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老年人血糖低的症状有哪些

老年人血糖低的症状有哪些

低血糖的临床表现、症状轻重与血糖下降的速度、程度和个体差异有很大关系。低血糖首先兴奋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然后损害脑功能。

老年人对低血糖耐受性差,且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反应性低下或缺如,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脑细胞功能损害。

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兴奋:表现为饥饿、心慌、软弱、颤抖、出汗、皮肤苍白,心动过速和血压升高。这些反应具有“报警”作用。

脑功能障碍:脑功能受损发生的部位先后顺序为皮质、皮质下中枢(基底节、下丘脑)、脑干(中脑、延髓)。首先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疲劳感、头痛、易激动、思维迟钝、精神错乱,然后可出现痛觉过敏、阵挛和舞蹈样动作,瞳孔散大、癫痫样大发作,最后进入昏迷阶段:各种反射消失,瞳孔缩小,肌张力低下,呼吸减弱,血压下降。如低血糖被及时纠正,则可依次序逆返恢复。

老年人低钙血症的症状

轻度低血钙可无症状或表现为非特异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长期低血钙可导致白内障形成和轻度弥漫性脑病。而严重低钙血症或合并碱中毒时表现为神经肌肉激惹性增高和精神异常,典型者可出现手足搐搦,或Chvostek征阳性(手指弹击耳前面神经,引起的同侧口角或鼻翼搐搦)和trousseau征阳性(将血压计的袖带包绕上臂,使血压维持在收缩压与舒张压之间至少3min,所引起的局部手指和手臂的搐搦)。此外,甲旁减尚有其特征性改变,如自身免疫所致者可伴有其他内分泌缺陷,最常见的Addison氏病,因T细胞缺陷者易发生皮肤黏膜念珠菌病;假性甲旁减Ⅰb型者外表正常,而Ⅰa型者则表现出相互关联的体征,包括肥胖、身材矮、圆形脸、短颈、掌骨和跖骨短(常发生于第4和第5)、远端指骨短而宽和皮下钙化,可伴有智力低下和某些内分泌异常(特别是甲状腺和性腺)。

血清钙水平低于8.8mg/dl(2.2mmol/L)或离子钙低于4.4mg/dl(1.1mmol/L),即可诊断低钙血症。要正确评价总钙水平或离子钙水平的降低,就必须同时测定磷、镁、钾、碳酸氢根浓度和肾功能。血清钙降低常伴有血清磷升高,特别是甲旁减或严重维生素D缺乏者;而维生素D缺乏或镁磷耗竭者,可表现为轻度低钙血症与低磷血症同存。

老年人低血糖昏迷的症状

1.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 此组症状在血糖下降较快,肾上腺素分泌较多时更为明显,是一种低血糖引起的代偿反应。主要包括大汗(约占1/2,冷汗多见)、颤抖(约占1/3)、视力模糊、饥饿、软弱无力(约占有1/4~1/3),以及紧张、面色苍白、心悸、恶心呕吐、四肢发冷等。

2.中枢神经受抑制的表现 此组症状在血糖下降较慢而持久者更为常见。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主要是中枢神经缺氧、缺糖症群。中枢神经越高级,受抑制越早,而恢复越迟。主要表现为:①大脑皮质受抑制;意识蒙眬,定向力及识别力逐渐丧失、头痛头晕、健忘、语言障碍、嗜睡甚至昏迷跌倒。有时出现精神失常、恐惧、慌乱、幻觉、躁狂等;②皮质下中枢受抑制;神志不清、躁动不安,可有阵挛性、舞蹈性或幼稚性动作,心动过速,瞳孔散大,阵发性惊厥,锥体束征阳性等。患者可出现癫痫症状;③延脑受抑制;深度昏迷,去大脑性强直,各种反射消失,呼吸浅弱,血压下降,瞳孔缩小。如此种状况历时较久,则患者不易恢复。

如果脑组织长期处于比较严重的低血糖状态下,则可发生细胞坏死与液化,脑组织可萎缩。患者常有记忆力下降,智力减退,精神失常或性格变异等表现。

3.混合性表现 即指患者既有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又有中枢神经受抑制的表现,临床上此型更为多见。

