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一天了没有排小便 宝宝出生一天后需注意
宝宝出生一天了没有排小便 宝宝出生一天后需注意
宝宝出生后30分钟可抱至母亲处按需哺乳,提倡母乳喂养。无法母乳喂养时,首先试喂糖水约10ml,吸允及吞咽功能良好者,可给予配方奶,每3小时一次。
第一个24小时内需要接种的疫苗是卡介苗跟乙肝疫苗,卡介苗的作用是预防结核病,等到三个月后检查一下如果接种成功是可以终生免疫结核病了。宝宝接种疫苗后要注意有无发烧、针口处有无红肿等现象。
足月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排尿,12小时内开始排出黑绿色胎粪,3—4天转为黄绿色。如48小时未排尿,24小时未排大便应及时就医。
家人们怀揣着兴奋迎来了宝宝的诞生,免不了盯着看、动手摸一摸、亲几口,捎带拍几张照片。这时家长们要注意刚出生的宝宝抵抗能力差、免疫力低,探望者如患有感冒、咳嗽者应少接近避免传染。
宝宝刚一出生,就会被剪掉脐带,作为一个独立的人开始生活,宝爸宝妈们在护理宝宝时一定要注意做好脐带的消毒和防水工作哦,避免脐带感染,及时观察宝宝脐带有无红肿、渗血、流脓等症状。
如果宝宝在出生后的一天之内不仅不吃东西老睡觉,还面黄、白眼球也黄、可能手脚心都偏黄、甚至有高热、惊厥、尖叫的,则说明新生宝宝很可能是得了病理性黄疸。家长要及时通知医生给宝宝检测黄疸值,尽早治疗黄疸。
宝宝出生两天没小便怎么办 多喂奶水和水
宝宝出生一天没有小便,可能是是因为宝宝体内液体摄入量少,不足以排尿,这时宝妈要给宝宝多喂奶水或多喝些水,让宝宝体内的水分增加,大概1—2个小时后宝宝就会小便了。
母乳性黄疸停奶两天可以吗 母乳性黄疸如何停奶好
在暂停母乳期间,应将乳母乳汁吸出,用吸奶器或妈妈干净的手挤出,以维持后续的乳汁分泌,保证以后继续母乳喂养。挤出的乳汁可以倒掉或是用专用的乳汁密封袋装好,放在冰箱冷冻层,保存起来,以备日后奶水不足时喂奶。
停喂母乳之后,需要给宝宝喂奶粉,建议选择适口的奶粉给宝宝喂养,一开始可少量喂,每天少食多餐,每隔2—3小时喂一次,一天喂8—10次左右,每次大约20分钟,只要宝宝不再吞咽了,就代表宝宝吃饱了。
附:1—30天宝宝每次奶量标准参考
宝宝出生第1天:奶量5—7ml(约1小勺)
宝宝出生第2天:奶量10—13ml(约2小勺)
宝宝出生第3天:奶量22—27ml
宝宝出生第4天:奶量36—46ml(相当于乒乓球大小)
宝宝出生第5天:奶量43—57ml(相当于鸡蛋大小)
宝宝出生第6天:奶量56ml—75ml
宝宝出生第7天:奶量65ml—85ml
宝宝出生第8—15天:奶量70—90ml
宝宝出生第15—20天:奶量80—100ml
宝宝出生第20—30天:奶量80—120ml
一般停喂母乳3天,发现黄疸有明显下降,宝宝看着脸部不那么黄了,可以继续再次喂奶,因此妈妈们在停母乳期间,要记得挤出多余的奶,保证再次喂母乳的需求。
宝宝出生第一天不吃奶光睡觉怎么办
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一般情况下宝宝出生一天不喝奶光睡觉,主要考虑是由于生理性现象引起的,属于一种正常的现象,这种情况如果宝宝没有出现身体的不适症状,那么宝妈不必过于的紧张,因为宝宝从母体当中摄取的营养,可以完全供宝宝在出生两天内满足。
