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脑死亡的诊断标准
儿童脑死亡的诊断标准
儿童脑死亡诊断更应慎重,可参考以下几条:
(1)昏迷和呼吸停止同时存在。
(2)脑干反射全部消失,瞳孔散大固定,眼球固定,呼吸活动完全停止。
(3)以上检查结果恒定无变化。
什么是脑死亡
脑死亡是指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丧失的不可逆转的状态。脑死亡有别于"植物人","植物人"脑干功能存在,昏迷只是由于大脑皮层受到严重损害或处于突然抑制状态,病人可以有 自主呼吸、心跳和脑干反应,而脑死亡则无自主呼吸,是永久、不可逆性的。
不少国家过去一直把"心跳停止"和"呼吸消失"作为死亡的标准。但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病人的心跳、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都可以通过一系列药物和先进设备加以逆转或长期维持。但是如果脑干发生结构性破坏,无论采取何种医疗手段均无法挽救患者生命。因此,与心脏死亡相比,脑死亡显得更为科学,标准更可靠。
自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死亡定义审查特别委员会提出脑死亡判断指标以来,世界上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陆续建立了脑死亡标准,一些国家还制订了相应的脑死亡法,但也有国家采用的是脑死亡和心脏死亡标准并存方式。
由于人工呼吸器能在病人全身其他器官都已衰竭的情况下,继续长时期地维持心肺功能,致使法学界和社会各界广泛接受这样的观点,即病人死亡的标志是起整合作用的脑功能,特别是脑干功能的全部停止.医生若要宣布病人脑死亡,必须要有引起大脑损伤的结构
何为脑死亡性或代谢性病因的证据,而且要排除排除一切可逆性昏迷的原因,如急性中毒(一氧化碳中毒、镇静安眠药、麻醉药、精神药物、肌肉松弛剂等)、低温(肛温32℃)、严重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代谢及内分泌障碍(如肝性脑病、尿毒症脑病、非酮性高血糖脑病)及休克等。
儿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要了解儿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首先我们了解下儿童高血压的症状。儿童高血压早期往往没有自觉症状,当血压上升显著时,孩子会出现头痛恶心、头晕眼花甚至呕吐的症状。婴幼儿不会说话,则表现为烦躁哭闹、尖声哭叫等。儿童血压过高会影响发育,严重者出现偏瘫、视力受损、心脑肾受损,甚至出现心衰、尿毒症等,严重危害生命健康。
儿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到现在还没有统一标准,但一定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确诊:1、确诊高血压数值;2、确定高血压的病因;3、明确靶器官损害程度。
儿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具体数值方面,通常认为高于该年龄组血压百分位数值,或高于平均值加二个标准差。如新生儿大于90/60,婴幼儿大于100/60,学龄前儿童大于110/70,学龄期儿童大于110/ 80,数次测量均数值一致的话,即可诊断为儿童高血压。
儿童高血压严重危害患儿的健康,要引起足够重视。儿童应每年检查一次血压,早发现才能做到早治疗。同时要注意从小培养儿童健康生活习惯。
儿童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主要就是上述几点,当儿童有疑似儿童高血压的症状时,家长要尽快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脑死亡的法律地位
