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难进养老院
老年痴呆难进养老院
昨日早6时30分左右,一位77岁大爷晕倒在河北区盐坨桥下的新开河边,眼看河水就要漫过他的身子,消防和急救人员赶到,将大爷救出。据了解,这位大爷是老年痴呆症患者,这已经是他近期第二次走失了。
目击者介绍,当时大爷穿着一件蓝色雨衣,晕倒在河堤边,水漫过了他的身体,只剩下口鼻还露在外面。早上遛弯的市民发现情况后,赶紧帮忙报警,消防队员赶到后将大爷及时抬到河岸上,急救人员对大爷进行抢救后,将其送往第四中心医院救治。医生介绍,大爷无生命危险,只是因在外流浪时间较长,身体比较虚弱。现场大爷的哥哥说,大爷今年77岁,是聋人,他是在前一晚走失的,他们找了一夜,早上才接到了民警电话。
据大爷先前住过的养老院负责人介绍,大爷之前在她的养老院待了两个月,这已经是大爷近期二次走失了。“大爷患有老年痴呆症,之前还有过一次走失的经历,差不多3天才被找到。”正因为这样,养老院不再收老人了,主要是养老院现有五六十名老人,像大爷这样的老年痴呆症患者比较难以照顾和管理,一旦走失,养老院要耗费人力物力寻找,还要承担一定的责任,没想到大爷刚被亲友接回家没多久,便再度走失。
记者咨询了多家养老院,发现只要一听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负责人大多不愿意收,个别几个愿意接收的养老院也要求加一些费用才行。对此,老年人护理专家认为,照顾痴呆老人,需要一定的爱心。截至2008年年底,本市老年痴呆患者已超过12万人,对专业的老年痴呆症服务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目前全国还没有一所专为老年痴呆患者开设的养老院,老人入院难,给家庭成员造成了巨大压力。对此,专家希望社会多给予老年痴呆症患者一些理解,也希望政府能进一步完善老年痴呆症患者医疗和护理体系。
养老院一床难求的启示
很多家庭都会选择将老人安排到老人院安度晚年,我国养老机构的床位至少缺300万张。北京一位市民介绍,为了让老人进一家比较好的养老院,从08年开始排队才能入住。政府的重视是一方面,探索多种养老渠道,解决好养老问题实质,才能保证社会的安定。
中国人口众多,养老问题也尤为严峻。加大资金投入,加强养老机构的建设,培养专业养护人员,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完善基础设施和相关软件建设,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健全完善养老保障体制。
这就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养老机构的生存与发展,它关乎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制约老年公寓发展的因素究竟有哪些?其他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是否也存在着发展障碍?石家庄即将和正在采取着怎样的措施来支持养老设施建设,提升养老服务硬件水平,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而各级各部门以及社会各界又该怎样来支持养老事业的发展?