但要是由于病理性因素引起的,这时候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治疗,避免耽误病情,不利于新生宝宝的健康。
宝宝出生一天老是哭怎么办 为什么宝宝出生一天老是哭
因为刚出生的宝宝只会用哭来表达自己的需求。
哭,是宝宝最初表达自己的语言,是与家长们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通常宝宝老爱哭是因为以下原因引起的:
如何判断:宝宝哭声短而有力,有规律,渐渐急促。
(1)宝宝饿了、渴了
(2)宝宝尿布湿了
(3)宝宝被蚊虫叮咬
(4)宝宝穿少了冷,穿多了热
(5)宝宝缺少安全感
(6)宝宝鼻子堵塞
(7)宝宝消化不良
(8)周围环境过于嘈杂,温度过高或过低
(9)空气中有刺激物,如:香烟、痱子粉、花露水味等。
(1)宝宝病理性黄疸
(2)宝宝感冒了
(3)宝宝发烧了
(4)宝宝脐带感染
(5)宝宝肠绞痛
(6)宝宝其他生理疾病或先天性疾病
宝宝出生一个月的情况
体格发育
体重 此时的婴儿体格生长速度非常快,比出生时重了700-1000克。刚满月时体重约为4公斤(4000克),快到两个月时增加到5公斤(5000克)。
身长 比出生时增加2-3厘米,男婴平均为56.95厘米,女婴平均为56厘米。
头围 男婴为38.2厘米,女婴为37.47厘米。
胸围 男婴为38厘米,女婴为37.32厘米。
神经精神发育
运动机能 俯卧时能将下巴抬起片刻,头会转向一側;觉醒时,显得十分活跃,会慢慢地转动头部,伸胳膊,蹬腿,身体有些伸展运动,能蠕动身体。
视觉 婴儿能注视片刻离他20-30厘米处的物体和母亲的脸。
触觉 有物体碰触他的手心时他会抓住(称之为握持反射)。
听觉 听到母亲的心跳声会安静下来。近旁约10-15厘米处的响声会引起孩子的警觉,头会转向声源。能区别人的语言声和非语言响声,以及不同的语音。母亲和婴儿说话,他能注视母脸片刻,出现反射性微笑,会发出“咿咿”“啊啊”的声音。
嗅觉 能区别母乳香味,对刺激性气味表示厌恶。
味觉 味觉发育成熟较早,偏爱甜味。
养育要点
喂养
一般一天要喂6-7次奶。如果婴儿每隔3小时就想吃奶,每次吃10分钟左右就自动松开奶头,睡着了或抬头看四周,这说明母乳充足。如果婴儿老是吸吮着乳头不放,吃完奶一会又想吃,体重增加很少,就应考虑母乳不足。可考虑在医生或护士的指导下,采用混合喂养,但尽量让孩子每天早、中、晚三次能吃到母乳。千万不要轻易放弃人工喂养。
无论母乳喂养或人工喂养,四周起就应加添维生素D制剂,每日服维生素D400国际单位。四周起可以在两次喂奶间加喂鲜果汁和菜水,以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不过添加辅食时,应遵循由少到多,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
护理
每天给婴儿洗澡是有益的,季节不同每天洗澡的次数也不同。夏天可以洗2-3次,冬天可在中午更暖和时洗一次。婴儿有个干净的身体,夜间会睡得安稳。另外,在每次大便后,一定要给他洗洗小屁股。此时仍要注意保暖和预防感染。
坚持太阳浴和空气浴。户外空气新鲜,含氧量多,能促进新陈代谢,日光中紫外线直射皮肤可使人体自制维生素D,红外线促进
