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肠易激综合征吗
你了解肠易激综合征吗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的症状群,属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发病多与食物、胃肠道激素、前列腺素以及肠腔扩张等各种刺激因素引起胃肠道动力异常、肠道运动的高反应性以及内脏感觉异常敏感有关。此外,精神心理障碍是发病的重要因素。患者以20-40岁中青年居多,女性多见本病病程迁延反复,症状长期困扰患者,影响生活质量,造成极大的心理及经济负担。
肠易激综合征有些什么症状?
肠易激综合征,也就是肠子容易激动,容易受刺激痉挛引起腹痛,也就是胃肠神经官能症,顾名思义也容易受情绪影响。这种腹痛部位多不定,可能移动,以下腹和左下腹多见,多于排便、排气后缓解,无进行性加重,夜间睡眠后无症状。腹泻常为少量稀散不成形便,可有排便较急迫或排便不尽感。粪便多带有黏膜液,但无脓血。部分患者腹泻与便秘交替,粪便干结,可呈羊粪状。常伴有明显的失眠、焦虑、抑郁等神经精神症状。体格检查常无阳性发现,无固定压痛,有时左下腹可触及痉挛的乙状结肠,有压痛。由于本病缺乏特异性的体格检查和生化异常的标志,反复检查患者常抱诉医生查不出病。
肝郁脾虚的症状
探讨中医治疗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选择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60例为治疗组,采用痛泻要方合四君子汤为基础方加味治疗,与常规治疗对照组对比观察疗效。。所有病例均符合《中药新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的肝郁脾虚证诊断标准”:
①大便溏薄、少腹胀痛与情绪有关;②情绪焦虑或精神抑郁;③食少纳呆、神疲懒言、体倦乏力。次症:胁肋胀满疼痛、或胃脘满闷;口苦咽干;咽部异物感;暖气泛酸;舌尖边稍红,舌苔微黄;或舌质淡、舌体稍胖或有齿痕;脉弦。凡具有主症①②③中各一项,即可辨为肝郁脾虚证。
肠易激综合征食疗
饮食调理能辅助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目前,暂没有一种特效的方法能在短期内治愈肠易激综合征,但饮食调理能辅助治疗疾病。肠易激综合征者最好不要吃不耐受的食物,比如冷冻、油腻、辛辣食物。若对海鲜过敏者,不要吃虾、螃蟹、牡蛎、贝类食物等。食用不当的食物,会引起腹泻症状,加重病情。肠易激综合征者应多吃易消化、食物纤维含量高的食物,也可多吃低脂肪、低油脂、清淡食物。补充乳酸菌也能辅助治疗疾病,肠易激综合征者可多喝酸奶。
肠易激综合征常见的食疗方
1.莲子粉粥:材料有莲子、梗米,做法为将莲子、梗米清洗干净后放入锅中熬煮,将熟时加入蜂蜜和茶叶,煮沸后即可食用。
2.山药粥:材料有山药、梗米,做法为将山药切片清洗干净,然后与梗米一起放入锅中煎煮,熟后加盐即可食用。
3.莲藕粥:材料有;莲藕、梗米,做法为将莲藕清洗干净,切成片,再与梗米同下锅共煮,熟后加白糖即可食用。
紧张就想上厕所是一种病
相信很多人都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就是紧张时老是想上厕所,而且越紧张去厕所的次数越多,这种情况其实是一种病,它叫做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
它是一种功能性的胃肠病,当人们一感到紧张的时候,就想上厕所。它一般不会病变或者病情加重,是一种需要做长期斗争的疾病,还需要我们综合各种方法进行治疗。在中国它的发病率最高达到你百分之十五,却有相当低的就医率。主要原因是人们对于它的了解很少,很多人觉得拉肚子就是受凉了,吃点助消化的药物或者消炎药就可以了。从而忽视了它可能是我们的肠胃出现了问题,以至于耽误了治疗时间,最终导致身体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引发肠易激综合征的原因
引发肠易激综合征的具体原因还不明确,但是通过临床表现大概与两大因素有关。其一是神经、精神异常,肠易激综合征最主要的表现就是一紧张就想上厕所,有研究显示,人们在精神高度紧张的时候,可能改变肠道的某些功能,导致肠胃蠕动异常,出现立刻想上厕所的现象。但还不确定是肠壁神经导致的,还是中枢神经导致的,对此只认为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身心疾病类肠胃病。
其二是肠道受到刺激,肠道内的某些物质,例如食物、药物、微生物等物质,它们可能刺激我们的肠胃,使得肠易激综合征更加严重。但具体是什么物质导致的肠胃出现异常,现代研究还没有确定的结论。
如何预防治疗它
放松心态