4.原发疾病的症状 如肝病、恶性肿瘤和严重感染,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尚有垂体瘤和甲状旁腺疾病的表现等。

女人血糖低怎么办

1

在家里的童鞋立马喝上一杯糖水

低血糖来得快去得也快,如果你初感不适的时候,就应该立马泡上一杯糖水饮下去。如果是家里人突然因为低血糖晕倒,也要立马给她喂上一杯糖水。效果很神奇,不出十分钟,人就恢复正常。

2

随身带有糖果

容易因为低血糖而发晕的童鞋最好随身带着糖以防万一,以防有时候走到荒无人烟或者不能很快找到小卖部的时候低血糖发作。车子、包里,还有身上,最好都放有糖,特别是巧克力。巧克力可以短时间内补充人体糖份。

3

注意饮食

低血糖的童鞋平时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以及作休时间。最好少食多餐,并且多吃些红枣,莲子,薏米,龙眼肉,粳米,山药粥补充能量,少吃辛辣。

准妈妈孕期低血糖该怎么办

孕妇血糖正常值

孕期血糖正常值是三餐前半小时血糖3.3-5.6mmol/L,三餐后2小时血糖4.4-6.7mmol/L,夜间血糖4.4-6.7mmol/L。

孕期低血糖的原因

女性怀孕早期血液中孕酮增多,导致出现妊娠反应性呕吐,而且孕吐会影响孕妈妈食欲,而身体消耗却很大,所以容易在早上出现低血糖症状。

孕期血糖低症状

孕期低血糖有什么症状?孕妇低血糖时容易出现头晕、头痛、心慌、手抖、过度饥饿感、出汗、面色苍白、打冷战、全身乏力、视物模糊等症状。严重者可能出现神志不清、全身抽搐、昏睡甚至昏迷,危及生命。孕妈妈如果低血糖反应严重,建议及时就医。

孕期血糖低该怎么办

孕期血糖低该怎么办?孕期低血糖吃什么好?孕妈妈该如何预防低血糖?

1、均衡饮食

孕妈妈不能因为胃口不好就挑食,孕期一定要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干果、奶制品等。

2、多吃高纤维食物

高纤饮食有助于稳定血糖浓度。当血糖下降时,可将纤维与蛋白质食品合用(例如,麦麸饼子加生乳酪或杏仁果酱)。吃新鲜苹果取代苹果酱,苹果中的纤维能抑制血糖的波动,也町加一杯果汁,以迅速提升血糖浓度。

老年人低血糖症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1.引起老年人空腹低血糖的常见原因有:①胰岛B细胞瘤(胰岛素瘤);②胰岛外肿瘤;③外源性胰岛素、口服降糖药;④严重肝病;⑤乙醇性;⑥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等。

2.引起老年人餐后低血糖的常见原因有:①胃大部切除后(滋养性低血糖);②乙醇性;③2型糖尿病早期;④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等。

(二)发病机制

大脑及神经细胞内无糖原贮存,且不能利用循环中的游离脂肪酸,所以其能量供应完全依赖血循环中的葡萄糖,正常情况下血糖浓度波动在一个狭小范围内,清晨空腹血糖3.3~5.0mmol/L(60~90mg/dl),混合饮食餐后血糖6.7~7.2mmol/L(120~130mg/dl),葡萄糖负荷后血糖不超过8.9mmol/L(160mg/dl)。空腹血糖主要来自肝糖输出(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餐后血糖主要来自肠道吸收。胰岛素分泌增加或葡萄糖吸收减少,血糖低于正常下限时,低血糖兴奋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肾上腺素、皮质醇、生长激素和胰高糖素分泌增加,以代偿性提高血糖水平。如低血糖持续存在,涉及脑细胞功能受损,严重而持续时间长者,可发展成不可逆性损害,昏迷,直至死亡。低血糖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

