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盐所致的皮肤病有什么症状
无机盐所致的皮肤病有什么症状
我的哥哥得了无机盐所致的皮肤病,我去看他的时候,他已经好得差不多了。于是我去咨询了医生,医生说这种病发生的皮炎如处理不当,可经久不愈而呈湿疹样改变,重者可发生慢性支气管炎。;还告诉了我一些无机盐所致的皮肤病的症状现在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皮肤刺激症状 酸雾可引起我们的接触部位皮肤瘙痒或烧灼感等,但是没有明显皮疹出现。我们的瘙痒多见于我们的暴露部位,如面、颈、手背等,下班沐浴后即行消失。
2灼伤 我们的皮肤接触强酸后,我们的局部有刺痛,如立即冲洗,仅留潮红,否则由潮红转变为暗褐色,继而起疱,溃烂
3皮炎 经常接触酸雾或稀释的酸液时,可在我们的接触部位引起急性皮炎。我们所说的皮疹以红斑、丘疹为主。停止接触1~2天后即逐渐消退。如处理不当,可经久不愈而呈湿疹样改变
4如果我们接触酸雾常可引起鼻、咽、喉等上呼吸道黏膜刺激症状,我们的重者可发生慢性支气管炎。
婴儿常见的皮肤病有哪些
1、红疹,新生儿刚出生几天,皮肤会出现红疹,或是鼻子上有小白点,此为正常现象,会自然消退。
2、新生儿黄疸,也是皮肤病的种类之一,正常的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多在小宝宝出生2~3天后开始出现,皮肤有发黄的现象,一般4~5天皮肤变得最黄,约7~10天之后会自然消退,若黄疸现象持续14天仍未消退,最好进行抽血检查,注意是否是直接的胆红素过高,因有可能是肝胆性的疾病,如“病理性黄疸”。
喝母乳的宝宝有时会出现“母乳性黄疸”,黄疸会消退得比较慢,约两三个月后才消退,并无大碍,除非胆红指数15~17毫克/毫升,须换血时,才停喂母乳。陈
3、汗疹出生后1~2星期小宝宝最容易发出汗疹,也称“粟粒疹”,是皮肤病的种类中不能忽视的一种,好发部位在两颊、额头、腋下、颈部、胸前或皮肤皱褶处等,原因是宝宝的汗腺不发达,衣服又包得密不通风,导致出现红色突出小疹。
汗疹有时会有消退后又出现的情形,家长不用担心,只要注意清洁,维持通风,不要帮小宝宝穿太多衣服,若小宝宝的身体常常流汗潮湿,可多洗一次澡。
4、脂溢性皮肤炎,脂溢性皮肤炎皮肤病的种类是新生儿的正常现象,新生儿出生1~4个月后会在两颊、头皮、耳朵后侧、眉毛出现黄色油性的结痂称为“奶垢”或“油垢”,严重时,两颊皮肤也会干湿、身体也会有结痂。
若头皮有“奶垢”,母亲帮宝宝洗澡前先用清水沾湿洗净(不要使用肥皂),或用婴儿油涂抹在“奶垢”处,轻轻剥落即可,此时头发通常会跟着脱落,约出生4~5个月前会完全脱落。耳后也会有“油垢”,剥落后底部通常会湿湿的,而且会再结痂,约出生后8个月会消退。
哺乳期妈妈需要补充什么
1.矿物质
人体并不能合成无机盐,所以要从食物中获得。母乳是婴幼儿唯一的食物来源,牙齿、骨骼、头发生长,酶类的活性,血红蛋白形成,甲状腺功能,肌肉兴奋等,必须要无机盐的参与。
哺乳期妈妈要强化钙、铁、锌等无机盐的补充。平时可以多食用鱼肉、虾、豆腐、猪肝等食物,必要时可服用钙片等。
2.蛋白质
母乳中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以及碳水化合物等,蛋白质的含量的多少也决定着母乳的质量。母体蛋白质不足,乳汁分泌会受到影响,同时减缓婴幼儿生长。
建议哺乳期妈妈每天在原有的基础上再补充25克蛋白质,可以吃鸡肉、牛肉、鱼肉与鸡蛋等。
引起夏季皮炎的原因
夏季皮炎是夏天发病率较高的皮肤病,而罪魁祸首就是汗液。夏季皮炎是与夏季气候条件关系最明确的皮肤病,夏季皮炎表现为红色的粟粒状小丘疹。汗液里的成分与尿液相似,含有大量人体组织的代谢废物,这些代谢废物均属酸性物质,对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性,可使皮肤产生化学性炎症反应,引起皮肤内毛细血管扩张和炎症细胞聚集。夏季皮炎是由于汗液里代谢废物的浓度大,皮肤产生化学性炎症反应就强,反之就弱。