因多方面原因,我国早已列入老龄化社会。由于养老保障制度的滞后,使得老有所养的问题日益严重。所以说,养老问题是关乎民生的大事。这就迫使政府应当加大重视加大投入,养老机构也要集思广益,或汲取国外的先进经验。随着社会竞争压力和老龄化空巢率加大,越来越多的老人将走进养老院。
一床难求问题成了不可回避事实。这就不得不提醒有关机构加快构思出台更科学有效的养老方式推行以房养老、搭伴养老,教育子女摒弃老旧观念,鼓励空巢老人再婚,把对老年人的关怀落到实处,真正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年轻人也可患老年痴呆
年轻人也可患老年痴呆
医学中老年痴呆亦称为老年期痴呆,其中有50多种类型的痴呆,最常见的是老年性痴呆和血管性痴呆,老百姓口中的‘老年痴呆’其实是老年性痴呆,老年性痴呆是由于脑内代谢减慢、脑内介质分泌减少导致的,目前病因不是特别清楚。
此外,如果脑血管病导致的理解力、记忆力等症状不能在3个月内自动修复,那么脑血管病患者也会得老年期痴呆。曾经有20多岁的年轻人因心脏问题抢救回来后得了老年期痴呆,这样的痴呆属于血管性痴呆,由脑血管堵塞等所致。
临床中发现血管性痴呆患者比老年性痴呆患者多,血管性痴呆治愈的几率大,我们可以通过系统性治疗,保证血管畅通,改善血循环,同时营养脑细胞来治愈。
老年性痴呆难治愈 早期发现是关键
目前世界对老年性痴呆的治疗效果都不理想,特别是中晚期老年性痴呆很难治愈,所以早期发现症状并阻断病情发展成为治疗老年性痴呆的关键。如果发现家中老人经常忘记东西、丢三落四、记忆力下降等行文就要警惕是不是早期老年性痴呆的症状,最好到医院神经科进行检查。
打麻将会预防老年痴呆吗
有传言,打麻将可以防老年痴呆,是这样吗?专家指出,虽然打麻将会可以帮助老年人用脑,但同时大大增加了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建议高血压病人不要参与麻将活动。
随着老龄人口逐渐增多,老年人健康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近年老年痴呆已成为继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癌症之后,威胁老人健康的“第四大杀手”。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中国有老年性痴呆患者达500万人,占世界总病例数的1/4,每年平均约有30万新发病例,如何预防老年痴呆成为中老年人非常关心的问题。
通过上文的讲述,相信大家对“年轻人会患老年痴呆吗”都有了自己的见解了。专家提醒:老年痴呆疾病的产生,严重威胁到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所以,积极预防是很有必要的。同时,一旦察觉到患病了,及时治疗也很关键。
养老机构推出候鸟式养老
候鸟式养生,好潮
昨日上午11时,一架从海南飞往广州的飞机徐徐降落在白云机场。
机上有一批白发苍苍的老人,这批老人是广州首批体验“旅游养生”养老模式的“候鸟”,在海南“窝巢”一段时间后,他们重回广州。
“海南天气好,空气好,对老年人很有好处。”近来,广州一家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发觉有不少入住的老人动了迁居海南的念头,便尝试号召一批“老人”到海南休闲度假,很快得到上千名老人的响应,通过身体方面等综合因素筛选,首批38名老人于5月26日登上南去海南的飞机,并于昨日平安返穗。他们平均年龄超过74岁,当中最大年龄的是89岁的夏明,他还为此行作了一首七言诗抒发愉悦心情。
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这家养老机构已联盟海南、昆明、哈尔滨、南京四地的大型养老机构,长期提供这样经济、安全的新潮养老方式来满足老人的需求。老年人可以通过办入住手册,自由选择入住养老院的时间与地区。他们希望,今后老年人养老,不再是单一的锁定一间养老院房间度余生,而是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一年四季在全国各地巡回养老。
