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了退烧药不出汗怎么办
吃了退烧药不出汗怎么办
核桃葱白粥材料:核桃1~2个,葱白30克,生姜2片,大米50克,白糖少许。
制作方法
1.核桃去壳去皮、研碎,蔥白洗净,切碎待用.
2.大米淘洗干净、添水约500毫升,加生姜一起进行熬煮。
3.煮至半熟时加核桃,继续煮至快熟时下葱白,煮至粥成。
4.最后加白糖调味即成。
用法及功效
每天1剂,可分次温服; 温补肾肺、散寒除风、解表发汗,适用于风寒感冒的畏寒怕冷、头晕、头痛、鼻塞等症。
注意事项
1.核桃和葱白只适用于风寒感冒症状的缓解治疗或辅助治疗,风热感冒的孩子不要服用,否则会加重病症。
2.这个方子只适用于风寒感冒初起或严重风寒感冒症状的缓解,如果病情比较严重,最好咨询医生后合理用药治疗。
葱豉汤
材料:连须葱白30克,淡豆豉10克,生姜3片。
制作方法
将葱白、淡豆豉、生姜加水500毫升,煮佛再加红糖煎煮,趁热服下。
功效
对于治疗风寒型感冒有很好的效果。适用于外感初起,恶寒发热,无开,头痛鼻塞者。
3.生姜粥
材料:生姜20克,大米100克,葱白2根。
做法
1将生姜、葱白择净,切末备用。
2 大米淘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粥。
3 待熟时调入葱末、姜末等,再煮一二沸即成。
功效
此粥能发汗解表、温胃止呕、温肺止咳,适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肺寒咳嗽等。
注意事项
姜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发炎、出血表现的人不宜吃姜。
4.发汗解表茶
功效:有发开解表止咳功效用于流感初起,伤寒咳嗽。
材料
绿茶5克,生姜10片。
制作及用法
加水共煎10分钟,饭后饮用。
注意事项
姜含有维生素A、C、B6、B2以及钙、磷等矿物质,可治风寒感冒、虚寒痛经,恶心呕吐、妊娠呕吐,其中内含一种姜辣素,能使心跳加快,血管扩张,温热身体,挥汗排毒。
吃完消炎药多久可以吃退烧药
吃完消炎药不需要时间间隔可以吃退烧药。
由于抗生素和退烧药之间互相不影响药效,所以即使没有时间间隔,一起吃也是没有关系的,如果你很介意,觉得两种药物同时吃会有不良反应,可以选择吃完消炎药后半小时再吃退烧药,一般半小时后消炎药基本上就吸收完毕了,也就不会影响之后吃的退烧药了。
吃了退烧药不退烧怎么办哦
量够了吗?
吃了什么退烧药?
吃退烧药吸收也需要时间
体温多少度?
38.5度以上可以口服退烧药
吃退烧药按公斤体重计算
量不够起不到作用
宝宝发烧是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
是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引起
建议验一下血常规
了解病因,对症治疗
宝宝退烧的4大误区
误区一:捂汗
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捂汗”来退烧,但是,儿童的汗腺不发达,通过“捂汗”,不易达到“发汗”的目的。对儿童来说,往往越捂体温越高,容易造成“捂热综合征”(即因捂盖过严使得孩子出现高热、面色苍白、反应低下、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症状),还容易诱发高热惊厥。
在儿童发高烧的时候,往往肢体循环会变差,手脚摸起来并不热,反而有些凉。若出现手足发凉、怕风,喜欢依偎在妈妈怀里,有可能很快出现发热。所以,家长别以为孩子手脚凉就是穿得不够。
误区二:发低烧急于吃退烧药
刚出生才十几天的新生儿,着凉发烧38摄氏度,家长心急如焚,到医院后马上要求医生开退烧药,觉得不吃退烧药,孩子持续发烧会烧坏脑。
新生儿(出生28天以内)不能使用退烧药。事实上,一般情况下,6个月以上才可以用退烧药。因为新生儿体质弱,体表面积大,服用退热药剂量难以掌握,容易出现虚脱或者胃肠道的损伤。
误区三:高热不吃退烧药,非等医生给药
孩子都已经烧得满脸通红,体温都升高到39摄氏度了,家长还不给孩子积极降温,非等见了医生不可。这样的父母还真不少见,他们不给孩子降温的目的是,担心给孩子吃了退烧药会影响医生判断病情。
孩子如果烧到38.5摄氏度以上,就应该及时降温,可以尽快吃退烧药。吃退烧药一般不影响医生对孩子疾病的判断。现在门诊病人多,等候的时间长,孩子都已经高烧才抱来医院,再挂号、交费、候诊,还得三四个小时才能见到医生,这对儿童来说非常不利,因为长时间高热不处理容易造成孩子高热惊厥、晕厥等情况发生。
