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痹症怎么艾灸 痹症艾灸哪里

痹症怎么艾灸 痹症艾灸哪里

灸疗法则:祛风除湿,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

穴位选择:合谷和太冲,是治疗痹症的有效组合穴位,称“开四关”。不论是因为寒,还是因为热引起的肌肉,关节疼痛,都可以先“开四关”进行治疗。


艾灸早晚各灸一次可以吗 每天艾灸三小时以上会怎么样

艾灸虽好,但长时间进行对人体是具有危害的,具体如下:

艾灸作为一种温热治疗方法,适宜阳虚、气虚、久泻以及肢冷痹证人群进行,长时间进行会导致艾灸过度,从而可能会引起人体出现口干舌燥、面红以及易怒等症状发生,导致人体上火。

艾灸的过程是具有一定温度的,并且艾灸过程中都是对准同一个穴位,要是长时间进行,可能会造成局部烫伤。

艾灸主要是由艾叶以及艾草制成的,对于艾叶或艾草过敏的人群来说,进行艾灸可能会诱发其过敏症状,导致其身体出现瘙痒、红肿等不适症状发生。


艾灸后可以马上喝水吗 一天中艾灸的最佳时间

艾灸最佳时间需要根据疾病的种类、症状和个人体质决定,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具体如下:

对于健康人群艾灸用于保健的话,时间没有特殊讲究,只要能够有时间、有空间方便进行艾灸,都可以做艾灸,一次灸个15-20分钟就可以,避免过于饥饿和过饱的时间段。

对于风寒湿痹类疼痛性质疾病者,8-12点之间为宜,这时候阳气处于上升阶段,加上艾灸的推动作用可以更好的除痹止痛。

对于阳虚体质,有畏寒怕冷,神疲气短症状的患者来说,11-12点左右为宜,这时候自然界阳气正盛,可以达到补虚驱寒的效果。

对于失眠患者,睡前1小时艾灸比较好,此时艾灸可以疏经通络,调和气血,帮助睡眠,有利于缓解其失眠症状。


痹症怎么艾灸 痹症艾灸穴位搭配

“四关”是主穴,其他配穴主要是围绕不通病痛部位而却,每个主穴的基础上酌情再取2-3个穴位:

1.颈椎关节痛取大椎(肩背正中第7颈椎下凹陷中),风池(后发际上1寸,枕骨下两侧的凹陷中),天柱(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

2.肩关节痛取肩髃(三角肌上缘中点偏前方,抬肩时有凹陷处),肩前(腋窝前纹头上1寸),肩贞(腋窝后方纹头上1寸)。

3.肘臂痛取曲池(屈肘90°左右,肘关节横纹拇指侧纹头端),肘髎(曲池穴上1寸),手三里(曲池穴下2寸)。

4.腕关节痛取阳池(腕背横纹正中点略靠小指一侧,尺骨小头外缘),外关(腕背横纹中点上2寸)。

5.手指关节痛取八邪(手背五指之间的纹缝端)。

6.腰椎关节痛去肾俞(第2腰椎下旁开1.5寸),腰阳关(第4腰椎下凹陷中)。

7.大腿部痛取风市(大腿外侧正中膝关节上7寸处,一般在立正的情况下中指尖所抵达之处)。

8.膝关节痛取内外两个膝眼(膝关节髌骨韧带两侧凹陷),阳陵泉(膝关节外下方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骨关节炎艾灸好吗 骨关节炎艾灸注意什么

通过中医辩证,骨关节炎分为风寒湿痹症、血淤阻痹症、肾虚骨痹证、湿热痹阻证,不同症型的骨关节炎的艾灸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所以用艾灸治疗骨关节炎时不仅要清楚病变的部位,还要清楚病变的中医类型,否则不仅不会对骨关节炎有治疗效果,还可能加重病情。


可以天天艾灸后背和腹部吗 经常艾灸对身体有什么好处

《灵枢·刺节真邪》说,“脉中之血,凝而留止,弗之火调,弗能取之”,火调就是艾灸。因此,艾灸法用于血寒运行不畅,留滞凝涩引起的痹证、腹泻等疾病十分有效,艾灸也要有对症,艾灸不同的位置会有不同的效果,艾灸相应的穴位,可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功能的作用,起到增强人体抗病的作用。


痹症艾灸哪里 痹症的形成原因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这是中医学对痹症形成原因最基本的解释,明确指出了外伤,寒冷,潮湿是导致痹症的三大主要因素,也可以由跌打损伤,慢性劳损,关节周围组织损伤所诱发。


