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吃饱的表现怎么样呢
婴儿吃饱的表现怎么样呢
宝宝吃饱了的4个表现
1、每天要吃8-12次母乳,每次吃完母乳后,妈妈至少有一侧乳房已排空。
2、在吃母乳时,宝宝会发出有节律的吸吮声,并伴有听得见的吞咽声音。
3、在宝宝出生后的头两天,至少排尿1-2次。 如果宝宝出现粉红色结晶尿,这种尿应该在出生后第3天就能消失。从出生后第3天开始,每24小时排尿达到6-8次。
4、每24小时至少排便3-4次,每次大便多于1大汤匙。 出生第3天后,每天可排软黄便达4(量多)-10(量少)次。
宝宝没吃饱的4个表现
1、出生3天后,每24小时排尿少于6次。
2、出生3天后,仍然排黑色、绿色或棕色大便。
3、出生后4天-4周,每天排便次数少于3-4次。
4、母乳喂养次数在24小时内少于8次。或者虽然喂养次数不少,但宝宝总是哭闹和不安。
家长们可以通过观察宝宝,上面这几个现象,去了解他是否吃饱,因为饮食对宝宝的健康成长和发育,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观察,宝宝在生活当中的各种现象,定时的给它们喂养,避免让宝宝饥饿。
如何判断7个月宝宝奶量够不够
第一、看宝宝嘘嘘的次数
单纯依靠母乳喂养,婴儿的24小时小便次数达6次以上,是奶量充足、婴儿吃饱的一种表现。如果每天24小时的小便次数不足5次,就说明奶量不足,婴儿没有吃饱。
第二、看宝宝粑粑的形状
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的形状是黄油油的软便,每天大便2-4次,这表明奶量充足,婴儿吃饱了。如果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量少,并呈绿色泡沫便,这说明母亲的奶量不足,宝宝没有吃饱。
第三、看宝宝的体重判断
婴儿体重的变化状况,往往能表明宝宝是吃饱了还是饥饿。大于6个月的婴儿平均每月体重增加500克。如果婴儿的体重增加达不到上述标准,而且相差较大,在排除了疾病之后,多说明奶量不足,婴儿吃不饱。
妈妈怎样才知道宝宝吃饱了吗
我们可以采取测量体重和实际观察两种方法来了解婴儿究竟吃饱了没有。
妈妈测量体重的方法是:
每次哺乳之前和之后都称一称婴儿的体重,得出喂奶前后的体重差。把一天之中的体重差相加,就是婴儿一天所吃的奶量,由奶量可以知道婴儿吃饱了没有。
实际观察喂奶的过程。如果妈妈的乳房很胀,表面青筋明显,婴儿吃奶时可以听到连续几次的“咕咕”咽奶声,孩子吃饱以后会自动放开奶头不吃。如果妈妈的乳房干瘪,奶汁少而稀,婴儿吃奶时咽得少,吃完奶就哭闹,含着奶头不放,那就说明婴儿没吃饱。时间长了,他的体重增加得很缓慢,甚至不增加,可能还会引起饥饿性腹泻。
怎样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1、每日小便次数
如果单纯依靠母乳喂养,婴儿的24小时小便次数达6次以上,是奶量充足、婴儿吃饱的一种表现。如果每天24小时的小便次数不足5次,就说明奶量不足,婴儿没有吃饱。换纸尿裤的次数能说明问题,出生超过五天的宝宝每天至少应该尿个6~8次,尿应该不偏黄,也没有什么臭味。
2、大便形状次数
由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的形状是黄油油的软便,每天大便2-4次,这表明奶量充足,婴儿吃饱了。如果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量少,并呈绿色泡沫便,这说明母亲的奶量不足,宝宝没有吃饱。
3、体重变化状况
婴儿体重的变化状况,往往能表明宝宝是吃饱了还是饥饿。
6个月内的婴儿,平均每月增加体重600克或至少每周递增125克。大于6个月的婴儿平均每月体重增加500克。这些可说明母乳充足,婴儿吃得饱。
如果婴儿的体重增加达不到上述标准,而且相差较大,在排除了疾病之后,多说明奶量不足,婴儿吃不饱。
