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慢性肾病患者中丙肝感染为何较高

慢性肾病患者中丙肝感染为何较高

在慢性肾病患者中,丙肝病毒的感染率较高。在北欧、美国等西方国家,慢性肾衰竭患者中丙肝病毒的感染率大约为5%~10%,美国一些透析单位中丙肝病毒的感染率为20%;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大约为20%~50%,沙特阿拉伯甚至高达68%。

首先,丙肝病毒感染是引起慢性肾脏病毒的重要原因。丙肝病毒感染不仅可以引起慢性肝病,还可以导致多种肝外系统损害,如冷球蛋白血症、淋巴增生性疾病和肾脏疾病。混合的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合并Ⅱ型冷球蛋白血症即为丙型肝炎相关性肾炎中最主要的类型。有研究显示,约有半数丙肝病毒感染者会发生肾脏疾病。

慢性肾病和血液透析患者中丙肝病毒的感染率较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医源性感染。医源性感染是丙型肝炎流行的一个重要原因。除了不安全注射外,输血和血制品、许多介入性治疗和手术等都可能造成丙肝病毒的传播。慢性肾病和持续透析的患者常常需要注射治疗、输血和血制品、定期实施血液透析,最终需要进行肾移植手术。这些治疗措施都增加了患者感染丙肝病毒的机会。

肝炎和肾炎为什么常常相遇

首先,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本身都是引起肾脏疾病的病因。乙肝病毒感染可以引起乙型肝炎相关肾炎,如:膜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肾炎。丙肝病毒不仅可以引起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还可以扰乱自身的免疫系统引起冷球蛋白血症性肾损害,继发糖尿病导致糖尿病肾病。

第二,肾病患者的治疗增加了乙肝和丙肝病毒感染的风险,尤其是丙肝病毒的感染。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都属于经血液传播的疾病。肾病患者常常需要血液透析治疗、频繁注射、输血和血制品,甚至需要肾移植。这些治疗都可以增加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感染的风险。

第三,肾病患者常常需要使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这些治疗可促进丙肝病毒的复制,增加乙肝病毒再活动的风险。

第四,治疗乙肝和丙肝的药物有可能导致肾损害。

多种因素导致肝炎和肾炎相遇。因此,有肾病的患者要注意筛查乙肝和丙肝病毒,并配合医生做出正确诊断。如果医生确定乙肝病毒或丙肝病毒是导致肾病的元凶,应积极对进行抗病毒治疗,经过抗病毒治疗,肾病则会明显好转。如果肾病患者尚未被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应该接种乙肝疫苗,到正规医院透析治疗,防止乙肝或丙肝病毒的感染。

得丙肝的原因有哪些呢

1、 丙肝患者的肝脏病变部位有多数单核细胞浸润,发生炎症和坏死,这和HBV引起的肝脏病变相似。同时,感染HCV后,也和HBV感染一样容易发生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因此,这是属于丙肝的病因之一。2、HCV感染引起的肝脏病变也和HBV感染相似,这类肝病主要由病毒诱发人体免疫反应导致对肝细胞的兔疫损伤。而丙肝的病因主要是通过输血和应用血制品引起的传播也已确定无疑。此外,针刺、滥用注射药物、纹身、粪口途径、母婴垂直传播,以及唾液、飞沫、接吻和性接触等水平传播,也是引起丙肝的病因。3、接受输血及血制品者也易患上丙肝,注射(尤其是静脉注射),血液透析及肾移植病入,丙型肝炎家庭内接触者,尤其配偶,有不正当性行为或同性恋者,丙肝孕妇所生婴儿等,均是丙型肝炎的易感入群。此外,医务人员、实验室工作人员、处理血或血制品者,其丙肝的发病率也较高。这些都是常见的导致丙肝的病因的因素。以上所讲述的就是患有丙肝的病因的因素具体的讲述,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了解到丙肝的知识,如果一旦发现患有丙肝应及时去接受治疗,丙肝是可以治愈的。

慢性丙肝是否会传染呢

丙肝所含有的丙肝病毒是一种感染肝脏的病毒,对患者危害很大, 丙肝可使肝脏发炎并产生疤痕,这些损伤可导致肝硬化的发生,而丙肝感染的起初阶段称为急性丙型肝炎,如果丙肝病毒留在体内超过六个月,那么就是慢性丙型肝炎。

慢性丙肝会不会传染呢?当然是会传染的,其中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密切接触就是造成丙肝感染的重要途径,它的传染途径有: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生活传播。另外生活中发生密切的关系,如体液接触,血液接触,也是可导致传染的。

