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宝宝正确吃盐法,你给宝宝吃对了吗

宝宝正确吃盐法,你给宝宝吃对了吗

从宝宝开始添加辅食起,有的家长开始纠结是否该给宝宝吃食盐了,而很多早早就给孩子的辅食加了盐。老一辈认为孩子不吃盐会没劲、走路不稳……那么,该如何给婴幼儿吃盐?

1.婴儿为什么不用额外吃盐?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及国外指南,婴儿1岁以内不建议吃含食盐的食物,而是吃原味食物。

有人会有疑问:孩子不吃盐怎么能行呢?我们成人每天不都得吃盐呀?

根据最新《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对于6-12月婴儿来说,每天需要350毫克(mg)的钠。奶类及其他辅食中含有人体所需要的钠,一般情况下,正常进食的宝宝完全能够摄入足够的钠来满足生理需要。

有些妈妈认为:宝宝不爱吃辅食是因为辅食没味道,不好吃!

事实上:第一,宝宝的味觉比大人要宽广,不能用大人的口味来衡量孩子的味觉,把大人味觉习惯强加给宝宝;第二,宝宝的味觉习惯正处于发育中,对调味品的刺激比较敏感,加调味品还容易造成宝宝干扰或拒绝没有味道的原味食物。

2.幼儿、儿童该吃多少盐?

根据最新版参考摄入量,1-3岁的幼儿每天需要700mg钠(相当于1.8g食盐),比6-12月大婴儿多350毫克。但通常情况下,也完全可以从食物中获取足够的钠,如奶类、主食、肉类、绿叶蔬菜、水果等。因此,有资料提示,在婴幼儿的喂养中,3岁之前请勿添加钠盐,这样可以让宝宝们更好的体味天然食物的味道,且可以降低日后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如果说1岁以内不给孩子孩子吃盐,很多家长还能接受,3岁以内不给孩子吃盐,很多人会觉得实在太“残忍”!

当然,3岁以前不吃盐几乎不可能,因为很多家庭在孩子1岁以后已经和大人一起吃饭了,无非在菜的种类和性状上会兼顾一下孩子。但是,1-3岁的幼儿还是尽量少吃盐甚至不吃盐,让宝宝养成清淡饮食的好习惯。

4-6岁的孩子每天大约需要900mg的钠(相当于2.3g食盐),除了食物本身含有的钠,必须通过食盐获取的那部分钠也不多,1-2克食盐足矣。6岁以上的儿童食盐量最好控制在3-5克食盐。事实上,我们给孩子吃的食盐,很可能会远远超过推荐的量。但,为了孩子今后的健康,还是让孩子尽可能少的摄入食盐。

2.不吃盐孩子就没有劲吗?

很多人会说,不吃盐哪能行?不吃盐会没劲!

在以前,普通老百姓家庭吃盐就成“奢侈”,甚至几天吃不到盐,还要进行繁重的体力劳动。这样下来,人体流失的钠得不到补充,会导致体内缺乏,出现电解质紊乱,导致人体乏力。这种情况下,不吃盐会真的没劲。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吃不到盐的家庭已经不复存在。对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一般情况下(非疾病导致进食不足而发生电解质紊乱),不吃盐孩子就没有劲显然不妥,不吃盐孩子走路会迟的说法更是站不住脚。

3.为什么要养成清淡口味?

在传统美食往往是重口味的,重盐、重糖、重油及重调料。而这种饮食往往导致盐、糖摄入过多,增加高血压、肥胖等发病风险。重口味具有地区性、家族性或家庭性的特点,宝宝在娘胎里可能就饱受重口味的“戕害”,出生后又被重口味“征服”。因此,这种恶性循环越早结束对健康越有利。

4.吃盐多与高血压真有关系吗?

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人群的血压水平和高血压的患病率均与食盐的摄入量密切相关,吃盐多的地区,高血压的发病率相对就高。

临床高血压的干预治疗证实,当食盐摄入增加时,血压就升高。如每天食盐量减少2.4克,健康人的平均收缩压克降低2.3mmHg,舒张压可降低1.4 mmHg。

5.预防高血压需要从娃娃抓起吗?

有新手妈妈告诉我:“我不想这么早给我家宝宝吃盐,但是家里老人不同意”。他们的理由是:“我以前就是这样喂你的,不是好好的吗?”