随友去度假,好玩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老年人怕影响儿女们的工作和生活,不愿“居家养老”。于是,其中不少人选择住进养老院,同时他们也梦想能四处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和海南明媚的阳光一样!”今年76岁的容伯这样形容自己的心情。他退休前是老师,退了休无所事事,精神状态不是很好。在一处养老机构疗养了一段时间,每天有很多老人一起聊天、打牌及娱乐,不用猫在家里看电视,感觉精神好了很多。听到其他老人议论到椰树下、碧海边听着海浪声,欣赏夕阳红时,他羡慕不已。“现在上了年纪,有时间,有积蓄,应该好好享受人生。”经过反复了解,他觉得“旅游养生”这种方式最适合自己。在征得儿女的同意后,他报名“候鸟老人”体验了第一次“试飞”,也实现了自己有生之年坐一次飞机游海南的梦想。
谈起海南度假生活,老人们一脸幸福。70岁的尹伯最开心的是,此行与20年没有见面的老同事结伴同游同玩同乐。他们还相约等广州天气炎热起来,再结伴去北方城市避暑。
细算经济账,好抵
精明的徐姨算了一笔经济账,这次去海南白金海岸养生半个月,欣赏了海滨风光、参观了名胜景观,住的五星级宾馆,吃的是营养套餐,天天有保健医生跟踪。如果独自一人旅游的话,按同样的标准,再省至少也要花4000元以上。而和同住养老院的老人们结伴旅游,半个月旅程花费才2250元,相比同期养老院的入住费贵不了多少。
“花钱买开心,舒舒服服养养病,很划算!”徐姨说,这种新式的候鸟养老模式便于自己根据身体和经济状况选择入住养老院和外出旅行的时间,可谓划算又方便。
组织活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广州这家养老机构率先在全国推出“旅游养生”养老模式,很受新潮老人欢迎。他们说,其实“候鸟一族”早有先例,历代帝王冬天住暖阁,夏日则到山庄避暑。如今的“候鸟老人”,大都有较好的经济条件,好山好水好养老。
老年痴呆治疗医院
一、是否有先进的诊疗设备、设施
老年痴呆因复杂多样,准确检测查明病因,治疗更有保障。各项检查、病理实验是疾病确诊最重要的依据,只有高精尖的检测设备,标准的检验流程、专业的操作人员,才可出具更加性的检验及病理报告,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可靠的判断依据。
二、是否有科学有效的治疗技术
老年痴呆是一种复杂的脑科疾病,治疗老年痴呆,需要各种针对病因的治疗技术。
三、是否有实力雄厚的专家团队
选择治疗老年痴呆医院要有实力雄厚的专家团队,老年痴呆需要系统治疗,连贯治疗,医生与医生的合作很重要,具有权威的专家团队可以给医院加分,强大的医疗团队才会让患者没有后顾之忧,选择有专业的医院。很多医院都有自己的重点科室,除了整体情况,还应该了解医院的重点科室有哪些。
四、是否专业正规
治疗老年痴呆医院一定要专业正规,治疗老年痴呆医院专业正规,治疗老年痴呆效果好。非正规医院或一些庸医、假医只会贻误最佳治疗时机,钱没少花,病情不见好转,而且日益加重。
治疗老年痴呆大概需要多少费用
1、治疗老年痴呆需要多少钱并不是固定的,其因人而异。由于老年痴呆患者自身病情,体质等不同,老年痴呆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这就导致了老年痴呆治疗费用差异。如果老年痴呆患者能在发病初期就积极予以治疗,大部分都可以在短时期内治愈,可以大大降低老年痴呆治疗费用。要想节省老年痴呆治疗费用,除了尽早治疗外,选择正规医院也很重要。有些老年痴呆患者认为大医院费用太高,而到一些不正规小诊所治疗,最终往往会导致花费了大量金钱,但是老年痴呆治疗却毫无效果。