脑死亡不仅在医学界得到公认,而且许多国家为之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标准,已获得法律认可。
从国际上脑死亡的立法情况看,脑死亡的法律地位主要有以下3种形态:
1、国家制定有关脑死亡的法律,直接以立法形式承认脑死亡为宣布死亡的依据,如芬兰、美国、德国、罗马尼亚、印度等10多个国家;
2、国家虽没有制定正式的法律条文承认脑死亡,但在临床实践中已承认脑死亡状态,并以之作为宣布死亡的依据,如比利时、新西兰、韩国、泰国等数十个国家;
3、脑死亡的概念为医学界接受,但由于缺乏法律对脑死亡的承认,医生缺乏依据脑死亡宣布个体死亡的法律依据。
确立脑死亡作为死亡标准的社会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1.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减少患者家属与社会的治疗压力。我们活在一个现实的社会中,资源总是有限的。抢救脑死亡者的医疗资源消耗要比医治普通患者的医疗资源消耗多得多。毫无疑问,脑死亡标准的确立能减少相当数量的医疗花费。确认脑死亡观念和实施脑死亡法,可以适时终止无效的医疗救治,减少无意义的卫生资源消耗,合理使用有限资源。
2.为器官移植开辟广泛的前景。如果在法律上承认脑死亡为人的死亡,那么,医生就可以摘除脑死亡患者的心脏等主要器官,用于器官移植的目的。虽然随着人类医学的进步,器官移植手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心脏器官的特殊性,体内移植医学还不能将从心脏死亡患者体内摘除的心脏器官用于移植受体。如果承认脑死亡,实际上就大大提前了确立死亡的阶段,将心脏仍然可能处于跳动状态的脑死患者宣布为死亡,从而可以摘除跳动的心脏进行移植,而且,包括眼角膜在内的其他器官的存活和新鲜状态也将大大改善。可以说,脑死亡标准的确立,将为器官移植开辟广泛的前景。
3.减轻了患者家属等待和无望的痛苦,让患者“死”得有尊严。死亡是我们所有人都必定要经历的,如何看待死亡其实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生命。要理解死亡,先得认识生命。生命的可贵就在于只有一次,在价值上,所有的个体生命都同样的宝贵和无价。
脑死亡还有救吗
1深昏迷,对任何刺激无反应。
2自主呼吸停止。
3脑干反射全部消失。
4阿托品实验阴性。
5脑电图呈等电位。上述标准中1-3项为必备条件,且在严密观察和反复监测下判定(至少持续24小时),并排除中枢抑制药、肌肉松弛剂、毒物和低温因素的影响。
脑死亡概念和诊断标准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国家,关于死亡的概念及判定死亡的标准是有差别的。中国社会一般的死亡概念是:一个人只要心跳完全停止,自主呼吸消失,就算是死亡,即“心死亡”。这一概念一直指导着我国传统的医疗和法律。
然而在当代医疗技术的条件下,呼吸机可以人为地引起呼吸动作,按摩和药物可以刺激心脏恢复跳动。1959年,法国学者莫拉雷(P. Mollaret)和古隆(M. Goulon)在第23届国际神经学会上首次提出“昏迷过度”(Le Coma Dépassé)的概念,同时报道了存在这种病理状态的23个病例。他们的报告提示:凡是被诊断为昏迷过度者,苏醒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根据对这23名不符合传统死亡概念的深度昏迷者的临床研究,1966年国际医学界正式提出“脑死亡”(brain death)的概念。主宰人体的脑神经细胞是一类高度分化的终末细胞(或称固定型细胞,permanent cell),死亡后恢复和再生的可能性极小。当脑神经细胞的死亡数量达到或超过一定极限时,人的感知、思维、意识以及自主活动和基本生命中枢的功能将永久丧失。脑神经细胞的这种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特性,构成了将脑死亡作为人类死亡诊断依据的科学基础。
儿童脓毒症诊断标准
(1)全身情况:发热(>38.3℃)或低体温(<36℃);心率增快(>90次/分)或>年龄正常值之上2标准差;呼吸增快(>30次/分);意识改变;明显水肿或液体正平衡>20 ml/kg,持续时间超过24h;高血糖症(血糖>7.7mmol/L)而无糖尿病史。
