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后疲劳恢复的方法 温水浴和局部热敷
运动后疲劳恢复的方法 温水浴和局部热敷
运动后30~45分钟内进行温水浴,不仅可以清洁皮肤,使心情愉悦,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体内代谢废物的排出,促进疲劳的消除。温水浴的水温应在32~45摄氏度之间,洗浴的时间在10~15分钟。如果水温过高或洗浴时间过长,则会过多消耗体力而加重疲劳。同时可在腿、臂等较疲劳的部位进行热敷:将毛巾浸在水温50摄氏度左右的水中,然后拧干,将毛巾敷于腿、臂等肌肉部位,反复几次,持续时间10分钟左右。
若连续几天参加比赛,则温水浴和热敷的时间应比平时短些,以免过多消耗体力。
做哑铃飞鸟肩膀疼 哑铃飞鸟肩膀疼怎么办
哑铃飞鸟肩膀疼有两种情况,一是肌肉和韧带拉伤,二是肌肉疲劳酸痛。
肌肉和韧带拉伤一般突然发生,疼痛剧烈。一般采用以下的处理方法。
1.冷敷:拉伤时可以及时冷敷,用毛巾包住冰块局部冷敷是不错的方法,这样可以帮助收缩局部血管,减少炎症反应。
2.热敷:拉伤三天后是恢复阶段,不可以再冷敷而是要热敷,通常是用热毛巾敷在患处,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长期紧张的肌肉组织愈合。
3.关节和韧带受伤后要静养恢复,不能再进行肩部的运动。等到伤情完全恢复才能继续锻炼。否则不仅延缓恢复,还会加重伤情。
肌肉疲劳酸痛是逐渐累加的,疼痛感不会特别强烈。而经过休息,就会自然恢复。不过也可以稍作处理。
1.拉伸按摩:柔韧性拉伸能够延缓减轻肌肉酸痛。按摩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运走乳酸,放松肌肉。
2.冷热敷:冷热敷可以指的是用冰袋和热袋交替敷在痛处15分钟,循环反复。冷热温度的改变可以帮助加速血液循环和肌肉康复。对缓解肌肉酸痛有很好的效果。
3.洗热水澡:洗热水澡对缓解肩膀疼也有很好的帮助,并且还能够减轻运动疲劳。不过热水浴要在做完运动后半小时再进行,水温也不要过高。
运动后如何消除疲劳
利用按摩缓解肌肉的紧张状态。通过按摩不但能促进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转换,因疲劳引起的神经调节紊乱消失,还可促进血液循环,加强局部血液供应,消除疲劳。按摩时以揉担为主,交替使用按压、扣折等手法,按摩可在运动结束后或晚上睡觉前进行。
进行有规律、科学的运行。剧烈运动后骤然停止,会影响氧的补充和静脉血回流,使血压降低,引起不良反应。因此,运动后应做整理运动,动作缓慢、放松,使身体恢复。
泡温水浴。温水浴有刺激血管扩张,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消除疲劳的作用。温水浴的温度宜在40℃左右,每次15-20分钟。
保持充分的睡眠。睡眠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关键。运动者每天应保证8一9个小时的睡眠,使机体处于完全放松状态。
饮食或药物疗法。多吃含有维生素类的水果和食物,或服用天然药物,能有效调节人体生理机能,加速新陈代谢,补充能量,减少组织耗氧量,改善血液循环,补充肌肉营养。
运动性疲劳怎么消除好
积极参加活动性恢复
在参加完运动之后不要马上停止运动,这样会影响身体氧的补充和静脉血的回流,很容易造成暂时性的脑贫血等等。运动后适度地进行放松运动或者是伸展运动能够帮助体力恢复,加速乳酸消除,帮助身体从运动性疲劳中恢复过来。
温水淋浴或热敷
运动后身体疲劳可以通过进行温水沐浴或是局部热敷帮助缓解运动性疲劳。但是要注意温水淋浴的时候温度最好控制在42摄氏度,热敷也不要超过47摄氏度。而且不管是淋浴还是热敷时间不宜过长,以15分钟左右为宜。
充足的休息睡眠
保证充足的睡眠休息可是消除运动型疲劳,恢复体力最好的方法。特别是当运动后身体出现了不适的时候,每天健康的作息制度,保证7~9小时的睡眠时间,对于身体恢复有很重要的意义。当然,如果是中老年人的话,睡眠时间维持在6~7小时就可以了。
科学的饮食营养
运动之后想要消除疲劳,一定要注意饮食营养的均衡,每天的饮食中要注意配以糖、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等含量丰富的饮食。
可以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比如鸡蛋、瘦肉、大豆、牛奶、牛肉、核桃、花生等等。
进行运动按摩
运动后身体疲劳可以通过对身体肌肉进行按摩来帮助改善血液循环以及增强身体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以及对代谢物的排出。
按摩可以采用最简单的点按拿捏进行,如果是可以在按摩前涂抹上精油或其他按摩油,按摩效果会更好。
