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最好吃什么食物 白茯苓粥
中耳炎最好吃什么食物 白茯苓粥
原料:白茯苓15克,大米50~100克,味精、食盐、胡椒粉各适量。
制法:将白茯苓研细粉,与洗净的大米一起入砂锅内,加水500毫升,先武火烧开,后改文火煮成稠粥,加入胡椒粉、味精、食盐调味食用。
用法:每日2次,分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健脾渗湿。适用脾虚湿困、上犯耳窍型中耳炎,症见耳内流脓、量多而清稀、大便时溏、面色素黄无华等。
化脓性中耳炎食疗方
方1 银菊茶
组成:银花10克,菊花10克。
用法:开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化脓性中耳炎,属肝胆火盛、邪热外侵型,起病较急,耳内疼痛,并见耳鸣,听力障碍,耳内胀闷感,伴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涕流。
方2 白菜薄荷芦根汤
组成:大白菜根3~4个,芦根10克,薄荷3克。
用法:上三味水煎15~30分钟,趁热分2次服下。
功效:辛凉发散,疏风清热。
主治:化脓性中耳炎,属肝胆火盛、邪热外侵型,起病急,耳内疼痛,耳鸣,恶寒发热,头痛,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
方3 豆豆饭
组成:白扁豆50克,郁李仁15克,黑大豆50克,粳米250克。
用法:将扁豆、黑大豆浸泡,郁李仁去皮研碎,与粳米一起煮至五成熟,过滤,上笼蒸熟,稍温即食。
功效:健脾渗湿。
主治:化脓性中耳炎,属脾虚湿困、上犯耳窍型,耳内流脓,经 年累月,时重时轻,流脓量多而清稀,无明显臭味。
方4 白茯苓粥
组成:白茯苓15克,粳米50克。
用法:白茯苓研细末,与粳米人沙锅内,加水500毫升,煮成稠粥,每日2次,分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健脾渗湿。
主治:化脓性中耳炎,属脾虚湿困、上犯耳窍型,耳内流脓,量多而清稀,缠绵日久,头晕头重,倦怠乏力,纳少腹胀,大便时溏,面色素黄无华。
方5 麻雀肉饼
组成:麻雀5只,猪瘦肉200克,黄酒、生粉适量。
用法:麻雀肉与猪肉共剁成肉泥,加入黄酒、生粉和匀,做成圆饼,置饭面上蒸熟食用。
功效:补肾培元。
主治:化脓性中耳炎,属肾元亏损、邪毒停聚型,耳内流脓、口久不愈,量不甚多,或污秽或成块状,并有臭味,听力减退多较明显。
茯苓粥怎么做
白茯苓粥的制作材料:主料:粳米100克
辅料:茯苓15克
茯苓粥的做法
准备材料:茯苓15g、大米100g
做法:
1、先将茯苓洗净,接着往锅里加入适量的清水,待大火煮开后放入茯苓,待滚开则转至小火熬半小时,然后取其药汁。
2、将大米淘洗干净并用清水泡半小时,接着沥水,与已熬好的药汁一起倒入锅中用大火煮开,待煮开后,转至小火熬半小时以上至粥变的浓稠即可。
以上就是茯苓粥的做法了,其的做法简单,且其的口感独特、老少咸宜。因此,其也是一款备受大众亲睐的保健养生粥,感兴趣的亲们可以去试一试,其的食疗功效很是不错哟。但是需注意一点的是,由于茯苓属于中药,所以这款粥在熬的时候不宜采用铁锅哦,可用糖瓷锅或者不锈钢锅作为其的烹饪工具。
调料:味精1克,盐2克,胡椒粉1克 教您白茯苓粥怎么做,如何做白茯苓粥才好吃 先将淘洗干净的粳米入锅,加入白茯苓粉和水1000毫升,用旺火烧开,再转用文炎熬煮成稀粥,加入味精、精盐和胡椒粉即成。
中耳炎吃什么好
中耳炎患者宜吃清淡、易咀嚼、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如米粥、馒头、红薯、蒲公英粥、牛奶、豆腐、西瓜、米饭、面条、山药、野菊花粥、豆浆、鸡蛋羹、绿豆芽、瘦肉汤等。可以试试给孩子吃白茯苓粥。
