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型心绞痛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区别是什么
稳定型心绞痛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区别是什么
1.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分型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指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其中包括如下亚型:
(1)初发劳力型心绞痛:在2个月内新发生的心绞痛(从无心绞痛或有心绞痛病史但在近半年内未发作过心绞痛)。
(2)恶化劳力型心绞痛:病情突然加重,表现为胸痛发作次数增加,持续时间延长,诱发心绞痛的活动阈值明显降低。按加拿大心脏病学会劳力型心绞痛分级加重1级以上并至少达到Ⅲ级,硝酸甘油缓解症状的作用减弱,病程在2个月之内。
(3)静息心绞痛:心绞痛发生在休息或安静状态,发作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含硝酸甘油效果欠佳,病程在1个月内。
(4)梗死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发病24h~1个月内发生的心绞痛。
(5)变异型心绞痛:静息或一般活动时发生的心绞痛,发作时心电图显示ST段暂时性抬高。
2.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 做出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之前需注意以下几点:
(1)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应根据心绞痛发作的性质、特点、发作时体征和发作时心电图改变以及冠心病危险因素等,结合临床综合判断,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心绞痛的症状主要有哪些表现
1、稳定型劳累性。简称为稳定型心绞痛,亦称普通型心绞痛,是最常见的心绞痛。心绞痛性质一般在1-3个月内无改变,即每日或每周疼痛发作次数大致相同,诱发疼痛的劳力和情绪激动程度相同,疼痛时间相仿。这就属于心绞痛的症状表现。
2、初发型劳累性。简称为初发型心绞痛,是指患者过去未发生过心绞痛或心肌梗死,而现在由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绞痛,时间尚在1-2个月内。有过稳定型心绞痛但已数月不发生心绞痛的病人再发生心绞痛时,有人也归入本型。这也是心绞痛的症状表现。
3、恶化型劳累性。简称为恶化型心绞痛,亦称进行型心绞痛。指原有稳定型心绞痛的病人,在3个月内疼痛的频率、程度、诱发因素经常变动,进行性恶化。这些心绞痛的症状较为常见。
心绞痛的三大常见并发症
1、稳定型心绞痛
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心绞痛。它是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病情比较稳定,心绞痛发生的频率、持续的时间、诱因及缓解方式均相当固定。其稳定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病情稳定;其二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无溃疡、破裂、夹层及血栓形成等不稳定因素。稳定性心绞痛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致的固定性狭窄。
2、不稳定性心绞痛
是一种冠心病的急性心脏事件,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介于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中间临床综合征。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为基本病理生理特点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有三种不同的表现形式: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这三种临床表现的治疗原则有所不同。由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情变化多端,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也可能迅速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因此,对其正确认识与处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不稳定心绞痛是一种临床综合征,包括许多临床疾病谱。目前其定义尚未完全统一。
除了没有诊断心肌梗死的明确心电图和心肌酶谱变化外,目前应用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定义根据以下3个病史特征做出:①在相对稳定的劳累相关性心绞痛基础上出现逐渐增强的心绞痛(更重、持续时间更长或更频繁)。②新出现的心绞痛,通常在1个月内,由很轻度的劳力活动即可引起心绞痛。③在静息和很轻度劳力时出现的心绞痛。在一些病人中,缺血性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与明显的诱发因素有关,例如贫血、感染、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心律失常。因此这种情况称为继发性不稳定型心绞痛。
3、变异性心绞痛
为自发性心绞痛的一种,多数学者认为冠状动脉痉挛引起的缺血性心绞痛命名为变异性心绞痛,并指出此心绞痛的发作与活动无关,疼痛发生在安静时,发作时ST段抬高,发作过后ST段下降,不出现病理Q波,疼痛主要由于冠脉痉挛所致,其半年内发生心肌梗死及死亡者较多。变异性心绞痛是由心外膜冠状动脉痉挛导致透壁性心肌缺血引起的,这种短时间的冠脉痉挛解除后发生再灌注可引起心肌顿抑,其对心功能的影响取决于缺血发作的程度、频度、持续时间、单次发作、并立即使用血管扩张剂。通常心肌顿抑不明显,长时间反复发作的变异性心绞痛特别是倒置T波者常可有心肌顿抑发生。
心绞痛发作时的急救
心绞痛是心脏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中的一种类型。因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致使心肌急剧、暂时缺血缺氧而发病。患本病者多在40岁以上,男多于女。
一、心绞痛的特征
胸的中、上部突然剧痛,有压榨性和闷胀感,向左肩、左上肢内侧和颈、咽放射,疼痛持续1~5分钟,含硝酸甘油1~3分钟缓解。