由于夏季持续的高温、高湿的外界环境,再加上皮肤出汗多又没有及时清洗,因而导致皮炎发生。在高温天,人体大量排汗,汗液里会有钠、钾、尿素、乳酸等无机盐和有机物,这些无机盐、有机物都不是正常存在于皮肤表面的物质,当水分蒸发以后,这些物质就会滞留在皮肤上,量一多,时间一长,就会对皮肤形成刺激,导致皮肤炎症,引起皮炎。
因此,夏季高温和闷热天气多,人体的汗液增多,如果不能及时清除,汗液里的化学成分刺激皮肤,便可引起夏季皮炎。而汗液里代谢废物的浓度与夏季皮炎症状的轻重有很大关系。人体中等量出汗时,汗液中的代谢废物含量是较高的,此时最容易引起夏季皮炎。
春季高发的皮肤病有哪些
1.过敏症
春天里,柳树、杨树及花草相继开花,一些有过敏基础的人在接触了花粉、某些食品等易致敏物质后皮肤会出现红斑、丘疹、脱皮、搔痒等症状。通常发生在面部、四肢、胸前等暴露部位。过敏性鼻炎也在急剧增多。专家认为,常规药物只能控制或减轻症状,也可采用设备准确检测过敏原,并对此进行脱敏治疗,彻底解决过敏问题。
2.接触性皮炎
患者以女性居多,主要原因是涂抹化妆品或接触到化学药品过敏而造成的面部红斑、丘疹、水疱,刺激严重的还会引起肿胀疼痛。专家建议,如果化妆品过敏,请立即停用该化妆品,到正规医院皮肤专科就诊检查,且不可乱用药膏外涂。
3.瘙痒症
春季皮肤容易干燥,所以皮肤瘙痒的患者较多。专家说:如果皮肤干燥、脱屑,无红斑丘疹,单纯瘙痒,请减少洗澡次数,外涂滋润护肤品或医院就诊服药。”
4.青春痘
春天的气温回升较快,皮肤的新陈代谢及汗腺、皮脂腺分泌也随之旺盛,皮肤会变得滋润滑腻,很容易长青春痘(痤疮、粉刺)。因此,此时的护肤品应选用偏清爽型含油脂少的霜剂、奶液、蜜类。在化妆时应选用含油脂少的粉底液、蜜,油性皮肤不要用粉质的化妆品,这样会堵塞毛孔而长出粉刺。专家提醒,如已长了粉刺,不要用手挤,可用痤疮膏外搽,少吃糖、脂肪、油腻、油炸食物,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严重的可去医院治疗。
夏天常见的皮肤病有哪些
第一种是光感类的皮肤性疾病,主要是接受阳光较长时间的照射,透露在外的皮肤都会出现发红,肿胀还会引起水泡,这种情况是被称为是光感性皮炎。
第二种是汗液障碍类的皮肤性疾病,在高温的天气之下,汗液无法正常的排出,造成排泄不畅,积于皮内而引起痱子汗疱疹,汗腺囊瘤等等这些疾病。
第三种是微生物感染的皮肤性疾病,主要是因为汗液会浸渍的皮肤当中尘埃会粘附在皮肤当中,这样就会容易招致葡萄球菌链球菌和真菌的感染,当出现感染的时候,就会直接引起毛囊炎脓包疮,还包括这汗斑和股癣等等这些疾病。
第四种是接触性皮炎,主要引起的原因就是皮肤药物所引起的,皮肤的表面都会出现红肿,这种情况下可以用清凉的水直接再进行冲洗,如果出现了水泡可以去轻挑,挑破之后要防止细菌的感染如果皮炎比较严重,可以内服抗组织胺类的药物。
第五种是昆虫咬伤,夏季的时候,各种的昆虫叮咬之后,窗口都会出现感染,昆虫或者是出现毒素,都会直接地引起皮肤性疾病,主要是包括飞蛾、飞蚊,人类在叮咬之后,皮肤都会出现丘疹和风团,引起红斑和水疱。
4种皮肤病的治疗方法
1、散寒法
温经散寒法:适用于感受外界寒邪、经络血脉凝滞不通所致的皮肤病,如有急性皮肤血液循环障碍的皮肤病(冻疮等)。可用当归四逆汤加减(当归、桂枝、白芍、木通、大枣各10克,细辛、灸甘草各3克)煎服。
助阳散寒法:适用于机体阳气不足、脏腑机能减退、经络血脉凝滞不通所致的皮肤病(如硬皮病等)。可用阳和汤加减(熟地30克,白芥子6克,麻黄、灸甘草、肉桂各3克,炮姜炭1.5克,鹿角胶熔化9克)煎服。
2、泻火法