事实上,2002年时,我国高血压患者已经达到1.6亿,平均每年增加300万人。估计我国有超过2亿高血压患者,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超过2人患高血压。而高血压会有家族遗传性。

指南建议6岁以上人群每天食盐摄入量要控制在6克,WHO建议控制在5克。而2002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居民平均每标准人日食盐的摄入量12克,有的地区高达17克以上。

高血压需要以预防为主。因此,倡导清淡低盐饮食已经是当务之急,迫在眉睫,而非危言耸听。

从婴儿期开始控制和降低盐的摄入量,对预防成年后高血压等有重要意义。预防成人慢高血压等,从娃娃抓起!!!

6. 1克食盐有多少?

1克食盐相当于一个黄豆粒大小。通常1个茶鸡蛋就含有1克食盐,1个咸鸭蛋则含有2-3克食盐。

宝宝怎么吃奶姿势才正确?

为了让宝宝正确地含住你的乳头,他的嘴靠近你的乳房时,要尽量张得大大的。他的舌头、下嘴唇和下巴都应该先贴着你的乳房,你要让他的下嘴唇尽量贴在你的乳头下面。这能帮助他在开始吃奶时,嘴里多含住一部分乳晕。

你给宝宝喂奶时不应该感到疼,如果觉得疼,可能说明宝宝吃奶的姿势不正确。你可以用一根手指塞入宝宝的嘴角,先不让他吃,从乳房上移开他的嘴巴后,让他再尝试一次。如果疼的时候你还让他继续吃,最后你很可能会出现乳头疼痛。

如果你的宝宝几乎马上就能吃奶,这说明他含得很好。他的吸吮方式应该会从短暂而快速的吸吮变成慢速而长时间的吸吮。他在吃奶时,很可能会停几次然后再吃,也不用你非得把乳头塞给他或哄他吃。如果他吸了几口后“睡着了”,很有可能是因为吸吮方式不正确。

如果你喂奶时低头看看宝宝,他的头应该是向后仰的。他的下巴应该挨着你的乳房,鼻孔也没有被乳房压着。他在吃奶过程中应该能够呼吸顺畅,而不需要你把乳房从他的鼻子上移开。如果你能看到乳晕,那么宝宝上嘴唇外露出的乳晕也应该比下嘴唇外露得多。

一旦你的宝宝开始吃奶了,他就应该放松,一直到吃完奶都是放松的。如果他扭来扭去,可能是乳头没有含好(有时候当母乳流的特别快时,宝宝可能必须停下来一会儿,以便缓口气)。他吃完后应该能自己松开乳头,或者如果你抬起乳房,他也会松开口。在喂完奶后看看你的乳头,如果乳头完全扁平,很可能说明宝宝含得不够深。

如果你觉得宝宝吃奶的姿势不对,可以看看我们的母乳喂养基础指南,会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仍然不知道该怎么让宝宝含住乳头,找医生或其他有母乳喂养经验的妈妈咨询一下。只要你的宝宝能正确地含住乳头,他就能吃得又好又轻松了。

宝宝几个月可以吃盐

6个月以后可以少量吃盐,但一定不能太多,最好还是不要。

因为宝宝的肾脏还没发育完全,吃盐会给宝宝肾脏增加负担。

一岁以后再开始吃盐..最好一岁以后再说吧,因为蛋黄里的钠元素已经能够满足宝宝发育的需要.最好给宝宝吃原味的东西.你说得很正确4个月的宝宝只能吃蛋黄不能吃蛋白,宝宝消化不了的.可以吃盐,但是不能太咸,一定要特别的淡才行,不然宝宝肾功能受不了,而且吃鸡蛋不能吃蛋清,一定要是蛋黄。如果已经吃盐了,就多给宝宝喝点水,不要给他的肾功能增加负担,让他多排尿。蛋清再不要给吃了,否则把宝宝的喂吃坏了,可是一辈子的事。

哺乳期乳头疼痛怎么解决

• 宝宝吃奶的方法正确吗?在开始吮吸前,宝宝应该不仅把乳头,还要把大部分乳晕都含进嘴里。如果他只是吸住乳头顶部,你很可能会觉得疼。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做,最好去咨询医生或其他有母乳喂养经验的妈妈,找到让宝宝正确吃奶的办法。

• 宝宝的嘴巴张得足够大吗?如果你的宝宝含住乳头时没有张开嘴,可以把你的手指放进他的嘴角,先让他中断吮吸,等他的嘴巴离开乳房后再让他重新开始吸。别把你的乳头从他嘴巴里强行拽出来,那样你也会疼的。