中耳炎患者应补充适量的胡萝卜素、维生素C,可以帮助抵抗病毒感染,但不可过量;茄子性凉,味甘,能清热凉血、消肿解毒,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有抗感染的功效;芥菜能够解毒防癌、抗菌消肿,有利于中耳炎患者的康复;丝瓜有清热败火、解毒消肿的功效,对中耳炎有缓解功效;鲫鱼可利水除湿、维持细胞活性,有助于中耳炎患者的康复。
白茯苓的烹制方法
山药薏仁茯苓粳米粥
山药薏仁茯苓粳米粥原料:茯苓(研末)30克,薏仁30克,山药50克,粳米100克
做法:
①先将粳米、薏仁、山药洗净,然后加入适量的水,放入锅中煮至半熟,
②再放入适量的茯苓粉,和匀后煮熟,空腹就可以服用。
白茯苓粥
白茯苓粥的原料:白茯苓粉15克,粳米100克,胡椒粉、盐、味精少许
做法
①粳米淘洗干净。
②粳米、茯苓粉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炖至米烂,再加味精、盐、胡椒粉、搅匀即成。
每日2次,早、晚餐服用,健脾胃,利水肿,可用于老年性浮肿。
苡仁茯苓粥
苡仁茯苓粥的原料:苡仁200g,茯苓10g,粳米200g,鸡胸脯肉50g,干香菇4个;
做法:
①先将香菇泡发,切成丁;
②鸡脯肉去皮、去油脂,入锅内煮30-40分钟后捞出,切为肉丁;
③茯苓研粉;
④然后将苡仁用水反复搓洗,再用热水浸泡1夜,沥干后加7倍清水煮沸,熬烂;
⑤将粳米加5倍清水煮1个小时,两粥合并,加入香菇、鸡肉丁、茯苓粉,再煮至稠为度(服食时可加调料)。
本方以苡仁、茯苓健脾利湿、润肤退斑,粳米、鸡肉益气补虚,适宜于偏湿盛体质者。
茯苓奶茶
茯苓奶茶原料:茯苓粉十克,牛奶二百毫升
做法:先将茯苓粉用凉开水适量化匀,再加入煮沸的牛奶既可。
注意事项:中医认为茯苓利水渗湿,有健脾安神的功效,并且没有任何的副作用,适合所用人食用哦。白茯苓的中药功效非常显著,并且对于多数的人来说都是比较适合食用白茯苓的。上文中小编主要给大家介绍额四种白茯苓的烹制方法,相信对于白茯苓应该怎样烹制的朋友们,现在再也不会为白茯苓不知道应该怎么吃而感到迷茫了。为了家人的健康我们经常的使用白茯苓来做一些粥汤,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都是非常不错的,希望大家都可以掌握白茯苓的制作方法。
中耳炎的饮食保健
日常保健
1、注意观察,早期发现并发症。由于儿童特殊的生理特点,比较容易发生急性中耳炎,所以,各位家长应当注意儿童的卫生保健,尽可能减少急性中耳炎的发生,对于已经发生中耳炎的患儿应当做好家庭护理,一方面减轻儿童的耳痛,另一方面避免病情的进一步进展。
2、休息:急性中耳炎的患儿应当安静休息,减少活动,年龄小的婴幼儿也要尽量减少搬动,以减轻耳痛。如果化脓、鼓膜穿孔,应当患侧耳朵朝下侧卧,以便耳内脓液流出。
3、积极治疗:治疗急性中耳炎的过程中,应当遵照医嘱按时按量给药。鼓膜穿孔后应经常用棉花、纱布将耳道内的脓液擦净,以保持外耳道的清洁。还要按医嘱用双氧水洗耳、滴药。
4、饮食注意:婴儿已母乳或者牛奶为主,但要适当增加进水量。年龄大一些的儿童,进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者半流质食物。以免反复咀嚼带来的耳痛。
5、减少急性中耳炎的发病机会:不要卧位给孩子喂奶;喂奶后将小儿抱起,轻拍后背,以便胃内空气排出;清洗外耳道时,要将耳廓向后下方牵拉,同时将耳屏想前方推,棉签动作要轻,不要向上方挑动;积极治疗感冒、鼻炎、咽炎、扁桃体炎等邻近的炎症。
食疗保健
方1 银菊茶
组成:银花10克,菊花10克。
用法:开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化脓性中耳炎,属肝胆火盛、邪热外侵型,起病较急,耳内疼痛,并见耳鸣,听力障碍,耳内胀闷感,伴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涕流。