不管是急性的还是慢性的,丙肝都是具有很强的传染性的,丙肝的传播途径有:

1.血液传播:如平时 输血浆、白蛋白等,还有就是如皮损或是经黏膜,都可发生传播,常见的吸毒用共用静脉注射器,或是在一些地方文身、拔牙等消毒不彻底的,都可导致传染。

2.母婴传播:如果孕妇患有丙肝的,那么孕妇体内的丙肝病毒可通过胎盘传播给胎儿,从而导致感染,或是在分娩时也可导致胎儿被感染。

3.性接触传播。如体液中含有丙肝病毒,通过性生活即可发生感染。

乙肝病人需要查丙肝抗体吗

因为丙肝病毒隐蔽性很强,很多早期的丙肝病人基本上没有症状,而且不少医务人员也缺少对丙肝基本知识的了解,没有及时对高危人群进行检查,造成很多患者在出现肝硬化,甚至于肝癌时才被发现。

那么,乙肝感染者为何要重点检查丙肝抗体呢?

这是因为乙肝和丙肝病毒均可通过不洁注射、血液或输血制品等相同的方式传播,两者重叠感染较为常见。一些难治性乙肝病人往往合并感染了丙肝病毒。

乙肝和丙肝病毒感染现已被认为是诱发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重叠感染比单纯乙肝或丙肝发生重症肝炎者多,病死率也高,导致肝癌的相对危险指数也更大。感染丙肝病毒后发展为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概率高达80%以上,忽视乙肝患者中丙肝病毒感染,将会使病情加重,严重影响预后。而且,确定乙肝患者是否合并感染丙肝,对选择乙肝治疗方案有指导意义。

以上介绍了乙肝病人需查看丙肝抗体的原因,您了解了吗?希望这些内容对您有帮助,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可以在线咨询专家。小编祝广大读者朋友身体健康

7类人群赶紧筛查丙肝

对于病毒性肝炎,国人更熟悉的是乙肝。其实,近些年来丙肝的发病率也在悄然攀升,发展迅猛。以我国为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我国2003年丙肝报告例数为21145例,此后逐年攀升,2013年为203156例。10年暴增近十倍,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医师张晓红指出,与慢性乙肝相比,慢性丙肝治愈率高,如果早期发现,及时规范应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等药物,大部分患者可以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相当于临床治愈。

早发现早治愈

七类人群赶紧筛查丙肝

以下七类人群容易被丙肝“盯上”,最好及时到医院做丙肝抗体检测。

1. 曾在感染控制条件较差的场所内,接受过医源性或口腔开放性治疗的个体

2. 在开展“献血者HCV血清学检测”之前输过血,或接受过未开展“HCV常规血清学检测”的献血者地区血液的个体。特别是在1993年之前有过输血经历的人要引起警惕,由于丙肝病毒相关检测试剂1990年后才问世,全国的大血站1994年才开始在献血人员中筛查丙肝,所以在此之前输血、或血制品(血浆、白蛋白、丙种球蛋白)都存在感染丙肝病毒的风险。

3. 静脉药瘾者

4. 在感染控制条件较差的场所内接受过纹身,身体穿刺或疤痕手术的个体

5. HCV感染母体所生儿童

6. HIV感染者

7. 服过刑或曾被拘留的个体

此外,血液透析患者、男同性恋者、艾滋病毒感染者、性工作者、性病患者、丙肝病毒感染者的配偶都应该及时到医院筛查丙肝,出现疲劳、乏力、食欲下降、或不明原因转氨酶升高时更要引起警惕。

丙肝的潜伏期是多长时间

丙肝的潜伏期是多长时间?

丙肝是病毒性肝炎的一种,所谓的丙肝潜伏期是从感染病毒到出现临床症状的时间,丙肝病毒的潜伏期的长短不一可能反映丙肝因子的不同或同一因子的不同剂量。那么丙肝潜伏期是多久呢?济南协和肝病医院的专家介绍如下.