2、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治疗,老年痴呆的费用也是不同的。老年痴呆治疗目前采用疗法很多,每一种疗法所用费用都不同,而且不同医院也会有不同费用,如果老年痴呆病情重,感染时间长,则可能会治疗更长时间,同时老年痴呆治疗费用也会增多。
3、治疗及时不及时也会影响到治疗老年痴呆需要多少钱。任何疾病都要求早发现早治疗,这难道是仅仅为了减轻治疗难度吗?其实不然,尽早治疗还可以减轻大部分治疗费用。因此,肝病患者一旦确诊,不要因为考虑到费用而优柔寡断,当然更不能病急乱投医。专家指出,老年痴呆治疗的费用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定,但病情越轻,治疗时间越短,费用也就相对减轻不少。
4、医院不同也会影响老年痴呆的治疗费用。虽然处在同一地区,但是由于医院的医疗水平和技术手段不同,治疗费用也会有所不同。小诊所价格虽然便宜,但是治疗效果不好,有的甚至会造成久治不愈,大医院治疗效果有保障,而且物价局统一定价。
老年痴呆是怎么形成的
年龄的增长是老年痴呆症最危险的因素,流行病学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老年痴呆在65~85岁老年人中好发,85岁以上的老年人患病率仍有上升趋势;基因突变学说,认为早发型老年痴呆与2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有关,特别是app基因和位于1号、14号上的ps(早老素)1和ps2基因; 环境和其他非基因因素能激活散发的老年痴呆患者中的α分泌酶,如铝的蓄积、病毒感染、免疫系统机能障碍、血压异常、雌激素、脑外伤和低教育程度等,这些因素可相互干扰起作用;而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心脏病、抽烟、肥胖症等都与老年痴呆症的高风险有关。
总之,早发型老年痴呆症由特定的基因突变引起,而散发的晚发型病人中则有90%由环境和基因双重因素影响的结果。目前的治疗主要是改善脑缺血,营养神经为主,治愈难度较大,建议老年痴呆症患者需有人陪护。
很多老年朋友得了老年痴呆病过后,晚上的睡眠情况,往往与正常人有很大的差别,甚至有可能日夜颠倒,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睡眠质量,为了让睡眠得到保证,患有老年痴呆的患者,不妨到医院去,让医生开一些具有帮助睡眠功效的药物让老年人服用。
治疗痴呆病医院该如何选择
第一,医院的成功案例以及口碑:对于是否是一家好的医院,一般是由治疗技术来衡量,若能够成功治愈多个患者,就会引起患者乃至更多人群的好评,因而给医院带来了良好的口碑。
第二,老年痴呆病医院的特色疗法。特色疗法是选择一家老年痴呆治疗医院不可缺少的一点。治疗老年痴呆非一时之功,有经过长时间治疗仍不能控制,甚至不见好转反而病情加重的老年痴呆患者,根据寻常方法进行治疗,已是无效,总能找出患病根本,有效缓解病情的方法。
第三,专家团队的实力。专家团队是患者选择老年痴呆治疗医院的一个很重要的参考标准,一个医生是看不好老年痴呆的。尤其是临床新技术不断涌现,各相关学科的专业分化和交叉更加明显,老年痴呆病纷繁复杂,病人的病情千变万化,探求老年痴呆病的预防、诊断、治疗、预后、康复的规律,是专业老年痴呆治疗医院的挑战,因此,在选择老年痴呆治疗医院时,对专家团队就会很是看重了。
老年人摔倒该这样办
如果摔倒时只有自己一个人的话,只能靠自己。首先慢慢动动身体,看看四肢还能不能懂,然后想办法翻身跪立,慢慢地用手撑起来,能找到一个支撑物好。如果发现四肢动不了,就平躺着,大声呼喊或想办法打电话呼救。如果摔倒时还有其他人在,就向身边的人请求帮助。大家虽然调侃“老人扶不扶”,但真正遇到了,还是会热心帮忙的。老人摔倒后果很严重,防止摔倒以及摔倒后及时扶起来才是关键。于老人自身,应该多补钙多锻炼,强身健体;作为子女,多多关心爸妈,能一起住就一起住。如果工作在外,条件不允许,也要想办法让爸妈住进养老院,毕竟养老院的其他老人和工作人员都能给爸爸妈妈一点照应,尽量避免让老人独居。我们小时,父母为我们付出了一切;如今父母老了,我们也不能吝啬对他们的关爱。
