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发热怎么办 产褥感染发热
产后发热怎么办 产褥感染发热
产后第2-10天,若产妇体温有2次升高达到或超过38℃,而这2次体温升高的间隔在24小时以上者,应考虑是不是发生了产褥感染,需及时就医诊治。
什么是产褥感染
产褥感染是由于致病细菌侵入产道而引发的感染,这是产妇在产褥期易患的比较严重的疾病。 正常妇女的阴道、宫颈内存在着大量的细菌,但多数不致病。产后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而且子宫腔内胎盘附着部位遗留下一个很大的创伤面,子宫颈、阴道和外阴筋膜可能遭到不同程度的损伤,这些创伤都给致病细菌提供了侵入的机会。 细菌侵入后,轻者会阴、阴道、宫颈伤口感染,局部出现红肿、化脓,压痛明显,重者引起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盆腔炎、腹膜炎、败血症等。患产褥期感染的产妇在产后48小时会出现寒战、发热,伴有下腹痛,恶露有臭味,量多,腹部压痛,反跳痛等。
产褥感染
1、病原体种类
产褥感染目前认为孕期及产褥期阴道内的生态极复杂,有大量需氧菌、厌氧菌真菌以及衣原体、支原体等寄生,但以厌氧菌占优势另外,许多非致病菌在特定的环境下也要以致病。
(1)需氧性链球菌:β-溶血性链球菌可分18族B族链球菌(GBS)产生外毒素与溶组织酶,使其致病力、毒力播散能力较强,与产褥感染关系密切,可引起严重感染其临床特点为发热早(平均在产后11小时),体温超过38℃,有寒战心率快、腹胀、子宫复旧不良子宫旁或附件区触痛,甚至伴发菌血症。需氧性链球菌是外源性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2)大肠杆菌属:大肠杆菌与其相关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变形杆菌,是外源性感染的主要菌种,也是菌血症和感染性休克最常见的病原菌大肠杆菌寄生在阴道、会阴、尿道口周围可于产褥期迅速增殖而发病。大肠杆菌在不同的环境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有很大差异,需行药物敏感试验。
(3)葡萄球菌:主要致病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二者的致病有显著不同。金黄色葡萄菌多为外源性感染,很容易引起严重的伤口感染表皮葡萄球菌存在于阴道菌丛内,引起的感染较轻。葡萄球菌因能产生青霉素酶而对青霉素出现耐药性。
(4)厌氧性链球菌:以消化链球菌和消化球菌多见存在于正常阴道中。当产道损伤时残留组织坏死,局部氧化还原电势低该菌迅速繁殖,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放出异常恶臭气味。
(5)厌氧类杆菌属:为一组绝对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包括脆弱类杆菌、产色素类杆菌等。此类细菌有加速血液凝固的特点可引起感染邻近部位的血栓性静脉炎。
此外梭状芽孢杆菌、淋病双球菌均可导致产褥感染,但较少见支原体和衣原体也可是产褥感染的病原体之一。
2、感染来源
感染来源有二:一是自身感染,正常孕妇生殖道或其他部位寄生的病原体,当出现感染诱因时可致病;二是外来感染由被污染的衣物、用具、各种手术器械物品等接触患者后造成感染。
3、感染诱因
机体对人侵病原体的反应,取决于病原体的种类、数量毒力及机体的防御能力。任何削弱产妇生殖道和全身防御能力的因素均有利于原体入侵与繁殖。例如贫血营养不良、慢性疾病、临近预产期性效胎膜早破(羊水中溶菌酶有杀菌作用,当羊水流失后杀菌作用减弱)、羊膜腔感染各种产科手术操作、产道损伤、产前产后出的血宫腔填纱、产道异物、产程延长胎盘残留等,均可成为产褥感染的诱因。
得了产褥热怎么办呢
得了产褥热怎么办一旦新妈妈患了产褥感染,一定要及时就医治疗。医生通常会使用针对性强、敏感性高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灭滴灵等。患产褥感染的新妈妈要充分休息,有条件的最好暂停哺乳。
产褥热是新妈妈常见的产后病症之一,常见症状是产后发热。妈妈在刚生过孩子的24小时内,可能发烧到38℃。那么,得了产褥热怎么办?