4、吞咽吮吸频率
如果宝宝吃着吃着,吞咽奶水或吮吸的频率明显有所变化,甚至停下来歇一歇,这就表明宝宝吃够了。
五个月宝宝奶量
五个月的宝宝为什么要定量的喂奶呢,是因为五个月是应该需要给宝宝添加一定量的辅食,辅食对于宝宝的营养吸收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单纯的奶里面的营养跟不上宝宝的身体的需求,而辅食里面的营养却能让宝宝更健康的成长,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五个月的宝宝奶量是多少,同时各个月份的奶量一同提供给大家,希望对宝宝有所帮助。
一、婴儿吃奶量标准 新生宝宝胃容量很小(初生儿胃容量为30~35ml,3个月约为100ml,6个月为200ml,1岁为300~500ml),同时胃液分泌量少。胃的排空时间则随食物的种类和性质不同而不同,母乳喂养,胃的排空时间为2~3小时,牛奶喂养则为3~4小时,水为1~2小时。
婴儿出生的前几天,奶量可按婴儿每公斤体重计算,每日给100~200毫升,因牛奶不易消化,要兑水,比例可为4:1、3:1、3:2、2:1、1:1。如二份奶兑一份水则为300(360)毫升奶+150(160)毫升水,总量为450~480毫长,分成7~8次服用,每顿为60~70毫升。奶中加奶量5%的糖,在五、六个月均按此比例增加。婴儿15天到满月,如消化正常,可吃纯奶,近每公斤体重100~150毫升,每顿约吃60~100毫升。
婴儿满月后到两个月:奶量按体重逐渐增加,每日喂6~7次,每次间隔3.5~4小时,每顿约吃80~120毫升左右。最多可吃到150毫升。
二至三个月:每天喂5~6次,每隔四小时一次,每次吃奶150~200毫升。
三至六个月:每天喂5次,每隔四小时一次,每顿喂奶量为:三至五个月吃150~200毫升,五至六个月吃200~250毫升,应掌握吃奶总量,每天不超过1000毫升,每顿奶量不超过250毫升。四个月开始在吃奶前喂辅助食物。
六至九个月:每四小时喂一次奶,每次吃200~250毫升,每天由四顿奶改为三顿奶,逐渐上辅助食物从代替半顿开始到代替一顿奶。中糖量逐渐减少。
九至十二个月:全天由吃三顿奶减到吃两顿奶,每次250毫升,仍掌握隔四小时吃一次,其他顿全吃辅食。每两顿奶中间要喂水。
二、判断宝宝是否吃饱的方法 如果单纯依靠母乳喂养,婴儿的24小时小便次数达6次以上,是奶量充足、婴儿吃饱的一种表现。
如果每天24小时的小便次数不足5次,就说明奶量不足,婴儿没有吃饱。由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的形状是黄油油的软便,每天大便2—4次,这表明奶量充足,婴儿吃饱了。
如果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量少,并呈绿色泡沫便,这说明母亲的奶量不足,宝宝没有吃饱。婴儿体重的变化状况,往往能表明宝宝是吃饱了还是饥饿。6个月内的婴儿,平均每月增加体重600克或至少每周递增125克。大于6个月的婴儿平均每月体重增加500克。这些可说明母乳充足,婴儿吃得饱。
如果婴儿的体重增加达不到上述标准,而且相差较大,在排除了疾病之后,多说明奶量不足,婴儿吃不饱。 宝宝吃饱了就会情绪良好,表现愉快,玩笑自如。
三个月宝宝不爱吃奶怎么看他吃饱了没
1、看哺乳次数。
出生后头1—2个月宝宝每天需要吃8—10次,3个月龄时间每天至少要吃8次。
2、看排泄。
如果单纯依靠母乳喂养,婴儿的24小时小便次数达6次以上,是奶量充足、婴儿吃饱的一种表现。如果每天24小时的小便次数不足5次,就说明奶量不足,婴儿没有吃饱。由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的形状是黄油油的软便,每天大便2-4次,这表明奶量充足,婴儿吃饱了。如果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量少,并呈绿色泡沫便,这说明母亲的奶量不足,宝宝没有吃饱。
