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中毒应该多吃的几种食物
铅中毒应该多吃的几种食物
1、胡萝卜牛奶:胡萝卜50克,煮熟后取出压烂,调人牛奶200毫升中服食。
2、金菇虾肉:金针菇100克,煮熟去汤,虾皮50克,温水略洗共瘦肉200克。将上述三物共剁成泥,加调味品制成馅,包成饺子(或馄顿)煮食,可分数次食用。
3、蒜泥海带粥:大米50克,海带15克,切碎,大蒜两瓣捣烂。大米、海带加适量水先煮,待成粥后再加入蒜泥和调味,稍煮片刻即成,可分数次食用。
4、金梅饮:金钱草10克,乌梅10克,甘草10克,煎汤主渣,约300毫升,分3次饮服。
5、甘草绿豆汤:甘草10克,绿豆50克,煮汤,使绿豆酥烂。不加糖,喝汤及吃绿豆。
6、金土鸡块汤:金钱草10克,土茯苓6克,用水煎汁至300毫升,去渣,加入鸡块150克(头,爪勿用),煮汤加人调味品,吃汤及鸡块。
铅中毒的表现
急性中,重症铅中毒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多能作出诊断,但对慢性,微量铅中毒病儿,简易可行的检查方法尚在探索之中,因此种病儿智力常有不同程度的落后,故目前已引起广泛注意。
铅中毒初期呈现消化道症状时,应与急性胃肠炎,病毒性肝炎等鉴别;有腹绞痛时须与急腹症鉴别;发生脑病征象时应和脑炎,结核性脑膜炎,脑肿瘤及手足搐搦症区别;遇有末梢神经炎症状和体征时,须和脊髓灰质炎及白喉性神经麻痹区别。
急性中毒病儿口内有金属味,流涎,恶心,呕吐,呕吐物常呈白色奶块状(铅在胃内生成白色氯化铅),腹痛,出汗,烦躁,拒食等,当发生急性铅中毒性脑病时,突然出现顽固性呕吐(可为喷射性),并伴有呼吸,脉搏增快,共济失调,斜视,惊厥,昏迷等;此时可有血压增高及视神经乳头水肿,小婴儿前囟饱满,甚至颅骨缝增宽,头围增大,重症铅中毒常有阵发性腹绞痛,并可发生肝大,黄疸,少尿或无尿,循环衰竭等,少数有消化道出血和麻痹性肠梗阻,病儿大都不发热或仅微热,病期较长的患者并有贫血,面容呈灰色(铅容),伴心悸,气促,乏力等,牙齿与指甲因铅质沉着而染黑色,牙龈的黑色"铅线"很少见于幼儿,四肢麻木和肢体远端出现腕垂,踝垂征等在婴儿时期较为少见;指,趾麻木则为较大病儿常诉症状,有时可见肢体瘫痪,若发生肋间肌瘫痪,则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慢性铅中毒多见于2~3岁以后的患儿,一般从摄毒至出现症状约3~6月。
主要表现为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癫痫样发作,运动过度,攻击性行为,语言功能发育迟滞以至丧失等,但无急性颅内压增高的征象,此类慢性脑病可以是急性脑病的后遗症或与经常摄入过量的铅有关,铅中毒性脑病后遗症中的癫痫样发作和行为改变到青春期可以逐渐减轻,但智力缺陷仍然持续存在;重症病例可有失明和偏瘫,近来有人发现视网膜点彩常出现在尿铅排泄异常之前,不仅为铅中毒早期体征,而且铅吸收患者的阳性率也很高,但亦有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报道。
X线检查:患者长骨干骺端出现密度增加,呈一白色带,比佝偻病恢复期所见者宽大而显著,铋,磷大量沉着于骨端,亦能出现同样的白影,但很少见,2岁以前铅中毒患儿的长骨X线改变常不明显,甚至在严重病例也可能无异常改变,病儿腹部平片可见到不透光的物质存在。
食物中毒的特征 地区性特点
农药中毒,桐油中毒,野生植物中毒多发生在农村;臭米面中毒多发生在东北地区;肉毒杆菌中毒有90%发生在新疆地区;鱼类食物,贝类食物中毒多发生在沿海或海岛地区。
皮蛋吃多了有什么坏处
皮蛋中含有一定的铅离子,若是过多的食用皮蛋会导致人体摄入过多的铅,一旦铅的摄入过量就会导致铅中毒,多人体的造血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肾脏、心脏都会有一定的影响,会严重影响人体健康。
皮蛋在制作的过程中由于含碱性物质过多,食用后很快就会和胃酸中和,从而降低胃酸的作用,会影响胃肠道消化吸收的能力,加重胃肠道的负担,所以在吃皮蛋的时候可以适量加一些食醋。
经常食用哪种食物容易引起铅中毒 什么是铅中毒