解毒泻火法:适用于感受火热毒邪所致的皮肤病,如急性化脓性皮肤病(全身症状较重的脓疱疮、疖肿等)。可用如五味消毒饮(银花30克,野菊、公英、地丁各15克,青天葵10克)煎服。
凉血泻火法:适用于内脏之火太过所致的皮肤病,常有血热症状,如急性有红肿热痛的皮肤病(漆性皮炎等),多表现为红斑比较广泛,全身症状比较严重。可用生地银花汤加减(生地30克,银花25克,玄参、地丁、大青叶各15克,当归、竹叶,赤芍各10克,蝉蜕3克)煎服。
皮肤瘙痒的原因
季节性瘙痒
有的皮肤瘙痒,是到每年的某个季节,皮肤就瘙痒,如一到冬季或是夏季,皮肤就会有明显的瘙痒出现。这个属于一些皮肤病特定季节的症状,如季节性过敏,湿疹,牛皮癣等疾病均有此病症类型。
皮肤病症
有时,皮肤突然瘙痒,且不自愈,有加重的症状,就要考虑到是不是某种皮肤病了,要对症治疗,大多数的皮肤病都伴随着瘙痒症状出现。
外物所致
有时皮肤瘙痒,是因为沾到一些化学物质,或是空气中一些有害物质,或是花、草、虫等动植物引起的。
食物所致
有些人对某些食物过敏,或是,将两种不能在一起的食物,一起吃,导致的皮肤瘙痒过敏。
年龄性瘙痒
一般有老年人瘙痒症、青少年瘙痒症等年龄比较明显的皮肤瘙痒。老年人由于皮肤干燥脱水,容易引起皮肤瘙痒,青少年,则是内分泌分泌失调,激素分泌不平衡等原因。
部位瘙痒
有的是全身性瘙痒,有的是局部瘙痒,全身瘙痒的一般是季节性皮肤病,而局部瘙痒,则要考虑到是否是细菌感染,或外部因素等。
夏季治疗皮肤病的6个方法
祛风法
养血祛风法:适用于体内血虚生风、同时伴有阴血不足表现的皮肤病,如干燥的、鳞屑较多的皮肤病(鱼鳞病、静止期和消退期银屑病等)。可用桂枝当归汤加减(玉竹、黑芝麻各15克,首乌、当归、白芍、秦艽、大枣各10克,灸甘草、桂枝各5克)煎服。
固表祛风法:适用于表虚感受风邪所致的皮肤病,如慢性过敏性皮肤病(慢性荨麻疹等),病人常有怕风症状,多数有慢性反复发作的病史。可用玉屏风散加味(北芪、当归、甘草各30克,白术、防风各15克)煎服。
解表祛风法:适用于感受风邪的表实症的急性过敏性皮肤病(如急性荨麻疹、急性皮炎等)。可用如消风散加减(荆芥后下、防风、当归、苦参、苍术、胡麻仁、牛蒡子、知母、木通各10克,生地15克,甘草5克,石膏先煎30克,蝉脱3克)煎服。
散寒法
温经散寒法:适用于感受外界寒邪、经络血脉凝滞不通所致的皮肤病,如有急性皮肤血液循环障碍的皮肤病(冻疮等)。可用当归四逆汤加减(当归、桂枝、白芍、木通、大枣各10克,细辛、灸甘草各3克)煎服。
助阳散寒法:适用于机体阳气不足、脏腑机能减退、经络血脉凝滞不通所致的皮肤病(如硬皮病等)。可用阳和汤加减(熟地30克,白芥子6克,麻黄、灸甘草、肉桂各3克,炮姜炭1.5克,鹿角胶熔化9克)煎服。
病毒性疱疹概述
病毒性疱疹是一种由病毒性疱疹病毒所致的病毒性皮肤病。分单纯性疱疹和带状疱疹,单纯性疱疹是一种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的皮肤病,好侵犯于皮肤粘膜交界处,表现为局限性簇集性小疱,带状疱疹则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沿一侧周围神经带状分布的密集性小水疱及神经痛,局部淋巴肿大为主要特征的急性病毒性皮肤病。
本病是由DNA病毒的病毒性疱疹所致。人类病毒性疱疹分为两型,即病毒性疱疹Ⅰ型(HSV-Ⅰ)和病毒性疱疹Ⅱ型。Ⅰ型首要引起生殖器以外的皮肤、粘膜和器官的感染。Ⅱ型首要引起生殖器部位皮肤粘膜感染。此两型可用荧光免疫检查及细胞培育法相判定。
人是病毒性疱疹的唯一天生宿主。病毒经喘气道、口腔、生殖器粘膜以及残破皮肤进入体内,潜居于人体粘膜、血液、唾液及得知获悉神经节细胞内。原发性感染多为隐性,大多无临床症状或呈亚临床显然示,仅有个人可浮现临床症状。原发感染发生后,病毒可长期隐匿于体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