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肛门松弛的发病因素有哪些

肛门松弛的发病因素有哪些

先天因素

与上儿直肠的解剖特点有关,即小儿的先天性因素是盆腔组织结构发育未完善,支持直肠的周围组织相通薄弱、固定不牢。

后天因素

为腹腔内的压力长期处于增高状态,如用力排便、剧烈咳嗽、呕吐、频繁腹泻;排便习惯不良,坐便盆时间过长等,都可以促使直肠脱重。这种情况不妨打个比喻,袖口看作肛门,如果夹里与里子连接不牢,夹里就容易从袖口脱出,肛门松弛的发生就是这个道理。

生育因素

妇女生育时的会阴撕裂伤使肛门前侧括约肌完全断裂造成肛门松弛。

肛门松弛症状

肛门松弛症状的临床表现和初步诊断?如何缓解和预防?

(一)病史

需询问引起肛门失禁的原因,初起时症状,目前失禁的严重程度,肛直肠部有无手术史、放射史、受伤史。大便习惯,排便次数及粪便质地,有无神经系统、代谢方面的疾病及泌尿系统的疾病等病史。

(二)视诊

完全性失禁,视诊常见肛门张开呈圆形,或有畸形、缺损、瘢痕,肛门部排出粪便、肠液,肛门部皮肤可有湿疹样改变。用手牵开臀部,肛管完全松弛呈圆形,有时肛管部分缺损瘢痕形成从圆孔处常可看到直肠腔。

不完全失禁肛门闭合不紧,腹泻时也可在肛门部有粪便污染。

(三)直肠指诊

肛门松弛,收缩肛管时括约肌及肛管直肠环收缩不明显和完全消失,如为损伤引起,则肛门部可扪及瘢痕组织,不完全失禁时指诊可扪及括约肌收缩力减弱。

(四)内镜检查

直肠镜检查可观察肛管部有无畸形,肛管皮肤粘膜状态,肛门闭合情况。纤维肠镜检查可观察有无结肠炎、克隆病、息肉、癌肿等疾病。可用硬管结肠镜观察有无完全性直肠脱垂。

(五)排粪造影检查

可测定肛管括约肌、肛管、直肠部形态解剖结构,动力学功能状态的X线钡剂检查可观察有无失禁及其严重程度,不随意漏出大量钡剂是失禁的标志。

(六)肛管测压

可测定内,外括约肌及耻骨直肠肌有无异常。肛门直肠抑制反射,了解其基础压、收缩压和直肠膨胀耐受容量。失禁患者肛管基础、收缩压降低,内括约肌反射松弛消失,直肠感觉膨胀耐受容量减少。

(七)肌电图测定

可测定括约肌功能范围,确定随意肌不随意肌及其神经损伤及恢复程度。

(八)肛管超声(AUS)检查

近年来应用肛管超声检查,能清晰地显示出肛管直肠粘膜下层、内外括约肌及其周围组织结构,可协助诊断肛门失禁,观察有无括约肌受损。Yang(1993)应用AUS检查肛门失禁38例,23例中17例(74%)发现肛管括约肌有缺损,患者都有肛周肛门直肠或阴道手术史,15例中6例(40%)无外伤史,体检时常规检查也未发现肛管括约肌有缺损,应用AUS检查后才确定括约肌有缺损病变,故此项检查对肛门失禁较有价值。

肛门松弛的鉴别诊断:

1、肛管反射消失:肛管反射消失属于人体神经反射中浅反射的一种,人平躺,将下肢高举伸直,以小针在会阴区划过,肛门外括约肌会收缩。传入神经为阴部神经,中枢在骶髓4~5的后角细胞柱及同节段的前角细胞性,传出神经为阴部神经。肛门外括约肌接受双侧会阴神经支配,当一侧锥体束损害或周围神经损害时,肛门反射仍存在,当两侧锥体束损害时或马尾神经损害时,肛门反射消失。老年人大便失禁可显示肛管反射消失。

2、大便失禁:由于肛门或神经损伤,导致不能控制粪便和气体排出的现象。又称排便失禁或肛门失禁。对干便和稀便都不能控制者,称完全失禁;能够控制干便,不能控制稀便和气体者,称不完全失禁。排便是复杂而又协调的反射性动作,是在内脏植物神经和大脑中枢神经双重支配下完成的反射活动。直肠下端的切除、神经反射的障碍和肛门括约肌张力的丧失,都可以发生大便失禁。老年人可由于肛门括约肌萎缩而引起肛门失禁。突然受到惊吓时亦可发生暂时性大便失禁。

