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是什么?
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是什么?
(1)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
是由于肾上腺自主分泌过多醛固酮,而导致水钠潴留、高血压、低血钾和血浆肾素活性受抑制的临床综合征,常见原因是肾上腺腺瘤、单侧或双侧肾上腺增生,少见原因为腺癌和糖皮质激素可调节性醛固酮增多症(GRA)。
(2)嗜铬细胞瘤 可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由于过度分泌儿茶酚胺,引起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和多个器官功能及代谢紊乱。
(3)库欣综合征
即皮质醇增多症,其主要病因分为ACTH依赖性或非依赖性库欣综合征两大类;前者包括垂体ACTH瘤或ACTH细胞增生(即库欣病)、分泌ACTH的垂体外肿瘤(即异位ACTH综合征);后者包括自主分泌皮质醇的肾上腺腺瘤、腺癌或大结节样增生。
(4)肢端肥大症 是由于垂体肿瘤引起前叶分泌过多生长激素导致水、钠潴留,引起血压升高。
小儿高血压如何鉴别诊断
先明确为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高血压,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用排除法,除外各种可能的继发因素,结合相应的病史,症状和体征,进行相应的实验室和辅助检查,以尽早明确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诊断。
原发性高血压因起病隐匿缓慢并常无症状,易被忽视,故应把测量血压列为定期儿童体检的常规内容,以便早期发现,如一旦疑有高血压,则需定期测血压,如血压继续升高超数周或数月,即应做其他检查以除外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可依患儿的年龄(通常在10岁以上年长儿),血压轻度升高,体重轻到中度肥胖,阳性家族史,没有原发疾病的症状及体征等来提示诊断。
高血压疾病有哪些常见的分类
1.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是指60岁以上的老年人收缩压高于正常水平而舒张压正常,是一种独立类型的疾病,是发生老年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
2.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大类。在绝大多数患者中,高血压的病因不明,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占总高血压着的95%以上。
3.继发性高血压:继发于其他疾病。最常见的是由肾脏及肾上腺疾病所致,以及内分泌性高血压。
4.小儿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在小儿少见,约占20%~30%,但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继发性高血压较多,约占65%~80%。在小儿继发性高血压中,肾脏疾病占79%,其次为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中毒等。
不同人群高血压的疾病知识
小儿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在小儿很少见见,大约占20%~30%,但师近年来有增加的现状,;继发性高血压还是比较多,约占65%~80%。在小儿继发性高血压中,会有肾脏疾病占79%,然后为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以及中毒等疾病。
妊高征:也是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也是我们所说的妊娠中毒症、先兆子痫等,是孕妇特有的一种病症,大多数发生在妊娠20周,或者是产后两周,占所有孕妇的5%左右。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及时说的60岁以上的老年人,收缩压高于正常水平而,但是舒张压正常,是一种独立类型的疾病,也是导致老年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从而会影响老年人的健康。
症状性高血压有哪些
症状性高血压又称继发性高血压,是由一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高血压,在疾病发生的过程中继发的血压升高,也就是说高血压仅是这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
症状性高血压的临床症状、体征、并发症等与高血压病相似,因此,当原发病的某些症状不太明显时,易误诊为高血压病。但是由于症状性高血压有致病原因可查,常见病因有肾实质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皮质醇增多症、妊娠高血压、主动脉缩窄等。故而该病的治疗和预后与高血压病完全不同。有些症状性高血压的原发病可通过药物或手术等其他方法进行治疗,治愈后血压即可恢复正常,故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症状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病鉴别。
一般的讲,症状性高血压有如下特点:发病时年龄较轻,有的在儿童时就发生高血压。高血压进展较快。与年龄相比,舒张压相对较高。应用降压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佳,甚至无效。既往有肾脏病或大动脉炎的病史,
据报道,症状性高血压占所有高血压的5%~10%。对于40岁以下出现高血压者,应着重考虑继发性高血压的可能性。对任何高血压患者都应该注意发现较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的症状,并在进行体格检查时,切勿忽略上下肢动脉搏动情况,上下肢血压测量,腹部及肺部听诊。若发现高血压具有以上特点,怀疑为症状性高血压者,应根据所患疾病,由不同的专科医生诊治。
儿童也会得高血压
