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类人最容易得老寒腿
4类人最容易得老寒腿
1.更年期妇女
这部分人群老寒腿的发病率比男性高6倍。因为更年期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关节营养下降,容易造成损伤,出现病变。
2.肥胖人群
骨性关节炎在超重人群中的发病率比正常人群高很多,而且发病年龄容易提前。研究还发现,肥胖病人如果将体重减少5公斤,发病率就会减少50%。
3.与从事的职业有关
如果年轻时是运动员、模特、重体力劳动者,这些人由于职业原因导致膝关节磨损多、损伤大,很容易得病。
4.年轻时受过伤
特别是膝关节受过伤,会直接影响到软骨。软骨不平了,就会提早产生磨损,没等到老就产生退化了。
上述四类人要留意老寒腿的五大征兆:第一,腿沉,特别是阴天,这就是骨性关节炎早期的症状。第二,晨僵,早晨起来的时候关节不灵活。第三,坐时间长了起不来。第四,膝关节一个月之内老疼,反反复复,甚至是红、肿,摸着有点热。第五,活动的时候有一些骨头的摩擦音。有上述症状时,建议去医院照一个X光片,医生就基本可以诊断了。
老寒腿不能盲目锻炼
伴随着冬天的到来,很多中老年人的“老寒腿”毛病又犯了。那么,什么是“老寒腿”?“老寒腿”是怎么造成的?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和治疗“老寒腿”呢?
何谓“老寒腿”
“又到了‘老寒腿’高发的时节。”上周五,郑州市中心医院骨科医生王学昌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于“老寒腿”的定义,目前医疗界争论很大。大多数人比较认可宽泛的定义为,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腿部(多为膝关节)酸麻疼痛,统称为“老寒腿”。而天气的阴寒和湿冷是最关键的致病诱因。“得了这种病的人,对天气变化非常敏感。气温一旦骤降,很多患者马上就有反应,比天气预报还准。”据了解,这种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女性生育后如果保养不当,也容易留下这种病根。
相关专家介绍,“老寒腿”的常见症状表现为下肢及关节发凉、酸胀麻木、疼痛和行动不便,关节畸形。常在秋冬感受风寒而复发或加重,是因风、寒、湿三邪侵入人体肌表经络,使气血运动不畅所致,天气愈冷,腿就愈痛。
在该科,记者见到前来就诊的患者张女士,“我今年64岁了,平时身体没什么大毛病,就是一到刮风、下雨、天气转凉的时候,毛病就来了。腿疼起来呀,就像一股凉风往我骨头里钻似的。” 王学昌医生在为张女士检查后认为,她是典型的“老寒腿”症状。人一旦得了“老寒腿”,就会感到腿部酸麻胀痛或者有沉重感,受寒的时候,症状还会加重、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现代医学中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病都属于老寒腿的范畴。”王学昌还说。
并非老年人的专利
一般来讲,“老寒腿”患者的年龄大都在45岁以上,起病缓慢。但从临床来看,“老寒腿”虽带着“老”字,却并非老年人的专利,很多年轻人也得 “老寒腿”。据王学昌医生说,最近这段时间,到骨科就诊的“老寒腿”患者明显增多,是平时的3倍。大部分为老年人,也有30岁左右的年轻人。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老寒腿”症状的年轻化趋势呢?