3、肛门括约肌断裂:肛门外括约肌断裂由多种因素造成,强烈的机械撞击使得肛门外伤,可导致肛门外括约肌的断裂,此外,手术过程中的不小心也可导致肛门外括约肌的断裂,使得大便失禁。

应养成每日排一次便的习惯,时间最好选在早餐后20分钟左右。排便时要集中注意力,不要读书或看报,也不要与人谈话,并应将每次排便的时间控制在5~10分钟以内,做到排尽即起,不要养成“空坐马桶”的习惯。

应保持肛门的清洁,在大便后要尽可能地将肛门擦干净,避免粪便残留。另外,在大便后可用温热水清洗肛门,一次洗5~10分钟左右。在清洗肛门时不要使用强碱性肥皂,同时可顺便做一下肛门保健操。其方法是:在右手食指上套上指套,在指套上涂抹少量的红霉素软膏,然后用食指在肛门口处按摩10~20下,再将该手指慢慢伸入肛门内,一直伸到不能伸入为止,然后将伸入肛门内的手指向前、左、右、后四个方向扩张肛管,用力要适中,可扩张2~3分钟左右,然后擦干肛门(有痔疮的患者此时可在患处涂抹痔疮膏),站起身来,将肛门用力向上提缩20~30下。

应多吃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及粗粮等,尽可能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引发痔疮,影响排便。老年人每天可在早晨空腹时饮用一杯(约300-400毫升)温开水或淡盐水,这样做能起到润滑肠道、刺激肠管蠕动的作用,有助于老年人缓解便秘。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肛门松弛的诊断,肛门松弛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肛门松弛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养生之道网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

为什么女人比男人更容易得痔疮

1.月经期

月经期往往因失血而致大便硬结,如厕久蹲会影响肛门的血液循环,使肛门负担加重,常出现排便困难和间隔时间延长,每2-3天排便一次,使直肠及肛门充血、水肿,这样不仅容易发生痔疮,并且可使原有的痔病进一步加重。

2.妊娠期

妊娠期孕激素水平升高,导致体内水、钠潴留,血管扩张。孕激素和松弛肽等激素作用使盆底与肛管支持组织松弛,加重肛垫下移。这是诱发因素。另一方面,妊娠期活动量小,胃肠蠕动慢,引起大便干燥,排出困难增加腹压,干硬粪便易擦伤痔区粘膜引起出血。另外,妊娠期增大子宫压迫,腹压增大,盆底下降,神经牵拉导致括约肌功能异常,阻碍痔静脉丛的回流,肛垫血液动力调控障碍是导致痔疮发生的重要因素。

3.产褥期

产褥期的发病机会也较高。产妇分娩后,由于腹腔空虚,便意感变得迟钝,加上腹壁松弛,活动减少,排便无力,加重了排便困难,常常数日无排便的感觉。粪便在肠道中滞留的时间过长,水分被吸收,变得高度硬结,甚至硬如羊屎,如果用力排便,就会损伤肛门直肠,引起痔疮。

4.更年期

妇女到了更年期,与肛门功能有关的组织,如括约肌、肛提肌、耻骨直肠肌等同样变得无力,肛门功能下降。与此同时,妇女更年期往往出现内分泌与神经功能失调,使人烦躁,有排便意又觉得排不净,频繁去厕所,增加了肛门负担,也是诱发肛门疾病的因素。

5.此外,职业女人从事久坐久站的工作,工作压力大,精神常处于紧张状态,心理焦虑增加,容易忽视便意,忍便不排,久而久之导致习惯便秘,成为诱导痔疮发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缩阴提肛的运动应该如何做

专家告诉说,提肛运动是由肛提肌,肛门括约肌、盆地肌群共同协作完成的动作,这些肌肉群均为随意肌,可通过有意识的控制进行收缩和舒张。这样可以提高肛门括约肌的弹性,加强肛门的约束力。此外,做提肛运动可以改善肛门及肛门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减少静脉的淤血和曲张,提高直肠平滑肌的收缩能力,并提高直肠和肛门的抗病能力。从而改善肛门括约肌功能,预防阴道松弛,防治痔疮。