丙肝病毒的潜伏期一般为2~26周,平均为7.8周,一般情况下,丙肝的得病患者在刚感染了丙肝病毒的这个阶段内是不会发现有任何异常的,这就是所谓的丙肝潜伏期。另外,还有一点大家需要注意是,丙肝的隐匿性很强,一般如果患者不细心的话,就算过了丙肝的潜伏期,也可能没有任何发现。而在发现之时,已经成了很严重的丙肝患者。而丙肝的危害性大,如果没有及时控制的话,癌变的几率很大。所以,生活中一定要多加小心留意才行,发现小异常,请一定要引起重视。丙肝病毒的潜伏期多见于第XIII因子的血友病患者,丙肝病毒的潜伏期最短者为4~14天,丙肝病毒的潜伏期的长短不一可能反映丙肝因子的不同或同一因子的不同剂量。

另外,由于丙肝病毒跟其他病毒不同,急性感染后很少引发丙肝症状,仅只有疲倦,胃口差等轻微不适感,因此,很多人感染了丙肝病毒却不知道,等发现时已经得了慢性丙肝。对于丙肝病毒的潜伏期为15~20年的丙肝患者来说,也不会有明显症状,相对急性感染,慢性感染后果更为严重,一般有明显症状已是肝病晚期,再想康复就很难了。

丙肝潜伏期是多长

一般丙肝病毒的潜伏期2—26周,平均7.8周,丙肝的潜伏期大多见于用第XIII因子的血友病患者,丙肝的潜伏期最短者4日至两周,但大多数1—4周。丙肝病毒的潜伏期长短不一可能反映丙肝因子的不同或同一因子的不同剂量所致。

如果输Ⅷ因子引起的丙型肝炎,丙肝潜伏期7~33天,平均19天。丙肝的早期会有食欲消失、呕吐、胃痛、疲乏、皮肤巩膜黄染。疾病早期,症状类似乙肝,但较轻,如感染超过6个月,称慢性丙肝,许多丙肝感染者并无症状。

丙肝潜伏期通常为7周,幅度为2-24周。丙肝潜伏期在症状出现前几周,在丙肝潜伏期至整个患病期间均有传染性。慢性丙肝携带者的传染性仍不明确。防止接触可能为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和其他体液。不共用可能被污染的牙刷、剃刀、注射器和其他物品。

肝炎和肾炎为什么常常相遇

在慢性肾病患者中,乙肝病毒的感染率较高。我国的血液透析患者中乙肝病毒的阳性率为13%~35%;巴西血液透析患者中HBsAg阳性发生率为12.0%,而人群中仅为0.8%;在摩尔达维亚和罗马尼亚的透析者中乙肝病毒感染率分别为17.0%和21.6%。

丙型肝炎与肾脏疾病关系密切更为突出。在北欧、美国等西方国家,慢性肾衰竭患者中丙肝病毒的感染率大约为5%~10%,美国一些透析单位中丙肝病毒的感染率为20%;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大约为20%~50%,沙特阿拉伯甚至高达68%;全球大约4.9%血液透析患者合并丙肝病毒感染

相关推荐

丙肝有哪些早期症状

在疾病的治疗上,我们知道,只有把握好救治时间,病症才会彻底的与我们告别,当然,丙肝也并不例外。专家表示,治疗丙肝,我们最重要的就是掌握好它的早期症状,毕竟早期的病症还相对来说不是顽固的。那么,丙肝的早期症状是什么呢? 1、丙肝的急性期丙肝早期的症状往往不容易被发现,因为大多数患者丙肝早期的症状往往不明显,即使有也不特异,可表现为流感样症状,例如胃口不好、感觉很累、恶心、呕吐等丙肝早期的症状,有时会发生黄疸。有极少的急性丙肝会引起严重致命的肝功能衰竭。 2、慢性丙肝患者丙肝早期的症状也不明显,患者可无症状

丙肝的潜伏期有多长时间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输血、针刺等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8亿人感染了HCV,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 丙型肝炎呈全球性流行,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未来20年内与HCV感染相关的死亡率(肝衰竭及肝细胞癌导致的死亡)将继续增加,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 人们对于丙肝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楚,丙肝潜伏期

丙肝主要症状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丙型肝炎或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主要是经血液传播的传染病,呈世界性分布,其临床表现较乙型肝炎轻微,亚临床型感染较多,但慢性化趋势较乙型肝炎严重。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可导致肝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部分病人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 1、急性肝炎起病较急,常有畏寒、发热、乏力、头痛、纳差、恶心、呕吐等急性感染或黄疸前期症状。多数患者在3个月内临床康复。急性丙型肝炎50%—80%转为慢性或病毒携带。 2、慢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常有乏力、厌油、肝区不适等症状,可有肝病面

丙肝怎么治疗

1、儿童和老年人:有关儿童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经验尚不充分。65岁或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原则上也应进行抗病毒治疗,但一般对治疗的耐受性较差。因此,应根据患者的年龄、对药物的耐受性、并发症(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及患者的意愿等因素全面衡量,以决定是否给予抗病毒治疗。 2、酗酒:慢性酒精中毒可能促进丙型肝炎病毒复制,加剧肝损害。从而加速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的进程。由于酗酒患者对于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耐受性和疗效均较低,因此,治疗丙型肝炎必须同时戒酒及戒毒。 3、合并乙肝病毒(HBV)或艾滋病毒(HIV)感染