医学上将高血压按病因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继发性高血压患儿都可找到相关病因,多由内分泌、心血管、肾脏、神经系统疾病引起,且患儿血压升高程度往往较重,可有恶心、头痛、视物模糊、烦躁等表现,并同时伴有原发病的症状。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指病因未明且以高血压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独立性疾病。
目前研究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多基因遗传病,是许多基因和环境因素相互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它没有明确的遗传方式,但表现为家族发病的集簇性。原发性高血压患儿血压多呈轻到中度升高,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或症状轻微。一般来说,对于10岁以下儿童,少见原发性高血压,年龄越小,高血压原因越可能是器质性疾病引起;对于青少年,高血压病因更接近于成年人,85%~95%属于原发性高血压。
儿童处于体格快速生长发育期,血压受年龄、性别、体重、身高等因素影响,正常血压和高血压之间没有绝对分界线,只能人为地界定一个阈值,作为儿童不同年龄血压高低的标准。国际上目前多采用百分位法界定儿童血压标准,即高于同年龄、同性别收缩压/舒张压的第95百分位者称为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低于第90百分位者为正常血压;介于第90~95百分位间为临界高血压。我们可根据公式粗略计算2岁以上儿童血压正常值,即收缩压=年龄×2+80(毫米汞柱),舒张压=收缩压×2/3(毫米汞柱),通常学龄儿童血压不应超过120/80毫米汞柱。
儿童能得高血压吗
儿童时期发生的高血压大多数为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少见。年龄越小,原发性高血压越少。引起儿童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肾脏疾病:肾性高血压是儿童最常见的一种高血压,占儿童高血压的70%-80%。肾小球肾炎、肾血管异常、双侧尿路阻塞、肾先天性畸形、慢性肾盂肾炎、肾肿瘤、过敏性紫癫、红斑狼疮、肾移植及外伤等。
2. 心血管疾病:包括先天性主动脉缩窄,腹主动脉发育不全,主动脉关闭不全、动静脉瘘、动脉导管未闭。
3. 内分泌疾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此类疾病在儿童期较少见。
4.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儿童因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引起的高血压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和颅内压增高。患儿血压升高的程度与原发病的轻重有关,并随原发病的消除或缓解而得到恢复。
值得注意的是,有一部分血压高的儿童,找不出任何原因,这部分儿童的家庭成员中,多有得高血压、脑血管病和冠心病的。对有高血压家族史的儿童,要合理调节饮食,不要吃过多的脂肪和糖类,控制体重,避免肥胖。另外,要少吃盐,因为儿童肾脏排钠的功能不完善,体内存盐过多,可能是以后发生高血压的一个因素。
对已经发生高血压的儿童,要适当治疗,如果血压是波动性的,有时高有时低,除了精神因素,一般只需要控制体重和少吃盐,注意调节饮食就可以了,不必用降压药物。如果血压持续高,不是忽高忽低,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降压药。
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和导致它发生的原因密切相关。继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人群的比例很少,只有5%~10%。虽然血压升高仅仅是继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之一,但继发性高血压还是在临床表现、并发症和后果方面都和原发性高血压近似。
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首先是测量的血压达到高血压标准。即安静状态下测得收缩压大于140,或舒张压大于90 ,且双侧血压测得3次结果对比核实一致。
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还必须要检测出诱发高血压的病因,即什么疾病和原因引发的高血压。可通过超声、放射性核素、x线检查、ct扫描、磁共振检测、肾盂造影、主动脉造影来查明高血压原因,还可通过尿中激素及其他代谢产物水平来协助诊断病因。
简单的说,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较为复杂,需要找出继发性高血压的诱发原因;如找不到原因,则不能称之为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分别是什么
高血压肾病作为病因可直接造成肾脏的损害,称为高血压肾病。高血压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不明,继发性高血压有明确的病因,去除病因后血压可以恢复正常,90%以上的继发性高血压继发于肾脏疾病,这种叫做肾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是直接因肾脏疾病引起的高血压,是指在肾脏病过程中出现的高血压表现。约占成人高血压的5%---10%,在继发性高血压中最为常见。
肾性高血压和原发性高血压的某些临床表现有所不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面色大多潮红,有“红脸高血压”之称。而肾性高血压患者由于肾功能的减退并且伴有肾性贫血,因而脸色苍白,有“白脸高血压”之称。此外,肾性高血压患者以舒张压升高为主,年轻人发病较多。
两者最主要的区别还在于肾性高血压以肾脏病变为主,而原发性高血压早期就会出现眼底病变。因此肾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肾性高血压是以肾脏的实质性病变或血管性病变为基础,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更为复杂。