“这是因为好多年轻人为了美,即使在冬季也穿得很单薄,不少女性为了漂亮,还特别爱穿裙子,这样就容易造成膝关节的损伤,如果这样长期下去的话,到了中年以后,老寒腿就会找上门来。”因此,专家提醒爱美的女性,千万不要为了一时的美丽惹来一世的疾患。
同时,有关专家还说,“老寒腿”的发生,多是受风寒湿侵袭,一般在70%左右,所以在天气变化的时候,特别在冬季,要增加衣物,避免风寒湿的侵袭,这是预防老寒腿的关键。
不能盲目进行锻炼
“老寒腿”是一种慢性病,有些患者因为腿痛等原因长期忽视肢体锻炼。康献勇主任认为,活动太少往往导致下肢僵硬、粘连、畸形甚至腿部肌肉萎缩。因此,“老寒腿”患者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不但可以防止肌肉萎缩,而且可以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
那么,“老寒腿”患者适合做哪些锻炼呢?专家建议说,比如,每天行走半小时,注意要快慢相结合,前进后退交替走,适宜中速速度行走。(不要做上山下山的运动,上坡下坡太多也不好。)另外可以做游泳运动。还可以做一些高抬腿动作,把膝关节伸直,在直位的情况下做抬腿,一次做15~20个,休息休息,连续做3组,每天做两次到三次,对增加肌力,稳定关节非常有好处。
防治老寒腿有三个误区
误区一 老寒腿是老年人的病
的确,老年人患老寒腿的可能性相对较大,但这种病并非与年轻人无关。尤其一些年轻女性,深秋时节依然短裙飘飘,虽美丽却“冻”人,老寒腿就会主动找上门来。据报道,去年12月初,上海阴雨低温,很多年轻女孩子在医院的骨科门诊排起了长队。她们共同的症状是:腿部酸麻胀痛而且还有沉重感,大夫说这就是老寒腿的前兆。所以在此提醒那些爱美却忽视了健康的女性朋友,一定要注意保暖和适当的锻炼,千万不要为了一时的美丽,让老寒腿钻了空子。
误区二 老寒腿治好了不会再犯
很多患者都是因为在阴湿寒冷的环境下工作或生活而患上老寒腿的,经过治疗,病情好转,甚至症状完全消失。但老寒腿是一种“环境病”,一旦遇上诱发此病的气象环境,很容易复发。因此,在冬季,老寒腿患者尤其需要注意做好腿部(膝关节最重要)的保暖。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怕热的老寒腿患者,夏天也会犯病。因为他们喜欢长时间呆在空调的环境里,而空调房间的冷空气总在最低层,加之墙体温度很低,有老寒腿毛病的下肢,自然就遭殃了。
误区三 哪儿疼就锻炼哪儿
老寒腿是一种慢性病,适度的体育锻炼可防止肌肉萎缩,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如打太极拳、慢跑以及做体操等,活动量以身体舒服、微有汗出为度,贵在持之以恒。老寒腿的主要症状,多为膝关节疼痛,所以有些患者就把锻炼目标瞄准膝关节,经常以半蹲姿势作膝关节的前后左右摇晃动作。其实这样做是不科学的,因为半蹲时膝关节所承受的压力最大,摇晃反而加重磨损致使疼痛加重。患者可采用药物、针灸、按摩等方法治疗膝关节疼痛。
中老年人需慎防“老寒腿”
“老寒腿”时常感到两腿酸麻胀痛,关节有点痛,出行十分不便。三十几岁年轻人也会得“老寒腿”。老寒腿”就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这种病多发于老年人。人的膝关节几乎承受着全身的重量,人老以后,膝关节由于长期磨损,易老化。老化后的膝关节往往易发生骨性关节炎,出现关节不利,行动不便。
“老寒腿”本是老年人多发的疾病,如今三四十岁的中青年患者增多。年轻女性爱在冬天穿裙子,还有很多爱穿高跟鞋,这些易引起“老寒腿”。
为预防“老寒腿”,不论老人还是年轻人,都要注意保暖。首先应注意膝关节的保暖防寒,适当增加衣裤,坚持每天用热水泡脚。二是避免过度疲劳。三是合理的体育锻炼,通过打太极拳、做各种体操等小运动量的活动,提高关节灵活性。活动量以身体舒服、微出汗为度。此外,一旦出现“老寒腿”的症状,如疼痛、酸胀、关节活动不灵等,应立即到医院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老寒腿须加强锻炼注意保暖