方2 白菜薄荷芦根汤
组成:大白菜根3~4个,芦根10克,薄荷3克。
用法:上三味水煎15~30分钟,趁热分2次服下。
功效:辛凉发散,疏风清热。
主治:化脓性中耳炎,属肝胆火盛、邪热外侵型,起病急,耳内疼痛,耳鸣,恶寒发热,头痛,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
方3 豆豆饭
组成:白扁豆50克,郁李仁15克,黑大豆50克,粳米250克。
用法:将扁豆、黑大豆浸泡,郁李仁去皮研碎,与粳米一起煮至五成熟,过滤,上笼蒸熟,稍温即食。
功效:健脾渗湿。
主治:化脓性中耳炎,属脾虚湿困、上犯耳窍型,耳内流脓,经 年累月,时重时轻,流脓量多而清稀,无明显臭味。
方4 白茯苓粥
组成:白茯苓15克,粳米50克。
用法:白茯苓研细末,与粳米人沙锅内,加水500毫升,煮成稠粥,每日2次,分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健脾渗湿。
主治:化脓性中耳炎,属脾虚湿困、上犯耳窍型,耳内流脓,量多而清稀,缠绵日久,头晕头重,倦怠乏力,纳少腹胀,大便时溏,面色素黄无华。
方5 麻雀肉饼
组成:麻雀5只,猪瘦肉200克,黄酒、生粉适量。
用法:麻雀肉与猪肉共剁成肉泥,加入黄酒、生粉和匀,做成圆饼,置饭面上蒸熟食用。
功效:补肾培元。
主治:化脓性中耳炎,属肾元亏损、邪毒停聚型,耳内流脓、口久不愈,量不甚多,或污秽或成块状,并有臭味,听力减退多较明显。
方6 鸽肉木耳汤
组成:肉鸽1只(约重500克),水发黑木耳100克。
用法:肉鸽宰杀去内脏,加水发黑木耳,放汤炖酥,调味后佐餐用。
功效:补肾培元。
主治:化脓性中耳炎,属肾元亏损、邪毒停聚型,耳内流脓,闩久不愈,量不甚多,或污秽或成块状,头晕神疲,腰膝酸软,遗精滑泄。
中耳炎患者的食疗方法
方1 银菊茶
组成:银花10克,菊花10克.
用法:开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化脓性中耳炎,属肝胆火盛、邪热外侵型,起病较急,耳内疼痛,并见耳鸣,听力障碍,耳内胀闷感,伴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涕流.
方2 白菜薄荷芦根汤
组成:大白菜根3~4个,芦根10克,薄荷3克.
用法:上三味水煎15~30分钟,趁热分2次服下.
功效:辛凉发散,疏风清热.
主治:化脓性中耳炎,属肝胆火盛、邪热外侵型,起病急,耳内疼痛,耳鸣,恶寒发热,头痛,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
方3 豆豆饭
组成:白扁豆50克,郁李仁15克,黑大豆50克,粳米250克.
用法:将扁豆、黑大豆浸泡,郁李仁去皮研碎,与粳米一起煮至五成熟,过滤,上笼蒸熟,稍温即食.
功效:健脾渗湿.
主治:化脓性中耳炎,属脾虚湿困、上犯耳窍型,耳内流脓,经 年累月,时重时轻,流脓量多而清稀,无明显臭味.
方4 白茯苓粥
组成:白茯苓15克,粳米50克.
用法:白茯苓研细末,与粳米人沙锅内,加水500毫升,煮成稠粥,每日2次,分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健脾渗湿.
主治:化脓性中耳炎,属脾虚湿困、上犯耳窍型,耳内流脓,量多而清稀,缠绵日久,头晕头重,倦怠乏力,纳少腹胀,大便时溏,面色素黄无华.
方5 麻雀肉饼
组成:麻雀5只,猪瘦肉200克,黄酒、生粉适量.
用法:麻雀肉与猪肉共剁成肉泥,加入黄酒、生粉和匀,做成圆饼,置饭面上蒸熟食用.
功效:补肾培元.
主治:化脓性中耳炎,属肾元亏损、邪毒停聚型,耳内流脓、口久不愈,量不甚多,或污秽或成块状,并有臭味,听力减退多较明显.