1.空腹状态下胰岛素不适当分泌增多、高胰岛素血症 如胰岛B细胞瘤自主分泌胰岛素且不被低血糖所抑制;磺脲类药物服量过度,刺激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以及外源性胰岛素过量应用。

2.餐后胰岛B细胞反应性分泌胰岛素过量 如胃大部切除后进食富含单糖的流质饮食时,葡萄糖吸收太快,致餐后早期(2~3h)发生低血糖反应;2型糖尿病早期,特别是伴有肥胖者,B细胞反应延迟,胰岛素分泌峰落后于血糖高峰,发生餐后晚期(4~5h)低血糖反应。

3.胰岛素样活性物质增多:如胰岛外肿瘤细胞分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

4.胰岛素拮抗物质减少致胰岛素敏感性增加:如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

​老年人血液中少盐易骨折

荷兰鹿特丹伊拉斯漠斯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对5200多名55岁以上的荷兰中老年人连续6年的医疗记录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分析了他们血液中钠的最初水平,以及发生跌倒和骨折的情况。

研究中约有8%的人血液中钠含量偏低,多数是因为患者的肾脏滞留过多水分,而这8%的人也较易出现糖尿病,或使用利尿剂。

老年人血液中少盐易发生骨折,而且研究发现,在血液中钠含量偏低的患者中,约24%的人在研究期间有过摔跤经历,而其他人的跌倒发生率约16%。血液中钠含量偏低的老年人出现脊椎压迫性骨折的风险高达61%以上,患者发生髋关节骨折等非脊椎骨折的风险也较大,概率达39%以上。

在6年研究期间,血液中的钠含量偏低的患者死亡率也较高,死亡率约增加了21%。

老年人血液中少盐易发生骨折,研究人员指出,老年人应该定期测量血液中钠的浓度,发现血液中的钠含量偏低症后应尽快治疗,这样就可预防骨折,这一方法也许会成为未来预防骨折的新策略。

老年人低血糖症的症状

低血糖就是正常成人空腹时,静脉血浆葡萄糖即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当血糖低于正常浓度时,就会出现了出汗、饥饿、面色苍白、心慌等症状。而对于孕妇来说,会因为孕吐而导致进食减少,从而引起低血糖。

低血糖是指成年人空腹血糖浓度低于2.8mmol/L。另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 mmol/L即可诊断低血糖。孕期血糖正常值是三餐前半小时血糖3.3-5.6mmol/L,三餐后2小时血糖4.4-6.7mmol/L,夜间血糖4.4-6.7mmol/L。低血糖症是一组多种病因引起的以静脉血浆葡萄糖(简称血糖)浓度过低,临床上以交感神经兴奋和脑细胞缺氧为主要特点的综合征。随着现在人们生活的节奏加快,饮食不规律,很容易出现低血糖症状,低血糖的症状有很多,严重者可能出现精神不集中、躁动、易怒甚至昏迷等,所以千万不能小看它。

根据低血糖典型表现可确定:①低血糖症状;②发作时血糖低于2.8mmol/L;③供糖后低血糖症状迅速缓解。对于少数空腹血糖降低不明显或处于非发作期的患者,要多次检测有无空腹或吸收后的低血糖,必要时采用48~72小时饥饿试验来确认低血糖的类型。

老年人血液中少盐易骨折

老年人血液中少盐易发生骨折,这是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如果中老年人血液中的钠含量偏低,就会增加他们发生骨折和跌倒的概率。

对于老年人来说,跌倒会严重损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约50%的老年人死亡都是由于跌倒受伤而引起的。

荷兰鹿特丹伊拉斯漠斯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对5200多名55岁以上的荷兰中老年人连续6年的医疗记录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分析了他们血液中钠的最初水平,以及发生跌倒和骨折的情况。

研究中约有8%的人血液中钠含量偏低,多数是因为患者的肾脏滞留过多水分,而这8%的人也较易出现糖尿病,或使用利尿剂。

老年人血液中少盐易发生骨折,而且研究发现,在血液中钠含量偏低的患者中,约24%的人在研究期间有过摔跤经历,而其他人的跌倒发生率约 16%。血液中钠含量偏低的老年人出现脊椎压迫性骨折的风险高达61%以上,患者发生髋关节骨折等非脊椎骨折的风险也较大,概率达39%以上。