(2)炎症指标:白细胞增多(>12×109/L或白细胞减少(<4×109/L)或白细胞正常但不成熟细胞>10%;血浆C反应蛋白>正常值2个标准差;血浆降钙素原>正常值2个标准差。
(3)血流动力学指标:低血压(收缩压<90 mmHg,平均动脉压<70 mmHg或成人收缩压下降>40 mmHg,或低于年龄正常值之下2个标准差);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70%;心脏指数(CI)>3.5 L/min/m2。
(4)器官功能障碍参数:氧合指数(PaO2/FiO2)<300;急性少尿(尿量<0.5 ml/kg/h);肌酐增加≥44.2μmol/L;凝血功能异常(国际标准化比值>1.5或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60s);肠麻痹:肠鸣音消失;血小板减少(<100×109/L);高胆红素血症(总胆红素>70mmol/L)。
(5)组织灌注参数: 高乳酸血症(>3 mmol/L);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或皮肤出现花斑。
心脏停止跳动后多久脑死亡
现在临床诊断死亡的标准就是脑死亡,脑死亡是指以脑干或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地丧失了功能,表现为有心跳但无自主呼吸,脑功能永久性、不可逆性的丧失。
你说的情况,不能判断是否有了脑死亡。应该结合病人的体征、进行一些检查,例如观察病人是否深昏迷,对任何刺激看有无反应,自主呼吸是否停止,脑干反射是否全部消失等来判断。您好,脑死亡后心脏跳动属于植物生存状态,少数病人通过治疗会恢复的。
建议患者保守治疗,用营养脑细胞及活血的药物治疗,用高压氧改善脑部循环,亲情呼唤、讲话来唤醒病人。
什么是脑死亡?“脑死亡”意味着什么
问:“脑死亡”跟死亡一样吗?
“是的。许多人认为死亡发生在心脏停止跳动和肺部呼吸停止时,但目前的医疗设备能代替人脑支持这些功能,”塔威尔说。
问:临床中,医生使用怎样的标准判断病人的死亡?
“没有设备维持,大多数人都会死亡,所以没必要为死亡的标准做出评估,”卡普伦说。
“通常情况下,脑死亡由某种毁灭性的神经损伤引起,”塔威尔说。“这种损伤有许多不同的形式。包括创伤性脑损伤,由血管破裂导致的大脑中风,或者心脏停止跳动时,大脑长时间缺乏存活所需要的氧气和其他营养物质。
问:如果一个人仍维持着生命体征,是否意味着他一定还活着?
“爱他的人可能很难理解,如果一个人已经死亡为何他仍有温暖的触感,而且他的胸脯还在上下起伏进行着呼吸,”塔威尔说。
“他们听到的说法有很多:比如‘跟死差不多’,‘也许已经死了’,‘有点像死了’;但没有人告诉他们‘已经死亡’,”卡普伦说。
他与塔威尔都不喜欢用“维持生命”来形容那些为脑死亡病人维持血液流动和呼吸的呼吸机和其他设备。“我更喜欢把它说成‘器官维持’,”塔威尔说。“我觉得‘维持生命’的说法有点自欺欺人。”
问:医生如何判断病人脑死亡而不是陷入昏迷或还活着?
医生和护士每小时至少一次测试脑损伤患者的某些反应,塔威尔说。他们能否说话?眼球是否移动?
脑干反射往往是最后消失的,他说。这些反应包括光照时的瞳孔扩张,声带搔痒时的咳嗽或呕吐。
当病人没有明显的脑功能或脑干反射,并当其他可以模仿脑死亡的因素(如药物或低血压)已被排除,我们会“走向他们的家人”并解释现在需要做一个正式的脑死亡评估,塔威尔说。
问:医生如何确定患者脑死亡?
一个正式的脑死亡评估大约需要20分钟,塔威尔说。
首先,医生会检查看病人是否对疼痛的刺激有所反应,例如皮肤上的疼痛刺激。然后,医生会确定脑干反射是否已经消失。最后,医生将断开病人的呼吸器,并检查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水平是否上升。如果这三个结果都不存在,另一名医生会来宣布脑死亡,塔威尔说。
(在2013年欧洲麻醉学协会的年度会议上,与会者呼吁制定关于脑死亡标准的国际协议,如需要多少医生一致同意诊断结果方可生效,需要对哪些和多少反射进行检查。)
问:病人脑死亡后为何还要用设备维持生命?
