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病因种类的高血压分类
按病因种类的高血压分类
按病因种类,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中约90%为原发性高血压,约10%为继发性高血压。
(1)原发性高血压:即高血压病,其发病机制学说很多,但真正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临床上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
(2)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继发于某一种疾病或某一种原因之后发生的血压升高,应用现代医学技术能够找到其发病原因,其中大多数可通过手术等治疗技术去除病因而使其高血压得到治愈。例如继发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动脉狭窄等肾脏疾病之后的肾性高血压,继发于嗜铬细胞瘤等内分泌疾病之后的内分泌性高血压,继发于脑瘤等疾病之后的神经原性高血压,以及机械性血流障碍性高血压、医源性高血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和其他原因引起的高血压。
高血压的分类
临床上高血压可分为两类:
1.原发性高血压
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
2.继发性高血压
又称为症状性高血压,在这类疾病中病因明确,高血压仅是该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血压可暂时性或持久性升高。
高血压的分类
按高血压发生的速度及严重程度分类
渐进型或缓进型或非恶性高血压
此型早期多无症状,偶尔体格检查时发现血压增高,可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劳累后出现症状,随病程进展血压持久增高,可有脏器受损表现。大多数高血压为此型。
急进型或恶性高血压
可由缓进型突然转变而来,也可起病即为恶性型,多见于中青年。血压显著升高,可迅速累及肾、心、脑等器官,出现氮质血症、心力衰竭或高血压脑病,病程发展迅速。死亡原因多为其并发的尿毒症。临床上所称的高血压危象,即指血压急剧升高引起的严重临床表现,主要为恶性高血压和高血压脑病。
按高血压患者血中肾素活性高低和血容量多少分类
高肾素低血容量型高血压其特点是舒张压明显升高,血管的器质性损害较重,血容量低,病程进展快。
低肾素高血容量型高血压其特点是血容量增多,血管的器质性损害较轻,多为良性高血压,病程进展慢。
肾素和血容量正常型高血压患者血中肾素活性正常,其表现介于上述两型之间。
高血压是什么病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的特征,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者是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 高血压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是指由于某些确定的原因,或者是病因,从而引起的血压升高,约占所有高血压的百分之五。 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肾血管性高血压,肾素分泌瘤等,部分找不到病因的血压升高也叫做原发性高血压及高血压病。 目前我国采取的血压分类和标准,多为收缩压大于等于一百四十毫米汞柱和或舒张压大于等于九十毫米汞柱。
肾性高血压病的分类
高血压在临床上极为常见。总的来看,它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肾性高血压是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之一,在无明显水肿或未做尿液检查时,患者容易以为自己得的是原发性高血压。由于二者在治疗及预防方面有很大不同,故有必要对它们作认真鉴别。那么如何区别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呢?这就需要医生详细的询问病史,认真的进行体检,行必要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明确因果关系,弄清发病的先后次序。
1、原发性高血压:一般发病年龄较大,或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家族史。先有高血压,以后才有肾脏损害,出现尿液和肾功能不正常等。