继发性高血压原因是什么
引起继发性高血压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
是由于肾上腺自主分泌过多醛固酮,而导致水钠潴留、高血压、低血钾和血浆肾素活性受抑制的临床综合征,常见原因是肾上腺腺瘤、单侧或双侧肾上腺增生,少见原因为腺癌和糖皮质激素可调节性醛固酮增多症(GRA)。
(2)嗜铬细胞瘤 可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由于过度分泌儿茶酚胺,引起持续性或阵发性高血压和多个器官功能及代谢紊乱。
(3)库欣综合征
即皮质醇增多症,其主要病因分为ACTH依赖性或非依赖性库欣综合征两大类;前者包括垂体ACTH瘤或ACTH细胞增生(即库欣病)、分泌ACTH的垂体外肿瘤(即异位ACTH综合征);后者包括自主分泌皮质醇的肾上腺腺瘤、腺癌或大结节样增生。
(4)肢端肥大症 是由于垂体肿瘤引起前叶分泌过多生长激素导致水、钠潴留,引起血压升高。
上述的文章,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了继发性高血压发生的原因,现在大家对此都应该了解了吧,继发性高血压的危害比原发性高血压要厉害的多,所以大家一旦怀疑自己有血压高的现象,就一定要及时的检查,积极的治疗,把握最佳的治疗时间,在生活中要保持一个良好的情绪,不能有大幅度的情绪起伏,容易造成血压异常症状。
高血压的分期种类有哪些
第一期: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临床无心、脑、肾损害征象。
第二期: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一项者①体检、X线、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扩大。②眼底检查,眼底动脉普遍或局部狭窄。③蛋白尿或血浆肌酐浓度轻度增高。
第三期:血压达确诊高血压水平,并有下列一项者;①脑出血或高血压脑病。②心力衰竭。③肾功能衰竭。④眼底出血或渗出,伴或不伴有视神经乳头水肿。⑤心绞痛,心肌梗塞,脑血栓形成。
不同人群的高血压:
小儿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在小儿少见,约占20%~30%,但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继发性高血压较多,约占65%~80%。在小儿继发性高血压中,肾脏疾病占79%,其次为心血管疾病、内分泌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中毒等。
妊高征:即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也是以往所说的妊娠中毒症、先兆子痫等,是孕妇特有的病症,多数发生在妊娠20周与产后两周,约占所有孕妇的5%。
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是指60岁以上的老年人收缩压高于正常水平而舒张压正常,是一种独立类型的疾病,是发生老年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影响老年人健康的重要疾病。
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两大类。在绝大多数患者中,高血压的病因不明,称之为原发性高血压,占总高血压着的95%以上。
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于其他疾病。最常见的是由肾脏及肾上腺疾病所致,以及内分泌性高血压。
血压高应如何区分鉴别
高血压通常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种。原发性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休息五分钟以上,两次以上非同日测得的血压>=140/90mmHg,便可诊断为高血压。目前医学界认为,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终身性疾病。
先明确为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高血压,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用排除法,除外各种可能的继发因素,结合相应的病史,症状和体征,进行相应的实验室和辅助检查,以尽早明确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诊断。
原发性高血压因起病隐匿缓慢并常无症状,易被忽视,故应把测量血压列为定期儿童体检的常规内容,以便早期发现,如一旦疑有高血压,则需定期测血压,如血压 继续升高超数周或数月,即应做其他检查以除外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可依患儿的年龄(通常在10岁以上年长儿),血压轻度升高,体重轻到中度肥胖,阳 性家族史,没有原发疾病的症状及体征等来提示诊断。
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主要是查找原发病,根据患儿年龄,高血压的程度,或症状和体征,病史中有间断发热者应注意泌尿道反复感染(反流性肾病),身高,体重低于正常提示有慢性疾病,注意腹部两侧有无肿物或腹部血管杂音,测量四肢血压以排除主动脉缩窄,一般下肢血压较上肢高10~20mmHg(1.33~2.67kPa),单侧肢体血压减低或消失多见于多发性大动脉炎,筛查应包括血,尿常规,血清电解质,血尿素氮,血肌酐,尿酸等,疑感染者应作尿培养,慢性高血压者应作心脏超声及心电图检查,注意有无左室肥厚。
怎么定义为高血压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在第七版内科学上是这么定义的,是以血压升高为主的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征,通常也称为高血压病。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和危险因素,严重影响其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这些脏器的功能衰竭。高血压的定义为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90毫米汞柱,在2018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仍旧提出高血压的定义不变。