方6 鸽肉木耳汤
组成:肉鸽1只(约重500克),水发黑木耳100克.
用法:肉鸽宰杀去内脏,加水发黑木耳,放汤炖酥,调味后佐餐用.
功效:补肾培元.
主治:化脓性中耳炎,属肾元亏损、邪毒停聚型,耳内流脓,闩久不愈,量不甚多,或污秽或成块状,头晕神疲,腰膝酸软,遗精滑泄.
小儿中耳炎饮食食谱三则
一、白茯苓粥
食谱原料:白茯苓15克,粳米50克。
制作方法:
白茯苓研细末,与粳米人沙锅内,加水500毫升,煮成稠粥,每日2次,分早晚温热服食。
健康提示:
化脓性中耳炎,属脾虚湿困、上犯耳窍型,耳内流脓,量多而清稀,缠绵日久,头晕头重,倦怠乏力,纳少腹胀,大便时溏,面色素黄无华。
二、豆豆饭
食谱原料:白扁豆50克,郁李仁15克,黑大豆50克,粳米250克。
制作方法:
将扁豆、黑大豆浸泡,郁李仁去皮研碎,与粳米一起煮至五成熟,过滤,上笼蒸熟,稍温即食。
健康提示:
本膳健脾渗湿,主治脾虚湿困、上犯耳窍型的化脓性中耳炎。
三、麻雀肉饼
食谱原料:麻雀5只,猪瘦肉200克,黄酒、生粉适量。
制作方法:
麻雀肉与猪肉共剁成肉泥,加入黄酒、生粉和匀,做成圆饼,置饭面上蒸熟食用。
健康提示:
化脓性中耳炎,属肾元亏损、邪毒停聚型,耳内流脓、口久不愈,量不甚多,或污秽或成块状,并有臭味,听力减退多较明显。
小儿中耳炎的饮食调理
1.白茯苓粥
食谱原料:白茯苓15克,粳米50克。
制作方法:
白茯苓研细末,与粳米人沙锅内,加水500毫升,煮成稠粥,每日2次,分早晚温热服食。
健康提示:
化脓性中耳炎,属脾虚湿困、上犯耳窍型,耳内流脓,量多而清稀,缠绵日久,头晕头重,倦怠乏力,纳少腹胀,大便时溏,面色素黄无华。
2.豆豆饭
食谱原料:白扁豆50克,郁李仁15克,黑大豆50克,粳米250克。
制作方法:
将扁豆、黑大豆浸泡,郁李仁去皮研碎,与粳米一起煮至五成熟,过滤,上笼蒸熟,稍温即食。
健康提示:
本膳健脾渗湿,主治脾虚湿困、上犯耳窍型的化脓性中耳炎。
3.麻雀肉饼
食谱原料:麻雀5只,猪瘦肉200克,黄酒、生粉适量。
制作方法:
麻雀肉与猪肉共剁成肉泥,加入黄酒、生粉和匀,做成圆饼,置饭面上蒸熟食用。
健康提示:
化脓性中耳炎,属肾元亏损、邪毒停聚型,耳内流脓、口久不愈,量不甚多,或污秽或成块状,并有臭味,听力减退多较明显。
白茯苓可以祛斑吗 白茯苓怎么去雀斑
1、茯苓是有美容护肤的效果,能去除黑色素,还有保健的作用,如可健脾利胃、宁心安神、强健机体。而茯苓尤其美容效果明显,如可祛斑、祛痘和美白滋润肌肤,如想用它来祛斑的话,使用方法也有多种。
2、只用白茯苓做面膜也是可以祛斑的,敷面时注意要把白茯苓研成粉末,这样有利于吸收。不过如果能配合蜂蜜效果会更好。做时就是先将茯苓磨成粉,然后再加上适量蜂蜜,接着放点矿泉水一起搅拌调成膏状,使用时间最好是在晚上睡前涂在脸上,第二天洗净,会有不错的祛斑美白效果。
3、外用白茯苓还可以加牛奶、醋、黄瓜汁敷面,也可以用白茯苓煎水洗脸,都能祛斑,。白茯苓不但外用可以祛斑,内服也有祛斑效果的,如我们可以做成食疗来美白祛斑,栗子茯苓粥。栗子茯苓粥等都可以选择。
感冒鼻塞耳鸣吃什么药
连翘煎组成:连翘15克,柴胡、牛膝各9克。
用法: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清热消肿,活血止痛。主治中耳炎(脓耳)。
白茯苓粥配方:白茯苓15克,粳米50克。
制法:白茯苓研细末,与粳米人沙锅内,加水500毫升,煮成稠粥,每日2次,分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本品可健脾渗湿,适用于化脓性中耳炎。
海参金针菇汤水发海参200g、西红柿100g、金针菇50g
