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血压的方法
测血压的方法
1.被测量者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在测量前30分钟内禁止吸烟和饮咖啡,排空膀胱。
2.被测量者取坐位,最好坐靠背椅;裸露右上臂,肘部置于与心脏同一水平。若疑有外周血管病,首次就诊时应测双臂血压。特殊情况下测量血压时可以取卧位或站立位;老人、糖尿病人及常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情况者,应测立位血压。立位血压测量应在卧位改为站立位2分钟后。不论被测者体位如何,血压计应放在心脏水平。
3.使用大小合适的袖带,袖带内气囊至少应包裹80%上臂,大多数人的臂围25~35cm,宜使用宽13~15cm、长30~35cm规格的气囊袖带,肥胖者或臂围大者应使用大规格袖带,儿童用较小袖带。
4.将袖带紧贴缚在被测者上臂,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cm。将听诊器的探头置于肘窝肱动脉处。
5.最好选择符合计量标准的水银柱式血压计进行测量。若使用机械式血压表或符合国际标准(BHS和AAMI)的电子血压计,需与水银柱式血压计同时测值校正。
6.测量时快速充气,气囊内压力应达到桡动脉搏动消失并再升高30mmHg(4.0kPa),然后以恒定速率(2~6mmHg/秒)缓慢放气。心率较慢时放气速率也较慢。获取舒张压读数后快速放气至零。
7.在放气过程中仔细听取柯氏音,观察柯氏音第Ⅰ时相与第Ⅴ时相水银柱凸面的垂直高度。收缩压读数取柯氏音第Ⅰ时相,舒张压读数取柯氏音第Ⅴ时相(消失音)。儿童、妊娠妇女、严重贫血、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柯氏音不消失者,以柯氏音第Ⅳ时相(变音)定为舒张压。
8.血压单位用毫米汞柱(mmHg)。毫米汞柱与千帕斯卡(kPa)的换算关系,1mmHg=0.133kPa。
9.应相隔2分钟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如果2次测量的收缩压或舒张压读数相差>5mmHg,则相隔2分钟后再次测量,然后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
血压测量方法
1、自我测量血压
自我测量血压是受测者在家中或其他环境里给自己测量血压,简称自测血压。自测血压有以下6大意义。
1.区别持续性和“白大衣”高血压。在家中自测的血压值不应超过135/85毫米汞柱。
2.评估抗高血压药物的疗效。
3.改善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
4.可能降低治疗费用。
5.自测血压具有时间上的灵活性。例如,部分高血压病患者血压多在5~6点或19~20点升高,依靠诊室偶测血压易漏诊,而自测血压易于发现这部分患者。
6.可经常性观测。随时了解治疗中血压的变化,为诊疗提供更加完善的资料。
自测血压的具体方法与诊所偶测血压基本上相同。可以采用水银柱血压计,但必须培训柯氏音听诊法。一般推荐使用符合国际标准(ESH和AAMI)的上臂式全自动电子血压计。不推荐使用半自动、手腕式和指套式电子血压计。自测血压时,也以3次读 数的平均值记 录,同时记录测量日期、时间、地点和活动情况。一般而言,自测血压值低于诊所血压值。目前尚无统一的自测血压正常值,推荐135/85mmHg为正常上限参考值。
2、诊所偶测血压
诊所偶测血压是目前临床诊断高血压和分级的标准方法,由医护人员在标准条件下按统一的规范进行测量。具体的要求如下。
测量血压的环境应安静、温度适当。测量前至少休息5分钟。测前半小时禁止吸烟,禁饮浓茶或咖啡,小便排空。避免紧张、焦虑、情绪激动或疼痛。
被测者一般采取坐位,测右上臂,全身肌肉 放松;不应将过多或太厚的衣袖推卷上去,挤压在袖带之上。肘部应置于心脏同一水平上。
袖带的气囊应环绕上臂的80%,袖 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厘米。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袖带下肘窝处肱动脉上(不可将听诊器胸件置于袖带里 ),轻按使听诊器和皮肤全面接触,不能压得太重。
助读式血压计测量血压
血压
体循环动脉血压简称血压(blood pressure,BP)。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血管壁的压力,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 心室收缩,血液从心室流入动脉,此时血液对动脉的压力最高,称为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心室舒张,动脉血管弹性回缩,血液仍慢慢继续向前流动,但血压下降,此时的压力称为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