生活中,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态度,认真对待生活,工作积极向上,平时可以多进行一些体育运动,这些都会改变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对于预防治疗都非常有效。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尽量减少摄入高脂肪食物,如果油炸食品;对胃有刺激性做的咖啡、酒精也要少碰;也要少吃在身体产生气体的食物,例如豆制品。如果你的主要症状就是腹泻,那么可以少吃点纤维水果蔬菜,预防腹泻问题;而如果你的主要症状是便秘,那么可以多吃富含纤维的食物,以减少便秘症状。
选择合适治疗药物
当我们出现肠易激综合征的相关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止泻、导泻的药物;或者是服用益生菌药物改变肠道内益生菌群,减轻腹部疼痛不舍感;如果以上方法还是没有明显效果,而患者却有明显的精神问题,那么就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治疗抑郁的药物。
常见治疗疾病食谱
姜艾糖水:生姜12克,艾叶9克,红枣6枚,红糖15克,白糖15克。用清水洗净生姜的污泥,去除姜皮,切成薄片备用。用清水洗净艾叶的粉尘备用。红枣用清水略泡后洗净,剥去枣核备用。以上各物准备就绪后,一同放进沙锅内,加适量清水用中火煮,待温后饮食。可以缓解阴寒内盛的腹痛。
草决明蜂蜜饮:草决明30克,净蜂蜜30克。先将草决明挑选,去除杂物,然后放进沙锅内微炒,将其打碎,再放进沙锅内,加进适量清水用文火煎。煎好后,取药汁,放入蜂蜜拌匀,早晚各服一次。适合阴津不足,肠燥便秘等症状。
桂芪粥:肉桂6克,黄芪30克,炙甘草9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先用清水将黄芪洗净粉尘备用,大米用清水洗净备用。以上材料准备就绪后,将黄芪、肉桂、炙甘草一同放进沙锅内,加水600毫升,用中火煮20分钟,然后捞出药渣,将大米加入药汁中一同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适量白糖调匀,稍煮即可。适用于虚寒性慢性腹泻患者。
生活中,我们常出现一紧张就想上厕所的情况,有时候,它可能就是我们受凉了,等精神一紧张的时候,就会很快显示出来。但有的时候可以是肠易激综合征的表现,而我们却不知道,把它作为一般疾病处理,最终导致更严重的健康问题。所以,我们应该正确认识紧张导致上厕所的问题。
紧张就想上厕所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办?从上面的文章我们知道紧张想上厕所是因为肠易激综合征,有这种症状的朋友要注意放松心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必要时要结合药物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食疗
1.肉豆蔻粥
制作材料是三克肉豆蔻,五十克粳米,外加两片生姜。先将粳米与清水同煮,煮沸十分钟后,投入肉豆蔻及生姜,直至粥成。肠易激综合症的患者每日空腹服一到两次。肉豆蔻粥有行气消胀,温中和胃,涩肠止泻之效。
2.栗子粥
制作材料是十五克栗子,五十克粳米,将其煮成粥食之,栗子粥具有健脾功效,对脾虚泄泻有效。
3.苏子麻仁粥
制作材料是十五克麻子仁、紫苏子,五十克粳米。先将麻子仁、紫苏子捣烂如泥,然后加水研磨、滤汁去渣,以汁煮粥。苏子麻仁粥具有润肠通便功效,适宜于肠易激综合征便秘者。
4.姜艾糖水
制作材料是十二克生姜,九克艾叶,六枚红枣,十五克红糖、白糖。先用清水洗净生姜的污泥,去除姜皮,切成薄片备用。用清水洗净艾叶的粉尘备用。红枣用清水略泡后洗净,剥去枣核备用。以上各物准备就绪后,一同放进沙锅内,加适量清水用中火煮,待温后饮食。姜艾糖水对于阴寒内盛的腹痛较适宜。
5.焦米粥
制作材料是一百克粳米。先用清水洗净粳米,然后将粳米放进沙锅内,用文火炒至焦黄色,然后加进适量清水,用文火煮成稀粥,待温后服食。每日可服两到三次。焦米粥适用于脾虚泄泻、消化不良。
肠道易激综合征是什么
该病的病因至今不明,近几年来还认为胃肠道感染是发病的重要诱因;食物不耐受虽然不是病因,但对症状的发作及加重往往有促进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证实该病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好像胃肠道也出现了“悲伤”、“愤怒”和“哭泣”。
该病的主要特征为肠道功能的易激性。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反复发作性腹痛、腹泻、便秘、腹胀、黏液便、排便不净感及便急,除此之外,各项检查证实无器质性病变和全身代谢性疾病。临床上将肠易激综合征分为腹泻型和便秘型,部分患者则呈腹泻与便秘交替发作。不伴腹痛的单纯性腹泻与单纯性便秘一般不考虑为肠易激综合征。