心悸,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出冷汗、恐怖感,迫使病人停止活动。
二、分型
who对心绞痛的分型。
(一)稳定型心绞痛分劳力型心绞痛和非劳力型心绞痛。在3个月内,它的诱因、次数、持续时间无大小变化。
1.劳力型心绞痛:劳动可诱发的心绞痛。
2.非劳力型心绞痛:情绪、精神紧张时发生的心绞痛。
(二)不稳定型心绞痛它发生心肌梗塞或心性猝死的危险性明显大于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还可分为:
1.进行性心绞痛(恶化型心绞痛):在原来稳定型心绞痛的基础上,发作频繁,持续时间长,甚至休息时亦发作,口含硝酸甘油不易缓解。
2.初发型心绞痛:在近日内开始发作,逐渐加重。
3.中间综合征:在24小时内心绞痛反复发作,常持续15小时以上,诱因不清,休息时发作,服硝酸甘油无效,血清酶正常或稍高。
4.自发型心绞痛:由于冠状动脉痉挛而致,多在静息状态而发病。
5.卧位性心绞痛:平卧时由静脉回心血量增多,使心腔窖及心肌耗氧量增加,心收缩功能减弱时易发生。此外,还有变异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残死后心绞痛。
三、心绞痛发作诱因
剧烈运动、劳累、情绪激动、饱餐、饮酒、寒凉、贫血、心动过速、休克等均可诱发。
四、判断
1.疼痛轻者可能生存多年,重者可能立即死亡。
2.青年、风湿性心脏病预后不良。
3.伴有高血压、心脏相对扩大者,经治疗48小时不能缓解,提示病危。
五、急救
1.立即就地卧位休息,停止活动。
2.很快吸氧气,痛剧者用杜冷丁50~100mg肌肉注射。
3.将硝酸甘油1~2片(0.3~0.6mg)放舌下含化,2~3分钟见效,能维持30分钟左右。或含服消心痛(硝酸异山梨醇)1~2片(5~10mg)2~3分钟见效,维持3~4小时。或将亚硝酸戊酯(0.2ml)裹在手巾内挤碎,立即捂鼻部让病人吸入挥发的气体,约10~15秒见效。
4.含服速效救心丸10~15粒,很快见效。
5.同时口服安定2片(5mg),能增加上述药物的疗效。
6.手导引(在经穴按揉)内关、间使、足三里、百会等穴,有很好效果。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怎样治疗
1.药物治疗
硝酸酯类药物 本类药物主要有: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5-单硝酸异山梨酯、长效硝酸甘油制剂(硝酸甘油油膏或橡皮膏贴片)等。硝酸酯类药物是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常规用药。心绞痛发作时可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使用硝酸甘油气雾剂。对于急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疼痛症状完全消失后可以停药。
2.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应用特制的带气囊导管,经外周动脉(股动脉或桡动脉)送到冠脉狭窄处,充盈气囊可扩张狭窄的管腔,改善血流,并在已扩开的狭窄处放置支架,预防再狭窄。还可结合血栓抽吸术、旋磨术。适用于药物控制不良的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患者。
不稳定型心绞痛与稳定型心绞痛的区别
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胸痛性质比较规律、稳定相比,不稳定型心绞痛一般胸部疼痛程度更强,疼痛持续时间更长,发作频率增加,较低的活动量就可诱发心绞痛,任何时候甚至休息时也可发作,经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后心绞痛症状缓解时间延长或无明显缓解。
什么是不稳定型心绞痛
(1) 不稳定型心绞痛一般是病情有变化,不像稳定型心绞痛那样病情没有变化,但又没有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那样严重。2 个月内初次发作的心绞痛,因为不知道后续病情怎样,也被归为不稳定型心绞痛。
(2) 一般来说,不稳定心绞痛有这些变化:胸痛发作次数增多、持续时间变长、发作时间改变、诱发心绞痛的劳累程度明显降低、含硝酸甘油后症状缓解不如以前明显,休息或安静状态也可能发生心绞痛。
(3) 有时候一些心电图表现也作为诊断依据,比如发作时心电图显示 ST 段暂时性抬高的变异型心绞痛,也被归入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绞痛有哪些分类
不同类型的心绞痛,主要是根据心绞痛发作的原因、时间不同来进行分类的。目前临床上习惯将心绞痛分为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变异型心绞痛。有时候变异性心绞痛也纳入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范畴。不同分类下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不同,治疗方案也不尽相同。
根据劳累程度判断你的心绞痛类型
心绞痛分为以下三型:
1、稳定型心绞痛: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诱发的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向左肩放射,持续3—5分钟,休息或含硝酸甘油可缓解。此型最多见,心绞痛发作时可伴有心电图ST—T改变。
2、不稳定型心绞痛:泡叫进行性或增剧型心绞痛。是指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新近(三个月)出现的或休息时发作的心绞痛,患者发作次数增加,疼痛程度剧烈,发作时间延长,用硝酸甘油后不能使疼痛立即或完全缓解。心绞痛发作时有ST—T段明显降低及T被改变。
3、变异型心绞痛:心绞痛发生在休息或熟睡时,发作时间较长,症状也较重;发作与体力活动和情绪激动无明显关系,疼痛常定时反复发作。心电图显示为sT段抬高,T波直立高尖及心律失常。
心绞痛的几个发生原因
心绞痛是由于心肌需氧和供氧之间暂时失去乎衡,造成心肌缺氧而发生的临床症侯群,多数系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形成供血不足所致。根据WHO对心绞痛的分型,分为劳力型心绞痛和自发型心绞痛,将其中的初发劳力型心绞痛,恶化劳力型心绞痛和自发型心绞痛统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
目前,不稳定型心绞痛中包括了卧位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和1985年提出的混合型心绞痛等,因此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范围较大,患者数量较多,而且病情较复杂多变,在冠心病中,这是一组界于稳定劳力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不稳定状态,是需要进行积极处理和严密观察的心血管系统急症之一。
