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掌的养护要点
白掌的养护要点
栽培管理
白掌较耐阴,只要有60%左右的散射光即可满足其生长需要,因此可常年放在室内具有明亮散射光处培养。夏季可遮去60%~70%的阳光,忌强光直射,否则叶片就会变黄,严重时出现日灼病。北方冬季温室栽培可不遮光或少遮光。若长期光线太暗则不易开花。白掌为喜高温种类,应在高温温室栽培。冬季夜间最低温度应在14~16℃,白天应在25℃左右。长期低温,易引起叶片脱落或焦黄状。
养护要点
基质选择白掌需要要疏松、排水和透气性良好的盆土。在拿到优质种苗前要准备栽培基质。基质可以选择普通东北泥炭或者进口德国泥炭,但均要添加15%~20%的珍珠岩,并搅拌均匀,要挑选颗粒大的珍珠岩,同时注意尽量不要把珍珠岩搅碎。配制的基质要求EC值在0.7mS/cm左右,pH值保持在5.5左右。
温度控制白掌为喜高温种类,应在高温温室栽培。白掌需要的日间和夜间温度最适宜为20℃~21℃,最高不要超过24℃。如果日间温度较高,作为补偿,夜间温度可以适当降低。例如,日间温度有6个小时在27℃,那么夜间应使温度有6个小时保持9℃。其它情况依次类推。特别要注意,如果白掌长期处于低温状态,容易引起叶片脱落或呈焦黄状。
水分管理白掌喜湿润环境。基质始终要保持湿润,不能等到基质完全干透再浇水。“见干见湿”的水分管理对白掌并不适用,同时也增加了其根部感染疾病的机会,不利于生长。浇水的方式以顶部喷淋为佳,但是苗床的排水性要好。喷淋水的EC值最大不要超过0.8mS/cm,否则对作物生长不利。
仙人掌的生长习性
仙人掌养殖喜强烈光照,耐炎热,干旱、瘠薄,生命力顽强,管理粗放,很适于在家庭阳台上栽培。
仙人掌生长适温为20-30℃,生长期要有昼夜温差,最好白天30-40℃,夜间15-25℃。春、秋季节,浇水要掌握“不干不浇,不可过湿”的原则。
白掌的养殖注意事项
1、由于白掌的生长速度快,需肥量较大,故生长季每1一2周须施一次液肥;
2、同时供给充足的水分,经常保持盆土湿润,高温期还应向叶面和地面喷水,以提高空气湿度。如周围环境太干燥,新生叶片变小、发黄,严重时枯黄脱落。秋末及冬季应减少浇水量,保持盆土微湿润即可;
3、它要求半阴或散射光照条件,生长季须遮阴60%一70%。如光线太强,叶片容易灼伤、枯焦,叶色暗淡,失去光泽;长期光线太暗,植株生长不健壮,且不易开花;
4、为喜高温性种类,长期低温及潮湿易引起根部腐烂、地上部分枯黄,所以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温,同时保持盆土湿润。
以上就是我为您介绍的白掌的养殖方法及白掌的养殖注意事项了,希望以上的介绍您会喜欢。
白掌的介绍
白掌的别称
苞叶芋、一帆风顺、和平芋、百合意图、白鹤芋。
白掌的习性
白掌喜温暖湿润、半阴的环境,忌强烈阳光直射。不耐寒,生长适温为20~28℃,越冬温度为10℃以上。
白掌原产于哥伦比亚,生长于热带雨林中,花为佛苞,呈叶状,即它的花并无花瓣,仅仅是由一块白色的苞片和一条黄白色的肉穗所组成的,非常似手掌,固名为白掌。
它的花大而且显著,花茎长而高出叶面,白色或者是绿色。为欧洲最流行的室内观叶植物之一。
白掌花语
花语:一帆风顺。
物语:美好、高洁、贤德、热烈、友谊、自信、自傲。
白掌的对环境的要求
白掌又名白鹤芋、苞叶芋,商品名一帆风顺,属天南星科苞叶芋属的观叶植物。
白掌原产美洲热带,无茎或短根茎,叶革质,长椭圆形或阔披针形,有长尖,基部圆形,叶面深绿色有丝光。佛焰呈叶状,近似掌状,高出叶面,白色或绿色,花似鹤翘首,亭亭玉立,洁白无瑕,给人以祥和安泰、一帆风顺的美感,佛焰包有吸收甲醛、苯的能力,是室内绿化美化的佳品。
盆栽植株要求株形匀称,叶片挺立,叶色碧绿光洁,无破损,无病斑,无害虫寄生,佛焰苞3~5个,其中1~2个佛焰苞正处于半开状态。佛焰苞片硕大,被蜡质光泽,无病虫害,肉穗花序要粗壮,直挺,充满生机与活力。在书房与客厅陈设要套青花瓷盆或紫砂盆,购买后要用报纸或塑料袋套好,防止叶片被风吹使叶片受伤,或出现干尖,焦边现象。
白掌性喜温暖湿润、半阴的环境,很耐弱光照。生长适温20~28℃,越冬最低温为10℃,越冬适温15~18℃。基质适于疏松、肥沃、结构稳定,不易腐烂,保水保肥的植料,ph为5.5~6.5。
白掌叶子发黄怎么办
一是水黄,白掌虽可水培但并不代表土培需要大量频繁浇水,尤其是浇水量少且次数多的情况下,水分容易停留在根茎连接处,引起生长点腐烂致死。表现出嫩叶暗黄无光,新梢萎缩。在此情况下,应减少浇水次数,每次等基质中的水分稍干后再浇一次透水。
二是肥黄,即肥多,表现为老叶尖变黄枯落,新叶肥厚有光泽但凹凸不舒展,可在表面撒上一层小白菜或萝卜种子,出苗后几天再拔掉,以消耗养分。
三是光照和温度,白掌生长要求半阴或散射光照,光线太强,叶片容易灼伤,枯焦,叶色暗淡,失去光泽。长期低温液会引起地上部位枯黄。
