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颅息按着疼是咋回事 颅息穴穴名解析

颅息按着疼是咋回事 颅息穴穴名解析

颅,头盖骨的意思,肾主之水,这里指天部的冷降水汽;息,停息的意思。“颅息”的意思是指三焦经的天部之气在穴位这里收引冷降,本穴物质为角孙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到达本穴之后,其变化为进一步的散热冷降,就想风停气止之状一样,所以名“颅息”。又名“颅骢穴”,其意是指天部的冷降之气,天部的水湿之气在穴位这里由天之上部降至天之下部。

颅息的准确位置图片 颅息的治疗用法

治法原则:寒则点刺出血或先泄后补或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针刺方法:颅息穴平刺0.2—0.5寸。

艾灸方法:颅息穴,艾条灸5—10分钟;颅息穴,艾炷灸3—5壮。

颅息的定位在哪里

颅息准确位置

颅息穴在头部,当角孙与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上,中1/3的交点处。

快速取穴:

1.侧坐位,在头部,于耳后发际,当瘈脉与角孙沿耳轮连线的中点处取穴。

2.侧坐位,在头部,乳突中央,角孙与翳风沿耳轮弧形连线的上1/3与下2/3的交点处。

角孙取穴:在头部,耳尖正对发际处。

翳风取穴:在颈部,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

瘛脉取穴:在头部,乳突中央,角孙与翳风沿耳轮所连弧线的下1/3折点处。

颅息的作用主治

颅息属手少阳三焦经,按摩这个穴位,具有通窍聪耳,泄热镇惊,疏经祛风的作用,对于头痛,耳鸣,耳痛,耳聋,耳肿流脓,中耳炎,视网膜出血,小儿惊痫,呕吐涎沫等症状,具有明显的缓解和治疗作用;这个穴位还能够治疗呼吸系统的一些疾病,如喘息,哮喘,并对于其他如身热,胁肋痛等并作也有调理改善的作用。

颅息自我取穴按摩法

1.站立,将食指和中指并拢,平贴在耳后根处,食指的指尖所在部位取穴。

2.将食指和中指并拢,轻轻贴于耳后根处,顺时针按摩1-3分钟,每天早晚各1次。

瘈脉是什么意思

1、瘈脉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少阳三焦经。别名:资脉。

2、穴义:三焦经冷缩收引的下行水气在此急速胀散。

3、瘈脉。瘈,指犬的发狂之状,此指穴内气血为急速运行之状。脉,脉气也,经脉中的气血也。瘈脉名意指三焦经冷缩收引的下行水气在此急速胀散。本穴物质为颅息穴下传而来的水湿之气和翳风穴上传的阳热风气,二者相会后,水湿之气吸热并急速胀散冲出穴外,气之外冲如犬发狂时的狂奔之状,故名瘈脉。

三焦经上可以拔罐吗 手少阳三焦经穴位有哪些

关冲穴、液门穴、中渚穴、阳池穴、外关穴、支沟穴、会宗穴、三阳络穴、四渎穴、天井穴、清冷渊穴、消泺穴、臑会穴、肩髎穴、天髎穴、天牖穴、翳风穴、瘈脉穴、颅息穴、角孙穴、耳门穴、耳和髎穴、丝竹空穴。

颅息准确位置视频 颅息准确位置

颅息穴在头部,当角孙与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上,中1/3的交点处。

快速取穴:

