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头晕要按摩哪些穴位缓解

头晕要按摩哪些穴位缓解

头晕是什么病?

眩晕,通常称为头昏眼花,是一种常见的症状。轻者发作短暂,平卧闭目休息一会儿就可恢复正常;发病严重的患者就好像乘坐在车船上,感觉天旋地转,以致站立不稳。多数患者的病情时轻时重,兼见其他症状而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眩晕可由迷路、前庭神经、脑干、小脑病变及全身性疾病引起。一般多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贫血、神经官能症、耳源性眩晕等疾病。

按摩治疗眩晕具有一定疗效

但患者必须配合医者查明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病,按摩可作为综合治疗中的一个辅助方法。临床治疗表明,内耳性眩晕、迷路炎、晕动病、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全身疾病引起的眩晕,运用按摩配合中药等方法治疗,效果较好。

【按摩选穴】

神庭、百会、风府、攒竹、风池、印堂、太阳、桥弓、神门、肾俞、气海、足三里、太冲、涌泉等。

【按摩方法】

1. 用双手拇指桡侧缘交替推印堂至神庭30遍。

2. 用双手拇指螺纹面分推攒竹至两侧太阳穴30遍。

3. 用拇指螺纹面按揉百会、风府、肾俞、气海各30~50次。

4. 用大鱼际按揉太阳30次,即向前向后各转15次。

5. 拿捏神门、足三里、太冲各30~50次。

6. 用大拇指螺纹面向下直推桥弓,左右交替,各10遍。

按摩穴位缓解手脚冰凉

有些人一到冬季就会出现手脚冰凉的症状。中医认为,怕冷是由于体内阳气虚弱所致。治疗手脚冰凉,主要在于疏通经络、活血化淤、改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如果经常按摩以下4个穴位,往往能有较好地疗效。

揉搓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脚心部,用手掌快速揉搓,直到有热感为佳,每天早晚揉搓涌泉穴100下,接着揉搓各脚趾100下。中医学认为,人体诸多经脉都汇集于足底,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都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刺激涌泉穴,有益于补肾壮阳、强筋壮骨。坚持揉搓此穴会促使手脚冰凉症状减轻。

揉搓劳宫穴:劳宫穴位于手心部。一手握拳,揉搓另一只手的手心部,直到感到手心微热,再换另一只手,交替进行。

按揉气冲穴:气冲穴位于大腿根里侧,此穴下边有一根动脉。先按揉气冲穴,后按揉动脉,一松一按,交替进行,一直按揉到腿脚有热气下流的感觉为佳。

按揉、拍打肾俞穴:肾俞穴位于两边腰眼,轻轻用力,两边各拍打100余次。

另外,食疗对于改善阳气虚弱的状况也能起到一定作用。如常用的大枣红糖汤(大枣10个、生姜5片、红糖适量,每晚煎茶喝)对改善手脚冰凉的疗效颇佳。冬季手脚冰凉,还可适当吃些羊肉、狗肉等,暖中补虚、开胃健脾、益肾养肝、御寒去湿,同时也要做好身体的保暖工作。

按摩穴位缓解痛经

(1)、按摩足三里穴

用一只手的掌心按准膝盖的顶部,中指下伸的顶端,向外一横指即是三里穴。可以用针灸,也可以用拇指反复按压。

(2)、按摩上腹部

仰卧于床,先将两手搓热,然后将两手放在上腹部,先由上至下按摩60~100次,再从左至右按摩60~100次,最后转圆按摩60次,以局部皮肤红润为宜,每日早晚各一次。

(3)、按摩血海穴

该穴位于人体的大腿内侧,从膝盖骨内侧的上角,上面约三指宽筋肉的沟,一按就感觉到痛的地方。按摩方法是先搓热两手,然后按在血海穴上,按顺时针方向按摩五分钟。

(4)、按摩指压点

足部含有一些指压点,被认为与骨盆部位的气路相连。在脚踝双边的凹陷处,皆有指压点。轻轻地用拇指与其它指尖捏后,延着跟腱而上,直至小腿肌。右脚作完,换左脚,各指压数分钟。