继发性高血压是哪种
高血压是生活中的常见疾病,我们知道高血压的分类有很多,高血压以病因来进行分类,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那么什么是继发性高血压呢?希望以下的资料介绍,可以给患者带来帮助,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继发性高血压的定义是:继发性高血压是某些确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血压升高,约占高血压的5%,继发性高血压尽管所占比例不高,但绝对人数仍相当多,而且不少继发性高血压,可通过手术得到根治或改善,因此,及早明确诊断能明显提高治愈率或阻止病情发展。
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主要是肾实质性高血压、肾血管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皮质醇增多症和主动脉缩窄。在临床上遇到以下情况时,要进行详细全面的筛选检查:(1)中、重度血压升高的年轻患者;(2)症状、体征或实验室检查有怀疑线索,例如肢体脉搏搏动不对称性减弱或缺失,腹部听到粗糙的血管杂音,近期明显怕热、多汗、消瘦、血尿或明显蛋白尿等;(3)降压药联合治疗效果很差或者治疗过程中血压曾经控制良好但近期内又明显升高;(4)急性或恶性高血压患者。
继发性高血压有明显的病因,治疗方法与原发性高血压不同。大多数嗜铬细胞瘤为良性,可作手术切除,效果好。肾动脉狭窄治疗包括手术、经皮肾动脉成形术和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包括血流重建术、肾移植术、肾切除术。经皮肾动脉成形术手术简便、疗效好,为首选治疗。大多数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由单一肾上腺皮质腺瘤所致,手术切除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以介绍的继发性高血压的资料,希望可以给患者带来帮助,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应首先到医院查清高血压的原因,通过治本治表,合理控制原发性疾病,不但有利于原发性疾病的诊断、治疗,而且患者的高血压也有望得到控制。
继发性高血压的原因
(1)肾性高血压:肾性高血压为最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它是由于肾脏血管或肾脏实质的病变引起的高血压。负责供应肾脏血液的动脉——肾动脉狭窄时,会导致肾脏缺血,其主要临床表现之一是高血压。引起高血压的常见肾实质性病变包括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全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肾脏损害等。有肾脏实质性病变的病人除了在临床上有高血压之外,常在检查尿液时发现有蛋白、白细胞或红细胞等异常。
(2)肾上腺疾病引起的高血压:肾脏上方的小腺体——肾上腺的增生或肿瘤也是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重要原因。肾上腺的外面为皮质,中间为髓质。肾上腺皮质的增生或肿瘤主要引起两种病:库欣综合征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患库欣综合征病人的肾上腺皮质过多分泌一种称为糖皮质激素的物质。病人除有高血压外,常有向心性肥胖,四肢肌肉消瘦,面似满月(称满月脸),面红(多血质),腹部和大腿内侧出现紫纹,皮肤痤疮,体毛增多、增粗,女性月经失调和不同程度的男性化。因其他疾病而长期服用泼尼松(强的松)、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的病人也会出现上述一组临床表现。库欣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具有特征性,一般不难与原发性高血压相鉴别。
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皮质激素过多的物质是醛固酮。醛固酮过多使大量水和钠潴留体内,而使钾从尿中的排出增多。病人除有血压升高外,查血时会发现高血钠和低血钾;检查尿液,尿中钾含量增高,而从尿中排出的钠少于饮食中摄入的钠。病人由于低血钾而出现乏力、肌肉无力、间歇性麻痹和抽搐。夜尿多也为常见症状。
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肾上腺髓质疾病为嗜铬细胞瘤。肾上腺髓质间歇或持续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这两种物质可使心率加快、血管收缩,使病人的血压发作性或持续性增高,常见的三个症状为发作性的剧烈头痛、出汗、心悸。但这三个症状未必在一个病人身上同时出现。其他症状包括面色苍白、恶心、腹痛、呼吸困难等。
(3)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高征):孕妇血压增高大致有三种情况:①孕前已有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称为妊娠合并高血压;②孕期出现高血压,分娩后3个月内血压恢复正常,即妊娠高血压综合征;③孕前已存在高血压;妊娠后血压增高加重,称妊娠前高血压状况并妊高征。
妊高征的诊断一般不困难。妊高征病人多有水肿,查尿有增多的蛋白,即有蛋白尿。
(4)血管性高血压:引起血压增高的血管病变常见的有主动脉缩窄、大动脉炎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主动脉缩窄病人的上肢血压明显升高,而下肢血压低,甚至测不出血压。大动脉炎多发于年轻女性,它常累及身体一侧的动脉,测血压时可发现两上肢血压明显不同,一侧多异常升高,另一侧低,甚至测不出。大动脉炎也可累及肾动脉,导致肾动脉狭窄。老年人常见的动脉粥样硬化也可引起两上肢血压明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