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滞胃痛颗粒饭前还是饭后吃呢
气滞胃痛颗粒饭前还是饭后吃呢
首先要了解一下气滞胃痛颗粒。气滞胃痛颗粒是胃痛类常用的非处方中成药,用于肝郁气滞,胸痞胀满,胃脘疼痛等症。其含有柴胡、延胡索(炙)、枳壳、香附(炙)、白芍、炙甘草。辅料为蔗糖和糊精。本品为淡棕色至棕黄色颗粒;具特异香气,味甜,微苦辛。舒肝理气,和胃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痞胀满,胃脘疼痛。
另外,患者在服用999气滞胃痛颗粒期间,一定要忌愤怒、忧郁,保持心情舒畅。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儿童、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等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在治疗慢性胃炎的用药中,不同的药,服用的时间不一样,用于治疗增加胃动力的,帮助消化的药,对治疗有恶心、呕吐、泛酸、嗳气和食后闷胀等症状的胃病的,需要在饭前半小时吃药。而气滞胃痛颗粒,是胃痛类常用的非处方中成药,用于肝郁气滞,胸痞胀满,胃脘疼痛等症,含有柴胡、延胡索等成份。即气滞胃痛颗粒属于此类药物,需要在饭前半小时服用。
这些药物没有特殊规定,饭前饭后都可以,一般治疗胃病用药多在饭前服用,有助于胃黏膜保护,可在溃疡面或炎症处形成一层保护膜.但助消化药物饭后服用才有好的效果
上面就是对气滞胃痛颗粒饭前还是饭后吃呢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我们知道气滞胃痛颗粒饭前和饭后吃都是可以的,我们身体出现疾病的时候一定要按时服药,另外出现胃病也要注意平时要规律的饮食,并且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胃痛荐六种常见治疗法
1.寒邪型胃痛:症见突然胃痛,遇寒则痛增,遇暖则痛缓,恶寒,口不渴,治宜用散寒止痛法,可选用香砂养胃丸,温胃舒胶囊等。
香砂养胃丸:功善温中和胃.用于不思饮食,胃脘满闷或呕吐酸水,四肢倦怠等症.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见上述症状表现者均可服用.口服每日2次,每次9克.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温胃舒胶囊:功擅温胃止痛.用于慢性胃炎,胃腕凉感,饮食生冷或受寒痛甚.口服每日2次,每次3粒.胃出血时忌用。
2.饮食停滞型胃痛:特点为胃痛常由暴饮暴食引发,胃痛胀满,嗳腐吞酸或吐不消化食物,呕吐后疼痛暂可缓解,治疗宜用消食导滞法,可选用香砂平胃颗粒等。
香砂平胃颗粒:功擅健脾,燥湿.用于饮食不节,食湿互滞,胃脘胀痛,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肠功能纹乱者见上述症状亦可服用.开水冲服每日2次,每次1袋(10克)脾胃虚弱者慎用;孕妇,老弱阴虚者不宜用;糖尿病患者忌用。
3.肝气犯胃型胃痛:特点为胃脘胀闷,攻窜作痛,痛连两肋,嗳气频繁,大便不畅,每因情志因素而起,治疗用疏肝理气法,可选用加味左金丸,气滞胃痛颗粒,胃苏冲剂等。
加味左金丸:功擅平肝降逆,疏郁止痛.用于肝胃不和引起的胸脘痞闷,急燥易怒,嗳气吞酸,胃痛少食为神经官能症等见上述症状者可服用.口服每日2次,每次6克服药期间忌生冷辛辣油腻饮食;孕妇及体虚无热者忌服。
气滞胃痛颗粒:功擅舒肝行气,和胃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痞胀满,胃脘疼痛.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见上述症状者可服用.开水冲服每日3次,每次1袋(5克).孕妇慎服,糖尿病患者忌服。
胃苏冲剂:功擅理气消胀,和胃止痛.主治气滞型胃脘胀满,窜及两肋,嗳气则舒,情绪郁怒则发作加重,胸闷食少,排便不畅.开水冲服每日3次,每次1袋(15克).本品服后偶有口干,糖尿病患者忌服。
