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秦艽的功效与作用 止痛

秦艽的功效与作用 止痛

秦艽碱甲有兴奋神经的作用,可以达到止痛的目的,如大秦艽,用秦艽、生地、石膏、羌活、防风、白芷、细辛、黄芩、当归、白芍、川芎、熟地、白术、茯苓、甘草、独活。可治风湿痹痛,手足不仁。

怎么烹制通络止痛汤

通络止痛汤柴胡、当归、法半夏、羌活、桂枝、 白芥子、附片、秦艽、茯苓各10克,白苟、 陈皮各15克,白酒适量。做法:以白酒作引,水煎服。每曰2次, 6天为1个疗程。功效:此方祛风散寒、通络止痛。适用于 肩部疼痛较轻、病程较短者。

秦艽的功效与作用 退虚热

秦艽清虚热,为治疗阴骨蒸潮热的常用药。可与青蒿、鳖甲、知母、地骨皮等配伍,如秦艽鳖甲散。

肩周炎的食疗一秦艽木瓜酒

秦艽木瓜酒作为肩周炎的食疗疗法收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药酒配制:秦艽10克,木瓜20克,全蝎2克,川草乌(各)10克,红花8克,郁金、羌活、川芎各10克,透骨草、鸡血藤各30克。苔黄、脉数者,郁金可加至20克,同进可选加徐长卿30克,六月雪15克,忍冬藤20克。以上药物浸人60°左右的粮食白酒1000克中,半月后即可服用。服法:每晚服用15一30克。

肩关节周围炎是由于肩关节周围组织病变而引起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的一种疾病。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为过度疲劳和体虚汗出,复感风、寒、湿、邪,积久筋凝、气聚、血瘀而致,属“痹证”范畴。秦艽木瓜酒主要功效为“祛风散寒,养血活血,温经通络。方中秦艽、木瓜祛风湿、舒筋脉共为主药;佐全蝎搜风通络;红花、鸡血藤、川芎养血活血,“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郁金性凉,作为使药不仅可制川草乌之温,而且在酒剂中有调和诸药的特殊功效。

上药以高浓度的白酒作为溶媒,加强了祛风、散寒、通络、活血的功效,可能也促进了秦艽生物喊、次乌头碱等有效成分的溶解和吸收,因此,作为肩周炎的食疗尤为合适。

秦艽的作用和功效

1.祛风湿,舒筋络,用于风湿痹痛、肌肉或关节拘挛,及手足不遂等。秦艽能祛风湿,舒筋络。风湿痹证无问新久、或偏寒偏热,均可配伍应用。本品性偏微寒,兼能清热,痹证见发热、关节红肿等热象者尤为适宜。一般偏热者,可配防己、知母、忍冬藤等;属寒者,配羌活、独活、桂枝、附子等。中风手足不遂者,亦适用本品。

2.退虚热,用于骨蒸潮热。为治疗阴虚骨蒸潮热的常用药。可与青蒿、鳖甲、知母、地骨皮等配伍,如秦艽鳖甲散。

3.清湿热,用于湿热黄疸。本品能清利湿热退黄疸,常与茵陈蒿、栀子等配伍。

①抗炎作用

秦艽碱甲能减轻大鼠的甲醛性"关节炎",腹腔注射(90毫克/公斤)的效果与水杨酸钠200毫克/公斤相当。对大鼠蛋清性"关节炎"亦有作用,如预先注射氯喹或秦艽中性乙醇浸剂、水杨酸钠、皮质酮都能减轻关节肿胀的程度,并加速其消退。秦艽碱甲与氯喹、皮质酮及秦艽中性乙醇浸剂相似,但较水杨酸略强。在抗炎作用原理方面,认为秦艽碱甲是通过兴奋肾上腺皮质而实现的,因切除肾上腺后,秦艽即无抗炎作用;同时也证明了它确能使大鼠肾上腺内维生素C含量降低,而切除垂体后,即失去此种作用,故知其与促成质素尚有所不同,并不能直接兴奋肾上腺皮质。对用巴比妥..的大鼠,秦艽碱甲亦无降低肾上腺内维生素C含量的作用,故知秦艽的抗炎作用是通过神经系统以激动垂体,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而实现的。秦艽碱甲的双氢化物(侧链上无双键)无消炎作用,由此可见双键的存在是药理作用必要的一环。