眩晕症怎么按摩调理

眩晕症可以按摩以下穴位进行缓解:

率谷

率谷属足少阳胆经,按揉此穴有清热熄风,通经活络的功效。主治头痛,眩晕,呕吐等症。

腧穴定位:在头部,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

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指腹稍用力按揉两侧率谷,每次3分钟。


头窍阴

头窍阴是胆经要穴,有理气镇痛,开窍聪耳的功效,常按此穴有利于缓解头痛,眩晕等症。

腧穴定位:在头部,耳后乳突的后上方,从天冲到完骨的弧形连线的上2/3与下1/3的交点处。

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指腹稍用力按揉两侧穴位,每次3分钟。


按摩穴位缓解阴部瘙痒

曲泉穴,对治疗阴痒非常有名的穴位。用针灸亲测,一针下去立竿见影。按也有不错的效果,这里重点推荐,但是穴位不怎么好找,位置看上图:屈膝,当膝内侧横纹头上方,半腱肌、半膜肌止端的前缘凹陷处。

行间穴、太冲穴,同属肝经,都有清肝热、除肝火,安定情绪、疏肝理气、解除压力的作用,对于改善压力引起的白带异常现象,及搔痒感有不错的效果,可单独按,按两个可加强效果。

合谷穴,还有镇静神经、消除紧张、易怒情绪、治疗痛经的作用。

曲池穴,有泄热、清邪热的作用,能改善人体反覆感染、发炎问题,抑制皮肤搔痒的不适感。

阴陵泉穴,对于改善女性妇科问题有不错的作用,经常按压阴陵泉穴,能有效舒缓经痛不适感,改善阴部发炎现象,降低白带异常、分泌量过多的问题。

足三里穴,第一保健大穴,适用任何疾病。有助于提升免疫力,改善人体生理机能,降低反覆感染、细菌入侵的可能。

头晕要按摩哪些穴位缓解

但患者必须配合医者查明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病,按摩可作为综合治疗中的一个辅助方法。临床治疗表明,内耳性眩晕、迷路炎、晕动病、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全身疾病引起的眩晕,运用按摩配合中药等方法治疗,效果较好。

【按摩选穴】

神庭、百会、风府、攒竹、风池、印堂、太阳、桥弓、神门、肾俞、气海、足三里、太冲、涌泉等。

【按摩方法】

1. 用双手拇指桡侧缘交替推印堂至神庭30遍。

2. 用双手拇指螺纹面分推攒竹至两侧太阳穴30遍。

3. 用拇指螺纹面按揉百会、风府、肾俞、气海各30~50次。

4. 用大鱼际按揉太阳30次,即向前向后各转15次。

5. 拿捏神门、足三里、太冲各30~50次。

6. 用大拇指螺纹面向下直推桥弓,左右交替,各10遍。

教你按摩穴位缓解痛经

1、三阴交穴

按揉三阴交:具有交通心肾,引火下行的作用,对所有妇科疾病疼痛均有缓解作用。

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三阴交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三阴交1分钟。

2、太冲穴

揉太冲:具有明显疏肝止痛的作用。不仅可以治疗痛经,还可以治疗一切妇科疾病。

位置: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

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

3、子宫穴

点揉子宫穴: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疗效显著,具有活血化淤、理气止痛的作用。

位置: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下一横掌处(脐下4寸)正中。左右旁开四横指(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有一点即是此穴。

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操作5分钟,以腹腔内有热感为最佳。

4、血海穴

揉按血海穴:具有引血归经,治疗血分诸病的作用,按压血海穴能够缓解月经期的小腹疼痛。

位置: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坐在椅子上,将腿绷直,在膝盖内侧会出现一个凹陷的地方,在凹陷的上方有一块隆起的肌肉,肌肉的顶端就是血海穴。

