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初生儿黄疸的分类

初生儿黄疸的分类

生理性黄疸

宝宝出生后一切正常。可是2-3天后,宝宝的脸却慢慢变黄了,而且有越来越黄的趋势。这就是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生理性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但10天之内即可消退,而且不需要治疗即可自愈。但如果黄疸持续的时间过长,而且有逐渐加深的迹象,或消退之后有再次复发,即为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黄疸会逐渐消退,平时在家里多晒太阳,可以适量喝点葡萄糖水,一般在一周到半个月的时间黄疸就会退尽。

病理性黄疸

但是有一种特殊情况,是病理性黄疸。这个就不容忽视了,要马上去医院退黄。否则后果会很严重。病理性黄疸出现的时间比较早,一般足月儿出生后24小时内就会发生黄染‘早产儿出生后48小时内会出现。黄疸的程度大多比较炎症,血清胆红素超过同日龄正常儿平均值,或每日上升超过85.5μmol/L(5mg/dl)。病情法阵的比较快,一天之内,黄染的程度会加深很多。而且病理性黄疸持续的时间比较差,足月儿会持续黄染2周以上,早产儿甚至超过3周时间,有的患儿在黄疸消退后又再次出现。病理性黄疸诱发的原因可能会涉及胆汁排泄障碍,如新生儿肝炎、先天性代谢性缺陷病、胆管阻塞等比较严重的疾病。

新生儿黄疸一个多星期了还没消退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一般是在新生儿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的时候达到高峰值,7-10天就会消退,早产儿可能要到第三周才会消退。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通常是由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的,如果孩子不是早产儿,且黄疸超过半个月还没有好转的倾向,家长要考虑是病理性黄疸,最好是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听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母体遭受湿热侵袭会累及腹中胎儿,致使胎儿出生后出现黄疸,所以妊娠期间,母体要特别注意饮食,忌生冷、酒精及辛辣食物。

新生儿黄疸的分类及正常值

新生儿黄疸分类

生理性黄疸

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的代谢特点,约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其特点为: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但最迟不超过2周。(早产儿黄疸多于生后3~5天出现,5~7天达高峰,7~9天消退,最迟延迟到3~4周)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小于85μmol/L(5mg/dl)。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1)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

(2)血清胆红素足月儿》221μmol/L(12.9mg/dl)、早产儿》257μmol/L(15mg/dl),或每日上升》85μmol/L(5mg/dl)

(3)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

(4)黄疸退而复现

(5)血清结合胆红素》34μmol/L(2mg/dl)。

若具备上述任何一项均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正常值

足月儿《221μmol/L(12.9mg/dl) 和早产儿小于257μmol/L(15mg/dl)

有资料表明:亚洲足月儿生理性黄疸的血清胆红素值高于西方足月儿;也有小早产儿血清胆红素《171μmol/L(10mg/dl)即可诱发胆红素脑病的报道。需注意,生理性黄疸始终是一个除外性诊断,必须排除引起病理性黄疸的各种原因后方可确定。

宝宝黄疸多久消退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症状之一,尤其是早期新生儿,它可以是新生儿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症状,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表现,一般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足月儿他的黄疸持续时间不超过两周,病理性黄疸他的时间可能会延长,早产儿他的时间是不超过四周,如果是黄疸持续的时间太长了,一般要明确病因,或者是黄疸程度比较重,进展比较快,有可能合并病理因素,黄疸如果没有及时的干预治疗,持续的时间会更长,所以一般黄疸首先明确是生理性黄疸还是病理性黄疸,如果是黄疸持续时间足月儿超过两周,早产儿超过四周,建议还是及时去医院做一些相关检查,必要时进行相对应的治疗。

新生儿黄疸分类

1)正常的(生理性黄疸):在新生儿出生后2~3天出现,轻者呈浅黄色局限于面颈部,或波及躯干,眼睛亦可黄染,2~3日后消退,至第5~6日皮色恢复正常,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点。生理性黄疸通常除了皮肤、眼睛发黄外,宝宝没有其他不适症状,偶尔会出现吃奶稍差的情况。再次强调,60%-70%的新生儿黄疸都是生理性的,可以自行消退的,孩子家长无须过分担心;

