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按摩穴位的方法增强抵抗力
用按摩穴位的方法增强抵抗力
1、风池穴
风池穴是足少阳胆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针5~8分,针刺角度向对侧眼窝方向刺进。
按摩方法:①先用右手拇食指岔开,分按两侧风池,两指同时用力一捏一松25下;换左手捏拿风池25下。②用两拇指分按两风池,余四指抱头,两拇指同时用力揉捻旋转各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头痛、头晕、失眠、感冒、高血压、发热、颈项强直、目赤痛、目眩、流泪、青光眼、视神经萎缩、鼻衄、耳鸣、腰背酸痛、中风等。
2、曲池穴
曲池穴是手阳明大肠经上一个重要穴位。针5~7分。
按摩方法:①用右手食指按压在左手曲池上,拇指托住少海穴(在肘窝底、曲池穴相对),拇食两指同时用力捏捻50下;换左手捏拿右肘曲池50下。②用右手拇指按压捻揉左肘曲池50下;换左手拇食指捏拿揉捻右肘曲池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发热、高血压、肩肘臂痛、咽喉肿痛、上肢不遂或抽搐、扁桃腺炎、关节炎、月经不调等。
3、合谷穴
合谷穴也是手阳明大肠的一个主要穴位。针3~7分,孕妇忌针灸。
按摩方法:用右手拇食指岔开,捏拿左手合谷50下;换左手捏拿右手合谷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头痛、感冒、目赤痛、鼻炎、鼻衄、齿痛、臂痛、咽喉肿痛、中风、口眼歪斜、无汗、多汗、便秘、经闭等。
4、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是足阳明胃经上一个重要穴位。针灸5分~2寸。
按摩方法:①脱去外衣留内衣,正坐床上或凳椅上,两腿屈膝,用两手拇指分别按压在两腿足三里上,余四指并拢托住小腿肚,两拇指同时用力按揉50下。②双手掌同时拍打两腿足三里各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胃脘痛、呕吐、腹痛、腹泻、腹胀、水肿、消化不良、便秘、偏瘫、下肢痛、口歪、乳痛、咽喉肿痛、发热、感冒、失眠、高血压、遗精、早泄、阳痿等,且能降虚火、安神定志、为强壮保健要穴之一。
小孩增强抵抗力吃什么好 增强抵抗力的食谱
原料:鸽1只,鲜山药150克。
做法:鸽子洗净去内脏后,放入砂锅中,加入清水,大火煮沸,加入山药块、生姜,用小火炖至鸽肉烂熟后,调味给孩子食用。
功效:健身强体、除寒热邪气、助消化,是增强小儿体质的佳肴。
原料:母鸡半只,蘑菇、姜末适量。
做法:母鸡洗净去内脏后,切块,放入砂锅中,加入清水,大火煮沸,加入蘑菇、生姜,用小火炖至鸡肉烂熟后,调味即可。
功效:有增强体力、强身壮体的作用。儿童食用增强体质。
原料:鱼肉500克,豆腐4块,盐、姜、葱适量。
做法:将鱼肉洗净加盐、姜,上蒸锅蒸熟后去骨刺、捣烂成鱼泥。将水烧开加入少量的盐,放入切成小块的嫩豆腐,煮沸后加入鱼泥,再加入少量的淀粉、香油、葱花成糊状即可。
功效:鱼肉和豆腐都是高蛋白食品,有助于增强抵抗力,促进生长发育。
原料:鸡胸肉1斤,核桃肉2两,西兰花1棵,蛋清半只,酱油。
做法:
1、核桃肉用开水泡5分钟,鸡胸肉切开,放鸡蛋清,加入盐、酱油、淀粉少许。
2、将油锅烧至5成热,将核桃肉放入翻炒至香,沥干油盛出。
3、锅中加入油,将鸡片划油,漏勺沥干。锅中留底油,投入鸡胸肉加入盐、胡椒粉、核桃一起炒,加淀粉水少许勾芡,淋上麻油,装盆。
功效:健脑益智、增强抵抗力。
增强抵抗力的药物