血液循环,这都对婴儿生长发育有利。冷空气刺激皮肤粘膜,能增强婴儿抗御寒冷的能力。所以从出生2周后即可在风和日丽的天气抱婴儿去户外活动片刻,渐增时间和次数,2-3个月时每日上、下午各在户外活动半至1小时。但要避免太阳的直射,注意保护婴儿的眼睛。
游戏
日常生活中让孩子经常看到母亲身形和听到母亲声音。在小床边挂色彩艳丽、可动、会响的玩具2、3个,促进婴儿视、听能力。
在孩子俯卧的时侯,将一个彩色的玩具向上拉过他的视野,让他的眼睛和头部追随着运动。
父母经常用温暖的手抚摸婴儿的手心、脚底、脸颊、头面和背胸腹部皮肤,会让孩子感到安全和温暖,每次5-10分钟,每天2-3次。
按摩孩子的手指,和孩子玩数手指的游戏,展开一个个手指,帮助他放松。对他的脚趾也可以这样做。
沟通 婴儿醒着时,妈妈要常常和婴儿柔声谈话,并且注视婴儿的眼睛,唱儿歌给孩子听,以高低声调、不同表情逗引孩子。
妈妈抱他的时侯多走动,边走边轻轻摇晃。注意:千万不能摇晃得太猛、太快、幅度太大,以免发生意外。
父母应经常观察婴儿的动作表情,哭声变化和喃喃自语,微笑、手舞足蹈、皱眉眨眼、哭喊和惊吓等各种行为,因为这些往往反映婴儿的需求和感情。要探索和理解婴儿,针对其生理心理需要,适时予以满足和反应。例如当婴儿啼哭时,一边寻求原因一边抚抱,一边用语言安慰,使婴儿感受母亲给予的亲切爱护,逐渐形成积极的条件反射,建立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上面介绍的触觉游戏也是很好的亲子沟通方式。
★ 每个婴儿之间都有差异,我们提供的只是一个平均值(上海市区1995年婴幼儿体格发育五项指标)。您孩子的发育或早或晚于这个标准都是正常的,如果相差得太远,建议您向专家咨询。
宝宝出生一天老是哭怎么办
宝宝由于饥饿、口渴、尿湿布等非疾病原因造成老是哭的现象,家长们应根据具体情况,检查原因,对症护理,及时解决。
(1)宝宝饿了、渴了
怎么办
一般刚出生的宝宝2—3小时喂奶一次,若宝宝摇晃着小脑袋找吃的时候就要赶紧喂奶了,母乳喂养的宝宝要按需喂哺,奶粉喂养的宝宝出生第1天需求的奶量则是5—7毫升每次,一天要喂8—10次左右。
(2)宝宝尿布湿了
怎么办
家长们平常要1—2小时检查一次尿不湿是否尿多、有大便的情况,并及时更换,宝宝舒服了,也就不哭了。如发现宝宝屁股有点红,建议擦点护臀霜。
(3)宝宝被蚊虫叮咬
怎么办
宝宝皮肤娇嫩,驱蚊最好不用化学品,家长可准备一个可喷水的化妆小瓶,五片复合维生素B。将水灌入小瓶,后放进药片,摇匀,睡前将小瓶对 准胳膊、腿、身体等部位喷一下即可。因蚊子害怕复合维生素B的味道,因此会对宝宝避而远之。
止痒秘方:把一颗蒜瓣掰开,用断面涂抹蚊子咬的包,可迅速止痒,宝宝就不哭了。
(4)宝宝穿少了冷,穿多了热
怎么办
家长可用手指伸进去宝宝背部,探测宝宝颈部附近的温度,如感觉温度适宜,则说明宝宝穿着合适;如感觉温度有点凉,就需要给宝宝加衣服,若是温度有些发烫,就说明宝宝穿的多了,要脱些衣服哦。
(5)宝宝缺少安全感
怎么办
妈妈可以用手拍拍宝宝,轻声吟唱胎教时唱过的歌曲安抚宝宝,或是将宝宝紧紧包裹起来,尽量把宝宝的手臂裹紧,而把腿放松,这样就不会影响宝宝髋部发育,同时又让宝宝感受到之前在妈妈的子宫中被紧紧包裹着的安全感,之后等宝宝逐渐适应这个世界后就不会老是哭了。
(6)宝宝鼻子堵塞
怎么办