1.侧坐位,在头部,于耳后发际,当瘈脉与角孙沿耳轮连线的中点处取穴。

2.侧坐位,在头部,乳突中央,角孙与翳风沿耳轮弧形连线的上1/3与下2/3的交点处。

角孙取穴:在头部,耳尖正对发际处。

翳风取穴:在颈部,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

瘛脉取穴:在头部,乳突中央,角孙与翳风沿耳轮所连弧线的下1/3折点处。

中耳炎化脓流水怎么办 艾灸治疗

取穴:翳风穴、颅息穴、瘈脉穴、听会穴

方法:艾灸条艾灸,或者在四点上用艾柱(生姜片隔着灸)各灸一火,灸两个星期左右,对于治疗中耳炎化脓流水有很好的疗效。

颅息按着疼是咋回事 颅息自我取穴按摩法

1.站立,将食指和中指并拢,平贴在耳后根处,食指的指尖所在部位取穴。

2.将食指和中指并拢,轻轻贴于耳后根处,顺时针按摩1-3分钟,每天早晚各1次。

颅息准确位置图片和作用 颅息穴穴位解剖

在耳廓根后,耳后肌中;有耳后动,静脉;布有耳大神经和枕小神经的吻合支。

颅息准确位置图片和作用 颅息穴配伍应用

配太阳穴祛风通络,调和气血,治头痛;配中渚,耳门,疏导少阳经气,治耳鸣聋;配行间,神门,曲池,熄风潜阳,宁心安神,治疗高血压。

颅息穴的作用有哪些

在耳后,先找到翳风穴,再找到角孙穴,在两穴之间,做环耳郭连线,在其连线上缘1/3处即是颅息穴。该穴属手少阳三焦经,位于耳后,因本经循行,上走项部,沿耳后直上,耳部支脉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故具开窍熄风,镇惊止痫之功,有聪耳,清少阳风热之邪作用,多用于治疗风热上攻之偏头痛,及风热上逆,扰乱神明之小儿惊风。

相关推荐

偏头疼怎么办才能快速止疼

深呼吸 深呼吸缓解紧张的好方法。当你的胃部的起伏比胸腔还明显时,表示你的作法很正确。 按压穴位 研究发现,穴位及脊柱按摩较常规药物治疗副作用更少,且疗效持续时间更长。有几个主要的止痛穴位,一在拇指与食指相连的虎口部位的合谷穴和鼻子两侧颧骨底部的巨瞥穴(按压至酸疼为止),它们有助于缓解窦性头痛;另一个头顶的百合穴,它对血管搏动性的头痛非常有效;对于偏头痛而言,按压悬颅穴(亦即俗称的太阳穴部位)最为有效。 戴头带 在头上绑一绷带,可减少流向头皮的血液,因而减轻偏头痛。 尽可能多休息 可能的话,找一个安静

伏兔怎么找 伏兔穴穴名解析

伏,停伏,降伏的意思;兔,五行中属卯木,喻风。“伏兔”的意思就指胃经气血物质中的脾土微粒在此沉降堆积,此处穴位的物质从气冲穴,髀关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及水湿风气,到本穴后风停气息,随风飘扬和随经水冲刷的脾土微粒沉降堆积,犹如停伏一样。 伏兔也被称为外沟穴,外丘穴。“外沟”“外丘”的意思指胃经气血物质中的脾土微粒在此沉降堆积,并且沉降在胃经的经脉之外。伏兔穴在膝盖上6寸处,此处的大腿肉肥如兔,跪着的时候就像潜伏的兔子一样,这也“伏兔”穴名的由来。

经络急救能让你摆脱急症

有关专家称,经络急救能让你摆脱急症。人之所以生病,从经络角度考虑,多因为经络不通造成,尤其一些急症,如落枕、头晕目眩等,可通过经络急救,让你快速摆脱这些急症。下面,我们且看看专家们如何对此做解释的吧。 从经络角度分析:人生病的原因 1、源头不足、水量不够,也就脏腑功能下降,使气血化生无源,此时不仅下游土地得不到充分的水来灌溉和滋养,而且河道中的泥沙也无力冲走,日久必致河道阻塞,甚至干涸; 2、河道阻塞,肝的疏泄不利,人体气机不利,或者抑郁发怒,七情所伤,使经脉不通,气血不畅,河道被阻,营养难以供应

