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刮什么部位最好 三阴交穴养肝健脾补肾
刮痧刮什么部位最好 三阴交穴养肝健脾补肾
三阴交穴通达肾,脾,肝三经,经常刮拭三阴交穴,有调和脾胃,调补气血,促进消化,补益肝肾, 增强性功能预防消化系统和泌尿,生殖器官病症的作用。
注意:孕妇的三阴交穴不能受到强烈刺激,最好不要进行刮痧。
宫寒刮痧哪个部位
一、刮痧部位和功效
1.宫寒选任脉的神阙、关元、气海穴,可调养脾胃;
2.宫寒选足太阳膀胱经的脾俞、肾俞穴,可健脾补肾;
3.宫寒选督脉的命门穴,可壮肾阳;
4.宫寒选足太阴脾经的三阴交穴和足少阴肾经的阴谷穴、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可泻寒、除湿、止泻。
二、刮痧方法
1.刮腰背部
沿脊柱,自上而下由脾俞穴水平刮拭至命门穴水平,重点加强脾俞、肾俞、命门穴的刮拭。
2.刮腹部
沿任脉走行,自上而下由神阙穴刮拭至关元穴,重点加强气海、关元穴的刮拭。
3.刮下肢前内侧
用刮痧板的圆角分别点按或刮拭阴谷、足三里、三阴交穴。
三、适应症
有补肾健脾、温经止痛、除湿的功效,适用于宫寒而导致月经期间大便溏泻、小腹冷痛者。
刮痧治疗乳腺增生
选用刮痧治疗乳腺增生的时候,首先要正确认识本病,保持心理稳定,情绪乐观。其次要选好刮痧的取穴位置,明确刮试部位的先后顺序,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刮试的时候应先在将要刮试部位涂好刮痧油,手持刮痧板,先刮肝俞、脾俞、肾俞,再刮膻中,然后刮合谷,最后刮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
(1)定位:
肩井、天宗、外关、膻中、丰隆、太溪、行间、侠溪、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可从以上穴位里选择几个,交替进行。
(2)刮拭顺序:
先刮肩部肩井、背部天宗,然后刮胸部膻中,再刮前臂外关,刮下肢外侧丰隆,刮太溪及重刮足背行间、侠溪等配穴依次交替进行。
(3)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由于肩背部肌肉丰富,用力宜重,分别刮拭肩部肩井穴和背部天宗穴,出痧。然后刮拭胸部正中线膻中穴,用刮板角部,不宜重刮,30次,出痧为度。再重刮上肢外侧外关穴,30次,出痧为度。之后刮下肢外侧丰隆穴和足部太溪穴,各30次,可不出痧。最后重刮足背部行间、侠溪穴,出痧。
刮痧治疗乳腺增生的方法大家都记住了么,平时要多多对自己的乳房进行按摩,看是否有肿块,就算没有也可以通过刮痧对乳房进行保健,不仅能治疗乳腺增生,还能有丰胸的功效。
刮痧丰胸方法是什么
刮拭穴位:经外奇穴乳四穴,足阳明胃经足三里穴,足太阴脾经三阴交穴,足厥阴肝经太冲。
刮拭步骤:患者取仰卧位,先在刮拭部位均匀涂抹刮痧介质,然后由外向内用泻法刮乳四穴,再刮痧下肢足三里,三阴交和太冲穴,以局部皮肤呈现红色斑点为度。
刮拭乳四穴可疏通胸部局部的气血经络,足三里穴也可疏通经络,还可调理脾胃,三阴交穴可以促进任脉,督脉冲脉的畅通,补足肾气,脾气和肝气;太冲穴可以起到消除肝脏郁结的作用,通过肝,肾,脾,胃的刺激,能调节内分泌,促进乳房的营养摄取,最终改善乳房发育情况。月经不调刮痧刮哪里 简易部位刮痧调理月经
刮拭部位:腰背部,腹部,下肢外侧,下肢内侧,足背。
刮拭步骤:先刮腰背部膀胱经,从膈俞经肝俞,脾俞,胃俞刮至肾俞穴处,以出痧为度。再刮腹部任脉气海,关元,刮至皮肤潮红,然后刮下肢外侧足三里,内侧血海,三阴交,以潮红为度;最后刮背部太冲穴,刮至出痧为止。
取穴原理:膈俞,肝俞,太冲可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俞,胃俞,足三里,血海,三阴交共奏健脾胃,助运化,化生气血之功;肾俞,关元可培元固本,补肾益气,气海通调一身元气,调补冲任。
崩漏的刮痧疗法
崩漏发病急骤,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为“崩”;病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绝者为“漏”。崩与漏虽出血情况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两者常互相转化,如崩血量渐少,可能转化为漏,漏势发展又可能变为崩,故临床多以崩漏并称。可分为实热、阴虚、气虚3型。
一、实热
(一)症状
临床特点为血量多,色紫红,气味臭秽,血质浓有瘀块,腹痛拒按,口渴欲饮。
(二)治法
(1)选穴三阴交、血海、隐白、曲池。(见图5-l-2、图5-3-3、图5-4-l、图5-4-2)
(2)定位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血海:屈膝,在髌骨底内侧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隐白:足大趾内侧趾甲角旁0.1寸。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3)刮拭顺序先刮前臂曲池,然后刮下肢血海至三阴交,最后重刮足部隐白穴。