蛙泳腰疼怎么回事 蛙泳腰疼怎么办
蛙泳腰疼一般不要处理,只要休息几天,继续锻炼即可。坚持锻炼,以后就没有什么疼痛感了。
如果希望更好的加快恢复,缓解疼痛,那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拉伸按摩:柔韧性拉伸能够延缓减轻肌肉酸痛。按摩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运走乳酸,放松肌肉。
2.冷热敷:冷热敷可以指的是用冰袋和热袋交替敷在痛处15分钟,循环反复。冷热温度的改变可以帮助加速血液循环和肌肉康复。对缓解肌肉酸痛有很好的效果。
3.洗热水澡:洗热水澡对缓解胳膊疼也有很好的帮助,并且还能够减轻运动疲劳。不过热水浴要在做完运动后半小时再进行,水温也不要过高。
如何缓解运动型疲劳
运动性疲劳在人体中可分为躯体性疲劳和心理性疲劳,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疲劳具有不同表现形式。躯体性疲劳主要表现为运动能力下降;心理性疲劳主要表现为行为的改变。人体的各个部位,从中枢大脑皮层细胞到骨骼肌基本收缩单位都能产生疲劳。根据研究结果,将躯体性疲劳分为中枢疲劳和外周疲劳。中枢疲劳是指缺乏动机、中枢神经系统的传递或募集发生改变。外周疲劳包括接点传递、肌肉点活动和肌肉收缩活动能力下降。
充足睡眠。睡眠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关键。运动者每天应保证8一9个小时的睡眠,使机体处于完全放松状态。按摩。通过按摩不但能促进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转换,因疲劳引起的神经调节紊乱消失,还可促进血液循环,加强局部血液供应,消除疲劳。按摩时以揉担为主,交替使用按压、扣折等手法,按摩可在运动结束后或晚上睡觉前进行。整理运动。剧烈运动后骤然停止,会影响氧的补充和静脉血回流,使血压降低,引起不良反应。因此,运动后应做整理运动,动作缓慢、放松,使身体恢复。温水浴。有刺激血管扩张,促进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消除疲劳的作用。温水浴的温度宜在40℃左右,每次15-20分钟。药物疗法。使用维生素或天然药物,能有效调节人体生理机能,加速新陈代谢,补充能量,减少组织耗氧量,改善血液循环,补充肌肉营养。目前,常用药物有维生素B1、B12,维生素C、E、黄芪、刺五加:人参、冬虫夏草和花粉等。
运动疲劳的恢复方法 做整理活动
整理活动是消除疲劳,促进体力恢复的一种良好方法,剧烈运动后进行整理活动,可以使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有利于乳酸的排除,同时使肌肉得到及时放松,可避免由于局部循环障碍而影响代谢过程,以及造成运动疲劳恢复过程延长。
运动后及时消除疲劳有助身体健康
生活中,锻炼后出现一定的疲劳,是极正常的现象。这种情况下,只要我们借助各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及时地消除疲劳,补充消耗的能量,就可以使体能很快地得到恢复,就会有助于身体健康和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那么如何及时消除运动后的疲劳呢?你不妨结合自身实际,采用以下方法:
温水浴和局部热敷——运动后,进行温水浴,会使人顿觉浑身轻松。温水浴的水温应在32~45℃之间,洗浴的时间在10~15分钟。如果水温过高或洗浴时间过长,则会过多消耗体力而加重疲劳。同时可在腿、臂等较疲劳的部位进行热敷,其方法是:将毛巾浸在水温50℃左右的水中,然后挤干,将毛巾敷于腿、臂等肌肉部位,反复几次,持续时间10分钟左右。若连续几天参加比赛,则温水浴和热敷的时间应比平时短些,以免过多消耗体力。
按摩——按摩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肌肉疲劳的一种有效方法。自我按摩可用双手揉、搓、按、压和抖动腿部肌肉,还可用左手揉捏右臂肌肉,右手揉捏左臂肌肉,交替进行;也可请同伴帮助按摩背、颈或腿、臂等部位。
针刺——我国传统的针刺方法,对于放松肌肉、解除痉挛、促进机体恢复有很好的作用。
增加饮食营养——运动期间,要保证饮食的质与量。除了应保证足够的糖、脂肪、蛋白质等能源物质外,还应适当多吃些蔬菜和水果,以补充适量的维生素和无机盐。
积极性休息——运动后,可采用运动的方式,通过转换运动练习的方法,或做些放松动作,使机体获得积极性休息以消除疲劳。如长跑后,适当慢跑、走动一段时间,或打一会乒乓、羽毛球,或做几节放松操。
保证充足睡眠——睡眠是消除疲劳和恢复体力必不可少的过程,一般而言,睡眠时间不得少于7~9小时,这样才不致影响体力。