关于血压的详细介绍可以参考《血压_百度百科》。
发明
1628年,威廉·哈维(英国科学家)注意到当动脉被割破时,血液就像被压力驱动那样喷涌而出。通过触摸脉搏的跳动,会感觉到血压。
1733年,一位叫海耶斯的牧师,首次测量了动物的血压。他用尾端接有小金属管、长270厘米的玻璃管插入一只马的颈动脉内,此时血液立即顷入玻璃管内,高达270厘米,这表示马颈动脉内血压可维持270厘米的血柱高,高度会因马的心跳而稍微升高或降低,心脏收缩时血压升(收缩压),心脏松弛时血压下降(舒张压)。
1835年,尤利乌斯·埃里松发明了一个血压计,它把脉搏的搏动传递给一个狭窄的水银柱。当脉搏搏动时,水银会相应地上下跳动。医生第一次能在不切开动脉的情况下测量脉搏和血压。但由于它使用不便,制作粗陋,并且读数不准确,因此其他的科学家对它进行了改进。
血压计根据水银柱的高度测量血压,气压计以同样的方式测量气压。
1860年,艾蒂安---朱尔·马雷(法国科学家)研制成了一个当时最好的血压计。它将脉搏的搏动放大,并将搏动的轨迹记录在卷筒纸上。这个血压计也能随身携带。马雷用这个血压计来研究心脏的异常跳动。
如今医生使用的血压计是希皮奥内·里瓦---罗奇(意大利科学家)在1896年发明的。它有一个能充气的袖带,用于阻断血液的流动。医生用一个听诊器听脉搏的跳动,同时在刻度表上读出血压数。
(注: 最早的血压计是用于测量马的血压的,经过时代的变迁,血压计已经越来越先进了,很多人为了了解自己的健康,在家庭中都备有它。
怎么测血压比较准确 测血压的注意事项
为什么需要读取测量值更高的手臂血压?
答:首次测量时,需检查双臂血压,并且需记录更高的手臂血压,作为进一步监测的手臂。因为右侧肱动脉来自主动脉弓的第一大分支无名动脉,而左侧肱动脉来自主动脉的第三大分支左锁骨下动脉,由于能力消耗,右侧手臂血压比左侧高10~20 mmHg。
如果双臂间血压差异>20 mmHg时,应在不同日再次测量。我国指南认为如持续>20 mmHg,高度提示主动脉弓缩窄及上肢动脉闭塞等疾病。
答:不能!测量血压时,需让患者将脚放在地板上,也不能双腿交叉。
双腿交叉时,会引起身体倾斜,从而影响到血压值,并且有时坐姿引起的血压高值,会达到被认定为需要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水平。
关键的是,喜欢双腿交叉的患者,当医生提醒他恢复正常坐姿三分钟后,再次测量血压又会升到了之前的水平。而且患有血栓的高危人群最好不要长时间交叉双腿,因为对他们来说,血液的流动被阻碍后会增加形成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答:测量血压时,手臂自然伸直不能用力,即使手握手机和书本也不行。因为血压的变化与肌肉运动的方式有关,如持续握拳(属于等长收缩运动)时,血压会升高。
而以等张收缩为主的运动,在运动开始时血压有所升高,继而由于血流量重新分配和血浆量的改变,血压可逐渐恢复正常。
答:测量血压时,袖口尺寸要正确,否则将过紧的袖口撸放在上臂,会导致测得的血压偏高。为避免衣服过紧的袖口在袖带上加压,所以应该脱去衣袖,在裸臂上测量血压。
答:不能!同时,测量血压时,肘部与心脏要在同一水平,如果肢体高度和心脏有差别,也会影响到血压测量结果。并且注意测血压时,手掌向上,手臂不能移动,不能讲话或运动,否则会影响血压的准确性。
看了这些,是不是再次感觉到测量血压时,竟然还有这么多细节真的还没有注意到呢?那么这次学习后,给患者测血压时,让他放下自己手中的手机,把双脚都放在地上吧。
如何正确测血压
不少高血压患者的家里都购置了血压计,这无疑是一件好事。但是常常有这种情况,患者自测的血压数值与医务人员所测的不一致。
有时,甚至还相差很远,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基本上有以下四点:
一、受检者上臂与心脏没放在同一水平线上一般测量上肢(开始左右臂都要测,以后可测右上臂),采取坐位,双脚平放地面,背靠椅背,上臂裸露,桌椅高矮要适宜,使上臂中点位于心脏水平。如果上臂位置过高,测得的血压值就会偏低;如果上臂的位置过低,测得的血压值就会偏高。
二、测血压时水银柱打得太低比如只打到170~180毫米水银柱,这时虽然听诊器内可能无声了,但有可能是心律不齐患者两次心跳之间出现较长的间歇。
三、放气的速度不恰当一般来说,放气的速度以每秒水银柱下降2~3毫米为适宜。放气太快容易使测试者反应不及,发生误差;放气太慢则使前臂淤血,造成舒张压读数增高。