用清水滴注或用棉签或是吸鼻器清理鼻腔,软化鼻痂,清除鼻腔中的阻塞物后,宝宝便可以顺利地吸吮,继续安然入眠。注意清理宝宝鼻子时不能太深入,避免弄伤宝宝。
(7)宝宝消化不良
怎么办
刚出生的宝宝肠胃发育还未完善,有些消化不良是正常的,妈妈们可以采取少量多餐的喂养方式喂奶,在喂奶后帮助宝宝拍拍嗝,有助于宝宝消化,奶粉喂养的宝宝,在两顿奶水中间可适当添加些水给宝宝喝。
(8)周围环境过于嘈杂,温度过高或过低
怎么办
将宝宝抱到另一个安静舒适的房间睡觉,调整房间的温度,帮宝宝盖好被子,避免宝宝着凉,有客人来访时,提前跟客人说好要轻声细语,以免吵到宝宝睡觉。周围安静了,宝宝睡的好的,也就不哭了。
(9)空气中有刺激物,如:香烟、痱子粉、花露水味等。
怎么办
卧室中的刺激物,可能使宝宝的呼吸道发生过敏、阻塞,因而发生哭闹。作为家长要排除这些刺激物,吸烟请到外面。
宝宝由于新生儿黄疸、发热、感冒等一些生理性疾病引起的异常哭闹现象,如:不断哭闹、做好以上护理了也还是哭闹的,要及时带宝宝就医诊治,让医生根据相关的检查来判断宝宝到底是因为什么病因引起的老是哭闹的现象,然后开具药方针对治疗。
宝宝出生24小时没有小便 为什么宝宝出生24小时没有小便
宝宝在刚出生24小时没有小便,多半是因为宝宝吃的少的缘故引起的。刚出生的宝宝在24小时以内,吃的奶水或水由于不能满足生理需求,可能引起脱水导致无尿的现象。家长们可加强喂养,继续观察,看之后有无尿尿。
如果宝宝患有:先天性肾缺、尿路畸形以及肾脏泌尿较晚的疾病,那么宝宝就会出生后24小时乃至更久时间没有小便,家长们要留意,当宝宝出生后48小时仍不小便的话,要及时联系医生诊治。
另外刚出生的宝宝往往在生产过程中就已经排出第一次小便,而家长可能没有看到,所以在生后第一天没有小便也是正常的。
也有人认为宝宝出生后24小时没有尿尿,是因为宝宝尿中有较多的尿酸盐结晶,导致肾小管堵塞,致使排小便不出来。
母乳性黄疸停母乳几天能看出效果 母乳性黄疸怎么停喂母乳
当宝宝黄疸中测出的血清胆红素> 256.6μmol/L时,应停止母乳喂养2—4天,改用人工喂养。当总胆红素≥340μmol/ L时,应行光疗。
如果胆红素值不超过220.5μmol/ L,应继续母乳喂养,并配合以下的方法结合治疗,家长万万不可轻易停掉母乳喂养。
在暂停母乳期间,应将乳母乳汁吸出,用吸奶器或妈妈干净的手挤出,以维持后续的乳汁分泌,保证以后继续母乳喂养。挤出的乳汁可以倒掉或是用专用的乳汁密封袋装好,放在冰箱冷冻层,保存起来,以备日后奶水不足时喂奶。
停喂母乳之后,需要给宝宝喂奶粉,建议选择适口的奶粉给宝宝喂养,一开始可少量喂,每天少食多餐,每隔2—3小时喂一次,一天喂8—10次左右,每次大约20分钟,只要宝宝不再吞咽了,就代表宝宝吃饱了。
附:1—30天宝宝每次奶量标准参考
宝宝出生第1天:奶量5—7ml(约1小勺)
宝宝出生第2天:奶量10—13ml(约2小勺)
宝宝出生第3天:奶量22—27ml
宝宝出生第4天:奶量36—46ml(相当于乒乓球大小)
宝宝出生第5天:奶量43—57ml(相当于鸡蛋大小)
宝宝出生第6天:奶量56ml—75ml
宝宝出生第7天:奶量65ml—85ml
宝宝出生第8—15天:奶量70—90ml
宝宝出生第15—20天:奶量80—100ml
宝宝出生第20—30天:奶量80—12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