女性进入老年为什么容易得老年痴呆
随着年龄增长,人都可能有记忆力减退、爱忘事的现象。引起记忆减退的原因很多,如心理问题、老化、精神衰弱、脑变性疾病、脑血管疾病、脑外伤、肿瘤、感染性疾病等。女性进入老年为什么容易得老年痴呆,首先跟女性的大脑结构、激素有关,女性老年痴呆患者之所以比男性患者多,与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其次老年痴呆与寿命有关,女性寿命一般比男性长五六岁,而老年痴呆是一种典型的“老年病”。第三与女性的情绪波动有关,女性情绪波动大,失眠,易怒,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脑功能,加速老年痴呆症状的进展。
此外,女性容易得老年痴呆跟性格和生活方式有关,目前医学界普遍认为,老年痴呆与用脑过度有直接关系,但知识分子更易患老年痴呆还真没有相关数据支持。但从统计上,老年痴呆发病率与职业关系并不大。在现实生活中,老年痴呆有逼近脑力劳动者的迹象。大部分老年痴呆都属于脑机能的“老化、废用型痴呆”。特别是搞学术研究的人,因为性格或工作性质的原因,多数好静不好动,兴趣爱好也少,不爱交际。退休后的生活更容易流于单调、封闭。许多养老院为老人提供做游戏、学外语,以及玩游戏的活动,目的就是让老人退休后保持大脑的活跃水平,避免长期处于抑郁和孤独的情绪中。
承认痴呆才能治痴呆
据统计 ,我国 60岁以上的老人中 ,老年痴呆患病率约为 5%,而目前我国 60岁以上的老人已达 1. 2亿 ,那就是说 ,我国约有 500多万老年痴呆患者。可是因为“痴呆”这个敏感的词汇 ,很多老人不愿意接受自己的一些看似“老糊涂”的症状就是老年痴呆 ,拒绝就医 ,给老年痴呆的预防和诊治带来困难。日前 ,本报记者采访了卫生部北京医院神经科主任许贤豪教授 ,他强调 :对痴呆 ,要勇于承认、抓紧治疗、方法正确 ,才能尽早取得好的疗效。
词汇含贬义防治皆不利
说你痴呆是骂人吗 ?
如果有人对你说 :“你是不是痴呆啊 ?”很可能是因为你忘做什么事而给了亲朋好友一个开玩笑的机会 ,但如果有人一本正经地说你有点痴呆 ,那你肯定会跟他急 :“你凭什么骂人啊 ?!”确实 ,因为“痴呆”这个带着贬义的敏感词汇 ,让老年痴呆这一老年人的常见病被许多人忽视 ,甚至带来无知、偏见、歧视和恐惧。北京医院神经科主任、国际老年痴呆协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许贤豪教授说 ,许多人认为爱忘事和犯糊涂是人年纪大了的必然表现 ,不是疾病 ,用不着治疗 ,还有的情况是如果说老人“年纪大了”还能接受 ,如果说谁“痴呆”了 ,恐怕不要说本人 ,就是亲朋好友也难以接受。痴呆这个词本身所隐含的贬义和侮辱的语气可能是叫人难以接受的原因 ,由此引发的社会偏见对疾病的宣传、预防和治疗带来不利。
其实在我国目前的医疗条件下 ,对老年痴呆做出早期诊断 ,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 ,而早期药物治疗可以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能使病人的生活舒适些。但因为痴呆这个词汇的影响 ,让许多人对老年痴呆产生误解 ,从而影响了疾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许教授说 ,必须要加快普及有关老年痴呆的常识 ,使人们认识到 :人老了 ,认知能力退化 ,到一定程度其实就是一种疾病 ,这种疾病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不幸 ,也会给患者家庭带来痛苦 ,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贴张小纸条挂个指示牌
治痴呆家人也不能闲着