• 宝宝的嘴唇位置正确吗?有些宝宝下嘴唇顶着乳头和乳晕,这样吃奶会让你乳头疼痛。

有些专家认为,治疗乳头疼痛的最好办法是挤一点儿初乳或乳汁,轻轻地擦在你的乳头上。不过最重要的是改善和纠正宝宝吃奶的方式,因为这是乳头疼痛的首要原因。

并没有证据显示保鲜膜或绵羊油对乳头疼痛有效,但如果是乳头皲裂,很多助产士和母乳喂养顾问都建议使用专为母乳喂养妈妈设计的纯绵羊油,来促进裂口保持湿润以便愈合。绵羊油能在乳头上形成一个让皮肤呼吸的半透水层。凡士林也被广泛用于乳头疼痛。不过下次喂奶前应轻轻擦去这些外用药。

产后应该怎么缩胸呢

1.尽可能的进行哺乳

母亲们应该尽可能的在宝宝有需要的时候就进行哺乳。她表示,如果在喂养孩子的时候完全用光了乳汁,接下去你能产生的奶水就会增加,另外只要宝宝愿意吃你还可以尝试在每次哺乳时每个乳房喂养宝宝两次。

2.使用吸乳器

在宝宝睡着以后你可以用吸乳器来吸出乳汁,在宝宝夜间吃奶的次数减少后这种方法作用尤为显著,能够帮助你增加产奶量。另外你还可以在哺乳完以后把多余的乳汁保存起来,这样还可以保证让体内的乳汁完全吸干。

3.检查宝宝的衔乳方式

如果宝宝衔乳的方式不正确也有可能导致宝宝吃到的母乳不足量,并且影响妈妈的乳汁产量。所以在出院前就要向专业的哺乳顾问详细了解宝宝正确的衔乳姿势,在家中喂养时也要保证这个姿势正确。

4.合理应对压力

其实单单“成为了一个母亲”这一点就足以带来很大的压力,所以作为妈妈一定要利用所有可能的时间补充睡眠,或是使用一些放松手段来纾解自己的压力。

“盐”对幼儿的五大危害

宝宝从母乳和牛奶中摄取的天然盐分已经能满足身体的需要。不要在给宝宝做的菜水中加盐。

全家总动员,多吃清淡饮食。孩子的口味与家长有关,家长的口味重,孩子饮食中的盐含量也会增多。据了解,目前我国家庭的饮食中普遍含盐量超标。家长在给孩子准备膳食时,一定要注意减少盐的成分。

宝宝1岁以后可以适当食用加碘盐,炒菜或做汤时,待快熟或出锅时再放盐,这样效果更好。

如果宝宝患有心脏病、肾炎和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要严格控制饮食中的盐摄入量。可采用“餐时加盐”的方法,即在菜肴起锅时少加盐,或不加盐待菜肴烹调好端到餐桌时再放盐。这样会使盐仅附着在菜肴表面,只放一点盐但吃起来却会有味道。

宝宝夏季出汗较多,或宝宝出现腹泻、呕吐时,宝宝的盐摄取量可比平时略增加一些。应注意给宝宝从饮食中补充。

南方喜欢吃梅干菜、咸鱼和腊肉等,这些食物含钠量普遍高,宝宝应该尽量避免。此外,豆瓣酱、辣酱、榨菜、酸泡菜、酱黄瓜、黄酱、大酱、腐乳、咸鸭蛋等也应该尽量避免给宝宝食用。

北方日常饮食多为咸香味,可适当改善口味,用甜、酸味代替咸味。比如灵活运用蔗糖烹制糖醋风味菜,或用醋拌凉菜,既能弥补咸味的不足,还可促进食欲。

当你尝宝宝的成品辅食后,你会觉得一点不好吃,没味道,但这就是符合宝宝口味的,你的体重与宝宝体重相差几倍,千万不要拿你的标准来判断宝宝的口味。如果你吃着合适,宝宝吃就过咸了。

【妈咪借味小妙招】

盐是百味之首,饭菜不放盐或太淡,吃起来会让人觉得索然无味。很多妈妈也会想当然地为小宝宝的饮食里加些盐,认为能调节口味,促进孩子食欲。殊不知,盐给宝宝带来的危害却不容小视。到底应当怎么样给宝宝吃盐?尤其是1岁以内的小宝宝如何吃盐呢?

