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饮食治疗方法 葱豉粥
头痛饮食治疗方法 葱豉粥
功效:辛温解表,祛风散寒。葱白解表,通阳散寒;淡豆豉发汗散寒;粳米健脾。所有食材一起煮粥,适宜于风寒头痛患者缓解症状。
食材:葱白10克,淡豆豉10克,粳米50-100克。
做法:粳米煮粥,粥熟下葱白,淡豆豉,再次煮沸即成。
感冒流鼻涕的食疗方法是什么
一、感冒流鼻涕的食疗方
1、红糖姜汤
在冬天若不小心感染了风寒,喝一碗红糖姜汤,有祛寒的功效。生姜中的姜辣素、姜油酮均可以发汗,从而可以及时赶走体内蓄积的热气,尤其是水分较少的老姜,促进血液循环效果会更好,适量的添加一点红糖则可补充热量。但红糖姜汤只适用于外感风寒,得了热伤风的人,则不适合饮用。而且,姜会促进血液循环,若有发炎、出血症状的人,也不要吃。
2、葱豉汤
中医古籍中记载到葱豉汤,该汤可缓解头痛鼻塞,对于发烧的人也有帮助。它的制作方法是取青葱葱白的部分,再加上豆豉煮汤。葱白具有发汗功效,其中的苹果酸、磷酸等营养物质会刺激血液循环,其发汗的效果比姜汤更快;发酵后的豆豉则可以补充体内的蛋白质。因此对治疗感冒有很大的帮助。
二、感冒流鼻涕的食材选择
1、白萝卜:痰多容易咳嗽多喝白萝卜汤,将250克的白萝卜切片,加水煎后趁热温服。白萝卜对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疾病均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虽然白萝卜汤对感冒没有直接治疗的作用,但是能够减轻感冒带来的鼻塞、咳嗽等多种不适。
2、胖大海糖水:对抗声音沙哑,建议你到中药房买胖大海、与冰糖同熬之后,当饮料喝,可以有效的治疗声音嘶哑。
3、杏仁粉:杏仁粉有非常明显的化痰止咳效果,到超市里面就可以买到杏仁粉,将其是泡成杏仁糊。可以让痰比较容易吐出来、咳嗽也不会哪么痛苦。
4、金银花:金银花可以治疗风热感冒、流感。那么感冒如何用金银花食疗呢?可以喝金银花粥。具体做法:金银花9克,淡豆豉9克,水煎去渣,加入粳米60克煮粥食食用。 金银花性寒,能够清热解毒、疏散风热,还对流感病毒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淡豆豉性凉,常与金银花一起使用治疗风热感冒。非常适合以发热、头痛、咽喉肿痛为主要症状的风热感冒者和流感患者。
秋季感冒吃什么好 风热感冒
表现:身热较著、汗泄不畅、头胀痛、咳嗽、痰粘或黄、咽燥、扁桃体红肿疼痛、鼻塞、流黄鼻涕、口渴。治疗以辛凉解表为主。
做法:菊花5克,开水泡饮。
功效:菊花性寒,疏风,清热,解毒;主治风热感冒,可代茶饮。
做法:桑叶、菊花各10克,豆豉5克,煎水饮用。
功效:散风清热、解毒消肿,可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每日饮用2次。
做法:白菜头1个,洗净切成片,绿豆芽30克,水煎饮用。
功效:清热解毒。适宜于风热外感,每日饮用2-3次。
注:风热感冒还可以吃葱豉粥、荷叶粥、甘蔗马蹄饮、西瓜番茄汁等,疗效甚佳。
头痛食疗吃什么好
葱豉粥功效:辛温解表,祛风散寒。葱白解表,通阳散寒;淡豆豉发汗散寒;粳米健脾。所有食材一起煮粥,适宜于风寒头痛患者缓解症状。
食材:葱白10克,淡豆豉10克,粳米50-100克。
做法:粳米煮粥,粥熟下葱白,淡豆豉,再次煮沸即成。
薄荷糖功效:疏风热,清头目,利咽喉,主治风热所致头昏头痛。
食材:薄荷粉30克,白糖500克。