对患者的家属来说 ,接受亲人患带有“痴呆”二字的疾病 ,实在是很困难的事。但对一个已发展到疾病晚期的患者家庭来说 ,无论是对患者本人 ,还是对家属 ,老年痴呆确实是一种严重影响家庭生活质量的疾病 ,所以老年痴呆的防治是整个家庭必须面对的事。
每次门诊时 ,许教授都会特意给患者的家属上上课 ,除了提醒患者必须要对老年痴呆有足够的重视、要督促老人按时吃药、治疗外 ,更主要的是教给家属一些帮助老年痴呆患者方便生活的措施。因为老年痴呆对患者最大的影响是记忆力下降 ,所以首先应该给老人制作一个卡片 ,把姓名、家里电话、住址、行车路线等写在上面 ,让老人随身带着 ,这样就可以避免老人遛弯、买菜时出现记忆丧失时找不着回家的路。
而在家里 ,要在厨房、卫生间、卧室的门上写上房间名称 ,提醒老人不要走错 ,甚至在过道里都应该写上去往厨房、卫生间的指示牌。还要注意要在钟表的每一个刻度上都写上明显的数字 ,以提示老人准确地辨认时间。为了防止老人忘事 ,还应该在钟表上的一些钟点对应的墙上 ,贴上字条 ,把几点该吃药、几点该做饭、几点该量血压等每天固定该做的事情都写清楚 ,这样 ,老人一看表针指向几点 ,再一看对应的纸条上写的事情 ,就知道自己该干什么 ,不该干什么 ,这对避免患病老人因记忆力下降而导致生活的错乱无章十分有效。
和患者接触多了 ,许教授经常能感受到当一个老人被确诊为老年痴呆时 ,病人以及家属从心理上不愿意接受这个诊断 ,认为这是对病人自尊心的一种伤害 ,甚至有人会误认为这是一种对死亡的判决。但这毕竟是现实 ,每人都生活在现实中 ,必须面对现实。病人、家属和整个社会均必须直面老年痴呆。这些老人在年轻时确曾为家庭和社会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所以不仅应该给他们很好的治疗、照料 ,而且还应该尊重和尊敬他们。
痴呆有症状家人应警惕
早发现其实很简单
据许贤豪教授介绍 :老年痴呆是个慢性病 ,早期表现比较隐匿 ,很容易被忽视 ,再加上老年痴呆初发病时的症状常和正常的老年人衰老表现混在一起 ,不易被识别出来。但只要留心 ,还是不难发现蛛丝马迹。许贤豪教授提醒 ,了解一些老年痴呆的早期表现 ,及早让患病老人就医治疗 ,就可以减轻症状 ,延缓病情的发展 ,极大地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也会给家庭和社会减轻许多负担。
老年痴呆的早期症状包括 :记忆丧失、难以胜任熟悉的任务、交流时忘记最简单的词语、容易迷失方向、理解能力下降、合理安排事物的能力下降、常将东西放错地方、情绪容易反常、人格改变、不喜欢运动。尤其需要说明的是记忆力减退 ,特别是近事记忆减退 ,就是刚发生的事容易忘记 ,但过去发生的事却记得很清楚。有些家属因认识不到这点 ,为此常会与医生争辩。当家属发现老人有这种情况时 ,就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不要疏忽大意 ,而错过早期治疗的好时机。许教授提醒说 ,如果发现家里老人有类似这些症状 ,持续时间在 4个月以上 ,而且已严重到影响他的日常生活、工作和社交 ,就算是老年痴呆了。
知道了老年痴呆的早期信号 ,对预防来说最有好处。对老年人来说 ,首先要多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以促进血液循环 ,但要注意选择运动量不太大的活动 ,比如打太极拳、慢跑、散步等。每天睡觉前也可以活动活动腰腿 ,按摩一下脚底等 ,也能加强血液循环。平时还要多动动脑子 ,多读书、看报、练书法等 ,这些都对预防老年痴呆很有效果。因为根据许教授等专家调查显示 ,老年痴呆患者中 ,女性多于男性 ,而在女性患者中 ,文化水平低的患者居多 ,究其原因 ,应该是和用脑多少有关系。
许贤豪教授指出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患者的是 ,按世界卫生组织规定 ,发达国家以 65岁以上算做老年 ,而发展中国家却是 60岁。这意味着中国人得老年痴呆的年龄会更早一些 ,所以对于中年人来说 ,为了减少老年时发生老年痴呆 ,应该早做预防。