1、做汤用生抽调味

我家宝宝10个月了,每次做面片汤时,我都用清水煮,再放些青菜,但我总担心一点没味道,于是我在汤中放入几滴生抽,这样面片汤就更有滋味了。

2、蛋羹放虾皮

每次蒸蛋羹时,我总是在里面放一些切碎的虾皮。有了虾皮,蛋羹就有种独特的风味,让宝宝更爱吃。

3、做出多种滋味粥

我家宝宝能吃辅食后,我经常给她煮粥,但我发现白粥她越来越不爱吃,也是,大人对没滋味的也不爱吃啊!怎么办呢?还是想想办法吧!

家中有几块红薯,再次煮粥时,我切了红薯在里面,软糯的红薯粥,让宝宝胃口大开,她吃下半碗呢!以后我又用南瓜之类的做粥,宝宝也很爱吃。后来,我还把奶酪片放进粥里,这样各种口味的粥宝宝都能吃到啦!

生活实例:

丞琳快6个月了,出生 后一直吃母乳,丞琳妈妈的奶水特别好,所以,小宝宝也长得白白胖胖,小脸也红润润的。6个月,到了该添辅食的时候,丞琳妈妈在是否应当给宝宝的辅食里添加盐的问题上犯了难。

仅仅在自己家中就出现了两三种说法,丞琳妈妈有些拿不定主意。母乳再好,宝宝快6个月了,也应该要添加辅食了,可是如果让宝宝吃一点也不带“咸味”的辅食,宝宝会爱吃吗?宝宝不吃盐,是否还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专家解析:

6个月内的宝宝,辅食没有必要添加食盐。

对于1岁以内的婴儿食品不要再额外加盐,因为天然食品中存在的盐已能满足宝宝需要,再额外加盐则可能对宝宝有害。

对于1~3岁的宝宝,每天做菜时也要尽可能地少放盐。一般1~6岁的幼童每天食盐不应超过2克。

其实,对于宝宝非常敏感的味蕾来说,蔬菜和水果中的天然味道就很鲜美,而这些食物也含有足够的盐。

高盐饮食对宝宝的5大危害

1、高盐饮食可使口腔唾液分泌减少,溶菌酶亦相应减少,有利于各种细菌、病毒在上呼吸道的存在。

2、高盐饮食后由于盐的渗透作用,可杀死上呼吸道的正常寄生菌群,造成菌群失调,导致发病。

3、高盐饮食可抑制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繁殖,使其丧失抗病能力。

4、高盐饮食会影响儿童体内对锌的吸收,会导致孩子缺锌。

5、高盐饮食会加重宝宝的心脏、肾脏负担。宝宝的肾脏发育还不健全,不足以渗透过多的盐。如果辅食中加盐过多,就会加重宝宝的肾脏负担,同时增加心脏负担,由此使肾脏和心脏功能受损。而且,从小养成重盐的饮食习惯,长大后不容易纠正,而重盐饮食习惯容易引起高血压等疾病。

宝宝吃盐的正确剂量

宝宝吃盐过多会加重孩子肾脏代谢的负担,影响肾功能健康,还会加重心脏负担,引起水肿、高血压等。吃盐过多还使宝宝容易感冒。还有研究表明,儿童血中钠浓度越高,个子越矮;盐的摄入量越多,钙的吸收也就越差。所以,新手爸妈别急着给宝宝吃盐。

宝宝对盐的需求量逐渐增加,每日用盐量为:一周岁以下的宝宝不应超过1克,月龄越小,用量应越少。1岁以后可逐渐增加到2克左右。不过,此处的“盐”指氯化钠。

一般母乳及配方牛奶里含有钠Na+,所以,6个月内的宝宝没有必要单独添加食盐。对于1岁以内的开始添加辅食的婴儿,因为天然食品中存在的盐已能满足宝宝需要,也不需要在辅食中额外添加盐。2岁以上宝宝渐与成人同食,应注意烹饪口味要清淡些。

家长选择食物时一定要注意,很多加工食品的盐含量很高,如点心、饼干、汤、肉汤、比萨、奶酪、香肠、薯片、腌制食品等,也不宜给宝宝食用。适合宝宝的食物包括新鲜水果、蔬菜、瘦肉、禽类和鱼、蛋、豆类、奶类等。

有些爸爸妈妈担心盐少了,没有味道,会影响宝宝的食欲。事实上,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因为食物本身有天然的味道,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标准看待宝宝的口味。宝宝摄入少盐食物将为日后健康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一岁以内的宝宝能吃盐吗