合理安排运动量——这是及时消除疲劳的原则。运动后,如感到虽有些累,但吃饭和睡眠都较正常,这样的运动量一般较合理。反之,则表明运动量过大,应在下次锻炼时适当减少。
身体老是疲劳是怎么回事
一.消除疲劳的途径
1.用各种方法使肌肉放松,改善肌肉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排出及营养物质的补充。如整理活动、水浴、蒸汽浴、桑拿浴、理疗、按摩等。
2.通过调节神经系统机能状态来消除疲劳。如睡眠、气功、心理恢复、放松练习、音乐疗法等。
3.通过补充机体在运动中大量失去的物质,促进疲劳的消除。如吸氧、补充营养物质及利用某些中药来调节身体机能等。
二.消除疲劳的方法
(一)整理活动
整理活动是消除疲劳,促进体力恢复的一种良好方法。教练员、运动员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剧烈运动后进行整理活动,可使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仍保持在较高水平,有利于偿还运动时所欠的氧债。整理活动使肌肉放松,可避免由于局部循环障碍而影响代谢过程。
整理活动应包括慢跑、呼吸体操及各肌群的伸展练习。运动后作伸展练习可消除肌肉挛经,改善肌肉血液循环,减轻肌肉酸痛和僵硬程度,消除局部疲劳,对预防运动损伤发生也有良好作用。
(二)睡眠
睡眠时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好方式。睡眠时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降低,体内分解代谢处于最低水平,而合成代谢过程则相对较高,有利于体内能量的蓄积。
成年运动员在平时训练期间,每天应有8~9小时的睡眠。在大运动量和比赛期间,水面时间应适当延长。青少年运动员的睡眠时间,应比成年运动员长,必须保证每天有10小时的睡眠。
(三)温水浴
训练后进行温水淋浴室最简单易行的消除疲劳方法。温水浴客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调节血流,加强新陈代谢,有利于机体内营养物质的运输和疲劳物质的排除。水温为42摄氏度左右为宜。时间为10~15分钟,勿超过20分钟。训练结束半小时后,还可进行冷热水浴。冷水温为15摄氏度,热水温为40摄氏度。冷水淋浴1分钟,热水淋浴2分钟,交替3次。
(四)营养
运动中各种营养物质消耗增加,运动后及时补充,又助于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糖、维生素C、维生素B1、水等,均应得到足够的补充。
肌肉酸痛和肌肉拉伤区别 肌肉酸痛和肌肉拉伤鉴别
肌肉酸痛:肌肉酸痛范围广泛,没有局限性压痛点,一般经过1到2天后酸痛感会明显减轻或消失,可以通过休息,按摩,温水浴,局部热敷等方式得到缓解。
肌肉拉伤:肌肉拉伤的疼痛范围比较小,受伤部位是最痛点,如果受伤后继续运动,疼痛感加重,且不会自行消失,必须通过医疗手段治疗。
快速消除疲劳的小方法
疲劳又称疲乏,是一种主观不适感觉。但客观上会在同等条件下,失去其完成原来所从事的正常活动或工作能力。凡是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都可出现疲乏,故可以引起疲乏的疾病很多。
可助快速消除疲劳的方法:
理疗:利用光疗、腊疗、电疗等作用于局部或整体,可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疲劳的消除及机能恢复,同时具有治疗损伤的作用。
营养:运动中各种营养物质消耗增加,运动后及时补充,有助于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糖、维生素C、维生素B、水等,均应得到足够的补充。
心理恢复:是通过调节大脑皮层的机能达到消除疲劳的目的,气功、意念、放松练习等都属于此类。
睡眠:睡眠是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的好方式。睡眠时大脑皮层 的兴奋过程降低,体内分解代谢处于最低水平,而合成代谢过程则相对较高,有利于体内能量的蓄积。成年运动员在平时训练期间,每天应有8一9小时的睡 眠。在大运动量和比赛期间,睡眠时间应适当延长。青少年运动员的睡眠时间,应比成年运动员长,必须保证每天有10小时睡眠。如果上、下午都安排训练,中午应有适当时间午睡(1。5~2小时)。
温水浴:训练后进行温水淋浴是最简单易行的消除疲劳方法。温水浴可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调节血流,加强新陈代谢,有利于机体内营养物质的运输和疲劳物质的排除。水温为42士2C为宜。时间为10~15分钟,勿超过20分钟。训练结束半小时后,还可进行冷热水浴。冷水温为15C,热水温为40C。冷水淋浴1分钟,热水淋浴2分钟,交替3次。