做法:将白糖放入锅中,加水少许,用文火炼稠之后,加入薄荷粉调匀,再继续炼至不粘手时,倒入涂有熟菜油的瓷盘中,待冷后切成小块,随时含咽。
川芎鱼肚汤功效:川芎性温味辛,有活血星期,散风止痛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胸肋疼痛,偏正头疼,身痛,关节痛,筋脉拘挛诸症;鱼肚性平味甘,有补肾益精,滋养筋脉,养血止血等功效,一同炖汤可用于治疗风寒型及血虚型头痛。
食材:鱼肚40克,川芎15克,葱白25克,精盐2克,黄酒10克,清汤500克,味精1.5克。
做法:先将鱼肚用温水浸泡约8小时左右,然后放入沸水中以微火煮约2小时,离火,焖2小时;待汤冷后再烧开,再焖2小时,焖透之后,洗去粘液,放入清水中漂洗干净,待鱼肚发亮,有弹性时,再切成片,将鱼肚片放入锅中,川芎用布包好也投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汤,用中火烧沸后,再投入大葱白,熟猪油,出锅前加入味精,食盐,食用时再冲入黄酒即成。
感冒咳嗽吃什么粥好
1、荆芥粥:荆芥10克,薄荷5克,淡豆豉15克,大米50克。将前三味水煎取汁备用;另将大米煮为稀粥,待粥熟时调入药汁服食。每日2次,连服3天。可发汗解表、清热利咽、退热除烦,适用于伤风感冒、发热恶寒、头痛、咽痛、心烦、失眠等。
2、防风粥:防风15克,葱白2茎,生姜3片,大米50克。同上法煮成药粥后趁热服食,盖被静卧,以少汗出为佳。可清热祛风、散寒止痛,适用于风寒感冒、畏寒发热、头痛身痛、骨节酸痛、鼻塞声重、肠鸣泻泄等。
3、神仙粥:生姜3片,连须葱白5茎,糯米50克,食醋15毫升。先将糯米淘净与生姜末同煮一、二沸后,再放进葱白,待粥将熟时,调入米醋,稍煮即可。
趁热服食,服后盖被静卧,避风寒,以微汗出为佳。可发散风寒,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怕冷、浑身酸痛、鼻塞流涕,以及胃寒呕吐等。此粥专为风寒感冒而设,如属风热感冒、高热烦躁者,则不宜选服。
4、发汗豉粥:淡豆豉15克,荆芥5克,麻黄2克,葛根30克,山栀3克,生石膏60克,生姜3片,葱白2茎,大米100克。将上药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服食,每日1-2剂。
可发汗、清热,适用于感冒引起的高热不退、肺热喘急、头痛无汗、烦躁失眠、咽干口渴等。此粥是治疗感冒发热的大型复方药粥,药味较多,配伍复杂,效果较好。应用发汗豉粥的主症是高热、无汗、头痛。若汗出怕冷者则不宜服食,若服后汗出热退者应立即停服。
头痛饮食治疗方法 枸杞羊肾粥
功效:枸杞叶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羊肾温肾阳,补肾气,益精髓,羊肉温养气血,益肾补虚,三味同用,入米为粥,入盐调味,有温肾阳,益精血,补气血之功效,是治疗肾虚型头痛的良方。
食材:枸杞叶250克,羊肉60克,羊肾1个,粳米60-100克,葱白2茎,食盐适量。
做法:将羊肾剖开,去筋膜,洗净,切碎;羊肉洗净切碎;先 煮枸杞叶,去渣取汁;用枸杞叶汁同羊肾,羊肉,粳米,葱白煮粥,待粥熟后放入食盐调匀,再稍煮即可。
风寒感冒吃什么粥好
1、神仙粥
此粥是解除风寒感冒颇为有效的食疗方。神仙粥祛风散寒,适宜风寒感冒证。此粥专治由风寒引起的头痛、浑身酸懒、乏力、发热等症。
做法:大米50~100g,生姜3g,连须葱白5~7段,米醋10~15mL。先将大米、生姜入沙锅同煮一二沸,再放入连须葱白,待粥将熟时放入米醋,稍煮即可。