产褥热大多在产后2-5天,出现发烧、头痛、全身不适及下腹痛等不适,恶露有臭味、且排出量增多。产妇得了产褥热后如果治疗及时,会逐渐退烧好转,如果炎症蔓延,引起子宫组织炎和腹膜炎,会出现寒战,腹痛加剧,并伴有腹胀。如果病菌侵入血液,发生菌血症或败血症,将会出现全身中毒症状,不及时治疗会危及产妇生命。
为什么月子期间容易发热
月子期间,新妈妈可能因为会阴侧切,伤口受到病菌感染,从而引起局部或者全身的炎症而引起的发热症状。另一方面,产褥感染也可能是由于新妈妈使用了不干净的衣物而造成的。
泌尿系统感染导致新妈妈产后发热。主要原因是新妈妈会阴侧切伤口的细菌经过尿道进入泌尿系统,引起发热症状。
经过分娩,新妈妈一般会抵抗力下降,容易受风着凉,这时候上呼吸道最容易受到感染,一旦患上感冒,发热自然也是难以避免。虽然感冒并非产褥期特有的病症,但对于新妈妈来说也不能忽视。
产褥期乳腺炎也是引起月子期间新妈妈发热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这种急性乳腺炎多发生在产后2~6周。主要是由于新手妈妈缺乏哺乳的经验,不能及时将乳房中的乳汁排空。通常,妈妈的双乳会有胀痛感,并伴有高热不退,而发热体温一般为38℃左右。
远离产褥热
认识产褥热
新妈妈在分娩后,子宫会逐渐恢复到怀孕前的状态,这种生理变化一般约需42天才能完成,这段时间称为“产褥期”。一些新妈妈在产褥期出现了发烧的症状,被医生诊断为产褥热。
什么是产褥热呢?
产褥热是指产妇在产后24小时至42天内,在任何24-48小时内体温两次达到或超过38℃。通常多发生在产后48小时至产后10天内。
产褥热实际是由于产后致病菌的侵入而引起的疾病,医学上称之为“产褥感染”,是产妇在产褥期易患的比较严重的疾病之一。
产褥感染可使创伤部位出现红肿和热痛的局部炎性反应。如果感染发生在子宫,则可能引起子宫内膜炎或子宫肌炎。新妈妈的身体抵抗力弱或治疗不及时,炎症可进一步发展到子宫周围组织,甚至到达腹膜,引起腹膜炎。若病菌侵入血液,可发生败血症,如不及时对症治疗,则可危及生命。而且产褥感染需要彻底治疗,否则急性感染很可能转变成慢性,盆腔内可遗留慢性炎症,导致器官粘连或输卵管阻塞等。
TIPS:新妈妈体温升高不一定是产褥热
新妈妈在分娩后的1-2天内,通常体温也会稍高一点儿,一般是由于分娩或产后哺乳给身体带来的应激反应所致。和产褥感染不同的是,这类体温的升高一般都不会超过38℃,可以自然消退,不必采取处理措施。
产后血虚热常见检查
检查
体格检查,体温测量,血液生化检查
鉴别
1、蒸乳发热 多发生于产后3~4天后,乳汁下少或不行,.乳房胀硬,恶寒发热。若高热不退,乳房胀硬、红肿、灼热、疼痛,甚则溃腐化脓,则应考虑为乳痈。
2、伤食发热产后数日而发热,多有伤食史,发热,伴胸膈饱闷,嗳腐吞酸,或大便异常。
3、产褥感染 发热呈高热,小腹疼痛,恶露有秽臭气,妇科检查等可资鉴别。
4、产后泌尿系感染 产后发热恶寒,依据小便淋漓、尿频、尿急、尿痛可资鉴别。 其他还应注意与结核病、胶原性疾病、产后痢疾、产后疟疾等病证所致的发热相区别。
产后新妈妈感染产褥热该怎么办
多休息:
新妈妈一定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如果身体吃不消,就把照顾宝宝的任务交给家人,这样才能早日恢复体力。
多喝水:
补充水分对于已经发生产褥热或是排尿不畅的新妈妈而言非常重要。最好每天补充摄入2000ml左右的水。
清洁卫生:
产后恶露会持续一段时间,新妈妈要勤换卫生护垫和内裤,尤其会阴有伤口的新妈妈,如厕后最好能用温水冲洗会阴部,以减少感染发生。
伤口干燥:
剖宫产的新妈妈一开始可以用热毛巾擦拭身体,等到产后7—10天再洗澡,以减少伤口发炎的可能。要保证伤口干燥清洁。
适度营养:
产后新妈妈哺乳、恢复体力的同时,也能增强抵抗力,因此要加强营养补充,不过也不要补过头,尤其是患有产褥热的妈妈,饮食应该清淡一些,避免油腻。
别急着亲热:
产后性生活容易对新妈妈的身体造成损害,一般在产后复诊以后,如果医生确认身体已经复原,才可以恢复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