孩子抵抗力低下,而需要治疗的主要是那些频繁而持续患感冒和经常咳嗽的孩子。孩子“免疫力低”的情况很多,不能笼统的谈如何提高免疫力,更不要随便使用各种所谓提高免疫力的药物。
根据我们的临床经验总结,所谓“免疫力低”在我国儿童当中主要有三种情况:1、由于孩子本身免疫力发育尚不成熟或有些滞后,导致适应环境的能力低下,容易出现反复的感染,尤其是季节更迭和冬季。这类儿童最为常见,尤其是一些新入托幼机构的孩子,我们将这种情况称为“入托综合症”。他们发病往往从秋冬季节或春季开始。这类孩子绝大多数是暂时性的,一般经过1-2年可好转,不必使用过多药物治疗。
贴心建议:如果孩子感染过于频繁,可以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使用一些细菌提取物的药物或确证有效的免疫调节剂。2、较常见的是孩子存在某些过敏体质,这类孩子往往在1-2岁后症状明显,容易出现反复感染,一次患病后需要较长时间恢复。根据并非真的由于免疫力低下。 贴心建议:弄清楚原因,针对过敏治疗是关键。3、另一类则是的确存在免疫力低下,可以是先天的也可以是后天的,种类繁多。这类孩子每次得病往往比较重,持续时间也比较长。对于这类孩子绝非所谓市面上销售的补品或“提高抵抗力”的东西可以觖决的。
贴心建议:必须经专门的免疫科医生进行诊治。 总之,“提高免疫力”是一个笼统的说法,没有一种药物或保健品可以让所有人都能提高免疫力。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预防的治疗措施才是正确科学的态度。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所谓的营养保健品,尤其是那些针对儿童的,宣称以提高免疫力为主要功效的东西,其中有不少都缺少临床和理论上的科学依据。宝贝乐儿童益生菌所含的双歧杆菌和嗜酸乳杆菌可产生大量的免疫球蛋白,诱发机体免疫力,激活机体吞噬活性,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使得外在菌难以留存体内,从而达到免疫调节的作用,提高宝宝的抗病能力。
春季怎么防春困 经常按摩穴位
养成按摩穴位的习惯,可以有效的舒经活络,促进血液畅通,增强抵抗春困的能力,可以按摩的穴位有太阳穴,风池穴,足三里,这三个穴位,每日按摩一次,每次3-5分钟。
如何增强抵抗力?
【规律作息】一晚精致睡眠可以很快恢复一天的劳累,研究表明,睡眠与人体免疫力密切相关,良好的睡眠可使体内的两种淋巴细胞数量明显上升。而医学专家的研究表明,睡眠时人体会产生一种称为胞壁酸的睡眠因子,此因子促使白血球增多、巨噬细胞活跃、肝脏解毒功能增强,从而将侵入的细菌和病毒消灭。长期熬夜对健康非常不利!
【健康饮食】有些人为了减肥减少主食,其实我们每天必须食用足够的碳水化合物食物,如大米及其它富含淀粉的食物。因为碳水化合物是免疫细胞最重要的食物。少喝酒,限制饮酒每天饮低度白酒不要超过100毫升,黄酒不要超过250毫升,啤酒不要超过1瓶,因为酒精对人体的每一部分都会产生消极影响。即使喝葡萄酒可以降低胆固醇,也应该限制每天一杯,过量饮用会给血液与心脏等器官造成很大破坏。每天喝绿茶,因为绿茶中含有大量抗氧化剂类黄酮和茶酸。
【乐观心态】心理和生理是相互影响的,保持乐观情绪乐观的态度可以维持人体于一个最佳的状态,如今人们面临的压力很大,心理压力会导致对人体免疫系统有抑制作用的荷尔蒙成分增,所以容易受到感冒或其它疾病的侵袭。
【坚持运动】生命在于运动,我们能发现,长寿的人往往都是停不下来的人,运动专家指出每天运动30到45分钟,每周5天,持续12周后,人体的免疫细胞数目会增加,抵抗力也相对增加。运动只要心跳加速即可,晚餐后散步就很适合。也可以根据身体情况量力而行。