2、荆芥防风粥
荆芥与防风皆味辛而微温,同人肝经,都是辛温解表药,都有祛风解表的作用,性皆微温而不燥烈,药性平和,为风药中之润剂。均可用治外感表证(风寒或风热感冒皆可用之)以及风瘙痒之证,常并用于方中。
做法:荆芥10g,防风12g,薄荷5g,淡豆豉8g,粳米80g,白糖20g。水煮前4味药,去渣取汁;再用水煮米成粥,加入药汁及糖即成,待温服食。
3、白玉双粥
此粥有驱寒散热,调和胃气的功效,比较适宜老人养生食用。
做法:粳米50克,葱20克,姜10克,大白菜。取粳米加水熬粥,沸腾后加入半棵大白菜(主要用菜心)和切段的大葱和生姜,煮到白菜、大葱变软,粥变黏稠时,在起锅加食盐少许即可。
4、发汗豉粥
发汗豉粥是治疗感冒发热的大型复方药粥,药味较多,配伍复杂,效果较好。应用发汗豉粥的主证是高热、无汗、头痛。若汗出怕冷者则不宜服食,若服后汗出热退者应立即停服。
做法:淡豆豉15克,麻黄2克,荆芥5克,葛根30克,山栀3克,生石膏60克,生姜3片,葱白2茎,大米100克。将所有的食材放入锅中水煎取汁,接着放入大米煮为稀粥服食,每日1-2次即可。
5、荆芥粥
荆芥粥可发汗解表,清热利咽,退热除烦,适用于伤风感冒,发热恶寒,头痛,心烦,咽痛,失眠等。
做法:荆芥10克,淡豆豉15克,薄荷5克,大米50克。将前三味水煎取汁备用(荆、荷含挥发油,不宜久煎);另将大米煮为稀粥,待粥熟时调入药汁服食,每日2次,连服3天。
小孩感冒发烧吃什么食物好 小孩感冒发烧食疗推荐
组成:葱头10克,生姜3克,红糖适量。
制作:将葱头、生姜洗净切片,与糖同放人沙锅,加水适量,煎沸10分钟,取汁趁热饮用。饮后宜盖被取微汗。
功效:发汗解表。适用于外感风寒,头痛,发烧,鼻塞,流清涕等症。
组成:豆豉30g,葱白3茎,生姜10g。
制作:葱、姜分别洗净,拍破与豆豉同置砂锅内,加水500ml,同煮至200ml止,取汁。每剂分2次温服。
功效:解表散寒。主治外感风寒,头身疼痛,恶寒发热之轻证。
组成:金银花9克,淡豆豉9克,粳米60克,白糖适量。
制作:将金银花、淡豆豉水煎去渣,加入粳米、白糖适量,煮粥食用。每日1-2次。
功效: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作用,较适合风热型感冒发烧者服用。
风热感冒常用饮食
(1)桑叶薄荷饮
桑叶5克,菊花5克,薄荷3克,苦竹叶30克。
我们可以将上诉的食物用清水进行冲洗,洗干净之后将它们放入到茶壶里面,用开水进行冲泡冲泡10分就好了,晾凉的就能饮用。这款饮品对于患有风热感冒的患者有很好的调节做用哦。
(2)银花薄荷饮
银花30克,薄荷10克,鲜芦根60克。
先将银花、芦根加水500毫升,煮15分钟,后下薄荷煮沸3分钟,滤出加适量白糖,温服,日服3~4次。本饮剂解热作用较强,适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咽干口渴突出者。
(3)粉葛豆豉粥
粉葛豆豉粥
粉葛根10克,淡豆豉10克,葱白3茎(洗净),麦冬10克,粳米50克。
将粉葛根、淡豆豉、麦冬放入砂锅中,加水500毫升,置火上煮沸约5~10分钟,滤去渣,药汁中放入粳米,同煮为稀粥。将葱白切成短节,于药粥将成时放入,搅拌即成,温服。
这一款粥中含有葛根、豆豉还有葱白都是有解表驱邪的功效的,同时里面的麦冬和粳米也是很养胃的,具有驱风和缓解发热的症状的,有很好的功效哦,是风热感冒的很好的饮品呢。
(4)桑叶枇杷粥
桑叶18克,枇杷叶10克,甘蔗100克,生茅根30克,薄荷6 克,梗米60克。