误区四:不吃药只吊针
在门诊,医生常遇到一些家长主动要求给孩子吊针,说是吊了针孩子可以快点退烧。儿童发热原则上不给予吊针,因为感冒咳嗽80%-90%是感染病毒,使用抗生素治疗不仅无效,还对孩子没有任何好处。
现在家长带孩子看病,动不动就要求医生给打吊针,以为这样能比口服退烧药来得快。其实,目前儿童口服的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等服用后30分钟就能起效,起效并不比打点滴慢,更重要的是这些口服退烧药副作用小,比较安全,而一些退烧针剂,可引起肠胃黏膜损伤,如果注射剂量过大,会使孩子出汗过多、体温迅速下降,易引起虚脱。
事实上,抗生素本身就有副作用,注射次数多了,不仅让孩子食欲下降,胃肠功能紊乱,还可能出现免疫功能低下。
宝宝吃了退烧药出汗怎么办 及时擦干汗液
吃了退烧药出汗是好事,因为出汗才会带走热量,降低体温。家长发现宝宝出汗后,要及时用干毛巾,为宝宝擦干汗液,以免感冒。
宝宝烧到多少度需要吃退烧药
其实不是一发烧就需要立即吃退烧药的。如果宝宝只是普通的感冒发烧,如果体温没有超过38.5摄氏度,首先考虑物理降温。比如可以给宝宝洗个温水澡,或用酒精擦拭腋窝、手心、脚心、大腿根处,都可以帮助宝宝降温。贴个退热贴,虽然不能帮助宝宝降温,但可以使宝宝感到更舒服。多给宝宝喝水,让他或她多出汗和排尿,也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当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再考虑使用退烧药。
退烧要退到36.5℃才最好吗?
许多妈妈都有这样的经历,给宝宝吃了退烧药后,一个小时后再量宝宝的体温,仍在37摄氏度甚至38摄氏度以上。有些妈妈会产生疑问,没有降到正常体温,是否说明退烧不彻底,仍需再采取措施。沈振宇解释,宝宝退烧,不一定要退至正常体温,退至38摄氏度其实是最理想的。因为在38摄氏度时,机体的抗病能力最强,可以调动自己的免疫力杀死入侵体内的细菌、病毒,而且这个温度又不会太高,让孩子感觉难受。
有时吃了退烧药为何降温效果不好?
有的妈妈看到宝宝发烧,给宝宝吃了退烧药,可是体温并没有很明显的变化。沈振宇解释,这其中的原因可能有多种。比如有时退烧药打开的时间过久,虽然没有到保质期,但药效已经受到影响。另外,几乎所有的退烧药都是通过让宝宝出汗来达到降温的效果。所以说,在给宝宝吃退烧药的时候,也要让他多喝水,退烧效果才好。
宝宝发烧为什么手脚冰凉
用温热毛巾帮宝宝敷一下手脚,如果体温没有超过38.5度的话,建议尽量用物理方法有效退烧:1、调高室温,让她出汗。2、洗温水澡,用温水擦身。3、多喝水,多排尿。如果体温超过38.5度,就要吃退烧药,例如美林,控制体温。
宝宝吃退烧药后出汗怎么办 更换衣服
宝宝吃退烧药一般都会出汗,只有出汗了,才能带走体内的热量,要注意宝宝出汗以后,不要再次着凉,不能让宝宝穿湿衣服,要及时更换衣服,让宝宝保持干爽、清洁。
宝宝发烧中医教你健康退烧
物理降温法
传统的无力降温法是用湿毛巾敷热额头,还可以使用退热贴、冰袋等。注意敷毛巾的时候不要用过凉的水,温水比较适宜。
打退烧针
打个退烧的小针,即屁股针,降温效果比较好。而且快速,简单。当发烧超过40度以上时可以先打一针,先把体温降下来。
多喝水
发烧时,人体容易缺水,多喝水有助于降温,吃药打针后多喝水有利于药效的发挥。水最好是白开水,一次不要喝太多,要多次喝较好。
吃退烧药
当体温在39度左右,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可以选择吃退烧药。吃完退烧药闷在被窝里一小时左右会出汗,就达到降温的目的了。
打吊瓶
当高烧持续不退,并伴有咳嗽等症状,需要打吊瓶了。这是退烧最快的方式,但打时间长了会降低身体免疫力。如果只是普通发烧,建议还是用上面的方法比较好,副作用小。
女生例假能吃退烧药么
一般情况下是可以吃退烧药的。
因为女生在例假期间,身体的抵抗力会有一定的下降,所以一般出现发烧的情况都是由于感染引起的,此时在医生的指导下吃退烧药通常不会对身体造成很大影响,因此女生例假时,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吃退烧药的,但如果药物不能缓解发烧的症状,应暂停服药,并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检查,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