提肛运动怎么做

方法一:凝神、用力收缩肛门,持续一两秒钟后放松,有节奏的交替进行,连续5~10分钟,每日早晚各一次,长期坚持。

方法二:吸气时,肛门用力内吸上提,紧缩肛门,呼气时放松。每次肛门放松、紧缩30次,早晚各一次。若能采取胸膝卧位(双膝跪姿,胸部贴床,抬高臀部),效果更好。

现代医学认为,提肛缩阴操是通过使肛门周围的肌肉及软组织一张一弛的运动,改善该部分的血液循环,增强肛门括约肌等提肛肌肉群的功能用以预防及治疗因为该肌肉群松弛所引起的疾病,提高肛门、直肠的抗病能力。能防治痔疮、前列腺增生、大便失禁和女性应力性尿失禁、阴道松弛、子宫脱落等疾病。

通过上文我们能够得知做提肛运动可以改善很多顽疾,如果你正被痔疮、阴道松弛等病症困扰,做提肛运动是不错的选择。大家在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保持充足的睡眠,这样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因为痔疮所带来的痛苦。

解析为什么女性更容易患上痔疮

1、月经期:月经期期往往因失血而致大便硬结,如厕久蹲会影响肛门的血液循环,使肛门负担加重,常出现排便困难和间隔时间延长,每2-3天排便一次,使直肠及肛门充血、水肿,这样不仅轻易发生痔疮,并且可使原有的痔病进一步加重。

2、妊娠期:妊娠期孕激素水平升高,导致体内水、钠潴留,血管扩张。孕激素和松弛肽等激素作用使盆底与肛管支持组织松弛,加重肛垫下移。这是诱发因素。另一方面,妊娠期活动量小,胃肠蠕动慢,引起大便干燥,排出困难增加腹压,干硬粪便易擦伤痔区粘膜引起出血。另外,妊娠期增大子宫压迫,腹压增大,盆底下降,神经牵拉导致括约肌功能异常,阻碍痔静脉丛的回流,肛垫血液动力调控障碍是导致痔疮发生的重要因素。

3、产褥期:产褥期的发病机会也较高。产妇分娩后,由于腹腔空虚,便意感变得迟钝,加上腹壁松弛,活动削减,排便无力,加重了排便困难,经常数日无排便的感觉。粪便在肠道中滞留的时间过长,水分被吸收,变得高度硬结,甚至硬如羊屎,假如用力排便,就会损伤肛门直肠,引起痔疮。

4、更年期:妇女到了更年期,与肛门功能有关的组织,如括约肌、肛提肌、耻骨直肠肌等同样变得无力,肛门功能下降。与此同时,妇女更年期往往出现内分泌与神经功能失调,使人烦躁,有排便意又觉得排不净,频繁往厕所,增加了肛门负担,也是诱发肛门疾病的因素。

此外,职业女性从事久坐久站性质的工作,工作压力大,精神常处于紧张状态,心理焦虑增加,轻易忽视便意,忍便不排,久而久之导致习惯性便秘,成为诱导痔疮发生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脱肛有什么临床表现

脱肛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肛门部有肿物脱出,若反复脱出日久,可致粘液血便、坠胀不适或疼痛、肛门潮湿、瘙痒等症状,甚至嵌顿坏死。肛门直肠指检可协助直肠脱垂的定性诊断。另外可借助于内窥镜、x线、肛管直肠压力测定等检查。

根据直肠脱垂的长度结合肛门括约肌功能制定三度分类法:ⅰ度脱垂――为直肠黏膜脱出,脱出物淡红色,长约3-5cm,触之柔软,无弹性,不易出血,便后可自然回复;ⅱ度脱垂――为直肠全层脱出,长5-10cm,呈圆锥形,淡红色,表面为环形而有层次的黏膜皱襞,触之较厚,有弹性,肛门松弛,便后有时需用手复位;ⅲ度脱垂――直肠及部分乙状结肠脱出,长达10cm以上,呈圆柱形,触之很厚,肛门松弛无力。

肛门松弛的发病因素有哪些

与上儿直肠的解剖特点有关,即小儿的先天性因素是盆腔组织结构发育未完善,支持直肠的周围组织相通薄弱、固定不牢。

后天因素

为腹腔内的压力长期处于增高状态,如用力排便、剧烈咳嗽、呕吐、频繁腹泻;排便习惯不良,坐便盆时间过长等,都可以促使直肠脱重。这种情况不妨打个比喻,袖口看作肛门,如果夹里与里子连接不牢,夹里就容易从袖口脱出,肛门松弛的发生就是这个道理。