湿气有几种表现和症状 艾灸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条,产生的温热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治疗方法,对于寒凝血滞、经络痹阻导致的风寒湿痹等症候,用艾灸操作能起到不错的祛湿散寒、促进气血运行的功效。


痹症艾灸哪里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这是中医学对痹症形成原因最基本的解释,明确指出了外伤,寒冷,潮湿是导致痹症的三大主要因素,也可以由跌打损伤,慢性劳损,关节周围组织损伤所诱发。主要可以采用以下艾灸方法:
主穴取穴

合谷和太冲,是治疗痹症的有效组合穴位,称“开四关”。不论是因为寒,还是因为热引起的肌肉,关节疼痛,都可以先“开四关”进行治疗。

配穴取穴:

“四关”是主穴,其他配穴主要是围绕不通病痛部位而却,每个主穴的基础上酌情再取2-3个穴位:

1.颈椎关节痛取大椎(肩背正中第7颈椎下凹陷中),风池(后发际上1寸,枕骨下两侧的凹陷中),天柱(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

2.肩关节痛取肩髃(三角肌上缘中点偏前方,抬肩时有凹陷处),肩前(腋窝前纹头上1寸),肩贞(腋窝后方纹头上1寸)。

3.肘臂痛取曲池(屈肘90°左右,肘关节横纹拇指侧纹头端),肘髎(曲池穴上1寸),手三里(曲池穴下2寸)。

4.腕关节痛取阳池(腕背横纹正中点略靠小指一侧,尺骨小头外缘),外关(腕背横纹中点上2寸)。

5.手指关节痛取八邪(手背五指之间的纹缝端)。

6.腰椎关节痛去肾俞(第2腰椎下旁开1.5寸),腰阳关(第4腰椎下凹陷中)。

7.大腿部痛取风市(大腿外侧正中膝关节上7寸处,一般在立正的情况下中指尖所抵达之处)。

8.膝关节痛取内外两个膝眼(膝关节髌骨韧带两侧凹陷),阳陵泉(膝关节外下方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艾灸关元有什么好处 艾灸关元穴的作用

艾灸关元穴对于阳气不足,身体虚弱,怕冷乏力,以及腹泻,阳萎,早泄等症均有防治作用,尤其是老年人,阳气虚衰,真元不足,宜多用此穴灸之。

艾灸关元穴能通三焦,以调经通下焦为先,主治泌尿系统,消化系统,肝胆方面的疾病。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所致脾阳不振,脾肾阳虚等症,如小腹冷痛,腰部冷痛等症,也可以通过艾灸关元穴治疗。

艾灸关元穴可温通下肢,有助于治疗风寒湿痹,下肢疼痛及痹症。


痹症艾灸哪里 痹症艾灸穴位辨析

合谷穴和太冲穴在手足的部位比较相似,合谷在手虎口,太冲在足虎口,是位于我们人体四大关口部位的止痛要穴,先开四关,就是先把这四个关口的经络疏通,能顺利将体内的风寒湿邪从四肢末端赶出体外。


相关推荐

艾灸如何治疗皮肤病

[神经性皮炎]本病为皮肤科常见病,其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明确,与病人皮肤神经功能失调及对各种刺激因素敏感性增高等有关。中医称“牛皮癣”。临床表现为初始患部有阵发性皮肤骚痒,以后出现成群的呈皮色或淡褐色小丘疹,丘疹可逐步增多扩大,成苔癣样边界清晰的斑片。疗法一[艾灸取穴] 阿是穴(病变部位) 曲池 血海 三阴交 大椎疗法二[艾灸取穴] 阿是穴(病变部位)隔蒜泥灸 施灸,温度不宜高,每日灸一次,每日灸一支

艾灸的作用和禁忌 温经散寒、活血通痹

艾灸可以温通经脉,活血化瘀通痹止痛,可用于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所引起的各种病症,如风寒温痹、痛经、经闭、寒疝腹痛等证。

艾灸肚脐有什么好处

实验研究证明:通过药熨、艾灸等刺激,有助于调节人体神经系统及内分泌活动,尤其是能显着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从而能起到扶正祛病、益寿延年之作用。艾灸神阙,对于身体虚寒,肠胃功能弱的人来说,效果非常好,还有,神阙穴离石门比较远,如果想要孩子的话,别在关元附近艾灸,索性艾灸神阙就行了。脐通百脉,温热药贴脐后,能够通经活络,理气和血,达到“通则不痛”。适用于肠麻痹、痹症,手足麻木及诸酸痛证。艾灸肚脐能收敛人体