按摩方法:两个大拇指重叠按压这个穴位,痛经的时候通常左腿也会一起痛,多刺激左腿。要是在腰上放一个暖水袋效果会更好。

按摩穴位缓解产后关节痛

1、颈部疼痛

病因:因长时间低头照料宝宝所致。

穴位:风池穴,相当于头部两侧后发际角凹陷处,左右各一。

风府穴,相当于两风池穴连线的中点。

方法:自己用两中指同时点揉两侧风池穴;用中指点揉风府穴。

注意:平时可在椅子上坐稳,上半身固定,以360度轻柔、缓慢地活动头、颈部。避免长时间低头。避免半倚在床沿和沙发扶手上。枕头宜低且柔软。避免颈部吹风、受凉。

2、肩部疼痛

病因:抱孩子劳累;喂奶时受凉。

穴位:肩关节周围疼痛部位,我们称之为阿是穴。

方法:用手指指揉痛点或手掌掌揉疼痛区域进行治疗,以局部酸胀或温热为度。

注意:可以配合用热毛巾或布包热水袋做局部热敷治疗,温度不宜过高以防烫伤皮肤。还可适当做摇肩锻炼。

3、手部疼痛

病因:抱孩子过度活动和劳累所致;受凉,尤其是劳作后立即接触凉水。

穴位:以阿是穴(痛点)为穴。

方法:热水泡浴后用指揉法治疗,1~3分钟。

注意:平时可以适当活动手指和手腕部。

4、臂部疼痛

病因:因抱孩子喂奶或抱孩子睡觉时肘部受力而致。

穴位:曲池穴。相当于肘部弯曲呈90度时,肘关节上部中点处。

方法:用另一只手拇指指揉曲池穴。若疼痛范围比较大,可以用手掌进行掌揉,3~5分钟。

注意:平时不要过于劳累,并注意保暖。可配合做肘部外展、外旋锻炼。

5、背腰部疼痛

病因:抱孩子受力;弯腰劳累,如为宝宝洗澡、换尿布;受凉也是重要的诱发因素。

穴位:背腰部范围较大,可以取整个背腰部或阿是穴。

方法:患者俯卧位。请家人用手掌在脊柱上自上而下进行掌揉,至皮肤温热。用两拇指在肩胛骨中点凹陷处(相当于天宗穴部位)指揉,以酸胀为度;或用手掌掌揉,以局部温热为宜。双手掌心贴于两侧腰肌上,掌擦腰肌,感觉微烫即可。此法亦可自己操作,操作时可用少许粉或油涂在皮肤上,不要擦破皮肤。

注意:平时可做扩胸运动缓解背部疼痛;做弯腰、晃腰运动缓解腰部疼痛。睡觉时使用硬板床,并注意腰部保暖。适当、适量运动和锻炼。

睡觉打鼾按摩穴位缓解

阴陵泉穴

此养生穴位是脾经的五输穴里的合穴,善于调节脾脏的功能。脾主运化,利水渗湿,湿生痰,所以阴陵泉也具有很好的强身、祛痰作用。阴陵泉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丰隆穴

此养生穴位更是一个祛痰、止咳的著名穴位,说它是穴位里的祛痰、止咳明星并不为过。为什么呢?丰隆属于足阳明胃经,是胃经的络穴,属于胃经,又联络脾经。脾主运化,脾虚则水湿不化,易聚集而成痰,丰隆调胃和脾两大脏腑,除湿祛痰效果尤为明显。中医常用它来治疗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玻丰隆很好找,它在小腿外侧,外踝尖上8寸。

按摩穴位缓解手脚冰凉

揉搓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脚心部,用手掌快速揉搓,直到有热感为佳,每天早晚揉搓涌泉穴100下,接着揉搓各脚趾100下。中医学认为,人体诸多经脉都汇集于足底,与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都有密切关系。尤其是刺激涌泉穴,有益于补肾壮阳、强筋壮骨。坚持揉搓此穴会促使手脚冰凉症状减轻。

