加入大芥菜,滚腍后,再加入狗肚鱼,滚熟后便可。快捷简单,可供3~4人用,亦汤亦菜。
胡椒根煲猪肚
功效:祛湿除痹、舒筋活络、健脾暖胃
材料:胡椒根40~60克、猪肚1个、陈皮1/4个、生姜2~3片。
做法:各物分别洗净。陈皮去瓤;猪肚反转,用生粉揉擦洗净,再洗净。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为3~4人量。
淮杞圆肉糯米酒炖鸡
功效:祛湿驱寒、健脾安神
材料:淮山25克、杞子15克、圆肉10克、糯米酒50毫升、光鸡1只(约750克)、生姜3片。
做法:各药材洗净,稍浸泡;光鸡处理干净,去尾部,切块。一起与生姜放进炖盅内,加入冷开水1250毫升(5碗量),加盖隔水炖3小时便可。进饮方下盐,为3~4人用。
土茯苓茅根煲猪瘦肉
功效:祛湿除困、清热解毒
材料:鲜土茯苓适量、白茅根80克、红枣10个、猪瘦肉400克、生姜3片。
做法:各物分别洗净。土茯苓切块;茅根切段;红枣去核。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为3~4人用。
五指毛桃鸡脚煲猪脊骨
功效:益阳健脾祛湿、活络强筋健骨
材料:五指毛桃100克、鸡脚3对、猪脊骨400克、生姜3片。
做法:各物分别洗净。鸡脚去甲、敲裂;猪脊骨敲裂。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约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此量可供3~4人用。
五加皮生蝎子煲鸡壳
功效:驱风祛湿、舒筋健骨
材料:五加皮15克、牛大力30克,生蝎子45克,鸡壳1副,猪瘦内150克,生姜3片。
做法:用胶袋盛装生蝎子倒入沸开水,烫约8分钟,洗净;其余各物洗净。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文火煲约2小时,下盐即可。为3~4人量。
新鲜木棉花煲鲫鱼
功效:清润、祛湿、除浊
材料:鲜木棉花4朵、鲫鱼1条、猪瘦肉150克、生姜3片。
做法:鲜木棉花洗净,用淡盐水稍浸洗,再洗净。鲫鱼宰洗净,煎至微黄,溅入少许清水;猪瘦肉洗净。一起与生姜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10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煲1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为3~4人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