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易失调的三大系统
感觉统合易失调的三大系统
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指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觉通路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从环境中获得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再对其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介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简称“感统”。
感觉统合易失调的三大系统——触觉、前庭觉、本体觉
除非孩子有特殊的生理异常,否则一般来说,视觉、听觉、嗅觉及味觉,通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顺利发展出各自的功能,帮助孩子接收外在的信息,所以,孩子每天醒来自然就会看、会听、会闻到味道、会吃东西,因此,前4个感觉系统不大容易被关掉或被忽略,但是感觉统合里的触觉、前庭觉、本体觉则是3个容易出现失调的系统。
什么都不准碰,触觉出问题
孩子很小的时候,有的父母或照顾者会给孩子穿上很多衣服,结果孩子从小触觉刺激就受到限制;等孩子大一点时,每次想要抓个东西或爬上台阶,马上就被禁止:危险不可以拿、很脏不能碰、小心不要爬。于是,孩子只能待在父母设计的一个“安全”的小角落,结果少了各种接触环境、感觉环境的机会。
当触觉失调时,有可能造成他日后学习上的问题,例如:孩子会觉得学校制服穿起来身上有点痒,于是他上课就动来动去,总觉得衣服不对劲;触觉防御力太高的孩子,就是不喜欢旁边的同学碰到他,于是不停地注意旁人的动作,而没办法专心上课。
不许跑、不许跳,前庭觉出问题
有些父母总是担心孩子受伤,不肯让他们跑跑跳跳,整天就是要孩子坐着或是慢慢走,或是长期以来只安排看电视、看书、画画这些静态活动,结果造成孩子需要用更强烈、刺激的方式去满足他们的前庭系统,例如不停旋转、动来动去,长大后还可能会借飙车来满足速度的刺激。
一旦前庭觉失调,孩子上课时可能就会摇头晃脑、动来动去,不断打扰老师或同学,自己也没办法专心上课。
凡事妈妈代劳,本体觉出问题
很多父母什么事都帮孩子做得好好的,从小喂他吃饭,帮他穿衣服,帮他拿东西,使得孩子很少靠自己的身体去做事情、去感觉力度。
上学之后,可能会在学校走路撞到桌椅、拉开椅子时动作非常粗鲁、写字歪七扭八、拿个作业本慢吞吞等,因为孩子没办法控制好自己的手脚,也不太会拿捏力量的大小,而且常因动作笨拙,被同学嘲笑或被老师责骂。
儿童感统失调统合误区
•长大了自然就会协调——有的父母认为,宝宝的身体不协调是年龄太小的原因,长大了自然就会正常,其实在0—3岁,特别是6—12个月,正是宝宝学爬、学走的关键期,也是建立感觉统合能力最佳的时期,错过了时机,宝宝的身体会有很多的潜力受到限制,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游戏也要有限制——有的父母会因为沙子、泥巴太脏而制止宝宝的游戏,其实每一个游戏都有其可贵之处,只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不要阻碍宝宝的兴趣延伸。
•学步车有利于早走路——有的父母为了让宝宝快点学会走路,用学步车来进行“辅正”,其实这恰恰违背了成长的正常要求,宝宝的爬行期是不可逾越的,要尽可能让宝宝爬行,这样才有利于四肢肌肉的发育,为今后的成长里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感统训练交给老师就行了——有的父母重视到了感统训练,却认为有专业老师带着宝宝就可以了,无需家长费心。其实训练过程中的亲子交流才是感统发展的重要基础,有了你的鼓励与赞扬,宝宝才会更加努力地去训练,而且有助于宝宝身心的健康发展。
我家小孩子是不是有自闭症啊,老是一个人呆在家里
自闭症是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此症患病时间越短,智能低下程度越轻治疗效果越好,这种情况可到儿童心理科进行感觉统合训练治疗,及早正规科学的治疗有利于孩子的康复。
宝宝踢被子是热吗 感觉统合失调
部分蹬被子的孩子存在感觉统合失调,表现为当身体处于睡觉体位时,大脑内的睡眠指挥信号不通畅,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仍不能降低,孩子往往还同时有多动、坏脾气、适应性差和生活无规律等特点,所以睡觉体位和盖在身上的被子不能成为安稳睡觉的信号,尤其是身上的被子稍热就很不舒服,便用蹬被子来缓解。
几种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
◆触觉防御敏感或迟钝
1.躲避能产生特别触觉感的事物。比如不爱玩接触身体的游戏;固执于某件衣物、玩具,任何时候都要抱着它才安心。2.讨厌被触摸,对一些触觉信息具有厌恶、恐惧情绪。比如被搂抱时感到不快;不爱绘画、泥工、玩沙等手工操作的游戏。
3.对非恶意的触觉刺激具有过激的反应。如被轻触手臂、腿,就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反应;他人显出亲密、友好接触时,感到紧张、反抗或退缩等。
◆前庭功能问题
1.逃避或害怕运动;2.端坐、写字、阅读的姿势不正确,上课时东倒西歪;3.阅读中容易出现跳行、漏行等;
4.晕车、晕船,大幅度运动中易头晕;5.结构和空间知觉障碍,难以辨别图像的细微差异。
◆本体功能问题
1.大运动和精细运动技能差,不喜欢翻跟头,不善于玩积木,很难学会系鞋带、扣扣子等精细动作。2.在学习和其他活动中,顺序性和时间意识差。
3.书写速度慢,字迹不规则,书写时往往过分用劲。
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孩子感统失调危害多
有些家长发现孩子很难安静、注意力不集中、冲动,以为是调皮,其实咨询后发现,他们通常存在感觉统合失调的情况。
姚梅玲说,感统失调让这些孩子很难有计划地进行一连串的事情。他们通常不知道先做什么,每个动作要用多长时间。因此,对他们而言,集中注意力完成事情简直不可能。