四、测一次所得的结论,可能不准确测量血压应反复数次,取其稳定值为实际血压。测第一次时,数值经常偏高,而第二第三次一般较稳定。应在放气后休息30秒以上,再测一遍。两次读数的平均值即为测得的血压值。
如何正确测量血压
通常以汞柱式血压计和听诊方法间接测量,测量前患者应安静舒适就座休息数分钟,除去紧袖衣物,放松手臂肌肉,前臂支撑使肘高在心脏水平(平第四肋间),以适宜大小的袖带(成人为13-15cm宽、30-35cm长气囊。肥胖者应用较大袖带,儿童需用较小袖带)平坦地缚于暴露的上臂,袖带迅速充气直至脉搏消失后血压计读数继续上升约4kPa(30mmHg),然后以大约0.27kPa(2mmHg)/s的速度放气,此间用听诊器听件置于肱动脉,听到第一声响为收缩压(SBP),声音消失或减弱时的血压为舒张压(DBP)。在不少于3分钟期间至少测量两次,计算其平均值。
对首次就诊的患者,建议测量坐位及站立位时的双臂血压,如怀疑体位性低血压,应定期测理站立位血压。
有些以无液型血压计或数字显示的自动或半自动装置代替汞信血压计测量血压,应注意校对和定期检查。
高血压病人必须警惕脑卒中
高血压是全球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据统计,目前我国的高血压病患者已超过1.3亿人,3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在13%以上,5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高达25%-35%,每年因高血压直接死亡的患者人数超过了20万人。更为严重的是,如果血压长期没能得到良好的控制,还会引发其它更为严重的疾病,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全世界公认的导致现代人死亡头号杀手的“脑卒中”。
你真的了解高血压吗
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明显上升,以高发的35岁至74岁年龄段的患病率,及2000年我国人口和人口构成推算,高血压病患者已达1.3亿,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血压危害最严重的国家。
怎样自测血压
自测血压时要注意测量方法。早晨应在早饭前、排尿后进行 4测量。夜间应在睡觉前、排尿后坐下测量。血压值与洗澡、 进食无关。血压要连续测量2次,再记录下平均值。用上臂式血压计测量时,缠在手臂上的压脉带是关键。操作要 点如下:脱去手臂和上身的衣服,轻装上阵。压脉带要固定在高于心脏处的位置。压脉带下方要固定在距肘关节的1~2cm处。不要把压脉带绷得太紧,要留出可以插入两根手指的空隙。放松手臂,在放松的状态下测量血压。
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
血压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由于血管分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所以,也就有动脉血压、毛细血管压和静脉血压。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当血管扩张时,血压下降;血管收缩时,血压升高。我们通常是通过电子血压计这种医疗器械来测量血压是否正常。电子血压计是血压计的其中一种,是医疗器械和家用医疗器械的智能化的体现。
一 上臂测试电子血压计臂带的正确使用方法
1.、臂带打开,如图所示折成套状。如果臂带从金属环中滑出,应沿金属环拉它的一端将其复原。
2、将臂带套在左臂上。臂带的底部应高于肘部1~2cm。绿色的标记应位于手臂内侧的动脉上。空气管应在中指(手掌方向)的延长线上。测量时应裸露手臂,如果穿有较厚的上衣时,测量时不要卷长袖,应将上衣脱去。测量时不要将臂带缠在肘关节上。本产品同样也可用右臂进行测量,方法同上。
3.将臂带端部拿住,边拉边将臂带紧紧缠在手臂上。
二 适用人群
1、对于常用的电子血压计(包括常用的医用水银柱式血压计),都是间接法测量血压,相对于直接测量法来说都存在一定的误差,误差通常在5%~20%之间。
2、间接测量法不适合血压过低或过高的人使用,尤其对于大出血的病人,其本身血压严重偏低,间接法测量可能会造成超过40%的误差而导致医生做出错误判断。
3、腕式电子血压计,不适合老年人使用,因为他们的血压本身已经较高,且血液粘稠度高,用此类血压计测量的结果与心脏本身泵出的血压相比已经降低了很多,这个测量结果已经没有参考价值了。
4、早年在日本曾被开发出来的指套式血压计,没多久就被证明是行不通的。因此指套式血压计不适用于任何人群! 综上所述,电子血压计主要适用于三级以下高血压人群使用,主要用于日常血压监测。
三 有一些人不能用它来测量血压:
1、脉搏很弱的人;
2、血压过低者;
3、恶性高血压的人;