(4)刮拭方法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重刮上肢外侧曲池穴,30次.出痧为度。然后刮下肢血海至三阴交穴,遇关节部位不可强力重刮,由上至下.中间不宜停顿,一次刮完,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最后重刮足部隐白穴,用刮板角部,重刮,30次,出痧。
二、阴虚
(一)症状
临床特点为血色鲜红.兼有头晕目眩,心悸失眠,午后潮热。
(二)治法
(1)选穴三阴交、隐白、然谷、太溪、关元。(见图5-3-3、图5-4-1、图5-4-3、图5-3-1)
(2)定位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隐白:足大趾内侧趾甲角旁0.1寸。
然谷:舟骨粗隆下方凹陷处。
太溪: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中点凹陷处。
关元:仰卧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
(3)刮拭顺序先刮腹部关元,然后刮下肢内侧三阴交,再刮太溪、隐白、然谷。
(4)刮拭方法补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拭腹部正中线关元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出痧为度。然后刮下肢三阴交穴,由上至下,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最后重刮足部太溪穴、隐白穴和然谷穴,用刮板角部,各30次,出痧为度。
三、气虚
(一)症状
临床特点为血色鲜红,兼有头晕目眩,心悸失眠,午后潮热。
(二)治法
(1)选穴肾俞、关元、三阴交、脾俞、足三里。
(2)定位肾俞: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关元:仰卧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脾俞: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足三里: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3)刮拭顺序先刮背部脾俞至肾俞,然后刮腹部关元,再刮下肢内侧三阴交,最后刮下肢外侧足三里。
(4)刮拭方法补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拭背部脾俞至肾俞穴,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应一次到位,中间不要停顿,出痧为度。然后刮拭腹部正中线关元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出痧为度。最后刮下肢内侧三阴交穴和外侧足三里穴,由上至下,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
刮痧可以治疗失眠吗 辨证加减刮痧治疗失眠
主要症状:急躁易怒,目红口苦。
刮痧穴位:四神聪,行间,足窍阴,风池,神门。
刮拭步骤:先点揉头顶四神聪,然后刮后头部风池,再刮前臂神门,最后刮足背行间足窍阴。
主要症状:心悸健忘,困乏无力,头晕目眩,饮食五味。
刮拭穴位:脾俞,心俞,神门,三阴交。
刮拭步骤:先刮背部 心俞至脾俞,再刮前臂神门,最后刮下肢三阴交。
主要症状:心烦不安,头晕耳鸣,要细软,
刮拭穴位:四神聪,风池,太溪,肾俞。
刮拭步骤:先点按四神聪,再刮后头部风池,然后刮背部肾俞,最后刮太溪穴。
取穴原理:四神聪可疏通局部气血,风池可祛风通络止头痛,头晕,太溪可以滋阴补肾,肾俞可益肾气聪耳,脾俞,三阴交可健脾益气养血,心俞,神门可养心安神定悸。
刮痧怎样治疗乳腺小叶增生
刮试的时候应先在将要刮试部位涂好刮痧油,手持刮痧板,先刮肝俞、脾俞、肾俞,再刮膻中,然后刮合谷,最后刮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
(1)定位:
肩井、天宗、外关、膻中、丰隆、太溪、行间、侠溪、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可从以上穴位里选择几个,交替进行。
(2)刮拭顺序:
先刮肩部肩井、背部天宗,然后刮胸部膻中,再刮前臂外关,刮下肢外侧丰隆,刮太溪及重刮足背行间、侠溪等配穴依次交替进行。
(3)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由于肩背部肌肉丰富,用力宜重,分别刮拭肩部肩井穴和背部天宗穴,出痧。然后刮拭胸部正中线膻中穴,用刮板角部,不宜重刮,30次,出痧为度。再重刮上肢外侧外关穴,30次,出痧为度。之后刮下肢外侧丰隆穴和足部太溪穴,各30次,可不出痧。最后重刮足背部行间、侠溪穴,出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