部分所谓肠易激综合征可能是某些器质性肠道病症如炎症性肠病等的早期表现。因而,确立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后还需定期的追踪复诊,以便验证诊断。
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药物的使用须结合适当的心理行为治疗和饮食调节方能见效。患者要学会自我松弛、控制自己的情绪,必要时寻求心理医师的帮助。
肠易激综合征的误区
误区一:经常性便秘、腹痛、腹胀不是病,不用治疗。
分析:肠易激综合征作为功能性胃肠疾病之一,虽然不存在胃肠道器质性病变,但是临床研究表明确实存在胃肠感觉—动力异常。
①肠动力性改变: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异常肠蠕动可累及胃肠道的全程,这种异常肠蠕动包括肠动力减弱(导致便秘)和增强(导致腹泻)。
②肠道感觉异常:多达三分之二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敏感性增加。他们总感觉到胃肠道、胸腔、腹腔和直肠内有东西,而其他人感觉不到或很轻的疼痛被放大,这种现象被称为内脏感觉过敏。
这种胃肠感觉—动力异常要到医院就诊,进行积极治疗。如果不治疗,听任发展,这种异常会进行性加重,不但便秘、腹痛、腹胀等症状会越来越重,还会严重地影响日常工作和生活。
误区二:即使是经常性便秘、腹痛、腹胀也不用吃药,平时多喝水、多吃水果和粗粮就行了。
分析:这个观点不完全正确。饮食的确是肠易激综合征的诱因之一,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对于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总的来说,药物治疗是根本性的,非药物治疗只是辅助性的。
肠易激综合征作为一种疾病,胃肠道感觉—动力异常是客观存在的,饮食方面的调适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胃肠道感觉—动力异常,因此也不能从根本上解除便秘、腹痛、腹胀这些不适。所以说,理想的治疗方法是在正确认识和了解疾病、合理膳食、调整工作节奏、平衡心理的基础上,积极采用改善胃肠道感觉—动力异常的药物进行治疗。
误区三:经常性便秘、腹痛、腹胀,随便到药店买点泻药或者止痛药吃就行。
分析:一般来说,解痉剂能够暂时缓解腹痛,但是不能改善便秘和腹胀等不适;而缓泻剂能够暂时解决便秘问题,但是对于腹痛、腹胀等胃肠不适却束手无策。对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来说,因胃肠感觉和动力的异常,并存腹痛、腹胀、便秘等症状,故应该积极到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能够同时改善感觉和动力异常的药物,而不是针对某个单一症状进行治疗。
抑郁症与肠易激综合征的鉴别
抑郁症需与肠易激综合征相鉴别。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肠道本身无器质性病变而出现肠道功能失调的临床综合征,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多见。
需鉴别的原因
可表现为腹痛、腹泻或便秘、粘液便,症状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同时大便化验排除了肠道细菌感染,X线钡剂灌肠造影和纤维肠镜检查又未发现肠道器质性病变。病程呈良性经过。发病诱因是精神过于紧张、激动,工作生活过于劳累等。
抑郁症患者中腹泻或便秘症状也十分常见。其发作与精神因素有关,且经各种理化检查也无法发现器质性改变。因此以腹泻或便秘为主要表现的许多抑郁症患者被误诊为肠易激综合征,从而延误治疗。
鉴别要点
二者的主要鉴别点在于以下几方面:
肠易激综合征腹痛多位于左下腹部,腹痛时即有便意,腹泻多为水样便或糊样便,常在早、晚餐后发生,也可表现为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而抑郁症的腹痛部位不固定,腹痛与腹泻没有明显关联性,临床以便秘多见。多为单纯便秘或腹泻,很少出现腹泻、便秘交替者。
肠易激综合征的全身症状以失眠、心悸、气短、手足出汗、头晕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而抑郁症则以情绪低落、思维迟滞、兴趣低下、悲观绝望等为主要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