2、肾性高血压可分为肾实质性高血压和肾血管性高血压:肾实质性高血压多有肾脏病史,如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和慢性肾盂肾炎等。实验室检查多可发现异常,当诊断有困难时,需借助肾穿刺明确诊断。肾血管性高血压多见于30岁以下或55岁以上,突然发生恶性高血压,或以往有高血压史,突然转为恶性高血压者。同时要注意病史中是否有腰部外伤,腰背部或胁腹部剧痛,腹痛等。体检时,颈部、腹部和胁腹部可有血管杂音。但上述征象均无特异性,确诊要靠肾血管造影等手段。
高血压少见的几种分类
体位性高血压:患者站着或坐着时血压增高,而躺着时血压却正常,而且患者一般没有高血压的症状,所以多数是在体检时被发现。这类型患者以舒张压升高为主,而且波动幅度较大,有的患者有心慌、易疲劳、入睡快等表现;患者的血浆肾素活性比正常人高,甚至超过一般高血压病患者。由于发病机理不同于一般高血压,体位性高血压患者不能服用降压药物治疗。否则,不仅不能降压,反而会激发血压进一步升高。对于体位性高血压的治疗主要是改变生活方式,保证必要的静卧休息、抬高双脚静坐、加强体育锻炼以提高肌肉丰满度等。临界高血压:也称边缘型高血压,其收缩压在140~160毫米汞柱、舒张压在90~95毫米汞柱。临界高血压患者只是血压稍偏高,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无器质性损害,因此临界高血压极易被患者忽视。但是约有71.5%的临界高血压会发展为高血压,并易发生脑出血、脑血栓、冠心病等症,其死亡率也明显高于正常人。医生提醒,体检时发现为临界高血压者,需连续一周每日测两次血压,观察血压变化。若一年之后,血压均值升高10毫米汞柱,就需要用药物治疗,而且治疗时间不能少于两年,要达到血压不再升高为止。血压恢复正常后仍要继续观察和坚持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是控制体重;二是戒烟限酒;三是限制盐、糖摄入;四是增加钙、钾的摄入;五是坚持运动;六是保持心理平衡、防止情绪失控。无症状高血压:又称适应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通常呈阶梯状缓慢上升。由于其已经适应了这种缓慢升高的血压,因此即使血压已很高也无任何症状。患者也因此不认为自己有病,也不愿接受降压治疗。而最常见的严重后果就是突发脑出血、腹主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心力衰竭和急性心肌梗死,并可发生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所以说,这是一种很凶险的疾病。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分类 疾病分类
孕妈妈以往血压都很正常,在怀孕之后首次出现BP大于或等于140/90mmHg,但是在生产之后的12周血压会恢复正常;尿蛋白阴性;可有上腹部不适;血小板减少。
轻度
在怀孕20周之后出现血压大于或等于140/90mmHg;24小时尿蛋白阳性或大于等于300mg;伴有上腹部不适、头痛等症状。
重度
血压大于或等于160/110mmHg;24小时尿蛋白阳性或大于等于2g;血肌酐大于106umol/L;血小板小于100×10^9/L(正常是100-300×10^9/L);持续性的头痛或者有视觉障碍;持续性的上腹部不适感。
在妊娠的晚期或者临产时,出现眩晕头痛、突然昏不知人、两眼上视、手足抽搐、全身强直,一般发作持续的时间较短,但是刚清醒过来又会马上复发,甚至昏迷不醒。
孕妈妈本身就有高血压,在怀孕20周之前没有蛋白尿,20周之后24小时尿蛋白大于或等于300mg;或高血压孕妇20周之前就出现蛋白尿,血压也持续升高或血小板小于100×10^9/L。
血压大于或等于140/90mmHg。孕妈妈怀孕之前或者是怀孕20周以前或怀孕20周以后首次诊断为高血压并且持续到产后的12周后。
高血压少见的几种分类
高血压我们都清楚,但是其并发症清楚的没几个人,而那些少见的并发症知道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下面来跟大家说说高血压的几种“隐性”分类。
体位性高血压:患者站着或坐着时血压增高,而躺着时血压却正常,而且患者一般没有高血压的症状,所以多数是在体检时被发现。这类型患者以舒张压升高为主,而且波动幅度较大,有的患者有心慌、易疲劳、入睡快等表现;患者的血浆肾素活性比正常人高,甚至超过一般高血压病患者。
由于发病机理不同于一般高血压,体位性高血压患者不能服用降压药物治疗。否则,不仅不能降压,反而会激发血压进一步升高。对于体位性高血压的治疗主要是改变生活方式,保证必要的静卧休息、抬高双脚静坐、加强体育锻炼以提高肌肉丰满度等。
