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菇的形态
松菇的形态
子实体散生或群生。菌盖直径 5-20CM。扁半球形至近平展,污白色,具黄褐色至栗褐色平状的纤毛状的鳞片,表面干燥,菌肉白色,肥厚。菌褶白色或稍带乳黄色,较密,弯生,不等长。菌柄较粗壮,长 6-14CM ,粗 2-2.6CM ;菌环以下具栗褐色纤毛状鳞片,内实,基部稍膨大。菌环生于菌柄商埠,丝膜状,上面白色,下面与菌柄同色。孢子呈白色;孢子无色,光滑,款椭圆形至近球形, 6.5-7.5mmx4.5-6.2mm。
鸡腿菇的形态
子实体较大。菌盖呈圆柱形,当开伞后40分钟内边缘菌褶溶化成墨汁状液体,同时菌柄变得细长。菌盖直径3~5cm,高9~11cm,表面褐色至浅褐色,随著菌盖长大而断裂成较大型鳞片。菌肉白色。菌柄白色,圆柱形,较细长,且向下渐粗,长7~25cm,粗1~2cm,光滑。[2]
因其形如鸡腿,肉质似鸡丝而得名,并无鸡肉味。
杏鲍菇的形态
杏鲍菇品种:根据子实体形态特征,国内外的杏鲍菇菌株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保龄球形、棍棒形、鼓槌状形、短柄形和菇盖灰黑色形。其中保龄球形和棍棒形在国内栽培中较为广泛。
杏鲍菇
杏鲍菇菌肉肥厚,质地脆嫩,特别是菌柄组织致密、结实、乳白,可全部食用,且菌柄比菌盖更脆滑、爽口,被称为“平菇王”、“干贝菇”,具有愉快的杏仁香味和如鲍鱼的口感,适合保鲜、加工,深得人们的喜爱。
杏鲍菇的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菌盖宽2-12cm,初呈拱圆形,后逐渐平展,成熟时中央浅凹至漏斗形,表面有丝状光泽,平滑、干燥、细纤维状,幼时盖缘内卷,成熟后呈波浪状或深裂;菌肉白色,具有杏仁味,无乳汁分泌;菌褶延生,密集,略宽,乳白色,边缘及两侧平,有小菌褶;菌柄2-8cm至0.5- 3cm,偏心生或侧生。杏鲍菇属于中低温结实性菌类。子实体发育适宜温度围10-15℃,通常采取室内菌袋层架栽培。栽培主料有棉籽壳、木屑,其他辅料有麸皮、糖、碳酸钙,料:水=1:1.4-1.5。
长根菇形态特征
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菇盖直径25-15 cm,幼时半球形,后期平展,中部微凸起呈脐状,并有深色幅射状皱褶,光滑,湿时微粘,淡褐色或茶褐色至棕黑色。菇肉白色,薄。菌褶白色,弯生,较宽,稍稀,不等长。菇柄近圆柱形,长10-20 cm,直径1-3 cm,色与盖同,近光滑,有纵条纹。
生长发育条件:(1)营养:长根菇是木腐菌可以利用杂木屑、棉子壳、玉米芯等农产品下脚料,同时能从土壤中吸收多种可溶性有机营养和无机营养,包抱土壤微生物的代谢产物。(2)水份:菌丝生长适宜含水量为65%-68%,出菇要求空气相对湿度85%-95%。(3)温度:菌丝生长温度范围12-30℃,最适20-25℃,出菇温度15-28℃,最适才25℃。(4)空气:长根菇生长环境要求空气新鲜,二氧化碳浓度在0.03%以下。(5)光线:菌丝生长完全不需要光线,出菇时要有一定的光线才能促进原基分化和子实体发育。(6)酸碱度:培养基要求微酸性至中性,PH值在5.4-7.2皆可生长。
金针菇的形态
金针菇由营养器官(菌丝体)和繁殖器官(子实体)两大部分组成。
⑴菌丝体由孢子萌发而成, 在人工培养条件下,菌丝通常呈白色绒毛状,有横隔和分枝,很多菌丝聚集在一起便成菌丝体。和其它食用菌不同的是,菌丝长到一定阶段会形成大量的单细胞粉孢子(也叫分生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可萌发成单核菌丝或双核菌丝。有人在实验中发现,金针菇菌丝阶段的粉孢子多少与金针菇的质量有关,粉孢子多的菌株质量都差,菌柄基部颜色较深。
⑵子实体主要功能是产生孢子,繁殖后代。金针菇的子实体由菌盖、菌褶、菌柄三部分组成,多数成束生长,肉质柔软有弹性。菌盖呈球形或呈扁半球形,直径1.5~7厘米,幼时球形,逐渐平展,过分成熟时边缘皱折向上翻卷。菌盖表面有胶质薄层,湿时有粘性,色黄白到黄褐,菌肉白色,中央厚,边缘薄,菌褶白色或象牙色,较稀疏,长短不一,与菌柄离生或弯生。菌柄中央生,中空圆柱状,稍弯曲,长3.5~15厘米,直径0.3~1.5厘米,菌柄基部相连,上部呈肉质(亦有书说菌柄为纤维质、胶质),下部为革质,表面密生黑褐色短绒毛,担孢子生于菌褶子实层上,孢子圆柱形,无色。
金针菇的形态
⑴菌丝体由孢子萌发而成, 在人工培养条件下,菌丝通常呈白色绒毛状,有横隔和分枝,很多菌丝聚集在一起便成菌丝体。和其它食用菌不同的是,菌丝长到一定阶段会形成大量的单细胞粉孢子(也叫分生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可萌发成单核菌 金针菇丝或双核菌丝。有人在试验中发现,金针菇菌丝阶段的粉孢子多少与金针菇的质量有关,粉孢子多的菌株质量都差,菌柄基部颜色较深。
⑵子实体主要功能是产生孢子,繁殖后代。金针菇的子实体由菌盖、菌褶、菌柄三部分组成,多数成束生长,肉质柔软有弹性。菌盖呈球形或呈扁半球形,直径1.5~7厘米,幼时球形,逐渐平展,过分成熟时边缘皱折向上翻卷。菌盖表面有胶质薄层,湿时有粘性,色黄白到黄褐,菌肉白色,中央厚,边缘薄,菌褶白色或象牙色,较稀疏,长短不一,与菌柄离生或弯生。菌柄中央生,中空圆柱状,稍弯曲,长3.5~15厘米,直径0.3~1.5厘米,菌柄基部相连,上部呈肉质(亦有书说菌柄为纤维质、胶质),下部为革质,表面密生黑褐色短绒毛,担孢子生于菌褶子实层上,孢子圆柱形,无色。
松菇和香菇有什么区别
香菇和松菇的简单区别如下,
香菇子实体单生、丛生或群生,子实体中等大至稍大.菌盖直径5-12cm,有时可达20cm,幼时半球形,后呈扁平至稍扁平,表面菱色、浅褐色、深褐色至深肉桂色,中部往往有深色鳞片,而边缘常有污白色毛状或絮状鳞片.菌肉白色,稍厚或厚,细密,具香味.