【增强保健】专家指出身体抵抗外来侵害的武器,包括干扰素及各类免疫细胞的数量与活力都和维生素与矿物质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可以在医生的叮嘱下,适当补充维生素。身体健康的人最好通过吃水果、蔬菜来吸收维生素,现在市场上销量较大的西红柿、草莓、胡萝卜、橘橙等都含有大量的维生素。
可以增强抵抗力的中医穴位
1、风池穴(在项后枕骨下,与乳突后凹陷处),是足少阳胆经上的一个重要穴位。针5~8分,针刺角度向对侧眼窝方向刺进。
按摩方法:①先用右手拇食指岔开,分按两侧风池,两指同时用力一捏一松25下;换左手捏拿风池25下。②用两拇指分按两风池,余四指抱头,两拇指同时用力揉捻旋转各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头痛、头晕、失眠、感冒、高血压、发热、颈项强直、目赤痛、目眩、流泪、青光眼、视神经萎缩、鼻衄、耳鸣、腰背酸痛、中风等。
2、曲池穴(屈肘成直角在肘纹外端,凹陷中,掌心向内取穴),是手阳明大肠经上一个重要穴位。针5~7分。
按摩方法:①用右手食指按压在左手曲池上,拇指托住少海穴(在肘窝底、曲池穴相对),拇食两指同时用力捏捻50下;换左手捏拿右肘曲池50下。②用右手拇指按压捻揉左肘曲池50下;换左手拇食指捏拿揉捻右肘曲池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发热、高血压、肩肘臂痛、咽喉肿痛、上肢不遂或抽搐、扁桃腺炎、关节炎、月经不调等。
3、合谷穴(拇、食指掌骨之间),也是手阳明大肠的一个主要穴位。针3~7分,孕妇忌针灸。
按摩方法:用右手拇食指岔开,捏拿左手合谷50下;换左手捏拿右手合谷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头痛、感冒、目赤痛、鼻炎、鼻衄、齿痛、臂痛、咽喉肿痛、中风、口眼歪斜、无汗、多汗、便秘、经闭等。
4、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一横指处,正坐屈膝垂足取穴),是足阳明胃经上一个重要穴位。针灸5分~2寸。
按摩方法:①脱去外衣留内衣,正坐床上或凳椅上,两腿屈膝,用两手拇指分别按压在两腿足三里上,余四指并拢托住小腿肚,两拇指同时用力按揉50下。②双手掌同时拍打两腿足三里各50下。
保健作用:能主治胃脘痛、呕吐、腹痛、腹泻、腹胀、水肿、消化不良、便秘、偏瘫、下肢痛、口歪、乳痛、咽喉肿痛、发热、感冒、失眠、高血压、遗精、早泄、阳痿等,且能降虚火、安神定志、为强壮保健要穴之一。
冬季手脚冰凉怎么办
手脚冰凉怎这样做
冬季,对于寒体的人群来说,在保证穿着保暖之外,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解决手脚冰冷问题。
泡脚
泡脚是最有效的方法。在较深的盆中加入40℃左右的热水,让水漫过脚踝。浸泡20分钟左右,就会感觉到全身发热,这说明血液循环畅通。如果在泡脚的同时再揉搓双脚,效果会更好。但泡脚要坚持,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有氧运动
慢跑、快步走、跳绳、跳迪斯科、打太极拳等都会让全身各个部位活动起来,促进血液循环。但不可运动过度,高强度的运动,大量的出汗,会“发泄阳气”,起到相反的作用。
充足睡眠
每天至少要保证6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储藏阳气,蓄积阴精,增强抵抗力。
揉搓手脚心
有时间可以经常揉搓手脚心,以改善末端血管的微循环,并具有手脚温暖的效果,或按摩穴位,也可以改善手脚冰冷的症状。
按摩穴位
按揉气冲穴:气冲穴位于大腿根里侧,此穴下边有一根动脉。先按揉气冲穴,后按揉动脉,一松一按,交替进行,一直按揉到腿脚有热气下流的感觉为佳。