照海穴在哪只脚

1、照海穴在哪只脚 照海穴八脉交会穴,通阴蹻,两个脚都有的。 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即:在我们脚上内踝骨下方的凹陷处,用手掐按或用皮肤针敲打不要出血,但我们千万要注意哦,照海穴这个穴位不能进行针灸的。 穴位解剖:在胫骨后肌腱处;有胫后动、静脉分布;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胫神经。 2、“照海穴”穴名解说 照海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少阴肾经。八脉交会之一,通于阴跷脉。别名:阴跷穴,漏阴穴。 2.1、照海。照,照射也。海,大水也。该穴名意指肾经经水在此大量蒸发。本穴物质为水泉穴传来的地部

府舍如何定位 府舍穴穴名解析

府,脏腑的意思;舍,来源之意。“府舍”的意思就说此处穴位的气血来自于体内脏腑,这处穴位也足太阴阴维厥阴的交会处。此穴中的气血物质,既有体内阴维脉外传的水液,也有冲门穴传来的风气,冲门传来的风气同合于厥阴肝经气血之性,阴维脉和阳维脉对人体全身气血有维络作用,其气血满溢外流的。阴维脉的气血为满溢的水液,阳维脉的气血为满溢的气体,水液和气体在阴阳维脉中存储之状。在三焦内部,各脏器外溢的水液因三焦包膜的约束而存在于三焦之内,在地球重力场的作用下,三焦内的水液聚集在腹下部,水液到达腹部内外通孔的高度后,就会

按摩翳风好处 翳风穴穴名解析

翳,遮蔽之物也;风,六淫之一,百病之长,此穴因为位于耳垂后方,在乳突和下颌角之间的凹陷中,其形如遮蔽风邪的屏盖,故名翳风。

阴廉什么

1、阴廉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属足厥阴肝经。 2、名解:阴廉:阴,指阴性水湿。廉,收廉之意。阴廉穴穴名意指肝经的水湿风气在此散热吸湿冷缩。阴廉穴物质为急脉穴扩而至的水湿风气,至本穴后此水湿风气散热吸湿冷缩并聚集穴内,阴廉穴如同肝经水湿的收廉之处,故名。 3、穴位含义:肝经的水湿风气在此散热吸湿冷缩。 4、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之下部的阴湿水气。 5、运行规律:化雨冷降并下传足五里穴。

悬颅疼为什么 悬颅快速取穴的方法

侧坐位或侧卧位,先取头维与曲鬓,在头维至曲鬓的弧形连线中点处(其弧度与鬓发弧度相应),按压有酸胀感。

承泣怎么按摩 承泣穴穴名解析

承的意思受;泣指泪, 水液。承泣的意思胃经体内经脉的气血物质都从这里出来的。胃经属阳明经,阳明经多气多血,多气就指多气态物,多血,血室受热后变成的红色液体,即多液又多热。胃经体表经脉的气血运行由头走足,为下行。胃经提表经脉和胃经体内经脉构成无端循环,胃经体内经脉气血物质的运行方式散热上行。此处穴位的物质就胃经体内经脉气血上行所化,体内经脉中,气血物质以气的形式上行,并由体内经脉出体表经脉后,经气冷却液化成经水,经水位于胃经的最上部,处于不稳定状态,就像泪液要滴下来一样,所以称“承泣穴”。

慢性疲劳的刮痧治疗

1.出现头痛、头晕时,可刮拭:①头颈部穴位:印堂、太阳、百会、风池;②颈背部;③腹部:气海、关元;④上肢部:合谷、内关;⑤下肢部:足三里、阳陵泉、太冲。 2.出现咽炎时,可刮拭天突、风府穴,继而刮拭两耳后颅息穴,背部常顺足太阳膀胱经,自上而下刮拭,即由肺俞至肝俞、胃俞,由大肠俞至膀胱俞。 3.出现失眠、心悸时,可刮拭下列部位:①头颈部:百会、四神聪、印堂、神庭、太阳、风池;②背部:心俞、膈俞;③上肢部:神门、内关;④下肢部:足三里、三阴交、太溪;⑤腹部:中脘、气海。 4.出现月经不调时,可刮拭下列部位: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