生育因素

妇女生育时的会阴撕裂伤使肛门前侧括约肌完全断裂造成肛门松弛。

肛周肌肉损伤

肛管直肠环、肛门括约肌和肛提肌等损伤,大多数是由于肛门直肠手术引起。如肛门直肠脓肿、肛瘘、肛门松弛、内外痔等手术时,不慎将其切断,也有因肛门直肠周围蜂窝组织炎、肛门部烧伤瘢痕形成或因药物腐蚀造成损伤而致;也可由于肛门部外伤,如火器损伤、异物损伤、裂伤、撕伤等原因,而引起肛门松弛。

肛门神经损伤

中枢神经疾病。脊髓及骶2、3、4神经损伤;或因炎症和肿瘤所致,使肛门括约肌失去括约功能而造成肛门松弛。

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

由于混合痔、环形内痔、肛门松弛等,使肛门括约肌过度扩张松弛;或年老体弱,使括约肌萎缩无力等,以致于括约肌功能障碍,产生肛门松弛。

脱肛怎么治疗

脱肛是直肠粘膜、肛管、直肠全层和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并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脱肛也相当于西医的直肠脱垂,脱肛的特点就是直肠粘膜及直肠反复脱出肛门外伴肛门松弛。

脱肛的手术治疗法如下:

1、注射法:注射疗法主要是将药物注射于直肠粘膜下层,造成瘢痕,使粘膜与肌层粘连固定;或注射到直肠周围,便宜肠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不再下脱。

2、粘膜切除缝合术:适用于肛管脱垂和直肠下部脱垂。

3、瘢痕支持固定术:适用于I、Ⅱ度直肠脱垂,并伴有肛门松弛者,但对肠炎、痢疾、腹泻和肛门直肠急性炎症的病人,不宜使用。

4、线状烙法

5、纵切横缝术:适用于Ⅰ度和Ⅱ度脱垂。

6、肛门紧缩术:适用于直肠脱垂并发肛门松弛和肛门失禁者,但对肛门直肠急性炎症、肠炎和腹泻等疾病患者,不宜采用。

7、肛管直肠缩窄术:适用于老年人和全身情况不好的不能做大手术的病人。

肛门松弛的发病因素有哪些

先天因素

与上儿直肠的解剖特点有关,即小儿的先天性因素是盆腔组织结构发育未完善,支持直肠的周围组织相通薄弱、固定不牢。

后天因素

为腹腔内的压力长期处于增高状态,如用力排便、剧烈咳嗽、呕吐、频繁腹泻;排便习惯不良,坐便盆时间过长等,都可以促使直肠脱重。这种情况不妨打个比喻,袖口看作肛门,如果夹里与里子连接不牢,夹里就容易从袖口脱出,肛门松弛的发生就是这个道理。

生育因素

妇女生育时的会阴撕裂伤使肛门前侧括约肌完全断裂造成肛门松弛。

肛周肌肉损伤

肛管直肠环、肛门括约肌和肛提肌等损伤,大多数是由于肛门直肠手术引起。如肛门直肠脓肿、肛瘘、肛门松弛、内外痔等手术时,不慎将其切断,也有因肛门直肠周围蜂窝组织炎、肛门部烧伤瘢痕形成或因药物腐蚀造成损伤而致;也可由于肛门部外伤,如火器损伤、异物损伤、裂伤、撕伤等原因,而引起肛门松弛。

肛门神经损伤

中枢神经疾病。脊髓及骶2、3、4神经损伤;或因炎症和肿瘤所致,使肛门括约肌失去括约功能而造成肛门松弛。

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

由于混合痔、环形内痔、肛门松弛等,使肛门括约肌过度扩张松弛;或年老体弱,使括约肌萎缩无力等,以致于括约肌功能障碍,产生肛门松弛。

肛门松弛预防保健:

应养成每日排一次便的习惯,时间最好选在早餐后20分钟左右。排便时要集中注意力,不要读书或看报,也不要与人谈话,并应将每次排便的时间控制在5~10分钟以内,做到排尽即起,不要养成“空坐马桶”的习惯。