4.肝胃郁热型胃痛:特点为胃脘灼热疼痛,痛势急迫,烦燥易怒,吐酸水,口干口苦,治宜用疏肝泄热和胃法,可选用六味安消散,养胃舒胶囊等。
六味安消散:功擅和胃健脾,导滞消积,行血止痛.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如腹痛,便秘,腹胀,腹泻等.口服每日2-3次,每次1.5-3克.孕妇忌服;妇女月经期,产后无瘀者,哺乳期应慎用或忌用;胃弱,气血虚弱,无食积滞者忌用。
养胃舒胶囊:功擅扶正固本,滋阴养胃,调理中焦,行气消导.用于慢行胃炎所致的胃脘灼痛,手足心热,口干,口苦,纳差,消瘦等症.口服每日2次,每次3粒,阳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者不宜服用。
5.瘀血停滞型胃痛:特点为胃脘疼痛,痛有定处而拒按,或痛有针刺感,治疗用活血化瘀法,可选用元胡止痛片等。
元胡治痛片:功擅理气活血,散瘀止痛.主治胃脘疼痛,痛有定点处而拒按,或痛有针刺感,胸胁痛,头痛,行经腹痛等.口服每日3次,每次4-6片.孕妇慎用。
6.脾胃虚寒型胃痛:特点为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泛吐清水,纳呆神疲,手足不温,大便溏薄,治疗用温中健脾法,可选用附子理中丸(浓缩丸)。
附子理中丸(浓缩丸):功擅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口服每日3次,每次8-12丸.孕妇忌服.服药期间忌食生冷食物。
嗳气诊断详述
A.食滞停胃嗳气:嗳气伴有(不消化的)酸腐臭味,嗳声闷浊或恶心,嗳气不连续发作,胸脘痞闷,不思饮食,大便有(不消化的)酸腐臭味或便秘,舌苔厚腻,脉象滑实。治疗可用枳实导滞丸或保和丸。
B.肝气犯胃嗳气:嗳气频繁,嗳声响亮,胸闷不舒,胁肋隐痛,舌苔薄白,脉弦。治疗可用柴胡疏肝散、气滞胃痛颗粒、疏肝健胃丸。
C.脾胃虚弱嗳气:嗳气断续,嗳声低弱,呕泛清水,不思饮食,面色晄白或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治疗可用人参健脾丸。
嗳气属胃气失和而上逆的一种表现。与短促冲击有声的呃逆不同。饱食之后,偶有嗳气,无其他兼症,不属病态,多可自愈。临床根据嗳声和气味的不同,以辨证之虚实。嗳气酸腐,兼脘腹胀满者,多为宿食停滞,属实证。
1、饮食不能过饱,但不必忌口。
2、保持良好的心态,稳定的情绪。
嗳气会很严重吗
1,饮食不节,恣食生冷水果或粘滑难消化等物,致使损伤脾胃,其物滞于中宫,宿食不化故为嗳气。<病源论>曰;“谷不消,则胀满而气逆,所以好噫而吞酸。”2,外感风寒,寒气客于胃,可致嗳气。如<伤寒论>曰;“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鞭,噫气不除。
3,忧愁思虑过度,因伤脾胃;或暴怒伤肝,肝气乘胃皆可致嗳气。
4,病后或年迈脾胃虚弱,胃虚气逆,可致嗳气。
嗳气在中医一般分为以下三种情况:A.食滞停胃嗳气:嗳气伴有(不消化的)酸腐臭味,嗳声闷浊或恶心,嗳气不连续发作,胸脘痞闷,不思饮食,大便有(不消化的)酸腐臭味或便秘,舌苔厚腻,脉象滑实。治疗可用枳实导滞丸或保和丸。
B.肝气犯胃嗳气:嗳气频繁,嗳声响亮,胸闷不舒,胁肋隐痛,舌苔薄白,脉弦。治疗可用柴胡疏肝散、气滞胃痛颗粒、疏肝健胃丸。
C.脾胃虚弱嗳气:嗳气断续,嗳声低弱,呕泛清水,不思饮食,面色晄白或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治疗可用人参健脾丸。
成人消化不良引起的腹痛腹泻吃什么中药
1.寒邪型胃痛:症见突然胃痛,遇寒则痛增,遇暖则痛缓,恶寒,口不渴,治宜用散寒止痛法,可选用香砂养胃丸,温胃舒胶囊等。
香砂养胃丸:功善温中和胃.用于不思饮食,胃脘满闷或呕吐酸水,四肢倦怠等症.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见上述症状表现者均可服用.口服每日2次,每次9克.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食物.