3、看睡眠。
宝宝如果在吃奶后能安静入睡4个小时左右,且不哭闹能够深度睡眠,表示孩子已经吃饱。
4、看体重。
正常情况下,宝宝如果奶量足够,每星期平均增加体重0~170克,3个月时则为200克左右。大于6个月的婴儿平均每月体重增加500克。这些可说明母乳充足,婴儿吃得饱。
5、看神情。
宝宝吃饱了一般都会情绪良好,表现愉快,玩笑自如,眼睛闪亮,反应灵敏。
如何判断宝宝吃饱了吗
1、测量体重
每次哺乳之前和之后都称一称婴儿的体重,得出喂奶前后的体重差。把一天之中的体重差相加,就是婴儿一天所吃的奶量,由奶量可以知道婴儿吃饱了没有。
另外,要定期给婴儿测量体重,观察婴儿体重增长情况来判断奶量是否充足。一般应每月或两个月给婴儿称体重一次,一个健康的婴儿每月应增加体重500—1000克。若婴儿体重增长不足可能是吃的奶量不够或生病,应仔细寻找原因,必要时到医院检查。
2、实际观察喂奶的过程
如果妈妈的乳房很胀,表面青筋明显,婴儿吃奶时可以听到连续几次的“咕咕”咽奶声,孩子吃饱以后会自动放开奶头不吃。如果妈妈的乳房干瘪,奶汁少而稀,婴儿吃奶时咽得少,吃完奶就哭闹,含着奶头不放,那就说明婴儿没吃饱。时间长了,他的体重增加得很缓慢,甚至不增加,可能还会引起饥饿性腹泻。
新生儿每天吃多少奶最合适
一:新生儿吃奶标准
婴儿出生的前几天,奶量可按婴儿每公斤体重计算,每日给100~200毫升,因牛奶不易消化,要兑水,比例可为4:1、3:1、3:2、2:1、1:1。如二份奶兑一份水则为300(360)毫升奶+150(160)毫升水,总量为450~480毫长,分成7~8次服用,每顿为60~70毫升。奶中加奶量5%的糖,在五、六个月均按此比例增加。婴儿15天到满月,如消化正常,可吃纯奶,近每公斤体重100~150毫升,每顿约吃60~100毫升。
二: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如果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量少,并呈绿色泡沫便,这说明母亲的奶量不足,宝宝没有吃饱。婴儿体重的变化状况,往往能表明宝宝是吃饱了还是饥饿。6个月内的婴儿,平均每月增加体重600克或至少每周递增125克。大于6个月的婴儿平均每月体重增加500克。这些可说明母乳充足,婴儿吃得饱。
判断宝宝是否吃饱的方法
如果单纯依靠母乳喂养,婴儿的24小时小便次数达6次以上,是奶量充足、婴儿吃饱的一种表现。如果每天24小时的小便次数不足5次,就说明奶量不足,婴儿没有吃饱。
由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的形状是黄油油的软便,每天大便2-4次,这表明奶量充足,婴儿吃饱了。如果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量少,并呈绿色泡沫便,这说明母亲的奶量不足,宝宝没有吃饱。
婴儿体重的变化状况,往往能表明宝宝是吃饱了还是饥饿。6个月内的婴儿,平均每月增加体重600克或至少每周递增125克。大于6个月的婴儿平均每月体重增加500克。这些可说明母乳充足,婴儿吃得饱。如果婴儿的体重增加达不到上述标准,而且相差较大,在排除了疾病之后,多说明奶量不足,婴儿吃不饱。
9个月宝宝吃奶量标准
9个月的宝宝是以奶为主,辅食为辅,9个月的宝宝每天的总奶量在800-1000毫升左右,每天添加2~3次的辅食就可以。
宝宝本身小,不能自己控制食量,这就需要妈妈们再喂宝宝的时候注意控制宝宝的吃奶量,既要小心宝宝饿着也要注意不能过度。
如果单纯依靠母乳喂养,婴儿的24小时小便次数达6次以上,是奶量充足、婴儿吃饱的一种表现。如果每天24小时的小便次数不足5次,就说明奶量不足,婴儿没有吃饱。
由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的形状是黄油油的软便,每天大便2-4次,这表明奶量充足,婴儿吃饱了。如果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量少,并呈绿色泡沫便,这说明母亲的奶量不足,宝宝没有吃饱。