低烧需要注意什么
一般温度没超过38℃以上,不建议吃退烧药,如需用药请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滥用退烧药引发再生性障碍贫血。
低烧怎么办,煲姜水泡脚 ,边加水边泡,一直到出汗为止,估计要30分钟以上才能出汗。
如果是感冒引起的低烧,可以自己在家多好喝点水,最好是刚烧开的水,边喝边吹,直到能喝为止,喝到身体微微出汗,低烧就好了一半,还可以吃点感冒清热颗粒这类的中成药,如果吃了烧没有退,可以间隔三到四个小时再吃一次。
宝宝吃了退烧药出汗怎么办 多补充水
宝宝吃退烧药出汗后,要多给宝宝补充水分,避免由于出汗过多,而造成脱水的现象。宝宝多喝水,也能促进新陈代谢,多排尿,有利于降温。
宝宝误吃退烧药怎么办
吃了退热药会引起大汗,需要多补充液体以免虚脱,必要时儿科就诊。因此提醒家长,一定要将药品置于宝宝不可接触的地方。
宝宝发烧切记手忙脚乱,如果宝宝精神很好,就是体温热,那就多注意观察,如果总是哭闹,要急时就医。如果家庭有退烧药的话,可以给宝宝吃退烧药,但是吃退烧药要注意以下的几点:
1、吃完退烧药短时间内没有退烧的,家长不要着急,因为药得有一个吸收的过程,有些家长着急又忙着给吃第二遍,这样对孩子的肝脏损伤是非常大的。
2、吃退烧药最多不要超过一个星期。
3、吃退烧药最低间隔是4个小时,一天不得超过4次。
4、最好几种退烧药轮换着吃,这样可以把伤害降低到最小。
5、吃退烧药的同时,一定要同时服用消炎药。因为既然高烧了,就说明体内有炎症,所以要服用消炎药。
6、吃退烧药的时候,一定要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看看有什么禁忌,多大药量什么的。
发烧多少度吃退烧药
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子,一般情况下建议体温超过38.5度以上吃退烧药。宝宝体温不超过38.5°C,不宜服用退烧药物,而应选择物理降温方法,如冰敷、退热贴等。发烧38.5度以上才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退烧药,如果出现40.1℃以上的高温,就得紧急治疗才行。
宝宝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免疫系统还没健全所以很容易发烧,但妈妈们要懂得根据发热程度不同来判断宝宝是否应该吃退烧药。一般宝宝37.5℃~38℃为低热,38℃~39℃为中热,39℃以上为高热,超过41℃为超高热。
一般宝宝体温不超过38℃时不需要吃退烧药,建议采用物理降温方式。当体温达到发烧38.5°C以上时才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吃退烧药。体温达到38。5℃以上时,病人会感觉比较难受,如果是宝宝的话,还容易发生惊厥。但退烧药最好在明确原因之后使用,原因不明就匆忙使用退烧药没有任何好处。另外,发烧的病人往往食欲不好,如果服用退烧药太积极,容易导致虚脱、胃黏膜受伤,甚至是胃出血。此外,退烧药有一定的副作用,对身体会造成伤害,严重的还会导致肾炎。
退烧药是通过出汗来降温的,药效一般在两个小时左右。只要体温降到了38。5度以下,就不要再吃退烧药了。为了尽量减少副作用,退烧药吃得越少越好。
五个方法退烧效果惊人
1.物理降温法
传统的无力降温法是用湿毛巾敷热额头,还可以使用退热贴、冰袋等。注意敷毛巾的时候不要用过凉的水,温水比较适宜。
2.打退烧针
打个退烧的小针,即屁股针,降温效果比较好。而且快速,简单。当发烧超过40度以上时可以先打一针,先把体温降下来。
3.多喝水
发烧时,人体容易缺水,多喝水有助于降温,吃药打针后多喝水有利于药效的发挥。水最好是白开水,一次不要喝太多,要多次喝较好。
4.吃退烧药
当体温在39度左右,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可以选择吃退烧药。吃完退烧药闷在被窝里一小时左右会出汗,就达到降温的目的了。
5.打吊瓶
当高烧持续不退,并伴有咳嗽等症状,需要打吊瓶了。这是退烧最快的方式,但打时间长了会降低身体免疫力。如果只是普通发烧,建议还是用上面的方法比较好,副作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