温胃舒胶囊:
1.功擅温胃止痛.用于慢性胃炎,胃腕凉感,饮食生冷或受寒痛甚.口服每日2次,每次3粒.胃出血时忌用。
2.饮食停滞型胃痛:特点为胃痛常由暴饮暴食引发,胃痛胀满,嗳腐吞酸或吐不消化食物,呕吐后疼痛暂可缓解,治疗宜用消食导滞法,可选用香砂平胃颗粒等。
香砂平胃颗粒:功擅健脾,燥湿.用于饮食不节,食湿互滞,胃脘胀痛,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肠功能纹乱者见上述症状亦可服用.开水冲服每日2次,每次1袋(10克)脾胃虚弱者慎用;孕妇,老弱阴虚者不宜用;糖尿病患者忌用。
3.肝气犯胃型胃痛:特点为胃脘胀闷,攻窜作痛,痛连两肋,嗳气频繁,大便不畅,每因情志因素而起,治疗用疏肝理气法,可选用加味左金丸,气滞胃痛颗粒,胃苏冲剂等。
加味左金丸:功擅平肝降逆,疏郁止痛.用于肝胃不和引起的胸脘痞闷,急燥易怒,嗳气吞酸,胃痛少食为神经官能症等见上述症状者可服用.口服每日2次,每次6克服药期间忌生冷辛辣油腻饮食;孕妇及体虚无热者忌服。
气滞胃痛颗粒:功擅舒肝行气,和胃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痞胀满,胃脘疼痛.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见上述症状者可服用.开水冲服每日3次,每次1袋(5克).孕妇慎服,糖尿病患者忌服。
胃苏冲剂:功擅理气消胀,和胃止痛.主治气滞型胃脘胀满,窜及两肋,嗳气则舒,情绪郁怒则发作加重,胸闷食少,排便不畅.开水冲服每日3次,每次1袋(15克).本品服后偶有口干,糖尿病患者忌服。
4.肝胃郁热型胃痛:特点为胃脘灼热疼痛,痛势急迫,烦燥易怒,吐酸水,口干口苦,治宜用疏肝泄热和胃法,可选用六味安消散,养胃舒胶囊等。
六味安消散:功擅和胃健脾,导滞消积,行血止痛.用于功能性消化不良,如腹痛,便秘,腹胀,腹泻等.口服每日2-3次,每次1.5-3克.孕妇忌服;妇女月经期,产后无瘀者,哺乳期应慎用或忌用;胃弱,气血虚弱,无食积滞者忌用。
养胃舒胶囊:功擅扶正固本,滋阴养胃,调理中焦,行气消导.用于慢行胃炎所致的胃脘灼痛,手足心热,口干,口苦,纳差,消瘦等症.口服每日2次,每次3粒,阳虚型慢性萎缩性胃炎者不宜服用。
5.瘀血停滞型胃痛:特点为胃脘疼痛,痛有定处而拒按,或痛有针刺感,治疗用活血化瘀法,可选用元胡止痛片等。
元胡治痛片:功擅理气活血,散瘀止痛.主治胃脘疼痛,痛有定点处而拒按,或痛有针刺感,胸胁痛,头痛,行经腹痛等.口服每日3次,每次4-6片.孕妇慎用。
6.脾胃虚寒型胃痛:特点为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泛吐清水,纳呆神疲,手足不温,大便溏薄,治疗用温中健脾法,可选用附子理中丸(浓缩丸)。
附子理中丸(浓缩丸):功擅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口服每日3次,每次8-12丸.孕妇忌服.服药期间忌食生冷食物
返流性食道炎怎么治疗
一、西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1、药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药物治疗方面可用制酸剂中和胃酸,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对胃排空延长可用胃动力药物如多潘立酮(吗丁啉)、伊托必利等,H2受体拮抗药或质子泵抑制药可减少胃酸及蛋白酶分泌。抑酸药物与促动力药物联合应用对部分患者可提高疗效。
2、外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手术治疗的目的是修补疝裂孔、抗反流纠正食管狭窄。