按揉、拍打肾俞穴:肾俞穴位于两边腰眼,轻轻用力,两边各拍打100余次。
增强抵抗力的运动
怎样增强宝宝抵抗力?如果是1-2岁的宝宝,可以让他独立行走。这个阶段正是宝宝学走路进展迅速的时期,开始可能仅是蹒跚地走几步,妈妈应该多给他一些锻炼的机会,逐渐拉长练习的距离。
例如,和宝宝一起玩扔球、捡球、找东西的游戏,训练宝贝独自在地上玩,独立蹲下捡东西,独自站起,并独自稳定地行走。让宝宝的行走机能逐渐成熟,促进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发展。记住,在训练时要保护好宝宝。
除此之外,妈妈还可以给宝宝做冷水擦脸操。首先,妈妈要用两个手掌蘸凉水,将手指分别从宝贝的嘴角处开始向上推到鼻根,再到额头。然后从耳前按摩下来,妈妈给宝宝整脸按摩3次以后,可以换一次凉水,每天早晚洗脸时,各擦5次,按摩15次。
不仅可以避免感冒,还可以增强宝贝面部皮肤对寒冷的抵抗力。切记,因为水太凉,所以妈妈只需把手掌蘸湿即可。
如果是2-3岁的宝宝,可以进行吹气球训练。选择一些五颜六色的气球,妈妈亲自吹过一两遍后,让宝宝学着吹,能训练宝宝肺活量,增强呼吸系统的抵抗力,还可以锻炼脸颊肌肉。
不过,气球必须是吹过的,气球太新、压力过大会对宝贝的呼吸系统不利,而且不必让宝宝完全将气球吹起来。
踢皮球运动也很适合宝宝。妈妈可以将皮球沿地面滚给宝宝,宝宝再将皮球踢还给妈咪,重复数次,从而训练宝贝的身体平衡性。独脚站立运动可以发展宝宝的身体静态平衡能力,虽然开始时可能需要扶着人和物才能抬起一只脚,但是宝贝逐渐就可以单足稳定地站立几秒钟了。
按摩增强抵抗力
(一) 前胸 将五指并拢、掌心中空,对准胸部正中间的胸骨,以适当力度拍击。每次拍击3~5下,每次停10秒左右,每天3~5次。此外,也可以每天坚持用手掌,以自上而下的方式摩擦前胸(上自颈部下至心窝部),每次摩擦数十次至百次。
(二) 后背 平时可采用热水袋热敷、配处方药敷背等办法来保健,也可以通过手掌拍打、叩击来疏通经脉。此外,在背部涂抹精油或冬青膏等按摩背部,擦至皮肤温热潮红。
(三) 脊柱 脊柱的保健也可以采取热敷、涂抹精油或甘油等摩擦的办法来进行。
(四) 肚脐 常见的保健方法是对肚脐进行适当的热敷和按揉。热敷时,可用略高于体温的热水袋或热毛巾,轻轻敷在肚脐上,数分钟后取下,每天坚持敷1~2次,如果在室外,也可把温热的手放在肚脐上面来热敷 。按揉时,将手心放在肚脐上面,采用逆时针和顺时针交替的方法轻揉肚脐及四周。
(五) 脚 脚部保健可以采用热水浸泡、搓脚、叩击、按压等多种方式,可以起到温经通络 、开窍醒脑等作用。
中医按摩穴位有助孩子增高
医按摩穴位有助孩子增高的手法——搓脊柱
家长每天用掌心搓孩子的脊柱,从下向上5~7次。可振奋阳气。
医按摩穴位有助孩子增高的手法——揉腹
家长每天轻轻地为孩子顺时针揉腹1分钟,逆时针1分钟。可调理脾胃、补益气血。
医按摩穴位有助孩子增高的手法——捏脊
孩子俯卧,背部裸露,涂抹适量滑石粉,用双手的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握成半拳状,食指半屈,拇指伸直对准食指前半段,然后顶住患儿皮肤,拇、食指前移,提拿皮肉,同时向上捻动,自尾椎两旁(即脊柱两侧)双手交替向前推动至大椎穴(脖后突出位)两旁。每天睡前给孩子捏上3~5遍。对调理孩子消化系统,增强抵抗力有好处。但家长一定要认真练习才能达到准确熟练的操作。需要注意如果孩子背部皮肤有疾患就应该禁用。
医按摩穴位有助孩子增高的手法——按压百会穴
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心,在两耳角直上与眉心向后的连线的交叉点。家长每天按揉孩子的百会穴20~50次,可振奋阳气、扶正祛邪、清利头目。