4、在某些紧急情况下切不可使用电子血压计。例如,一名病人因为消化道大出血而晕倒,甚至休克,这时家人如果用电子血压计为其量血压,由于心情紧张操作不规范,再加上电子血压计本来就存在的误差,往往会得出病人血压仍然正常的错误结论。这会误导家人不将病人送去医院,耽误救治的时机。
哪些人需要自测血压
导语:提倡家庭自测血压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公众尤其是高血压患者通过自测血压,及时了解自己的血压情况,以便更好地控制高血压。按照欧洲高血压学会建议,自测血压的适用对象是:可疑白大衣高血压、可疑隐蔽性高血压、抗高血压治疗指导、老年高血压、妊娠、糖尿病、难治性高血压,改善病人治疗依从性,预测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危险。但对精神抑郁或焦虑,或擅自修改治疗方案的人,不建议自测血压。因为焦虑的病人一看到自己的血压高了,往往过于紧张,甚至擅自加药。
哪些人需要自测血压?
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两亿人,但是高血压控制率不足10%,其中原因之一是病人不知道自己的血压水平,仅凭感觉用药。而有相当多的农民从未测过血压,到医院就诊时才发现患有高血压,甚至发生了脑出血才知自己患有高血压。
2008年的10月8日是第11个“全国高血压日”,主题是“家庭自测血压”,而提倡家庭自测血压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公众尤其是高血压患者通过自测血压,及时了解自己的血压情况,以便更好地控制高血压。自测血压对提高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依从性,鉴别诊断高血压类型、评估降压疗效以及预测心血管病发生危险等均有重要价值。
按照欧洲高血压学会建议,自测血压的适用对象是:可疑白大衣高血压、可疑隐蔽性高血压、抗高血压治疗指导、老年高血压、妊娠、糖尿病、难治性高血压,改善病人治疗依从性,预测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危险。但对精神抑郁或焦虑,或擅自修改治疗方案的人,不建议自测血压。因为焦虑的病人一看到自己的血压高了,往往过于紧张,甚至擅自加药。
白大衣高血压,是指有些人去医院就诊时,在医生诊室测量血压时血压升高,但回到自己家中自己测血压或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时血压正常。过去认为这种高血压仅因病人精神紧张导致,实际血压尚属正常。现在经研究发现,它可能是处于正常血压与明显持续性高血压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应加强随访观察。
隐蔽性高血压,则是指只有在运动时监测才能发现的血压升高,在诊室不能检测到,常见于男性、年轻人,伴有较高的晨起心率。
总体而言,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需要自测血压,尤其是治疗依从性不好的病人,必须坚持自测血压。专家提醒:糖尿病患者如果合并高血压,则属于高危病人。如果再合并其他危险因素,就是非常高危的病人,很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病。这类病人必须自测血压。
患者在进行自测血压之前,需由医护人员培训相关操作技能,包括血压计使用方法、误差校对、测量步骤、器械保存等相关内容。
世界高血压联盟(WHL)提倡的自测血压方法,具体包括:①测量前休息并放松5分钟;②餐后至少2小时、喝咖啡或吸烟后至少半小时再测血压;③保持手臂与心脏在同一水平;④家庭自测血压数值应参考两次7天的早晨和晚上的测量值;⑤不应考虑单独一天或第一天的家庭自测血压值;⑥不舒服、感冒、焦虑、紧张、疼痛时不要测量等。如果是诊断初期,应连续7天早晚各测1次血压;如果是长期观察,可每3个月重复测量1周。测量时间一般为早晨6:00~9:00,晚上18:00~21:00。如果血压控制不理想,应适当增加测量次数。
高血压患者更应该重视自测血压,及时了解自己的血压情况,提高治疗依从性,以便更好的控制高血压。自测血压对提高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主动性,控制高血压有积极意义,对高血压的鉴别诊断,疗效评估及心血管病发生危险的预测均有重要价值。
因家庭自测血压的血压值通常会低于诊所血压,家庭自测血压的平均值135/85毫米汞柱,相当于诊所血压的140/90毫米汞柱。当非同日多次家庭自测血压的平均值≥135/85毫米汞柱,可考虑诊断为高血压。应及时就医治疗,避免延误病情,给身体带来更大的伤害!