二、中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1、肝气犯胃型反流性食管炎:
主要表现为泛酸、胸骨后及胃脘部烧灼不适,胀满作痛,脘痛连胁,嗳气频繁,吞咽不利,大便不畅,每因情志因素而疼痛发作,舌苔薄白,脉弦。中成药可选用气滞胃痛颗粒,每次10克,每日2次,开水冲饮;四逆散,每次1袋,每日2次口服,开水冲饮;柴胡疏肝丸,每次9克,每日2次口服。
2、瘀血停滞型反流性食管炎:
主要表现为胸骨后及胃脘部烧灼不适、疼痛,痛有定处而拒按,痛为针刺或刀割,舌质紫暗,脉涩。当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为治,可选用桃红四物汤加减,药取桃仁、柴胡、当归、川芎、白芍、生地、三七、元胡、蒲黄、枳壳各10克,红花、甘草各5克。
长期胃痛怎么办呢
治胃病: 血灵脂25克,延胡素,香附佛手各20克,甘松15克,水煎服。一天一剂,半月治愈。 单方、验方治疗:
干姜30克,食盐100克。将干姜与食盐同入锅内炒热后入布袋内,烫敷胃痛处。 茉莉花、石菖蒲各6克,清茶10克。将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日1剂,沸水冲泡,代茶饮。 香砂六君子丸,每次6-9克,每日2次,饭前服,食用于胃虚气滞。气滞胃痛颗粒,每次1-2包,每日2-3次,适用于肝胃不和,气滞胃痛。参麦养胃颗粒,每次1包,每日3-4包,适用于胃阴不足之胃痛。
家里应该常备哪些药品
1.感冒药:治疗风寒感冒的药物有风寒感冒冲剂,感冒清等.感冒伴有发热的病人,可选用正柴胡饮,双黄连口服液或紫雪丹等.一些西药如扑尔敏,新康泰克,速效伤风胶囊,感冒通,白加黑感冒片,小儿感冒灵等也可以酌情配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感冒药早期应用效果最好,使用时患者要多喝开水,注意休息.
2.胃病用药:胃苏冲剂,气滞胃痛颗粒,温胃舒,摩罗丹等,可用于风寒袭胃或饮食不节引起的胃部疼痛不适;普鲁本辛654-2用于胃痉挛导致的胃痛剧烈难以缓解,但不要长期服用.
3.止咳化痰药:风寒咳嗽,可选配橘红片,急支糖浆,杏苏止咳糖浆,通宣理肺丸,蛇胆陈皮散等;伴有气喘的,可配备桂龙止咳胶囊,消咳喘,固本咳喘片等.
4.消炎镇痛药:元胡止痛片,阿司匹林,去痛片,消炎痛,布洛芬等可用来缓解关节痛,感冒头痛,风湿痛,但不可以作为主要治疗药物来使用.
5.外用药物:冬季关节疾病多发,可准备一些风湿膏,伤湿止痛膏,麝香风湿膏等.还要准备一些云南白药,创可贴,红花油等处理外伤的药物.
小柴胡的副作用
柴胡味苦,性微寒,归肝、胆经,具有透表泄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等功效。广泛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疟疾、胸胁胀痛、脱肛、子宫脱垂、月经不调等症。临床上以柴胡为主的制剂也日益增多,如正柴胡饮胶囊、柴胡滴丸、小柴胡颗粒、大柴胡颗粒、柴胡舒肝丸等。但是,柴胡制剂在使用过程中也有配伍及用药禁忌等。
柴胡的功效与副作用
柴胡毒副作用:柴胡主要成分柴胡皂苷能导致肾上腺肥大、胸腺萎缩,使人体免疫功能降低。有肾毒性,能损害肾脏。
含有柴胡的中成药有:小柴胡片、小柴胡颗粒、柴胡口服液、柴胡舒肝丸、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午时茶颗粒、牛黄清心丸、气滞胃痛颗粒、龙胆泻肝丸、加味逍遥丸、护肝片、补中益气丸、乳疾灵颗粒、逍遥丸、消食退热糖浆、通乳颗粒、黄连羊肝丸、得生丸、清瘟解毒丸、舒肝和胃丸、感冒清热颗粒、鼻渊舒口服液、鼻窦炎口服液、平肝舒络丸、安坤赞育丸。