2)不正常的(病理性黄疸):通常出现得更早,在婴儿出生24小时内就会出现,并且先头后足可遍及全身染黄,呕吐物及脑脊液等也能黄染,时间长达2~3周仍不见好转,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重复出现。病理性黄疸常伴随病理的症状,如孩子精神差、不愿意吃奶,甚至有一些原发病的表现。病理性黄疸会对孩子的听力、神经系统等产生影响,需要父母和医护人员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治疗。

黄疸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宝宝出现的新生儿黄疸分为2种,一种是病理性黄疸,一种是生理性黄疸。约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都会出现生理性黄疸,属于正常现象,足月儿在生后2~3天会出现,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最迟也不会超过2周。而病理性黄疸是指超出正常黄疸值范围的新生儿黄疸,通常在出生后第一天就出现黄疸,持续的时间较长。

新生儿为什么会得黄疸

概括来说新生儿黄疸通常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的代谢特点引起的,宝宝刚出生时,肝脏肝能还不够完善,无法排除体内的一些物质而形成的。

新生儿黄疸症状及表现 新生儿黄疸期多久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症状之一,它可以是新生儿正常发育过程中的一个表现,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外在体现,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如果是生理性黄疸,黄疸一般是生后两到三天出现,四到五天达到高峰期,然后十天左右消退,一般持续时间是不超过两周的,这是足月儿黄疸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是早产儿,一般黄疸出现时间可能会更早一些,持续时间会更长一些,一般早产儿的黄疸可能持续三到四周,一般是不超过四周。如果新生儿是一个足月儿,他黄疸时间超过两周了,持续时间太长,建议还是及时去医院,去明确一下他是不是属于病理状态,如果是病理状态要及时地干预治疗。

宝宝黄疸可以吃鱼肝油吗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特别是早期新生儿。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是不需要干预的。如果是病理性黄疸那是需要治疗的,一般我们所说的鱼肝油就是维生素D一般是坐月儿的宝宝,建议生后两周开始补充维生素D,因为这个维生素D补充是有助于宝宝的骨骼发育,促进钙吸收。黄疸和维生素D之间没有明显的联系。所以新生儿黄疸是可以吃鱼肝油的。

新生儿得了黄疸还能吃茵栀黄吗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尤其是早期新生儿,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是因为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特点导致胆红素升高,但是一般黄疸的程度不会很重,然后升到一定程度会自行消退,这时候是不需要干预治疗的,如果黄疸升得比较高,有可能会进展成病理性黄疸,一般可能是需要药物进行干预治疗。 茵栀黄是新生儿黄疸治疗最常见的中成药之一,茵栀黄它主要是对于湿热证型的热象的黄疸的治疗效果是可以的,如果是有黄疸偏高,需要吃茵栀黄,一般需要对小孩子进行评估,需要进行辨证分析,分型的评估,如果是属于湿热型的黄疸,是可以吃茵栀黄的,如果是属于寒象的黄疸,不建议吃茵栀黄,因为茵栀黄里面含有一些清热利大便的药物,如果是寒象,这些药物有可能会加重肠胃功能的损伤,会导致宝宝的大便明显的偏稀,甚至出现腹泻的情况,所以新生儿黄疸要根据他的情况来看,一般属于热性的黄疸是可以吃茵栀黄。"

新生儿有黄疸能吃鱼肝油吗

新生儿黄疸是可以吃鱼肝油的,吃鱼肝油补充维生素,增加钙的吸收。对黄疸没有影响。

鱼肝油是防止和治疗人软骨病、夜盲症、眼干燥症、肺结核和儿童期不可缺少的物质。同时,鱼肝油中还含有一定数量的维生素D1和一定量的维生素B1、B2。在日常生活中,适当地吃鱼肝油对人的身体有好处。新生儿黄疸其发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而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所致。临床上表现为巩膜、黏膜、皮肤及其他组织被染成黄色。宝宝出现的新生儿黄疸分为2种,一种是病理性黄疸,一种是生理性黄疸。约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都会出现生理性黄疸,属于正常现象,足月儿在生后2~3天会出现,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最迟也不会超过2周。而病理性黄疸是指超出正常黄疸值范围的新生儿黄疸,通常在出生后第一天就出现黄疸,持续的时间较长。