秦艽碱甲对豚鼠的组织胺性休克及大鼠的蛋清性过敏性休克均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它还能明显降低大鼠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②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秦艽碱甲小剂量对小鼠,大鼠的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较大剂量则有中枢兴奋作用,最后导致麻痹而死亡。它本身无催眠作用,却能增强戊巴比妥的催眠-..作用。较小剂量能抑制狗肠瘘因灌注氯化低汞所引起的反射性肠液分泌,即抑制了狗的神经系统。

秦艽碱甲对大鼠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但较短暂;对小鼠(热板法)亦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如与延胡索、草乌等并用,可使作用增强。

③对循环系统的作用

大叶龙胆的水及醇浸出液有降低..动物血压的作用。秦艽碱甲能降低豚鼠血压,对..犬、兔亦具降压作用,但持续较短,且使心率减慢;阿托品及切断迷走神经不能阻断此种作用。此碱对离体蛙心亦表现抑制作用,因此降压作用可能即系心脏抑制所致。

④对血糖的影响

给大鼠腹腔注射秦艽碱甲150~250毫克/公斤,半小时后即可使血糖显著增高,维持约3小时。对小鼠亦有同样作用。同时肝糖元有显著降低;切除肾上脓或用阻断肾上腺素的药物(双苄氯乙胺)后,即失去此种作用,故升高血糖作用可能是通过肾上腺素的释放所致。

⑤抗菌作用

秦艽(品种未详)乙醇浸液在体外对炭疽杆菌、葡萄球菌、伤寒杆菌、肺炎杆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均有抑制作用。其水浸剂(1:3)在试管内对某些常见皮肤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自制三大药酒让你远离肩周炎

1、丹参酒

药物组成:丹参30g,白酒500ml。将丹参入白酒内浸泡7天即成。

功效:活血化瘀。

主治:血瘀阻络型肩周炎。

用法:每次服20ml,每日2次。

2、白花蛇酒

药物组成:白花蛇(炮制)1条,白酒500ml。将白花蛇浸入白酒内浸泡7天即成。

功效:祛风胜湿,通络止痛。

主治:风湿寒痹阻型肩周炎。

用法:每次服1小杯,每日2次。

3、秦艽木瓜酒

药物组成:秦艽、川乌、草乌、郁金、羌活、川芎各10g,木瓜20g,全蝎2g,透骨草、鸡血藤各30g。苔黄脉数者郁金加至20g,选加徐长卿30g,六月雪15g,忍冬藤20g。将上药浸入60度白酒1000g中,15日后服用。

功效:祛风通络,化瘀止痛。

主治:各种类型肩周炎。

天麻配伍秦艽

天麻在生活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呢,最常见的如:治疗眩晕、头疼。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天麻配伍秦艽,下面就和小编一起了解下它的功效吧

天麻配伍秦艽

组成:天麻、秦艽、羌活、桑枝

制法:将准备好的药材,都研磨成粉末

功效:风湿痹痛关节屈伸不利者

天麻的食用方法

一是将将天麻磨成细末,用温水冲服。

二是炖服,将天麻切成薄片,单独或与其他滋补食品配合,用有盖容器隔水炖。

天麻的功效与作用

天麻的功效

1.平肝息风。天麻质润多液,能养血息风,可治疗血虚肝风内动的头痛、眩晕,亦可用于小儿惊风、癫痫、破伤风。

2.祛风止痛。用于风痰引起的眩晕、偏正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

天麻的作用

1.镇痛作用:天麻制作出的注射液能够对三叉神经痛、血管神经性头痛、脑血管病头痛、中毒性多发性神经炎起到镇痛的效果。

2.镇静作用:有的医疗单位用合成天麻素(天麻甙)治疗神经衰弱和神经衰弱综合症病人,有效率分别为89.44%和86.87%。且能抑制咖啡因所致的中枢兴奋作用,还有加强戊巴比妥纳的睡眠时间效应。