立冬后,到医院就诊的“老寒腿”患者日渐增多。记者了解到,以往患“老寒腿”的多是老年人,近年来却有年轻化趋势,尤其是一些冬天穿短裙的年轻女子。专家提醒,寒冬季节,年轻人更要慎防“老寒腿”。
“老寒腿”并非老年人专利
前两天,家住长安区的W女士,时常感到两腿酸麻胀痛,关节还有点痛,出行十分不便。经医生诊断为患有“老寒腿”。W女士听后大吃一惊,没想到自己才三十几岁就得了“老寒腿”。
医院骨科主任医师介绍说, “老寒腿”多属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由于膝关节几乎承受着人体全身重量,人老以后,膝关节易老化,老化后的膝关节往往易发生骨性关节炎,便会关节不利,行动不便。所以多是老年人的多发病,但从临床上看,“老寒腿”虽带着“老”字,却并非老年人的专利,如今年轻患者逐渐增多。其常见症状表现为下肢及关节发凉,腿部酸麻胀痛或有沉重感,疼痛和行动不便,关节畸形等。受寒时症状还会加重、反复发作。
医师称,近年来,很多年轻人为了追求美,不及时增加衣物,即使在冬季也穿得很单薄,不少女性为了漂亮,还特别爱穿裙子,还有很多爱穿高跟鞋,这样就容易造成膝关节的损伤,如果这样长期下去的话,到了中年以后,老寒腿就会找上门来。另外,一些年轻人特别爱剧烈运动,大的活动量很容易让关节过度摩擦劳损,引起病变,也易得“老寒腿”。
注意保暖很重要
“老寒腿”的发生,多是受风寒湿侵袭,所以在天气变化时,特别在冬季,要及时增加衣物,避免风寒湿的侵袭,这是预防老寒腿的关键。医师建议,预防“老寒腿”,不论老人还是年轻人,都要注意保暖,特别是膝关节的保暖防寒,要避免过度疲劳,坚持每天用热水泡脚。
另外,在加强保暖的同时,要坚持适度合理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防止肌肉萎缩,还可以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但注意要尽量少做些会加重关节负荷的运动。打太极拳、各种体操等小运动量的活动,可提高关节灵活性,活动量以身体舒服、微出汗为度。也可以每天行走半小时,注意要快慢结合,前进后退交替走。游泳、高抬腿等运动也对增加肌力,稳定关节有好处。对于有明显疼痛症状的患者,可使用如千年活骨膏等之类的纯中药外敷药膏缓解疼痛。平常饮食可进行一些平补或温补,牛奶和萝卜汤都是不错的选择。要注意补钙但不要盲目,过量补钙也会造成关节疼痛。
所以,专家提醒,年轻女性在爱美之余,更要提高健康意识,最好加穿厚棉袜等衣物。另外,体弱早起者早晨骑车时也应注意膝盖及腿脚保暖,警惕“老寒腿”提前找上门。一旦出现“老寒腿”的症状,如疼痛、酸胀、关节活动不灵等,应立即到医院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什么是老寒腿
老寒腿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膝骨关节炎,又称为膝退变性关节炎、老年性关节炎,是中老年朋友非常常见的一种病,因为此病在寒冷的季节会加重,因此老百姓又称之为老寒腿。
老寒腿主要表现为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关节周缘继发性骨质增生,中老年人尤其是女性比较多见。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人体的各个器官都会出现退变,关节的软骨也不例外,关节软骨会变薄、软化、失去弹性,甚至碎裂,软骨下的骨质及周缘增生并形成骨赘。
其实,通俗的说,就是关节用了很多年,已经老了,旧了,磨损了,犹如汽车的轮胎,用到一定年限之后都会出问题的。疼痛是老寒腿最突出的表现,关节疼痛的特点是活动后加重,休息则减轻。关节痛最初为发作性,受凉、轻度外伤等可以诱发或者加重疼痛。有的人最初一两年才犯一次,随着病情进展发作越来越频繁,最后演变为每年冬天都会出现膝关节的疼痛、“进凉风”等不适。
