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刮痧刮什么部位最好 三阴交穴养肝健脾补肾

刮痧刮什么部位最好 三阴交穴养肝健脾补肾

三阴交穴通达肾,脾,肝三经,经常刮拭三阴交穴,有调和脾胃,调补气血,促进消化,补益肝肾, 增强性功能预防消化系统和泌尿,生殖器官病症的作用。

注意:孕妇的三阴交穴不能受到强烈刺激,最好不要进行刮痧。

宫寒刮痧哪个部位

一、刮痧部位和功效

1.宫寒选任脉的神阙、关元、气海穴,可调养脾胃;

2.宫寒选足太阳膀胱经的脾俞、肾俞穴,可健脾补肾;

3.宫寒选督脉的命门穴,可壮肾阳;

4.宫寒选足太阴脾经的三阴交穴和足少阴肾经的阴谷穴、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穴,可泻寒、除湿、止泻。

二、刮痧方法

1.刮腰背部

沿脊柱,自上而下由脾俞穴水平刮拭至命门穴水平,重点加强脾俞、肾俞、命门穴的刮拭。

2.刮腹部

沿任脉走行,自上而下由神阙穴刮拭至关元穴,重点加强气海、关元穴的刮拭。

3.刮下肢前内侧

用刮痧板的圆角分别点按或刮拭阴谷、足三里、三阴交穴。

三、适应症

有补肾健脾、温经止痛、除湿的功效,适用于宫寒而导致月经期间大便溏泻、小腹冷痛者。

刮痧治疗乳腺增生

选用刮痧治疗乳腺增生的时候,首先要正确认识本病,保持心理稳定,情绪乐观。其次要选好刮痧的取穴位置,明确刮试部位的先后顺序,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刮试的时候应先在将要刮试部位涂好刮痧油,手持刮痧板,先刮肝俞、脾俞、肾俞,再刮膻中,然后刮合谷,最后刮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

(1)定位:

肩井、天宗、外关、膻中、丰隆、太溪、行间、侠溪、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可从以上穴位里选择几个,交替进行。

(2)刮拭顺序:

先刮肩部肩井、背部天宗,然后刮胸部膻中,再刮前臂外关,刮下肢外侧丰隆,刮太溪及重刮足背行间、侠溪等配穴依次交替进行。

(3)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由于肩背部肌肉丰富,用力宜重,分别刮拭肩部肩井穴和背部天宗穴,出痧。然后刮拭胸部正中线膻中穴,用刮板角部,不宜重刮,30次,出痧为度。再重刮上肢外侧外关穴,30次,出痧为度。之后刮下肢外侧丰隆穴和足部太溪穴,各30次,可不出痧。最后重刮足背部行间、侠溪穴,出痧。

刮痧治疗乳腺增生的方法大家都记住了么,平时要多多对自己的乳房进行按摩,看是否有肿块,就算没有也可以通过刮痧对乳房进行保健,不仅能治疗乳腺增生,还能有丰胸的功效。

刮痧丰胸方法是什么

刮拭穴位:经外奇穴乳四穴,足阳明胃经足三里穴,足太阴脾经三阴交穴,足厥阴肝经太冲。

刮拭步骤:患者取仰卧位,先在刮拭部位均匀涂抹刮痧介质,然后由外向内用泻法刮乳四穴,再刮痧下肢足三里,三阴交和太冲穴,以局部皮肤呈现红色斑点为度。

刮拭乳四穴可疏通胸部局部的气血经络,足三里穴也可疏通经络,还可调理脾胃,三阴交穴可以促进任脉,督脉冲脉的畅通,补足肾气,脾气和肝气;太冲穴可以起到消除肝脏郁结的作用,通过肝,肾,脾,胃的刺激,能调节内分泌,促进乳房的营养摄取,最终改善乳房发育情况。