铅中毒是一种重金属中毒,它是通过呼吸道吸入粉尘后,呼吸道中的吞噬细胞将其带入血液或者经消化道食入后带入血液引起的而引起烦躁易怒、食欲降低、腹绞痛等症状等一系列症状的中毒现象。
铅中毒的食物
铅在生活中有很多来源,可能在最容易忽略的地方铅就趁虚而入了。给你一些建议,从细微处着手替孩子防铅:
1、帮助孩子养成良妈的卫生习惯。不边玩边吃零食,不吮手指,吃东西前洗手。
2、教育孩子不要将涂有油漆的玩具或用具(如铅笔杆)放入嘴里啃咬。
3、为婴儿选购奶瓶、水杯时也不宜用印有各式鲜艳图案的制品。
4、用食品袋装食品时,要防止塑料袋上的字、画或商标与食品直接接触。
5、避免使用陶器或内部绘有彩色花纹的瓷器等容器装食品,特别是酸性饮料,如橙汁等。
铅中毒有什么症状
急性中、重症铅中毒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多能作出诊断,但对慢性、微量铅中毒病儿,简易可行的检查方法尚在探索之中,因此种病儿智力常有不同程度的落后,故目前已引起广泛注意。
铅中毒有哪些症状?铅中毒初期呈现消化道症状时,应与急性胃肠炎、病毒性肝炎等鉴别;有腹绞痛时须与急腹症鉴别;发生脑病征象时应和脑炎、结核性脑膜炎、脑肿瘤及手足搐搦症区别;遇有末梢神经炎症状和体征时,须和脊髓灰质炎及白喉性神经麻痹区别。
急性中毒病儿口内有金属味,流涎,恶心,呕吐,呕吐物常呈白色奶块状(铅在胃内生成白色氯化铅),腹痛,出汗,烦躁,拒食等。当发生急性铅中毒性脑病时,突然出现顽固性呕吐(可为喷射性),并伴有呼吸、脉搏增快,共济失调,斜视,惊厥,昏迷等;此时可有血压增高及视神经乳头水肿。小婴儿前囟饱满,甚至颅骨缝增宽,头围增大。
重症铅中毒常有阵发性腹绞痛,并可发生肝大、黄疸、少尿或无尿、循环衰竭等。少数有消化道出血和麻痹性肠梗阻。病儿大都不发热或仅微热。病期较长的患者并有贫血,面容呈灰色(铅容),伴心悸、气促、乏力等。牙齿与指甲因铅质沉着而染黑色,牙龈的黑色"铅线"很少见于幼儿。四肢麻木和肢体远端出现腕垂、踝垂征等在婴儿时期较为少见;指、趾麻木则为较大病儿常诉症状。有时可见肢体瘫痪,若发生肋间肌瘫痪,则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
慢性铅中毒多见于2~3岁以后的患儿,一般从摄毒至出现症状约3~6月。主要表现为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癫痫样发作、运动过度、攻击性行为、语言功能发育迟滞以至丧失等,但无急性颅内压增高的征象。此类慢性脑病可以是急性脑病的后遗症或与经常摄入过量的铅有关。
铅中毒性脑病后遗症中的癫痫样发作和行为改变到青春期可以逐渐减轻,但智力缺陷仍然持续存在;重症病例可有失明和偏瘫。近来有人发现视网膜点彩常出现在尿铅排泄异常之前,不仅为铅中毒早期体征,而且铅吸收患者的阳性率也很高,但亦有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报道。
X线检查:患者长骨干骺端出现密度增加,呈一白色带,比佝偻病恢复期所见者宽大而显著。铋、磷大量沉着于骨端,亦能出现同样的白影,但很少见。2岁以前铅中毒患儿的长骨X线改变常不明显,甚至在严重病例也可能无异常改变。病儿腹部平片可见到不透光的物质存在。
铅中毒食疗
食疗排铅是比较理想的方法之一,父母有意让孩子吃以下食物:
①含丰富维生素C的食物。维生素C与铅结合生成难溶于水而无毒的盐类,随粪便排出体外。每天至少摄入150维生素C,已有铅中毒症状者需增至200,维生素C广泛存在于水果、蔬菜及一些植物的叶子中,带酸味的水果如桔子、柠檬、石榴、山楂、弥桃尤其是酸枣中含量最丰富。苹果、草莓、鲜辣椒、卷心菜、蒜苗、雪里红、西红柿、菜花等也含有维生素C。
②含丰富蛋白质和铁的食物。蛋白质和铁可取代铅与组织中的有机物结合,加速铅代谢,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有鸡蛋、牛奶和瘦肉等。含铁丰富的绿叶菜和水果则有菠菜、芹菜、油菜、罗卜樱、苋菜、荠菜、番茄、柑桔、桃、李、杏、菠罗和红枣等。
③大蒜素。大蒜中的大蒜素,可与铅结合成为无毒的化合物,所以从事铅作业的工人每天吃少量大蒜比不吃大蒜的工人铅中毒发生率少60%,此外,果胶有抑制铅吸收的作用,酸牛奶可刺激胃肠蠕动而减少铅吸收,故也应适当给孩子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