做法:
1.水发海参洗净,切条,人沸水中氽烫后捞出,沥干;
2.西红柿洗净,切条;金针菇去根洗净,入沸水中氽烫后捞出,沥干;
3.粉丝人温水中泡发,捞出沥干,切两段;葱、姜分别洗净,切丝。
4.锅中倒人高汤,放人海参条、西红柿条、金针菇煮沸,再加盐、味精、醋、白糖调味,接着撇去浮沫,放人粉丝,然后用水淀粉勾芡,加入葱丝、姜丝,最后调人香油、辣椒油即可。
中耳炎可以治疗吗
中耳炎怎么治疗
急性者可用3%双氧水或硼酸水清洗,用棉签或负压吸引清除外耳道及中耳分泌物,再滴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等。可口服抗生素控制感染,羟氨苄青霉素对任何年龄组的感染都是首选药物。鼓膜肿胀未破者,可作鼓膜切开术。慢性者主要是采用鼓膜修补手术,以消除炎症。鼓膜大穿孔,伴有严重听力减退者,可行鼓室成形术。胆脂瘤型中耳炎需要通过手术切除病变。
中耳炎偏方
急性期最好采用正规的药物进行治疗,慢性静止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适当使用下面食疗方:绿豆黄豆羹:绿豆160 g,黄豆80 g,红糖120 g。加适量清水煮烂。适用于肝胆湿热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白茯苓粥:白茯苓15 g,粳米50 g。白茯苓研细末,与粳米煮成稠粥。适用于脾虚湿困、上犯耳窍型化脓性中耳炎;扁豆山药糜:白术15 g,山药18 g,白扁豆20 g,红糖适量。白术煎汤取汁,与其他煲汤炖烂。适用于脾虚湿困型化脓性中耳炎。
急性者可口服抗生素控制感染。羟氨苄青霉素对任何年龄组的感染都是首选药物,亦可用其他抗生素。肾上腺素类药物可保持咽鼓管通畅,抗组胺类药物对有过敏反应者常很有用。若有严重的或持续性疼痛、高热、呕吐或腹泻,鼓膜肿胀未破者,可作鼓膜切开术,让脓液流出。鼓膜切口可自行愈合。
当慢性中耳炎急性发作时,应用棉签或负压吸引清除外耳道及中耳分泌物,再用醋酸可的松滴耳。严重的急性发作应口服抗生素如羟氨苄青霉素等,或根据感染细菌种类及药敏试验来选择抗生素。
鼓膜穿孔可通过鼓室成形术来修补。若有听骨链破坏亦可同时修复。胆脂瘤应通过外科手术去除。若胆脂瘤未去除,不能修复中耳结构。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饮食注意
肝胆湿热而引起。是耳部一种常见症状。
一、不能吃的食物有:
1、油炸性食物包括:油条、炸串等。
2、辛辣食物包括:辣椒、姜、麻辣烫等。
3、热性补药包括:肉桂、附子、鹿茸等。
4、发物:鱼、虾、蟹、牛肉等。
二、多食有清热消炎作用的新鲜蔬菜,如芹菜、丝瓜、茄子、荠菜、蓬蒿、黄瓜、苦瓜等。
三、注意均衡饮食与生活习惯。减少使用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可能传染感冒的场合,都可以保持鼻、咽及耳咽管的健康,进而防止中耳炎的恶化。
中耳炎病人要保持周遭环境的安宁,不可运动过度,不能吹奏笛子及气球,随时漱口保持口腔卫生,尽量用鼻子呼吸,睡觉侧躺时将病耳朝下,擤鼻涕时不可过猛,并且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鼻道耳咽管畅通,维持中耳的排泄与通气功能。
方1 银菊茶
组成:银花10克,菊花10克。
用法:开水冲泡代茶饮。
功效:清热解毒。
主治:化脓性中耳炎,属肝胆火盛、邪热外侵型,起病较急,耳内疼痛,并见耳鸣,听力障碍,耳内胀闷感,伴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涕流。