姚梅玲说,尤其孩子上学以后,要读、写、做算术,这些都需要充分的感觉统合,对大脑的功能状况有很复杂的要求,“如果孩子感统出问题,可能直接牵涉到大脑中的学习过程,易导致学习困难”。此外,任何方面的感觉过程失常也易导致语言发育迟缓。触觉防御过敏的孩子,其攻击性行为,很可能导致社会交往能力不佳,情绪不稳定。
感统训练对宝宝的好处
第一,感觉统合训练有利于增强儿童的体质。
工具/原料
第二,感觉统合训练可以发展儿童的智力。
第三,感觉统合训练可使感觉统合失调儿童和特殊儿童融入正常的教育之中。
第四,感觉统合教育教育对儿童心理发展有积极影响。
(一)有助于培养儿童愉悦的心情,使儿童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
(二)促使儿童注意力集中
(三)感觉统合训练有助于特殊儿童建立自信
第五,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第六,感觉统合训练可培养儿童勇敢顽强、克服困难、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质。
第七,培养儿童竞争、团结、协作的社会意识,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感觉感统失调
感统全称感觉统合失调,感觉统合是大脑的功能,感觉统合失调即为大脑功能失调的一种,也可称为学习能力障碍。
前庭平衡功能失常:表现为好动不安,走路易跌倒,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容易违反课堂纪律,容易与人冲突,调皮任性,爱挑剔,很难与其他人同乐,也很难与别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虑别人的需要,还可能出现语言发展迟缓语言表达困难说话迟。
视觉感不良:表现是无法流利的阅读,经常出现跳读或漏读,多字少字。写字偏旁部首颠倒,甚至不识字,学了就忘,不会做计算,常抄错题抄漏题等。
触觉过分敏感:表现为紧张孤僻不合群,害怕陌生的坏境,咬指甲爱哭,爱玩弄生殖器,过分依恋父母,容易产生分离焦虑,或过分紧张爱惹别人,偏食或暴饮暴食脾气暴躁。
听觉感不良:表现为对别人的话听而不闻,丢三落四,经常忘记老师说的话和布置的作业等。
本体感失调:表现为缺乏自信,消极退缩手脚笨拙,语言表现能力极差。
动作协调不良:表现为平衡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经常出现摔伤,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会翻滚、骑车跳绳和拍球。手工能力差、精细动作差等。
不会爬就学走会影响孩子心智
年轻的爸爸妈妈可能会觉得这样子是代表宝宝长得快,长得好。实际上,不会爬就会走的孩子长大后会比较容易出现心智问题。
宝宝运动能力发展顺序:
先会爬再学走
人的脑神经系统是人所有活动的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拥有错综复杂的网络结构,目标是传递信号和发布命令。
但刚出生的宝宝脑指挥中心是不会指挥的,经过1年的工夫(即在婴儿时期),宝宝通过眼看、耳听、皮肤触、舌头味觉、鼻嗅等过程(医学上称感觉统合过程),脑中的各种信号路径就建立和发达起来,这其中伴随着宝宝的运动能力的顺序发展,从3个月把头抬起来,5个月时会爬了,6~7个月孩子会坐了,9个月孩子站起来,1岁会迈步行走,宝宝的运动发展直接影响感觉统合过程。
缺乏爬行经历易患感觉统合失调症
宝宝如果爬行少或爬行练习不足或没有经历爬行,将引起对称性颈紧张反射的动作不成熟,表现为身体的上半部和下半部不自觉地对抗,就容易发生感觉统合失调症,如视觉和听觉不协调、视觉和动作不协调、听觉和动作不协调等。
光脚走路对宝宝更有益
在幼儿期家长可能还看不出危害,但当孩子上学后,危害就逐渐表现出来了。缺乏爬行经历的孩子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固执、容易有侵略性,有挫折感、难适应学习环境、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持久地干一件事情,不能长时间坐着,身体动来动去等问题,这些都直接影响孩子的学业和社会交往能力。那时家长就会着急了,感到孩子脑子挺聪明,可是怎么学习能力这样差,老在学校闯祸呢。
可见,智力和心智不是一回事,感觉统合失调症就是心智方面异常了。当然,并不是所有不会爬就会走的孩子都将影响心智,只不过出现不同程度心智异常的比例是非常高的。
对于错过爬行期的孩子,家长不必紧张,也不能消极等待,应该积极尽早补上爬行环节(即进行运动性心智训练)。预防感觉统合失调发生,这才是明智之举。
儿童感统失调教育的重要性
感统失调并不是一种病症。药力的治疗是无效的,必须通过正确的感统教育训练才能得到纠正。感统失调的宝宝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宝宝的大脑和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出现了障碍,使得许多优秀的方面表现不出来。感统教育对宝宝健康成长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家长适时的进行感统教育可以改善婴幼儿的感统失调现象。
在智力方面,感觉统合训练可以发展宝宝的智力,使感觉统合失调宝宝和特殊宝宝融入正常的教育之中。
在成长方面,感觉统合训练可以放松宝宝的触觉与肌肉张力,还能对宝宝的体能进行锻炼,有利于增强宝宝的体质。
在心理方面,感觉统合教育教育对宝宝心理发展有积极影响,有助于培养宝宝愉悦的心情,使宝宝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稳定的情绪发展,有助于促使宝宝注意力集中。
另一方面感觉统和训练能够使得特殊宝宝建立自信,获得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宝宝勇敢顽强、克服困难、超越自我的意志品质,使得宝宝从小获得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