丙肝感染途径与治疗

怎么感染丙肝 (1)输血及血制品传播:曾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中期,输血后肝炎70%以上是丙型肝炎。随着筛查方法的改善,此传播方式已得到明显控制,但抗丙肝病毒阴性的丙肝病毒携带供血员尚不能筛除,输血仍有传播丙型肝炎的可能,特别是反复输血、血制品者。 (2)注射、针刺、器官移植、血液透析传播:国内报道80%以上静脉毒瘾者为抗丙肝病毒阳性。血液透析者及骨髓移植者亦是高危人群。推荐阅读丙肝的日常预防与保健 (3)生活密切接触传播:散发的丙肝病毒感染者中约40%无明显的输血及血制品

慢性肾炎症状

一旦患有慢性肾病,是很难根治的。但是,不是说患有了慢性肾病,就不可避免的发生尿毒症。早期对慢性肾病进行干预控制,阻止其恶化进展完全做的到。因此,对慢性肾病做好防治工作是慢性肾病患者身体康复的关键所在。 对慢性肾病的防治工作主要包含有以下三点: 首先,鉴于慢性肾病的发病特点——知晓率低,则需要动员全社会所有人引起对慢性肾病的重视,每个人应该积极主动的防治慢性肾病。 其次,要加强早期防治工作,防止慢性肾病的发生。这就需要,对自身已有的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炎)及其危险因素(如蛋白尿、高血压)等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

丙肝的危害

1、由于丙肝的发病时间比较长,一般来说,是很难发现的。一般会经过10~20年的慢性病程后,至少20%的患者发展为肝硬化。 2、丙肝的传染性比较强,病毒主要是通过血液进行传播,输血、使用血制品都有可能感染丙肝病毒;性传播也是丙肝传播途径,夫妻之间,性伴侣之间的相互传染;与乙肝一样,母婴传播也存在于丙肝,婴儿出生就携带丙肝病毒也是非常常见的。 3、丙肝危害还表现在,发病率高,易转为慢性、易恶化。感染丙肝病毒后,引发急性丙肝,通常会有50%~85%的急性患者会转为慢性丙肝,由于输血感染丙肝患者中,会有20%~

丙肝的早期症状表现

丙肝早期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早期患者常常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异常的症状,疲倦、浑身无力等症状。患者的皮肤表现有脸黄、皮肤黄等症状。患者容易出现发烧、右上腹功能不适、尿液发黄等症状,当出现这些症状时,患者要注意早期进行治疗。 慢性丙肝早期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乏力、头晕、食欲有所减退、可有肝大和轻度触痛触痛。部分患者无任何明显症状和体征。严重时丙肝症状明显,患者常伴肝病面容、肝掌,丙肝合并乙肝感染时往往表现症状突然加重。

丙肝抗体检测怎么看结果

丙肝抗体是由于人体免疫细胞对丙肝病毒感染所做出的反应而产生的。抗体在血液中循环而且经常性检测到存在。丙肝抗体检验就是通过检验丙肝抗体的存在,来确定之前病毒的存在,而不是检验病毒本身。 丙肝抗体假阳性 丙肝抗体假阳性,丙肝抗体不是保护性抗体,丙肝抗体阳性一般表示是慢性丙肝患者。但丙肝抗体有一定假阳性率,出现丙肝抗体假阳性不代表是慢性或急性丙肝患者丙肝抗体假阳性结果主要是多种纤维蛋白原对试剂的影响所造成的。如果丙肝抗体阳性同时丙肝病毒HCV—RNA阳性那就表示丙肝患者,但丙肝病毒HCV—RNA阴性却不能完全

乙肝和丙肝的区别

1.感染的病毒不同 乙肝是因感染HBV所引起的,而丙肝则是因感染HCV引起,它们所共有的特点则是病du复制能力和传染性较强。 2.传播途径 乙肝与丙肝的传播途径相似,其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传播、医源性传播、日常亲密接触传播,但是临床丙肝感染研究数据表明,近些年来以吸毒、性 交途径传染丙肝几率远远高于血液传播。 3.临床表现症状 丙肝症状隐匿,临床病例中丙肝无症状及无黄疸的情况较多,有些患者不易被发现,并且肝功能检查表现单项转氨酶升高,持续不降或反复的波动。乙肝患者则不同,无论是急性乙肝患者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