当医生宣布脑死亡时,他们必须清楚地告诉病人的亲人,这些仪器设备不久将会停止,卡普伦说。生命支持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以便外地的亲友可以有机会向病人做最后的告别。
如果家人同意捐献病人的器官,这些设备可能用来在器官被摘除之前保持它们的活性。
问:一个被宣布脑死亡的人能否复活?
脑死亡就是死亡,言简意赅。
什么是脑死亡
是指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丧失的不可逆转的状态。脑死亡有别于"植物人","植物人"脑干功能存在,昏迷只是由于大脑皮层受到严重损害或处于突然抑制状态,病人可以有 自主呼吸、心跳和脑干反应,而脑死亡则无自主呼吸,是永久、不可逆性的。
不少国家过去一直把"心跳停止"和"呼吸消失"作为死亡的标准。但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病人的心跳、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都可以通过一系列药物和先进设备加以逆转或长期维持。但是如果脑干发生结构性破坏,无论采取何种医疗手段均无法挽救患者生命。因此,与心脏死亡相比,脑死亡显得更为科学,标准更可靠。
自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死亡定义审查特别委员会提出脑死亡判断指标以来,世界上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陆续建立了脑死亡标准,一些国家还制订了相应的脑死亡法,但也有国家采用的是脑死亡和心脏死亡标准并存方式。
由于人工呼吸器能在病人全身其他器官都已衰竭的情况下,继续长时期地维持心肺功能,致使法学界和社会各界广泛接受这样的观点,即病人死亡的标志是起整合作用的脑功能,特别是脑干功能的全部停止.医生若要宣布病人脑死亡,必须要有引起大脑损伤的结构 何为脑死亡性或代谢性病因的证据,而且要排除排除一切可逆性昏迷的原因,如急性中毒(一氧化碳中毒、镇静安眠药、麻醉药、精神药物、肌肉松弛剂等)、低温(肛温32℃)、严重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代谢及内分泌障碍(如肝性脑病、尿毒症脑病、非酮性高血糖脑病)及休克等。
是指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丧失的不可逆转的状态。脑死亡有别于"植物人","植物人"脑干功能存在,昏迷只是由于大脑皮层受到严重损害或处于突然抑制状态,病人可以有 自主呼吸、心跳和脑干反应,而脑死亡则无自主呼吸,是永久、不可逆性的。
不少国家过去一直把"心跳停止"和"呼吸消失"作为死亡的标准。但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病人的心跳、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都可以通过一系列药物和先进设备加以逆转或长期维持。但是如果脑干发生结构性破坏,无论采取何种医疗手段均无法挽救患者生命。因此,与心脏死亡相比,脑死亡显得更为科学,标准更可靠。
自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死亡定义审查特别委员会提出脑死亡判断指标以来,世界上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陆续建立了脑死亡标准,一些国家还制订了相应的脑死亡法,但也有国家采用的是脑死亡和心脏死亡标准并存方式。
由于人工呼吸器能在病人全身其他器官都已衰竭的情况下,继续长时期地维持心肺功能,致使法学界和社会各界广泛接受这样的观点,即病人死亡的标志是起整合作用的脑功能,特别是脑干功能的全部停止.医生若要宣布病人脑死亡,必须要有引起大脑损伤的结构 何为脑死亡性或代谢性病因的证据,而且要排除排除一切可逆性昏迷的原因,如急性中毒(一氧化碳中毒、镇静安眠药、麻醉药、精神药物、肌肉松弛剂等)、低温(肛温32℃)、严重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代谢及内分泌障碍(如肝性脑病、尿毒症脑病、非酮性高血糖脑病)及休克等。