3.抗惊厥作用:天麻对面神经抽搐、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癫痫等的一定疗效。还有缓解平滑肌痉挛,缓解心绞痛、胆绞痛的作用。

4.降低血压作用:天麻能治疗高血压。久服可平肝益气、利腰膝、强筋骨,还可增加外周及冠状动脉血流量,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5.增智作用:对人的大脑神经系统具有明显的保护和调节作用,对用脑过度,学习紧张,生活压力大,电脑综合症等人群具有良好的增强记忆的作用。

结语:通过文章的介绍,我们能够知道,秦艽和天麻一起能够对人体关节有调节的作用,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出现腰腿处关节诶疼痛,这时就可以用它了。

秦艽的药用价值与食疗作用

秦艽,根入药,能祛风湿、退虚热、止痛,主治风湿性关节炎、低热、小儿疳积发热。别名麻花艽、小秦艽、大艽、西大艽、左扭、左拧、西秦艽、左秦艽、萝卜艽、辫子艽。性味:辛、苦,平。归经:归胃、肝、胆经。功能主治:祛风湿,清湿热,止痹痛。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日晡潮热,小儿疳积发热。

秦艽补充信息:根据炮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秦艽、酒秦艽。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酒秦艽密闭,置通风处,防霉。

秦艽适合人群:久病虚寒,尿多,便溏者禁服。

秦艽食疗作用:秦艽味苦、辛,性微寒;归胃、肝、胆经;清香透散,可升可降

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清湿热,利尿退黄的功效

主治风湿痹痛、筋脉拘挛,中风不遂,滑蒸潮热,妇人胎热,小儿疳热,湿热黄疸,小便不利,肠风痔漏。

秦艽做法指导:

1. 凡劳伤阴虚,骨蒸潮热,颧红盗汗,消瘦乏力者,可与柴胡、鳖甲、知母、地骨皮、青蒿等配伍。

2. 凡湿热瘀滞,身目发黄小便黄赤者,可与茵陈、黄芩、栀子、大黄等配伍。

3.凡风湿热痹,症见发热关节红肿疼痛者,可与赤芍、防己、忍冬藤等清热除湿药配伍。

风湿用什么中药调理 秦艽

性味归经:苦,辛,微寒。归胃,肝,胆经。

功效主治:祛风湿,清湿热,止痹通,退虚热。用于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湿热黄疸,骨蒸潮热,小儿疳积发热。

用法用量:内服,5-10g,煎汤,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研末敷。

常用配伍:

秦艽配威灵仙,防风:风湿性及类风湿性关节炎。

秦艽配当归,白芍:中风后半身不遂。

注意:本品微寒而无补虚之功,故久病虚羸,溲多,便溏者慎用。

风湿热食疗的办法

一、风湿热食疗方

1、秦艽桑枝煲老鸭。

配方:秦艽30克,老桑枝50克、老鸭100克。

制法:将老鸭洗净切块与中药材一同入煲,加水适量,煲烂后,调味,吃鸭肉饮汤。

功效:秦艽有祛风湿、止痛、解热作用;桑枝能祛风湿通络活络作用;鸭肉滋脾胃。本食疗方适用于关节肿痛伴有低热之风湿热痹型系统性红斑狼疮。

2、薏苡、木防已煲猫肉。

配方:薏米50 克,木防已10克 、猫肉200克。

制法:将猫宰杀退毛,去除内脏切成小块,与药材共放入煲内煲烂吃肉喝汤。

功效:薏米味甘淡,性微寒,入脾、肺、肾经,有利尿、化湿、清热作用,又有补脾胃之功效;木防已有祛风湿、止痛作用;猫肉味甘酸、性温、有祛风补血养血作用。本食疗方适用于关节肿痛伴低热之风湿热痹型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3、秦艽丹参煲瘦肉。

配方:秦艽30克、丹参30克、瘦肉50克。

制法:将瘦肉洗净切块与药材共入煲内,加水适量,文火煲烂。

功效:秦艽有祛风湿、止痛、解热作用;丹参性味苦微寒,入心肝经,有活血通络、祛瘀、利水、消肿、安神等功效;瘦猪肉性味甘咸,平,入脾、肾经,滋阴润燥,补肾益血,治热病伤津。本食疗方有祛风湿清热止痛作用,对风湿热痹型之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效。

二、风湿热吃哪些对身体好?