方2 白菜薄荷芦根汤
组成:大白菜根3~4个,芦根10克,薄荷3克。
用法:上三味水煎15~30分钟,趁热分2次服下。
功效:辛凉发散,疏风清热。
主治:化脓性中耳炎,属肝胆火盛、邪热外侵型,起病急,耳内疼痛,耳鸣,恶寒发热,头痛,口苦咽干,小便黄赤,大便秘结。
方3 豆豆饭
组成:白扁豆50克,郁李仁15克,黑大豆50克,粳米250克。
用法:将扁豆、黑大豆浸泡,郁李仁去皮研碎,与粳米一起煮至五成熟,过滤,上笼蒸熟,稍温即食。
功效:健脾渗湿。
主治:化脓性中耳炎,属脾虚湿困、上犯耳窍型,耳内流脓,经 年累月,时重时轻,流脓量多而清稀,无明显臭味。
方4 白茯苓粥
组成:白茯苓15克,粳米50克。
用法:白茯苓研细末,与粳米人沙锅内,加水500毫升,煮成稠粥,每日2次,分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健脾渗湿。
主治:化脓性中耳炎,属脾虚湿困、上犯耳窍型,耳内流脓,量多而清稀,缠绵日久,头晕头重,倦怠乏力,纳少腹胀,大便时溏,面色素黄无华。
方5 麻雀肉饼
组成:麻雀5只,猪瘦肉200克,黄酒、生粉适量。
用法:麻雀肉与猪肉共剁成肉泥,加入黄酒、生粉和匀,做成圆饼,置饭面上蒸熟食用。
功效:补肾培元。
主治:化脓性中耳炎,属肾元亏损、邪毒停聚型,耳内流脓、口久不愈,量不甚多,或污秽或成块状,并有臭味,听力减退多较明显。
方6 鸽肉木耳汤
组成:肉鸽1只(约重500克),水发黑木耳100克。
用法:肉鸽宰杀去内脏,加水发黑木耳,放汤炖酥,调味后佐餐用。
功效:补肾培元。
主治:化脓性中耳炎,属肾元亏损、邪毒停聚型,耳内流脓,闩久不愈,量不甚多,或污秽或成块状,头晕神疲,腰膝酸软,遗精滑泄。
感冒鼻塞耳鸣吃什么药 白茯苓粥
配方:白茯苓15克,粳米50克。
制法:白茯苓研细末,与粳米人沙锅内,加水500毫升,煮成稠粥,每日2次,分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本品可健脾渗湿,适用于化脓性中耳炎。
老年人中耳炎应该如何治疗
急性期最好采用正规的药物进行治疗,慢性静止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适当使用下面食疗方:绿豆黄豆羹:绿豆160g,黄豆80g,红糖120g。加适量清水煮烂。适用于肝胆湿热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白茯苓粥:白茯苓15g,粳米50g。白茯苓研细末,与粳米煮成稠粥。适用于脾虚湿困、上犯耳窍型化脓性中耳炎;扁豆山药糜:白术15g,山药18g,白扁豆20g,红糖适量。白术煎汤取汁,与其他煲汤炖烂。适用于脾虚湿困型化脓性中耳炎。
急性者可口服抗生素控制感染。羟氨苄青霉素对任何年龄组的感染都是首选药物,亦可用其他抗生素。肾上腺素类药物可保持咽鼓管通畅,抗组胺类药物对有过敏反应者常很有用。若有严重的或持续性疼痛、高热、呕吐或腹泻,鼓膜肿胀未破者,可作鼓膜切开术,让脓液流出。鼓膜切口可自行愈合。
当慢性中耳炎急性发作时,应用棉签或负压吸引清除外耳道及中耳分泌物,再用醋酸可的松滴耳。严重的急性发作应口服抗生素如羟氨苄青霉素等,或根据感染细菌种类及药敏试验来选择抗生素。
鼓膜穿孔可通过鼓室成形术来修补。若有听骨链破坏亦可同时修复。胆脂瘤应通过外科手术去除。若胆脂瘤未去除,不能修复中耳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