气胀吃什么药病情原因
病理原因
引起胃胀的原因有多方面的,引起胃胀气的原因很多,例如精神紧张;平时吃的过快、过饱,喜欢喝碳酸饮料,嚼口香糖等。当然,胃肠本身的原因,如胃动力不足、胃部炎症等是导致经常胃胀气的主要原因。反复性和长期性的胃胀多数是由胃部炎症引起,据调查,约80%的人胃部都有幽门螺杆菌感染。
中成药选择
①木香顺气丸。行气化湿,健脾和胃,用于脘腹胀满、恶心、嗳气。口服,每次6~9克,一日2~3次。
②香砂养胃丸。温中和胃,用于不思饮食、胃脘胀满或吞吐酸水。口服,每次9克,一日2次。
③保济丸。有消食导滞作用,可治疗胃腹胀满、口臭、打嗝有腐败味、放屁多、舌苔厚腻等。口服,每次1—2瓶(每瓶1.85克),一日3次。
④柴胡舒肝丸。疏肝理气,消胀止痛,用于治疗气郁不适,胸胁胀闷,不思饮食,呕吐酸水。口服,每次1丸,一日2次。
生气了胃胀————加味左金丸,气滞胃病颗粒,达立通颗粒
吃多了胃胀————加味保和丸,保和丸,枳实导滞丸
怕凉的胃胀————温胃舒胶囊,虚寒胃痛颗粒。
在以上的文章当中我们了解到了气胀吃什么药,首先建议大家要吃中成药,中药不仅仅可以健脾开胃,还可以有效食物的积攒,对食物起到一种帮助消化的作用,对肠胃有着很好的疏通作用
食管炎好治疗吗
肝气犯胃型
主要表现为泛酸、胸骨后及胃脘部烧灼不适,胀满作痛,脘痛连胁,嗳气频繁,吞咽不利,大便不畅,每因情志因素而疼痛发作,舌苔薄白,脉弦。
当以疏肝理气为治,可选用逍遥散加减,药取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梅花、月季花、枳壳、佛手、郁金各10克,甘草、薄荷各5克。中成药可选用气滞胃痛颗粒,每次10克,每日2次,开水冲饮;四逆散,每次1袋,每日2次口服,开水冲饮;柴胡疏肝丸,每次9克,每日2次口服。
肝胃郁热型
主要表现为胸骨后及胃脘部烧灼不适,疼痛,痛势急迫,烦燥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或数。
当以泄热和胃为治,可选用丹栀逍遥散加减,药取丹皮、山栀子、黄连、黄芩、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栀子、郁金各10克,甘草、薄荷各5克。中成药可选用左金丸,每次9克,每日2次口服;三九胃泰颗粒,每次1袋,每日2次口服,温开水冲服;丹栀逍遥丸,每次9克,每日2次口服。
所以说食管炎这种疾病如果及时的进行治疗,效果还是比较好的,我们在平常的时候也应该要及时的进行预防,比如说你先发我不能随便的乱吃,饮食当中一定要以清淡为主,这样才可以对这疾病有比较好的缓解作用,而且吃得清淡一些,对身体也有非常大的好处。
柴胡的副作用
一、口服柴胡制剂后可有倦怠、嗜睡、食欲减退、腹胀等。
二、柴胡注射液肌注或静滴可致变态反应:主要有过敏性休克、急性肺水肿等。临床表现为:头晕、乏力、心悸、大汗淋漓、四肢发凉、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发绀、两眼酸胀、腹痛、腹泻、左面颊部见褐色斑块、周围微红、瘙痒及全身有淡红色的大小不等的风团。严重时脉搏细弱、体温骤降、血压下降、心率减慢,以及溶血反应,个别患者有意识丧失,甚至心跳停止。
三、含有柴胡的中成药有:小柴胡片、小柴胡颗粒、柴胡口服液、柴胡舒肝丸、小儿热速清口服液、午时茶颗粒、牛黄清心丸、气滞胃痛颗粒、龙胆泻肝丸、加味逍遥丸、护肝片、补中益气丸、乳疾灵颗粒、逍遥丸、消食退热糖浆、通乳颗粒、黄连羊肝丸、得生丸、清瘟解毒丸、舒肝和胃丸、感冒清热颗粒、鼻渊舒口服液、鼻窦炎口服液、平肝舒络丸、安坤赞育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