有关冠心病的病因尚未完全了解,经过多年的流行病学研究,提示冠心病形成的最主要因素为高血压、吸烟、高胆固醉血症及糖尿病等。冠心病的病理变化可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使管腔狭窄,病变可1支或多达2—3支。一旦心脏负荷突然增加(如劳累、激动等)心肌对血液的需求增加,而病变的冠状动脉不能相应扩张,增加所需的血流量,则心肌血掖供给不足。当冠状动脉发生痉挛时,其血流量进一步减少,心肌血液供给不足,发生心绞痛。
心绞痛怎么治疗
心绞痛分为劳力型心绞痛及不稳定型心绞痛,均可由劳力所诱发。但劳力型心绞痛经休息后可缓解,而不稳定型心绞痛经休息不能缓解。两种类型在治疗上存在细微差别。
1.一般治疗
(1)休息:劳力型心绞痛发作时应立即休息,一般不需要卧床休息;不稳定型心绞痛需卧床休息1~3天,呼吸困难者应吸氧,必要时肌注吗啡止痛。
(2)药物缓解疼痛:①硝酸酯制剂: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或持续静注;②β受体阻滞剂使用。
2.抗凝(抗栓)治疗
劳力型心绞痛可服用阿司匹林片,而不稳定型心绞痛可加强抗血小板治疗,使用阿司匹林片、氯吡格雷,可使用肝素抗凝。
3.稳定斑块调脂药物治疗
使用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
4.介入治疗
可行冠脉造影术,明确病变血管后放入支架。
5.外科搭桥手术
如果冠脉造影血管病变为左主干,或三支血管严重病变可行外科搭桥手术。
心绞痛用中医咋治呢
1.心绞痛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暂时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以心前区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2.稳定型心绞痛:在冠状动脉狭窄时,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时,即产生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的病因常常是由于人活动、激动后,心肌耗氧量增加,而狭窄的冠状动脉不能满足足够的供血而发生心绞痛。3.不稳定型心绞痛: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斑块破裂形成非阻塞性冠状动脉血栓是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典型病理生理机制,其它病理机制还有血管痉挛,进行性的脉粥样硬化病变加重阻塞。另外还有一些继发性因素,心绞痛的病因包括心动过速、发热、甲亢、贫血、低血压等,均可导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和加重。4.忌吃:抽烟喝酒都是需要杜绝的习惯,酒对人的身体有多大的伤害大家都明白,这不单是诱发心绞痛因素之一,也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一个重要的诱发原因。此外患者还要避免吃辛辣、刺激性的饮食,如咖啡、浓茶、辣椒、咖喱之类。何为心绞痛,心绞痛又是什么,相信大家已经清楚很多,一旦心的方面出现问题时大家要做的便是及时治疗,及时就医,不可一意孤行,莽撞行事。心的人的源泉,犹如泉水的源头一般重要,甚至是比它更加重要。对于治疗心绞痛的几种方法相信大家已经了解清楚。
专家讲解不同类型心绞痛的病因
稳定型心绞痛
在冠状动脉狭窄时,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时,即产生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的病因常常是由于人活动、激动后,心肌耗氧量增加,而狭窄的冠状动脉不能满足足够的供血而发生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
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斑块破裂形成非阻塞性冠状动脉血栓是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典型病理生理机制,其它病理机制还有血管痉挛,进行性的脉粥样硬化病变加重阻塞。另外还有一些继发性因素,心绞痛的病因包括心动过速、发热、甲亢、贫血、低血压等,均可导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和加重。
心绞痛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1、稳定型心绞痛
在冠状动脉狭窄时,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时,即产生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的病因常常是由于人活动、激动后,心肌耗氧量增加,而狭窄的冠状动脉不能满足足够的供血而发生心绞痛。
2、不稳定型心绞痛
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斑块破裂形成非阻塞性冠状动脉血栓是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典型病理生理机制,其它病理机制还有血管痉挛,进行性的脉粥样硬化病变加重阻塞。另外还有一些继发性因素,心绞痛的病因包括心动过速、发热、甲亢、贫血、低血压等,均可导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和加重。
为大家解析一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
一般,常见的心绞痛的病因有:
稳定型心绞痛
在冠状动脉狭窄时,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时,即产生心绞痛。稳定型心绞痛的病因常常是由于人活动、激动后,心肌耗氧量增加,而狭窄的冠状动脉不能满足足够的供血而发生心绞痛。
不稳定型心绞痛
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斑块破裂形成非阻塞性冠状动脉血栓是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典型病理生理机制,其它病理机制还有血管痉挛,进行性的脉粥样硬化病变加重阻塞。另外还有一些继发性因素,心绞痛的病因包括心动过速、发热、甲亢、贫血、低血压等,均可导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生和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