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功能损害期的表现是如何的
肾功能损害期的表现是如何的
肾功能损害期:长期痛风者约1/3有肾脏损害。表现在以下两方面。(1)痛风性肾病起病隐匿,早期仅有间歇性蛋白尿,随着病情的进展呈持续 性,伴有肾浓缩功能受损时夜尿增多,尿比重偏低等,进一步发展出现肾功能不 全,表现水肿、尿蛋白、高血压、血尿素氮及血肌酐升高,最终发展到尿毒症。(2)尿路结石10%〜25%的患者并发尿酸性结石,呈泥沙样,无症状;较 大者常引起肾绞痛、血尿及尿路感染等。但结石引起梗阻时导致肾积水、肾盂肾 炎、肾积脓或肾周围炎,感染可加速结石的增长和肾实质的损害。继发性痛风多由其他因素引起。患者血尿酸浓度常较原发性高,尿路结石发生 率也高,症状往往不典型,易被原发病所掩盖。
狼疮肾水肿的表现
肾损害表现:LN病变可累及肾小球、肾小管和肾间质。临床表现可有以下几种:
1.血尿和域蛋白尿患者不伴水肿和高血压,仅有轻至中度蛋白尿和域血尿。
2.肾炎综合征常伴水肿或高血压,蛋白尿和血尿。急性起病者的临床表现类似急性肾炎,可伴肾功能损害。部分病例起病急骤,肾功能急剧恶化,短期内进展为肾功能衰竭,临床上呈急进行肾炎经过,如无积极有效治疗,病死率极高。也有部分病例起病时可无肾功能损害,尿改变也不显著,但经过几年逐渐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不全分期是什么
一期是肾功能轻度受损。患者完全没有肾功能不全的症状,只有靠化验才能得知,这个时期血尿素氮和肌酐不升高,称肾功能不全代偿期。
二期是肾功能继续下降。到了正常的35%左右时,血尿素氮、肌酐均高于正常,患者感到食欲下降、疲倦乏力、夜尿、贫血,这个时期医学上称之为氮质血症期。
三期是最后肾功能严重受损。这个时期的肾功能不全有什么症状呢?主要表现为体内尿毒素明显升高,新陈代谢废物不能排出,酸中毒明显,出现各个器官系统受累的症状,患者可有恶心、呕吐、口腔有尿味、贫血、出血、心慌气短,严重时出现嗜睡、抽搐、昏迷等。这个时期血尿素氮、肌酐明显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仅在25ml/min以下,医学上称之为尿毒症期,如果肾功能损害已到了尿毒症期,则预后不好。
盐酸左西替利嗪片的用法用量
成人、6岁及以上儿童 :每日口服1片(5mg),空腹或餐中或餐后均可服用。
肾功能损害的患者 :轻度肾功能损害患者无需调整剂量,中重度肾功能损害患者用法用量根据下表调整:
病人肾功能状态 肌酐清除率(ml/min)a 剂量和服药次数
中度肾功能损害 30-49 每2日一次,5mg
中度肾功能损害 <30 每3日一次,5mg
肾病晚期-采用透析疗法的患者 <10 禁忌症
[140-年龄(年)] × 体重(kg)
a.血清肌酐清除率(CLcr mL/min)= ------------------------- ×{0.85(女性患者系数)}
72 × 血清肌酐(mg/dl)
肝功能损害患者 :仅有肝功能损害的患者,无需调整给药剂量 ;
如伴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请参照“肾功能损害患者”的用法用量。
狼疮性肾炎的表现
①亚临床型或“寂静”型:无肾受累表现,尿常规阴性,但病理学检查常有不同程度的病变。
②轻型:占30%~50%,无临床症状,仅有轻、中度蛋白尿。
③肾病综合征型:约占40%~60%,呈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及水肿,间或有血胆固醇升高,疾病后期有高血压,肾功能损害,大部分患者发展至肾功能衰竭。
④慢性肾炎型:约占35%~50%,有高血压,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尿沉渣中有大量红细胞及管型,多伴有肾功能损害。
⑤急性肾炎型:表现为急性肾炎的临床表现。
⑥急进性肾炎型:在短时期内出现少尿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或为轻型或由肾病综合征型转化而来。病理表现为新月体肾炎
⑦小管间质损害型:临床表现为肾小管性酸中毒,夜尿增多,高血压,尿中β2-微球蛋白增多,半数患者肾功能减退。
⑧抗磷脂抗体型:抗磷脂抗体阳性,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大、小动静脉血栓及栓塞、血小板减低及流产倾向。
⑨急性肾衰竭型:在短时期内出现少尿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病理表现为急性肾小管坏死
⑩慢性肾衰竭型:不同程度的蛋白尿,血尿及水肿,有肾功能损害。
哪些药物在肾功能损害时不应该应用
除多西环素外的 四环素类药物应用于肾功能减退者可加重氮质血症;呋喃类在体 内明显积聚,可产生对神经系统的毒性反应。