月经不调刮痧刮哪里 简易部位刮痧调理月经

刮拭部位:腰背部,腹部,下肢外侧,下肢内侧,足背。

刮拭步骤:先刮腰背部膀胱经,从膈俞经肝俞,脾俞,胃俞刮至肾俞穴处,以出痧为度。再刮腹部任脉气海,关元,刮至皮肤潮红,然后刮下肢外侧足三里,内侧血海,三阴交,以潮红为度;最后刮背部太冲穴,刮至出痧为止。

取穴原理:膈俞,肝俞,太冲可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俞,胃俞,足三里,血海,三阴交共奏健脾胃,助运化,化生气血之功;肾俞,关元可培元固本,补肾益气,气海通调一身元气,调补冲任。

崩漏的刮痧疗法

崩漏发病急骤,暴下如注,大量出血者为“崩”;病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绝者为“漏”。崩与漏虽出血情况不同,但在发病过程中两者常互相转化,如崩血量渐少,可能转化为漏,漏势发展又可能变为崩,故临床多以崩漏并称。可分为实热、阴虚、气虚3型。

一、实热

(一)症状

临床特点为血量多,色紫红,气味臭秽,血质浓有瘀块,腹痛拒按,口渴欲饮。

(二)治法

(1)选穴三阴交、血海、隐白、曲池。(见图5-l-2、图5-3-3、图5-4-l、图5-4-2)

(2)定位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血海:屈膝,在髌骨底内侧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

隐白:足大趾内侧趾甲角旁0.1寸。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3)刮拭顺序先刮前臂曲池,然后刮下肢血海至三阴交,最后重刮足部隐白穴。

(4)刮拭方法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重刮上肢外侧曲池穴,30次.出痧为度。然后刮下肢血海至三阴交穴,遇关节部位不可强力重刮,由上至下.中间不宜停顿,一次刮完,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最后重刮足部隐白穴,用刮板角部,重刮,30次,出痧。

二、阴虚

(一)症状

临床特点为血色鲜红.兼有头晕目眩,心悸失眠,午后潮热。

(二)治法

(1)选穴三阴交、隐白、然谷、太溪、关元。(见图5-3-3、图5-4-1、图5-4-3、图5-3-1)

(2)定位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隐白:足大趾内侧趾甲角旁0.1寸。

然谷:舟骨粗隆下方凹陷处。

太溪: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中点凹陷处。

关元:仰卧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

(3)刮拭顺序先刮腹部关元,然后刮下肢内侧三阴交,再刮太溪、隐白、然谷。

(4)刮拭方法补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拭腹部正中线关元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出痧为度。然后刮下肢三阴交穴,由上至下,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最后重刮足部太溪穴、隐白穴和然谷穴,用刮板角部,各30次,出痧为度。

三、气虚

(一)症状

临床特点为血色鲜红,兼有头晕目眩,心悸失眠,午后潮热。

(二)治法

(1)选穴肾俞、关元、三阴交、脾俞、足三里。

(2)定位肾俞: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关元:仰卧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下3寸。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脾俞: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足三里:外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

(3)刮拭顺序先刮背部脾俞至肾俞,然后刮腹部关元,再刮下肢内侧三阴交,最后刮下肢外侧足三里。

(4)刮拭方法补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拭背部脾俞至肾俞穴,宜用刮板角部从上向下刮拭,应一次到位,中间不要停顿,出痧为度。然后刮拭腹部正中线关元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出痧为度。最后刮下肢内侧三阴交穴和外侧足三里穴,由上至下,至皮肤发红、皮下紫色痧斑痧痕形成为止。