测血压前先排小便
高血压是当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且患病率仍在上升,如今,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它的危险性。持久、有效地降压必须建立在正确监测血压的基础上。除了在医院就诊时测血压外,患者还会进行血压的自测。
自测血压是提高血压控制率的有效途径。但是,在家中自测血压需要注意,必须在排空膀胱之后进行。否则如果膀胱充盈,腹腔压力会比较大,回心血量增加,导致血压增高,测量不准。当人在憋尿时,膀胱壁处于紧张状态,此时监测血压,其必定会迅速上升。这是因为膀胱壁张力增高后,膀胱反射性引起血压升高。因此,在家自行测量血压也需要注意方式方法。
▲测血压前,休息并放松5分钟,排空膀胱。
▲不舒服、感冒、焦虑、疼痛时不要测量。
▲进餐后至少两个小时,饮用咖啡或吸烟后至少半小时再进行血压测量。
▲测量时应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在手臂下放一个软垫或毛巾,保持与心脏在同一水平。
▲整个测量过程不要讲话,不活动肢体,保持安静。
另外,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家庭自测血压,更不能根据自测血压的结果自行改变治疗方案。如果需要调整治疗和用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资料显示,我国相当多的居民从未测过血压,仅到医院就诊时才发现高血压,甚至发生了脑出血时才发现自己患有高血压。而在西方发达国家,人们都十分重视高血压患者家庭自测血压。自测血压对提高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主动性,控制高血压有积极意义,对高血压的鉴别诊断,疗效评估及心血管病发生危险的预测均有重要价值。
血压计测压原理
测压原理方法
血压计的 测量原 理可 分为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两种。
直接测量法又叫有创 测量法,也就是通过穿刺在血管内放置导管后测得的血压,比如在做心脏介入诊断及治疗时就要监 测患者的有创血压。用有创方法直接测量血压。因所测部位不同,方法各异,也不能完全反映人体的血压。
间接测 量法又叫 无创 测 量法,也就是不通过穿刺在血管内放置导管后而是通过间接测得的血压。
间接测量法又 分为听诊法和示波法。
1、听诊法
用听诊器听取血压柯氏音进行人体血压测量的方法叫听诊法,用听诊法测量血压的血压计叫听诊法血压计。如水银血压计、血压表等。一百多年来,人们一直在探索血压测量更可靠的方法和器具,但都不成功,包括示波法电子血压计,因此,我国正规医院不得不继续使用水银血压计,欧美发达国家由于环保原因已禁止使用水银血压计,他们的医疗机构使用血压表。面对历次失败的事实,国际上就有人把听诊法称为血压测量的金标准。上百年的历史事实证明,听诊法迄今无可替代,听诊法血压计是科学的、经典的血压计量和测量器具。
听诊法分类:
听诊法血压计分为人工听诊法血压计、半自动听诊法血压计和自动听诊法血压计。人工听诊法血压计常见的有水银血压计和血压表;半自动听诊法血压计有助读式血压计;自动听诊法血压计有听诊法自动血压计。
1、人工听诊法血压计就是用水银等作为压力计,测量者用人耳通过听诊器听取原始血压柯氏音(由重到轻,再到消失或变音),并根据听到的柯氏音配合压力计读出收缩压和舒张压;听诊法法虽然是目前最准确的测量血压的方法,但是人工听诊法受以下几个因素影响:
(1)接受训练的水平;
(2)听力;
(3)注意力;
(4)判断时的目击差。血压测量可靠与否完全决定于测量者的专业水平、听觉、疲劳程度和工作态度,又由于血压是瞬时值,不可重复,无从复合,测量者说多少就是多少。
2、半自动听诊法血压计就是用类似于听诊器一样的电子探头,听取血压柯氏音,并通过电子技术把音量放大,在血压计旁边的人都能听到节律鸣叫的血压柯氏音(都是一样重的声音),并根据听到的柯氏音配合压力计读出收缩压和舒张压。这种方法排除了
