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的诊断心电图检查
心绞痛的诊断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能发现什么样的问题呢?首先可判断心脏的大小如何、是不是按正常的活动顺序传导、节律是否正常、供血情况怎样,还可判断各种外界因素是否影响了心脏活动以及用于治疗心脏的各种药物的疗效如何等等。心电图是目前唯一一种无创性的检查变异性心绞痛的方法。
心电图正常是否就是心脏功能正常呢?我们的回答是不尽然。首先心电图检查监测的时间很短,它只能反映做心电图当时的情况,而且是在安静平卧的状态下进行的,因此我们提醒大家,如果病人以往有心血管、糖尿病、颈椎病、晕厥等病史以及病人自身有心脏不适的症状,就要进一步检查,需做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可监测24小时至48小时的心跳活动。它是在人们日常活动状态下进行的,只需要配带一个很小的记录器,就可以发现在监测时间内的任何一项心跳活动(正常的或异常的)。用来判断心电图未能发现的各种异常,在做动态心电图的同时,还可做24小时的心率变异率,它是用来检测植物神经功能的,对判断心肌异常是心源性的还是神经源性的很有帮助。
用来检查心脏的方法还很多,无创的有心脏多普勒,有创的有心导管、造影等,无论做何种检查,均应由临床医生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
心绞痛能检查出来吗
心绞痛是能检查出来的,心绞痛的检查方法是非常的多的,首先就是选择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检查对于诊断心绞痛会有一定的意义,但同时还需要做个X线方面的检查,建议一旦检查出来是什么原因之后,就要及时的选择方法来加以治疗。
对于心绞痛这种疾病来讲,只要积极治疗后,是一种预后良好的疾病,而且大多数心绞痛的患者在治疗过后是可以自行好转的,但是,如果仅仅只给心绞痛做药物治疗,不去除诱因,很容易复发。另外患者做治疗期间还需要注意很多的事项,首先要注意好的就是自己的休息时间,多休息对自己的疾病治疗是有很好效果的,同时要记得少吃动物内脏,也要少吃刺激性食物,这样才能缓解自己的疾病。
对于心绞痛我们应该是很熟悉的,许多人都听说过的,是一种严重的症状,一般会在劳累或情绪激动的时候发作的,严重危害生命健康的,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手段的,要注意起来的。但由于心绞痛的症状在初期时并不是太明显,所以这时我们不能武断的判断病人就是患上了心绞痛,而是要及时的到医院进行检查,在检查结果和医生的诊断下,才可以确定患者是不是患上了心绞痛。
哪些方法可以有效的诊断心绞痛
一、心电图检查:心电团检查是诊断心绞痛最常见的检查项目。心绞痛发作时,大多数病人可出现一过性sT段水平型下降,T被平坦或倒置,这反映了相应部位心内膜心肌缺血;苦心外膜下或穿壁性缺血则表现为sT段拾高。心绞痛缓解后心电图即可恢复正常。但也有少数病例心绞痛发作前T波倒置或sT段抬高。心绞痛发作时反而心电图正常,应于注意。
二、心电负荷试验:心电负荷试验是临床上检查心绞痛的方法之一,该试验已广泛应用于静息时或心绞痛发作时无心电图变化的非典型心绞痛的诊断。其运动试验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双倍二级梯运动试验,另-种为活动平板或踏车试验。运动时当出现步态不稳、室性心动过速或血压下降时应停止运动。
三、动态心电图:在检查心绞痛的方法中动态心电图可连续24-72小时记录用者心电图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缺血性sT-T改变,安全性好,尤其是适于检出短暂性心律失常。但对5T-T改变的描记准确性较差,反映缺血部位也有一定局限性。
四、其他检查:心绞痛的检查方法还有放射性核素检查相冠状动脉造影。前者心肌显像可展现心肌缺血的部位;后者可发现动脉狭窄的部位并估计其程度。
心肌劳损的jj
“心肌劳损”不是疾病的名称,而是心电图检查时发现的指标的异常,主要指心电图中ST-T段异常改变。是指心肌长期在高负荷下过度工作,比如过度肥胖,高血压,工作紧张精神压力大等因素,导致心肌受损,心肌劳损是一个心电图的诊断,心肌劳损本身可以没有任何症状。但是也可以出现在象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状况下,治疗取决于基本的病因,如果是冠心病或心绞痛引起的,适当应用硝酸甘油等扩血管药即可。一般老年人,从事职业需要精神 高度紧张,而运动量较少的人群,肥胖高脂血症患者中如出现T波改变应怀疑有心肌缺血的病变,尤其以往曾有心绞痛发作的患者更应警惕。
心绞痛应做哪些检查
1.心电图:
心电团检查是发现心肌缺血和诊断心绞痛最常用的项目。心绞痛发作时,绝大多数病人可出现一过性sT段水平型下降,T被平坦或倒置,这反映了相应部位心内膜心肌缺血;苦心外膜下或穿壁性缺血则表现为sT段拾高。心绞痛缓解后心电图即可恢复正常。但也有少数病例心绞痛发作前T波倒置或sT段抬高.心绞痛发作时反而心电图正常,应于注意。
2.心电负荷试验:
该试验已广泛应用于静息时或心绞痛发作时无心电图变化的非典型心绞痛的诊断。其运动试验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双倍二级梯运动试验,另—种为活动平板或踏车试验。运动时当出现步态不稳、室性心动过速或血压下降时应停止运动。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塞或急性发热性疾病者禁止进行运动试验。
3.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可连续24—72小时记录用者心电图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缺血性sT—T改变,安全性好,尤其是适于检出短暂性心律失常。但对5T—T改变的描记准确性较差,反映缺血部位也有一定局限性。