将上述药物洗净切碎,加水适量,煎煮取汁,入粳米煮至米花粥稠,趁热服。每日1剂,连服3日。桑叶、茅根、薄荷清热生津,枇杷叶肃肺止咳,甘蔗、梗米生津益胃,适用于肺胃蕴热、外受风热的感冒病人。
(5)发汗豉粥
淡豆豉20克,荆芥6克,防风6克,山栀3克,生石膏60克,生姜3片,葱白2茎,粳米100克。
先将上述各药入砂锅煎沸后煮约5~10分钟,滤汁去渣,再放入粳米,同煮为稀粥。本方以辛凉解热为
这一款粥主要适用于治疗风热较为重的,高烧不退的,患有头痛的不出汗的,患有咽喉干口渴的还有脉浮动的病人,用着款粥治疗很有疗效。
头痛饮食治疗方法 川芎鱼肚汤
功效:川芎性温味辛,有活血星期,散风止痛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胸肋疼痛,偏正头疼,身痛,关节痛,筋脉拘挛诸症;鱼肚性平味甘,有补肾益精,滋养筋脉,养血止血等功效,一同炖汤可用于治疗风寒型及血虚型头痛。
食材:鱼肚40克,川芎15克,葱白25克,精盐2克,黄酒10克,清汤500克,味精1.5克。
做法:先将鱼肚用温水浸泡约8小时左右,然后放入沸水中以微火煮约2小时,离火,焖2小时;待汤冷后再烧开,再焖2小时,焖透之后,洗去粘液,放入清水中漂洗干净,待鱼肚发亮,有弹性时,再切成片,将鱼肚片放入锅中,川芎用布包好也投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汤,用中火烧沸后,再投入大葱白,熟猪油,出锅前加入味精,食盐,食用时再冲入黄酒即成。
冬天总感冒怎么办
内科专家指出:65岁以上老年人感冒后出现下列症状应警惕肺炎的可能:(1)发高烧或低体温(测量腋温≤36℃);(2)咳嗽频繁或伴有气喘;(3)安静时呼吸频率加快,每分钟≥40次,常伴有口唇青紫等缺氧症状。
专家们还指出,老年人一旦感冒了,应充分重视自己的病,及时到正规医院检查和治疗,当症状有所缓解时,也不可放松治疗。
药粥滋补治感冒荆芥粥荆芥10克,薄荷5克,淡豆豉15克,大米50克。将前三味水煎取汁备用(荆、荷含挥发油,不宜久煎);另将大米煮为稀粥,待粥熟时调入药汁服食,每日2次,连服3天。可发汗解表,清热利咽,退热除烦,适用于伤风感冒,发热恶寒,头痛,咽痛,心烦,失眠等。
防风粥防风15克,葱白2茎,生姜3片,大米50克。同上法煮成药粥后趁热服食,盖被静卧,以少汗出为佳。可清热祛风,散寒止痛,适用于风寒感冒,畏寒发热,头痛身痛,骨节酸痛,鼻塞声重,肠鸣泻泄等。
神仙粥生姜3片,连须葱白5茎,糯米50克,食醋15毫升。先将糯米淘净与生姜末同煮一、二沸后,再放进葱白,待粥将熟时,调入米醋,稍煮即可,乘热服食,服后盖被静卧,避风寒,以微汗出为佳。可发散风寒,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怕冷,浑身酸痛,鼻塞流涕,以及胃寒呕吐等。此粥是解除风寒感冒颇为有效的食疗方,因其疗效显着而有“神仙粥”之称,此方为中国中医研究院着名老中医沈仲圭的经验方,沈老曾说:“神仙粥专治风寒感冒,暑湿头痛,并四时疫气流行等,初得病三日,服之即解。”此粥专为风寒感冒而设,如属风热感冒,高热烦燥者,则不宜选服。
发汗豉粥淡豆豉15克,荆芥5克,麻黄2克,葛根30克,山栀3克,生石膏60克,生姜3片,葱白2茎,大米 100克。将上药水煎取汁,加大米煮为稀粥服食,每日1-2剂。可发汗、清热,适用于感冒引起的高热不退,肺热喘急,头痛无汗,烦燥失眠,咽干口渴等。发汗豉粥是治疗感冒发热的大型复方药粥,药味较多,配伍复杂,效果较好。应用发汗豉粥的主证是高热、无汗、头痛。若汗出怕冷者则不宜服食,若服后汗出热退者应立即停服。