在6年研究期间,血液中的钠含量偏低的患者死亡率也较高,死亡率约增加了21%。

老年人血液中少盐易发生骨折,研究人员指出,老年人应该定期测量血液中钠的浓度,发现血液中的钠含量偏低症后应尽快治疗,这样就可预防骨折,这一方法也许会成为未来预防骨折的新策略。

相关推荐

老人低血糖有哪些症状

老人低血糖的症状 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兴奋:表现为饥饿、心慌、软弱、颤抖、出汗、皮肤苍白,心动过速和血压升高。这些反应具有“报警”作用。 脑功能障碍:脑功能受损发生的部位先后顺序为皮质、皮质下中枢(基底节、下丘脑)、脑干(中脑、延髓)。 首先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疲劳感、头痛、易激动、思维迟钝、精神错乱,然后可出现痛觉过敏、阵挛和舞蹈样动作,瞳孔散大、癫痫样大发作,最后进入昏迷阶段:各种反射消失,瞳孔缩小,肌张力低下,呼吸减弱,血压下降。 如低血糖被及时纠正,则可依次序逆返恢复。

血糖怕高更怕低

糖尿病患者易发生低血糖 老百姓一般认为,糖尿病患者应该是血糖偏高,和低血糖扯不上多大关系。可令人惊讶的是,糖尿病患者比普通人更易发生低血糖。究其原因,用药不当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蔡梦茵指出,口服降糖药使用不当或过量、胰岛素使用不当或过量、食物摄入不足但没有及时减少降糖药量、合用与降糖药有协同作用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可以引发低血糖。因此,糖尿病患者切忌自行开药或擅自更改药量。 另外,还要避免一些与药物无关的诱因,包括过量运动、情绪不佳或骤变、过量饮酒尤其是空腹饮酒、肾功能减退导致胰岛素和降糖药清除率降低

老年人低血糖症不能吃什么

低血糖急性发作的时候,可以喝些糖水来缓解,如果平时有头晕现象,要注意尽量不要饿肚子,因为低血糖的人,肚子一饿就会头晕,严重的还会摔跤.指导意见:随身带些糖果,巧克力,各种甜点,发病时随时吃下去,酒精,咖啡因,抽烟都将严重影响血糖的稳定,最好能戒除或少用。 要尽量少吃精制及加工产品(例如,速食米及马铃薯)、白面粉、汽水、酒、盐。避免糖分高的水果及果汁(例如,葡萄汁混合50%的水饮用)。也少吃通心粉、面条、肉汁、白米、玉米片、番薯。豆类及马铃薯可以一周吃2次 按时进餐,饮酒或运动前吃点含复合碳水化合物的食品,

老人低血糖有哪些症状

老年人低血糖症的症状 低血糖的临床表现、症状轻重与血糖下降的速度、程度和个体差异有很大关系。低血糖首先兴奋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然后损害脑功能。老年人对低血糖耐受性差,且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反应性低下或缺如,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脑细胞功能损害。 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兴奋:表现为饥饿、心慌、软弱、颤抖、出汗、皮肤苍白,心动过速和血压升高。这些反应具有“报警”作用。 脑功能障碍:脑功能受损发生的部位先后顺序为皮质、皮质下中枢(基底节、下丘脑)、脑干(中脑、延髓)。首先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疲劳感、头痛、易激动、思维

老人低血糖有哪些症状

低血糖的临床表现、症状轻重与血糖下降的速度、程度和个体差异有很大关系。 低血糖首先兴奋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然后损害脑功能。老年人对低血糖耐受性差,且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反应性低下或缺如,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脑细胞功能损害。 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兴奋: 表现为饥饿、心慌、软弱、颤抖、出汗、皮肤苍白,心动过速和血压升高。这些反应具有“报警”作用。 脑功能障碍: 脑功能受损发生的部位先后顺序为皮质、皮质下中枢(基底节、下丘脑)、脑干(中脑、延髓)。首先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疲劳感、头痛、易激动、思维迟钝、精神错乱,