4.其他检查:
有放射性核素检查相冠状动脉造影。前者心肌显像可展现心肌缺血的部位;后者可发现动脉狭窄的部位并估计其程度。
3个简单方法揪出异位心绞痛
1、心电图检查--疼痛发作时立即做心电图检查可显示心肌缺血,而症状缓解后心电图的缺血恢复,可帮助诊断心绞痛。
2、运动心电图检查--有过疼痛史的患者在不痛时做运动心电图检查,如果运动试验阳性,则提示为冠心病,如果运动试验阴性则表示未患有冠心病。
3、含服硝酸甘油--如果出现颈部、牙床、下颌、心窝部上述部位疼痛时口含1片硝酸甘油,疼痛能在几分钟内消除,就可能是异位心绞痛。
需要注意的是,对更年期及其前后的女性来说,心电图检查并不能完全确定心绞痛,需要进一步详细检查以明确诊断,避免误诊、漏诊。如果怀疑心肌梗死,还应进行生化指标检查。
心绞痛的正确鉴别方式
一般来说,医生会藉由症状的种类以及症状如何发生的情形来诊断心绞痛。不过,病患仍必须接受好几项检查,以排除心绞痛的可能性,或是判定冠状动脉疾病的严重程度。这些检测项目包括休息状态下进行心电图检测、压力测试、冠状动脉X光摄影等。
心电图能将心脏的电流脉冲记录下来。这可能意味著,心肌并没有获得应有的氧气量(局部缺血);也可能意味著心律不整,或是其他心脏不正常状况的可能性。
对很多心绞痛病患来说,接受心电图检测是再平常也不过的事了。这并不出乎人意料之外,因为在有压力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发生心绞痛的症状。因此,在受压情况下,医师也可能得针对病患的心脏功能进行检测。所谓的受压情况,典型来说就是在做运动的时候。
在最简单的压力测试中,运动的前、中、后都必需接受心电图检测,以探究与压力有关的异常症状。在压力检测及症状记录的过程中,血压也必须加以测量。
更复杂的压力检测,则包括了运动高峰期及休息时,针对心肌血液流动的形态进行造影
再来,放射性物质探测器和电脑会将放射性物质在心肌各部位的分布情形记录下来。而其测量原理,便是藉由放射性同位素浓度与放射性同位素消失速率的区域性差异,来记录因冠状动脉狭窄或心肌受损产生衰竭而出现的血液供给不均情形。
评估是否罹患心绞痛及其严重性最精确的方法,就是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术。所谓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也就是冠状动脉X光摄影术。
为什么心电图检查不出心脏病
问:诊断心脏病有哪些比较可靠的方法?
答:目前,在心电图的基础上,已发展出24小时动态心电监护和平板运动心电图,对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的诊断更趋完善。平板运动心电图是让患者在跑步机上运动时连续监测患者的心电变化情况,是诊断冠心病的银标准。
心脏超声检查能够了解心室腔的大小、瓣膜活动有无异常、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在诊断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及其他结构性心脏病中,有其不可替代性。
冠状动脉造影技术,是诊断冠心病的一个金标准。目前上海的新华医院率先在上海引进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双源CT,它是利用两个源的X光显像,在造影剂的配合下,给运动中的血管显像,从而判断有无动脉狭窄、粥样硬化等,是一种无创、安全、危重病人容易接受的检查方法。
问:为什么心电图检查不出心脏病?
答:心电图确实有其局限性,如果心绞痛发生时在家中,没有及时就诊,等到了医院,心绞痛已经缓解了,所以心电图显示正常。但是我们可以采取运动心电图,让患者边运动边做心电图,以期暴露问题。心律失常患者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我们会建议给患者做24小时心电图。
问:突发心脏病有哪些急救措施?
答:对那些如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高危因素的中老年人,如果首次出现胸前区的疼痛超过15分钟或伴有冷汗、呼吸困难、昏倒、休克,都应该及时就诊。
如遇到这种患者,应让患者高枕位平躺,天冷时注意保暖并保持镇静,可服用硝酸甘油、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等,有条件可以吸氧。如超过15分钟不缓解,可以给予阿司匹林300mg,立即咀嚼咽下。如果发生病人突然出现神志丧失、四肢抽搐,要及时进行心肺复苏。
怀疑有不稳定型心绞痛,要做哪些检查
(1)最重要的是心电图检查,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常有一些异常的心电图表现,有时患者可以在报告上看到类似「ST 段压低或升高、T 波倒置」等描述,但具体的心电图还有有医生来解读。当心绞痛症状缓解后,再进行心电图检查,可能不会发现异常。
(2)抽血化验:当心脏发生损伤时,血液中有些成分比如肌钙蛋白等可能会发生变化。这些成分也叫心肌损伤标志物,对它们进行检测,可以初步判断心脏有没有损伤。
除了心电图,还可以进行动态心电图(即连续观察 24 小时的心电图变化)、心电图负荷试验(患者进行一定的体育活动之后,在进行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心脏的结构和运动是不是正常)。
(3)此外,必要时还会做放射性核素检查(看看心脏细胞的代谢是不是正常,有没有缺氧、缺血)、冠脉 CT 和冠脉造影(这两个检查都是看心脏的血管是不是正常,有没有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