接受训练的水平;听力;注意力等影响,但任然受判断时的目击差影响,它虽然能使更多的人用它来测量血压,但是,还有一部分人觉得使用很麻烦
3、全自动听诊法血压计就是用类似于听诊器一样的电子探头,听取血压柯氏音,并通过现代数字技术把血压柯氏音转化为数字信号,最后显示在血压计的显示器上,即实现了血压测量自动化。这种血压计也有半自动和全自动之分:手动打气、自动放气的叫半自动;自动打气,自动放气的叫全自动。这种血压计没有接受训练的水平、听力、注意力和判断时的目击差影响,人人都能用它准确测量血压。
2、示波法
示波法也叫振荡法 ,是90年 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比较先进的电子测量方法。
其原理简述如下:
首先把袖带捆在手臂上,对袖带自动充气,到一定压力(一般比收缩压高出30~ 50 mmHg)后停止加压,开始放气,当气 压 到 一 定程度, 血流 就能通过血管,且有一定的振荡波,振荡波通过气管传播到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能实时检测到所测袖带 内的压力及波动。逐渐放气,振荡波越来越大。再放气由于袖带与手臂的接触越松,因此压力传感器所检测的压力及波动越来越小。选择波动最大的时刻为参考点,以这点为基础,向前寻找是峰值 0.45的波动点,这一点为收缩压,向后寻找是峰值0.75的波动点,这一点所对应的压力为舒张压, 而波动最高的点所对应的压力为平均压。值得一提的是0.45与0.75这个常数。 对于各个厂家来说不尽相同,且应该以临床测试的结果为依据。而且,大厂家还有可能对不同血压进行分段处理,设定不同的常数。
国际上几家技术先进的企业开发出加压同步测量技术(MWI technology),即在加压的过程中 测量血 压的技术,极大地缩短了测量时间;同时,通过线性加压技术,也极大地提高了测量精度。
自测血压的5误区
一、边聊天边测血压。患者在家自测血压一般都比较随意,往往边说着话边测血压,或者测血压时接听电话,这跟测血压前不注意休息类似,测得的血压值(特别是收缩压)往往偏高。
二、吸烟后立即测血压。吸烟可使血管收缩、心跳加快,促使血压上升,所以,应避免吸烟后马上测血压,或者边吸烟边测血压。
三、手臂过粗用手帮助按压袖带。有些人手臂过粗,袖带充气后会自行崩开,就用手帮助按压,这也会导致测得的血压偏高。遇到这种情况,可改用增长的布制袖带。
四、充气囊放气速度过快。由于操作不熟悉,或者事先将充气囊的开关拧得过紧,造成放气时速度过快,使收缩压出现降低和误差,特别是有心房纤颤或者心动过缓的病人,往往会漏掉最初的血压值。正确的做法是,测量收缩压时,放气应缓慢,防止水银柱突然大幅度下降。
五、测舒张压时放气速度过慢。舒张压的测定是取其脉搏搏动变音为准,如果充气囊放气始终过慢,就难以准确判断舒张压值,所以测得收缩压后,需较快地放气,使水银柱有节奏地下降,当听到搏动声突然由高变低时,即可定为舒张压。
如何在家更加准确自测血压呢
一、电子血压计选择
家庭自测血压推荐使用经国际标准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目前,常用的国际标准有欧洲高血压学会国际标准、英国高血压学会和美国仪器协会标准,我国推进使用的是欧洲高血压学会标准。
二、一般原则
1.家庭自测血压应接受医务工作者培训或指导,患者不能根据家庭自测血压结果随意增减降压药,应在医务人员指导下调整。
2.测血压前至少休息5分钟,测血压时务必保持安静,不讲话,不活动;坐位,双脚自然着地;裸臂绑好袖带,袖带大小合适;袖带必须和心脏保持统一水平。
3.诊断和治疗初期,每日早晚各1次,连续家庭血压测量1周;长期观察中每3个月自测血压1周;第1天血压值去除,仅计算后6天的血压值;家庭自测血压每次连续2遍~3遍,每遍间隔1分钟;建议仅计算后两遍的血压数值。
三、家庭血压测量频率
1.初始高血压或初始家庭血压测量者,应每天早(6:00~9:00)和晚(18:00~21:00)各1次,每次测量2遍~3遍,连续自测7天,第1天血压值去除,计算后6天血压平均值作为评估治疗的参考。最好在早上起床后、服降压药和早餐前、排尿后、固定时间自测坐位血压。