婴儿黄疸的症状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类型不同,新生儿黄疸的症状也有所不同。

生理性新生儿黄疸症状表现为:

新生儿在出生后第2~3天出现皮肤、白眼球和口腔黏膜发黄,有轻有重。一般在脸部和前胸较明显,但手心和脚心不黄。第4~6天最明显,足月儿在出生后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持续到第3周。在此期间,小儿一般情况良好,无其他不适表现。

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是一种正常现象,但家长也要注意密切观察。一般来说,生理性黄疸黄疸比较轻,血中胆红素浓度较低,不会影响小儿智力。

病理性黄疸症状表现为:

小儿黄疸可能发生在生后24小时以内,或持久不退,或消退后又出现黄疸,或黄疸进行性加重。

病理性新生儿黄疸还会引起其他疾病的表现,比如核黄疸。发生时,小儿黄疸明显加重,开始表现为嗜睡,吸奶无力或呛奶,肌张力减退。如治疗不及时随后可出现呻吟、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严重症状。部分患儿死于呼吸衰竭,存活的患儿常有智力障碍、脑性瘫痪等后遗症。

以上就是新生儿黄疸症状的介绍,要注意的是在新生儿出现黄疸时,家长可以喂葡萄糖水帮助退黄。黄疸较重时,应及时将患儿送往医院治疗,防止核黄疸的发生,避免影响小儿的智力发育。

新生儿黄疸吃茵栀黄有用吗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是因为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特点导致胆红素升高,但是一般黄疸的程度不会很重,然后升到一定程度会自行消退,这时候是不需要干预治疗的,如果黄疸升得比较高,有可能会进展成病理性黄疸,一般可能是需要药物进行干预治疗。

茵栀黄是新生儿黄疸治疗最常见的中成药之一,如果是有黄疸偏高,需要吃茵栀黄,一般需要对小孩子进行评估,需要进行辨证分析,分型的评估,如果是属于湿热型的黄疸,是可以吃茵栀黄的,如果是属于寒象的黄疸,不建议吃茵栀黄,因为茵栀黄里面含有一些清热利大便的药物,如果是寒象,这些药物有可能会加重肠胃功能的损伤,会导致宝宝的大便明显的偏稀,甚至出现腹泻的情况,所以新生儿黄疸要根据他的情况来看。

新生儿黄疸指数这些专业知识你明白吗

一、新生儿黄疸指数

新生儿在出生后不久,一般都会染上黄疸,这是因为在未出生前,所有的新陈代谢都是由妈妈帮着完成,等一旦脱离母体,就需要自己排除体内的产生的废物,特别是需要把一种叫做胆红素的废弃物排出体外,如果胆红素在体内积累过多或根本无法排出体外就会引起黄疸,所以胆红素和黄疸有密切的关系,黄疸的指数就代表着胆红素的浓度,如果胆红素的浓度在10mg/dl,那么,就代表黄疸指数为10。

二、婴儿黄疸指数

新生儿黄疸指数是和新生儿黄疸分类不同二不同的;一般将新生儿黄疸分为:新生儿生理性黄疸和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都会几天就会下去,所以是正常的情况;如果超出生理性黄疸的范围就很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黄疸,这个也就是病理性黄疸,这个时候,妈妈们一定要即使给新生儿做检查,以免造成更多损失,那么下面就根据这两种新生儿黄疸的类别分别列举一下新生儿黄疸指数,请妈妈们作为参考!