膝盖感觉不舒服可能是老寒腿
膝盖感觉不舒服如果真是患有老寒腿,则要注意避免阴冷潮湿的环境。很多患者都是因为在阴湿寒冷的环境下工作或生活而患上老寒腿的,经过治疗,病情好转,甚至症状完全消失。但老寒腿是一种“环境病”,一旦遇上诱发此病的气象环境,很容易复发。
膝盖感觉不舒服的老寒腿病人在冬季尤其需要注意做好腿部以及膝关节部位的保暖。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怕热的老寒腿患者,夏天也会犯病。
对于老寒腿病人膝盖感觉不舒服应当做治疗,这些治疗方式往往以锻炼为主,比如说进行抱膝仰卧起坐锻炼,或者是进行抬头后仰锻炼,还可以转呼啦圈。老寒腿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如果中年人平时不注意膝盖部位的保护,那么也有可能患上老寒腿。预防这种病关键是膝盖部位不要受潮受寒,冬天的时候如果要外出活动就有必要戴上护膝。锻炼的时候不能突然从事大强度的活动,应当先热身,然后再慢慢增加运动量。
四类人要提高警惕
“老寒腿”从字面意思理解,好像是一种老年病。但近年来,“老寒腿”的发病已不是老年人的“专利”,许多三十出头的年轻人也逐渐成为这一病症的发病主体,尤其下面4类人要警惕老寒腿。
1、更年期妇女。这部分人群老寒腿的发病率比男性高6倍。因为更年期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关节营养下降,容易造成损伤,出现病变。
2、肥胖人群。骨性关节炎在超重人群中的发病率比正常人群高很多,而且发病年龄容易提前。研究还发现,肥胖病人如果将体重减少5公斤,发病率就会减少50%。
3、与从事的职业有关。如果年轻时是运动员、模特、重体力劳动者,这些人由于职业原因导致膝关节磨损多、损伤大,很容易得病。
4、年轻时受过伤。特别是膝关节受过伤,会直接影响到软骨。软骨不平了,就会提早产生磨损,没等到老就产生退化了。
秋季来临需防“老寒腿”
由于秋天天气是从炎热渐渐就凉爽的,因此,“老寒腿”总会悄悄来临。那么,如何预防“老寒腿”呢?下面我们为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秋季预防“老寒腿”的方法有哪些,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老寒腿”也就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人的膝关节是个活动范围很大的负重关节,几乎承受着全身的重量。人到老年(老年食品)以后,膝关节由于长年的磨损,是最容易老化的。老化后的膝关节往往容易发生骨性关节炎,造成行动不便。
膝关节引起的骨性关节炎,主要是关节软骨由于某些原因而发生退行性病变。随之而发生关节及周围韧带松弛失稳,关节滑膜萎缩或增生,分泌的滑液减少或增加,引起关节肿胀、疼痛等。有时骨关节面下骨质疏松,或有小的囊性变化,这种变化可使软骨深层营养中断,而使骨关节炎发生或加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生,与气候发生关系密切。那么,秋季预防“老寒腿”的方法?老人到了秋季应特别当心,注意膝关节的保健(保健食品)。首先应注意膝关节的保暖防寒。其次要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如打太极拳、慢跑、做各种体操等,活动量以身体舒服、微有汗出为度,贵在持之以恒。有些老年人经常以半蹲姿势,作膝关节前后左右摇晃动作,进行锻炼。因半蹲时髌面压力(压力食品)最大,摇晃则更会加重磨损,致使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生,所以,这种锻炼方式是不可取的。看了上述内容的介绍,相信大家对于秋季预防“老寒腿”的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专家提醒,一旦发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应及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治疗。