不少家长在喂养一岁以内宝宝的时候都会习惯性的在宝宝的辅食内添加一点盐,认为这样孩子会比较喜欢吃,而且这样还将可以补充钠和氯,其实这样做是非常不正确的。

首先,小编要告诉家长们的是,你们完全不用担心宝宝会缺钠和氯,其实这些在母乳,配方奶粉,辅食当中都含有的,只不过不是以氯化钠的形式存在,所以没有咸味。所以正常饮食中的钠含量是能足够满足婴儿的成长所需的。

其次,一岁以内宝宝不能吃盐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宝宝的肾脏功能还不够成熟,如果过量的摄入钠是会引起肾脏潜移默化的改变,增加成年之后高血压哦,心脏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率。

另外,你们也不用担心辅食没有味道,宝宝会不接受,宝宝的味觉会比我们成年人迟钝,所以对于味道的要求不高,特别是肉泥,鱼泥等食物中,不加盐,宝宝也很容易接受的。所以小编提醒家长,千万不要以成年人的标准来决定宝宝食物的味道。这是需要家长们非常的注意的。

哄宝宝入睡的6种错误方法

•哄睡 当宝宝哭闹或睡不安时,你会不会将宝宝抱在怀里,或放入摇篮中不停地摇晃,直到宝宝入睡为止? 危害:摇晃会使宝宝未成熟的大脑与坚硬的颅骨相撞,造成小血管破裂,颅内出血,造成“摇晃婴儿综合征”,宝宝表现为癫病、智力受损、肢体瘫痪、弱视或失明,严重的还会引起脑水肿、脑疝而死亡。这种情况多发生于3岁以下的宝宝。

正确做法 让宝宝入睡可以轻轻地拍拍他的背,避免拥抱摇晃。 对不愿入睡而哭泣的宝宝,你可以坐在他的床边,握着他的小手,直到他入睡。 过几天后,你与宝宝保持一定距离,让他看得到你,以后再停留较短的时间,让宝宝慢慢适应单独入睡。 •陪睡和搂睡 因为不放心宝宝单独睡觉,所以你会陪着宝宝一起睡吗?或者陪睡仍不放心,还要搂着宝宝睡? 危害:陪睡稍不注意就可能压住小宝宝,发生意外。

长期陪睡还会使宝宝养成“恋母”心理,即使上了幼儿园也很难与妈妈分离。 搂睡则更增加了发生意外的机会,被搂睡的宝宝吸不到新鲜空气,吸入的是妈妈呼出的二氧化碳,很容易致病。还可能养成宝宝醒来就要吃奶的坏习惯,从而影响了宝宝的消化功能。 正确做法 当宝宝一出生,就应积极地鼓励他独自入睡,并养成习惯。即使新生宝宝也不应与妈妈同睡。在你的床边可放一张小床给宝宝睡,这样,分开睡也能照顾到宝宝。

•俯睡 如果宝宝喜欢趴着睡,你会在意吗? 危害:国外已有资料证明,俯睡的宝宝容易发生“婴儿猝死综合征”,这是因为小婴儿不会自己翻身,也不会主动避开口鼻前的障碍物,容易使口鼻阻塞而缺氧窒息。 正确做法 宝宝仰睡最安全,使呼吸道通畅无阻。对于刚吃完奶的宝宝可采取右侧位睡,若有吐奶也不会呛入气管内。如果发现宝宝俯睡,要及时帮宝宝调整姿势,以防意外。

•热睡 在冬天,为了不使宝宝受冻,你会用电热毯给宝宝保暖吗,甚至通宵都开着电热毯? 危害:电热毯加热速度较快,温度也高,会使宝宝轻度脱水影响健康。 正确做法 若要给宝宝使用电热毯,可在睡前通电预热,等宝宝上床后及时切断电源。如果发现宝宝烦躁不安、哭声嘶哑,可能有脱水现象,马上给宝宝喝些开水。 •裸睡 在夏季,为了宝宝凉爽入睡,你会让宝宝光溜溜地一丝不挂吗?

危害:宝宝体温调节较差,夏季半夜里会有些凉,宝宝腹部一旦受了凉,会使肠蠕动亢进,导致腹泻。 正确做法 夏季最好不要让宝宝裸睡。正确的做法是用一条毛巾盖在宝宝的胸腹部,或系个小肚兜,以防着凉。 •开灯睡 你会为了方便给宝宝喂奶、换尿布而将室内通宵开灯吗?

