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体温偏低的预防护理
人的体温偏低的预防护理
1,注意着装保暖穿防寒服 防寒服隔热值高,携带方便,既能防风,又能防水,是一种理想的防寒用具。
2,寒从脚下起鞋的材料要选通气性好的,如帆布,皮革等,穿橡胶与塑料鞋,脚在出汗以后,易发生冻伤,硬而紧的鞋子妨碍脚部的血液循环,也易发生冻伤,当脚趾有麻木感时(冻伤预兆),可作踏步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3,经常活动按摩要尽量减少皮肤暴露部位,对易于发生冻疮的部位,有必要经常活动或按摩,避免接触导热快的物品,如金属与赤手或雪与臀部的接触,可使热量加速丧失,引起局部冻伤。体温过低加重时,身体就难以再次自我加热,因此须从体外加热,如进行体外快速加热会促使冰冷的血液流人体内,进一步加重病情,可将热体放在以下部位:腰背部,胃部,腋窝,后颈,腕部,裆部,这些部位血流接近体表,可以携带热量进人体内。
4,及时补充能量人体在寒冷环境中要维持体温,就必然代谢增加,体力消耗增多,只有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取量才能满足人体需要,因而高热量的蛋白质,脂肪类的食物应该比平常增加,酒精和水不能产热,寒冷时绝对不要饮酒,饮酒虽然暂时可以造成身体发热的感觉,但实际上酒精使血管膨胀,增加了身体的散热,导致体力衰弱,专家提醒:绝对不要饮酒来御寒。
护理红皮型牛皮癣的3大措施
1. 注意饮食护理
红皮型牛皮癣患者应多吃高蛋白食物以及含铁、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不要饮酒,应避免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发生水肿以及在服用药物治疗时,还应注意保持低盐饮食,以防止水肿的发生,同时对预防心脏损害以及血压升高也有好处。
2. 注意观察体温变化
患者要注意观察体温是否有变化,因为不同的体温代表病情的波动。皮肤充血潮红,体内的水分和热量大量丧失容易引起体温偏低,此时患者应注意保暖,并及时到医院治疗;体温升高是由于体内的代谢活动增强,致使热量产生增加,加上皮损破坏阻塞了汗管,使热量散失也随之减少,从而使体内的热量积聚起来。体温过高或过低,对人体来说都是有害的甚至是危险的,如果体温波动异常,一定要注意妥善处理。
3. 千万不要乱投医
患者感染红皮型牛皮癣之后,应当冷静分析发病原因,以便找到发病的根源,这样才能获得合理有效的治疗。患者必须注意的是,尽管本病危害巨大,但是千万不要因为过于着急和担心,随便选择医疗机构胡乱治疗,一定要选择去正规的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在尚未明作出诊断之前,千万不要乱用药,以避免不良刺激加重病情。
孩子体温偏低是怎么回事
1、孩子体温偏低怎么回事
有的时候孩子出现一些感冒的症状,但是量体温却是不高,这是孩子有感染发热病史,现在体温低可能为感染恢复期,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完全恢复所致。
另外,感染性疾病除了可以导致发热外,也可以引起体温下降,这和某些病原体和小儿的自身免疫力有关,所以不见得感染都会引起发热的,再者,一些内分泌疾病等也可引起体温降低,应注意检查鉴别。
孩子体温偏低是怎么回事
2、孩子体温偏低该怎么办
婴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并且皮下脂肪较薄容易散热,因需很容易出现体温过低现象。体温过低的婴儿一般表现出一定的症状,往往哭声低微,不肯吃奶,皮肤冰凉,血糖含量过低,皮下脂肪往往出现肿块等。体温过低的婴儿得不到及时的料理而身体虚弱,抵抗力差,严重时甚至会威胁生命安全,所以,家长一旦发现自己的宝宝体温过低,一定要采取措施来提高体温或寻求医生的帮助。
3、孩子正常体温是多少
测量体温一般常用3个部位,即口腔,腋窝及肛门。正常体温在肛门处为36.5℃~37.5℃之间;在口腔处为36.2℃~37.3℃之间;在腋窝处为35.9℃~37.2℃之间。通过测量后,凡超过正常范围0.5℃以上时,称为发热。
体温计放嘴巴里几分钟
正常情况下,将体温放置在患者的舌下闭口三分钟左右即可以取出读数值。
体温的正常范围是在36.3℃到37.2℃之间,过高或者过低都是异常的反应,体温在35℃-36℃属于体温偏低,低于35℃属于体温不升,37℃-37.2℃属于体温偏高,37.3℃-38℃属于低热,38.1℃-39℃属于中℃热,39.1℃-41℃属于高热,超过41℃属于超高热。
腋下温度左右哪个准确 测量体温多少正常
测量人体不同部位温度不同,如:
1、肛门正常温度范围:34.4~37.8°C。
2、口腔正常温度范围:33.2~38.2°C。
3、腋窝正常温度范围:35.5~37.0°C。
4、耳内正常温度范围:35.4~37.8°C。
如果在35-36度属于体温偏低,低于35度属于体温不升,37-37.2度属于体温偏高,37.3-38度属于低热,38.1-39度属于中度热,39.1-41度属于高热,超过41度属于超高热。