应保持肛门的清洁,在大便后要尽可能地将肛门擦干净,避免粪便残留。另外,在大便后可用温热水清洗肛门,一次洗5~10分钟左右。在清洗肛门时不要使用强碱性肥皂,同时可顺便做一下肛门保健操。其方法是:在右手食指上套上指套,在指套上涂抹少量的红霉素软膏,然后用食指在肛门口处按摩10~20下,再将该手指慢慢伸入肛门内,一直伸到不能伸入为止,然后将伸入肛门内的手指向前、左、右、后四个方向扩张肛管,用力要适中,可扩张2~3分钟左右,然后擦干肛门(有痔疮的患者此时可在患处涂抹痔疮膏),站起身来,将肛门用力向上提缩20~30下。

应多吃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及粗粮等,尽可能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引发痔疮,影响排便。老年人每天可在早晨空腹时饮用一杯(约300-400毫升)温开水或淡盐水,这样做能起到润滑肠道、刺激肠管蠕动的作用,有助于老年人缓解便秘。

肛门松弛症状的临床表现

(一)病史

需询问引起肛门失禁的原因,初起时症状,目前失禁的严重程度,肛直肠部有无手术史、放射史、受伤史。大便习惯,排便次数及粪便质地,有无神经系统、代谢方面的疾病及泌尿系统的疾病等病史。

(二)视诊

完全性失禁,视诊常见肛门张开呈圆形,或有畸形、缺损、瘢痕,肛门部排出粪便、肠液,肛门部皮肤可有湿疹样改变。用手牵开臀部,肛管完全松弛呈圆形,有时肛管部分缺损瘢痕形成从圆孔处常可看到直肠腔。

不完全失禁肛门闭合不紧,腹泻时也可在肛门部有粪便污染。

(三)直肠指诊

肛门松弛,收缩肛管时括约肌及肛管直肠环收缩不明显和完全消失,如为损伤引起,则肛门部可扪及瘢痕组织,不完全失禁时指诊可扪及括约肌收缩力减弱。

(四)内镜检查

直肠镜检查可观察肛管部有无畸形,肛管皮肤粘膜状态,肛门闭合情况。纤维肠镜检查可观察有无结肠炎、克隆病、息肉、癌肿等疾病。可用硬管结肠镜观察有无完全性直肠脱垂。

(五)排粪造影检查

可测定肛管括约肌、肛管、直肠部形态解剖结构,动力学功能状态的X线钡剂检查可观察有无失禁及其严重程度,不随意漏出大量钡剂是失禁的标志。

(六)肛管测压

可测定内,外括约肌及耻骨直肠肌有无异常。肛门直肠抑制反射,了解其基础压、收缩压和直肠膨胀耐受容量。失禁患者肛管基础、收缩压降低,内括约肌反射松弛消失,直肠感觉膨胀耐受容量减少。

(七)肌电图测定

可测定括约肌功能范围,确定随意肌不随意肌及其神经损伤及恢复程度。

(八)肛管超声(AUS)检查

近年来应用肛管超声检查,能清晰地显示出肛管直肠粘膜下层、内外括约肌及其周围组织结构,可协助诊断肛门失禁,观察有无括约肌受损。Yang(1993)应用AUS检查肛门失禁38例,23例中17例(74%)发现肛管括约肌有缺损,患者都有肛周肛门直肠或阴道手术史,15例中6例(40%)无外伤史,体检时常规检查也未发现肛管括约肌有缺损,应用AUS检查后才确定括约肌有缺损病变,故此项检查对肛门失禁较有价值。

肛门松弛的鉴别诊断:

1、肛管反射消失:肛管反射消失属于人体神经反射中浅反射的一种,人平躺,将下肢高举伸直,以小针在会阴区划过,肛门外括约肌会收缩。传入神经为阴部神经,中枢在骶髓4~5的后角细胞柱及同节段的前角细胞性,传出神经为阴部神经。肛门外括约肌接受双侧会阴神经支配,当一侧锥体束损害或周围神经损害时,肛门反射仍存在,当两侧锥体束损害时或马尾神经损害时,肛门反射消失。老年人大便失禁可显示肛管反射消失。

2、大便失禁:由于肛门或神经损伤,导致不能控制粪便和气体排出的现象。又称排便失禁或肛门失禁。对干便和稀便都不能控制者,称完全失禁;能够控制干便,不能控制稀便和气体者,称不完全失禁。排便是复杂而又协调的反射性动作,是在内脏植物神经和大脑中枢神经双重支配下完成的反射活动。直肠下端的切除、神经反射的障碍和肛门括约肌张力的丧失,都可以发生大便失禁。老年人可由于肛门括约肌萎缩而引起肛门失禁。突然受到惊吓时亦可发生暂时性大便失禁。