危害:宝宝对周围环境的调节能力较差,若室内通宵亮着灯,改变了人体适应昼明夜暗的自然规律,会影响生长激素在夜间的分泌高峰,使身高增长减慢。夜亮也会使褪黑激素分泌减少,睡眠易惊醒。椐调查,经常开灯睡的宝宝,近视眼发病率高达40%以上。 正确做法 晚上尽量不要开灯,在喂奶或换尿布时,可开一下床旁小灯,完事后立即关灯。

宝宝中暑的处理误区

宝宝中暑的处理误区:

误区1:过量饮用热水

虽然中暑后需要补充水分和盐分,但过量饮用热水,反而会使宝宝因为大量出汗造成体内水分和盐分进一步的流失,严重时还有可能引起抽风。

正确的做法是:给宝宝少量、多次饮水,以淡盐水和凉白开水为主。

误区2:过量进食

中暑后宝宝体质较弱,如果此时给宝宝吃得过多、过于油腻,反而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不仅营养物质不能被充分吸收,还会加重病情。

正确的做法是:尽量让宝宝吃一些清淡爽口的食物,以适应夏季的消化能力。

误区3:冷饮降温

也许你认为吃些冷饮可以给宝宝降降温,于是买来大量的冷饮和冰镇的瓜果类食物。但实际上,这样做对宝宝的身体有害无益,因为凉性食品会损伤宝宝的脾胃。

正确的做法是:可以给宝宝喝一些鲜果汁。

小编寄语,要有效预防小孩暑热症,家长们务必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居室内通风降温,让孩子睡足觉,但午睡时间不宜太长,尤其在空调房里待的时间不宜过长。同时注意营养,要少喝饮料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饮食不宜过于清淡和过凉,大汗后不宜冲冷水。

宝宝中暑后处理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过量饮水

中暑后须大量补充水分和盐分,但过量饮用热水反而会使宝宝大汗淋漓,造成体内水分和盐分进一步的大量流失,严重时还会引起抽风现象。如此便是得不偿失。

正确的做法是:少量多次饮水,每次饮水量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

误区二:过量进食

中暑后不能让宝宝吃油腻腥的食物,过多的食用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而输送到大脑的血液便相对减少,营养物质也不能被充分吸收。3-6岁的宝宝的消化系统功能还不是很强,所以切勿让宝宝使用油腻之物,增加负担。

正确的做法是:应尽量让宝宝多吃一些清淡爽口的东西,以适应夏季的消化能力。

误区三:冷食伤身

有的父母发现宝宝中暑后身体很干渴,特别爱吃冷饮和瓜果类食物,就满足了宝宝的要求,让宝宝大吃特吃。其实这样做对宝宝的身体有害无益,因为中暑后这两样东西都不能多吃,因为凉性食品会损伤宝宝的脾胃,尤其是对于3-6岁这个阶段的宝宝。

正确的做法是:可以给宝宝喝一些鲜果汁。

哺乳期间乳房刺痛怎么办

哺乳期乳头疼痛的原因可能与宝宝相关,也可能与宝宝无关。如果你所遭遇的哺乳期乳头疼痛是宝宝的吃奶姿势造成的,那么你应该首先问问自己下面这些问题,尽量让宝宝能用正确的姿势吃奶:

在开始吮吸前,宝宝应该不仅把乳头,还要把大部分乳晕都含进嘴里。如果他只是吸住乳头顶部,你很可能会觉得疼。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做,最好去咨询医生或其他有母乳喂养经验的妈妈,找到让宝宝正确吃奶的办法。

如果你的宝宝含住乳头时没有张开嘴,可以把你的手指放进他的嘴角,先让他中断吮吸,等他的嘴巴离开乳房后再让他重新开始吸。别把你的乳头从他嘴巴里强行拽出来,那样你也会疼的。

有些宝宝下嘴唇顶着乳头和乳晕,这样吃奶会让你乳头疼痛。

有些专家认为,治疗乳头疼痛的最好办法是挤一点儿初乳或乳汁,轻轻地擦在你的乳头上。不过最重要的是改善和纠正宝宝吃奶的方式,因为这是乳头疼痛的首要原因。

并没有证据显示保鲜膜或绵羊油对乳头疼痛有效,但如果是乳头皲裂,很多助产士和母乳喂养顾问都建议使用专为母乳喂养妈妈设计的纯绵羊油,来促进裂口保持湿润以便愈合。绵羊油能在乳头上形成一个让皮肤呼吸的半透水层。凡士林也被广泛用于乳头疼痛。不过下次喂奶前应轻轻擦去这些外用药。

哺乳期乳头疼痛对宝宝有什么影响?