脑死亡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哈佛标准
在1968年在第22届世界医学大会上,美国哈佛医学院脑死亡定义审查特别委员会提出了“脑功能不可逆性丧失”作为新的死亡标准,并制定了世界上第一个脑死亡诊断标准:
1、不可逆的深度昏迷;
2、自发呼吸停止;
3、脑干反射消失;
4、脑电波消失(平坦)。
凡符合以上标准,并在24小时或72小时内反复测试,多次检查,结果无变化,即可宣告死亡。但需排除体温过低(<32.2℃)或刚服用过巴比妥类及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两种情况。
国际组织标准
由世界卫生组织建立的国际医学科学组织委员会规定死亡标准为:
1、对环境失去一切反应;
2、完全没有反射和肌张力;
3、停止自主呼吸;
4、动脉压陡降;
5、脑电图平直。
其基本内容是哈佛标准。
中国标准
脑死亡是包括脑干在内的全脑功能丧失的不可逆转的状态。
先决条件包括:昏迷原因明确,排除各种原因的可逆性昏迷。
诊断标准:深昏迷,脑干反射全部消失,无自主呼吸。以上必须全部具备。
确认试验,脑电图平直,经颅脑多普勒超声呈脑死亡图形,体感诱发电位p十四以上波形消失。此三项中必须有一项阳性。
脑死亡观察时间:首次确诊后,观察12小时无变化,方可确认为脑死亡。
儿童脑死亡标准
儿童脑死亡诊断更应慎重,可参考以下几条:
1、昏迷和呼吸停止同时存在;
2、脑干反射全部消失,瞳孔散大固定,眼球固定,呼吸活动完全停止;
3、以上检查结果恒定无变化。
其他标准
除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脑死亡诊断标准外,有近30个国家立法通过了脑死亡标准,虽然各国在判定脑死亡的标准上争议很大,其中许多国家还是采用“哈佛标准”或与其相近的标准。
儿童糖尿病诊断标准
1.儿童糖尿病的尿液检查
(1)尿糖:尿糖定性一般阳性。在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应监测尿糖变化,以判断饮食及胰岛素用量是否恰当。一般在治疗开始时分段收集晨8时至午餐前;午餐后至晚餐前;晚餐后至次晨8时的尿液,以了解24小时尿糖的变动情况。餐前30分钟排空膀胱,再留尿检查尿糖,更利于胰岛素剂量的调整。
(2)尿酮体:糖尿病伴有酮症酸中毒时呈阳性。
(3)尿蛋白:监测尿微量白蛋白,可及时了解肾脏的病变情况。
2.儿童糖尿病的血液检查
(1)血糖:美国糖尿病学会2005年公布糖尿病诊断的新标准,符合下列任一标准即可诊断为糖尿病:①有典型糖尿病症状并且餐后任意时刻血糖水平 ≥I1. Immol/l。;②空腹血糖≥7.0mmol/L;③2小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血糖水平≥11. Immol/L。
空腹血糖受损(IFG):空腹血糖为5. 6~6. 9mmol/L糖耐量受损(IGT):口服759葡萄糖后2小时血糖在7. 8~11.0mmol/L。IFG和IGT被称为“糖尿病前期”。
(2)血脂:血清胆固醇、三酸甘油酯和游离脂肪酸明显增加。治疗儿童糖尿病适当时则可使之降低,故定期检测血脂水平,有助于判断病情控制情况。
(3)血气分析:酮症酸中毒在1型糖尿病患儿中发生率极高,当血气分析显示患儿血pH<7. 30,HC03 -<15mmol/L时,即有代谢性酸中毒存在。
(4)糖化血红蛋白: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与血中葡萄糖或磷酸化葡萄糖呈非酶化结合,形成糖化血红蛋白(HbA1c),其量与血糖浓度呈正相关。正常人 HbA1c<7%,治疗良好的儿童糖尿病患儿应<9%,如>12%时则表示血糖控制不理想。因此,HbAlC可作为患儿在以往2~3个月期间病情是否得到满意控制的指标。HbA1c与糖尿病持续的时间,年龄,性别,体重,季节等有关。儿童糖尿病初期HbA1c水平较高,之后的缓解期下降明显,到持续期又会轻度升高。而青春期水平比较高,之后会降低。女孩较男孩高。冬春季较夏秋季高。