老年人血糖高吃什么好

老年人血糖高尽量不要靠药物来补,建议主要靠平时的饮食来补,那么,在平时的饮食上就颇为重要了。既要吃瘦肉,鱼类,也要吃新鲜的蔬菜,还要吃五谷杂粮。而且在吃饭的时候要多吃比较清淡的一些食物,切记血糖高的人尽量不要辛辣的、油腻的、带有刺激性的食物。 另外,血糖高的人要控制饮食,不要让自己吃的太饱,也不要让自己饥饿。做到合理饮食。平时还要多运动,但是不要做剧烈运动。 老年人太阳穴痛的原因可能和颈椎病,高血压等使脑补中枢神经受迫的疾病导致的,情况严重的话建议及时去医院治疗。如果轻微的话,可以从日常生活中进行慢慢改善

老年人低血糖症不能吃什么

低血糖急性发作的时候,可以喝些糖水来缓解,如果平时有头晕现象,要注意尽量不要饿肚子,因为低血糖的人,肚子一饿就会头晕,严重的还会摔跤.指导意见:随身带些糖果,巧克力,各种甜点,发病时随时吃下去,酒精,咖啡因,抽烟都将严重影响血糖的稳定,最好能戒除或少用。 要尽量少吃精制及加工产品(例如,速食米及马铃薯)、白面粉、汽水、酒、盐。避免糖分高的水果及果汁(例如,葡萄汁混合50%的水饮用)。也少吃通心粉、面条、肉汁、白米、玉米片、番薯。豆类及马铃薯可以一周吃2次。 按时进餐,饮酒或运动前吃点含复合碳水化合物的食品

老人低血糖与胃病的症状

一、老人低血糖的症状 1、交感神经和肾上腺髓质兴奋。表现为饥饿、心慌、软弱、颤抖、出汗、皮肤苍白,心动过速和血压升高。这些反应具有“报警”作用。 2、脑功能障碍。脑功能受损发生的部位先后顺序为皮质、皮质下中枢(基底节、下丘脑)、脑干(中脑、延髓)。首先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疲劳感、头痛、易激动、思维迟钝、精神错乱,然后可出现痛觉过敏、阵挛和舞蹈样动作,瞳孔散大、癫痫样大发作,最后进入昏迷阶段:各种反射消失,瞳孔缩小,肌张力低下,呼吸减弱,血压下降。如低血糖被及时纠正,则可依次序逆返恢复。

如何治疗老年人低血糖症

老年人低血糖症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1.引起老年人空腹低血糖的常见原因有:①胰岛B细胞瘤(胰岛素瘤);②胰岛外肿瘤;③外源性胰岛素、口服降糖药;④严重肝病;⑤乙醇性;⑥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等。 2.引起老年人餐后低血糖的常见原因有:①胃大部切除后(滋养性低血糖);②乙醇性;③2型糖尿病早期;④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等。 (二)发病机制 大脑及神经细胞内无糖原贮存,且不能利用循环中的游离脂肪酸,所以其能量供应完全依赖血循环中的葡萄糖,正常情况下血糖浓度波动在一个狭小范围内,清晨空腹血糖3.3~5.0

如何拒绝老年性耳聋

1、多吃维生素D多的食物 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利用,美国的一项调查发现,老年性耳聋者都有血钙偏低症状,而血钙偏低与缺乏维生素D有关。动物肝脏、蛋类、蘑菇、银耳中含维生素D较多。 2、老年人要情绪稳定 老年人的血管弹性不足,如果情绪激动,很容易导致耳血管痉挛,特别是老年人血液粘稠度高,更会加重内耳的缺血缺氧,致使听力下降。银杏叶片能较好地改善老年人的微循环,达到保健和治疗的目的。 3、噪音大的地方不宜呆 一般来说老年性耳聋城市居民比农村居民要重一些,这与城市环境的噪声大有关系。因为长期的噪声刺激,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