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指数:

通常新生儿在出生两天后,就可以用肉眼看出皮肤有点黄,在3~5天到达高峰,7~10天多半就会消失,这时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一般不超过15mg/dL就属正常范围。

三、新生儿黄疸正常值

足月出生宝宝的黄疸正常值与早产儿又有所不同。通常,足月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12.9毫克/100毫升,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2.9毫克。早产儿的黄疸正常值15毫克/100毫升血液,也就是100毫升的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低于15毫克。

当宝宝的黄疸值超过12.9mg/dl或新生儿黄疸指数上升过快时(每日上升超过5mh/dl),或黄疸持续时间超过足月儿在14天内消退,早产儿在4周内消退这个时间,或者黄疸退而复现。就表示新生儿黄疸不健康,可能患了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黄疸有几种情况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症状之一,尤其是早期新生儿,它可以是新生儿正常发育过程中出现的症状,也可以是某些疾病的表现,新生儿黄疸在新生儿是比较常见的,足月儿约有80%肉眼可观察到黄疸。

黄疸分类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如果是病理性黄疸,它又有不同的分类,根据胆红素升高的特点不同,分为高直接胆红素血症和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如果是生理性黄疸是不需要干预的,如果是病理性黄疸要明确它的黄疸的分类,是属于哪一种,一般如果是病理性黄疸,是要及时干预治疗的,如果没有治疗,黄疸严重的升高,可能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后遗症。

新生儿黄疸病严重吗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一般足月新生儿在出生后2-5天出现,一般2周内会退完,早产儿可延迟到3-4周内消退

相关推荐

新生儿黄疸正常值是多少 新生儿黄疸严重吗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的孩子除了皮肤黄染外,在食欲和精神方面都没有多大影响,而且一般在一个月内症状就会自动消除。病理性黄疸的孩子不但有皮肤变化,通常还又哭又闹又拒奶,这种情况下家长必须尽快带孩子到医院接受治疗,否则可能会引发核黄疸,后果非常严重。

新生儿的黄疸指数是多少

新生儿黄疸指数的正常范围值:足月宝宝黄疸正常值:胆红素低于12.9mg/dl;早产宝宝黄疸正常值:胆红素低于15mg/dl;就是说,一百毫升的血液中,胆红素的水平低于12.9毫克即为正常。新生儿的黄疸是指:宝宝从生出来脐带结扎到出生的28天内,由于宝宝体内的胆红素的聚集而出现的黄疸,其中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的黄疸。宝宝出现黄疸的情况非常普遍,只要是在正常范围值内,就是生理性的黄疸,一般在出生的两三天出现轻微的症状,在四五天的时候达到黄疸期的高峰,大概在一周内就会自行消退,由于早产宝宝的发育相对

新生儿黄疸怎么办

01首先,新妈妈们要知道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不要盲目的给小家伙们用药,这要在医生的检查后才能确定要怎样来给宝宝们治疗。 02新生儿的生理性黄疸一般是在出生后的两到三天开始的,四到五天的时候会稍有加重,两周之后会自行消退。如果是生理性黄疸,新妈妈们是不用担心的,只要细心的做好新生儿的护理就可以啦。 03新生儿的病理性黄疸比生理性黄疸要严重。病理性黄疸的引起也是有多方面的,如,溶血性黄疸、感染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母乳性黄疸等,这时候也要因病制宜,大多数采用的有光照疗法,换血疗法等。

新生儿黄疸的处理方法

1.光照疗法 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将新生儿卧于光疗箱中,双眼用黑色眼罩保护,以免损伤视网膜,会阴、肛门部用尿布遮盖,其余均裸露。用单面光或双面光照射,持续2~48小时(一般不超过4天),胆红素下降到7毫克/分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疗。 2.换血疗法 换血能有效地降低胆红素,换出已致敏的红细胞和减轻贫血。但换血需要一定的条件,亦可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故应严格掌握指征。 3.药物治疗 供应白蛋白,纠正代谢性酸中毒,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静脉使用免疫球蛋白。 新生儿黄疸吃什么药好 大部分刚出生的