3.儿童糖尿病的葡萄糖耐量试验
本试验用于空腹血糖正常或正常高限,餐后血糖高于正常而尿糖偶尔阳性的患儿。试验方法:试验当日自0时起禁食;清晨口服葡萄糖(1. 75g/kg),最大量不超过759,每克加水2. 5ml,于3~5分钟内服完;口服前(0分钟)及口服后60,120和180分钟,分别测血糖。结果:正常人0分钟血糖<6. 7mmol/L,口服葡萄糖后60和120分钟后血糖分别低于10.0和7.8mmol/L;糖尿病患儿120分钟血糖值>llmmol/L.试验前应避免剧烈运动、精神紧张,停服双氢克尿噻、水杨酸等影响糖代谢的药物。
儿童糖尿病的诊断:
典型的病例诊断并不困难。对有口渴、消瘦、遗尿症状的患儿;或有糖尿病家族史者;或有不明原因的脱水、酸中毒的患儿都应考虑本病的可能性,避免误诊。
儿童糖尿病的分期
按照空腹血糖值分类如下。
①FPG<5.6 mmol/L,正常空腹血糖。
②FPG5.6~7.0mmol/L,IFG(空腹血糖受损)。
③FPG≥7.0mmol/L,诊断糖尿病(诊断必须确认)。
进行OGTT时相应的分类如下。
①2h负荷后血糖<7.8 mmol/L,正常糖耐量。
②2h负荷后血糖7.8~11.lmmol/L,IGT(糖耐量受损)。
③2h负荷后血糖≥11.l mmol/L,诊断糖尿病(诊断必须确认)。
儿童糖尿病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在诊断糖尿病时应同时测定尿酮体。尿酮体阳性提示存在脂肪分解和糖异生,是胰岛素不足的标志,并提示有潜在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风险。
②监测日常血糖控制的方法通常用血糖仪测定毛细血管葡萄糖。
③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测定是评估中长期血糖控制的最好的方法。DCCT显示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控制在7%左右能够最好的减少长期并发症。
④美国糖尿病学会和欧洲糖尿病学会建议用糖化血红蛋白测定诊断糖尿病。建议糖化血红蛋白≥6.5 %诊断糖尿病,并重复测定以确定诊断(除非存在临床症状且血糖水平≥11.1mmol/L)。
⑤儿童糖尿病诊断时可能存在胰岛细胞抗体阳性,但并不是诊断1型糖尿病的必需条件。胰岛细胞抗体是胰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非特异性标记物,大约5%的非糖尿病儿童胰岛细胞抗体阳性。
⑥OGTT并非诊断所必需,但可在某些情况下排除糖尿病。抽取空腹血测定空腹血糖,然后给予糖负荷(3岁以下儿童2g/kg,3~10岁儿童1.75g/kg,10岁以上儿童75g)。
⑦应教会儿童或其家属监测血糖、注射胰岛素、识别并治疗低血糖。患者或家属应在24h均能得到咨询服务。
儿童糖尿病的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下列情况相鉴别。
1.其他还原糖尿症尿液中果糖和戊糖等其他还原糖均可使斑氏试液呈色,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尿液可以鉴别。
2.非糖尿病性葡萄糖尿
有些先天性代谢病如Fanconi综合征、肾小管酸中毒、胱氨酸尿症或重金属中毒等患儿都可发生糖尿,主要依靠空腹血糖或葡萄糖耐量试验鉴别。
3.婴儿暂时性糖尿病因不明,可能与患儿胰岛β细胞功能发育不够成熟有关。.多在出生后6周内发病,表现为发热、呕吐、体重不增、脱水等症状。血糖增高,尿糖及酮体阳性,经补液等一般处理或给予小量胰岛素(1U/kg)即可恢复。对这类患儿应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和长期随访,以与1型糖尿病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