如果你的乳头疼,宝宝就不太能正确地含住乳头。这不但会影响你的母乳质量,还可能说明宝宝每次吃奶都吃不到足够的富含卡路里的后奶。如果真是这样,他的体重就可能增加得不够。

女性在哺乳期要是发现自己乳房刺痛的话,可以尝试一下上面的方法,刺痛有所缓解当然是最好了。如果在尝试了上面的一些方法以后还是觉得疼的厉害的话,建议您马上去看这方面的专家,耽搁下去对自己和孩子都是不好的,希望大家能够记住这一点。

相关推荐

宝宝核桃的做

宝宝核桃虽然有利于补充营养,提高免疫力,记忆力,有利于宝宝形成良好的视力,但是在给宝宝喂食核桃时也是要有正确的方才能既保证安全又可以给宝宝补充营养。宝宝的口腔发育未全,核桃相对于宝宝的口腔来说体积较大,所以在给宝宝喂食核桃前先要将核桃磨成粉,加入粥类便于宝宝消化的食品中,这样才能保护宝宝的牙齿和咽喉健康。 核桃粥 原料:1至2个核桃,35克大米,适量的,菜谱汁和清水。 做: 1、 大米洗净后放入锅里,加入适量水,盖上锅盖煮。 2、 煮开后加入核桃煮一会儿。 3、 加入和菜谱汁。 4、 搅拌均匀,

母乳喂养宝宝大便为啥绿色

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发绿是不正常的信号,需要警惕。如果宝宝的大便差不多总是绿色的,他的体重也增加得不多,但的奶水看起来却很充足,那可能是他到的前奶太多,而后奶却得不足。因为与后奶相比,前奶更稀,含有的乳糖更多、卡路里更少,所以会刺激宝宝的消化道对母乳的消化过快,拉出常常很稀的绿色大便。 如果是在宝宝自己还没完第一个乳房的奶之前就不让他了,那还是要尽量等到宝宝完,获得充足的后奶之后,再让他第二个乳房;他可能甚至每次只需要一个乳房就够了。可以请医生、母乳喂养顾问或其他有母乳喂养经验的人帮

一岁宝宝宝宝注意事项

正常情况下,由于奶类及其他辅食已经含有人体所需要的钠,所以宝宝正常进食有足够的钠来满足生理需求,所以宝宝尽量原味食物。 1岁过后宝宝选择低钠。低钠中的钠含量大幅减少,防止宝宝过多,对肾脏很有好处。 菜中钾含量非常高,相当于肉类的20倍,而钾可以有效地抑制钠的吸收,减少分的摄取。锌元素可以提高宝宝的味觉,增强他们对咸味的敏感度。 忌讳以成人口味判断孩子口味,成人的口味和宝宝不一样,宝宝的敏感度非常高。妈妈在给宝宝准备膳食时,一定要注意减少的成分。 大部分的零食含量比较高,妈妈要控制宝

宝宝中暑护理的误区

误区1:过量进食 中暑后不能让宝宝油腻腥的食物,过多的食用会增加消化系统的负担,使大量血液滞留于胃肠,而输送到大脑的血液便相对减少,营养物质也不能被充分吸收。 正确的做:应尽量让宝宝一些清淡爽口的东西,以适应夏季的消化能力。 误区2:冷食伤身 有的父母发现宝宝中暑后身体很干渴,特别爱冷饮和瓜果类食物,就满足了宝宝的要求,让宝宝。其实这样做对宝宝的身体有害无益,因为中暑后这两样东西都不能多,因为凉性食品会损伤宝宝的脾胃。 正确的做:可以给宝宝喝一些鲜果汁。 宝宝中暑后,爸妈一定要密切观