婴儿体重的变化状况,往往能表明宝宝是吃饱了还是饥饿。6个月内的婴儿,平均每月增加体重600克或至少每周递增125克。大于6个月的婴儿平均每月体重增加500克。这些可说明母乳充足,婴儿吃得饱。如果婴儿的体重增加达不到上述标准,而且相差较大,在排除了疾病之后,多说明奶量不足,婴儿吃不饱,这时可适量添加奶量。
婴儿奶量知多少
新生婴儿吃奶量
刚生下来的婴儿每次30-60毫升,一天6-8次。随着天数增加,每次增加到120毫升,喂的次数减少。但这仅仅是参考,如果孩子闹着要进食,你还是要喂他,让他吃饱。还要喂水,两次奶之间喂一次水,不宜太多,不要影响孩子的吃奶量。
一个月婴儿吃奶量
按需喂养是一个月宝宝喂奶遵循的原则,宝宝能吃多少就喂多少,要相信宝宝的身体本能,吃饱奶的宝宝在两次喂奶之间会很满足、安静,通常会睡3-4个小时,没有吃饱就会哭闹的。
你也可以通过观察宝宝的大小便来判断,吃饱的宝宝尿布24小时湿6次及6次以上,大便软,呈金黄色、糊状,每天2-4次。
两个月婴儿吃奶量
两个月的宝宝已经比上个月能吃了,仍然是按需喂养。两个月的宝宝一天的奶量在600-700毫升左右,一天可以分6-7次,每次间隔3-4小时,每次80-100毫升左右。如宝宝晚上睡着后,一般无需叫醒宝宝喂奶,以免影响宝宝的睡眠质量。另需注意每个宝宝的胃口大小都不相同,建议根据宝宝自己的生活特点进行合理的喂养。
三个月婴儿吃奶量
三个月的宝宝一天奶量在800毫升左右,分5-6次,每次大约在150毫升。夜间喂奶比白天间隔时间长一些,要有意识地把间隔时间拉长,使婴儿慢慢养成夜间不吃奶的习惯。可以在宝宝两次喂奶间适当的添加一些温开水,也可以给宝宝添加一些奶伴葡萄糖,帮助宝宝消化吸收。
另外,不要太早添加辅食,添加得太早,宝宝会因消化功能尚欠成熟而出现呕吐和腹泻,消化功能发生紊乱。
哺乳次数时间与喂奶量
1~3天的宝宝,按需哺乳,每次喂10~15分钟(要遵循按需哺乳的原则,根据个体差异而定)。
4~14天的宝宝,每4小时喂奶一次,每次喂15~20分钟,每次喂30~90毫升(要遵循按需哺乳的原则,根据个体差异而定)。
15~30天的宝宝,每隔3小时喂奶一次,每次15~20分钟。 喂奶时间可安排在早上6、9、12时;下午3、6、9时及夜间12时、后半夜3时,每次喂奶70~100毫升(要遵循按需哺乳的原则,根据个体差异而定)。
如何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每天小便6次以上,是奶量充足、婴儿吃饱的一种表现。如果小便次数不足5次,就说明奶量不足,没有吃饱。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的形状是黄油油的软便,每天大便2—4次,这表明奶量充足,婴儿吃饱了。
如果母乳喂养的婴儿大便量少,并呈绿色泡沫便,这说明母亲的奶量不足,宝宝没有吃饱。 婴儿体重的变化状况,往往能表明宝宝是吃饱了还是饥饿。6个月内的婴儿,平均每月增加体重600克或至少每周递增125克。大于6个月的婴儿平均每月体重增加500克。这些可说明母乳充足,婴儿吃得饱。如果婴儿的体重增加达不到上述标准,而且相差较大,在排除了疾病之后,多说明奶量不足,婴儿吃不饱。宝宝吃饱了就会情绪良好,表现愉快,玩笑自如。
孕妈妈如果决定母乳喂养,那么就要从孕前开始保养乳房,洗澡的时候注意按摩,佩戴宽松的胸衣,避免压迫乳腺造成堵塞,如果有乳头内陷等问题,可以请教医生,尽量早点矫正。
另外,妈妈的乳头应经常保持清洁,防止乳头、乳房疾病的发生。如果今后喂养的时候,姿势和方法得当,其实问题不大。每次哺育宝宝之后,如果宝宝没有将乳房吮吸空,应当用吸奶器将多余的奶水吸出,这不是浪费,排空了乳房才能促进乳汁更多地分泌,还能减轻新妈妈的涨奶痛苦,对乳房的健康也有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