蒸气裕:这是将蒸气通入特制小屋或关闭的房间内,造成一个高温、高湿的环境。其作用与桑那浴类似,但较桑那浴易造成身体疲劳。进行方法如下: 在40。5~46C环境中,停留20~30分钟。
运动性疲劳恢复手段具体有哪些
恢复疲劳的营养补充
1、能量
进行长时间的运动后,由于能源消耗显著,首先要考虑能源的补充。此时,与其补充脂肪,不如补充糖类更容易消化吸收,使血糖值上升并恢复精力。
2、蛋白质
运动时蛋白质的代谢升高,运动后的休息期间要注意蛋白质的补充以预防运动性贫血。
3、维生素类
消耗的维生素得到补充,可使代谢机能恢复,从而有利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活动恢复正常。
4、无机盐类
无机盐的补充,尤其是盐和钙的补充,有利于体内氢离子浓度和渗透压紊乱的恢复和消除疲劳。另外,炎日下出汗较多时,补充水分也很重要。但出汗后饮水过量可引起消化机能下降、食欲减退的不良后果,必须予以注意。
恢复疲劳的方法
坚持合理的生活制度
遵守休息时间,保持良好的睡眠条件,注意饮食卫生,克服吸烟和饮酒等不良习惯。睡眠是消除疲劳的重要手段,有人称之为良好的补药。应该充分重视青少年的睡眠,一般需要7-8小时/天,大运动量训练需8-9小时/天。
调节运动负荷
运动性疲劳出现时,及时而科学的调整运动负荷,减少训练强度,改变训练计划、内容和方法。也可暂时停止
专项练习,但不要全面停止训练,这样可以加速疲劳的恢复。
温水浴和冷热水浴
温水浴的水温以42度±2度为宜,时间为10-15分钟,不能超过20分钟,每天1-2次,局部热敷的温度为47度-48度,训练结束30分钟后可进行冷热水浴,进行冷热水浴时,热水温度为40度,冷水温度为15度,冷水时间为1分钟,热水时间为3分钟,交替3次。
心理疗法
运动结束后,可通过语言、暗示、诱导等方法,调节大脑皮层的功能,加速疲劳的消除。
积极休息
在紧张比赛和大运动量训练之后,应在舒适、幽静的环境中休息。如在公园散布,听音乐、观看电影、电视、下棋、打扑克,谈心等。对消除体力和精神紧张所引起的疲劳具有良好的作用。
有了这些运动性疲劳的恢复手段,以后大家再也不用担心运动性疲劳的危害了。诚然,运动性疲劳的危害还是很多的。但是当我们在今后的生活里再次遭遇到运动性疲劳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应用好这些方法来恢复身体的健康了。当然,最后希望大家在平时都能够做好运动性疲劳的预防,这才是对自己对健康最好的。
预防运动性疲劳如何消除
我们在平时的时候经常会运动,这也是我们生活当中的一部分,一般运动的目的主要是锻炼身体和娱乐,不过在我们不注意的情况下,也会出现疲劳的情况,这也就是平时所说的运动性疲劳,也是一种运动过度的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对身体不好的情况,预防运动性疲劳在出现了后应该如何消除,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下了解。
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措施
1、整理活动
(1)慢跑和呼吸体操
(2)肌肉、韧带的拉伸练习
2、睡眠
应严格遵守生活制度,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一般为8—9H/D,大运动负荷训练和比赛期间,睡眠时间应适当增加。
3、积极性休息
如散步,听音乐,看演出,下棋,游览等。
5、按摩
采用按摩手法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消除疲劳。如气压按摩,振动按摩,水力按摩等。
6、物理疗法
温水浴,局部热敷和桑拿浴等。
5、营养与药物
补充营养:补足热能,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药物可用:口服VitB1、C、B6、E和中药
6、氧气和负离子吸入法
吸O2(促进乳酸氧化)、吸负离子(提高N系统的兴奋性)
7、心理恢复法
包括心理调整,自我暗示,放松训练,气功等
以上就是几种运动性疲劳消除的方法,这也是让我们的身体在出现运动性疲劳后快速消除的几种办法,在平时进行运动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尽量的防止出现运动性疲劳的情况,这是一种对身体伤害特别严重的现象,尽量的在运动当中避免。
肌肉酸痛和肌肉拉伤有什么不一样
肌肉酸痛和肌肉拉伤疼痛程度不一样:肌肉酸痛范围广泛,没有局限性压痛点,一般经过1到2天后酸痛感会明显减轻或消失,可以通过休息,按摩,温水浴,局部热敷等方式得到缓解。肌肉拉伤的疼痛范围比较小,受伤部位是最痛点,如果受伤后继续运动,疼痛感加重,且不会自行消失,必须通过医疗手段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