医按摩穴位有助孩子增高的手法——推三关
三关位于前臂内则腕横纹到肘横纹处。用食指、中指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300次,可调理脾胃。
医按摩穴位有助孩子增高的手法——拿三阳、三阴经
胳膊、腿的外侧为三阳经循行路线,内侧为三阴经循行路线,“拿”是推拿的一种手法,即用手捏。三阳经要从上往下捏,三阴经要从下往上捏,每天各3~5遍。
医按摩穴位有助孩子增高的手法——揉涌泉穴
涌泉穴在脚底的掌心处,每天揉30~50次,可补肾壮骨。
按摩四穴位有助增强免疫力抗感冒
一、点揉风池穴
按摩手法:风池穴位于颈后枕骨的下缘,距离耳朵后部约两个手指宽的一凹陷处。两手拇指点住风池穴,用指头用力揉动数十次。
作用:有清热疏风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风热感冒。
二、揉大椎穴
按摩手法:该穴在颈后正中,一个较大的骨头突起的下缘,即第七颈椎棘突的下缘。用一手食、中两指,用力按住大椎穴,揉动100~200次。
作用:可起到预防和治疗感冒的作用,特别适合治疗感冒后高热不退。
三、拿肩井穴
按摩手法:肩井穴在颈到肩端的中部,肌肉较丰富的地方。两手拇、食、中三指分别拿对侧的肩井穴。拇指在前,食、中指在后,提拿10次即可。
作用:具有疏风散寒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风寒感冒。
四、点揉足三里穴
按摩手法:小腿外侧上端有一个突起的骨头名叫腓骨小头,在这个骨头突起的前下方约三个手指宽处即是足三里穴。用一手食、中两指,用力点住同侧足三里穴,慢慢揉动数十次。再用另一只手点揉另一侧的足三里穴。
作用:足三里有疏风散寒、扶正祛邪的作用,可调节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
吃什么增强抵抗力
铁
缺铁会导致贫血,降低抗感染能力。缺铁在婴幼儿、孕妇及乳母中更容易发生。动物血、动物内脏等食物富含血红素铁,补铁要适当多吃这些食物。
锌
免疫系统的生长发育离不开锌,缺锌会导致免疫功能低下。锌还是人体内100余种酶的组成成分。补锌可以吃贝壳类海产品、红色肉类。
硒
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具有强抗氧化作用。硒几乎存在于所有免疫细胞中,补硒可明显提高机体免疫力。蘑菇是硒的良好食物来源。
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体免疫功能的物质基础,若蛋白质缺乏严重,会使免疫细胞中的淋巴细胞数目大减,造成严重免疫机能下降,还会影响组织修复,使皮肤和黏膜的局部免疫力下降,容易造成病原菌的繁殖和扩散,降低抗感染能力。许多食物中都含有蛋白质,鱼、虾等富含动物蛋白,大米、面粉、大豆等富含植物蛋白。人体更容易吸收利用动物蛋白。
维生素A
维生素A对免疫系统有重要作用,一旦缺乏可引起呼吸、消化、泌尿、生殖上皮细胞角化变性,容易受细菌侵入,增加呼吸道、肠道感染疾病的风险。动物肝脏富含维生素A,植物性食物只能提供类胡萝卜素(可在体内转换为维生素A)。类胡萝卜素主要存在于深绿色或红黄色的蔬菜和水果中,如胡萝卜、菠菜、芹菜、芒果、红薯等。
维生素E
补充维生素E能让老年人的免疫系统维持良好运转维生素E不仅是抗氧化剂,还是一种有效的免疫调节剂,可以提高抗感染能力。。维生素E的主要来源包括:植物油、坚果、豆类和谷类。
维生素C
维生素C有抗氧化作用,是人体免疫系统必需的维生素。新鲜的蔬菜、水果是丰富的维生素C来源,如鲜枣、青椒、猕猴桃、菠菜、山楂、柑橘、柚子、草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