四是碱黄,白掌喜酸性土壤,如果在北方种植, 由于水质和土质均偏碱性,长期施用则出现叶子渐退色变黄甚至脱落。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浇经过发酵的洗米水或雨水。
白掌的养殖技术
栽培管理:
白掌较耐阴,只要有60%左右的散射光即可满足其生长需要,因此可常年放在室内具有明亮散射光处培养。夏季可遮去60%~70%的阳光,忌强光直射,否则叶片就会变黄,严重时出现日灼病。北方冬季温室栽培可不遮光或少遮光。若长期光线太暗则不易开花。白掌为喜高温种类,应在高温温室栽培。冬季夜间最低温度应在14~16℃,白天应在25℃左右。长期低温,易引起叶片脱落或焦黄状。
生长期间应经常保持盆土湿润,但要避免浇水过多,盆土长期潮湿,否则易引起烂根和植株枯黄。夏季和干旱季节应经常用细眼喷雾器往叶面上喷水,并向植株周围地面上洒水,以保持空气湿润,对其生长发育十分有益。气候干燥,空气湿度低,新生叶片会变小发黄,严重时枯黄脱落。冬季要控制浇水,以盆土微湿为宜。
白掌盆栽要求土壤疏松、排水和通气性好,不可用粘重土壤,一般可用腐叶土、泥炭土拌和少量珍珠岩配制成基质;种植时加少量有机肥作基肥。由于其生长速度快,需肥量较大,故生长季每1一2周须施一次液肥;同时供给充足的水分,经常保持盆土湿润,高温期还应向叶面和地面喷水,以提高空气湿度。
如周围环境太干燥,新生叶片变小、发黄,严重时枯黄脱落。秋末及冬季应减少浇水量,保持盆土微湿润即可。它要求半阴或散射光照条件,生长季须遮阴60%一70%。如光线太强,叶片容易灼伤、枯焦,叶色暗淡,失去光泽;长期光线太暗,植株生长不健壮,且不易开花。白掌为喜高温性种类,长期低温及潮湿易引起根部腐烂、地上部分枯黄,所以冬季要注意防寒保温,同时保持盆土湿润。
养护要点:
基质选择白掌需要要疏松、排水和透气性良好的盆土。在拿到优质种苗前要准备栽培基质。基质可以选择普通东北泥炭或者进口德国泥炭,但均要添加15%~20%的珍珠岩,并搅拌均匀,要挑选颗粒大的珍珠岩,同时注意尽量不要把珍珠岩搅碎。配制的基质要求EC值在0.7mS/cm左右,pH值保持在5.5左右。
温度控制白掌为喜高温种类,应在高温温室栽培。白掌需要的日间和夜间温度最适宜为20℃~21℃,最高不要超过24℃。如果日间温度较高,作为补偿,夜间温度可以适当降低。例如,日间温度有6个小时在27℃,那么夜间应使温度有6个小时保持9℃。其它情况依次类推。特别要注意,如果白掌长期处于低温状态,容易引起叶片脱落或呈焦黄状。
水分管理白掌喜湿润环境。基质始终要保持湿润,不能等到基质完全干透再浇水。“见干见湿”的水分管理对白掌并不适用,同时也增加了其根部感染疾病的机会,不利于生长。浇水的方式以顶部喷淋为佳,但是苗床的排水性要好。喷淋水的EC值最大不要超过0.8mS/cm,否则对作物生长不利。
白掌生长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75%~85%。应经常用细眼喷雾器往叶面上喷水,并向植株周围地面上洒水,以保持空气湿润,对其生长发育十分有益。气候干燥,空气湿度低,新生叶片会变小发黄,严重时枯黄脱落。如果夜间湿度大于80%,一定要在清晨日出前1小时将温室温度提升1℃~2℃,持续至日出后2个小时,避免感染病菌。
光照控制白掌较耐荫,当光照强度超过250w/m2时,要对白掌进行遮光。在北方地区夏季可遮去65%~85%的阳光,忌强光直射,否则叶片就会变黄,严重时出现日灼病。
施肥管理由于白掌分蘖相对较多,施肥可以多些。在营养生长阶段,所喷施营养液的N∶K比例为2∶1;在生殖生长阶段,所喷施营养液的N∶K比例为1.5∶1,这样可以使白掌的生殖生长占优势,促进开花。
白掌与家居风格的搭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白掌的生存环境,进而对其所适合的家居风格作出判断。
光照条件:喜阴植物,适合温暖阴湿的环境
所需养护:保持盆土湿润并有规律地施肥,叶子需要经常喷水。
可以去除:氨气,丙酮,苯,三氯乙烯,甲醛
白掌是抑制人体呼出的废气如氨气和丙酮的“专家”。同时它也可以过滤空气中的苯、三氯乙烯和甲醛。它的高蒸发速度可以防止鼻粘膜干燥,使患病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所以放在田园风格或者地中海风格的家居之中,再加上各种神奇的壁纸和窗帘、沙发等家具的共同的视觉作用,就可以显现出别样而独特的韵味。
卫生间常常温暖潮湿,这正符合了白掌的习性。它是抑制人体呼出的废气如氨气和丙酮的“专家”,同时可以过滤空气中的苯、三氯乙烯和甲醛,使卫生间的空气焕然一新。
此外,卧室也是比较适合白掌生存的地方,况且,白掌可以吸收室内的废气,它的高蒸发速度可以防止鼻粘膜干燥,使患病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这对于大家无疑是个好消息。
而与之相对应,卫生间和卧室也必须保持光线较弱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