揉搓劳宫穴:劳宫穴位于手心部。一手握拳,揉搓另一只手的手心部,直到感到手心微热,再换另一只手,交替进行。

按揉气冲穴:气冲穴位于大腿根里侧,此穴下边有一根动脉。先按揉气冲穴,后按揉动脉,一松一按,交替进行,一直按揉到腿脚有热气下流的感觉为佳。

按揉、拍打肾俞穴:肾俞穴位于两边腰眼,轻轻用力,两边各拍打100余次。

另外,食疗对于改善阳气虚弱的状况也能起到一定作用。如常用的大枣红糖汤(大枣10个、生姜5片、红糖适量,每晚煎茶喝)对改善手脚冰凉的疗效颇佳。冬季手脚冰凉,还可适当吃些羊肉、狗肉等,暖中补虚、开胃健脾、益肾养肝、御寒去湿,同时也要做好身体的保暖工作。

相关推荐

按摩3个穴位防晕车

在我们的周围总有一些人会在乘车时出现晕车的现象,他们的症状主表现为恶心、呕吐,一般情况下可以通过药物来控制,但是事实上有时我们不必采用药物预防,只通过按摩就可以解决,这不在此我们就对按摩治疗晕车的方法进行了充分的介绍。 对于按摩解决晕车的方法已经有很多人感兴趣,那么到底需怎样做呢?在此我们对于这种按摩方法进行了充分的介绍,从中我们完全可以看出按摩治疗晕车是一种十分不错的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专家表示,按压内关、合谷和足三里这3个穴位能及时缓解晕车症状。内关穴位于手掌内侧手腕处横纹正中上约2寸的地方,

低血压头晕怎么缓解

1、适当多吃盐 适量的多吃点盐对于改善低血压的情况是很有帮助的,因此低血压头晕患者可适当多吃食盐,这主是因为食盐具有提升血压的作用,因而会改善患者的脑部缺血、缺氧的症状,从而头晕的情况得以改善,但注意的是摄入适量的量也不是越多越好,注意适量。 2、立刻嚼一些生姜 吃生姜对于改善提血压的症状是有很好的效果的,低血压发生时口嚼生姜1g,可明显的提高血压,因而可以缓解血压高引起的头晕不适的情况,因此若是血压低导致的一些的症状可以口嚼生姜。 3、按摩素髎穴 该穴位对于升压有明显的效果,本穴就是人的鼻尖的中央

减少眼睛疲劳怎么做呢?

按摩丝竹穴 生活中对于头晕、头痛的人来说是会按摩一下丝竹穴的,按摩丝竹穴是能够很好的缓解眼睛的酸痛,对于视力有保护作用。 丝竹穴属于身体的手少阳三焦经穴,在人体的眉梢凹陷的地方。 按摩丝竹穴能够疏通眼睛部位的经气,对于脸部血液的循环是有帮助的,能够改善细胞的生成,对于眼睛周围的皱纹是能够消除的。 上班族在工作一段时间是可以双手按摩这个穴位的,可以很好的起到放松眼睛的状态,并且,对于爱美的女性上班族而言,在按摩这个穴位的时候,还能淡化眼角的鱼尾纹,对于脸部的雀斑也是能够淡化的。 按摩攒竹穴 生活中对于不少想

产后头晕怎么办

腹式呼吸 做法:全身放松地坐在椅子上,双手自然下垂,意守丹田,做腹式呼吸,吸气时腹部隆起,呼气时腹部凹陷,每次运作5分钟。 夜枕入眠 做法:菊花和夏枯草等量,装入枕头中,晚上枕着睡觉。 好处:可以治疗顽固头晕头痛。 梳摩头部 做法:用双手的10个手指头,梳摩头部,像梳头那样进行轻度的快速梳摩,每次梳摩重复100次,每天早、中、晚各做一次。 好处:能有效缓解头晕。 热水泡手 做法:当头晕的时候,可以把双手浸泡于热水中,水温以能承受的极限为宜,坚持浸泡半个小时左右,即可。 好处:有助于扩张手部血管,使脑部血液