松菇 分类地位 松茸( Tricholoma Matsutake [S.Ito et Imai] Sing )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口蘑科、口蘑属.
松菇 形态特征 子实体散生或群生.菌盖直径 5-20CM .扁半球形至近平展,污白色,具黄褐色至栗褐色平状的纤毛状的鳞片,表面干燥,菌肉白色,肥厚.菌褶白色或稍带乳黄色,较密,弯生,不等长.菌柄较粗壮,长 6-14CM ,粗 2-2.6CM
平菇的形态
平菇属于四极性异宗结合的食用菌。平菇的生活史与许多高等担子菌相似,由子实体成熟产生担孢子。担孢子从成熟的子实体菌褶里弹射出来,遇到适宜的环境长出芽管,初期多核,很快形成隔膜,每个细胞一个较平坦有序而浓密,无“黄梢”现象,长满数日后易出现老的菌皮,菌皮较紧而硬。[2]
白黄侧耳等广温种:气生菌丝少于前三种,生长平展,无“黄梢”。长满斜面后极易形成菌皮,菌皮 柔软,富有弹性,很难分割。
②子实体。侧耳属各个种子实体的共同形态特征是:菌褶延生,菌柄侧生。从分类学上鉴别不同种的主要依据是寄主、菌盖色泽、发生季节、子实层内的结构和孢子等。
糙皮侧耳和美味侧耳:菌盖直径5~21厘米,灰白色、浅灰色、瓦灰色、青灰色、灰色至深灰色,菌盖边缘较圆整。菌柄较短,长1~3厘米,粗1~2厘米,基部常有绒毛。菌盖和菌柄都较柔软。孢子印白色,有的品种略带藕荷色。子实体常枞生甚至叠生。[3]
佛罗里达侧耳:菌盖直径5~23厘米,白色、乳白色至棕褐色。且色泽随光线的不同而变化。高温和光照较弱时呈白色或乳白色,低温和光照较强时呈棕褐色。枞生或散生。菌柄稍长而细,常基部较细,中上部变粗,内部较实,且富纤维质的表面,孢子印白色。白黄侧耳及其他广温类品种:子实体3~25厘米,多10厘米以上,苍白、浅灰、青灰、灰白色,温度越高,色泽越浅。枞生或散生,从不叠生。有的品种菌柄纤维质程度较高。低温下形成的子实体色深组织致密,耐运输。
凤尾菇:子实体大型,8~25厘米,多10厘米以上,菌盖棕褐色,上常有放射状细纹,成熟时边缘呈波状弯曲,菌肉白色、柔软而细嫩,菌盖厚,常可达1.8厘米甚至更多。枞生或散生,或单生。菌柄短粗且柔软,一般长1.5~4.0厘米,粗1~1.8厘米。
长根菇的形态
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菌盖直径2.5~15cm,半球形至平展,中部微凸起,呈脐状,并有辐射状皱纹,光滑,湿时微粘,淡褐色、茶褐色、暗褐色。菌肉白色,薄。菌褶白色,离生或贴生较厚,稀疏排列,不等长。菌柄近柱状,长5~18cm,粗0.3~1.1cm,浅褐色,近光滑,有纵条纹,常见扭转,表皮脆骨质,肉部纤维质且松软,基部稍膨大且延生成假根。孢子印白色;孢子无色,光滑,近卵圆形至宽椭圆形,有明显芽孔, 12~18μm X 9~15μm。囊状体近梭形, 75~175μm X 10~29μm。褶缘囊状体与上同。
冬菇的原形态
菌盖肉质,宽2-7cm。扁半球形,后渐平展,往往不正形;盖面湿时甚粘,淡黄褐色或黄褐色,中部深肉桂色,边缘乳黄色,无毛,平滑;盖缘初时内卷,后波状或上翘。菌肉较厚,白色或稍带黄色,味美。菌褶弯生,密至稍稀,幅宽,不等长,白色至乳白色或稍带黄色。菌柄长5-8cm,粗5-8mm,圆柱形,韧,表皮脆骨质,内部纤维质,松软基部往往伸长似假根并紧靠一起,顶部黄色,向下有密的黄褐色至深黑褐色短绒毛。孢子印白色。囊状体少,散生,梭形至棒状,(40-55)μm×(10-12)μ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