3、肛门括约肌断裂:肛门外括约肌断裂由多种因素造成,强烈的机械撞击使得肛门外伤,可导致肛门外括约肌的断裂,此外,手术过程中的不小心也可导致肛门外括约肌的断裂,使得大便失禁。

应养成每日排一次便的习惯,时间最好选在早餐后20分钟左右。排便时要集中注意力,不要读书或看报,也不要与人谈话,并应将每次排便的时间控制在5~10分钟以内,做到排尽即起,不要养成“空坐马桶”的习惯。

应保持肛门的清洁,在大便后要尽可能地将肛门擦干净,避免粪便残留。另外,在大便后可用温热水清洗肛门,一次洗5~10分钟左右。在清洗肛门时不要使用强碱性肥皂,同时可顺便做一下肛门保健操。其方法是:在右手食指上套上指套,在指套上涂抹少量的红霉素软膏,然后用食指在肛门口处按摩10~20下,再将该手指慢慢伸入肛门内,一直伸到不能伸入为止,然后将伸入肛门内的手指向前、左、右、后四个方向扩张肛管,用力要适中,可扩张2~3分钟左右,然后擦干肛门(有痔疮的患者此时可在患处涂抹痔疮膏),站起身来,将肛门用力向上提缩20~30下。

应多吃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及粗粮等,尽可能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引发痔疮,影响排便。老年人每天可在早晨空腹时饮用一杯(约300-400毫升)温开水或淡盐水,这样做能起到润滑肠道、刺激肠管蠕动的作用,有助于老年人缓解便秘。

结语:以上就是对于肛门松弛的诊断,肛门松弛怎么处理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有关肛门松弛方面的知识,请继续关注养生之道网或者站内搜索了解更多。

相关推荐

造成脱肛的原因是什么呢

一、全身因素:营养不良小儿,坐骨直肠窝内脂肪消失,使直肠失去周围支持固定作用,括约肌群收缩力也减弱,直肠容易自肛门口脱出。二、局部组织解剖因素:1、周围肌肉支持力弱:肛提肌和骨盆底部肌肉的支持力较弱。2、骶骨弯曲度未形成:婴幼儿骶骨弯曲度未形成骨盆向前倾斜不够,直肠呈垂直位,与肛管处于一条直线上,腹腔内向下的压力增加时,直肠无骶骨的支持,压力直接作用到肛管上,易于向下滑动。3、黏膜松弛:直肠黏膜附

外痔是怎么引起的

西医病因:痔的发病因素:①流向门静脉系统的痔上静脉和静脉丛均无静脉瓣,痔上、下静脉丛壁薄表浅,如长期直立、静脉压持久增高后可使静脉淤血曲张。②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排尿困难,或妊娠后腹内压增高,静脉回流受阻。③肝内或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或盆腔内肿瘤也可导致直肠静脉回流受阻。④直肠下端或肛管慢性感染使静脉壁及周围组织纤维化,支持力量减弱,以及肛括约肌异常松弛等也是痔的形成原因。中医病因:外痔因肛门

甲减的发病因素哪些

甲减的发病因素:一、原发性甲减的发病因素,由甲状腺本身疾病所致患者血清TSH均升高主要见于:①先天性甲状腺缺如。②甲状腺萎缩。③弥漫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④亚急性甲状腺炎。⑤甲状腺破坏性治疗(放射性碘手术)后,放射性碘131核素治疗甲亢唯一的副作用就是甲低甲减(主要指永久性甲低甲减)。⑥甲状腺激素合成障碍(先天性酶缺陷缺碘或碘过量)。⑦药物抑制。⑧浸润性损害(淋巴性癌淀粉样变性等)二、继发性甲减的

肛门白色分泌物是怎么回事

肛门分泌物溢出多是由肛肠疾病诱发的炎症反应,长期炎症刺激还可引起癌变。很多患者在分泌物增多的同时,还会伴随肛门瘙痒、潮湿、红肿、异物脱出等情况。肛门瘙痒由多种肛肠疾病诱发痔疮脱出、肛瘘、肛周脓肿、直肠脱垂、肛裂都会分泌或者刺激肛门产生大量的分泌物,肛周分泌物增多,患者不断的摩擦,最后导致肛门瘙痒,而错误的治疗方法只会使患者遭受更多的痛苦,对于疾病的改善没较好的效果。arrow.gif说说你的症