1、酒性辛热,能祛散寒邪,如是寒湿体质或是证属寒湿内阻的,可饮用一些药酒。

2、祖国医学中具特殊功效的蛇虫类药食妙品,如乌梢蛇、蝮蛇、蝎子、蜈蚣、蚯蚓、蜂房、僵蚕等,一般以浸酒、研末单味或复方做成药膳食疗,对改善风湿热的关节炎肿痛等证候有一定疗效。

3、痹证属风湿热型:食疗中宜多吃清凉食品,如金银花露、菊花茶、薏苡仁粥、绿豆、芦根等;同时以北黄芪、忍冬藤、海风藤、黄柏、牛膝等药食兼用之品在食疗中配餐或水煎内服,往往可在半个月左右控制症状,使关节肿痛消失或减轻,关节功能改善。

4、痹证属风寒湿型:食疗中宜用性温热之品,以祛除寒湿,如食用猪、牛、羊肉及骨汤等;还宜用具补气血、益肝肾与祛风湿之功为一体之食品、药食兼用之品,如蛇肉、狗肉、鳝鱼、鸡血藤、附子、桂枝、细辛、黄芪、丹参、黄精、川芎等。

相关推荐

桑枝应该怎么吃

1、木瓜桑枝茶 [材料]木瓜5g、桑枝3g、花茶3g。 [做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化湿通络。 [用途]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肾炎伴有四肢风湿痹痛、浮肿、蛋白尿者。 [来源]传统药茶方。 2、桑枝酒 [材料]桑枝、黑大豆(炒香)、五加皮、木瓜、十大功劳、金银花、慧茁仁、黄柏、蚕沙、松仁各10克,白酒1000毫升。 [做法]将前10味捣碎,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15天后,过滤去渣,即成。 [功效祛风除湿、清热通络。] [用途]湿热痹痛、口渴心烦、筋脉拘急等症。 [来源

白英的功效作用 消肿利湿

白英有消肿利湿的作用,治疗湿热黄疸或腹水肿痛、小便不利者,可配合金钱草、茵陈等药同用,使水湿之邪从小便排泄。用于风湿痹痛,可与秦艽、枪活、独活等药同用。《纲目拾遗》:止血淋,疟,疝气。汁滴耳中,止脓不干。治疬癖,用煮牛肉精者食之。清湿热,治黄疸水肿,小儿蛔结腹痛。

颈椎病治疗偏方

1、药方一 组成:川桂枝、羌活、威灵仙、秦艽、川芎、当归尾、葛根、天麻、炮甲珠、炒神曲、赤芍。 功效:羌活、灵仙、天麻、秦艽可祛寒除湿止痛;川芎、天麻治疗头痛;桂枝、川芎、归尾、赤芍、炮甲珠有温经活血、通络作用;葛根用于解痉;神曲用以健脾和胃;甘草起到调和诸药作用。 适应证:多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头痛、枕部疼痛、颈部僵硬,肩臂及手指酸痛发麻;头疼牵涉至上背痛,身体冷湿,畏寒,颈椎旁可触到软组织肿胀结节。 2、药方二 组成:天麻、炙黄芪、炙甘草、潞党参、炒白术、熟地、砂仁、当归、白芍、鸡血藤。 功效:炙

泡脚对肩周炎有好处吗 艾叶威灵仙方祛风利湿

配方:艾叶30克,威灵仙,防风,桂枝,红花,小茴香各10克,川牛膝,秦艽,羌活,独活各15克,细辛3克。 用法:将所有药材洗净,用清水浸泡20分钟,加2000毫升清水煎药汤,去渣取汁,晾温后泡足,每次30分钟,每天早晚各1次,每日换药1剂,7天一个疗程。 功效:祛风利湿,活血止痛,适用于着凉,感受风寒湿邪引起的肩周炎。