临界高血压:也称边缘型高血压,其收缩压在140~160毫米汞柱、舒张压在90~95毫米汞柱。临界高血压患者只是血压稍偏高,心、脑、肾等重要器官无器质性损害,因此临界高血压极易被患者忽视。但是约有71.5%的临界高血压会发展为高血压,并易发生脑出血、脑血栓、冠心病等症,其死亡率也明显高于正常人。
医生提醒,体检时发现为临界高血压者,需连续一周每日测两次血压,观察血压变化。若一年之后,血压均值升高10毫米汞柱,就需要用药物治疗,而且治疗时间不能少于两年,要达到血压不再升高为止。血压恢复正常后仍要继续观察和坚持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一是控制体重;二是戒烟限酒;三是限制盐、糖摄入;四是增加钙、钾的摄入;五是坚持运动;六是保持心理平衡、防止情绪失控。
无症状高血压:又称适应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通常呈阶梯状缓慢上升。由于其已经适应了这种缓慢升高的血压,因此即使血压已很高也无任何症状。患者也因此不认为自己有病,也不愿接受降压治疗。而最常见的严重后果就是突发脑出血、腹主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心力衰竭和急性心肌梗死,并可发生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所以说,这是一种很凶险的疾病。
对于无症状高血压的防治,医生强调七项措施:一是即使是无任何症状的成年人,特别是老年人,至少要每年测一次血压;二是如果确诊为高血压病,不论有无症状,都要进行降压治疗,使血压控制在基本正常范围;三是嗜酒者要戒酒,尤其不喝烈性白酒;四是便秘者排便时忌腹部用力屏气;五是生活要有规律,按时作息、劳逸结合,并保证良好睡眠;六是适当锻炼,防止身体超重;七是对血压过高者,短时间降压幅度不要太大,开始治疗时用药剂量宜小,以后逐渐加量,避免患者感觉不适而拒绝治疗。
高血压分类
临床上高血压可分为两类:
1.原发性高血压
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
2.继发性高血压
又称为症状性高血压,在这类疾病中病因明确,高血压仅是该种疾病的临床表现之一,血压可暂时性或持久性升高。
高血压的分类
根据心血管危险性的绝对水平和血压水平,可将病人分为低度、中度、高度和极高度的危险组。
(1)低危组:男性年龄<55岁,女性年龄<65岁的1级高血压患者,无其他危险因素存在。
(2)中危组:包括1级或2级高血压患者,同时有1或2种危险因素的患者。
(3)高危组:包括1级或2级高血压患者,同时有3种或更多危险因素,兼有糖尿病或靶器官损害者,或不伴其他危险因素的3级高血压患者。
(4)极高危组:3级(重度)高血压患者,有1种以上危险因素或有糖尿病、靶器官损害,或1~3级高血压患者有临床相关病变。
高血压病因分为哪些级别
高血压的病因与分级你了解多少?高血压发病的因素有很多,情绪、应激、饮食、年龄等都会引发高血压。高血压分为两大类:一是原发性高血压,二是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它的发病原因尚不太清楚,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特征。专家认为原发性高血压具有遗传倾向。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患者总数的90%以上。继发性高血压又称症状性高血压,往往为某种疾病的一种临床症状。如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动脉狭窄、主动脉缩窄、多发性动脉炎、妊娠中毒症、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某些酶先天性缺陷等。
高血压分级是怎样的?高血压分级,是根据我们国家最新的高血压指南,根据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正常血压是指收缩压小于120,舒张压小于80;正常高值是收缩压在120—139,舒张压是在80—89;高血压是指收缩压大于等于140,舒张压大于等于90。
一级高血压就是收缩压在140—159,舒张压在90—99。
二级高血压是指收缩压在160—179,舒张压是在100—109。
三级高血压是收缩压大于等于180,舒张压大于等于110毫米汞柱。
无论高血压分级如何,都要预防和治疗高血压。决明山绿茶,选用巴马县山绿茶为主要原料,与三七叶、决明子、白芍、陈皮等天然降压成分,科学配比,降压、降脂降血稠,决明山绿茶平稳降压、持久稳压、不伤肝肾等脏器、停药不反弹。一袋可冲泡1-2次,充分冲泡出高浓度降压茶,轻松饮用,颐神养性,饭后一杯茶,降脂又降压,每天三杯茶,喝出健康,喝出正常压,决明山绿茶助您远离高血压以及其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