舌苔厚白艾灸熏哪里 丰隆

属足阳明胃经。足阳明络穴。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主治头痛眩晕,咳嗽多痰,气喘,胸痛,癫狂,痫症,下肢浮肿,腿膝酸痛,下肢痿痹,高血压等,很适合用于舌苔厚白艾灸选穴。艾炷灸丰隆穴3-7壮;或艾条灸丰隆穴5-15分钟。

艾灸肚脐后的排病反应 艾灸肚子对女性的好处

1.艾灸肚脐眼可以增强脾胃机能,使升阳得升,浊阴下降,起到健脾和胃的作用,主治胃痛,反胃,呕吐,泄泻等症。2.艾灸肚脐眼可以调理冲任,固经安胎,适宜于调理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不孕,黄褐斑,面色晦暗等症。3.艾灸肚脐眼可以理气活血,通经活络,适宜于调理肠麻痹,手脚麻木及各种酸痛症。4.艾灸肚脐眼能调节脏腑营养平衡,使气血畅通,有助安神,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盗汗,自汗,带下,梦遗,滑精,惊悸,失眠

哪些疾病适合用艾灸来治疗?

根据用法特点分为艾炷灸疗法、艾条灸疗法、药卷灸疗法、温针灸疗法、隔姜灸疗法、灯火灸疗法等多种。艾灸疗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对治疗虚寒证、寒湿痹证、小儿惊风、昏迷等急性病证疗效显著。但由于其燃烧、易灼伤患者而不被现代医学所接受。因此在各级医院针灸则多见针刺,少见艾灸,因此绝大多数人讹称针刺为针灸。艾灸和针刺一样都可以独立的治疗各种疾病,只是对经络及穴位刺激的方式不同、治疗与保健的侧重点不同。艾灸与其他疗

艾灸治疗腿疼的效果

艾灸在治疗风湿腿疼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因为艾灸的原理主是祛湿,祛风、祛寒,通经活络的,而进入到我们身体内的湿风,正好可以给排出体外。年轻人,一般情况下,遇到风湿腿疼,用艾灸两三次,就会有明显的改善,但是如果年纪较大的朋友,可能就需要根据不同的人来定时间了,但总之一条,艾灸治疗风湿,是一种最为理想的选择。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的“痹证”、“历节”,“痛风”。由于体虚,阳气不足,腠理空疏,加之居处

艾条有什么作用

温经散寒 使用艾条艾灸,可以用于治疗寒凝血滞、经络痹阻引起的各种病证,如风寒温痹、痛经、经闭、寒疝腹痛等证。 解表散寒 艾条艾灸具有疏风解表、温中散寒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感受外邪表证及中焦虚寒性呕吐、腹痛、泻痢等证。 补虚固脱 艾条艾灸可以温阳补虚,回阳固脱,可用于治疗脾肾阳虚、元阳暴脱之证,如久泄、久痢、遗尿、遗精、阳痿、早泄、虚脱、休克等。 益气升阳 艾灸艾灸具有不中益气,升阳举陷的作用,可用于

艾灸肚脐眼的功效是什么

肚脐皮肤薄,无皮下脂肪组织,皮肤与筋膜,腹膜直接相连,敏感度高,吸收快,艾灸的时候,药物成分容易渗透,被皮肤吸收,而且不会被胃酶干扰破坏,可以借助艾灸的纯阳热力,刺激机体组织,达到调和气血,疏通经络,达到防病健体的目的。艾灸肚脐眼的好处1.艾灸肚脐眼可以增强脾胃机能,使升阳得升,浊阴下降,起到健脾和胃的作用,主治胃痛,反胃,呕吐,泄泻等症。2.艾灸肚脐眼能激发三焦的气话功能,疏通经络,使气机畅通,

艾灸肚脐什么时候好 艾灸肚脐的功效和作用

艾灸肚脐可增强脾胃机能,使升阳得升,浊阴下降,以健脾止泻,和胃降逆。用于胃痛、反胃、痞满、呕吐、泄泻等。艾灸肚脐能激发三焦的气化功能,使气机畅通、经络隧道疏通,能促进代谢,缩减脂肪。用治小便不利、腹水、水肿、肥胖等。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督带与生殖及妇人的经带、胎、产息息相关,故药物温脐可以调理冲任,理气养血,固经安胎。临床用于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崩漏、不孕及黄褐斑、面色萎暗等证。脐通百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