巧方法治感冒饮糖姜茶法红糖、生姜、红茶各适量,煮或泡每日1-2次,不仅暖身去寒,而且有良好的治疗感冒功用。
呼吸蒸气在大口茶杯中,装入开水一杯,面部俯于其上,对着袅袅上升的热蒸气,作深呼吸运动,直至杯中水凉为止,每日数次,治疗感冒特别是初发感冒效果较好。
电吹风疗法感冒初起时,打开电吹风,对着面部,主要是太阳穴两侧吹热风,每天3-4次,每次4-5分钟,可使症状明显减轻,加速痊愈。
怎样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注意休息、多饮水、增加营养,给易于消化的饮食。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密切观察、监测并预防并发症。呼吸衰竭时给予呼吸支持治疗。在有继发细菌感染时及时使用抗生素。
食物疗方
【风寒感冒食疗方】症状为发热恶寒,头痛身寒,流涕等。
生姜红糖茶:生姜1片,红糖适量,开水冲泡,代茶饮之。
葱白粥:糯米30克,生姜2片,捣烂,入连须葱1节,加米醋1毫升,趁热饮。
紫苏粥:白米25克,常法煮粥,粥熟放苏叶5克。
【风热感冒食疗方】 症状为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咳嗽、咽痛、目赤。
菊花茶:菊花5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桑菊豆豉饮:菊花5克,桑叶5克,豆豉3克,煎水饮。
薄荷芦根饮:芦根30厘米、薄荷25克,煎水饮用。
白菜绿豆饮:白菜头1个,洗净切片,绿豆芽15克,煎水饮用。
【风湿感冒食疗方】症状为发热、头痛、头晕、鼻塞、声重、困倦乏力,纳减欲吐。藿香饮:鲜藿香叶5克,砂糖适量,煎水饮。
6大感冒症状的对症食疗
用于风寒感冒
可用葱白1段、糯米100克、生姜6片、米醋1匙。将糯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先煮开,改用小火煨。加入葱白、生姜煮至粥烂,加入米醋、食盐、味精搅匀,即可趁热食用。早、晚各1次,热服。
用于风热感冒
苦瓜1条、白萝卜25克、葱白1段,水适量。将苦瓜洗净,纵向劈成两半,去籽,切成薄片;将白萝卜洗净,去皮,切片;锅内装入苦瓜、白萝卜、葱白。加水煮开,改用小火炖热止。早、晚各1次,热服。
用于咳嗽咽痛
嫩豆腐250克、淡豆豉10克、葱白段15克,水适量。将豆腐冲洗干净,切成块;豆豉冲洗干净。将两者与葱白段一起放入沙锅内,加水煮开,改用小火炖5分钟即可。趁热1次服用。用于风寒感冒,治疗咳嗽、鼻塞流涕、咽痒喉痛等症状。
用于发热恶寒
白菜头1个、绿豆15克,清水适量。将白菜头洗净切片,把绿豆淘洗干净,一起放入沙锅中,煎约半小时。代茶饮,每日数次。适用于发热恶寒、头身疼痛、流涕等风寒感冒。
用于头痛身寒
白米25克、紫苏叶5克,清水适量。将白米淘洗干净,待用;把新鲜紫苏叶洗净切细,待粥煮熟烂后加入紫苏叶搅匀,待稍凉即可食用。每日2次。用于发热恶寒、头痛身寒、流鼻涕的患者。
用于周身疼痛
青椒250克、豆豉250克,食用油、盐适量。先将青椒和豆豉分开炒熟,然后将青椒和豆豉拌匀略炒,代佐餐食用。用于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周身疼痛、鼻塞不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