膀胱颈梗阻易导致什么并发症
1、上尿路扩张积水:积水是由于泌尿系统的梗阻导致肾盂与肾盏、上尿路扩张,其中潴留尿液,统称为肾-上尿路积水。水肿、尿痛是最常见的症状。
2、肾功能损害:肾脏是分泌尿液,排泄废物、毒物的重要器官,能起调节人体电解质浓度、维持酸碱平衡的作用。肾功能受损或逐渐衰退,肾的排泄和调节功效也将会降低。肾功能损害严重时,还会发生尿毒症而危及性命。肾功能损害可表现为:乏力、口干舌燥、食欲不振、尿频、尿急、尿痛,甚至出现血尿和无菌性脓尿,并伴有关节痛等症状.有的直接会引起急性肾炎或肾小球坏死等肾病综合征,重者会导致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尿酸高是不是肾功能不全
血肌酐是衡量肾功能的重要指标
衡量肾功能的指标主要有血肌酐等。因肾脏代偿能力强,肾功能损害往往表现隐匿,当血肌酐还在正常范围内,意味着肾功能损害还处于早期,等到血肌酐高于132.6微摩尔∕升时,肾功能损害已经很严重。
尿酸水平高 肾功能受损几率高
据专家研究结果发现,28.1%的血尿酸正常者出现早期肾功能损害。此外发现,尿酸水平越高。发生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患病率越高,说明尿酸水平升高是早期肾功能损害独立危险因素。 研究人员指出,降低尿酸水平是否可以延缓肾脏功能的下降,还需要进一步大规模临床试验。
控制尿酸应从饮食入手
控制尿酸应从饮食着手,少食动物内脏,食海产品不饮酒(特别是啤酒)。营养要均衡。
尿酸高就是肾功能不全?
其实不一定的,有点患者在患上了尿酸高疾病之后是会有肾功能不全这个疾病,但是也有很多人在出现了尿酸高之后是不会引发肾功能障碍的,当尿酸高疾病发生之后就该及时的到医院检查自己的肾功能,肾功能发生了障碍还有可能会诱发尿毒症,这个是危险的疾病,必须要及时的对症来治疗。
高血压控制范围 高血压并发肾功能损害者
对于已经并发肾功能损害的高血压患者,为了保护其肾功能,应该控制收缩压在125-130mmHg、舒张压在75-80mmHg,才能延缓肾功损害的进展程度。而对于尿蛋白在24小时内大于1g以上的高血压患者,目标血压应该控制在收缩压低于125mmHg,舒张压低于75mmHg。
低钾血症的危害 肾功能损害
主要病理变化为肾小管功能减退,上皮细胞变性,肾间质淋巴细胞浸润,严重者有纤维样变。临床表现为:
① 肾小管上皮细胞钠泵活性减弱,细胞内K+降低,氢-钠交换增多,尿液呈酸性,发生代谢性碱中毒;细胞内Na+增多,小管液Na+回吸收减少,发生低钠血症。
② 浓缩功能减退:多尿,夜尿增多,低比重尿,低渗尿,对抗利尿激素反应差。
③产氨能力增加,排酸增加,HCO3-重吸收增加,发生代谢性碱中毒。
④慢性肾功能减退。在慢性、长期低钾血症或低镁血症的患者更多见。
猪肉什么人不能吃 肾功能损害者
肉类是种营养很高的蛋白质,肾脏疾病患者肾脏功能本来就不够好,如果再吃高营养的食物,肾脏排泄能力加重,就会导致肾脏功能更差!所以肾脏功能不好的患者尽量少吃肉或者不吃肉,补充蛋白质可以吃牛奶、豆类等。
生什么病不能吃肉 肾功能损害者
虽然肉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蛋白质,但为了减轻肾的工作负担,肾病患者蛋白质的摄入量必须和肾脏的排泄能力相适应,一般情况下应略低于健康人的量,如果肾功能损害严重的患者,必要时要暂时停止吃肉。
老年尿毒症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一、定期体检
老年人应每半年或1年做1次健康体检,体检项目应包含肾功能(血肌酐、尿素氮、肌酐清除率)、肾B超、尿液简述等。一旦体检发觉异常,需要积极寻找原因,进行积极诊疗。
二、防护能诱发肾功能损害的疾病察觉
肾功能损害往往是尿毒症的初期现象,关于已发生的可能会诱发肾功能损害的疾病,如肾炎、肾结石等要积极进行诊疗,抑制其发展并紧密监测肾功能,最敏感的指标是肌酐清除率,应每3到6个月复查1次。
三、免得让用肾毒性药物与接触有毒物质
一些药物或是毒物可导致肾功能损害或是导致肾脏疾病,需要免得让用,常用的药物有去痛片、扑热息痛等,一旦长期服用这些药物,可引起肾乳坏死、间质性肾炎等疾病,这些疾病都有可能发展为尿毒症;常常的可引起肾功能损害的有毒食物有毒蘑菇、河豚等,在食用这些类食物时需要先确认是否有毒,不然不要食用。
以上就是老年尿毒症的预防措施。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新陈代谢功能都会逐渐的下降,所以尿毒症变成了威胁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以上的预防措施,老年人可以多学习一些,希望以上的信息能够对您有所帮助,也希望您能够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