治中老年人“老寒腿”有高招
专家介绍,气温骤降时和寒冷的冬天,是“老寒腿”最容易复发和加重的时候,像汪老先生这样,每次变天就复发的患者很多。随着冬季来临,一些经过治疗已经不再疼痛的患者,病痛也可能又会发作起来。
中医认为,“痛者不通,通则不痛。” “老寒腿”一旦出现症状,如疼痛、阴雨天加重、酸胀、关节活动不灵等,可以采用中医针灸、火罐、艾炙、中药熏蒸、中药溻渍等方法,通过不同的方式,祛风除湿,通经活络,辨证施治。
专家建议,要想不把关节炎、“老寒腿”惹上身,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要做好保暖工作,想办法促进腿部的血液循环,比如根据天气增添衣物、坚持每天用热水泡脚等。
此外还应当避免过度疲劳,加重关节损伤;体育锻炼要选择合适的项目,比如打太极拳、做各种体操等小运动量的活动。活动量以身体舒服、微出汗为度,贵在持之以恒。
治疗老寒腿的新武器
与那些一到变天就裹得厚厚实实的人相比,家住21世纪社区的王老太太可谓“轻装上阵”。她也是个“老寒腿”患者,原来一到冬天就裹得像个蚕茧,待在家里不能动。今年,女儿送了她一套“康膝宝”护膝,戴上之后,膝盖处一直热乎乎的,不用穿太厚也能保暖。现在,王老太太已经能自由活动了。
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都像王老太太一样选择了“康膝宝”,有了它,冬天不再可怕。有了它,老年人再也不怕“老寒腿”了。
原来,“康膝宝”护膝是现代医学根据“离子蒸骨”理念发明的新式“武器”。这款护膝戴上后,能在膝关节内产生强大的热能磁共振,打通经络,畅通血流,拔出湿寒,清除毒素,滋润养护膝关节。还能激活新陈代谢,让新生的骨细胞取代衰老的骨刺细胞,从而消融骨刺、修复关节。
防治老寒腿要当心三个误区
1、误认为老寒腿是老年人的病
的确,老年人患老寒腿的可能性相对较大,但这种病并非与年轻人无关。尤其一些年轻女性,深秋时节依然短裙飘飘,虽美丽却“冻”人,老寒腿就会主动找上门来。据报道,去年12月初,上海阴雨低温,很多年轻女孩子在医院的骨科门诊排起了长队。她们共同的症状是:腿部酸麻胀痛而且还有沉重感,大夫说这就是老寒腿的前兆。所以在此提醒那些爱美却忽视了健康的女性朋友,一定要注意保暖和适当的锻炼,千万不要为了一时的美丽,让老寒腿钻了空子。
2、误认为老寒腿治好了不会再犯
很多患者都是因为在阴湿寒冷的环境下工作或生活而患上老寒腿的,经过治疗,病情好转,甚至症状完全消失。但老寒腿是一种“环境病”,一旦遇上诱发此病的气象环境,很容易复发。因此,在冬季,老寒腿患者尤其需要注意做好腿部(膝关节最重要)的保暖。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怕热的老寒腿患者,夏天也会犯病。因为他们喜欢长时间呆在空调的环境里,而空调房间的冷空气总在最低层,加之墙体温度很低,有老寒腿毛病的下肢,自然就遭殃了。
3、误认为哪儿疼就锻炼哪儿
老寒腿是一种慢性病,适度的体育锻炼可防止肌肉萎缩,增强腿部肌肉的力量。如打太极拳、慢跑以及做体操等,活动量以身体舒服、微有汗出为度,贵在持之以恒。老寒腿的主要症状,多为膝关节疼痛,所以有些患者就把锻炼目标瞄准膝关节,经常以半蹲姿势作膝关节的前后左右摇晃动作。其实这样做是不科学的,因为半蹲时膝关节所承受的压力最大,摇晃反而加重磨损致使疼痛加重。患者可采用药物、针灸、按摩等方法治疗膝关节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