刮痧可以治疗失眠吗 辨证加减刮痧治疗失眠

主要症状:急躁易怒,目红口苦。

刮痧穴位:四神聪,行间,足窍阴,风池,神门。

刮拭步骤:先点揉头顶四神聪,然后刮后头部风池,再刮前臂神门,最后刮足背行间足窍阴。

主要症状:心悸健忘,困乏无力,头晕目眩,饮食五味。

刮拭穴位:脾俞,心俞,神门,三阴交。

刮拭步骤:先刮背部 心俞至脾俞,再刮前臂神门,最后刮下肢三阴交。

主要症状:心烦不安,头晕耳鸣,要细软,

刮拭穴位:四神聪,风池,太溪,肾俞。

刮拭步骤:先点按四神聪,再刮后头部风池,然后刮背部肾俞,最后刮太溪穴。

取穴原理:四神聪可疏通局部气血,风池可祛风通络止头痛,头晕,太溪可以滋阴补肾,肾俞可益肾气聪耳,脾俞,三阴交可健脾益气养血,心俞,神门可养心安神定悸。

刮痧怎样治疗乳腺小叶增生

刮试的时候应先在将要刮试部位涂好刮痧油,手持刮痧板,先刮肝俞、脾俞、肾俞,再刮膻中,然后刮合谷,最后刮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

(1)定位:

肩井、天宗、外关、膻中、丰隆、太溪、行间、侠溪、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可从以上穴位里选择几个,交替进行。

(2)刮拭顺序:

先刮肩部肩井、背部天宗,然后刮胸部膻中,再刮前臂外关,刮下肢外侧丰隆,刮太溪及重刮足背行间、侠溪等配穴依次交替进行。

(3)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由于肩背部肌肉丰富,用力宜重,分别刮拭肩部肩井穴和背部天宗穴,出痧。然后刮拭胸部正中线膻中穴,用刮板角部,不宜重刮,30次,出痧为度。再重刮上肢外侧外关穴,30次,出痧为度。之后刮下肢外侧丰隆穴和足部太溪穴,各30次,可不出痧。最后重刮足背部行间、侠溪穴,出痧。

相关推荐

可以瘦腿吗

可以瘦腿。 通过拭相关穴位,能够舒筋活络,帮助血液特循环畅通,促进腿部新陈代谢,调整内分泌功能,消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脂肪,达到瘦腿效果。 瘦腿主要足太阳膀胱经承扶,委中,承山;足少阳胆经风市,悬钟;足阳明胃经伏兔,足三里;足太阴脾经三阴交,血海等穴位。 拭这些穴位不但可以通经活络,促进新陈代谢,还可以舒肝益肾,健脾和胃,增强五脏六腑的运化功能,化湿通便,排出促成肥胖的痰湿和废物。

能治失眠吗

1、失眠原因:肝郁化火 取穴 四神聪、行间、足窍阴、风池、神门 拭顺序 先点揉头顶四神聪,然后后头部风池,再前臂神门,最后足背部行间至足窍阴。 拭方法 泻法 方义 四神聪局部取穴宁心安神 行间平肝降火 足窍阴降胆火以除烦 风池疏调肝胆而止头痛头晕 神门宁心安神。 2、失眠原因:心脾两虚 取穴 脾俞、心俞、神门、三阴交。 拭顺序 先背部心俞至脾俞,再前臂神门,最后下肢三阴交。 拭方法 补法。 方义 脾俞、三阴交健脾益气养血 心俞、神门养心安神定悸。 3、失眠原因:肾阴虚 取穴 四神聪、风

耳鸣可以吗 虚证耳鸣疗法

取穴:肝俞,肾俞,听宫,听会,耳门,太溪,三阴交。 肝俞: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肾俞: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听宫:在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听会:在面部,当屏间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耳鸣:在面部,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 太溪:在组内侧, 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方法:采用木鱼石板,介质用凡士林油。在部位涂上介质,肝俞,肾俞,三

秋季适合还是拔罐?秋天排毒又进补! 秋季的好处

较温和,且之前有抹油,增强疗效的同时有保护润滑皮肤的作用,最适合秋季保健疗疾。 的原理是将粘着在血管壁上的瘀血清除到血管外,然后再经血液重新吸收入血管,经过全身的循环,将出的废物从尿液排出。会加速血液循环,对心脏是很好的锻炼,作为防病来用,安全有效。 排毒减肥 A.功效 中医认为肥胖主要原因是脾胃运化功能出现问题,脾胃运化出现问题可以造成营养物质在局部聚集出现局部肥胖; 也可出现水湿代谢问题出现全身性肥胖,拔罐减肥主要是打通脾经胃经,使脾胃运化功能恢复正常,多余的营养和水湿被代谢掉,人