风湿用什么中药调理

独活:独活祛风除湿,通痹止痛。用于风寒湿痹,腰膝疼痛,少阴伏风头痛,风寒挟湿头痛。 威灵仙:威灵仙祛风湿,通经络。用于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筋脉拘挛,屈伸不利。 防己:防己祛风止痛,利水消肿,用于风湿痹通,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疹疮毒。 秦艽秦艽祛风湿,清湿热,止痹通,退虚热。用于风湿痹痛,中风半身不遂,筋脉拘挛,骨节酸痛,湿热黄疸,骨蒸潮热,小儿疳积发热。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4个方法

1、主要成分为续断、杜仲、宽筋藤、怀牛膝、当归、丹参、羌活、独活、海桐皮、赤芍、补骨脂、蜈蚣、地龙、秦艽、仙灵脾、细辛、冰片等。用法:以生姜擦拭皮肤后,将其直接贴于使用部位或压痛点。 2、活血化瘀,疏通经络,以秦艽10g、川芎10g、桃仁10g、红花10g、没药10g、五灵脂10g、香附10g、牛膝15g、地龙10g、羌活10g、当归10g、甘草6g。选身痛逐瘀汤加减。 3、温肾散寒,化瘀通脉:赤芍10g、独活10g、桑寄生10g、秦艽10g、细辛3g、防风10g、川芎10g、当归10g、熟地20g、狗脊

中医调理高尿酸

1.中医药治疗痛风,在临床上,痛风发作时多表现为关节的红肿热痛,应辨证为湿热瘀夹杂,治宜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以控制临床症状。药用制川乌、制草乌、汉防己、秦艽、赤芍等10余味中药,用于痛风性关节炎治疗。日煎一剂,分二次服用。1~2周为一疗程。一般1~3天起效。痛风间歇期的治疗,目的是预防痛风性关节炎发作、保护肾脏和降低血尿酸水平。间歇期多辨证为脾虚湿困,浊毒瘀滞,治宜健脾利湿、祛瘀通络和降低血尿酸水平。药用苍术、秦皮、土茯苓、薏苡仁、秦艽、赤芍等10余味中药用于痛风间歇期的治疗,日煎一剂,分二次服

腰痛怎么做药浴

[配方]独活、丹皮各6克,秦艽、防已、木瓜、赤芍、桑枝各10克,木香3克。 [用法]上药加水熬煮透后去渣,待温洗患处,每日1次。 [功效]舒筋活血,祛风除湿。主治腰胯筋骨酸痛。

月家痨病的治疗

1.血虚证 肢体关节酸楚疼痛,麻木,伴面色萎黄、头晕、心悸、舌淡,脉细弱,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黄芪、芍药、桂枝、生姜、大枣、当归、秦艽、丹参、鸡血藤等)。 2.外感风寒证 肢体关节肿胀,麻木、重着,疼痛剧烈,宛如针刺,屈伸不利或痛无定处,或遇热则舒,伴恶寒畏风,舌苔薄白,脉濡细,方用独活寄生汤加减(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当归、川芎、干地黄、杜仲、牛膝、人参、茯苓、芍药、甘草等)。 3.血瘀证 肢体关节疼痛较重,痛有定处,麻木、发硬、重着,屈伸不利,伴恶露量少,舌暗、苔白,脉弦涩,方用身痛逐瘀汤加减

什么药酒能去风湿 蕲蛇药酒

材料:蕲蛇13克,羌活,天麻,五加皮,当归,秦艽各6克,红花9克,防风3克,白酒1100毫升,白糖90克。 做法:将前8味药物粗碎,按渗漉法制成药酒1000毫升,再加入白糖,待白糖完全溶解后,过滤即可。 功效:祛风湿,活血通络止痛,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及关节疼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