宝宝体温偏低怎么处理
婴儿由于体温调节中枢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善,并且皮下脂肪较薄容易散热,所以很容易出现体温过低现象,新生儿的体温标准应该是在36℃到37℃之间,上下差距0.5℃,幅度问题不是太大。
但是如果宝宝体温过低,出现哭声低微、不肯吃奶、皮肤冰凉、血糖含量过低、皮下脂肪往往出现肿块等现象就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体温过低预防预后
1、注意着装保暖 穿防寒服 防寒服隔热值高、携带方便,既能防风,又能防水,是一种理想的防寒用具。
2、经常活动按摩 要尽量减少皮肤暴露部位,对易于发生冻疮的部位,有必要经常活动或按摩。避免接触导热快的物品。如金属与赤手或雪与臀部的接触,可使热量加速丧失,引起局部冻伤。
3、寒从脚下起 鞋的材料要选通气性好的,如帆布,皮革等,穿橡胶与塑料鞋,脚在出汗以后,易发生冻伤。硬而紧的鞋子妨碍脚部的血液循环,也易发生冻伤。当脚趾有麻木感时(冻伤预兆),可作踏步运动,以促进血液循环。
4、体温过低加重时,身体就难以再次自我加热,因此须从体外加热。如进行体外快速加热会促使冰冷的血液流人体内,进一步加重病情。可将热体放在以下部位:腰背部,胃部,腋窝,后颈,腕部,裆部,这些部位血流接近体表,可以携带热量进人体内。
5、及时补充能量 人体在寒冷环境中要维持体温,就必然代谢增加,体力消耗增多,只有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取量才能满足人体需要。因而高热量的蛋白质、脂肪类的食物应该比平常增加。酒精和水不能产热,寒冷时绝对不要饮酒,饮酒虽然暂时可以造成身体发热的感觉,但实际上酒精使血管膨胀,增加了身体的散热,导致体力衰弱。专家提醒:绝对不要饮酒来御寒。
体温偏低是阳气不足
阳气是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阳气足则人体各项功能状态饱满,阳气虚则功能状态低下。阳气不足的人体温会偏低一点,一般在35.5~36℃之间。阳气与大自然息息相关,也就是常说的天人相应,比如冬天就要讲究潜藏阳气,否则来年容易生病。
36℃是健康警戒线
一天中,体温最低的凌晨时段,往往也是死亡高峰期,哮喘、失眠、抑郁症患者的早醒,也容易发生在这个时段。下午体温较高,也是身心状况最佳的时候,以下几种体温奥秘与健康尤其密切。
36℃~37℃:免疫力最强
正常的体温意味着基础代谢率正常,血液中充满新鲜氧气和养分,能提升白细胞的功能,有助于抵抗病毒、细菌的入侵,增强免疫力。有资料显示,体温下降1℃,基础代谢下降12%左右,免疫力会下降30%左右。
低于36℃:身体出现危险信号
体温低于36℃时,身体就会颤抖以产生热能,且伴随黑眼圈,鼻头、面色、手掌发红,嘴唇发紫等症状。现代女性中,由于压力增加、不爱锻炼、睡眠饮食不规律等因素,畏寒症患者增多。体温下降造成血液循环不良,白细胞不能正常工作,免疫力降低,哮喘、肺炎、风湿病等疾病自然会找上门来。
低于35℃:对老人最致命
体温降到35℃时,被称为低体温症,患者自觉畏寒怕冷、皮肤湿冷、四肢冰凉、不愿起床,走路困难,老年人和营养不良者最易出现,秋冬季发生低体温的老人约占10%。当老年人的体温低于35℃超过24小时,容易出现心跳骤停。体温降低至32℃时,寒战消失并出现昏睡;降至28℃时会出现室颤,最终可致心脏停搏;降至25℃时,患者呈昏迷,反射消失,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应微弱;降至20℃时,心脏将停止跳动。
体温多少度为发烧
不同的人基础体温也不一样,有人偏高有人偏低,女性普遍比男性低,一般如果没有其它不适症状都应属正常。普遍来说,37.4~38是低烧38~39度是中度发烧,39~41度是高烧,41度以上为超高烧。
测体温时,应先将体温表的水银柱甩到35℃以下,再用棉签蘸酒精擦拭消毒。现在多数是把体温表挟在腋下试温,年龄小或昏迷的小儿可采用肛门测温。
测腋下温度时,要先擦去腋窝的汗,再把体温表有水银柱的一头放在腋下夹紧,5分钟后取出。测肛温时,先在肛表圆头涂些油类物质以起润滑作用,再缓缓插入肛门2厘米左右深,3分钟后取出。肛门测温时,要用手扶着体温表,以免小儿弄碎体温表刺伤肛门。
看体温表时,应横持体温表缓缓转动,取水平线观察水银柱所示温度刻度。体温表用后,要用75%的酒精消毒。
人的体温偏低的病理病因
因长期暴露于任何温度,人体散热大于产热时,可引起体温过低,体温过低最常见于寒冷季节或浸泡在水中,但若代谢性或活动性产热(发抖)不能维持核心体温时,也可发生于夏天或温暖季节,严重外伤后也可发生体温过低,固定不动,穿湿衣服,寒风和躺在寒冷的表面物上,可增加发生体温过低的危险性。
阴虚和阳虚有什么不同 常见人群不同
多见于老年人,更年期男女;精神压力过重、睡眠不足、精力消耗过多的中年人。
常见于平时畏寒喜热,体温偏低,耐夏不耐冬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