宝宝黄疸多少正常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之一,它可以是新生儿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症状,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表现,一般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就是一个正常的现象,一般正常的生理性黄疸,它根据日龄不一样,它的正常范围是不一样的,一般生后二十四小时内黄疸是不超过6毫克每分升,如果是四十八小时以内是不超过9的,七十二小时内不超过12,七十二小时以后,大于三天以后是不超过15的,如果是黄疸进展快,它的值偏高,这时候要警惕是不是病理性黄疸,如果是值偏高还是建议去新生儿科,由新生儿科医生根据宝宝情况明确一下他的具体

怎么判断新生儿黄疸退了

若孩子一出生即有黄疸,并且迅速加深,但口唇粘膜却很苍白,呼吸心跳都特别急促,这是由于母子血液不合而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需急速送医院抢救。生后一周或数周后出现黄疸,进行性或间歇性加深,伴有发热,面色青灰,不吃奶、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可能身体某一部分有细菌感染,得了新生儿败血症。 初生时无黄疸,生后1—2周或更长一些时间出现黄疸,进行性加深,吃奶尚好,如初生几天大便还呈淡黄,但随着黄疸的加深,粪便逐渐变为白色呈陶土样,这是一种阻塞性黄疸。需送医院详细检查,可能有先天性胆道闭锁。 若新生儿黄疸很深且持续不退,

我们该如何治疗新生儿黄疸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新生儿疾病,新生家长们对此应有所了解。新生儿黄疸分为哪几类?新生儿黄疸如何治疗?下面小编就来详细解答这些问题。 一、新生儿黄疸有哪几种分类? 1.生理性黄疸: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特点,新生儿生后无论是足月儿还是早产儿大部分(60-80%)于生后2--5天在眼白(巩膜)面部及躯干皮肤,可见轻度黄染,患儿体温正常,食奶好。足月儿于生后10--14天黄染消退,早产后可延迟至3--4周消退。目前血清胆红素早产儿15mg/dl。 (3)血清总胆红素,每天升高>5mg/dl。 (4)黄疸

新生儿黄疸不治疗可以吗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现象之一,特别是早期新生儿,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是不需要干预治疗的,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 如果是病理性黄疸,那肯定是要积极治疗,因为黄疸是新生儿宝宝的一个疾病表现,如果是黄疸没有及时干预,黄疸持续上升,如果是以间接胆红素明显升高,超过二十以上了,血里面黄疸明显升高,有可能会进到脑子里面去,比较严重的后遗症就是胆红素脑病,胆红素脑病如果形成了核黄疸,是有后遗症的,有可能会形成脑瘫,重者甚至危及到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如果是直接胆红素明显升高,有可能是肝胆

新生儿黄疸晒太阳姿势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症状之一,特别是早期的新生儿,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大概足月儿约有80%左右会出现肉眼可以观察到的黄疸,一般如果是生理性黄疸是不需要干预的,如果是宝宝的黄疸进展会比较快,在高峰期,一般正常足月大概四到五天达到高峰期,家长可以适当地晒晒太阳,晒太阳有助于他的皮肤黄疸的减轻。 一般晒太阳,是要求裸露皮肤,直接照射太阳,不能够隔着玻璃,所以一般照太阳选择合适的时机,外面的气温适合,没有很大的风,还有就是太阳不是很烈的时候,可以抱宝宝出去晒晒太阳,一般可以晒晒屁股和后背

黄疸停母乳得不偿失

新生儿黄疸分母乳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而母乳性黄疸跟母乳确实有一定的关系。研究显示,母乳中有些成分会导致黄疸代谢比较慢,所以喂母乳的孩子相对于非母乳喂养的孩子黄疸消退慢一点。目前绝大部分专家认为,母乳性黄疸不会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也就是说因母乳性黄疸增高了胆红素,不会对婴儿脑部造成损害。为慎重起见,在婴儿出现黄疸后可停喂母乳两天,等黄疸明显消退后再继续母乳喂养。 一个健康妈妈可提供足月儿正常生长到6个月所需要的营养素、能量、液体量,所以母乳是初生婴儿最理想的食物。研究发现,母乳尤其是初乳含有丰富的抗感染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