2.治疗阶段,如果血压稳定且达标则每周自测1天~2天;如血压不稳定或未达标,则增加次数,每天2次或每周数天。如果要改变治疗,应该参考家庭自测血压2周的平均数值去评估治疗的效果。
3.随访阶段,如高血压已控制,家庭自测血压应当每周测1天~2天,早晚各1次;如怀疑高血压未控制或治疗的依从性差,则应增加家庭自测血压的频率。
四、自测限值
家庭自测血压135/85毫米汞柱为正常高限值。非同日3次家庭自测血压值大于等于135/85毫米汞柱,可考虑诊断为高血压。一般高血压治疗的家庭自测血压目标值应小于135/85毫米汞柱。
五、适合人员
家庭自测血压适用于老年人、妊娠妇女、糖尿病、可疑白大衣性高血压、隐蔽性高血压、难治性高血压、预测预后、改善治疗依从性、长时期血压变异和降压疗效评估等。对伴有精神焦虑、抑郁或擅自改变治疗方案的患者,不建议进行家庭自测血压。
什么是偶测血压
被测者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测得的血压称为偶测血压。如门诊、体检或普查所测得的血压。
偶测血压临床上应用广泛,但也存在很多局限性和缺点,如不同的医护人员在同一条件下,测量同一被测对象,血压之间有显著误差;同一被测对象在不同时间的偶测血压也有显著的波动,上述这些缺点大大影响了偶测血压的应用价值,也就是说,单次偶测压不能代表真实的血压值,也不能说明病情的好坏或降压治疗的疗效。
解决偶测血压波动大的问题,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①被测者必须在充分休息的条件下,由医护人员在不同的时间,多次反复测量血压值,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反映血压的真实情况。②有资料表明,部分被测者医护人员所测得的血压值,始终高于病人家属或病人自己所测量的血压值,即白大衣现象,这时可由病人家属或病人自己测量血压。③使用全自动血压记录仪监测血压。
测血压的方法
在家庭里面我们自己也可以测量血压的,只要有仪器就可以,但是很多人测血压没有一次相同,测血压经常出现问题,其实测血压是要有非常正确的方法。
1.被测量者至少安静休息5分钟,在测量前30分钟内禁止吸烟和饮咖啡,排空膀胱。
2.被测量者取坐位,最好坐靠背椅;裸露右上臂,肘部置于与心脏同一水平。若疑有外周血管病,首次就诊时应测双臂血压。特殊情况下测量血压时可以取卧位或站立位;老人、糖尿病人及常出现体位性低血压情况者,应测立位血压。立位血压测量应在卧位改为站立位2分钟后。不论被测者体位如何,血压计应放在心脏水平。
3.使用大小合适的袖带,袖带内气囊至少应包裹80%上臂,大多数人的臂围25~35cm,宜使用宽13~15cm、长30~35cm规格的气囊袖带,肥胖者或臂围大者应使用大规格袖带,儿童用较小袖带。
4.将袖带紧贴缚在被测者上臂,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cm。将听诊器的探头置于肘窝肱动脉处。
5.最好选择符合计量标准的水银柱式血压计进行测量。若使用机械式血压表或符合国际标准(BHS和AAMI)的电子血压计,需与水银柱式血压计同时测值校正。
6.测量时快速充气,气囊内压力应达到桡动脉搏动消失并再升高30mmHg(4.0kPa),然后以恒定速率(2~6mmHg/秒)缓慢放气。心率较慢时放气速率也较慢。获取舒张压读数后快速放气至零。
7.在放气过程中仔细听取柯氏音,观察柯氏音第Ⅰ时相与第Ⅴ时相水银柱凸面的垂直高度。收缩压读数取柯氏音第Ⅰ时相,舒张压读数取柯氏音第Ⅴ时相(消失音)。儿童、妊娠妇女、严重贫血、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柯氏音不消失者,以柯氏音第Ⅳ时相(变音)定为舒张压。
8.血压单位用毫米汞柱(mmHg)。毫米汞柱与千帕斯卡(kPa)的换算关系,1mmHg=0.133kPa。
9.应相隔2分钟重复测量,取2次读数的平均值记录。如果2次测量的收缩压或舒张压读数相差>5mmHg,则相隔2分钟后再次测量,然后取3次读数的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