治疗乳腺增生

乳腺小叶增生是女性乳腺增生性疾病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非肿瘤、非炎症性病变,主要是乳腺成分的增生,在结构、数量及组织形态上表现出异常,有时增生腺管扩张成囊性故又称为囊性增生病或乳腺结构不良症。该病占乳房疾病中的70%左右,可发生于青春期以后的任何年龄的妇女。 临床表现为单侧或双侧乳房胀痛或触痛。乳房肿块常为多发性,单侧或双侧性。以外上象限多见,且大小、质地亦常随月经呈周期性变化,月经前期肿块增大,质地较硬,习经后肿块缩小,质韧而不硬。此外本病常伴月经失调,情志不或心烦易怒,精神紧张、劳累后加重。 选用治疗乳

月经推迟治疗 血虚型月经推迟疗法

取穴:肝俞,肾俞,关元,三阴交,气血。 顺序:先肝俞至肾俞,然后关元至气穴,再下肢三阴交。拭方法用补法。 方义:肝俞,肾俞能补益肝阴,滋生精血;关元为任脉经穴,气穴位为足少阴和冲脉之会,配三阴交能补养冲任,益气调经。

对失眠有帮助吗 心脾两虚型失眠

取穴:脾俞,心俞,神门,三阴交。 顺序:先背部心俞至脾俞,再前臂神门,最后下肢三阴交。 拭方法:补法。 方义:脾俞,三阴交健脾益气养血,心俞,神门养心安神定悸。

眼部能去眼袋吗 去眼袋怎么消除

取穴:承泣,四白,精明,肾俞,心俞,脾俞,足三里,三阴交穴拭方法: 1.取坐位或仰卧位,拭者站于患者对侧,在眼周部位先均匀涂抹介质,从里向外用平补平泻法拭眼 周睛明,承泣,四百穴,注意眼周穴位时,因用板角,手法应轻柔,以免伤眼周皮肤。 2.患者取俯卧位,术者在患者背部部位均匀涂抹油,再由上往下用平补平泻法拭心俞,脾俞,肾俞穴,至皮肤出现紫红色痧痕为度。

糖尿病可以吗 简易部位疗法

部位:背部,腹部,上肢,下肢。 拭步骤: 1.背部脊柱两侧膀胱经,由肺俞穴向下经心俞,肝俞,脾俞,胃俞,肾俞等至三焦俞处,以皮肤出痧为度。 2.腹部任脉,由膻中经中脘,水分,气海,关元等至中极穴处,以皮肤出痧为度。 3.上肢肺经,由尺泽穴向下经孔最,列缺等至太渊穴处,以皮肤出痧为度。 4.下肢胃经,由足三里至丰隆穴处,再足部内庭穴,下肢肾经,由太溪至照海穴,均以皮肤出痧为度。 取穴原理:足太阳膀胱经上背俞穴为五脏六腑 之气输注于腰背部的穴位,可补虚泻实,调节各脏腑的机能,任督

去眼袋怎么消除

眼袋的形成主要跟眼周血液循环不通畅有关,适度的可以促进身体血液循环,疏通经络,祛湿消肿,通过对相关穴位坚持拭可以有效疏通眼部经络,改善身体局部水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从而减轻或消除眼袋。去眼袋主要以下穴位: 取穴:承泣,四白,精明,肾俞,心俞,脾俞,足三里,三阴交穴拭方法: 1.取坐位或仰卧位,拭者站于患者对侧,在眼周部位先均匀涂抹介质,从里向外用平补平泻法拭眼 周睛明,承泣,四百穴,注意眼周穴位时,因用板角,手法应轻柔,以免伤眼周皮肤。 2.患者取俯卧位,术者在患者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