肛门痒痒怎么回事

从局部因素来看肛门瘙痒:1、各种肛肠疾病,如痔疮、肛瘦、脱肛、直肠炎,及肛门手术后均会因肛门周围分泌物增多,刺激皮肤发炎而引起瘙痒。2、肛门皮肤病,如肛门周围湿疹、神经性皮炎、股癣等皮肤病均可引起肛门瘙痒症状。患痔的病人,粪便附者在痔体间或肛门皮肤的皱褶里,产生刺激,引起瘙痒和刺激的症状。3、寄生虫病,最常见的是蛲虫病,其瘙痒多在晚间睡眠时加重。这时,肛门括约肌松弛了,雌性蜕虫爬到肛门外产卵,从

混合痔的症状

混合痔的症状:瘙痒:晚期混合痔、痔块脱垂及肛管括约肌松弛,常分泌物流出,由于分泌物刺激,肛门周围往往瘙痒不适,甚至出现皮肤湿疹,病人极为难受。1、疼痛:单纯性内痔无疼痛,少数坠胀感,当内痔或混合痔脱出嵌顿,出现水肿、感染、坏死时,则不同程度的疼痛。2、便血:无痛性、间歇性、便后鲜红色血是其特点,也是内痔或混合痔早期常见的症状。便血多因粪便擦破粘膜或排粪用力猛,引起扩张血管破裂出血。3、脱

脱肛哪些典型症状

脱肛的典型症状主要症状:直肠粘膜及直肠反复脱出。临床上肛门外伴肛门松弛脱肛可分为三度,其症状:一度脱垂:为直肠粘膜脱出,脱出物呈淡红色,长2到6厘米,触之柔软,无弹性,不易出血,便后可自行回纳。二度脱垂:为直肠全层脱出,脱出物长6到10厘米,呈圆锥状,淡红色,表面为环形而层次的粘膜皱襞,触之较厚,弹性,肛门松弛,便后时需用手恢复。三度脱垂:直肠及部分乙状结肠脱出,长达九厘米以上,呈圆柱形,触

女人为什么会得痔疮

女人为什么会得痔疮?1、月经月经期往往因失血而致大便硬结,如厕久蹲会影响肛门的血液循环,使肛门负担加重,常出现排便困难和间隔时间延长,每2-3天排便一次,使直肠及肛门充血、水肿,这样不仅容易发生痔疮,并且可使原的痔病进一步加重。2、妊娠妊娠期孕激素水平升高,导致体内水、钠潴留,血管扩张。孕激素和松弛肽等激素作用使盆底与肛管支持组织松弛,加重肛垫下移。这是诱发因素。另一方面,妊娠期活动量小,胃肠蠕

脱肛的治疗

1、粘膜切除缝合术:适用于肛管脱垂和直肠下部脱垂。2、注射法:注射疗法主要是将药物注射于直肠粘膜下层,造成瘢痕,使粘膜与肌层粘连固定;或注射到直肠周围,便宜肠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不再下脱。3、瘢痕支持固定术:适用于I、Ⅱ度直肠脱垂,并伴肛门松弛者,但对肠炎、痢疾、腹泻和肛门直肠急性炎症的病人,不宜使用。4、肛门紧缩术:适用于直肠脱垂并发肛门松弛和肛门失禁者,但对肛门直肠急性炎症、肠炎和腹泻等疾病

肛门为什么会坠胀与坠痛

肛门为什么会坠胀与坠痛在肛肠科,“肛门坠胀”是非特异性的症状,内痔、混合痔、直肠粘膜松弛、直肠脱垂、直肠炎、直肠癌等多种肛肠病,都可导致肛门坠胀、坠痛。引起肛门坠胀、坠痛的5大病因:内痔发炎水肿或嵌顿:多伴强烈的肛门下坠感,嵌顿痔患者还会出现剧烈疼痛,需要立即治疗。直肠粘膜脱垂:直肠粘膜松弛堆积在直肠内,但尚未脱到肛门外,可引起肛门坠胀感及排便不尽感。直肠炎:腹泻、腹痛、腹胀,肛门下坠、发胀,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