药效有快慢使用当结合
药物治疗必不可少
老年痴呆是危害老人及其家属生活质量的一大杀手 ,虽然不是可逆性疾病 ,但早发现、早治疗完全可以控制病情和阻止症状的发展 ,而一旦病情发展到了中、晚期 ,治疗效果就比较差。许贤豪教授指出 ,目前老年痴呆虽尚无彻底治愈的办法 ,但用药完全可以延缓老年痴呆的发病进程。目前主要的药物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抗氧化剂、抗炎药物等 ,既有西药 ,也有中药。
在使用治疗老年痴呆的药物上 ,家属或者患者有必要了解一个情况 ,目前有两大类药物在治疗老年痴呆上发挥着作用 :一类是快速起效的对症药物 ,帮助恢复记忆力 ,但此类药有效时间短 ,一停止用药就又会记忆力再度减退。另一类是如达纳康等银杏制剂的抗氧化剂 ,此类药主要作用于患者的血管功能恢复 ,虽见效慢 ,却是细水长流。所以说 ,在药物治疗上 ,速效药属于治标 ,慢效药属于治本 ,二者必须结合使用 ,才能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展。除此之外 ,如果患者还伴有抑郁症 ,必须同时服用抗抑郁的药物。
专家简介许贤豪 :卫生部北京医院神经科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老年痴呆协会中国委员会副主席、国际免疫学联合会执委、国际神经免疫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神经免疫学会主席。擅长神经病学、老年神经病学、神经免疫学及重症肌无力的治疗。
老人老年痴呆住养老院
每天交流的老熟人他不认得
养老院院长正拉着老人的手聊天。问他:“刘爹爹,你还记得我不?”刘爹爹怔了一下,仔细端详了院长的脸,摇摇头说“不知道”。
院长抓着刘爹爹的手放到自己的胸牌上,刘爹爹看了一下,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出来:“XXX”,再一看,胸牌上还写着“XXX老年公寓”几个字,刘爹爹有些恍然大悟地说:“真不晓得你也在这里。”其实,院长每天都要和刘爹爹交流,每天都把自己名字告诉老人不下五遍,但三个月了,老人仍没有记住。
刘爹爹说,他有两个女儿。“孩子们对您怎么样?”刘爹爹边点头边说:“好得很,没话说。”
每到吃饭时间他总想回家
刘爹爹是去年12月份被女儿送到这家养老院的。
“入住公寓三个月来,每天一到吃中饭和晚饭的时间,他就想往院外跑。”该院护理部主任说。
入住第一天,到了吃中饭的时间,别的老人都往食堂走,唯独刘爹爹往养老院的门口跑。
“我问他干吗?他说‘回家和女儿一起吃饭’。”门卫师傅回忆,当时刘爹爹走到门房,他让他出示“外出信息卡”,刘爹爹却回答“没有”。
老年跌倒的注意事项
保持精神活动:社交活动多的老年人跌倒发生率明显低于社会活动少的老年人,提示保持旺盛的精神活动可预防跌倒的发生。痴呆和抑郁症患者因注意力不集中,纠正不平衡的能力降低,以及对环境产生危险感等原因,往往容易发生跌倒。动员患者参加保健班和做体操等活动,通过这些新型活动的刺激,能提高患者的注意力,有助于预防跌倒。
避免用不适当的药物 凡是能够引起跌倒的药物,老年人应禁用或慎用,以避免药源性跌倒的发生。
改善环境因素 在养老院中,虽有较完善的安全措施,但严重跌倒发生率仍有11.7%,说明只改进环境因素来预防跌倒的作用有限。此外,对于爱活动的老年人,环境危险因素很少引起跌倒。因此,不宜过分地过分强调环境危险因素在跌倒发病学中的作用。环境危险因素只是对衰弱或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才可能成为跌倒的重要原因。改进养老院和家庭的安全措施仍值得重视,如卫生间靠近卧室,马桶旁和走廊应有扶手,家具摆置适当,床和椅的高度不宜过低,防止地面积水,增加照明,穿合适的鞋和裤等,以减少跌倒的发生。