宝宝睡觉六大错误方有哪些呢

哄睡 当宝宝哭闹或睡不安时,会不会将宝宝抱在怀里,或放入摇篮中不停地摇晃,直到宝宝入睡为止? 危害:摇晃会使宝宝未成熟的大脑与坚硬的颅骨相撞,造成小血管破裂,颅内出血,造成“摇晃婴儿综合征”,宝宝表现为癫病、智力受损、肢体瘫痪、弱视或失明,严重的还会引起脑水肿、脑疝而死亡。这种情况多发生于3岁以下的宝宝。 正确做: 让宝宝入睡可以轻轻地拍拍他的背,避免拥抱摇晃。对不愿入睡而哭泣的宝宝可以坐在他的床边,握着他的小手,直到他入睡。 过几天后,宝宝保持一定距离,让他看得到,以后再停留较短的时间,让

正确对待宝宝发烧

宝宝从小到大,生病发烧应该是宝爸宝妈们通常都会遭遇的一个比较头痛的问题。如何沉着、冷静的正确对待宝宝发烧呢? 一、正确认识宝宝发烧问题: (一)宝宝发烧的原因: 1、外在环境原因:如穿衣过多、喝水太少、房间通风不畅、温度高等;(这类发烧不必用药,只要改变客观环境就可以轻松解决。) 2、疾病原因:宝宝生病导致的体温升高;(这类发烧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对症下药。如果是病毒性的,还可能出现反复。宝爸宝妈可千万别期望能立竿见影,因为客观上存在病程周期。) 3、注射了防疫针后的反映。好象白百破、麻疹疫苗接种后,一些宝

小婴儿感冒鼻塞应该怎么办

感冒鼻塞应对之滴生理水 小编这里可以教们一个很好的方,首先爸爸或者妈妈可以先准备好生理水和吸鼻器,然后将宝宝的头往后仰,往鼻孔里面滴入几滴的生理水,等宝宝鼻子里面的鼻屎松软的时候,就可以用吸鼻器将宝宝的鼻子里面的水和鼻屎吸出来了。此外,如果宝宝因为鼻子堵的比较厉害而影响到到了奶,那么新妈妈可以尝试在奶的前15分钟试试这个方。 感冒鼻塞应对之利用加湿器 冬天天气干燥,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尤其是在宝宝感冒鼻塞的时候,比如可以加湿器来湿润室内的空气,对缓解宝宝鼻塞是有很好的效果的。或者如果条件

宝宝错药家长怎么紧急抢救

如何安全摆放家中的药品? ●药品不可和其它物品混放在一起,而且不能放在杯子或其它容易拿取的容器内。 ●应保持药品完整的外包装,散装药品应装于瓶内,贴上标签,使用时需对照标签。 ●药品需放在宝宝看不到也摸不到的地方,最好是上了锁的橱柜或储藏室内。如果正在使用药品时因有急事而必须离开,应马上把它放到安全的地方。 ●平时喂宝宝药时,不要骗他们说是糖果,而应该告诉他们正确的药名与用途。否则,他们会真的相信是糖果,而随时想。 ●宝宝模仿力强,最容易模仿大人的动作,应避免在宝宝面前药。 ●要注意药品使用的有效

怎样才能让宝宝正确吸允乳头

宝宝含住的乳头时,要注意自己的乳房有什么感觉。如果觉得疼,就把小指塞到宝宝的牙床间,让他停止吸吮,再重新尝试一次。正确地含住乳头时,宝宝的小嘴会尽可能地张大,就像要吞掉的乳房似的。他的舌头、下嘴唇和下巴要先碰到的乳房,把他的下嘴唇对准的乳头根部越远越好,这会帮助他在开始奶的时候更好地把乳房组织(乳头和乳晕,乳房上颜色深的部分)都含到嘴里。只要宝宝能够正确地含住,剩下的事情就简单多了。反过来说,如果从一开始他就因为没有正确含住而把弄疼了,而坚持这样喂奶,那结果只能是的乳头会更疼。如

妈妈的哪些牢骚会影响孩子一生

一、否定宝宝人格 “烦死了,自己去玩!”“笨!”“怎么这么笨!”妈妈往往以大孩子的标准来衡量宝宝的行为。 妈妈带着宝宝到亲戚或邻居家玩,宝宝不愿叫“阿姨”,妈妈就会责怪说:“这孩子怎么这么没用,叫一声阿姨都不会。”虽然是对别人说的,可是宝宝都听在心里。 正确方: 如果宝宝有能力而没有做好,妈妈也须耐心指导,而不是责骂。 二、影响孩子对妈妈的信赖 “我才不要!”“把送给别人!”“再不好好饭,妈妈就不要了,把送给别人做儿子。”这类话会让宝宝怀疑妈妈为什么不爱他。 宝宝被妈妈骂了几句,一气之下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