预防晕车最有效的七种方法 按摩穴位

在乘车前半小时就可以开始按压鸠尾穴,鸠尾穴是晕车的特效穴,具有很好的预防和缓解晕车症状的作用。还可以按压内关穴、足三里、合谷穴等穴位,都是能起到缓解晕车的效果的。 具体做法: 1、鸠尾穴。鸠尾穴位于脐上七寸,剑突下半寸,用两个大拇指按压此穴,作圈状按摩,左右各60次。 2、内关穴。内关穴是指手掌内侧手腕处横纹正中上约2寸的地方,按压内关穴三到五分钟,能预防和缓解晕车带来的恶心、头晕等症状。

穴位按摩法有助缓解头痛

穴位按摩法有助缓解头痛 推揉风池 用双手大拇指指面指峰推揉风池穴,1~2分钟。 推揉印堂、攒竹、阳白、太阳 用双手食指的第二节指骨偏峰推揉印堂、攒竹,阳白、太阳穴,每穴l~2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度。 推上星、百会、风池、率谷、太阳 用双手四指或中指,从前向后,从里向外循环推上星、百会、风池,率谷、太阳若干次,每次1~2钟。 推揉合谷 用拇指指峰或指腹交替推揉左右手的合谷穴,每穴1~2分钟。 如果风寒头痛,有发热、恶风寒、流清涕等症状,项强者,重点推风池穴,加推拿肩井穴。 如果是风热头痛,有发热、微恶风、口渴

眩晕症按摩图解 眩晕症按摩特效穴位

率谷属足少阳胆经,按揉此穴有清热熄风,通经活络的功效。主治头痛,眩晕,呕吐等症。 腧穴定位:在头部,耳尖直上入发际1.5寸。 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指腹稍用力按揉两侧率谷,每次3分钟。 头窍阴是胆经穴,有理气镇痛,开窍聪耳的功效,常按此穴有利于缓解头痛,眩晕等症。 腧穴定位:在头部,耳后乳突的后上方,从天冲到完骨的弧形连线的上2/3与下1/3的交点处。 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指腹稍用力按揉两侧穴位,每次3分钟。

穴位按摩缓解压力

【按揉心包经】 心包经是沿着人体手臂前缘的正中线走的一条经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一直走到中指。左右手臂各有一条。 可以沿着心包经的穴位逐个揉按,每个穴位以痛为标准,凡是按到痛的点就多按几下,最好按到让它感觉不痛了,按压的力度不需太重,按压时多停留几秒钟。平均每个穴位按摩2~3分钟。 如果觉得找穴位太麻烦,也可以直接拍打心包经,即沿着经络一点一点地拍打过去。拍打心包经,对疏通气机非常有作用。 【轻叩百汇和风池】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在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叩压这个穴位能起明目醒脑的

按摩穴位缓解女性更年期不适

按神门穴去烦 神门穴的位置:无名指和小指间延伸至手腕关节、横纹上凹穴处。用指肚按压至稍有酸胀感即可,每天早晚各按1次、按压5秒后休息1秒,每次按压5分钟。按神门穴可安神、缓解烦躁。 用法:所有材料加入800cc的水,大火煮开后,转小火再煮10分钟,稍温后饮用,每天喝1次。 枸杞明目、补肝肾;菊花清热、明目;桑叶清肺热、润燥。适用于眼睛干涩、虚火旺、口干、咽喉干的更年期女性。注意肠胃虚、容易腹泻和正拉肚子者不宜饮用。 按太冲穴去火 太冲穴的位置:脚背大拇趾和食趾的缝间隙,向脚背延伸三横指宽处。用指腹按压至有

近视加深怎么办 按摩穴位缓解

依序按摩眼睛周围的穴位,包括睛明、攒竹、鱼腰、丝竹空、瞳子、四白、太阳、耳垂点,以及手虎口的合谷穴等9个穴位,利用手指的指腹按压各个穴位,每个穴位各按压7次,早、中、晚各3次,每次只5分钟。 根据中医经络学理论来说,按摩眼睛周围的穴位,可以放松眼睛的睫状肌,缓解周围肌肉的疲劳,进而预防近视,对于已经近视的学童,也有防止近视恶化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